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315】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德洪曰:「 此意如何?」汝中曰:「 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

德洪曰:「 心體是『 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

是夕侍坐天泉橋,各舉詩正。

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裏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湍的
,原是箇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

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跟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

既而曰:「 已後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禮,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

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箇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箇虛寂;此箇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王心齋--泰州學派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wanggenxuanji.htm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nianpugen.htm

匿名 提到...

王陽明五十六歲( 明世宗嘉靖六年,西元一五二七年)出發征思田之前夕,與弟子錢緒山、王龍溪二人論內聖成德之學,留下四句話頭作為宗旨,是即所謂「 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此句是歷來引起誤會與爭議之所在。

吾人須知,「心體」乃是「理」,不是「事」。事有相,而理沒有相。理自無不善,但卻沒有「善相」可見,當然更沒有「惡相」。沒有「善惡之相」的心體,乃是超越了相對的善惡,化除了善相惡相的、絕對至善的心體。

故陽明又說:「無善無惡,是謂至善。」而所謂無善無惡的「無」,乃是遮撥之詞。亦唯有遮撥掉相對的、從事上說的善惡,纔能透顯那絕對的、從理上說的至善的心體,此便是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的本意
(按:「性體至善,超善惡相」,乃儒家言心言性之大義;人或以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與陽明此句相比附,那當然是不明義理之實而滋生的誤會)。

  第二句「 有善有惡意之動」:依陽明,「意」是心之所發;心體上沒有善惡之相,但到意念發動時卻有善惡之分。

因為心之發為意念,往往牽連於軀殼(氣質欲望)而有分化:順軀殼起念為「惡」,不順軀殼起念為「善」。

前者(惡之意)是心體受了氣質欲念之阻隔陷溺而被歪曲,後者(善之意)則是心體從氣質欲念之陷溺蒙蔽中躍起來,而如其本性以呈現。意之動既有善惡之分,故工夫唯在心之發動處著力。故陽明曰:「工夫到誠意,纔有著落。」

  第三句「 知善知惡是良知」:陽明大學古本序云:「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

本體之知,即是良知。心意發動處的善惡,只有自己的良知知之,此乃「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者」。

所謂「致良知」,即是把這知善知惡的良知擴充出來,以是是而非非、好善而惡惡;使心之所發的意念只有善而無惡,使惡念在良知之「致」中,隨時消化於無形。

  第四句「 為善去惡是格物」:依陽明,「意之所在便是物」。

物,即是意念所涉及的一一之行為 或一件件之事。吾心之良知不但知善知惡,而且好善惡惡;由好善而「為善」,由惡惡而「去惡」,此便是致知以格物。

格者,正也( 使不正歸於正)。格物,即是以良知之天理、正意之所在的物,使事事物物皆在良知天理之鑒照潤澤中,而表現為具體的善行善事。

如此,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皆得其正矣。( 蔡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