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始末
燕雲十六州始末
遼太祖去世那年,中原恰是後唐明宗即位,他是五代少數值得稱道的君主之一。
遼朝平州(今河北盧龍)守將盧文進原來就是以唐盧龍節度使身份歸附的,在這種形勢下,因部下思歸、明宗召誘和述律太后的濫殺將領,就在遼太祖去世當年,他率士卒十萬、車帳八千重歸後唐。平州控扼山海關,使契丹騎兵可以隨心所欲的出入長城的主要通道。而後唐控制了平州,就可以把契丹騎兵完全阻擋在長城以外。
遼太宗深知平州的軍事意義,天顯三年(928年)正月,即遣將奪回了平州。四月,後唐義武節度使王都以定州(今河北定縣)投附契丹。明宗即命王晏球進討,契丹也派禿餒率萬騎來救,經過反復較量,次年二月,唐軍收復定州,王都舉族自焚,禿餒被生擒處斬。其後多年,契丹不敢輕易南下。定州爭奪戰表明:中原國家對於遊牧民族的強大騎兵也不是絕對不能戰勝的。
後唐明宗在繼承人問題上卻有失明斷,他有一大幫兒子、養子和女婿,大多具有覬覦帝位的實力和野心。他一去世,後唐就陷入皇位爭奪危機中。清泰元年(934年),明宗的養子、潞王李從珂起兵,把即位不到半年的明宗的兒子、閔帝李從厚給殺了,自立為帝。鎮守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作為明宗的女婿,也是一個有實力的軍閥,李從珂十分忌防他,卻不懂駕馭籠絡,還公然激化矛盾。石敬瑭的妻子入朝賀壽畢,當殿辭行,從可竟當她面說:“急著回去,不要是與石郎造反吧?”
清泰三年五月,從珂將石敬瑭移鎮鄆州,並急著催他赴任。此舉用意過於露骨,早有異心的石敬瑭 當然不願束手就範。他的掌書記桑維翰 和都押衙劉知遠都指望在主子稱帝中分一杯羹,竭力鼓動他揭出反旗。桑維翰教唆道:“契丹主近在咫尺,你能誠心屈節,朝呼夕至,何患不成?”於是,石敬瑭公開反叛,後唐派張敬達圍攻太原。
為解除後唐大軍討伐他的困境,石敬瑭不僅向遼朝乞求援兵,令桑維翰草表向遼太宗稱臣,並以父禮侍奉,答應滅唐以後將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諸州割讓給契丹。遼太宗見中原有機可乘,大喜過望,答應秋高馬肥時即傾國赴援。
九月,唐軍在雁門關等險要隘塞居然不設防,遼太宗親率五萬騎軍長驅直入,直抵太原城北。當晚,石敬瑭出北門拜見比自己年輕十歲的遼太宗,“論父子之義”,“恨相見之晚”。次日,石敬瑭 和遼軍對張敬達的後唐軍完成了反包圍。
十一月,經過一番交易,遼太宗決定立石敬瑭為晉帝,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 向遼太宗稱臣、稱子,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每年向遼納帛三十萬匹。
所謂燕雲十六州 是北宋以後的習稱,當時包括幽州(今北京)、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 今河北涿縣)、檀州( 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東南)、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 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
- -
打開地圖,即可發現這十六州都連綿分佈在長城南側,其中莫、瀛兩州還深入到河北平原的腹地。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對於以步兵為主力的中原軍隊無疑具有絕對的優勢;而在軍事地理上,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南下則能起到防禦屏障的作用;而緊挨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是長城防線賴以存在的有力依託,與長城構成唇齒相依的關係。
如今這十六州劃歸了契丹,不僅使得今河北薊縣迤邐直到今山西朔縣的千余裡長城防線都成為遼朝境內的擺設,而且把長城南側可以在軍事上佈防的隘塞險要也一併拱手讓給了遼朝。
這樣,遼朝控制了長城,佔領了燕雲十六州,就像把守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門一樣,隨時可以長驅深入,直搗中原腹地。其後,不僅華北平原,而且整個中原王朝就完全敞露在北方鐵騎的攻擊力下,徹底處在屏障盡撤、無險可守的境地。
石敬瑭割棄燕雲,自壞長城,直接導致了宋朝在宋遼對峙中始終處於劣勢地位,也直接導致了金朝能輕而易舉的滅亡北宋,從而再度形成宋金之間南北朝的局面。也可以說,兩宋三百餘年的外患局面都是石敬瑭此舉種下的惡果。石敬瑭個人之無恥自不待言,王夫之痛斥他:“德不可恃,恃其功;功不可恃,恃其權;權不可恃,恃其力;俱無可恃,所恃以偷立乎汴邑而自謂為天子者,唯契丹之虛聲以恐嚇臣民而已。”
石敬瑭 對歷史也是千古罪人,這點並不因為現在是多民族統一國家而可以一筆勾銷,問題還要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當時,中原國家與契丹分明是敵國,石敬瑭為了自己能做中原王朝的兒皇帝,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由於他的無恥舉動,中原社會經濟在數百年間蒙受巨大的損失,歷史發展因此增加了許多負面的變數,石敬塘對此是不能辭其咎的。
- - -
燕雲十六州劃歸遼朝,對契丹來說,其軍事意義自不待言;作為與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橋樑 和視窗,其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最具意義的是對契丹立國的深遠影響。
可以說,倘若沒有燕雲十六州,契丹充其量只是北方邊境的一民族政權。而燕雲州縣的併入,使遼朝增加了一個具有封建傳統的新組成部分,採用原先的頭下州軍的辦法,顯然不能長久有效的統治這一地區。於是就有了一系列更為深刻的統治政策的調整,包括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法律規定和文化習俗諸方面。
燕雲州縣的封建農業經濟在契丹社會經濟中始終是相對獨立的,並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它作為社會經濟的先進模式,刺激和引導著頭下州縣乃至契丹全境的封建化進程;一方面,它作為遼朝最先進的經濟區,是契丹得以在北方立國並與中原王朝以南北朝抗衡的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柱。同是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對於中原與契丹的利弊得失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
閏十一月,後唐趙德鈞與子延壽率領援軍逗留不進,暗地也效法石敬瑭,與遼太宗做起了交易,希望遼朝立他為帝。遼太宗見其兵力頗強,便腳踩兩隻船,也擬允諾。石敬瑭聽說,唯恐被唾棄,即派桑維翰面見遼太宗,訴說趙德鈞不忠於唐、不信於遼,而許諾自己若得天下,“將竭中國之財以奉大國”。遼太宗表示“兵家權謀不得不爾”,桑維翰跪在太宗帳前,自旦至暮,涕泣力爭,太宗這才指著帳前的石頭對趙氏使節說:“我已許石郎,石頭爛,才可變。”
其後,遼軍不僅攻克了被圍八十余日的張敬達部隊,並將趙德鈞的援軍悉數殲滅。太宗對石敬瑭說:“我若南進,河南之民一定驚駭。你自引兵南下,我派五千騎護送你入洛。我且留在太原,等洛陽平定,我才北歸。”臨行,遼太宗與石敬瑭宴別,再次執手約為父子,並告誡道:“子子孫孫,各毋相忘。”聽到石敬瑭整軍南來,李從珂舉族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遼太宗這才班師,他這次南攻,可謂是志滿意得。對他來說,扶立石敬瑭 並非與其有特別的情義,他一度準備利用存有二心的趙德鈞,就是例證。作為遼朝皇帝,只要誰能出好價錢與遼朝死心塌地結盟,他就立誰。而石敬瑭貢獻燕雲十六州,稱臣稱子,所允諾的兩方面條件都已難加碼,他才選了石敬瑭。
- -
石敬瑭在位七年,真像龜兒子一樣侍奉遼朝,每年除歲幣外,贈送珍玩,不絕於道,甚至對契丹的太后、太子、諸王、大臣都各有進奉。遼朝小不如意,就嚴詞譴責,但他仍小心謹慎,唯恐失閃。因而遼太宗對他還頗滿意,讓他上表不必稱臣,只須自稱“兒皇帝”就可以了。
後晉向遼割讓了雁門關以北的州縣,原在這一地區的吐谷渾也歸遼朝管轄,但因不堪契丹統治的苛虐,頗有族帳再度奔歸後晉。遼朝屢責後晉納降,晉高祖石敬瑭卑詞解釋,憂恐得病,會同五年(942年),一命嗚呼,其子石重貴即位,是為後晉少帝。
因擁立有功的景延廣建議,後晉告哀表章向契丹稱孫而不稱臣。遼太宗見表大怒,他當初卻也讓石敬瑭只稱兒不稱臣,但這是恩准的,你繼位者不經許可豈能如此?於是遣使責問,景延廣回答說:“高祖是大遼所冊,今主乃我國自立。為鄰稱孫則尚可,奉表稱臣則不可。”
遼太宗聞報,便有教訓後晉的打算。而投靠契丹的趙延壽稱帝中原夢還未破滅,一再鼓動南擊後晉,遼太宗被說得心動。
會同七年正月,遼太宗命趙延壽率前鋒五萬騎,自率大軍南下攻晉。現在,遼騎越過長城真是易如反掌,未幾,遼太宗就在元城( 今河北大名)建牙帳,對前來求和的晉使說,後晉必須割讓河北諸州。見後晉沒有回應,便進軍至澶淵( 今河南濮陽),雙方激戰,互有勝負。時已三月,黃河開凍,遼騎不便久留,只得回師南京( 今北京),所過方圓千里,民物焚掠殆盡。這次南下,已把六十年後澶淵之役的景況預演了一番。
契丹連年攻晉,中原飽受兵燹肆虐,契丹也人畜損失嚴重,雙方都深受戰爭之苦。述律太后問太宗:“ 你為什麼要作漢人之主?” 答曰:“石晉負恩,不可容忍。”太后又說:“你即便得到漢地,也不能居住。萬一有蹉跌,後悔不及!”
她對臣下說:“漢兒怎麼能睡安穩覺啊!漢兒果能回心轉意,我們也不惜與他們議和!”後晉再派使者上表稱臣,卑辭謝罪,但遼太宗卻不肯善罷甘休,提出議和條件:一是景延廣親自赴遼謝罪,而是割讓鎮、定兩道歸遼。後晉認為契丹缺乏和意,也就沒了下文。
- -
會同九年( 946年)深秋,遼太宗大舉南下,與前來應戰的後晉杜重威軍在滹沱河中渡( 今河北石家莊北)夾河對峙。遼太宗分兵將晉軍包圍起來,斷其糧道和歸路。眼看內外隔絕,糧盡勢窮。杜重威派人到契丹牙帳談投降條件。遼太宗再次以 “帝中國 ”為誘餌,十二月,杜重威率二十萬大軍束手投降。掃除了南進障礙,遼太宗便揮師直取後晉都城東京( 今河南開封)。
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元日,遼太宗在東京封邱門外接受晉少帝舉族出降,降封晉少帝為負義侯,將其與家人押送至黃龍府(今黑龍江農安)羈管,後晉滅亡。隨即入城,在禦元殿受朝賀。他問群臣:“我想選一人作中原之君,如何?”群臣都表示:天無二日,願意擁戴他君臨中國。
於是,二月初一,他改服中原皇帝衣冠,用中原王朝禮儀接受蕃漢群臣的朝賀,改國號為 大遼,改年號為 大同,有久據中原之意。
- -
太宗對群臣說:“自今不用甲兵,不買戰馬,輕賦省役,天下太平!” 然而,他的所作所為卻與太平大同的許願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他下令在京城和諸州檢括士民錢帛,名義上說是賞賜給契丹士兵的,實際上卻藏之內庫,準備運回契丹。
當有人建議給契丹騎兵發糧餉時,他依然縱容騎兵四處剽掠,實行契丹 “打草穀 ” 的舊法,東京、洛陽數百里間財畜被搶劫一空。中原人民不堪契丹的暴行,發誓要把契丹兵趕回去,不斷群起襲擊遼兵,並攻克了宋州( 今河南商丘)、亳州( 今安徽亳縣)、密州(今山東諸城)。
遼太宗不得不承認:“我不知中原之人如此難制!” 於是,他改變初衷,把一些節度使打發回原先的駐地,自己打算回遼國去。
三月,遼太宗率領大軍,捆載著圖書、儀仗等後晉庫藏浩浩蕩蕩北歸,隨同北上的還有後晉官員、方技、百工、宮女、宦官數千人。這一場景也幾乎是一百八十年後靖康之變的預演。
四月,在回師的路上,遼太宗勤儉所過城邑多為廢墟,感慨地說:“導致中原如此,都是趙延壽的罪過啊!” 這當然是推脫責任之言,但他也終於說出之所以不能在中原立足的原因:“我有三失,難怪天下要背叛我。一失是諸州括錢;二失是令契丹人打草穀;三失是沒有及早派各節度使回鎮守之地。”
行至沙胡林,遼太宗病死。為防止屍體腐化,他被開膛剖腹,放鹽數鬥,漢人稱之為 “ 帝羓”(即皇帝肉乾)。
契丹大軍被趕回了遼境,但只要燕雲十六州仍在遼朝手裡,類似後晉滅亡的陰影,隨時在中原王朝的頭頂上盤旋。其後的歷史確實一再重演了相似的片斷。
source:
燕雲十六州始末 [細說宋朝]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10.htm
http://blogs.yahoo.co.jp/winning80827032/6712875.html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二十九- (宋) 趙汝愚 編 -邊防門- 遼夏一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f0038/129#1a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六
厯代名臣奏議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
提要
臣/等謹案厯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巻明永
樂十四年楊士竒黄淮等奉勅編自商周迄
金元分六十四門名目既繁區分徃徃失當
又如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嬰鮑叔慶
鄭宫之竒師曠麥邱邑人諸言皆一時答問
[000-1b]
之語悉目之為奏議則尚書颺言何一不可
採入亦殊踳駁失倫然自漢以後收羅大備
凡歴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實可
與通鑑三通互相考證當時書成刋印僅數
百本頒諸學宫而藏版禁中世頗稀有天崇
間太倉張溥號稱淹洽而自言生長三十年
未嘗一見其書最後乃得太原藏本為刪節
重刻巻目均依其舊所不同者此本有慎刑
[000-2a]
一門張本無之張本有漕運此本無之葢溥
意為改移至唐宋以後之文盡遭割裂幾於
續鳬㫁鶴失其本來矣此本為永樂時頒行
原書猶稱完善固亦古今奏議之淵海也乾
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0#1a
- -
欽定四庫全書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明 楊士竒等 撰
君徳
周武王踐阼三日召師尚父而問焉曰黄帝顓帝之道
存乎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齋矣齋三日王端冕師尚
父亦端冕奉書而入王東面而立師尚父西面道書之
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
[001-1b]
凶凡事不強則枉弗敬則不正枉者滅廢敬者萬世王
聞書之言惕若恐懼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對曰
有之哀公曰何為其不博也孔子對曰為其有二乗哀
公曰有二乗則何為不博也孔子對曰為行惡道也哀
公懼焉有間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之甚也孔子對
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
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
source :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 明 楊士竒等 撰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1#1a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remodern Chinese texts
Kyoto, Japan https://www.kanripo.org
http://blog.kanripo.org/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六
厯代名臣奏議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
提要
臣/等謹案厯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巻明永
樂十四年楊士竒黄淮等奉勅編自商周迄
金元分六十四門名目既繁區分徃徃失當
又如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嬰鮑叔慶
鄭宫之竒師曠麥邱邑人諸言皆一時答問
[000-1b]
之語悉目之為奏議則尚書颺言何一不可
採入亦殊踳駁失倫然自漢以後收羅大備
凡歴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實可
與通鑑三通互相考證當時書成刋印僅數
百本頒諸學宫而藏版禁中世頗稀有天崇
間太倉張溥號稱淹洽而自言生長三十年
未嘗一見其書最後乃得太原藏本為刪節
重刻巻目均依其舊所不同者此本有慎刑
[000-2a]
一門張本無之張本有漕運此本無之葢溥
意為改移至唐宋以後之文盡遭割裂幾於
續鳬㫁鶴失其本來矣此本為永樂時頒行
原書猶稱完善固亦古今奏議之淵海也乾
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0#1a
- -
欽定四庫全書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明 楊士竒等 撰
君徳
周武王踐阼三日召師尚父而問焉曰黄帝顓帝之道
存乎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齋矣齋三日王端冕師尚
父亦端冕奉書而入王東面而立師尚父西面道書之
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
[001-1b]
凶凡事不強則枉弗敬則不正枉者滅廢敬者萬世王
聞書之言惕若恐懼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對曰
有之哀公曰何為其不博也孔子對曰為其有二乗哀
公曰有二乗則何為不博也孔子對曰為行惡道也哀
公懼焉有間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之甚也孔子對
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
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
source :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 明 楊士竒等 撰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1#1a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remodern Chinese texts
Kyoto, Japan https://www.kanripo.org
http://blog.kanripo.org/
Labels:
王弼,
攻殻機動隊,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阿賴耶識,
陳鵬釋譯:唯識四論,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試述明代一條鞭法推行之背景及成效
試述明代一條鞭法推行之背景及成效。
一條鞭法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 化繁為簡, 以救稅制混亂紛擾的一種新徵稅方法。 明自中葉後, 土地集中, 欺隱和戶口失額的情況非常嚴重。就田畝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田畝共八百五十萬七千百二十三頃, 弘治十五年, 天下田畝共四百二十二萬八千五十八頃。
就戶口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戶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 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 弘治四年, 戶有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 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
由此可見, 從明初至孝宗弘治年間, 田畝和戶口數額大量減少, 這主要是由於皇莊和權貴莊園的建立。 親王、外戚及官僚, 豪強以「 上請」、 「受獻」 和掠奪等手段, 侵佔國家土地, 建立龐大莊園, 「佔據膏腴, 跨連郡邑」。王公貴族的莊園固享有優免賦稅的特權, 而豪強地主則運用種種舞弊和欺隱的辦法逃稅, 於是土地高度集中, 中央政府稅收相應減少, 廣大的農民亦因喪失土地而流亡遷徙, 戶丁嚴重遺失。
誠如嘉靖年間霍韜所言:「 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 天下額田已減強半, 而湖廣、河南、廣東失額尤多。非撥給於王府, 則欺隱於猾民。 廣東無藩府, 非欺隱即委棄於寇賊矣…..。 」
土地兼併, 戶口流亡, 優免過濫、官吏舞弊以及大戶欺瞞等種種弊端, 使得賦役難以徵收。嘉靖年間, 黃冊已達到了完全濫記和失真的地步, 造成全國賦役制度的混亂和徵派的嚴重不均。 賦役不均除了引致人民流徙, 轉死溝壑, 逃亡山林轉為盜賊外, 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 -
嘉靖、隆慶時, 不但一歲之供不足一歲之用, 而且出現超倍虧空的情形。明廷曾設法彌補這種虧空, 實行變賣寺田, 收贖軍罪, 箕歛財賄題增派等解決方法, 然效用不大。 隆慶元年, 戶部尚書馬森嘆喟: 「今日催徵急矣, 搜刮窮矣, 事例開矣, 四方之民力竭矣, 各處之庫藏空矣, 時勢至此即神運鬼諭亦難為課。」
為了進一步解決財政危機, 穩定政權, 當政者需要對那些破壞稅源的官僚和豪紳地主進行打擊, 而一條鞭法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 就賦役制度本身而言, 一條鞭亦不是突然的。它是在明朝各種賦役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 早於嘉靖九年至隆慶年間, 在廣東、浙江及江南等地區已推行一條鞭法,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江西地區, 嘉靖九年, 桂萼提出了編派徭役的新方法, 一州縣、一府, 其至一省內通融科派徭役負擔。
次年, 御使傅漢臣奏議行之, 稱為一條編, 但卻沒得到批准。嘉靖十六年, 歐陽鐸巡按應天府, 實行征一法, 「總征銀米之凡而計畝均輸之 。」
嘉靖三十八年, 御使潘季馴巡按廣東, 整理粵地均平里甲法, 將部份里甲力役變為出錢代役, 廣人便之。 從嘉靖四十年至隆慶三年, 御史龐尚鵬巡按浙江, 先後推行十段錦法和一條鞭法。 其後, 海瑞巡撫應天, 又推廣龐尚鵬於浙江推行的成法。隆慶四年, 劉光濟巡撫江西, 博訪周詢, 所推行的一條鞭法訂制詳密, 對以後各地推行此法頗有影響。
誠然, 由於當時土地沒有清丈, 役法紊亂, 加上豪強的阻撓, 故一條鞭法只能在局部地區實行, 大抵而言, 於嘉靖、隆慶時期, 多在南方省份推行一條鞭法, 而且時行時止, 各地發展很不平均。萬曆年間, 張居正當國, 採用一條鞭法作為通行全國的制度。自此, 一條鞭法遂成為明代主要的賦役制度。
- -
所謂一條鞭法: < 明史 食貨志> :「一條鞭法者, 總括一州之賦役, 量地計丁, 丁糧畢輸於官, 一歲之役, 官為僉募, 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貨, 量為增減, 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 加以增枆。 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 以及土貢方物, 悉併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 故謂之一條鞭法。」
簡言之, 就是中央政府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均徵銀兩, 計田折納, 總為一條, 可見一條鞭法實簡化賦役徵收的一種制度。
一條鞭法雖推行全國, 但是各地編役, 極複雜及不一致, 或將役折銀, 部份攤入賦內; 或全部攤入賦內。此反映出南北各經濟發展的不平均的狀態和大地主阻撓一條鞭法徹底實行的情形。 無論如何, 攤丁入畝的趨勢則是一致的。 其共同點為攤力役入田賦, 田賦力役都折納銀兩, 賦役的催收解運由以往里甲助理改為地方政府辦理。
萬曆末年,由於神宗的荒怠和內閣大學士的平庸, 稅制逐漸產生流弊。同時, 由於滿州的侵擾及流寇的興起, 遂使明廷在一條鞭法外, 加上很多加派, 如遼餉、練餉及剿餉等。
一條鞭法的施行, 緩和了明葉的社會危機, 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一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戶丁的基礎上實行的。由於清查地丁的結果, 擴大了賦稅的負擔面, 因之負擔較為平均。 此外, 一條鞭法是一切總歸於目按畝徵收 , 這使政府的財政負擔大部份的從農民身上轉移到大地主身上。
再者, 一條鞭法化 繁就簡, 使徵收的項目和數字易於知曉, 對於限制胥吏和糧里長對人民的任意敲剝和舞弊, 能起一定程度的抑壓。
凡此, 或多或少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 因而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條鞭法實行後:「吏無巧法, 民鮮危役, 闔境帖然, 如就社席。」
一條鞭法實行後, 役歸於地, 商人和手工業家, 以無田而免差。 換言之, 出現了 「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的情形, 免除了差役。此,外, 一條鞭法明文規定 稅以銀徵收, 從此銀的流通便有了法律的根據, 促進了貨幣流通的發展。 綜觀而言, 一條鞭法的施行, 對明中葉商業發達及促進經濟上新生力量的發展, 起著積極的作用。
http://chist.yy2.edu.hk/al_paper2_econming.htm
- -
明代賦稅與經濟發展
明初賦役制度的依據
1. 黃冊: 明初政府調查全國戶口情況,編成冊籍。由於以黃紙作封面,所以稱為「黃冊」。黃冊詳載各戶人口及田產,凡人口增減,田地更易,官府都記錄在案,
並每七年重編一次。
2. 魚鱗圖冊: 政府派人丈量全國土地,編成田畝圖冊。由於田地圖形,狀似魚鱗, 故稱「魚鱗圖冊」。冊內記有全國田地的位置、數量和田主姓名。如有田地買賣,均有註明,並且每十年重編一次。
- -
明初賦役制度的內容
A. 田賦
徵收稅額: 明代的農田分為官田及民田,稅分兩等,官田每畝課稅五升三合,民田每畝課稅三升二合。
徵收次數: 分夏秋兩季徵收。夏稅無過八月,秋糧無過明年二月。
徵收形式: 以繳納實物為主,夏稅所納是麥,秋糧所納是米,稱為「本色」。 如將應繳納的食糧折算為銀鈔,稱為「折色」。
B. 力役
1. 服役年齡: 明初規定,民年十六歲為成丁,即須服役,年六十免役。
2. 力役種類: 分里甲、均徭、雜役三種。里甲以戶為單位,負責管治本里的事務;均徭以丁為單位,為官府工作;雜役是臨時徵役。
3. 以銀代役: 明代容許出錢代役。凡親身服役的叫「力差」,納銀雇人代替服役的叫「銀差」。
- -
明中葉改行一條鞭法的原因:
1. 兩冊失修: 明初的賦役制度,以黃冊、魚鱗圖冊為根本。中葉以後,兩冊因年久失修,官吏和富戶乘機作弊,原有的賦役制度逐漸敗壞,影響國庫收入。
2. 賦役混亂: 明中葉後,因國用不足,政府經常額外加收賦稅,項目繁多,人民不勝負苛,相率逃亡。為解民困,必須改革明初的賦役制度。
- -
一條鞭法之內容:
萬曆九年,通令全國將田賦、徭役、土貢合併徵收。
先行核算各州縣之田畝,統計該地人口多寡,估量所須負擔徭役之輕重,然後分減該處人民承擔。
每年徵收一次,除固定之漕糧地區外,一般以色銀轉算計納。
--
明代一條鞭法的優點 :
手續簡便: 一條鞭法田賦、力役及雜稅合併,簡化了賦役名目和徵收手續,使官民兩便。
貧民受惠: 一條鞭法按照田畝和人丁攤分賦稅,將部分力役併入田畝計算,可減輕無地或少地貧苦農民的負擔。
剌激工商: 由於一條鞭法不徵丁稅,而力役又可納銀代替,故人民有較大的遷徙自由,可往城市另覓生計,剌激了城市工商業的發展。
- --
明一條鞭法與唐租庸調制之比較
1. 租庸調制: 賦與役分別徵收
一條鞭法 賦與役併合為一
2. 租庸調制: 按項目課取粟帛
一條鞭法 大多數以色銀折算
3. 租庸調制: 以人丁為本,故須按照戶籍徵收
一條鞭法 以「量地計丁」為原則,然後平均分擔
4. 租庸調制: 每丁承擔之賦役有居定數量
一條鞭法 承擔數量視乎該地人口及徭役多寡而定
http://chist.yy2.edu.hk/cert_B_econming.htm
梁方仲,〈一條鞭法〉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805362-%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3%80%89%E6%91%98%E8%A6%81
梁方仲,〈明代一條鞭法的論戰〉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734884-%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6%98%8E%E4%BB%A3%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7%9A%84%E8%AB%96%E6%88%B0%E3%80%89%E6%91%98%E8%A6%81
一條鞭法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 化繁為簡, 以救稅制混亂紛擾的一種新徵稅方法。 明自中葉後, 土地集中, 欺隱和戶口失額的情況非常嚴重。就田畝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田畝共八百五十萬七千百二十三頃, 弘治十五年, 天下田畝共四百二十二萬八千五十八頃。
就戶口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戶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 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 弘治四年, 戶有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 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
由此可見, 從明初至孝宗弘治年間, 田畝和戶口數額大量減少, 這主要是由於皇莊和權貴莊園的建立。 親王、外戚及官僚, 豪強以「 上請」、 「受獻」 和掠奪等手段, 侵佔國家土地, 建立龐大莊園, 「佔據膏腴, 跨連郡邑」。王公貴族的莊園固享有優免賦稅的特權, 而豪強地主則運用種種舞弊和欺隱的辦法逃稅, 於是土地高度集中, 中央政府稅收相應減少, 廣大的農民亦因喪失土地而流亡遷徙, 戶丁嚴重遺失。
誠如嘉靖年間霍韜所言:「 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 天下額田已減強半, 而湖廣、河南、廣東失額尤多。非撥給於王府, 則欺隱於猾民。 廣東無藩府, 非欺隱即委棄於寇賊矣…..。 」
土地兼併, 戶口流亡, 優免過濫、官吏舞弊以及大戶欺瞞等種種弊端, 使得賦役難以徵收。嘉靖年間, 黃冊已達到了完全濫記和失真的地步, 造成全國賦役制度的混亂和徵派的嚴重不均。 賦役不均除了引致人民流徙, 轉死溝壑, 逃亡山林轉為盜賊外, 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 -
嘉靖、隆慶時, 不但一歲之供不足一歲之用, 而且出現超倍虧空的情形。明廷曾設法彌補這種虧空, 實行變賣寺田, 收贖軍罪, 箕歛財賄題增派等解決方法, 然效用不大。 隆慶元年, 戶部尚書馬森嘆喟: 「今日催徵急矣, 搜刮窮矣, 事例開矣, 四方之民力竭矣, 各處之庫藏空矣, 時勢至此即神運鬼諭亦難為課。」
為了進一步解決財政危機, 穩定政權, 當政者需要對那些破壞稅源的官僚和豪紳地主進行打擊, 而一條鞭法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 就賦役制度本身而言, 一條鞭亦不是突然的。它是在明朝各種賦役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 早於嘉靖九年至隆慶年間, 在廣東、浙江及江南等地區已推行一條鞭法,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江西地區, 嘉靖九年, 桂萼提出了編派徭役的新方法, 一州縣、一府, 其至一省內通融科派徭役負擔。
次年, 御使傅漢臣奏議行之, 稱為一條編, 但卻沒得到批准。嘉靖十六年, 歐陽鐸巡按應天府, 實行征一法, 「總征銀米之凡而計畝均輸之 。」
嘉靖三十八年, 御使潘季馴巡按廣東, 整理粵地均平里甲法, 將部份里甲力役變為出錢代役, 廣人便之。 從嘉靖四十年至隆慶三年, 御史龐尚鵬巡按浙江, 先後推行十段錦法和一條鞭法。 其後, 海瑞巡撫應天, 又推廣龐尚鵬於浙江推行的成法。隆慶四年, 劉光濟巡撫江西, 博訪周詢, 所推行的一條鞭法訂制詳密, 對以後各地推行此法頗有影響。
誠然, 由於當時土地沒有清丈, 役法紊亂, 加上豪強的阻撓, 故一條鞭法只能在局部地區實行, 大抵而言, 於嘉靖、隆慶時期, 多在南方省份推行一條鞭法, 而且時行時止, 各地發展很不平均。萬曆年間, 張居正當國, 採用一條鞭法作為通行全國的制度。自此, 一條鞭法遂成為明代主要的賦役制度。
- -
所謂一條鞭法: < 明史 食貨志> :「一條鞭法者, 總括一州之賦役, 量地計丁, 丁糧畢輸於官, 一歲之役, 官為僉募, 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貨, 量為增減, 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 加以增枆。 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 以及土貢方物, 悉併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 故謂之一條鞭法。」
簡言之, 就是中央政府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均徵銀兩, 計田折納, 總為一條, 可見一條鞭法實簡化賦役徵收的一種制度。
一條鞭法雖推行全國, 但是各地編役, 極複雜及不一致, 或將役折銀, 部份攤入賦內; 或全部攤入賦內。此反映出南北各經濟發展的不平均的狀態和大地主阻撓一條鞭法徹底實行的情形。 無論如何, 攤丁入畝的趨勢則是一致的。 其共同點為攤力役入田賦, 田賦力役都折納銀兩, 賦役的催收解運由以往里甲助理改為地方政府辦理。
萬曆末年,由於神宗的荒怠和內閣大學士的平庸, 稅制逐漸產生流弊。同時, 由於滿州的侵擾及流寇的興起, 遂使明廷在一條鞭法外, 加上很多加派, 如遼餉、練餉及剿餉等。
一條鞭法的施行, 緩和了明葉的社會危機, 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一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戶丁的基礎上實行的。由於清查地丁的結果, 擴大了賦稅的負擔面, 因之負擔較為平均。 此外, 一條鞭法是一切總歸於目按畝徵收 , 這使政府的財政負擔大部份的從農民身上轉移到大地主身上。
再者, 一條鞭法化 繁就簡, 使徵收的項目和數字易於知曉, 對於限制胥吏和糧里長對人民的任意敲剝和舞弊, 能起一定程度的抑壓。
凡此, 或多或少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 因而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條鞭法實行後:「吏無巧法, 民鮮危役, 闔境帖然, 如就社席。」
一條鞭法實行後, 役歸於地, 商人和手工業家, 以無田而免差。 換言之, 出現了 「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的情形, 免除了差役。此,外, 一條鞭法明文規定 稅以銀徵收, 從此銀的流通便有了法律的根據, 促進了貨幣流通的發展。 綜觀而言, 一條鞭法的施行, 對明中葉商業發達及促進經濟上新生力量的發展, 起著積極的作用。
http://chist.yy2.edu.hk/al_paper2_econming.htm
- -
明代賦稅與經濟發展
明初賦役制度的依據
1. 黃冊: 明初政府調查全國戶口情況,編成冊籍。由於以黃紙作封面,所以稱為「黃冊」。黃冊詳載各戶人口及田產,凡人口增減,田地更易,官府都記錄在案,
並每七年重編一次。
2. 魚鱗圖冊: 政府派人丈量全國土地,編成田畝圖冊。由於田地圖形,狀似魚鱗, 故稱「魚鱗圖冊」。冊內記有全國田地的位置、數量和田主姓名。如有田地買賣,均有註明,並且每十年重編一次。
- -
明初賦役制度的內容
A. 田賦
徵收稅額: 明代的農田分為官田及民田,稅分兩等,官田每畝課稅五升三合,民田每畝課稅三升二合。
徵收次數: 分夏秋兩季徵收。夏稅無過八月,秋糧無過明年二月。
徵收形式: 以繳納實物為主,夏稅所納是麥,秋糧所納是米,稱為「本色」。 如將應繳納的食糧折算為銀鈔,稱為「折色」。
B. 力役
1. 服役年齡: 明初規定,民年十六歲為成丁,即須服役,年六十免役。
2. 力役種類: 分里甲、均徭、雜役三種。里甲以戶為單位,負責管治本里的事務;均徭以丁為單位,為官府工作;雜役是臨時徵役。
3. 以銀代役: 明代容許出錢代役。凡親身服役的叫「力差」,納銀雇人代替服役的叫「銀差」。
- -
明中葉改行一條鞭法的原因:
1. 兩冊失修: 明初的賦役制度,以黃冊、魚鱗圖冊為根本。中葉以後,兩冊因年久失修,官吏和富戶乘機作弊,原有的賦役制度逐漸敗壞,影響國庫收入。
2. 賦役混亂: 明中葉後,因國用不足,政府經常額外加收賦稅,項目繁多,人民不勝負苛,相率逃亡。為解民困,必須改革明初的賦役制度。
- -
一條鞭法之內容:
萬曆九年,通令全國將田賦、徭役、土貢合併徵收。
先行核算各州縣之田畝,統計該地人口多寡,估量所須負擔徭役之輕重,然後分減該處人民承擔。
每年徵收一次,除固定之漕糧地區外,一般以色銀轉算計納。
--
明代一條鞭法的優點 :
手續簡便: 一條鞭法田賦、力役及雜稅合併,簡化了賦役名目和徵收手續,使官民兩便。
貧民受惠: 一條鞭法按照田畝和人丁攤分賦稅,將部分力役併入田畝計算,可減輕無地或少地貧苦農民的負擔。
剌激工商: 由於一條鞭法不徵丁稅,而力役又可納銀代替,故人民有較大的遷徙自由,可往城市另覓生計,剌激了城市工商業的發展。
- --
明一條鞭法與唐租庸調制之比較
1. 租庸調制: 賦與役分別徵收
一條鞭法 賦與役併合為一
2. 租庸調制: 按項目課取粟帛
一條鞭法 大多數以色銀折算
3. 租庸調制: 以人丁為本,故須按照戶籍徵收
一條鞭法 以「量地計丁」為原則,然後平均分擔
4. 租庸調制: 每丁承擔之賦役有居定數量
一條鞭法 承擔數量視乎該地人口及徭役多寡而定
http://chist.yy2.edu.hk/cert_B_econming.htm
梁方仲,〈一條鞭法〉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805362-%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3%80%89%E6%91%98%E8%A6%81
梁方仲,〈明代一條鞭法的論戰〉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734884-%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6%98%8E%E4%BB%A3%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7%9A%84%E8%AB%96%E6%88%B0%E3%80%89%E6%91%98%E8%A6%81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陳亮 : 中興五論序
陳亮 : 中興五論序
臣聞治國有大體謀敵有大畧立大體而後綱紀正定大畧而後機變行此不易之道也仰惟陛下以睿聖神武之資充碩大光明之學留神政事勵志恢複罔敢自暇自逸而大欲未遂大業未濟意者大體之未立而大畧之未定歟臣嘗為陛下有憂於此矣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又念世俗道薄獻言之人動必有覬心雖不然跡或近似相師成風誰能不疑既已疑矣
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懼而卒以自沮也今年春隨試禮部僥幸一中庶幾俯伏殿陛畢寫區區之忠以徹天聽有司以為不肖竟從黜落不得進望清光以遂昔願索手東歸杜門求志因以為功名之在人猶在已也懷愚負計而不以禆上之萬一是忿世也有君如此而忠言之不進是匿情也已無他心而防人之疑是自信不篤也故書其中興論一千八百餘言大體大畧於斯見矣並論開誠執要勵臣正體之道合五篇上干天聽惟陛下寛其萬死不以為草茅之言而留神財幸是天下社稷之福也於臣何有
- -
陳亮 : 中興論
臣竊惟海內塗炭四十餘載矣赤子嗸嗸無告不可以不拯國家慿陵之恥不可以不雪陵寢不可以不還輿地不可以不複此三尺童子之所共知曩獨畏其強耳韓信有言能反其道其強易弱況今敵主庸懦政令日弛舍邊地鞍馬之長而從事中州浮靡之習君臣之間日趨怠惰自古外裔之強未有四五十年而無變者稽之天時揆之人事當不逺矣
不於此時早為之圖縱有他變何以乘之萬一敵人懲創更立令主不然豪傑並起業歸他姓則南北之患方始又況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於北
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髪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複失之河北諸鎮終唐之世以奉敵為忠義狃於其習而時被其恩力與上國為敵而不自知其為過過此以往而不能恢複則中原之民烏知我之為誰縱有倍力功未必半以俚俗諭之父祖質產於人子孫不能繼贖更數十年時事一變皆自陳於官認為故產吾安得言質而複取之則今日之事可得而更緩乎
陛下以神武之資憂勤側席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固己不惑於群議矣然猶患人心之不同天時之未順賢者私憂而奸者竊笑是何也不思所以反其道故也
誠反其道則政化行政化行則人心同人心同則天時順天不逺人人不自反耳今宜清中書之務以立大計重六卿之權以總大綱任賢使能以清官曹尊老慈幼以厚風俗減進士以列選能之科革任子以崇薦舉之實多置台諫以肅朝綱精擇監司以清郡邑簡法重令以澄其源崇禮立制以齊其習立綱目以節浮費示先務以斥虛文嚴政條以核名實懲吏奸以明賞罰時簡外郡之卒以充禁旅之數調度總司之贏以佐軍旅之儲擇守令以滋戶口戶口繁則財自阜揀將佐以立軍政軍政明而兵自強置大帥以總邊陲委之專而邊陲之利自興
任文武以分邊郡付之久而邊郡之守自固右武事以振國家之勢來敢言以作天下之氣精間諜以得敵人之情據形勢以動中原之心不出數月紀綱自定比及兩稔內外自實人心自同天時自順有所不往一往而民自歸何者耳同聽而心同服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鬬何者形同趨而勢同利中興之功可蹻足而須也
夫攻守之道必有竒變形之而敵必從衝之而敵莫救禁之而敵不敢動乖之而敵不知所如往故我常專而敵常分敵有窮而我常無窮也夫竒變之道雖本乎人謀而常因乎地形一縱一橫或長或短緩急之相形盈虛之相傾此人謀之所措而竒變之所寓也
今東西彌亙綿數千里如長蛇之橫道地形適等無所參錯攻守之道無他可變今朝廷鑒守江之弊大城兩淮慮非不深也能保吾城之卒守乎
故不若為術以乖其所之至論進取之道必先東舉齊西舉秦則大江之南長淮以北固吾腹中物齊秦誠天下之兩臂也誇敵人以為天設之險而固守之乎故必有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竊嘗觀天下之大勢矣襄漢者敵人之所緩今日之所當有事也
控引京洛側睨淮蔡包括荊楚襟帶吳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今誠命一重臣德望素著謀謨明審者鎮撫荊襄輯和軍民開布大信不爭小利謹擇守宰省刑薄斂進城要險大建屯田荊楚竒才劍客自昔稱雄徐行召募以實軍籍民俗剽悍聽於農隙時講武藝襄陽既為重鎮而均隨信陽及先一切用藝祖委任邊將之法給以州兵而更使自募與以州賦而縱其自用使之養士足以得死力用間足以得敵情兵雖少而眾建其助官雖輕而重假其權列城相援比鄰相和養銳以伺觸機而發
一旦敵人玩故習常來犯江淮則荊襄之師率諸軍進討襲有唐鄧諸州見兵於潁蔡之間示必截其後因命諸州轉城進築如三受降城法依吳軍故城為蔡州使唐鄧相距各二百里並桐栢山以為固揚兵搗壘増陂深塹招集土豪千家一堡興雜耕之利為乆駐之基敵來則嬰城固守出竒制變敵去則列城相應首尾如一精間諜明斥堠諸軍進屯光黃安隨襄郢之間前為諸州之援後依屯田之利朝廷徙都建業築行宮於武昌大駕時一巡幸敵知吾意在京洛則京洛陳許汝鄭之備當日増而東西之勢分矣東西之勢分則齊秦之間可乘矣四川之師親率大軍以持鳯翔之敵別命驍將出祁山以截隴右偏將繇子午以窺長安金房開逹之師入武闗以鎮三輔則秦地可謀矣
命山東之歸正者往說豪傑陰為內應舟師繇海道以搗其脊彼方支吾奔走而大軍兩道並進以揕其胸則齊地可謀矣吾雖示形於唐鄧上蔡而不再謀進坐為東西形援勢如猨臂彼將愈疑吾之有意京洛特-加龍省持重以示不進則京洛之備愈專而吾必得志於齊秦矣撫定齊秦則京洛將安往哉此所謂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也就使吾未為東西之舉彼必不敢離京洛而輕犯江淮亦可謂乖其所之也又使其合力以壓唐蔡則淮西之師起而禁其東金房開逹之師起而禁其西變化形敵多方牽制而權始在我矣
然荊襄之師必得純意於國家而無貪功生事之心者而後付之平居無事則欲開布誠信以攻敵心
一旦進取則欲見便擇利而止以禁敵勢東西之師有功則欲制馭諸將持重不進以分敵形此非陸抗羊祜之徒孰能為之夫伐國大事也昔人以為譬拔小兒之齒必以漸搖撼之一拔得齒必且損兒
今欲竭東南之力成大舉之勢臣恐進取未必得志得地未必能守邂逅不如意則吾之根本撼矣
此豈謀國萬全之道臣故曰攻守之間必有竒變臣諛人也何足以明天下之大計姑疏愚慮之崖略曰中興論唯陛下財幸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臣聞治國有大體謀敵有大畧立大體而後綱紀正定大畧而後機變行此不易之道也仰惟陛下以睿聖神武之資充碩大光明之學留神政事勵志恢複罔敢自暇自逸而大欲未遂大業未濟意者大體之未立而大畧之未定歟臣嘗為陛下有憂於此矣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又念世俗道薄獻言之人動必有覬心雖不然跡或近似相師成風誰能不疑既已疑矣
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懼而卒以自沮也今年春隨試禮部僥幸一中庶幾俯伏殿陛畢寫區區之忠以徹天聽有司以為不肖竟從黜落不得進望清光以遂昔願索手東歸杜門求志因以為功名之在人猶在已也懷愚負計而不以禆上之萬一是忿世也有君如此而忠言之不進是匿情也已無他心而防人之疑是自信不篤也故書其中興論一千八百餘言大體大畧於斯見矣並論開誠執要勵臣正體之道合五篇上干天聽惟陛下寛其萬死不以為草茅之言而留神財幸是天下社稷之福也於臣何有
- -
陳亮 : 中興論
臣竊惟海內塗炭四十餘載矣赤子嗸嗸無告不可以不拯國家慿陵之恥不可以不雪陵寢不可以不還輿地不可以不複此三尺童子之所共知曩獨畏其強耳韓信有言能反其道其強易弱況今敵主庸懦政令日弛舍邊地鞍馬之長而從事中州浮靡之習君臣之間日趨怠惰自古外裔之強未有四五十年而無變者稽之天時揆之人事當不逺矣
不於此時早為之圖縱有他變何以乘之萬一敵人懲創更立令主不然豪傑並起業歸他姓則南北之患方始又況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於北
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髪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複失之河北諸鎮終唐之世以奉敵為忠義狃於其習而時被其恩力與上國為敵而不自知其為過過此以往而不能恢複則中原之民烏知我之為誰縱有倍力功未必半以俚俗諭之父祖質產於人子孫不能繼贖更數十年時事一變皆自陳於官認為故產吾安得言質而複取之則今日之事可得而更緩乎
陛下以神武之資憂勤側席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固己不惑於群議矣然猶患人心之不同天時之未順賢者私憂而奸者竊笑是何也不思所以反其道故也
誠反其道則政化行政化行則人心同人心同則天時順天不逺人人不自反耳今宜清中書之務以立大計重六卿之權以總大綱任賢使能以清官曹尊老慈幼以厚風俗減進士以列選能之科革任子以崇薦舉之實多置台諫以肅朝綱精擇監司以清郡邑簡法重令以澄其源崇禮立制以齊其習立綱目以節浮費示先務以斥虛文嚴政條以核名實懲吏奸以明賞罰時簡外郡之卒以充禁旅之數調度總司之贏以佐軍旅之儲擇守令以滋戶口戶口繁則財自阜揀將佐以立軍政軍政明而兵自強置大帥以總邊陲委之專而邊陲之利自興
任文武以分邊郡付之久而邊郡之守自固右武事以振國家之勢來敢言以作天下之氣精間諜以得敵人之情據形勢以動中原之心不出數月紀綱自定比及兩稔內外自實人心自同天時自順有所不往一往而民自歸何者耳同聽而心同服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鬬何者形同趨而勢同利中興之功可蹻足而須也
夫攻守之道必有竒變形之而敵必從衝之而敵莫救禁之而敵不敢動乖之而敵不知所如往故我常專而敵常分敵有窮而我常無窮也夫竒變之道雖本乎人謀而常因乎地形一縱一橫或長或短緩急之相形盈虛之相傾此人謀之所措而竒變之所寓也
今東西彌亙綿數千里如長蛇之橫道地形適等無所參錯攻守之道無他可變今朝廷鑒守江之弊大城兩淮慮非不深也能保吾城之卒守乎
故不若為術以乖其所之至論進取之道必先東舉齊西舉秦則大江之南長淮以北固吾腹中物齊秦誠天下之兩臂也誇敵人以為天設之險而固守之乎故必有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竊嘗觀天下之大勢矣襄漢者敵人之所緩今日之所當有事也
控引京洛側睨淮蔡包括荊楚襟帶吳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今誠命一重臣德望素著謀謨明審者鎮撫荊襄輯和軍民開布大信不爭小利謹擇守宰省刑薄斂進城要險大建屯田荊楚竒才劍客自昔稱雄徐行召募以實軍籍民俗剽悍聽於農隙時講武藝襄陽既為重鎮而均隨信陽及先一切用藝祖委任邊將之法給以州兵而更使自募與以州賦而縱其自用使之養士足以得死力用間足以得敵情兵雖少而眾建其助官雖輕而重假其權列城相援比鄰相和養銳以伺觸機而發
一旦敵人玩故習常來犯江淮則荊襄之師率諸軍進討襲有唐鄧諸州見兵於潁蔡之間示必截其後因命諸州轉城進築如三受降城法依吳軍故城為蔡州使唐鄧相距各二百里並桐栢山以為固揚兵搗壘増陂深塹招集土豪千家一堡興雜耕之利為乆駐之基敵來則嬰城固守出竒制變敵去則列城相應首尾如一精間諜明斥堠諸軍進屯光黃安隨襄郢之間前為諸州之援後依屯田之利朝廷徙都建業築行宮於武昌大駕時一巡幸敵知吾意在京洛則京洛陳許汝鄭之備當日増而東西之勢分矣東西之勢分則齊秦之間可乘矣四川之師親率大軍以持鳯翔之敵別命驍將出祁山以截隴右偏將繇子午以窺長安金房開逹之師入武闗以鎮三輔則秦地可謀矣
命山東之歸正者往說豪傑陰為內應舟師繇海道以搗其脊彼方支吾奔走而大軍兩道並進以揕其胸則齊地可謀矣吾雖示形於唐鄧上蔡而不再謀進坐為東西形援勢如猨臂彼將愈疑吾之有意京洛特-加龍省持重以示不進則京洛之備愈專而吾必得志於齊秦矣撫定齊秦則京洛將安往哉此所謂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也就使吾未為東西之舉彼必不敢離京洛而輕犯江淮亦可謂乖其所之也又使其合力以壓唐蔡則淮西之師起而禁其東金房開逹之師起而禁其西變化形敵多方牽制而權始在我矣
然荊襄之師必得純意於國家而無貪功生事之心者而後付之平居無事則欲開布誠信以攻敵心
一旦進取則欲見便擇利而止以禁敵勢東西之師有功則欲制馭諸將持重不進以分敵形此非陸抗羊祜之徒孰能為之夫伐國大事也昔人以為譬拔小兒之齒必以漸搖撼之一拔得齒必且損兒
今欲竭東南之力成大舉之勢臣恐進取未必得志得地未必能守邂逅不如意則吾之根本撼矣
此豈謀國萬全之道臣故曰攻守之間必有竒變臣諛人也何足以明天下之大計姑疏愚慮之崖略曰中興論唯陛下財幸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Labels:
江味農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攻殻機動隊,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陳奐 : 詩毛氏傳疏,
簡朝亮 : 尚書集注述疏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趙雨樂 :南宋開國以來的軍事形勢
趙雨樂 :南宋開國以來的軍事形勢
南宋自偏安以來,士人文化高度聚集於江左,使此時期的理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政治上主和與主戰的論爭,也隨時牽引著理學傾於內在修為 或對向外關社的路向,最終構成朱熹 與陳亮、葉適 兩個截然不同的 思想陣營。
因此,在談及事功派由理學而軍事的進展過程以前,有必要探究 南宋開國至孝宗時期的 軍政策略。
宋欽宗 靖康二年(1127),金軍直趨汴京,徽、欽蒙塵,康王趙構獲宗澤、李綱以及河北殘餘兵馬擁護,即位南京應天府,是為高宗,開啟建炎時期。
惟初立的南宋政權十分脆弱,金軍相繼滅遼與北宋以後,加緊討長江以北的經略,宋軍且戰且退,沿途有勤王義士加入支援。嚴格而言,自康王帥八萬濟州兵,自固於東平,已沒有配合宗澤的兵馬作縱深的反擊行動;及踐帝位,已鮮言北伐 或還迎二帝,其注意力集中於如何保有新得的政權。
例如他重新整頓軍事,以王淵、韓世忠統河北兵,劉光世統陝西兵,張俊、苗傅統大元帥府兵,號為 五軍統領,實質已權移中央,由御營司使、副黃潛善和汪伯彥管轄。
礙於公議,高宗仍從宰相李綱的 強硬路線,一方面招撫太行山東、西面的八字軍 和 紅巾軍,同時薦宗澤留守東京,整頓汴京,以便編收潰散兵民。李綱被罷相,黃、汪得以輔政,又議定移蹕事宜,在在顯示高宗立意偏安,對激進政治人物有所保留。
金兵猛攻河南、山東、陝西諸要地,攻克北京大名府,高宗移蹕的理據愈強,最後宋廷由揚州遷杭州,賴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力守黃天蕩,金兵始自建康渡江當北返,局勢轉危為安。
除江南略為穩守外,宋軍較有利的形勢集結在西路。 建炎三年(1129),高宗任命張浚 為川陝宣撫處置使,總領川、陝、京西、湖南北路,節制永興軍、環慶、熙河、秦鳳、涇原等關陝五路軍馬,任吳玠、吳璘兄弟為都統,一度積極抗金。
紹興二年(1132),岳飛、韓世忠分路南征,前去平定湖廣和福建,至紹興五年(1135),岳飛平定楊么,收編其眾五、六萬人,成為長江中
游最龐大的軍團,初步確立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分防長江的格局。2
惟紹興元年(1131)富平之役,張浚 籌戰未嚴,所集陝西五路近四十萬兵、七萬馬匹,竟為金軍擊潰,兵員耗損嚴重,宋頓失陝西形勢,遂局限於倚江據守。3紹興八年(1138),高宗下詔定都臨安,確立了背海立國的半壁山河。
南宋開國即處於逆勢,但若據地有方,除可確保海上的退守生路外,進則可沿長江逆流而上,藉襄陽與淮河形成犄角,從而牽制北敵;又和陝西、四川互相呼應,作為掩護湖北、江西、湖南,甚至廣東、廣西的前哨區,仍不失其特殊的戰略格局。4
隨著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簽訂,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大將兵權逐步收回,朝廷求和 以換取治國安寧 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國策部分。
然而,南宋主戰言論並不就此沈寂下來,每當金兵南下,朝廷政局相對受壓,軍事部署的呼聲也與日俱增。例如 張浚失意於陝西用兵,又因協調部將工作不足,造成准西大將 劉光世部將率四萬兵降於偽齊,為秦檜言論攻擊,一度黯然下台。
- - -
但事隔二十年,孝宗 卻重新起用他應付金主完顏亮的入侵,當知主戰派因孝宗親政再度勃興。誠如史家所言,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禪位於孝宗,對外既怯於金軍壓境,對內又無力創造清明政事。
因此,效法父親徽宗為太上皇,選擇一個感恩而易於控制的繼承人,未嘗不是保障個人富貴安危的深遠之計。5高宗在位懸而未決的宋金問題,是孝宗日後能否穩坐皇位的隱憂,令主戰與主和路線的爭議復熾。
以完顏亮之戰事為例,高宗本欲另謀和議,卻因朝野議論洶洶,唯有勉強應戰,賴李寶「膠西之役」和虞允文「采石磯之戰」穩住局面。
各種跡象亦顯示,孝宗在太上皇高宗的政治陰影下不乏作為,他在政治上廣開言路、提倡守法、懲辦貪官、選用良吏、裁減冗官;在經濟方面又注重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厲行節儉。
金主破約興兵,毅然用張浚策動反擊,最能反映孝宗圖強雪恥的心志,終因宋兵潰於符離,被迫與金朝達成「 隆興和議」。
孝宗政治出現的小陽春,為主戰派及部分理學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認為這種興國之心乃充分彰顯天理,持之以恆,必能成就功業。
主戰最力的張浚,其子栻嘗對孝宗曰:「陛下上念宗社之讎恥,下閔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也。願益加損察,而稽古親賢以自輔,毋使其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立成。」6
在廣納賢士的改革風氣下,南宋政治與理學思想表裏結合,當中以陳、葉的議論至能契合主戰意向,促成事功派建構別樹一幟的軍政理論。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 - -
龍川集序
同甫文字行於丗者酌古論陳子課藁上皇帝三書最著者也子沆聚他作為若干卷以授余𥘉天子得同甫所上書驚異累日以為絶出使執政召問當從何處下手將由布衣徑唯諾殿上以定大事何其盛也然而詆訕交起竟用空言羅織成罪再入大理獄㡬死又何酷也
使同甫晚不登進士第則丗終以為狼疾人矣嗚呼悲夫同甫其果有罪於丗乎天乎余知其無罪也同甫其果無罪於丗乎丗之好惡未有不以情者彼於同甫何獨異哉雖然同甫為德不為怨自厚而薄責人則疑若以為有罪焉可矣
同甫既修皇帝王覇之學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發其祕藏見聖賢之精㣲常流行於事物儒者失其指故不足以開物成務其說皆今人所未講朱公元晦意有不與而不能奪也
呂公伯恭退居金華同甫間往視之極論至夜分呂公歎曰未可以丗為不能用虎帥以聽誰敢犯子同甫亦頗慰意焉余最鄙且鈍同甫㣲言十不能觧一二猶以為可敎者病眊十年耗忘盡矣今其遺文大抵班班具焉覽者詳之而巳紀年備遺序
孔子沒統紀之學廢漢以來經史文詞裂而為三它小道雜出不可勝數殫聦明於㣲淺自謂巧智不足以成德而人材壊矣王通二司馬緝遺緒綜丗變使君臣德合以起治道其麤細廣略不同而問學統紀之辨不可雜也平陽朱黼因通鑒稽古録章別論著始堯舜迄五代三千餘篇述呂武王莽曹丕朱溫皆削其紀年以從正統曰吾為書之志也
書法無大於此矣報讎明恥貴夏賤夷其次也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烕之異皆為說以處之衆言之淆亂則折而一之訛謬之相承則釐而正之南北華戎之離合争奪之碎人所猒簡亦備論之該括旣多而條目衆矣
所以存丗次觀興壞夲經訓原事實芟理蕪蔓●發精●扶樹正義蒐舉墜逸不以華為辨不以意為覺無偏駮之說無新特之論反而約之知其能費而隠也時而措之知其能曲而當也嗚呼此豈非學者之所當盡其心歟何後丗用力者之難而成功者之寡也
自董仲舒推明孔氏猶不能無譏况馬鄭王肅之倫哉故余於此書切有歎焉所謂復而不厭不知老之●至者幾是歟黼字文昭𥘉陳公君舉未壯講學文昭年差次最先進及後來取名官弁冕接踵而文昭蓬累耕南蕩上山水疊重聲迹落落人不知其能傳陳公之業也
一旦此書出義理所㑹寳藏充斥遂為成學而陳公卒乆矣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文昭豈徒以愽習自是而巳哉後有欲知陳公者於此書求之可也
南宋自偏安以來,士人文化高度聚集於江左,使此時期的理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政治上主和與主戰的論爭,也隨時牽引著理學傾於內在修為 或對向外關社的路向,最終構成朱熹 與陳亮、葉適 兩個截然不同的 思想陣營。
因此,在談及事功派由理學而軍事的進展過程以前,有必要探究 南宋開國至孝宗時期的 軍政策略。
宋欽宗 靖康二年(1127),金軍直趨汴京,徽、欽蒙塵,康王趙構獲宗澤、李綱以及河北殘餘兵馬擁護,即位南京應天府,是為高宗,開啟建炎時期。
惟初立的南宋政權十分脆弱,金軍相繼滅遼與北宋以後,加緊討長江以北的經略,宋軍且戰且退,沿途有勤王義士加入支援。嚴格而言,自康王帥八萬濟州兵,自固於東平,已沒有配合宗澤的兵馬作縱深的反擊行動;及踐帝位,已鮮言北伐 或還迎二帝,其注意力集中於如何保有新得的政權。
例如他重新整頓軍事,以王淵、韓世忠統河北兵,劉光世統陝西兵,張俊、苗傅統大元帥府兵,號為 五軍統領,實質已權移中央,由御營司使、副黃潛善和汪伯彥管轄。
礙於公議,高宗仍從宰相李綱的 強硬路線,一方面招撫太行山東、西面的八字軍 和 紅巾軍,同時薦宗澤留守東京,整頓汴京,以便編收潰散兵民。李綱被罷相,黃、汪得以輔政,又議定移蹕事宜,在在顯示高宗立意偏安,對激進政治人物有所保留。
金兵猛攻河南、山東、陝西諸要地,攻克北京大名府,高宗移蹕的理據愈強,最後宋廷由揚州遷杭州,賴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力守黃天蕩,金兵始自建康渡江當北返,局勢轉危為安。
除江南略為穩守外,宋軍較有利的形勢集結在西路。 建炎三年(1129),高宗任命張浚 為川陝宣撫處置使,總領川、陝、京西、湖南北路,節制永興軍、環慶、熙河、秦鳳、涇原等關陝五路軍馬,任吳玠、吳璘兄弟為都統,一度積極抗金。
紹興二年(1132),岳飛、韓世忠分路南征,前去平定湖廣和福建,至紹興五年(1135),岳飛平定楊么,收編其眾五、六萬人,成為長江中
游最龐大的軍團,初步確立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分防長江的格局。2
惟紹興元年(1131)富平之役,張浚 籌戰未嚴,所集陝西五路近四十萬兵、七萬馬匹,竟為金軍擊潰,兵員耗損嚴重,宋頓失陝西形勢,遂局限於倚江據守。3紹興八年(1138),高宗下詔定都臨安,確立了背海立國的半壁山河。
南宋開國即處於逆勢,但若據地有方,除可確保海上的退守生路外,進則可沿長江逆流而上,藉襄陽與淮河形成犄角,從而牽制北敵;又和陝西、四川互相呼應,作為掩護湖北、江西、湖南,甚至廣東、廣西的前哨區,仍不失其特殊的戰略格局。4
隨著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簽訂,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大將兵權逐步收回,朝廷求和 以換取治國安寧 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國策部分。
然而,南宋主戰言論並不就此沈寂下來,每當金兵南下,朝廷政局相對受壓,軍事部署的呼聲也與日俱增。例如 張浚失意於陝西用兵,又因協調部將工作不足,造成准西大將 劉光世部將率四萬兵降於偽齊,為秦檜言論攻擊,一度黯然下台。
- - -
但事隔二十年,孝宗 卻重新起用他應付金主完顏亮的入侵,當知主戰派因孝宗親政再度勃興。誠如史家所言,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禪位於孝宗,對外既怯於金軍壓境,對內又無力創造清明政事。
因此,效法父親徽宗為太上皇,選擇一個感恩而易於控制的繼承人,未嘗不是保障個人富貴安危的深遠之計。5高宗在位懸而未決的宋金問題,是孝宗日後能否穩坐皇位的隱憂,令主戰與主和路線的爭議復熾。
以完顏亮之戰事為例,高宗本欲另謀和議,卻因朝野議論洶洶,唯有勉強應戰,賴李寶「膠西之役」和虞允文「采石磯之戰」穩住局面。
各種跡象亦顯示,孝宗在太上皇高宗的政治陰影下不乏作為,他在政治上廣開言路、提倡守法、懲辦貪官、選用良吏、裁減冗官;在經濟方面又注重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厲行節儉。
金主破約興兵,毅然用張浚策動反擊,最能反映孝宗圖強雪恥的心志,終因宋兵潰於符離,被迫與金朝達成「 隆興和議」。
孝宗政治出現的小陽春,為主戰派及部分理學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認為這種興國之心乃充分彰顯天理,持之以恆,必能成就功業。
主戰最力的張浚,其子栻嘗對孝宗曰:「陛下上念宗社之讎恥,下閔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也。願益加損察,而稽古親賢以自輔,毋使其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立成。」6
在廣納賢士的改革風氣下,南宋政治與理學思想表裏結合,當中以陳、葉的議論至能契合主戰意向,促成事功派建構別樹一幟的軍政理論。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 - -
龍川集序
同甫文字行於丗者酌古論陳子課藁上皇帝三書最著者也子沆聚他作為若干卷以授余𥘉天子得同甫所上書驚異累日以為絶出使執政召問當從何處下手將由布衣徑唯諾殿上以定大事何其盛也然而詆訕交起竟用空言羅織成罪再入大理獄㡬死又何酷也
使同甫晚不登進士第則丗終以為狼疾人矣嗚呼悲夫同甫其果有罪於丗乎天乎余知其無罪也同甫其果無罪於丗乎丗之好惡未有不以情者彼於同甫何獨異哉雖然同甫為德不為怨自厚而薄責人則疑若以為有罪焉可矣
同甫既修皇帝王覇之學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發其祕藏見聖賢之精㣲常流行於事物儒者失其指故不足以開物成務其說皆今人所未講朱公元晦意有不與而不能奪也
呂公伯恭退居金華同甫間往視之極論至夜分呂公歎曰未可以丗為不能用虎帥以聽誰敢犯子同甫亦頗慰意焉余最鄙且鈍同甫㣲言十不能觧一二猶以為可敎者病眊十年耗忘盡矣今其遺文大抵班班具焉覽者詳之而巳紀年備遺序
孔子沒統紀之學廢漢以來經史文詞裂而為三它小道雜出不可勝數殫聦明於㣲淺自謂巧智不足以成德而人材壊矣王通二司馬緝遺緒綜丗變使君臣德合以起治道其麤細廣略不同而問學統紀之辨不可雜也平陽朱黼因通鑒稽古録章別論著始堯舜迄五代三千餘篇述呂武王莽曹丕朱溫皆削其紀年以從正統曰吾為書之志也
書法無大於此矣報讎明恥貴夏賤夷其次也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烕之異皆為說以處之衆言之淆亂則折而一之訛謬之相承則釐而正之南北華戎之離合争奪之碎人所猒簡亦備論之該括旣多而條目衆矣
所以存丗次觀興壞夲經訓原事實芟理蕪蔓●發精●扶樹正義蒐舉墜逸不以華為辨不以意為覺無偏駮之說無新特之論反而約之知其能費而隠也時而措之知其能曲而當也嗚呼此豈非學者之所當盡其心歟何後丗用力者之難而成功者之寡也
自董仲舒推明孔氏猶不能無譏况馬鄭王肅之倫哉故余於此書切有歎焉所謂復而不厭不知老之●至者幾是歟黼字文昭𥘉陳公君舉未壯講學文昭年差次最先進及後來取名官弁冕接踵而文昭蓬累耕南蕩上山水疊重聲迹落落人不知其能傳陳公之業也
一旦此書出義理所㑹寳藏充斥遂為成學而陳公卒乆矣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文昭豈徒以愽習自是而巳哉後有欲知陳公者於此書求之可也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香港歷史檔案館數以萬計藏品之中,「羅旭龢爵士檔案」堪稱研究香港史的上佳材料。羅旭龢乃上世紀港英年代和日佔時期的傳奇人物,在政壇上,他經歷了由天堂跌落地獄的不歸路;在個人名聲上,他從港英政府最信賴的盟友,變成英國政府眼中的「殖民地叛徒」。
因為他在香港淪陷期間充當了首席華人代表,積極和日本軍政府合作,成為頭號附敵者,英國政府於香港重光後把他打入地獄,一度要以「賣國」罪名起訴他,羅最終可能被問吊;羅旭龢在危急關頭亮出「免死金牌」,證明他是獲港英高層授意跟日本人合作,英國政府最後決定不起訴他,但要他絕迹官場,永不錄用。
本文是筆者根據英國政府開立的羅旭龢爵士檔案,重構英政府如何清算羅旭龢,而羅旭龢如何替自己辯護的經過。
羅旭龢(Sir Robert Hormus Kotewall, 1880-1949)雖然是歐亞混血兒,但以華人自居,在官府任職時因表現出色而獲英國殖民地部賞識,官至布政司署首席文案。羅旭龢離開官場後擔任多間公司董事,他因居中斡旋協助港英政府解決1925年省港大罷工,成為港英政府寵兒,以後很多涉及華人的重大事務,他都參與決策,很快便躍居首席華人代表。日軍侵港前,他曾一度與國民政府駐港代表商討聯手保衛香港的可能性。
香港淪陷後,以羅旭龢為首的百多位華人領袖很快便被日軍控制起來,指使他們組成華民代表會協助日本軍政府「以華制華」,自此,羅旭龢便經常以首席代表身分出席官方場合帶領會眾高呼「天皇萬歲」,且帶頭聯署通電催促重慶蔣介石政府盡快和日本議和,實際是叫蔣介石投降。羅旭龢在日佔期間的所作所為,當時的報章都有詳細記載,風頭一時無兩,然而,這亦埋伏了戰後英人對他的殺機。戰後英國重新接管香港,不少曾經「落水」的華人領袖紛紛返回港英政府身邊,當時正值用人之際,政府也就寬待他們,沒有作出大範圍的秋後算帳。不過,英國政府指身為首席華人的羅旭龢身懷「通敵賣國」重大嫌疑而要接受調查。
- -
遠東區殖民地叛徒?
英國殖民地部於香港重光之始便特別為羅旭龢開設了一個專檔(CO968/120/1),名為Colonial Renegades in the Far East Individual Cases : Hong Kong Sir Robert Kotewall(遠東區殖民地叛徒。個案:香港,羅旭龢爵士),這個機密檔案長達163頁,內容包括殖民地部與港英政府交換對戰後處置羅旭龢的進展、羅旭龢提交的自辯書等等。這個檔案給人的印象是,戰後殖民地部亟欲以「賣國」罪名將羅旭龢繩之於法,數次催促港英政府答覆如何處置羅旭龢。
其中,殖民地部於1945年11月21日向港英政府拍發電報:「殖民地部希望知道是否已對羅旭龢爵士採取了任何行動,及有何建議……」而在此之前的10月4 日,英國「欽差大臣」麥道高向殖民地部助理次官Gerald Gent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羅旭龢在淪陷期間的所作所為,確已激怒了很多人,建議殖民地部根據英國法律處理。
不過,在更早之前的9月15日,麥道高已去信Gerald Gent,表示暫時沒有證據可以對付羅旭龢,只能讓他慢慢消失,而麥已告知羅必須解除所有公職等候進一步調查。
麥道高(D.M. MacDougall)在戰後出任華民政務司,並曾署任輔政司,他在處理羅旭龢事件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夏愨少將搶先回港接管政權,而早在1944年英國殖民地部已成立「香港計劃小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為收復香港後重建民政鋪路,麥道高被委任為小組主任負責安排和統籌光復香港後的補給和政務事宜。1945年10月,麥道高向Gerald Gent 提交了一份「香港整體狀况報告」(General Report on Hong Kong),就香港各方面情况作出報告和評估。
麥道高在報告中特別撰述「內奸與附敵者」(Quislings and Collaborators)一章,他在附件中開宗明義說:「表面證據顯示,幾乎所有社會領袖都和日本人有這樣那樣的同謀合作,只有一個人雙手是完完全全乾淨的,他就是周峻年,因為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逃離香港前往澳門。」麥道高在報告書中特別點名羅旭龢指他在淪陷時期的行為事後招來很多非議和指控。
- -
律政司與「叛徒」會面?
殖民地部把羅旭龢列為第一號打擊對象,因為他是整個淪陷期間和日本人最積極合作的一位。羅旭龢自知大禍臨頭,早於重光後一個月的9月12日向港英政府呈交了長達66頁的自白書,細述早於1920年代已協助政府化解省港大罷工困局,證明自己忠於英國、有功於英國,最重要的是他在自白書公開了他為何被迫和日本人合作的秘密,原來他和周壽臣、羅文錦、羅文惠等華人領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被日軍軟禁起來,
羅旭龢憶述,1942年 1月 1日,他們在華人行李忠甫的辦公室討論日方提出的合作建議時,有人走進來說 North先生(那魯麟,淪陷前港英華民政務司)想見羅旭龢,羅旭龢走出房間,見到North、Alabaster(魏伯達,港英律政司)、Fraser(傅瑞,港英防務主任)在一起,之後,大家進入一個擠滿人的房間。羅旭龢憶述,North低聲向他和周壽臣說:「為着香港市民的利益,我們必須照着日本當局的要求去做。」North並表示日方會邀請羅旭龢等人合作,這對社會有好處。
羅旭龢向 North 出示一份草擬稿,這份草稿的內容是根據日本人較早前提出的建議所寫成的。內容大致是:「過去5年我們親眼目睹同胞經歷戰爭的慘况,我們很痛心,我們渴求和平到來,因此,任何能促進日本與中國的和平友好的事,我們都誠意盡力協助。同時,我們願意盡力協助香港日本政府去維持治安,保護市民的生命和財產。」
在Alabaster 和Fraser面前,羅旭龢向North讀出這份草稿,North 同意內容「無害」,大家應該簽名作實。Fraser 插嘴道:「為了香港社會的利益,他們(日本人)叫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間中還可以跟日本人玩一玩詭計。」並揚言:「不用怕,我們幾個月就會回來。」
- -
「叛徒」與日本合作
羅旭龢等人的合作方案很快便被日本軍政府接納,沒有任何修改。1月2日,合作方案在羅旭龢等7位華人領袖下簽署生效,簽署儀式後,日本人表示從今以後大家合作做事,大家是朋友了。翌日羅旭龢與周壽臣再次談起和那魯麟等三位港英高官會面經過,羅、周都相信這三位最高級官員是代表英國政府說話的。
之後,這批社會領袖便按着這些指示去跟日本人合作了。但英國人並未能像想像般「幾個月就會回來」,羅旭龢坦言沒想到這樣一合作竟然持續了近4年。羅旭龢在自白書裏用了不少篇幅訴說他「寄人籬下」、不時受到日本人奚落的苦况,但仍竭力為華人請命。
他用了這段話作為自白書的結語:"And now, I have told my story - not in defence of my actions, but in hope that truth and justice may prevail."(現在,我講完我的故事,我不是要為自己過去所做的辯護,而是希望事實與公正得到彰顯)。
- -
死後再成為新聞人物
有份授意羅旭龢跟日本人合作的那魯麟於戰後離開集中營,復任華民政務司,他於1945年 10月離任,在返英前夕分別會見了中西傳媒,發表聲明正式替羅旭龢及周壽臣平反,《華僑日報》當時是這樣報道那魯麟的聲明:
「余(那魯麟)當時(遭日本人扣押時)曾希望日當局許以自由,俾可稍竭綿薄,負責折衝,冀為華人稍減其痛苦。無如事與願違,最後亦須被押於集中營。不得已於未押之先,與前防務主任傅瑞先生,前律政司魏伯達爵士,一同往晤羅旭龢和周壽臣兩爵士及其當日諸同事,代余肩其責任,羅周諸君子,因此而忍辱出任艱鉅,受盡日人無數壓迫與凌辱……不知者非徒不表同情,
反因是而發生誤會,諸多譭謗,加以不堪入耳之言,令余對於羅周兩爵士,暨其當日諸同事中心抱歉之深,實非褚墨所能形容,誠以此中誤會,是不應有也,今此中真相已水落石出,此種誤會當能煥然冰釋,茲當臨別贈言,謹籲請全港民眾努力合作,以克復當前困難,共謀本港之復興,『與中英之親善,進而保持世界之和平』。是則余深切之期望。」
那魯麟一錘定音,英國政府認為不應對羅旭龢再窮追猛打,決定不起訴他,條件是要他從此絕迹江湖,羅旭龢案就此了結。根據檔案披露,英國政府其實早已知道羅旭龢等人是獲港英高官授意和日本人合作,為何於重光不久仍要追殺羅旭龢?筆者認為這是英國政府「棄車保帥」策略,旨在迫使這位頭號附敵分子下馬,好讓其他附敵代表過關,對從日佔時期走過來的平民百姓也好交代。
1945年10月開始,日佔時期排名第二位的華人代表周壽臣便取代羅旭龢成為首席華人,羅旭龢從此退隱山林,直至1949年 5月23日 心臟病發死亡,才再度成為新聞人物,5月25日出殯當天,致祭的中外名流官紳及親友達二千餘人,港督葛量洪特派代表送殯,對羅旭龢作最後敬意,也算是對其生前為殖民地服務的肯定。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後記:香港歷史檔案館所存的羅旭龢檔案 乃英國檔案局原件副本,英方一直列為機密文件,至1996年始解密。筆者獲嶺南大學劉智鵬博士的提示,得睹檔案的全文,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1977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先後任職電台及報館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退休後研究歷史,並攻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課程,2015年獲頒授碩士學位。
(明報二O一五年九月十八日)
source :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26.html
*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香港歷史檔案館數以萬計藏品之中,「羅旭龢爵士檔案」堪稱研究香港史的上佳材料。羅旭龢乃上世紀港英年代和日佔時期的傳奇人物,在政壇上,他經歷了由天堂跌落地獄的不歸路;在個人名聲上,他從港英政府最信賴的盟友,變成英國政府眼中的「殖民地叛徒」。
因為他在香港淪陷期間充當了首席華人代表,積極和日本軍政府合作,成為頭號附敵者,英國政府於香港重光後把他打入地獄,一度要以「賣國」罪名起訴他,羅最終可能被問吊;羅旭龢在危急關頭亮出「免死金牌」,證明他是獲港英高層授意跟日本人合作,英國政府最後決定不起訴他,但要他絕迹官場,永不錄用。
本文是筆者根據英國政府開立的羅旭龢爵士檔案,重構英政府如何清算羅旭龢,而羅旭龢如何替自己辯護的經過。
羅旭龢(Sir Robert Hormus Kotewall, 1880-1949)雖然是歐亞混血兒,但以華人自居,在官府任職時因表現出色而獲英國殖民地部賞識,官至布政司署首席文案。羅旭龢離開官場後擔任多間公司董事,他因居中斡旋協助港英政府解決1925年省港大罷工,成為港英政府寵兒,以後很多涉及華人的重大事務,他都參與決策,很快便躍居首席華人代表。日軍侵港前,他曾一度與國民政府駐港代表商討聯手保衛香港的可能性。
香港淪陷後,以羅旭龢為首的百多位華人領袖很快便被日軍控制起來,指使他們組成華民代表會協助日本軍政府「以華制華」,自此,羅旭龢便經常以首席代表身分出席官方場合帶領會眾高呼「天皇萬歲」,且帶頭聯署通電催促重慶蔣介石政府盡快和日本議和,實際是叫蔣介石投降。羅旭龢在日佔期間的所作所為,當時的報章都有詳細記載,風頭一時無兩,然而,這亦埋伏了戰後英人對他的殺機。戰後英國重新接管香港,不少曾經「落水」的華人領袖紛紛返回港英政府身邊,當時正值用人之際,政府也就寬待他們,沒有作出大範圍的秋後算帳。不過,英國政府指身為首席華人的羅旭龢身懷「通敵賣國」重大嫌疑而要接受調查。
- -
遠東區殖民地叛徒?
英國殖民地部於香港重光之始便特別為羅旭龢開設了一個專檔(CO968/120/1),名為Colonial Renegades in the Far East Individual Cases : Hong Kong Sir Robert Kotewall(遠東區殖民地叛徒。個案:香港,羅旭龢爵士),這個機密檔案長達163頁,內容包括殖民地部與港英政府交換對戰後處置羅旭龢的進展、羅旭龢提交的自辯書等等。這個檔案給人的印象是,戰後殖民地部亟欲以「賣國」罪名將羅旭龢繩之於法,數次催促港英政府答覆如何處置羅旭龢。
其中,殖民地部於1945年11月21日向港英政府拍發電報:「殖民地部希望知道是否已對羅旭龢爵士採取了任何行動,及有何建議……」而在此之前的10月4 日,英國「欽差大臣」麥道高向殖民地部助理次官Gerald Gent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羅旭龢在淪陷期間的所作所為,確已激怒了很多人,建議殖民地部根據英國法律處理。
不過,在更早之前的9月15日,麥道高已去信Gerald Gent,表示暫時沒有證據可以對付羅旭龢,只能讓他慢慢消失,而麥已告知羅必須解除所有公職等候進一步調查。
麥道高(D.M. MacDougall)在戰後出任華民政務司,並曾署任輔政司,他在處理羅旭龢事件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夏愨少將搶先回港接管政權,而早在1944年英國殖民地部已成立「香港計劃小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為收復香港後重建民政鋪路,麥道高被委任為小組主任負責安排和統籌光復香港後的補給和政務事宜。1945年10月,麥道高向Gerald Gent 提交了一份「香港整體狀况報告」(General Report on Hong Kong),就香港各方面情况作出報告和評估。
麥道高在報告中特別撰述「內奸與附敵者」(Quislings and Collaborators)一章,他在附件中開宗明義說:「表面證據顯示,幾乎所有社會領袖都和日本人有這樣那樣的同謀合作,只有一個人雙手是完完全全乾淨的,他就是周峻年,因為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逃離香港前往澳門。」麥道高在報告書中特別點名羅旭龢指他在淪陷時期的行為事後招來很多非議和指控。
- -
律政司與「叛徒」會面?
殖民地部把羅旭龢列為第一號打擊對象,因為他是整個淪陷期間和日本人最積極合作的一位。羅旭龢自知大禍臨頭,早於重光後一個月的9月12日向港英政府呈交了長達66頁的自白書,細述早於1920年代已協助政府化解省港大罷工困局,證明自己忠於英國、有功於英國,最重要的是他在自白書公開了他為何被迫和日本人合作的秘密,原來他和周壽臣、羅文錦、羅文惠等華人領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被日軍軟禁起來,
羅旭龢憶述,1942年 1月 1日,他們在華人行李忠甫的辦公室討論日方提出的合作建議時,有人走進來說 North先生(那魯麟,淪陷前港英華民政務司)想見羅旭龢,羅旭龢走出房間,見到North、Alabaster(魏伯達,港英律政司)、Fraser(傅瑞,港英防務主任)在一起,之後,大家進入一個擠滿人的房間。羅旭龢憶述,North低聲向他和周壽臣說:「為着香港市民的利益,我們必須照着日本當局的要求去做。」North並表示日方會邀請羅旭龢等人合作,這對社會有好處。
羅旭龢向 North 出示一份草擬稿,這份草稿的內容是根據日本人較早前提出的建議所寫成的。內容大致是:「過去5年我們親眼目睹同胞經歷戰爭的慘况,我們很痛心,我們渴求和平到來,因此,任何能促進日本與中國的和平友好的事,我們都誠意盡力協助。同時,我們願意盡力協助香港日本政府去維持治安,保護市民的生命和財產。」
在Alabaster 和Fraser面前,羅旭龢向North讀出這份草稿,North 同意內容「無害」,大家應該簽名作實。Fraser 插嘴道:「為了香港社會的利益,他們(日本人)叫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間中還可以跟日本人玩一玩詭計。」並揚言:「不用怕,我們幾個月就會回來。」
- -
「叛徒」與日本合作
羅旭龢等人的合作方案很快便被日本軍政府接納,沒有任何修改。1月2日,合作方案在羅旭龢等7位華人領袖下簽署生效,簽署儀式後,日本人表示從今以後大家合作做事,大家是朋友了。翌日羅旭龢與周壽臣再次談起和那魯麟等三位港英高官會面經過,羅、周都相信這三位最高級官員是代表英國政府說話的。
之後,這批社會領袖便按着這些指示去跟日本人合作了。但英國人並未能像想像般「幾個月就會回來」,羅旭龢坦言沒想到這樣一合作竟然持續了近4年。羅旭龢在自白書裏用了不少篇幅訴說他「寄人籬下」、不時受到日本人奚落的苦况,但仍竭力為華人請命。
他用了這段話作為自白書的結語:"And now, I have told my story - not in defence of my actions, but in hope that truth and justice may prevail."(現在,我講完我的故事,我不是要為自己過去所做的辯護,而是希望事實與公正得到彰顯)。
- -
死後再成為新聞人物
有份授意羅旭龢跟日本人合作的那魯麟於戰後離開集中營,復任華民政務司,他於1945年 10月離任,在返英前夕分別會見了中西傳媒,發表聲明正式替羅旭龢及周壽臣平反,《華僑日報》當時是這樣報道那魯麟的聲明:
「余(那魯麟)當時(遭日本人扣押時)曾希望日當局許以自由,俾可稍竭綿薄,負責折衝,冀為華人稍減其痛苦。無如事與願違,最後亦須被押於集中營。不得已於未押之先,與前防務主任傅瑞先生,前律政司魏伯達爵士,一同往晤羅旭龢和周壽臣兩爵士及其當日諸同事,代余肩其責任,羅周諸君子,因此而忍辱出任艱鉅,受盡日人無數壓迫與凌辱……不知者非徒不表同情,
反因是而發生誤會,諸多譭謗,加以不堪入耳之言,令余對於羅周兩爵士,暨其當日諸同事中心抱歉之深,實非褚墨所能形容,誠以此中誤會,是不應有也,今此中真相已水落石出,此種誤會當能煥然冰釋,茲當臨別贈言,謹籲請全港民眾努力合作,以克復當前困難,共謀本港之復興,『與中英之親善,進而保持世界之和平』。是則余深切之期望。」
那魯麟一錘定音,英國政府認為不應對羅旭龢再窮追猛打,決定不起訴他,條件是要他從此絕迹江湖,羅旭龢案就此了結。根據檔案披露,英國政府其實早已知道羅旭龢等人是獲港英高官授意和日本人合作,為何於重光不久仍要追殺羅旭龢?筆者認為這是英國政府「棄車保帥」策略,旨在迫使這位頭號附敵分子下馬,好讓其他附敵代表過關,對從日佔時期走過來的平民百姓也好交代。
1945年10月開始,日佔時期排名第二位的華人代表周壽臣便取代羅旭龢成為首席華人,羅旭龢從此退隱山林,直至1949年 5月23日 心臟病發死亡,才再度成為新聞人物,5月25日出殯當天,致祭的中外名流官紳及親友達二千餘人,港督葛量洪特派代表送殯,對羅旭龢作最後敬意,也算是對其生前為殖民地服務的肯定。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後記:香港歷史檔案館所存的羅旭龢檔案 乃英國檔案局原件副本,英方一直列為機密文件,至1996年始解密。筆者獲嶺南大學劉智鵬博士的提示,得睹檔案的全文,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1977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先後任職電台及報館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退休後研究歷史,並攻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課程,2015年獲頒授碩士學位。
(明報二O一五年九月十八日)
source :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26.html
Labels: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明治漢學,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錢穆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chenglap :中國如何脫胎換骨成為世界富豪?
chenglap :中國如何脫胎換骨成為世界富豪?
問:看到近年來中國四處併購,用了一堆又一堆的錢來達到目的,
到底一個三十年前啃樹根的國家,為何能夠在今天變成大富豪?轉變的契機為何?
我們要怎麼抵擋中國的買勢?
- -
三十年前也沒有啃樹根, 八十年代沒那麼差,我試試組合這幾年集合得到的資訊.
香港的銀行體系在 2014 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貸款了超過 30000 億的港元,這數字有可能被誤估, 似乎比這個數字還巨大.
而同期, 全亞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合融資, 並不夠香港的多,而根據某臺灣金融業人士的資訊,據說臺灣也向大陸發放很多擔保不足, 收回可能有很大風險的貸款.
這很可能是從 2009 年金融風暴完結開始發生的事情, 在那年開始, 港臺同時出現這些現象:
1. 資產價格暴升, 也就是房價, 但企業盈利沒有上升.
2. 對中國大陸的貸款暴升. (香港對大陸的貸款增加了三倍或以上)
3.以旅遊消費, 投資的方式, 增加大陸對港臺的人民幣流入.
- -
可以看到, 其實這十年的發展, 是港臺這個經濟圈, 和人民幣經濟結合, 而且為人民幣經濟提供了大量的外幣貸款. 而這些地方的經濟, 又轉型向依賴人民幣流入的模式, 這包括購買資產 (向大陸買家轉賣資產) , 服務業消費, 旅遊業等, 這些模式的特徵, 都是把人民幣視為主要的輸入貨幣.
如果再把視野看遠一點的話, 大陸在差不多北京奧運的時候, 便開始一種內需政策, 說用內需帶動經濟. 而這一種內需, 本質上就是凱因斯主義. 也就是大量的公共開支, 以建築物, 高速公路, 高鐵, 大橋, 消費大量的產能, 例如我認識的一個大陸商人, 他就說他自己只接政府的案子.
而香港政府近年不斷的強行通過一些以千億港幣計的巨大基建, 包括大橋, 高鐵等. 自然地, 我們可以想像承建商是哪些人.
而如果你有留意到最近的中國新聞, 你會發覺中華人民共和國, 很努力的推動在外國的基建投資, 有高鐵, 有運河, 跟大陸國內所消費的產能, 都是一樣的, 有些甚至錢還是中國自己出的, 曰投資海外.
部份共產黨員的朋友, 則告訴我, 他們最近的政治任務是推動一帶一路, 總之, 他們目前重視的, 是怎樣找一些外國來消費他們的產能.
假設我這些朋友們, 給我的資訊沒有說謊, 以上都是點. 以一個瞎子摸象的角度, 把點連成線, 我們可以看到佈局大概就是, 中國大陸透過控制或與港臺合作, 由港臺提供他們的外幣, 作為在大陸發行更多的人民幣的基礎, 再不斷透過花在各種內需 (主要就是建設上) , 把這些人民幣流進市場, 以推動這些年的經濟增長, 先借貸, 再用建設去買單.
那應該就是, 這些年, 存在著基建複合體, 他不斷需要消費去運作, 先從中國大陸內部消費(在中國大陸興建), 再推向港臺, 再推向世界.
- -
這些基建複合體, 其實難以從營運中回本, 看看臺灣的高鐵就知道了, 大概不賠錢已經很困難, 但是這些基建, 往往能帶動附近的物業價值, 則例如高鐵站旁的土地與物業都會大規模升值, 所以只要這些地產的地價足夠, 就可以透過房地產升值, 使這些建設的投資回本變得合理.
為了這點, 需要香港和臺灣的金融業合作, 而他們目前在合作, 組合起來, 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很多資金在流動的原因.
可以想像, 在這種流動的關節中的人, 例如承包商, 或者資產升值的收益者,他們的貨幣在這些年可能是幾何增長的, 這些人相關的人員, 或者高薪的員工, 或者是從他們的建設中收益的人(例如被收地的人), 在這段時期應該會有大量的錢出外消費.
這也可以推斷, 如果人民幣經濟出現問題, 弄出了壞賬連鎖的話, 香港和臺灣的金融體系很可能也會一起爆掉.
source :
chenglap :中國如何脫胎換骨成為世界富豪?
http://chenglap-blog.logdown.com/posts/316966-how-china-is-transformed-to-become-the-worlds-richest-people
問:看到近年來中國四處併購,用了一堆又一堆的錢來達到目的,
到底一個三十年前啃樹根的國家,為何能夠在今天變成大富豪?轉變的契機為何?
我們要怎麼抵擋中國的買勢?
- -
三十年前也沒有啃樹根, 八十年代沒那麼差,我試試組合這幾年集合得到的資訊.
香港的銀行體系在 2014 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貸款了超過 30000 億的港元,這數字有可能被誤估, 似乎比這個數字還巨大.
而同期, 全亞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合融資, 並不夠香港的多,而根據某臺灣金融業人士的資訊,據說臺灣也向大陸發放很多擔保不足, 收回可能有很大風險的貸款.
這很可能是從 2009 年金融風暴完結開始發生的事情, 在那年開始, 港臺同時出現這些現象:
1. 資產價格暴升, 也就是房價, 但企業盈利沒有上升.
2. 對中國大陸的貸款暴升. (香港對大陸的貸款增加了三倍或以上)
3.以旅遊消費, 投資的方式, 增加大陸對港臺的人民幣流入.
- -
可以看到, 其實這十年的發展, 是港臺這個經濟圈, 和人民幣經濟結合, 而且為人民幣經濟提供了大量的外幣貸款. 而這些地方的經濟, 又轉型向依賴人民幣流入的模式, 這包括購買資產 (向大陸買家轉賣資產) , 服務業消費, 旅遊業等, 這些模式的特徵, 都是把人民幣視為主要的輸入貨幣.
如果再把視野看遠一點的話, 大陸在差不多北京奧運的時候, 便開始一種內需政策, 說用內需帶動經濟. 而這一種內需, 本質上就是凱因斯主義. 也就是大量的公共開支, 以建築物, 高速公路, 高鐵, 大橋, 消費大量的產能, 例如我認識的一個大陸商人, 他就說他自己只接政府的案子.
而香港政府近年不斷的強行通過一些以千億港幣計的巨大基建, 包括大橋, 高鐵等. 自然地, 我們可以想像承建商是哪些人.
而如果你有留意到最近的中國新聞, 你會發覺中華人民共和國, 很努力的推動在外國的基建投資, 有高鐵, 有運河, 跟大陸國內所消費的產能, 都是一樣的, 有些甚至錢還是中國自己出的, 曰投資海外.
部份共產黨員的朋友, 則告訴我, 他們最近的政治任務是推動一帶一路, 總之, 他們目前重視的, 是怎樣找一些外國來消費他們的產能.
假設我這些朋友們, 給我的資訊沒有說謊, 以上都是點. 以一個瞎子摸象的角度, 把點連成線, 我們可以看到佈局大概就是, 中國大陸透過控制或與港臺合作, 由港臺提供他們的外幣, 作為在大陸發行更多的人民幣的基礎, 再不斷透過花在各種內需 (主要就是建設上) , 把這些人民幣流進市場, 以推動這些年的經濟增長, 先借貸, 再用建設去買單.
那應該就是, 這些年, 存在著基建複合體, 他不斷需要消費去運作, 先從中國大陸內部消費(在中國大陸興建), 再推向港臺, 再推向世界.
- -
這些基建複合體, 其實難以從營運中回本, 看看臺灣的高鐵就知道了, 大概不賠錢已經很困難, 但是這些基建, 往往能帶動附近的物業價值, 則例如高鐵站旁的土地與物業都會大規模升值, 所以只要這些地產的地價足夠, 就可以透過房地產升值, 使這些建設的投資回本變得合理.
為了這點, 需要香港和臺灣的金融業合作, 而他們目前在合作, 組合起來, 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很多資金在流動的原因.
可以想像, 在這種流動的關節中的人, 例如承包商, 或者資產升值的收益者,他們的貨幣在這些年可能是幾何增長的, 這些人相關的人員, 或者高薪的員工, 或者是從他們的建設中收益的人(例如被收地的人), 在這段時期應該會有大量的錢出外消費.
這也可以推斷, 如果人民幣經濟出現問題, 弄出了壞賬連鎖的話, 香港和臺灣的金融體系很可能也會一起爆掉.
source :
chenglap :中國如何脫胎換骨成為世界富豪?
http://chenglap-blog.logdown.com/posts/316966-how-china-is-transformed-to-become-the-worlds-richest-people
Labels:
文章軌範,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錢穆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26、澶淵之盟
1987年夏天 我去哈爾濱參加一個國際明史會議,在我個人講,這也滿足了一段心頭夙願。1946年 我去東北,曾到長春,只以未能抵達迄北為憾。這次到黑龍江省,也算是幸運。過去從各種讀物遇到 “松花江” 和“黃龍府”的名辭,都已經感慨系之。而我們這一代的生活,也始終因918沈陽事變而開始其顛簸與折磨。
既能在有生之日,還能看到這地區的安穩 和奠定,已經有了一種快慰。而且從鐵路線看下去,很多地區的景物,以大型的耕作地作背景,雜以各種行樹,帶著煙囪的紅色磚房則結構成各式村落,其形態在粗條的模式下有似於歐洲一些國家的情調。哈爾濱到飛機場汽車道二十多裡兩旁行樹的絕對整齊劃一,更是我旅行中外之所僅見。
據說黑龍江的人口,在抗戰結束時不滿一千萬,今日則已三千三百萬。其中漢民族占百分之九十六,所以少數民族縱可能產生局部問題,在比重上已不屬重要,這種種發展,都證實我說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
- -
我作這種議論,其要旨也非提倡 大漢 “ 沙文主義”。國家主義 種族主義 和沙文主義之成為一種堅定 和普及的信仰,是現代社會的現象。英法的百年戰爭初起時,純系一種朝代國家間的沖突,直到戰事末期,民族國家的情緒才開始抬頭;德意兩國則遲至十九世紀才成為現代的國家。
中國人之不重視國家主義更是由來有素。《孟子》一書中提到舜是 “ 東夷之人”,文王是 “ 西夷之人”,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學者所必讀。傳統的作史者有如《魏書》的執筆者,更指出 “ 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處分荒服。” 也就是利用一種傳奇式的根據,去強調中外一家,間接支持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合理與合法。而《魏書》也是廿四史之一。
在這種傳統之下,今日中國之所謂漢人,本身已是一種歷史上的混成體,除了與少數民族對比,能夠借著他們的特殊性格而顯示其不同外,不能說是自始至終即已保持其血緣上的獨特性。也等於今日之英國人為最先拓殖之土著與義大利人、丹麥人、德國人、法國人的混血民族。
- -
而且中國過去一千年的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發展,則是漢多數民族 與其他少數民族 在華北長期的武裝沖突。這種沖突並非等閒,對很多人講這不僅是生死存亡之所系,也是成仁取義 與放棄節操的分歧點,其中也產生了文天祥 和史可法等等 可歌可泣的事跡。
他們的奮鬥,絕非由於一時感情沖動,不容後人一筆勾消。只是站在今日的立場,我們卻不能完全保持過去多數民族的觀點,抹殺小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迄今哈爾濱還有一個中國民族史學會 和中國遼金契丹女真研究會)。
這原因很簡單,中國境內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來以久,即本文作者 及絕大多數讀者 也無從有把握的證實自己在血緣上講,其為漢人實系西元二世紀以前之漢,或稱唐人為九世紀以前之唐。其為多數民族 與少數民族混成的繼承人,則難於辯駁。
- -
根據以上的立場,我們認為中國國家主義的思想,確定於鴉片戰爭之後。直到外強不把中國當作一個國家看待,中國人才感覺到有組織一個現代國家的必要。我們寫歷史,也要基於這種著想。
這篇文字開始所說及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則在農業社會 與遊牧社會的沖突的時候,初期遊牧民族容易占優勢,大概由於他們的部落組織 與軍事動員接近。可是他們戰勝多數民族之後,就容易被漢人同化。
因為他們不能以一個流動的組織,去經常管制一個固定的社會。所以契丹之遼 與女真之金,每一克服中國的國都之後即掠取圖籍、歷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法物鎧仗以及宮嬪宦官北去,也就是存心模仿以頒布歷日統籌農業生產,以各種儀禮維持官僚集團的體系,以宮廷的富麗繁華去支持一種都市文化。也就是有意與無意之中自動“漢化”。
同時在同一面積之下,農業的精密工作能支援大量的人口,非遊牧的生產方式可比。今日黑龍江 有三十四個少數民族,其人口總數卻只有一百二十五萬,也是由於這種自然趨勢的發展之所至。
- -
本書以時間上的連續進展為線索,提到北宋,迎頭就有 “ 澶淵之盟” 的一個題目。我寫的既為 “ 大歷史”,而刻下截前斷後的局勢既已明朗,又何必提出一般讀者很少聽見的一個名辭?
在這裡我也要指出:以長時間遠距離的姿態重新檢討歷史,並不是完全忽視歷史中的 細微末節。有時這些細微末節間的層次與程式,可以影響到以後的發展至大,不過要經過細密的選擇與斟酌。蔣複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 “ 影響了中國思想界 及中國整個歷史 ”。
我們這一代在抗戰前後受教育,當日國運如絲最怕中途退讓,有 “言和即是漢奸” 的說法,對于歷史上的和談也一味支吾規避。
在這種情形之下,更使我們不能忘記,直到西方勢力東漸,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間的沖突。因動員即影響雙方的財政與稅收,因此又影響到國家體制與社會狀態。凡此也都可以自澶淵之盟談起。
- - -
澶淵 在今日河南省 濮陽縣附近,在北宋時 和今日距黃河北岸都只有一日行程,去宋都開封,也不過二百多裡。北宋的第三個皇帝真宗 趙桓於西元1004年在此與契丹之遼議和。結果遼兵北撤,恢復戰前狀態。
北宋則承認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其名義則是 “ 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雙方又交換 “ 誓書”,彼此以平等的地位相待,並且約同 “ 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
這條約也永久有效,所以共同聲明 “ 質於天地神祗,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書中兩方都稱趙桓為 “ 大宋皇帝”,遼主耶律隆緒則為 “ 大契丹皇帝 ”,不稱遼。一般歷史家均盛傳盟時兩方約為兄弟,宋主稱遼太后為叔母,但此種稱呼不見諸誓書。
- -
澶淵之盟 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 宋朝不能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 “歲幣” 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
強調澶淵之盟的得計者則指出,當日兵已攻澶淵(州)城,去開封僅在咫尺,有些朝臣已建議遷都,勸真宗或征金陵,或奔成都,只有主張強硬政策的寇准 得到籌劃中樞的畢世安的支持,簇擁皇帝親臨澶淵,才能訂下這一段和約,茲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
況且以絹銀與契丹打交道是 宋太祖趙匡胤歷來的政策,1004年和約未訂之前,真宗已打算承擔歲幣百萬之數,後來能以三十萬了事,出於意料之外。而盟約最重要的一段收獲則是沒有割地。
石敬瑭 於西元936年割 “ 幽燕十六州” 與契丹,內中也包括 瀛莫兩州,轄今日之河間任邱等地,趙匡胤之前身周世宗北伐時已收復這塊地區,歷經趙宋保持,契丹稱之為 “ 關南”,在和談時曾一度索還,被宋朝拒絕。
因之後來真宗的歲幣每年向雄州交付,是為兩國國界,如此在和約的交涉中,南朝並不是毫無所得。
- -
從大歷史的眼光看來,則這種爭辯,只有局部的意義,若從長時期遠距離著眼,則是從十世紀到十一世紀初年的發展,揭開了今後一段長時間的競爭。
契丹之遼 與女真之金以和一種由畜牧業所產生的政權,配合以新興的農業基礎,以今日的東北及熱河為根據地 與南朝爭奪華北的地盤。趙宋的南朝則自信以南方的經濟和資源能戰勝對方,這種態度以趙匡胤所稱 “ 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 ” 表現無遺。
這長期間爭奪戰,不僅影響各朝代的進程,也與以後元明清各朝的登場有密切的關系,即是日本人之製造 “ 滿洲國”,仍是企圖在幾千百年之歷史的舊題材中覓得一個新的藉口,作他們向大陸發展的工具。
同是這幾千百年歷史的運轉,也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 只有文化程度低的少數民族被文化高的多數民族所融化。
在雙方全面動員之餘,中國的 “ 第二帝國 ”在隋唐宋以來所展開的競爭性 和外向的性格沒有長到出路,而被迫放棄。代之而起的是 “第三帝國”明清的內向 和非競爭性。此是後話。
- -
刻下還待檢討的,則是何以十一世紀初年 契丹 與北宋會達到一種勢均力敵的局面。也只有這力量的平衡才能使澶淵之盟可能。
在敘述宋太祖趙匡胤的經歷時,我已經提及他雖希望收復北方的疆土,卻終其身以先統一南方為前提。
對北方的規劃,始于太宗趙光義。他於西元979年 征北漢( 山西太原迄北),這也是 “五代十國 ” 之最後一國。作戰時契丹之遼曾派兵助北漢。所以北漢一平,宋主就移師攻契丹,一直進兵到今日北京的西直門外。雙方大戰之後宋軍崩潰。
《宋史》稱 “ 敗績”,《遼史》則稱 “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次年宋軍卷土重來,又在莫州(今日之 任邱)戰敗。太宗的第三次攻契丹是在西元986年,除在正面進攻之外 也在山西方面大規模發動側面的攻勢,也終沒有成功。
- -
這三次戰役都有共同的特點:宋軍總是先勝後敗。在外圍 和側翼作戰時,契丹雖敗仍然沒有放棄他們的鎮靜姿態。一支宋軍主力移師深入,遼軍才給他們迎頭痛擊,戰事非常慘劇,雙方高級將領陣亡重傷被俘之事經常有之。
多次宋軍戰敗由於食糧 與飲水不繼,有時補給線也被遼軍截斷。既獲全勝之後,契丹卻沒有組織大規模的反攻。在恢復失地之後只以少數部隊騷擾敵方。
若干非官方的歷史資料指出三次失敗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即決定不再攻契丹,而趨向和談。加之他在西元997年逝世,據說乃是以前作戰所負箭創發作之所至。
而且官方的記載也稱女真一度上書請征契丹,北宋朝廷不許,是為以後女真附遼的根據。而且西夏也與遼聯婚,對南朝叛順不定,終至成為趙宋之勁敵。
- - -
後來中國在唐宋之間對西方經濟的開發,有很大的進步,北方的少數民族 在北方的經營也有類似的進步。阿保機( 後為遼人稱為 遼太祖)稱帝時(事在西元907年也即是朱溫代唐之日)已有高麗回鶻以及中國之吳越進貢,並且在920年制契丹文字。他不僅置城郭,並且多次俘虜漢人,充實他後方的根據地(掠奪人口是當日作戰時的常態,亦行于趙宋),以至市肆教坊都漸仿中國風制。
太宗耶律德光 得幽燕十六州後 又將太祖所置的南北兩院大為擴充,也就是根據《遼史》的百官志所說 “北衙不理民” 的原則,對北方襲用部落的組織結構去統轄以下州縣。
而 “南衙不主兵”,則是在長城以南的地帶,以中國式的官僚機構,主持丁賦,但是民政與軍事分離。又允許在南部的契丹人 “ 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
他們的軍備,也以契丹及奚人的 “ 賬族” 編為 “ 宮衛” 及 “ 行營”。漢人則稱 “ 轉戶”,每一縣都有一定的丁額,配屬於各 “ 斡魯朵”(宮)。
- -
在這種體系之下,遼國全國皆兵。“ 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 ”。契丹 兵馬強盛,大半由於他們平時編制 和戰時編制接近,有如《遼史》兵衛志所說 “ 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惟其內部簡單均一,執行起來才捷勁有效。
並且他們的下層組織,“ 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穀,守營舖家丁各一人”。其馬匹弓箭皆自備。又稱 “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遼軍在耶律德光時即稱有騎兵五十萬,以上辦法恐怕不能經常維持。
但是其組織粗樸,能適應於簡單的農村社會則無可置疑。與之相較趙宋採取募兵制,其後勤統籌,大部物資由江南運來。其外表新式時髦,可是推行於一個農村社會構成的國家裡究竟有很多不合實際之外。
趙光義時開封的倉庫堆積的雨衣 和賬幕有 “ 數萬段” 破損,可見得其軍事補給制度 過於繁冗,不是當日社會條件足能支應。
從各種跡象看來,與契丹作戰北宋已感到民間的負擔不易支持。《宋史》稱986年北伐失敗之後,朝廷於翌年 “遣使市諸道民馬”。當日契丹不放馬匹入宋,政府方面缺馬,其民間之困窘可知。
1004年澶淵之盟既事實,朝廷在收瘞戰歿遺骸之餘,也同是停江南所增榷酤錢,罷民間飛挽。
- -
可是契丹採取戰略上的防勢,內線作戰,累敗宋軍,遠征敵境也究非所長。《遼史》兵衛志就早留下了一段 “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材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蕩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 的原則。
1004年的作戰,由所稱睿智 蕭太后主持(契丹後族都以蕭為姓)。她專政多年,能駕馭契丹皇族將領,也重用降人,所以才能冒至大之險。
但是當日遼軍由遂城取安國經冀縣永年展開于清豐 及觀城(以上均用今日地名以便查考)深入敵境七百里,後方的重鎮如任邱保定河間滄州卻都沒有攻下,看樣子只有先聲奪人的姿態,沒有與北宋作生死鬥的決心。
況且指揮作戰的蕭撻凜又陣亡,則和議已是求之不得了。
- -
所以澶淵之盟 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著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也只有在這種地緣政治的影響之下,我們今日旅行于沈陽長春與哈爾濱,仍感覺得幾百千年歷史的陰影,仍不時出現於我們的腳跟後面。
source :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黃仁宇 : 北宋:大膽的試驗
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gdls/011.htm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26、澶淵之盟
1987年夏天 我去哈爾濱參加一個國際明史會議,在我個人講,這也滿足了一段心頭夙願。1946年 我去東北,曾到長春,只以未能抵達迄北為憾。這次到黑龍江省,也算是幸運。過去從各種讀物遇到 “松花江” 和“黃龍府”的名辭,都已經感慨系之。而我們這一代的生活,也始終因918沈陽事變而開始其顛簸與折磨。
既能在有生之日,還能看到這地區的安穩 和奠定,已經有了一種快慰。而且從鐵路線看下去,很多地區的景物,以大型的耕作地作背景,雜以各種行樹,帶著煙囪的紅色磚房則結構成各式村落,其形態在粗條的模式下有似於歐洲一些國家的情調。哈爾濱到飛機場汽車道二十多裡兩旁行樹的絕對整齊劃一,更是我旅行中外之所僅見。
據說黑龍江的人口,在抗戰結束時不滿一千萬,今日則已三千三百萬。其中漢民族占百分之九十六,所以少數民族縱可能產生局部問題,在比重上已不屬重要,這種種發展,都證實我說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
- -
我作這種議論,其要旨也非提倡 大漢 “ 沙文主義”。國家主義 種族主義 和沙文主義之成為一種堅定 和普及的信仰,是現代社會的現象。英法的百年戰爭初起時,純系一種朝代國家間的沖突,直到戰事末期,民族國家的情緒才開始抬頭;德意兩國則遲至十九世紀才成為現代的國家。
中國人之不重視國家主義更是由來有素。《孟子》一書中提到舜是 “ 東夷之人”,文王是 “ 西夷之人”,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學者所必讀。傳統的作史者有如《魏書》的執筆者,更指出 “ 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處分荒服。” 也就是利用一種傳奇式的根據,去強調中外一家,間接支持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合理與合法。而《魏書》也是廿四史之一。
在這種傳統之下,今日中國之所謂漢人,本身已是一種歷史上的混成體,除了與少數民族對比,能夠借著他們的特殊性格而顯示其不同外,不能說是自始至終即已保持其血緣上的獨特性。也等於今日之英國人為最先拓殖之土著與義大利人、丹麥人、德國人、法國人的混血民族。
- -
而且中國過去一千年的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發展,則是漢多數民族 與其他少數民族 在華北長期的武裝沖突。這種沖突並非等閒,對很多人講這不僅是生死存亡之所系,也是成仁取義 與放棄節操的分歧點,其中也產生了文天祥 和史可法等等 可歌可泣的事跡。
他們的奮鬥,絕非由於一時感情沖動,不容後人一筆勾消。只是站在今日的立場,我們卻不能完全保持過去多數民族的觀點,抹殺小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迄今哈爾濱還有一個中國民族史學會 和中國遼金契丹女真研究會)。
這原因很簡單,中國境內各民族普遍的通婚由來以久,即本文作者 及絕大多數讀者 也無從有把握的證實自己在血緣上講,其為漢人實系西元二世紀以前之漢,或稱唐人為九世紀以前之唐。其為多數民族 與少數民族混成的繼承人,則難於辯駁。
- -
根據以上的立場,我們認為中國國家主義的思想,確定於鴉片戰爭之後。直到外強不把中國當作一個國家看待,中國人才感覺到有組織一個現代國家的必要。我們寫歷史,也要基於這種著想。
這篇文字開始所說及的長期中歷史的合理性,則在農業社會 與遊牧社會的沖突的時候,初期遊牧民族容易占優勢,大概由於他們的部落組織 與軍事動員接近。可是他們戰勝多數民族之後,就容易被漢人同化。
因為他們不能以一個流動的組織,去經常管制一個固定的社會。所以契丹之遼 與女真之金,每一克服中國的國都之後即掠取圖籍、歷象、石經、銅人、明堂刻漏、太常樂譜、法物鎧仗以及宮嬪宦官北去,也就是存心模仿以頒布歷日統籌農業生產,以各種儀禮維持官僚集團的體系,以宮廷的富麗繁華去支持一種都市文化。也就是有意與無意之中自動“漢化”。
同時在同一面積之下,農業的精密工作能支援大量的人口,非遊牧的生產方式可比。今日黑龍江 有三十四個少數民族,其人口總數卻只有一百二十五萬,也是由於這種自然趨勢的發展之所至。
- -
本書以時間上的連續進展為線索,提到北宋,迎頭就有 “ 澶淵之盟” 的一個題目。我寫的既為 “ 大歷史”,而刻下截前斷後的局勢既已明朗,又何必提出一般讀者很少聽見的一個名辭?
在這裡我也要指出:以長時間遠距離的姿態重新檢討歷史,並不是完全忽視歷史中的 細微末節。有時這些細微末節間的層次與程式,可以影響到以後的發展至大,不過要經過細密的選擇與斟酌。蔣複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 “ 影響了中國思想界 及中國整個歷史 ”。
我們這一代在抗戰前後受教育,當日國運如絲最怕中途退讓,有 “言和即是漢奸” 的說法,對于歷史上的和談也一味支吾規避。
在這種情形之下,更使我們不能忘記,直到西方勢力東漸,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間的沖突。因動員即影響雙方的財政與稅收,因此又影響到國家體制與社會狀態。凡此也都可以自澶淵之盟談起。
- - -
澶淵 在今日河南省 濮陽縣附近,在北宋時 和今日距黃河北岸都只有一日行程,去宋都開封,也不過二百多裡。北宋的第三個皇帝真宗 趙桓於西元1004年在此與契丹之遼議和。結果遼兵北撤,恢復戰前狀態。
北宋則承認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其名義則是 “ 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雙方又交換 “ 誓書”,彼此以平等的地位相待,並且約同 “ 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
這條約也永久有效,所以共同聲明 “ 質於天地神祗,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書中兩方都稱趙桓為 “ 大宋皇帝”,遼主耶律隆緒則為 “ 大契丹皇帝 ”,不稱遼。一般歷史家均盛傳盟時兩方約為兄弟,宋主稱遼太后為叔母,但此種稱呼不見諸誓書。
- -
澶淵之盟 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 宋朝不能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 “歲幣” 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
強調澶淵之盟的得計者則指出,當日兵已攻澶淵(州)城,去開封僅在咫尺,有些朝臣已建議遷都,勸真宗或征金陵,或奔成都,只有主張強硬政策的寇准 得到籌劃中樞的畢世安的支持,簇擁皇帝親臨澶淵,才能訂下這一段和約,茲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
況且以絹銀與契丹打交道是 宋太祖趙匡胤歷來的政策,1004年和約未訂之前,真宗已打算承擔歲幣百萬之數,後來能以三十萬了事,出於意料之外。而盟約最重要的一段收獲則是沒有割地。
石敬瑭 於西元936年割 “ 幽燕十六州” 與契丹,內中也包括 瀛莫兩州,轄今日之河間任邱等地,趙匡胤之前身周世宗北伐時已收復這塊地區,歷經趙宋保持,契丹稱之為 “ 關南”,在和談時曾一度索還,被宋朝拒絕。
因之後來真宗的歲幣每年向雄州交付,是為兩國國界,如此在和約的交涉中,南朝並不是毫無所得。
- -
從大歷史的眼光看來,則這種爭辯,只有局部的意義,若從長時期遠距離著眼,則是從十世紀到十一世紀初年的發展,揭開了今後一段長時間的競爭。
契丹之遼 與女真之金以和一種由畜牧業所產生的政權,配合以新興的農業基礎,以今日的東北及熱河為根據地 與南朝爭奪華北的地盤。趙宋的南朝則自信以南方的經濟和資源能戰勝對方,這種態度以趙匡胤所稱 “ 以二十匹絹購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 ” 表現無遺。
這長期間爭奪戰,不僅影響各朝代的進程,也與以後元明清各朝的登場有密切的關系,即是日本人之製造 “ 滿洲國”,仍是企圖在幾千百年之歷史的舊題材中覓得一個新的藉口,作他們向大陸發展的工具。
同是這幾千百年歷史的運轉,也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 只有文化程度低的少數民族被文化高的多數民族所融化。
在雙方全面動員之餘,中國的 “ 第二帝國 ”在隋唐宋以來所展開的競爭性 和外向的性格沒有長到出路,而被迫放棄。代之而起的是 “第三帝國”明清的內向 和非競爭性。此是後話。
- -
刻下還待檢討的,則是何以十一世紀初年 契丹 與北宋會達到一種勢均力敵的局面。也只有這力量的平衡才能使澶淵之盟可能。
在敘述宋太祖趙匡胤的經歷時,我已經提及他雖希望收復北方的疆土,卻終其身以先統一南方為前提。
對北方的規劃,始于太宗趙光義。他於西元979年 征北漢( 山西太原迄北),這也是 “五代十國 ” 之最後一國。作戰時契丹之遼曾派兵助北漢。所以北漢一平,宋主就移師攻契丹,一直進兵到今日北京的西直門外。雙方大戰之後宋軍崩潰。
《宋史》稱 “ 敗績”,《遼史》則稱 “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次年宋軍卷土重來,又在莫州(今日之 任邱)戰敗。太宗的第三次攻契丹是在西元986年,除在正面進攻之外 也在山西方面大規模發動側面的攻勢,也終沒有成功。
- -
這三次戰役都有共同的特點:宋軍總是先勝後敗。在外圍 和側翼作戰時,契丹雖敗仍然沒有放棄他們的鎮靜姿態。一支宋軍主力移師深入,遼軍才給他們迎頭痛擊,戰事非常慘劇,雙方高級將領陣亡重傷被俘之事經常有之。
多次宋軍戰敗由於食糧 與飲水不繼,有時補給線也被遼軍截斷。既獲全勝之後,契丹卻沒有組織大規模的反攻。在恢復失地之後只以少數部隊騷擾敵方。
若干非官方的歷史資料指出三次失敗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即決定不再攻契丹,而趨向和談。加之他在西元997年逝世,據說乃是以前作戰所負箭創發作之所至。
而且官方的記載也稱女真一度上書請征契丹,北宋朝廷不許,是為以後女真附遼的根據。而且西夏也與遼聯婚,對南朝叛順不定,終至成為趙宋之勁敵。
- - -
後來中國在唐宋之間對西方經濟的開發,有很大的進步,北方的少數民族 在北方的經營也有類似的進步。阿保機( 後為遼人稱為 遼太祖)稱帝時(事在西元907年也即是朱溫代唐之日)已有高麗回鶻以及中國之吳越進貢,並且在920年制契丹文字。他不僅置城郭,並且多次俘虜漢人,充實他後方的根據地(掠奪人口是當日作戰時的常態,亦行于趙宋),以至市肆教坊都漸仿中國風制。
太宗耶律德光 得幽燕十六州後 又將太祖所置的南北兩院大為擴充,也就是根據《遼史》的百官志所說 “北衙不理民” 的原則,對北方襲用部落的組織結構去統轄以下州縣。
而 “南衙不主兵”,則是在長城以南的地帶,以中國式的官僚機構,主持丁賦,但是民政與軍事分離。又允許在南部的契丹人 “ 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
他們的軍備,也以契丹及奚人的 “ 賬族” 編為 “ 宮衛” 及 “ 行營”。漢人則稱 “ 轉戶”,每一縣都有一定的丁額,配屬於各 “ 斡魯朵”(宮)。
- -
在這種體系之下,遼國全國皆兵。“ 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 ”。契丹 兵馬強盛,大半由於他們平時編制 和戰時編制接近,有如《遼史》兵衛志所說 “ 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惟其內部簡單均一,執行起來才捷勁有效。
並且他們的下層組織,“ 每正軍一名,馬三匹,打草穀,守營舖家丁各一人”。其馬匹弓箭皆自備。又稱 “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遼軍在耶律德光時即稱有騎兵五十萬,以上辦法恐怕不能經常維持。
但是其組織粗樸,能適應於簡單的農村社會則無可置疑。與之相較趙宋採取募兵制,其後勤統籌,大部物資由江南運來。其外表新式時髦,可是推行於一個農村社會構成的國家裡究竟有很多不合實際之外。
趙光義時開封的倉庫堆積的雨衣 和賬幕有 “ 數萬段” 破損,可見得其軍事補給制度 過於繁冗,不是當日社會條件足能支應。
從各種跡象看來,與契丹作戰北宋已感到民間的負擔不易支持。《宋史》稱986年北伐失敗之後,朝廷於翌年 “遣使市諸道民馬”。當日契丹不放馬匹入宋,政府方面缺馬,其民間之困窘可知。
1004年澶淵之盟既事實,朝廷在收瘞戰歿遺骸之餘,也同是停江南所增榷酤錢,罷民間飛挽。
- -
可是契丹採取戰略上的防勢,內線作戰,累敗宋軍,遠征敵境也究非所長。《遼史》兵衛志就早留下了一段 “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材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蕩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 的原則。
1004年的作戰,由所稱睿智 蕭太后主持(契丹後族都以蕭為姓)。她專政多年,能駕馭契丹皇族將領,也重用降人,所以才能冒至大之險。
但是當日遼軍由遂城取安國經冀縣永年展開于清豐 及觀城(以上均用今日地名以便查考)深入敵境七百里,後方的重鎮如任邱保定河間滄州卻都沒有攻下,看樣子只有先聲奪人的姿態,沒有與北宋作生死鬥的決心。
況且指揮作戰的蕭撻凜又陣亡,則和議已是求之不得了。
- -
所以澶淵之盟 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著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也只有在這種地緣政治的影響之下,我們今日旅行于沈陽長春與哈爾濱,仍感覺得幾百千年歷史的陰影,仍不時出現於我們的腳跟後面。
source :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黃仁宇 : 北宋:大膽的試驗
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gdls/011.htm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Labels:
吳汝鈞,
明治漢學,
秋水軒尺牘,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瑜伽師地論,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臺北大學歷史系 中國近古史(宋元)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歷史系
二、【開課年級】:二年級
三、【修別】:選修
四、【科目名稱】:(中文) 中國近古史
(英文)
五、【先修科目】:
六、【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下學期 2 學分
七、【授課時數】:(正課) 2 小時,(實習) 小時
八、【教學目標】:
- -
主要教材:
方豪,《宋史》,臺北:華岡書局,民國63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聯經,1997年。
大綱:
一、 宋史研究的基本資料與近來研究團體
方豪,《宋史》,ch.1.
張其凡,〈二十世紀中國宋史研究的回顧〉,《兩宋歷史文化概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 宋史在中國史發展的特色:唐宋變遷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明文,1985年。
三、 十世紀時中國所面對的問題
林瑞翰,《五代史》,臺北﹕民智出版社,民國52年。Ch.12.
四、 宋代的開國與太祖、太宗
李唐,《宋太祖》,臺北:河洛,民68年。
劉耕荒,《宋太祖大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太祖與宋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五、 宋代的中央官制
林天蔚,〈宋代官制探微〉,《宋史研究集》,第九輯。
遲景德,〈宋元豐改制前之宰相機關與三司〉,《宋史研究集》,第七輯。
錢穆,〈論宋代相權〉,《宋史研究集》,第一輯
佐伯富,〈論宋代的皇城司〉,《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林天蔚,〈君權重、相權多是否矛盾〉,《宋史質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總論〉,《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六、 宋代的兵制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民國91年。
七、 宋代的法制與社會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雲海主編,《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薛梅卿,《宋刑統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八、 真宗朝大事
張其凡,〈宋真宗天書封祀閙劇之剖析〉,《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四集。
汪聖鐸,《宋真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九、 遼的興起與宋遼關係
程光裕,《宋太宗對遼戰爭考》,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姚從吾,《姚從吾先生全集(二)—遼朝史》,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0年。
張正明,《契丹史略》,臺北:帛書出版社,民國74年。
十、 宋代的地方政府、財政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十一、
十二、 仁宗朝大事
十三、 西夏的建國與宋夏關係
林旅芝,《西夏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
李瑞華,《宋夏關係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十四、
十五、 宋元人口發展與戶等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2000年。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宋晞,〈宋代戶等考〉,《宋史研究集》,第八輯。
柳田節子,〈宋代鄉村的戶等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柳田節子,〈宋代都市的戶等制〉,《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十六、 賦稅制度
劉道元,《兩宋田賦制度史》,臺北:食貨,民國67年台再版。
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臺北:華世,民國79年。Ch.8
梁庚堯,《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十七、 宋代的役法
黃繁光,《宋代民戶的職役負擔》,文大史研所博士論文,民國69年。
十八、 英宗、神宗朝大事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Ch.4.
十九、 王安石變法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葉坦,《大變法》,北京:三聯,1996年。
宮崎市定,〈王安石吏士合一政策〉,《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 宋代科舉制度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聯經,民83年。
李弘祺,〈宋代的舉人〉,《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一、 宋代任官與銓敍制度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梅原郗,〈宋初的寄祿官及其周圍〉,《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二十二、 宋代的士與文風
包弼德( Peter K.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十三、 哲宗、徽宗、欽宗朝大事
任崇岳,《宋徽宗、宋欽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二十四、 金的興起
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市:黑龍江朝鮮族出版社,1988。
何俊哲、張達昌、于國石,《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三上次男著、金啓孮,《金代女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博泉,《金史簡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二十五、 宋代貨幣與經濟
高聰明,《宋代貨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繆坤和,《宋代信用票據研究》,昆明:雲南大學,2002年。
全漢昇,〈略論宋代的紙幣〉,《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全漢昇,〈宋末通膨脤及其對於物價的影響〉,《史語所集刊》,第十本。
二十六、 南宋的重建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97年二刷。Ch.2-4.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
黃寛重,〈從害韓到殺岳:南宋收兵權的變奏〉,《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七、 南宋與金關係
二十八、 南宋制度的改革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10.
二十九、 宋代城市的發展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斯皮義信,〈宋都杭州的商業中心〉,《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三十、 孝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5.
三十一、 宋代江南經濟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十二、 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6-7.
胡昭曦、蔡東洲,《宋理宗、宋度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三十三、 南宋與蒙元
胡昭曦,《宋蒙(元)關係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三十四、 宋代宗教的發展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 Princiton﹕Princeton Uni. Press, 1990.
三十五、 宋代商業與新倫理
趙曉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調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十六、 宋代的科學發展
三十七、 道學運動與社會變遷
三十八、 宋代的日常生活
朱瑞熙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Jacques Gernet,劉東譯,《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馬德程譯,《南宋社會生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1年。
source :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 國立臺北大學
http://web.ntpu.edu.tw/~chiangip/
黃仁宇 : 北宋:大膽的試驗
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gdls/011.htm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臺北大學歷史系 中國近古史(宋元)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歷史系
二、【開課年級】:二年級
三、【修別】:選修
四、【科目名稱】:(中文) 中國近古史
(英文)
五、【先修科目】:
六、【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下學期 2 學分
七、【授課時數】:(正課) 2 小時,(實習) 小時
八、【教學目標】:
- -
主要教材:
方豪,《宋史》,臺北:華岡書局,民國63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聯經,1997年。
大綱:
一、 宋史研究的基本資料與近來研究團體
方豪,《宋史》,ch.1.
張其凡,〈二十世紀中國宋史研究的回顧〉,《兩宋歷史文化概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 宋史在中國史發展的特色:唐宋變遷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明文,1985年。
三、 十世紀時中國所面對的問題
林瑞翰,《五代史》,臺北﹕民智出版社,民國52年。Ch.12.
四、 宋代的開國與太祖、太宗
李唐,《宋太祖》,臺北:河洛,民68年。
劉耕荒,《宋太祖大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太祖與宋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五、 宋代的中央官制
林天蔚,〈宋代官制探微〉,《宋史研究集》,第九輯。
遲景德,〈宋元豐改制前之宰相機關與三司〉,《宋史研究集》,第七輯。
錢穆,〈論宋代相權〉,《宋史研究集》,第一輯
佐伯富,〈論宋代的皇城司〉,《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林天蔚,〈君權重、相權多是否矛盾〉,《宋史質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總論〉,《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六、 宋代的兵制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民國91年。
七、 宋代的法制與社會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雲海主編,《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薛梅卿,《宋刑統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八、 真宗朝大事
張其凡,〈宋真宗天書封祀閙劇之剖析〉,《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四集。
汪聖鐸,《宋真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九、 遼的興起與宋遼關係
程光裕,《宋太宗對遼戰爭考》,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姚從吾,《姚從吾先生全集(二)—遼朝史》,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0年。
張正明,《契丹史略》,臺北:帛書出版社,民國74年。
十、 宋代的地方政府、財政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十一、
十二、 仁宗朝大事
十三、 西夏的建國與宋夏關係
林旅芝,《西夏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
李瑞華,《宋夏關係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十四、
十五、 宋元人口發展與戶等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2000年。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宋晞,〈宋代戶等考〉,《宋史研究集》,第八輯。
柳田節子,〈宋代鄉村的戶等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柳田節子,〈宋代都市的戶等制〉,《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十六、 賦稅制度
劉道元,《兩宋田賦制度史》,臺北:食貨,民國67年台再版。
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臺北:華世,民國79年。Ch.8
梁庚堯,《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十七、 宋代的役法
黃繁光,《宋代民戶的職役負擔》,文大史研所博士論文,民國69年。
十八、 英宗、神宗朝大事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Ch.4.
十九、 王安石變法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葉坦,《大變法》,北京:三聯,1996年。
宮崎市定,〈王安石吏士合一政策〉,《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 宋代科舉制度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聯經,民83年。
李弘祺,〈宋代的舉人〉,《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一、 宋代任官與銓敍制度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梅原郗,〈宋初的寄祿官及其周圍〉,《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二十二、 宋代的士與文風
包弼德( Peter K.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十三、 哲宗、徽宗、欽宗朝大事
任崇岳,《宋徽宗、宋欽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二十四、 金的興起
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市:黑龍江朝鮮族出版社,1988。
何俊哲、張達昌、于國石,《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三上次男著、金啓孮,《金代女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博泉,《金史簡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二十五、 宋代貨幣與經濟
高聰明,《宋代貨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繆坤和,《宋代信用票據研究》,昆明:雲南大學,2002年。
全漢昇,〈略論宋代的紙幣〉,《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全漢昇,〈宋末通膨脤及其對於物價的影響〉,《史語所集刊》,第十本。
二十六、 南宋的重建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97年二刷。Ch.2-4.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
黃寛重,〈從害韓到殺岳:南宋收兵權的變奏〉,《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七、 南宋與金關係
二十八、 南宋制度的改革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10.
二十九、 宋代城市的發展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斯皮義信,〈宋都杭州的商業中心〉,《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三十、 孝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5.
三十一、 宋代江南經濟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十二、 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6-7.
胡昭曦、蔡東洲,《宋理宗、宋度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三十三、 南宋與蒙元
胡昭曦,《宋蒙(元)關係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三十四、 宋代宗教的發展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 Princiton﹕Princeton Uni. Press, 1990.
三十五、 宋代商業與新倫理
趙曉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調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十六、 宋代的科學發展
三十七、 道學運動與社會變遷
三十八、 宋代的日常生活
朱瑞熙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Jacques Gernet,劉東譯,《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馬德程譯,《南宋社會生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1年。
source :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 國立臺北大學
http://web.ntpu.edu.tw/~chiangip/
黃仁宇 : 北宋:大膽的試驗
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gdls/011.htm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Labels:
王陽明,
王龍溪,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江味農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明治漢學,
秋水軒尺牘,
說文解字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史稱北宋 「 積弱 」,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T)
史稱北宋 「 積弱 」,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T)
有言宋定都汴京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振的原因,此說當否?試論述之。
宋太袓創立宋朝後,捨周、秦、漢、唐之傳統古都洛陽 及長安而擇都於汴京,無疑是中國政治重心變遷的顯著標誌。然而縱觀北宋一代歷史,定都汴京後,雖曾適應了宋初社會發展變化和政治、軍事的形勢,在一定時期發揮過相當重要的政治作用與經濟效益。但是,畢竟由於建都汴京本身在不利的因素,隨著社會各種問題的加深,很快就暴露出很多弊病。
於是,在北宋中後期引起了一系列嚴重後果,給後世留下的深刻歷史教訓,今天看來仍不失其借鑒意義。故此宋都於汴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掁的原因,現論述如下:
首先,汴京 處於黃河中下游平原上,而 “ 魏地四平,諸侯輻湊,無名川大山之限”,從軍事地理 與城市設防角度看,有其先天不足的成份。在中國古代以陸地作戰為主要戰爭方式的條件下,國家的都城除了要保証有充分的給養外,軍事地理上的有險可憑與否,同樣不可忽視。
周、秦、漢、唐建都長安,從地理因素來看,主要都是依靠關中山河之險以保障首都的安全。北宋定都 汴京,雖使漕糧運輸有了可靠保障。但汴京周圍乃一馬平川的地埋形勢,卻給趙宋帝都造成了沒有天然屏障這一重大缺陷。
南宋史學家 鄭樵總結歷代王朝建都特點時指出,“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下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以山川為固”。清代學者 顧袓禹 進而評論河南政治地理說: “ 河南者,古所稱四戰之地也。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則岌岌焉,有必亡之勢矣”。應說皆不失為真知灼見。正因為地理形勢上的無險可守,汴京常常暴露在異族入侵的直接威脅之下,而且隨著契丹族的逐漸強盛以及北守軍事上的節節失利,這種危機日益嚴重。
故宋初曾有過的遷都之議,在北宋中初又再次出現。范仲淹曾說: “ 洛陽險固,而汴為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當漸廣儲蓄,繕官室”。慶曆四年,韓琦上書仁宗:“清修京師外城,言北戎勢重,京師堰而無備,若無一朝稱兵深入,必促河塑重兵與之力戰”;同時主張「備河北,營洛邑」。
由此可見 在北宋中期已有遠見之士對定都汴京 重新發生了懷疑。錢穆先生評論北宋定都汴京之弊時說:“ 北方的強敵一時既無法驅除,而建都開封,尤使宋室處一極不利的形勢下,藩籬盡撤,本根無備”。可謂切中其弊。
- -
其次,正因為汴京處於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而周圍又曾有許多割據集團,這就迫使北宋政府不得不在京城和京畿集中龐大禁軍,“ 以兵為險”,“ 設險以制敵 ”,對付周圍敵對勢力。這雖在初期取得防範唐末五代割據局面之再起,鞏固趙宋政權的作用,但同時卻又帶來了導致北宋積貧積弱重要原因的冗兵之弊。
(宋代的 重文輕武政策,使大量文士透過科舉入仕;真宗時官吏人數已達萬人,英宗時更增至二萬四千人。宋代官吏不但人數激增,且俸祿亦相當傳厚,除正俸外,還有各項津貼。再加上恩蔭制度,官吏的子孫親屬也可有蔭俸,使政府的財政開支十分龐大。)
- -
史學界歷來認為,北宋採取重內虛外政策,主要是為了 防止兵變 與農民起義,這無疑是不錯的。但是,如果從北宋建都角度再加考察,不難發現趙宋統治者還有其更深的憂慮。宋太袓曾給其弟趙光義推心置腹地講過: “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俱,帝王可當用心如此”,可見 “防內”之心 正是深恐有人重演 “黃袍加身”的故技之心情寫照。故“防內”的核心內容 顯然是防守京師安全。
從這一需要出發,宋廷將大量隊集結中央,“ 盡收天下勸兵列營京幾,以備藩衛”,其用心是很明顯的。
- -
所謂 “ 以兵為險 ”,秦觀曾有過論析:“ 本朝懲五季之弊,天下之兵宿於京師,各掛於籍者,號百餘萬,而衣食之給一毫以上,皆仰縣官,又非若府兵之制一寓之於農也,非都四通五達之郊,則不足以養天下之兵,此所謂以兵為險者也”,
張方平也說: “ 今京師礦平沖會之地,連營設衙,以當山河之險”。此應該說 “ 以兵為險” 確是北宋建都不同於漢的顯著特徵 和以汴京為都後的必然措施。
正如富弼所說:“ 我太祖以來,罷諸候權,聚兵京師”,都對 “ 以兵為險” 大加讚頌。然而,正因為北宋統治者如此重視京城屯兵防守,致使京師禁軍數量年增加,冗兵之弊也隨之日趨嚴重。
- -
北宋初年到中期,號稱 “ 守京師,備征戰” 的禁軍人數直線上升,到仁宗時 已超過了太祖禁軍的四倍多,竟至佔全國軍隊 三分之二以上,其膨脹達到了驚人的地步。而如此龐大的禁軍,其軍費開支使政府財政發生嚴重危機,造成 “農疲於養兵,而兵且恥予為農” 的狀況。
兼以禁軍素質很差,兵將不專,臨陣輒敗,意徒貽西夏軍嘲笑。這些情況,引起士大夫們的憂慮,王禹稱 一針見血地指出: “ 當乾德、開寶之時,土地未廣,財富未豐,然而擊河東,備北鄙,國用未足,兵威亦強,其義安在,由所蓄兵銳而不眾,所用之將專而不疑也。自後盡取來東南數國,又平河東,土地財富可謂廣矣。而兵威不振,國用較急,其義安在?由所之兵冗而不盡銳,所以之將從而不自專放也“;
嘉祐七年,韓琦 也上書痛陣其害;”今日京師至天下州郡大率無儲蓄,邊城甚者或無三數月之備,不幸有連年水旱,將何以養此兵乎?此兵不足以養,則其憂不在契丹也”。蘇軾更深刻地指出:“以不生息之財養不耕不戰之兵,塊然如巨人之病腿,非不拐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舉”。結果使國家 “ 內則庫府空虛,外則百姓窮匱,飢寒交迫”。
可見北宋冗兵之弊,不僅僅是出於防範農民起義,聯繫定都以靖四方和御外來考察,就不難看出,趙宋統治者自有其更深的難言的苦哀,兵冗之弊 對於朝統治者來說,也實是一個難以砌底醫治的一大痼疾。
- -
再次,就漕運主要干線的汴河來看,也並非絕對有益於害。大量史實証明,汴河雖有利於漕運而穩定政權民生,但經常發生的水患,給汴京帶來日益增多的困難,成為北宋國都的又一隱憂。
曾被宋太祖譽為“寶帶”汴河,從北宋初年就經常決溢,史載:太平興國二年 七月 “ 汴水溢,壞開封大寧堤,浸民田,害稼。詔發懷,孟丁夫三千五百寒之”。
此後這類汴河決溢的災害充斥史載,清代史地學者對此論道:“ 蓋宋漕渠之利莫過於汴,而亦時被決溢之患”。而宋廷也一直未能解除汴河水害對京師的威脅。
嘉祐年間,大水浸入京城,竟使樞密使狄青被迫 “ 徒家相國寺,行止殿上”。元豐六年,步軍副都指揮使 劉永年上奏宋神宗說:“臣竊以京關防河,事體至重,迄自今遇水大漲或淫雨不已,令都巡地分如救火法,於近使增發三、兩指揮”。把汴河防汛視為救火一樣緊急,可見水患對京城威脅之嚴重。
同時,汴口常開閉,危及京師安全。熙寧八年冬,因汴口未閉,使 “汴水凌牌擁遏至京城中”,神宗聞訊大驚,緊急下詔 “ 連夜堵塞”,“ 不得誤事”。汴河一出事端,就對國都危害非淺,使“京師常有決溢之虞”,這是北宋統治者當初擇汴定都時始料未及的。
為了解決汴河對京師造成的威脅,北宋五朝政府都曾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治汴,然而效果甚微,從未根除水患。到了北宋後期,汴河每歲疏浚制度漸趨鬆弛,淤淀情況更加嚴重。自汴流湮定,京城東水門下至雍丘襄邑,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餘。自汴堤下瞰,如民居深谷。這樣一旦堤決,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這是以往漢唐建都長安所未曾遇到的特殊危險情況,對於北宋政權來說,則是難以克服极為不利隱患。
- -
歷史証明,當國家政治、經濟發生危機,而國都所在之地又不能緩解這仲矛盾的時候,擇地遷都,更圖掁興,不失為解救危機之良方。
盤庚遷殷,商王朝中興;西周由周原而移鼎鎬京,終於逐步強盛而滅殷商;北魏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削弱反對改革之貴族勢力而使漢化後之北魏經濟文化得以很大發展,這些都是我古史上遷都治國的典型事例。
由此說明國都絕非既定則不可遷徙,在一定條件下,遷都重建確是一個緩和矛盾、因勢利導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同樣,如果趙宋統治者能在社會危機日趨嚴重的北宋中期適應形勢的變化,將國都出汴京,移鼎江南,以江南經濟的豐富彌補軍事上的不足,帝王勵精圖治、軍隊提高素質,不處處因汴京所在而左右為難,然後以精兵全力北伐,敗契丹而復燕會,則時局將為之改觀,宋室擺脫積弱之困境,創中興之業也並非沒有可能。
遺憾的是北宋自宋太宗以後,歷代帝王無不因循守舊,代代相襲、死守列祖陵寢不放,最終以靖康之恥宣告了北宋的滅亡。
誠如近人錢穆所說:“ 其先則畏難因循,其後又偷安苟且,而宋事終不可為矣 ”。當然,北宋建都汴京的歷史早已一去復返了,然而其教訓,值得總結及借鑒的。
source :
史稱北宋「積弱」,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http://chistarticle.blogspot.hk/
- -
史稱北宋「積弱」,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F)
歷來學者,多批評北宋定都汴京,認為當地無險可守,形成宋帝國積弱不振。其實,太祖選擇汴京為都,是顧及到實際需要的。
A. 定都汴京的爭論:國防空虛?經濟優勢?
隋代開鑿運河以來,黃河已能貫通淮河,甚至遠達江南,而汴州即處於河南水陸要衝,唐末宣武節度使朱溫的強大,與汴梁的優勢有密切關係。
因此後梁以來,除後唐外,皆以汴梁為都。宋太祖建都後,稱汴梁為 汴京,又稱 開封府。
宋太祖何以放棄歷代名都洛陽,定都汴京?李燾《 續資治通鑒長編 》說,太祖生於洛陽,「樂其風土」,本有遷都的意思。然而,當時朝中對此卻有三種不同意見:
首先,是出於軍事考慮。宋太祖認為汴京無險可守,應遷都長安或洛陽,以長治久安。
其次,是出於經濟考慮。大臣李懷忠提出,汴京有漕運之利,能通江淮,為「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加上「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從而反對遷離汴京。
最後,是晉王趙光義 ( 後來的太宗),以定都「在德不在險」的理由,勸阻太祖遷都洛陽或長安。
結果,因為李懷忠 與趙光義力主定都汴京,宋太祖亦無可奈何,最終放棄遷都的念頭,但太祖已預言說:「晉王( 趙光義) 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換言之,太祖從國防觀點考慮,早預料定都汴京,無險可守,必須長期在京師駐兵,終會負累國家經濟。
相反,若定都長安,則可憑關中地勢,抵抗外敵,因此提出遷都洛陽或長安。然而,李懷忠持經濟觀點,指出汴梁經濟優越,可以養活國家。趙光義則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堂堂大國不可輕率遷都。
總括來說,反對定都汴京者,是基於國防考慮,深明汴京的軍事缺陷;支持者,則認為應以首都遷就漕運。
- -
B. 以國都遷就漕運的必要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 》指出,運河就如唐宋帝國的動脈,不可廢塞,否則國運便告衰落。誠然,唐中葉後,關中經濟地位下降,江南逐漸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首都已十分倚仗運河轉運糧食和物資。唐末以來,北方久歷戰亂,水利失修,到北宋時期,河北漳水流域,已不可耕種。
相反,南方的江淮地區,農產卻與日俱增,成為糧食的主要供應地。因此,北宋定都於運河口岸,目的是以國都遷就漕運,獲取江南物資及糧食供應,是一種客觀因素的考慮。
然而,歷史經驗說明,唐中葉以來,中央定都長安,可控有江淮地區;相反,五代政權定都汴京,卻無法控制南方。北宋時期,江淮己歸於統一,理應如唐中葉般建都長安,以江淮經濟作為後盾。故此,宋廷定都汴京,遷就漕運,必定有經濟以外的因素,就是五代留下來的陰影。
唐末以來,河南河北俱為藩鎮所據,中央無力控制,只好利用「 中原防遏型」及「 江南財源型」藩鎮,保護關中至河南,河南至江淮漕運的暢通。這樣,駐守汴州的宣武節度使,便得以強大起來。換言之,要以其他地方為都,必須同時確保汴京的效忠,否則國運不保。
例如唐末朱溫控制河南,最後便得以簒唐。又如五代的後唐莊宗定都洛陽,結果汴梁被魏博兵控制,莊宗乃亡。因此,要以關中為都,必須有一支聽命中央的重兵保護汴梁,否則必重演唐末五代的亂局。
由是觀之,宋太祖最後接納李懷忠、及趙光義定都汴京的建議,是考慮到在國都以外,再駐重兵保護一地,在「強幹弱枝」的原則下,是不容許的。面對這兩難情況,太祖只好作出「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的選擇。
- -
C. 定都汴京的影響
北宋定都汴京,確實得到不少便利。如宋廷設置東南六路轉運使,以分段運輸方法,向北方輸送大量物資,支持汴京數十萬大軍、龐大行政費以及汴京人民的生活。此外,陝西一帶亦仰賴運河物資,如仁宗攻伐西夏,便是以邊糧運輸的方法作後勤補給。因而定都汴京,保障了漕運暢通,是有利於北宋安定繁榮的,
正如時人 張方平說:「大體利漕運而贍師旅,依重師而為國也。則是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命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
然而,北宋定都汴京也帶來了嚴重的國防問題。雖然定都汴京,可以方便攻遼,可是,汴京北邊平原千里,並無關隘,加上幽、薊十六州已失,要鞏固國防,可謂無計可施。太宗對遼戰爭失敗、真宗澶淵之役失利;甚至宋末的靖康之難,都與汴京形勢不利有關。
其實,太祖早已窺見其弊,在別無他法下,只好長期在京師屯駐重兵。可是,其後宋軍質素日劣,駐防重兵亦無補於事。可說北宋積弱與其定都汴京,是有一定關聯的,只是在抨擊太祖都汴之餘,應考慮到當時客觀情況,以及人事因素。
- -
總括而言,宋代推行中央集權政策,完全是出於實際需要,此政策確能矯正五代以來地方割據、尾大不掉的局面。
至於北宋始終較遼夏為弱,則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宋太宗以後諸帝,墨守太祖方針,不知變通;其次,中央集權政策的鬆施,造成地方財政及軍政敗壞;第三,北宋開國初期,即遇到與漢唐時期不同的敵人---- 遼;最後,是建都汴京,引致國防空虛。在這四種因素交織下,北宋始終無法復振。
南宋人評中央集權政策,使本、幹俱弱,實際並不盡然。北宋中葉的變法運動,其實就是為改善太祖政策的流弊,重新集權。可惜的是,宋初以來的積習太深,變法不但未能改變弱勢,反而造成新舊黨爭。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舊聞》 陳登
《國史提綱》 錢穆
《宋史》 黎傑
《宋史》 方豪
《中國通史集論》 錢穆、傅樂成、李劍農等
《中國通史講議》 淅江人民出版社
有言宋定都汴京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振的原因,此說當否?試論述之。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source :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有言宋定都汴京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振的原因,此說當否?試論述之。
宋太袓創立宋朝後,捨周、秦、漢、唐之傳統古都洛陽 及長安而擇都於汴京,無疑是中國政治重心變遷的顯著標誌。然而縱觀北宋一代歷史,定都汴京後,雖曾適應了宋初社會發展變化和政治、軍事的形勢,在一定時期發揮過相當重要的政治作用與經濟效益。但是,畢竟由於建都汴京本身在不利的因素,隨著社會各種問題的加深,很快就暴露出很多弊病。
於是,在北宋中後期引起了一系列嚴重後果,給後世留下的深刻歷史教訓,今天看來仍不失其借鑒意義。故此宋都於汴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掁的原因,現論述如下:
首先,汴京 處於黃河中下游平原上,而 “ 魏地四平,諸侯輻湊,無名川大山之限”,從軍事地理 與城市設防角度看,有其先天不足的成份。在中國古代以陸地作戰為主要戰爭方式的條件下,國家的都城除了要保証有充分的給養外,軍事地理上的有險可憑與否,同樣不可忽視。
周、秦、漢、唐建都長安,從地理因素來看,主要都是依靠關中山河之險以保障首都的安全。北宋定都 汴京,雖使漕糧運輸有了可靠保障。但汴京周圍乃一馬平川的地埋形勢,卻給趙宋帝都造成了沒有天然屏障這一重大缺陷。
南宋史學家 鄭樵總結歷代王朝建都特點時指出,“ 建邦設都,皆憑險阻。山川者,天下之險阻也;城池者,人之險阻也。城池必以山川為固”。清代學者 顧袓禹 進而評論河南政治地理說: “ 河南者,古所稱四戰之地也。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則岌岌焉,有必亡之勢矣”。應說皆不失為真知灼見。正因為地理形勢上的無險可守,汴京常常暴露在異族入侵的直接威脅之下,而且隨著契丹族的逐漸強盛以及北守軍事上的節節失利,這種危機日益嚴重。
故宋初曾有過的遷都之議,在北宋中初又再次出現。范仲淹曾說: “ 洛陽險固,而汴為四戰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當漸廣儲蓄,繕官室”。慶曆四年,韓琦上書仁宗:“清修京師外城,言北戎勢重,京師堰而無備,若無一朝稱兵深入,必促河塑重兵與之力戰”;同時主張「備河北,營洛邑」。
由此可見 在北宋中期已有遠見之士對定都汴京 重新發生了懷疑。錢穆先生評論北宋定都汴京之弊時說:“ 北方的強敵一時既無法驅除,而建都開封,尤使宋室處一極不利的形勢下,藩籬盡撤,本根無備”。可謂切中其弊。
- -
其次,正因為汴京處於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而周圍又曾有許多割據集團,這就迫使北宋政府不得不在京城和京畿集中龐大禁軍,“ 以兵為險”,“ 設險以制敵 ”,對付周圍敵對勢力。這雖在初期取得防範唐末五代割據局面之再起,鞏固趙宋政權的作用,但同時卻又帶來了導致北宋積貧積弱重要原因的冗兵之弊。
(宋代的 重文輕武政策,使大量文士透過科舉入仕;真宗時官吏人數已達萬人,英宗時更增至二萬四千人。宋代官吏不但人數激增,且俸祿亦相當傳厚,除正俸外,還有各項津貼。再加上恩蔭制度,官吏的子孫親屬也可有蔭俸,使政府的財政開支十分龐大。)
- -
史學界歷來認為,北宋採取重內虛外政策,主要是為了 防止兵變 與農民起義,這無疑是不錯的。但是,如果從北宋建都角度再加考察,不難發現趙宋統治者還有其更深的憂慮。宋太袓曾給其弟趙光義推心置腹地講過: “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俱,帝王可當用心如此”,可見 “防內”之心 正是深恐有人重演 “黃袍加身”的故技之心情寫照。故“防內”的核心內容 顯然是防守京師安全。
從這一需要出發,宋廷將大量隊集結中央,“ 盡收天下勸兵列營京幾,以備藩衛”,其用心是很明顯的。
- -
所謂 “ 以兵為險 ”,秦觀曾有過論析:“ 本朝懲五季之弊,天下之兵宿於京師,各掛於籍者,號百餘萬,而衣食之給一毫以上,皆仰縣官,又非若府兵之制一寓之於農也,非都四通五達之郊,則不足以養天下之兵,此所謂以兵為險者也”,
張方平也說: “ 今京師礦平沖會之地,連營設衙,以當山河之險”。此應該說 “ 以兵為險” 確是北宋建都不同於漢的顯著特徵 和以汴京為都後的必然措施。
正如富弼所說:“ 我太祖以來,罷諸候權,聚兵京師”,都對 “ 以兵為險” 大加讚頌。然而,正因為北宋統治者如此重視京城屯兵防守,致使京師禁軍數量年增加,冗兵之弊也隨之日趨嚴重。
- -
北宋初年到中期,號稱 “ 守京師,備征戰” 的禁軍人數直線上升,到仁宗時 已超過了太祖禁軍的四倍多,竟至佔全國軍隊 三分之二以上,其膨脹達到了驚人的地步。而如此龐大的禁軍,其軍費開支使政府財政發生嚴重危機,造成 “農疲於養兵,而兵且恥予為農” 的狀況。
兼以禁軍素質很差,兵將不專,臨陣輒敗,意徒貽西夏軍嘲笑。這些情況,引起士大夫們的憂慮,王禹稱 一針見血地指出: “ 當乾德、開寶之時,土地未廣,財富未豐,然而擊河東,備北鄙,國用未足,兵威亦強,其義安在,由所蓄兵銳而不眾,所用之將專而不疑也。自後盡取來東南數國,又平河東,土地財富可謂廣矣。而兵威不振,國用較急,其義安在?由所之兵冗而不盡銳,所以之將從而不自專放也“;
嘉祐七年,韓琦 也上書痛陣其害;”今日京師至天下州郡大率無儲蓄,邊城甚者或無三數月之備,不幸有連年水旱,將何以養此兵乎?此兵不足以養,則其憂不在契丹也”。蘇軾更深刻地指出:“以不生息之財養不耕不戰之兵,塊然如巨人之病腿,非不拐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舉”。結果使國家 “ 內則庫府空虛,外則百姓窮匱,飢寒交迫”。
可見北宋冗兵之弊,不僅僅是出於防範農民起義,聯繫定都以靖四方和御外來考察,就不難看出,趙宋統治者自有其更深的難言的苦哀,兵冗之弊 對於朝統治者來說,也實是一個難以砌底醫治的一大痼疾。
- -
再次,就漕運主要干線的汴河來看,也並非絕對有益於害。大量史實証明,汴河雖有利於漕運而穩定政權民生,但經常發生的水患,給汴京帶來日益增多的困難,成為北宋國都的又一隱憂。
曾被宋太祖譽為“寶帶”汴河,從北宋初年就經常決溢,史載:太平興國二年 七月 “ 汴水溢,壞開封大寧堤,浸民田,害稼。詔發懷,孟丁夫三千五百寒之”。
此後這類汴河決溢的災害充斥史載,清代史地學者對此論道:“ 蓋宋漕渠之利莫過於汴,而亦時被決溢之患”。而宋廷也一直未能解除汴河水害對京師的威脅。
嘉祐年間,大水浸入京城,竟使樞密使狄青被迫 “ 徒家相國寺,行止殿上”。元豐六年,步軍副都指揮使 劉永年上奏宋神宗說:“臣竊以京關防河,事體至重,迄自今遇水大漲或淫雨不已,令都巡地分如救火法,於近使增發三、兩指揮”。把汴河防汛視為救火一樣緊急,可見水患對京城威脅之嚴重。
同時,汴口常開閉,危及京師安全。熙寧八年冬,因汴口未閉,使 “汴水凌牌擁遏至京城中”,神宗聞訊大驚,緊急下詔 “ 連夜堵塞”,“ 不得誤事”。汴河一出事端,就對國都危害非淺,使“京師常有決溢之虞”,這是北宋統治者當初擇汴定都時始料未及的。
為了解決汴河對京師造成的威脅,北宋五朝政府都曾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治汴,然而效果甚微,從未根除水患。到了北宋後期,汴河每歲疏浚制度漸趨鬆弛,淤淀情況更加嚴重。自汴流湮定,京城東水門下至雍丘襄邑,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餘。自汴堤下瞰,如民居深谷。這樣一旦堤決,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這是以往漢唐建都長安所未曾遇到的特殊危險情況,對於北宋政權來說,則是難以克服极為不利隱患。
- -
歷史証明,當國家政治、經濟發生危機,而國都所在之地又不能緩解這仲矛盾的時候,擇地遷都,更圖掁興,不失為解救危機之良方。
盤庚遷殷,商王朝中興;西周由周原而移鼎鎬京,終於逐步強盛而滅殷商;北魏孝文帝自平城遷都洛陽,削弱反對改革之貴族勢力而使漢化後之北魏經濟文化得以很大發展,這些都是我古史上遷都治國的典型事例。
由此說明國都絕非既定則不可遷徙,在一定條件下,遷都重建確是一個緩和矛盾、因勢利導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同樣,如果趙宋統治者能在社會危機日趨嚴重的北宋中期適應形勢的變化,將國都出汴京,移鼎江南,以江南經濟的豐富彌補軍事上的不足,帝王勵精圖治、軍隊提高素質,不處處因汴京所在而左右為難,然後以精兵全力北伐,敗契丹而復燕會,則時局將為之改觀,宋室擺脫積弱之困境,創中興之業也並非沒有可能。
遺憾的是北宋自宋太宗以後,歷代帝王無不因循守舊,代代相襲、死守列祖陵寢不放,最終以靖康之恥宣告了北宋的滅亡。
誠如近人錢穆所說:“ 其先則畏難因循,其後又偷安苟且,而宋事終不可為矣 ”。當然,北宋建都汴京的歷史早已一去復返了,然而其教訓,值得總結及借鑒的。
source :
史稱北宋「積弱」,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http://chistarticle.blogspot.hk/
- -
史稱北宋「積弱」,乃因定都汴京, 無險可守, 終至亡國。此說當否? (F)
歷來學者,多批評北宋定都汴京,認為當地無險可守,形成宋帝國積弱不振。其實,太祖選擇汴京為都,是顧及到實際需要的。
A. 定都汴京的爭論:國防空虛?經濟優勢?
隋代開鑿運河以來,黃河已能貫通淮河,甚至遠達江南,而汴州即處於河南水陸要衝,唐末宣武節度使朱溫的強大,與汴梁的優勢有密切關係。
因此後梁以來,除後唐外,皆以汴梁為都。宋太祖建都後,稱汴梁為 汴京,又稱 開封府。
宋太祖何以放棄歷代名都洛陽,定都汴京?李燾《 續資治通鑒長編 》說,太祖生於洛陽,「樂其風土」,本有遷都的意思。然而,當時朝中對此卻有三種不同意見:
首先,是出於軍事考慮。宋太祖認為汴京無險可守,應遷都長安或洛陽,以長治久安。
其次,是出於經濟考慮。大臣李懷忠提出,汴京有漕運之利,能通江淮,為「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加上「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從而反對遷離汴京。
最後,是晉王趙光義 ( 後來的太宗),以定都「在德不在險」的理由,勸阻太祖遷都洛陽或長安。
結果,因為李懷忠 與趙光義力主定都汴京,宋太祖亦無可奈何,最終放棄遷都的念頭,但太祖已預言說:「晉王( 趙光義) 之言固善,今姑從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換言之,太祖從國防觀點考慮,早預料定都汴京,無險可守,必須長期在京師駐兵,終會負累國家經濟。
相反,若定都長安,則可憑關中地勢,抵抗外敵,因此提出遷都洛陽或長安。然而,李懷忠持經濟觀點,指出汴梁經濟優越,可以養活國家。趙光義則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堂堂大國不可輕率遷都。
總括來說,反對定都汴京者,是基於國防考慮,深明汴京的軍事缺陷;支持者,則認為應以首都遷就漕運。
- -
B. 以國都遷就漕運的必要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 》指出,運河就如唐宋帝國的動脈,不可廢塞,否則國運便告衰落。誠然,唐中葉後,關中經濟地位下降,江南逐漸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首都已十分倚仗運河轉運糧食和物資。唐末以來,北方久歷戰亂,水利失修,到北宋時期,河北漳水流域,已不可耕種。
相反,南方的江淮地區,農產卻與日俱增,成為糧食的主要供應地。因此,北宋定都於運河口岸,目的是以國都遷就漕運,獲取江南物資及糧食供應,是一種客觀因素的考慮。
然而,歷史經驗說明,唐中葉以來,中央定都長安,可控有江淮地區;相反,五代政權定都汴京,卻無法控制南方。北宋時期,江淮己歸於統一,理應如唐中葉般建都長安,以江淮經濟作為後盾。故此,宋廷定都汴京,遷就漕運,必定有經濟以外的因素,就是五代留下來的陰影。
唐末以來,河南河北俱為藩鎮所據,中央無力控制,只好利用「 中原防遏型」及「 江南財源型」藩鎮,保護關中至河南,河南至江淮漕運的暢通。這樣,駐守汴州的宣武節度使,便得以強大起來。換言之,要以其他地方為都,必須同時確保汴京的效忠,否則國運不保。
例如唐末朱溫控制河南,最後便得以簒唐。又如五代的後唐莊宗定都洛陽,結果汴梁被魏博兵控制,莊宗乃亡。因此,要以關中為都,必須有一支聽命中央的重兵保護汴梁,否則必重演唐末五代的亂局。
由是觀之,宋太祖最後接納李懷忠、及趙光義定都汴京的建議,是考慮到在國都以外,再駐重兵保護一地,在「強幹弱枝」的原則下,是不容許的。面對這兩難情況,太祖只好作出「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的選擇。
- -
C. 定都汴京的影響
北宋定都汴京,確實得到不少便利。如宋廷設置東南六路轉運使,以分段運輸方法,向北方輸送大量物資,支持汴京數十萬大軍、龐大行政費以及汴京人民的生活。此外,陝西一帶亦仰賴運河物資,如仁宗攻伐西夏,便是以邊糧運輸的方法作後勤補給。因而定都汴京,保障了漕運暢通,是有利於北宋安定繁榮的,
正如時人 張方平說:「大體利漕運而贍師旅,依重師而為國也。則是今日之勢,國依兵而立,兵以食為命,命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
然而,北宋定都汴京也帶來了嚴重的國防問題。雖然定都汴京,可以方便攻遼,可是,汴京北邊平原千里,並無關隘,加上幽、薊十六州已失,要鞏固國防,可謂無計可施。太宗對遼戰爭失敗、真宗澶淵之役失利;甚至宋末的靖康之難,都與汴京形勢不利有關。
其實,太祖早已窺見其弊,在別無他法下,只好長期在京師屯駐重兵。可是,其後宋軍質素日劣,駐防重兵亦無補於事。可說北宋積弱與其定都汴京,是有一定關聯的,只是在抨擊太祖都汴之餘,應考慮到當時客觀情況,以及人事因素。
- -
總括而言,宋代推行中央集權政策,完全是出於實際需要,此政策確能矯正五代以來地方割據、尾大不掉的局面。
至於北宋始終較遼夏為弱,則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宋太宗以後諸帝,墨守太祖方針,不知變通;其次,中央集權政策的鬆施,造成地方財政及軍政敗壞;第三,北宋開國初期,即遇到與漢唐時期不同的敵人---- 遼;最後,是建都汴京,引致國防空虛。在這四種因素交織下,北宋始終無法復振。
南宋人評中央集權政策,使本、幹俱弱,實際並不盡然。北宋中葉的變法運動,其實就是為改善太祖政策的流弊,重新集權。可惜的是,宋初以來的積習太深,變法不但未能改變弱勢,反而造成新舊黨爭。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舊聞》 陳登
《國史提綱》 錢穆
《宋史》 黎傑
《宋史》 方豪
《中國通史集論》 錢穆、傅樂成、李劍農等
《中國通史講議》 淅江人民出版社
有言宋定都汴京乃導致宋代積弱不振的原因,此說當否?試論述之。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source :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Labels:
文章軌範,
王弼,
王龍溪,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明治漢學,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阿賴耶識,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史稱 北宋「積弱」,乃實行「議和外交」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 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史稱 北宋「積弱」,乃實行「議和外交」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 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編者:沙宏
引言
宋太祖建國時,北方的遼勢力尤大,因五代時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遼,使遼得以對中原有所威脅。而太祖的國策「強榦弱枝」,中央集權,地方空虛,使遼有機會屢?邊患。而北宋皇朝亦因循茍且,武力不振,終宋之世,皆受外患所困。
- -
一、 北宋對遼之政策
自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後,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遼國,對北宋之威脅極大。以下是北宋對遼之政策︰
1. 主守之政策
宋太祖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向南方用兵,而在北邊,則只在瀛州、常州、易州、棣州等重要軍事據點配置重兵,從事防御。宋太祖還特地設置了一個「封梉庫」,儲積金帛,准備作為贖取燕雲的費用。遼如不允贖取,就將此用作攻取燕雲的兵費,可見其目的非以戰爭來取回失地。而遼因內亂,也無閒對北宋採取行動。
2. 主戰之政策
宋太宗即位後,繼續完成統一工作。太平興國四年,太宗滅北漢割據局面結束。於是乘勝移師河北伐遼。宋軍,獲少勝,但遼援軍至,宋軍大敗,太宗亦中矢傷而逃。史稱「高梁河之役」。太平興國五年,太宗再伐遼,宋軍在莫州與遼激戰,結果亦敗。太宗仍心不甘,欲想再興北伐。
雍熙三年,遼幼主聖宗立,母后簫氏當政,寵臣韓德讓握大權。太宗信邊將賀令圖之言,以為主少國危,最宜乘機進擊,以雪前恥,於是分兵三路,以曹彬等人領之,結果仍遭敗績。
《續資治通鑑長編》有云︰曹彬、劉廷讓相繼覆敗,士卒死者數萬人。
這是歧溝關之役,此役宋軍受重創,至此不再敢主動向遼啟戰。只好在河北平原與遼方相持。
3. 主和之政策
遼於歧溝關重創宋軍後,已看破宋國之虛弱。真宗時景德元年,遼軍南下,直抵澶州,大臣力主遷都避遼,惟寇準主張御駕親征,真宗從之。宋士氣大振,而遼死去主將對宋軍實力未敢輕視,只為求掠奪物資。
宋降將王忠又力主和議。真宗及朝臣亦恐遼。故雙方定盟為兄弟國,宋每年輸遼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給遼。史稱「澶淵之盟」。此役遼軍日益腐朽,沒有大規模南下。
仁宗慶曆二年,遼又使簫英、劉六符等向宋求關南之地。宋為免戰爭,遣富弼往遼交涉,許曾歲幣銀十萬?。
神宗熙寧七年,遼宋又爭議地界,最終遼讓步捨棄黃嵬山 而以天地為界。宋亦增幣輸了。
此段期間宋遼因定盟而減少領土糾紛。此後四五十年間,雙方各自忙於內政,無力以兵戎相見,維持了和平穩定之局面。
4. 宋聯金滅遼
遼於興宗和道宗時,國勢漸弱。居住在長白山及鴨綠水一帶之女真,本為遼所控制,及遼天祚帝立,政治益不可為。於是女真族乘時崛起,其酋長完顏阿骨打於宋徽宗政和五年稱帝,國號曰金,為金太祖。金屢戰於遼皆得勝。
宋聞金兵攻遼,每戰必勝,蔡京、童貫皆慫恿徽宗聯金攻遼。宣和二年,宋金定盟,七年,遼亡。北宋雖無力抗遼,但始終都借金軍,把遼國消滅。遼亡,取而代之的是金。
- -
二、 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夏為黨項族所建,其祖拓跋思恭於唐討黃巢有功,賜姓李鎮夏州,節度使。曆五代至宋,為北宋之西邊大敵,以下是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1.羈縻之政策
宋初李彝興以助宋抵御北漢有功,於乾德五年死。宋且追封為夏王,其子克睿繼立,累加檢校太尉。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其國主李繼捧立,於七年率族人入朝留居京師,並獻五州之地。
太宗以為已消除這一割據勢力。但繼捧弟繼遷卻出奔於外,並結了遼國為外援。遼以貴族女與之,並冊封繼遷為夏國王,不久復叛,繼捧亦叛。
於是繼捧被擒繼遷敗死,其子德明立,又受遼封為大夏國王,宋封之為西平王。至使西陲有幾年的安定。而西夏於此時亦集中實力向西發展,但西夏仍有野心。可見這政策並未見效。
2. 堅守與經濟封鎖政策
夏的元昊立,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其時,河西地區已全入西夏領土。西夏之軍力雄厚。宋與夏大戰,皆遭慘敗。元昊稱帝,宋削其賜姓及官爵。慶曆元年,又派韓琦討夏,竟全軍盡沒,死者萬餘人。於是宋改變策略,韓琦、范仲淹,用清野固守政策,作持久戰,使西夏不能得寸進尺。宋亦以大軍堅守西陲。
當夏對宋侵略時,宋行封鎖夏的經濟政策。從淳化四年開始,宋禁止把青白鹽輸入關陝地區銷售。元昊向宋啟戰時, 宋關閉椎場,禁止互市。
如此夏雖曆次打敗宋軍,但宋軍數目龐大,夏所得的勝利果實和過去依照和約所得的相比,實在得不償失。久戰又人財俱乏,於是向宋乞和,除消帝號。宋封元昊為夏國王,仍得銀絹輸入。
此後,夏主諒祚,皆有對宋作戰。宋夏雙方各有勝負。及至宋室南渡,宋夏之間因有金人的阻隔,而不再有和戰的關係。
- -
三、 北宋對遼夏政策之影響
北宋自開國以來,屢與遼夏發生衝突,以下是北宋對遼及西夏政策之影響︰
1. 宋國庫空虛
遼夏的壓迫愈甚,則宋室為要養兵、籌餉,派役以抗敵,自然日趨貧弱。壓迫的結困,單就歲幣,宋室為博得和平,每年送給遼、夏的款項,一項而論,其數目便已很大。《廿二史札記、歲幣》云:
宋真宗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2. 宋實行變法
宋為了解決邊患,必而改變國策。增強宋軍質素,並且改善財政問題,以減少民眾負擔。宋仁宗時,范仲淹倡議變法。范仲淹,曾處理對西夏戰事,知道宋軍的積弱及質素的問題。
故此時力提倡變法以改善國策流弊。而在神宗年間,大臣王安石亦提出熙寧變法,以改善軍、政、財等問題。可惜,兩次變法皆因守舊大臣反對而告終。王安石又為轉移反對派的視線向西夏用兵,亦遭失敗,反招非議。至使新政完全被罷。
3. 宋國較和平
真宗時,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後,雙方保持了三、四十年的和平。雖然遼於仁宗及神宗時對領有所要求,但這只是為了索取銀絹而已。實際上遼於定盟後,國勢亦走下坡,根本沒有能力再犯宋境。兩次的要求,皆是利用北宋之恐懼心理,以得經濟上的利益。故此真宗以後的數十年,遼宗雙方皆大平無事。
夏於元昊在位時,對北宋進行戰爭。由於韓琦的堅守,士卒的用命,西夏仍未能西入而中原,而交戰雙方皆損失鉅大。夏民開始厭戰,而其經濟又依靠宋國,故此雙方定盟。雖後來宋夏仍有戰爭,但夏國日衰,始終沒有踏足中原,故使中原地區太平無事。
4. 促進西北經濟
元昊時,西夏與宋定約。宋開保安軍,高平寨椎場,互相貿易。過去,因西夏對宋用兵,宋對夏人在貿易方面,始終採取嚴格的閉關政策。稍有細故,即宣報絕市,使雙方商人都受損失。雙方人民的需要,都感不便。如宋夏的鹽市,西夏常用池鹽與宋方邊民交易殼麥,此乃兩方的需要。
和約訂立後,促進了黨項、漢、回鶻、吐蕃等各民族的經濟,甚至文化都得以交流,也簡接使到民族融和。
- -
北宋的覆亡
宋為求得回五代時石晉賂遼的土地。與遼進行多次戰爭,皆遭敗績,而最終仍議和納幣,平息糾紛,但宋仍心有不甘。宋徽宗時,金國崛起。遼國衰弱,蔡京慫恿徽宗與金聯盟攻遼,以取故地。
宣和七年,金人滅遼。金因在宋遼戰爭中,洞悉宋軍力弱,未能攻克燕京,反遭挫敗,故藉此背盟。還發兵南下,攻陷宋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及後宮,北宋覆亡。宋室乃由北遷南。
- -
小結
北宋自太祖行「強榦弱枝」政策,致使國家邊防軍力薄弱,遼、西夏乘時侵宋。宋未能應付此兩國之威脅,致使宋、遼、夏三國時戰時和。
雖然遼宋於澶淵定盟後,和平三、四十年,但後來北宋竟聯金滅遼,使到可作緩衝的遼國也失去。在強金的勢力下,北宋始終難逃覆亡命運。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舊聞》 陳登
《國史提綱》 錢穆
《宋史》 黎傑
《中國通史集論》 錢穆、傅樂成、李劍農等
《中國通史講議》 淅江人民出版社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歲幣
宋真宗 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歲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
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南渡後,高宗與金熙宗和議成,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 孝宗再與金世宗議和,改為銀絹二十萬兩匹。
開禧用兵既敗,甯宗再與金章宗議和,增為銀絹三十萬兩匹。 至金哀宗時,宋停其歲幣。
後數年金亡,元太宗曾遣王來征歲幣銀絹二十萬兩匹,宋不與。
- -
按宋之于金,歲幣外,每金使至又有饋贈,大使金二百兩,銀二千兩,副使半之,幣帛稱是。此例廟堂之上亦知之。故路伯達使宋回,上所得金銀以助邊費。(見金史路伯達傳)
梁肅 使宋回,以所得禮物多,至推排物力時,自增六十貫。( 金史梁肅傳)
金使至夏國者,夏國饋贈,視詔書幾道為多寡。完顏綱 為賜夏主生辰使,章宗特命齎三詔以厚之。(金史完顏綱傳)
金史路伯達傳贊曰 : “ 受歲幣,禮也;使者至燕享,亦禮也,納其賄可乎?乃習以為常,莫有知其非者。出則雲酬勞效,歸則雲增物力,上下惟利是視,此何理耶?”
- -
2.[ 議和外交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和議
義理之說 與時勢之論 往往不能相符,則有不可全執義理者,蓋義理必參之以時勢,乃為真義理也。
宋遭金人之害,擄二帝,陷中原,為臣子者 固當日夜以復仇雪恥為念,此義理之說也。然以屢敗積弱之餘,當百戰方張之寇,風鶴方驚,盜賊滿野,金兵南下,航海猶懼其追,幸而飽掠北歸,不復南牧,諸將得以剿撫寇賊,措設軍府,江淮以南,粗可自立。
而欲乘此偏安甫定之時,即長驅北指,使強敵畏威,還土疆而歸帝后,雖三尺童子,知其不能也。
故秦檜未登用之先,有識者固早已計及於和。
洪皓以樂天畏天語悟室,猶第使臣在金國之言也。
紹興五年,將遣使至金,通問二帝,胡寅言:“ 國家 與金世仇,無通使之理。”
張浚謂: “使事兵家機權,日後終歸於和,未可據絕。” 是浚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陳與義云: “ 和議成,豈不賢於用兵?不成則用兵必不免。” 是與義亦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高宗謂趙鼎曰 : “ 今梓宮、太后、淵聖皆在彼,若不與和,則無可還之理。” 此正高宗利害切己,量度時勢,有不得不出於此者。厥後半壁粗安,母后得返,不可謂非和之效也。
- -
自胡銓一疏,以屈己求和為大辱,其議論既愷切動人,其文字又憤激作氣。天下之談義理者,遂群相附和,萬口一詞,牢不可破矣!然試令銓身任國事,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不能也!
即專任韓、岳諸人,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亦未必能也!故知身在局外者,易為空言;身在局中者,難措實事。秦檜謂 : “ 諸君爭取大名以去,如檜但欲了國家事耳。” 斯言也!正不能以人而廢言也。其後隆興又議恢復矣!
呂本中言: “大抵獻言之人,與朝廷利害絕不相關。言不酬,事不濟,則脫身去耳!朝廷之事,誰任其咎?”
湯思退亦云: “ 此皆利害不切於己,大言誤國,以邀美名,宗社大計,豈同戲劇?” 斯二人者,雖亦踵檜之故智,然不可謂非切中時勢之言也!
source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http://form1to3historyandculture.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38.html
souce :
史稱 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議和外交 」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編者:沙宏
引言
宋太祖建國時,北方的遼勢力尤大,因五代時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遼,使遼得以對中原有所威脅。而太祖的國策「強榦弱枝」,中央集權,地方空虛,使遼有機會屢?邊患。而北宋皇朝亦因循茍且,武力不振,終宋之世,皆受外患所困。
- -
一、 北宋對遼之政策
自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後,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遼國,對北宋之威脅極大。以下是北宋對遼之政策︰
1. 主守之政策
宋太祖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向南方用兵,而在北邊,則只在瀛州、常州、易州、棣州等重要軍事據點配置重兵,從事防御。宋太祖還特地設置了一個「封梉庫」,儲積金帛,准備作為贖取燕雲的費用。遼如不允贖取,就將此用作攻取燕雲的兵費,可見其目的非以戰爭來取回失地。而遼因內亂,也無閒對北宋採取行動。
2. 主戰之政策
宋太宗即位後,繼續完成統一工作。太平興國四年,太宗滅北漢割據局面結束。於是乘勝移師河北伐遼。宋軍,獲少勝,但遼援軍至,宋軍大敗,太宗亦中矢傷而逃。史稱「高梁河之役」。太平興國五年,太宗再伐遼,宋軍在莫州與遼激戰,結果亦敗。太宗仍心不甘,欲想再興北伐。
雍熙三年,遼幼主聖宗立,母后簫氏當政,寵臣韓德讓握大權。太宗信邊將賀令圖之言,以為主少國危,最宜乘機進擊,以雪前恥,於是分兵三路,以曹彬等人領之,結果仍遭敗績。
《續資治通鑑長編》有云︰曹彬、劉廷讓相繼覆敗,士卒死者數萬人。
這是歧溝關之役,此役宋軍受重創,至此不再敢主動向遼啟戰。只好在河北平原與遼方相持。
3. 主和之政策
遼於歧溝關重創宋軍後,已看破宋國之虛弱。真宗時景德元年,遼軍南下,直抵澶州,大臣力主遷都避遼,惟寇準主張御駕親征,真宗從之。宋士氣大振,而遼死去主將對宋軍實力未敢輕視,只為求掠奪物資。
宋降將王忠又力主和議。真宗及朝臣亦恐遼。故雙方定盟為兄弟國,宋每年輸遼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給遼。史稱「澶淵之盟」。此役遼軍日益腐朽,沒有大規模南下。
仁宗慶曆二年,遼又使簫英、劉六符等向宋求關南之地。宋為免戰爭,遣富弼往遼交涉,許曾歲幣銀十萬?。
神宗熙寧七年,遼宋又爭議地界,最終遼讓步捨棄黃嵬山 而以天地為界。宋亦增幣輸了。
此段期間宋遼因定盟而減少領土糾紛。此後四五十年間,雙方各自忙於內政,無力以兵戎相見,維持了和平穩定之局面。
4. 宋聯金滅遼
遼於興宗和道宗時,國勢漸弱。居住在長白山及鴨綠水一帶之女真,本為遼所控制,及遼天祚帝立,政治益不可為。於是女真族乘時崛起,其酋長完顏阿骨打於宋徽宗政和五年稱帝,國號曰金,為金太祖。金屢戰於遼皆得勝。
宋聞金兵攻遼,每戰必勝,蔡京、童貫皆慫恿徽宗聯金攻遼。宣和二年,宋金定盟,七年,遼亡。北宋雖無力抗遼,但始終都借金軍,把遼國消滅。遼亡,取而代之的是金。
- -
二、 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夏為黨項族所建,其祖拓跋思恭於唐討黃巢有功,賜姓李鎮夏州,節度使。曆五代至宋,為北宋之西邊大敵,以下是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1.羈縻之政策
宋初李彝興以助宋抵御北漢有功,於乾德五年死。宋且追封為夏王,其子克睿繼立,累加檢校太尉。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其國主李繼捧立,於七年率族人入朝留居京師,並獻五州之地。
太宗以為已消除這一割據勢力。但繼捧弟繼遷卻出奔於外,並結了遼國為外援。遼以貴族女與之,並冊封繼遷為夏國王,不久復叛,繼捧亦叛。
於是繼捧被擒繼遷敗死,其子德明立,又受遼封為大夏國王,宋封之為西平王。至使西陲有幾年的安定。而西夏於此時亦集中實力向西發展,但西夏仍有野心。可見這政策並未見效。
2. 堅守與經濟封鎖政策
夏的元昊立,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其時,河西地區已全入西夏領土。西夏之軍力雄厚。宋與夏大戰,皆遭慘敗。元昊稱帝,宋削其賜姓及官爵。慶曆元年,又派韓琦討夏,竟全軍盡沒,死者萬餘人。於是宋改變策略,韓琦、范仲淹,用清野固守政策,作持久戰,使西夏不能得寸進尺。宋亦以大軍堅守西陲。
當夏對宋侵略時,宋行封鎖夏的經濟政策。從淳化四年開始,宋禁止把青白鹽輸入關陝地區銷售。元昊向宋啟戰時, 宋關閉椎場,禁止互市。
如此夏雖曆次打敗宋軍,但宋軍數目龐大,夏所得的勝利果實和過去依照和約所得的相比,實在得不償失。久戰又人財俱乏,於是向宋乞和,除消帝號。宋封元昊為夏國王,仍得銀絹輸入。
此後,夏主諒祚,皆有對宋作戰。宋夏雙方各有勝負。及至宋室南渡,宋夏之間因有金人的阻隔,而不再有和戰的關係。
- -
三、 北宋對遼夏政策之影響
北宋自開國以來,屢與遼夏發生衝突,以下是北宋對遼及西夏政策之影響︰
1. 宋國庫空虛
遼夏的壓迫愈甚,則宋室為要養兵、籌餉,派役以抗敵,自然日趨貧弱。壓迫的結困,單就歲幣,宋室為博得和平,每年送給遼、夏的款項,一項而論,其數目便已很大。《廿二史札記、歲幣》云:
宋真宗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2. 宋實行變法
宋為了解決邊患,必而改變國策。增強宋軍質素,並且改善財政問題,以減少民眾負擔。宋仁宗時,范仲淹倡議變法。范仲淹,曾處理對西夏戰事,知道宋軍的積弱及質素的問題。
故此時力提倡變法以改善國策流弊。而在神宗年間,大臣王安石亦提出熙寧變法,以改善軍、政、財等問題。可惜,兩次變法皆因守舊大臣反對而告終。王安石又為轉移反對派的視線向西夏用兵,亦遭失敗,反招非議。至使新政完全被罷。
3. 宋國較和平
真宗時,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後,雙方保持了三、四十年的和平。雖然遼於仁宗及神宗時對領有所要求,但這只是為了索取銀絹而已。實際上遼於定盟後,國勢亦走下坡,根本沒有能力再犯宋境。兩次的要求,皆是利用北宋之恐懼心理,以得經濟上的利益。故此真宗以後的數十年,遼宗雙方皆大平無事。
夏於元昊在位時,對北宋進行戰爭。由於韓琦的堅守,士卒的用命,西夏仍未能西入而中原,而交戰雙方皆損失鉅大。夏民開始厭戰,而其經濟又依靠宋國,故此雙方定盟。雖後來宋夏仍有戰爭,但夏國日衰,始終沒有踏足中原,故使中原地區太平無事。
4. 促進西北經濟
元昊時,西夏與宋定約。宋開保安軍,高平寨椎場,互相貿易。過去,因西夏對宋用兵,宋對夏人在貿易方面,始終採取嚴格的閉關政策。稍有細故,即宣報絕市,使雙方商人都受損失。雙方人民的需要,都感不便。如宋夏的鹽市,西夏常用池鹽與宋方邊民交易殼麥,此乃兩方的需要。
和約訂立後,促進了黨項、漢、回鶻、吐蕃等各民族的經濟,甚至文化都得以交流,也簡接使到民族融和。
- -
北宋的覆亡
宋為求得回五代時石晉賂遼的土地。與遼進行多次戰爭,皆遭敗績,而最終仍議和納幣,平息糾紛,但宋仍心有不甘。宋徽宗時,金國崛起。遼國衰弱,蔡京慫恿徽宗與金聯盟攻遼,以取故地。
宣和七年,金人滅遼。金因在宋遼戰爭中,洞悉宋軍力弱,未能攻克燕京,反遭挫敗,故藉此背盟。還發兵南下,攻陷宋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及後宮,北宋覆亡。宋室乃由北遷南。
- -
小結
北宋自太祖行「強榦弱枝」政策,致使國家邊防軍力薄弱,遼、西夏乘時侵宋。宋未能應付此兩國之威脅,致使宋、遼、夏三國時戰時和。
雖然遼宋於澶淵定盟後,和平三、四十年,但後來北宋竟聯金滅遼,使到可作緩衝的遼國也失去。在強金的勢力下,北宋始終難逃覆亡命運。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舊聞》 陳登
《國史提綱》 錢穆
《宋史》 黎傑
《中國通史集論》 錢穆、傅樂成、李劍農等
《中國通史講議》 淅江人民出版社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歲幣
宋真宗 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歲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
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南渡後,高宗與金熙宗和議成,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 孝宗再與金世宗議和,改為銀絹二十萬兩匹。
開禧用兵既敗,甯宗再與金章宗議和,增為銀絹三十萬兩匹。 至金哀宗時,宋停其歲幣。
後數年金亡,元太宗曾遣王來征歲幣銀絹二十萬兩匹,宋不與。
- -
按宋之于金,歲幣外,每金使至又有饋贈,大使金二百兩,銀二千兩,副使半之,幣帛稱是。此例廟堂之上亦知之。故路伯達使宋回,上所得金銀以助邊費。(見金史路伯達傳)
梁肅 使宋回,以所得禮物多,至推排物力時,自增六十貫。( 金史梁肅傳)
金使至夏國者,夏國饋贈,視詔書幾道為多寡。完顏綱 為賜夏主生辰使,章宗特命齎三詔以厚之。(金史完顏綱傳)
金史路伯達傳贊曰 : “ 受歲幣,禮也;使者至燕享,亦禮也,納其賄可乎?乃習以為常,莫有知其非者。出則雲酬勞效,歸則雲增物力,上下惟利是視,此何理耶?”
- -
2.[ 議和外交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和議
義理之說 與時勢之論 往往不能相符,則有不可全執義理者,蓋義理必參之以時勢,乃為真義理也。
宋遭金人之害,擄二帝,陷中原,為臣子者 固當日夜以復仇雪恥為念,此義理之說也。然以屢敗積弱之餘,當百戰方張之寇,風鶴方驚,盜賊滿野,金兵南下,航海猶懼其追,幸而飽掠北歸,不復南牧,諸將得以剿撫寇賊,措設軍府,江淮以南,粗可自立。
而欲乘此偏安甫定之時,即長驅北指,使強敵畏威,還土疆而歸帝后,雖三尺童子,知其不能也。
故秦檜未登用之先,有識者固早已計及於和。
洪皓以樂天畏天語悟室,猶第使臣在金國之言也。
紹興五年,將遣使至金,通問二帝,胡寅言:“ 國家 與金世仇,無通使之理。”
張浚謂: “使事兵家機權,日後終歸於和,未可據絕。” 是浚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陳與義云: “ 和議成,豈不賢於用兵?不成則用兵必不免。” 是與義亦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高宗謂趙鼎曰 : “ 今梓宮、太后、淵聖皆在彼,若不與和,則無可還之理。” 此正高宗利害切己,量度時勢,有不得不出於此者。厥後半壁粗安,母后得返,不可謂非和之效也。
- -
自胡銓一疏,以屈己求和為大辱,其議論既愷切動人,其文字又憤激作氣。天下之談義理者,遂群相附和,萬口一詞,牢不可破矣!然試令銓身任國事,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不能也!
即專任韓、岳諸人,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亦未必能也!故知身在局外者,易為空言;身在局中者,難措實事。秦檜謂 : “ 諸君爭取大名以去,如檜但欲了國家事耳。” 斯言也!正不能以人而廢言也。其後隆興又議恢復矣!
呂本中言: “大抵獻言之人,與朝廷利害絕不相關。言不酬,事不濟,則脫身去耳!朝廷之事,誰任其咎?”
湯思退亦云: “ 此皆利害不切於己,大言誤國,以邀美名,宗社大計,豈同戲劇?” 斯二人者,雖亦踵檜之故智,然不可謂非切中時勢之言也!
source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http://form1to3historyandculture.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38.html
souce :
史稱 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議和外交 」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Labels:
大乘百法明門論,
五區公投,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陳鵬釋譯:唯識四論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復興會的士大夫中文班,是我的私家講學,以士大夫掌握天人之道 與朝廷大政的原則來講論古文。
例如講 柳宗元 《封建論》,會講歐洲 與華夏的兩種進路,羅馬帝國滅亡 開出封建諸侯 與民族國家之路,周朝滅亡 卻開出郡縣行政 與天下一統之路,為何歐洲 與華夏會選擇不同的 paradigm shift( 範式轉移)。
賈誼 《過秦論》,會用博弈論來講六國 與秦國,六國如何採用小結盟( 自保而不滅秦 )而不是大結盟( 合縱滅秦)的方式來生存下去。
蘇洵 《六國論》何以是一篇士大夫 與宋王室策略選擇不同的論文,香港政局又如何應用 《六國論》 的系統分析 與程式行動(action programme )。
我的城邦論如何對待中共?這些都可以在古文政論 找到思想來源。
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然而,在蘇轍 《商論》、蘇軾 《秦始帝皇論 》、曾鞏 《唐論》、王夫之 《宋論》 裡面讀到的,卻是士大夫如何在朝代不斷更替之中 掌握政治恆久不變的道理,從而掌握道統和權力,制衡王室!這些都是以士大夫的立場來學習古文的宗旨。
香港的中學教的中文,是培養辦公室奴隸用的,不是培養士大夫用的!辦公室奴隸 是眼巴巴看着老闆不斷轉換而自己呆坐,士大夫是不論誰做老闆,都要聽我指揮。
這是我的私家講學,在大學教古文選讀,就不能這樣拉開視野,縱橫天下而論。將來脫離大學,找到資金,設立長久的會所,就展開私人的書院教學,有教無類,為香港培養現代的士大夫。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633611997225?fref=nf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
https://www.facebook.com/hkresurgence
Reflections on my Chinese class for scholar-officials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992373770813127
- -
柳宗元《封建論》
賈誼《過秦論》
蘇洵《六國論》
蘇轍《商論》
蘇軾《秦始帝皇論》
曾鞏《唐論》
王夫之《宋論》
--
宋名臣奏議原序
2
古之人臣所以告其君者不可得而詳矣.考之於書臯陶之矢厥謨伊尹之作伊訓傅說之作說命周公之作無逸大抵皆後之諫䟽也.
至於君奭之篇所以告召公者既厯舉商之諸臣而又曰有若虢叔閎夭有若散宜生太顛有若南宫括併及乎周之賢臣而申言之.
葢古聖賢之相告相勉者無非以前聞人為法雖五臣之謀謨不可見以周公之言推之則遺風餘烈尚可想也漢興將相名臣議論務在寛厚意其當時蘭臺石室之所藏金匱玉版之所載一時名臣奏陳未必不萃此書降武宣以後博士議郎備中朝顧問應對者未聞舉一言以告其主宜乎武宣之治不能守髙文之舊若魏相條.
漢興以来賢臣賈●鼂錯董仲舒所言奏請施行雖曰得國家之大體然考其時濫趙葢韓楊之誅開金張許史之漸.
宣帝雖以中興之君而為基禍之主烏在其為條陳故事也惟我國朝淳化懿綱逺接三代小臣不佞竊窺累朝國論則淳厚見於立國之初中正作於慶厯之際矯激起於熙寕之後方其淳厚也.
如太羮●酒淡乎其味朱●䟽越純如其音及其中正也則朝陽鳴鳳而見者歌舞法筵龍象而聞者作興至其矯激也.
則大冬嚴霜而松柏不彫驚湍駭浪而巨石不轉即諸臣之言以考一代之治雖醫者用藥各有不同而參苓烏喙皆足以收藥石之效故當時公道大行盡言無隠忠言極諌皆萃於朝流芳簡冊.
足以垂萬世之宏規逮夫紹聖以後議論一反一覆鉗天下以一人之口揜天下以一人之目而祖宗良法美意無復一存夫以先朝名公鉅卿章䟽聮篇累牘未易管窺.
然要其大綱則畏天命也法祖宗也恤人言也而或者乃以三不足之說反之遂使小人祖述其說以禍天下始作俑者未嘗不痛恨於荆舒也眀鑒之垂前車之戒.
凡有志於國家者其可捨是而他求哉先正丞相忠定福王趙公曩嘗編●國朝名臣奏議開端于閩郡奏書于錦城亦巳上徹乙覧淳熙至今踰六十年矣.
蜀舊鋟本巳燬于兵公之孫尚書閣學必愿繩武出鎭嘗命工刋刻而未就適季温以臬事攝郡捐金命郡文學掾朱君貔孫繼成之念.
昔先大父薌室曾受忠定之知嘗同蜀之名流預討論之列今既遂尚書之志亦可發●先祖舊事自兹家藏此書舉以告君推以治國以復我宋純懿之治猶有望焉.
詩云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尚二家臣子拳拳繼世之忠云淳祐庚戌立秋日朝請大夫權福建路提㸃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提舉河渠公事提舉弓手寨兵借紫眉山史季温序
- --
3
進宋名臣奏議序
4
臣竊惟國家治亂之原係乎言路通塞而已盖言路既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得以其實上聞人君以之用捨廢置罔有不當故其國無不治言路不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壅於上聞雖或聞之亦莫得其實人君以之用捨廢置不得其當故其國無不亂臣嘗以是歴觀前古上自周秦下及五季相望數千載間或治或亂俱同一轍然則天地之至理古今之常道無易於是矣.
恭惟我宋藝祖開基累聖嗣業深仁厚澤相傳一道若夫崇建三館増置諫貟許給舍以封還責侍從以獻納復唐轉對之制設漢方正之科.
凡以開廣聰明容受讜直海涵天覆日新月益得人之盛髙掩前古逮至王安石為相務行新法違衆自用而患人之莫巳從也.
於是指老成為流俗謂公論為浮言屏棄忠良一時殆盡自是而後諂諛之風盛而朋黨之禍起矣
臣伏覩建隆以来諸臣章奏考尋嵗月盖最盛於●歴元祐之際而莫●於熙寜紹聖之時方其盛也朝廷庶事微有過差.
則上自公卿大夫下及郡縣小吏皆得盡言極諫無所諱忌其論議不巳則至於舉國之士咸出死力而争之.
當是時也豈無不利於言者謂其強聒取名植黨干利期以動揺上心然而聖君賢相卒善遇而●容之故其治効卓然士以増氣及其●也朝廷有大黜陟大政令至無一人敢議論者縱或有之其言委曲畏避終無以感悟人主之意而獻諛者遂以為內外安靜若無一事可言者矣殊不知禍亂之機發於所伏今尚忍言哉臣仰惟陛下天資睿眀聖學淵懿顧非羣臣所能仰望而若稽古訓虚受直言二紀于茲積勤不倦.
嘗命館閣儒臣編●國朝文鑑奏䟽百五十六篇猶病其太略茲不以臣既愚且陋復許之盡獻其書萬機餘閒幸賜紬繹推觀●厯元祐諸臣其詞直其計從而見効如此熙寜紹聖諸臣其言切其人放逐而致禍如彼然則國家之治亂言路之通塞盖可以鑒矣臣不任惓惓之誠臣趙汝愚謹序
宋史報告 : [之三] 兩次變法 : 「慶曆政改」與「熙寧變法」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復興會的士大夫中文班,是我的私家講學,以士大夫掌握天人之道 與朝廷大政的原則來講論古文。
例如講 柳宗元 《封建論》,會講歐洲 與華夏的兩種進路,羅馬帝國滅亡 開出封建諸侯 與民族國家之路,周朝滅亡 卻開出郡縣行政 與天下一統之路,為何歐洲 與華夏會選擇不同的 paradigm shift( 範式轉移)。
賈誼 《過秦論》,會用博弈論來講六國 與秦國,六國如何採用小結盟( 自保而不滅秦 )而不是大結盟( 合縱滅秦)的方式來生存下去。
蘇洵 《六國論》何以是一篇士大夫 與宋王室策略選擇不同的論文,香港政局又如何應用 《六國論》 的系統分析 與程式行動(action programme )。
我的城邦論如何對待中共?這些都可以在古文政論 找到思想來源。
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然而,在蘇轍 《商論》、蘇軾 《秦始帝皇論 》、曾鞏 《唐論》、王夫之 《宋論》 裡面讀到的,卻是士大夫如何在朝代不斷更替之中 掌握政治恆久不變的道理,從而掌握道統和權力,制衡王室!這些都是以士大夫的立場來學習古文的宗旨。
香港的中學教的中文,是培養辦公室奴隸用的,不是培養士大夫用的!辦公室奴隸 是眼巴巴看着老闆不斷轉換而自己呆坐,士大夫是不論誰做老闆,都要聽我指揮。
這是我的私家講學,在大學教古文選讀,就不能這樣拉開視野,縱橫天下而論。將來脫離大學,找到資金,設立長久的會所,就展開私人的書院教學,有教無類,為香港培養現代的士大夫。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633611997225?fref=nf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
https://www.facebook.com/hkresurgence
Reflections on my Chinese class for scholar-officials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992373770813127
- -
柳宗元《封建論》
賈誼《過秦論》
蘇洵《六國論》
蘇轍《商論》
蘇軾《秦始帝皇論》
曾鞏《唐論》
王夫之《宋論》
--
宋名臣奏議原序
2
古之人臣所以告其君者不可得而詳矣.考之於書臯陶之矢厥謨伊尹之作伊訓傅說之作說命周公之作無逸大抵皆後之諫䟽也.
至於君奭之篇所以告召公者既厯舉商之諸臣而又曰有若虢叔閎夭有若散宜生太顛有若南宫括併及乎周之賢臣而申言之.
葢古聖賢之相告相勉者無非以前聞人為法雖五臣之謀謨不可見以周公之言推之則遺風餘烈尚可想也漢興將相名臣議論務在寛厚意其當時蘭臺石室之所藏金匱玉版之所載一時名臣奏陳未必不萃此書降武宣以後博士議郎備中朝顧問應對者未聞舉一言以告其主宜乎武宣之治不能守髙文之舊若魏相條.
漢興以来賢臣賈●鼂錯董仲舒所言奏請施行雖曰得國家之大體然考其時濫趙葢韓楊之誅開金張許史之漸.
宣帝雖以中興之君而為基禍之主烏在其為條陳故事也惟我國朝淳化懿綱逺接三代小臣不佞竊窺累朝國論則淳厚見於立國之初中正作於慶厯之際矯激起於熙寕之後方其淳厚也.
如太羮●酒淡乎其味朱●䟽越純如其音及其中正也則朝陽鳴鳳而見者歌舞法筵龍象而聞者作興至其矯激也.
則大冬嚴霜而松柏不彫驚湍駭浪而巨石不轉即諸臣之言以考一代之治雖醫者用藥各有不同而參苓烏喙皆足以收藥石之效故當時公道大行盡言無隠忠言極諌皆萃於朝流芳簡冊.
足以垂萬世之宏規逮夫紹聖以後議論一反一覆鉗天下以一人之口揜天下以一人之目而祖宗良法美意無復一存夫以先朝名公鉅卿章䟽聮篇累牘未易管窺.
然要其大綱則畏天命也法祖宗也恤人言也而或者乃以三不足之說反之遂使小人祖述其說以禍天下始作俑者未嘗不痛恨於荆舒也眀鑒之垂前車之戒.
凡有志於國家者其可捨是而他求哉先正丞相忠定福王趙公曩嘗編●國朝名臣奏議開端于閩郡奏書于錦城亦巳上徹乙覧淳熙至今踰六十年矣.
蜀舊鋟本巳燬于兵公之孫尚書閣學必愿繩武出鎭嘗命工刋刻而未就適季温以臬事攝郡捐金命郡文學掾朱君貔孫繼成之念.
昔先大父薌室曾受忠定之知嘗同蜀之名流預討論之列今既遂尚書之志亦可發●先祖舊事自兹家藏此書舉以告君推以治國以復我宋純懿之治猶有望焉.
詩云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尚二家臣子拳拳繼世之忠云淳祐庚戌立秋日朝請大夫權福建路提㸃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提舉河渠公事提舉弓手寨兵借紫眉山史季温序
- --
3
進宋名臣奏議序
4
臣竊惟國家治亂之原係乎言路通塞而已盖言路既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得以其實上聞人君以之用捨廢置罔有不當故其國無不治言路不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壅於上聞雖或聞之亦莫得其實人君以之用捨廢置不得其當故其國無不亂臣嘗以是歴觀前古上自周秦下及五季相望數千載間或治或亂俱同一轍然則天地之至理古今之常道無易於是矣.
恭惟我宋藝祖開基累聖嗣業深仁厚澤相傳一道若夫崇建三館増置諫貟許給舍以封還責侍從以獻納復唐轉對之制設漢方正之科.
凡以開廣聰明容受讜直海涵天覆日新月益得人之盛髙掩前古逮至王安石為相務行新法違衆自用而患人之莫巳從也.
於是指老成為流俗謂公論為浮言屏棄忠良一時殆盡自是而後諂諛之風盛而朋黨之禍起矣
臣伏覩建隆以来諸臣章奏考尋嵗月盖最盛於●歴元祐之際而莫●於熙寜紹聖之時方其盛也朝廷庶事微有過差.
則上自公卿大夫下及郡縣小吏皆得盡言極諫無所諱忌其論議不巳則至於舉國之士咸出死力而争之.
當是時也豈無不利於言者謂其強聒取名植黨干利期以動揺上心然而聖君賢相卒善遇而●容之故其治効卓然士以増氣及其●也朝廷有大黜陟大政令至無一人敢議論者縱或有之其言委曲畏避終無以感悟人主之意而獻諛者遂以為內外安靜若無一事可言者矣殊不知禍亂之機發於所伏今尚忍言哉臣仰惟陛下天資睿眀聖學淵懿顧非羣臣所能仰望而若稽古訓虚受直言二紀于茲積勤不倦.
嘗命館閣儒臣編●國朝文鑑奏䟽百五十六篇猶病其太略茲不以臣既愚且陋復許之盡獻其書萬機餘閒幸賜紬繹推觀●厯元祐諸臣其詞直其計從而見効如此熙寜紹聖諸臣其言切其人放逐而致禍如彼然則國家之治亂言路之通塞盖可以鑒矣臣不任惓惓之誠臣趙汝愚謹序
宋史報告 : [之三] 兩次變法 : 「慶曆政改」與「熙寧變法」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Labels:
文章軌範,
王陽明,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明治漢學,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史稱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強榦弱枝 」 政策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史稱 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強榦弱枝 」 政策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宋史篇
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地方權力過重,中央與之失去平衡的弊病,與及藩鎮割據的情況,於是實行強榦弱枝政策。強榦弱枝即將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於皇帝。無可否認,這政策將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人擅政的積弊革除,但因矯枉過正,終導致北宋長期貧弱。現據史實論述如下:
首先,強榦弱枝的最重要措施,就是設法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兵權。北宋立國初年,宋太祖即取消殿前都點檢和副都點檢,另設馬步殿前三個都指揮使,即所謂「三帥」來分統禁軍,削弱了禁軍統領的軍權;又次一級的軍官則用一些資望較淺,容易駕馭的人充任,且時常更調,目的在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外,還實行「更戍法」,分遣禁軍戍守邊境,軍隊的駐屯地又時常更換,統兵將帥則長駐防地,不隨士兵行動,說是練習勤,平均勞逸,實則使「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惰」,將領無從擁兵自重。
另外,兵制中分禁兵、廂兵、鄉兵。禁兵是中央的衛兵,用來保衛皇室、京都及鎮戍地方;但宋的禁兵專取軍民中強壯者充當,訓練較嚴,裝備較好,糧賜優厚,人數最多。相反地方上的廂兵只是老弱殘兵,缺乏訓練。這些兵種,只有直接控制在中央的禁兵最強,且一半駐京師,一半守各地,所謂「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
但這種內重外輕、內外相制的軍事安排,卻造成北宋的積弱。因宋初即處於不利形勢,北方強遼、西夏壓境,北方燕雲十六州未收復,如今強榦弱枝,地方力量,與中央失平衡。這種「守內虛外」部署,首先造成了邊防上防禦力量的弱點。且過分集中軍權,實行兵將分離,養兵雖多,卻指揮不靈,造成戰鬥力弱,統兵的將帥沒有作戰的指揮權,不但必須按皇帝制定的陣圖作戰,而且受皇帝派去監軍的內臣許多行動上的限制。
故此在與遼、夏、金的交戰中,宋軍屢戰屢敗,北宋對遼戰爭中,81戰僅1勝;仁宗時全力對付西夏,也只得暫時歲賜求和。北宋外患為歷朝之最嚴重,終因靖康之難而亡,這與北宋行強榦弱枝政策有關。
這兵制也給宋政府帶來沉重財政負擔。開國時兵數僅16萬,其後兵數漸多,質素反差,到仁宗慶曆年間,兵數達到125萬9千。龐大的軍隊成為財政上最大的開支,養兵費佔全國歲入的六分之五,令財政枯竭。加上軍事上不敵外族,往往又以議和方式了事,結果,連年不絕的歲輸也令北宋財政負擔更加沉重。
強榦弱枝政策在行政方面可從政權的集中見到。對中央官僚的權柄,大加限制,削弱相權,設樞密院掌軍事,三司使掌財政,宰相只負責一般行政事務。宋政府還提高了給事中、諫議大夫等台諫官的地位,不再作為宰相轄下的屬官;真宗時又設立諫院,脫離宰相而獨立,權勢地位與宰相相等,可以任意彈劾執政大臣,而不一定要有實據,即使奏彈不當也不加懲罰,這樣通過相權的分割削弱而使權力總攬於皇帝手裏。
而且,為了加強皇權,防止大臣權勢過重,官員長期在職專權,於是實施官職分離,所謂「官與職殊,名與實分」官制中有官、職、差遣之分;官是官級,只拿俸祿;職是資格,即甚麼閣的大學士之類;差遣才是實職,正式執行權力的職務,因此做官不一定有實際工作,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
分割削弱相權,官職分離造成吏治的敗壞。宋太祖為了加強皇權,多置機構,加設副職,官職分離,互相牽制等辦法,削弱了軍政大臣獨立掌握的權力,事無大小都要皇帝裁決。官僚機構龐大而運轉不靈,尤其差遣之設及日後科舉膨脹,造成冗官的問題。真宗時全國官吏不過萬餘人,至英宗時,竟增至2萬4千多人,而宗室吏員,也有1萬5千人,冗官冗吏導致財政日益枯竭,國用不足。
且諫官權大,輕易彈人,大臣間猜疑傾軋,宋代人才輩出,而大多不能重用,即使偶有能人賢者在任,也因議論多,互相牽制,空有良謀善策而無法施行,范仲淹便是一明顯例子。本官不管本職,本職不干本事,用人必疑,猜防過重,始用即罷,官員難有發揮,政治自然難有起色。此外,官場亦形成苟且因循,坐待升遷,貪污腐化,賄賂公行之風;這種官僚內政的腐敗不振,實乃強榦弱枝政策下的惡果。
宋朝在地方行政上,也貫徹「弱枝」的原則,把地方權力集於中央。首先,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用文臣知州事,州官人選,概用文人,「列郡用京官權知,三年一換」,不得連任,並設「通判」以分其權。通判名義上,是知州的副手,實際上權力很大,知州的命令要他聯署才生效,通判更可直接向皇帝報告,使地方長官不能專權。各路又設帥、漕、倉、憲四個監司,負責兵工民事、地方財政、倉務救恤和提點刑獄。四司同為中央派往地方監察地方政事者。
至於地方上的財政,規定各路州縣收來的租賦,除必須開支外,一律由轉運使轉運京師。另外,地方稅收由中央派京官到各地監收。地方上的司法權也受削弱,如死刑的案件,要經中央刑部審核才能處決。又常派京官至各地視察,有時還派人到一些地區專管司法之事。總之,慕求地方上軍、政、財、法都受中央控制、監察。
可惜,這矯枉過正的政策,令地方上的行政始終不上軌道,地方上欠缺財政從事建設,遇有民變或外族入侵時則更不能抵抗,地方財政費用無以支付,只得徵取於民,助長了地方官吏的貪污和搾取,強榦弱枝,終導致地方各方面的不足和腐敗。南宋時的朱熹說過「本朝鑑於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正好說明地方上的貧弱。
強榦弱枝政策,沒錯能消除了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的弊端,可是北宋沒有適時作出的調整,由於矯枉過正,致使無論中央或地方的一切權力都收於中央,集於皇帝,對整個國家來說是另一種危機,不單弄致外患為禍,也導致民變發生。北宋長期積弱,最終滅亡,實與強榦弱枝政策有密切關係。
宋史篇
Q1.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Q2.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Q3. 南宋偏安一隅,於強敵窺伺下,何以竟能延祚百年,試加以分析。
source :
沙宏 :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怎樣學歷史 ── 嚴耕望的治史三書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7538276640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27.htm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x.cclawnet.com/chinastory/05《细说宋朝》/index.htm
宋史篇
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地方權力過重,中央與之失去平衡的弊病,與及藩鎮割據的情況,於是實行強榦弱枝政策。強榦弱枝即將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於皇帝。無可否認,這政策將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人擅政的積弊革除,但因矯枉過正,終導致北宋長期貧弱。現據史實論述如下:
首先,強榦弱枝的最重要措施,就是設法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兵權。北宋立國初年,宋太祖即取消殿前都點檢和副都點檢,另設馬步殿前三個都指揮使,即所謂「三帥」來分統禁軍,削弱了禁軍統領的軍權;又次一級的軍官則用一些資望較淺,容易駕馭的人充任,且時常更調,目的在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外,還實行「更戍法」,分遣禁軍戍守邊境,軍隊的駐屯地又時常更換,統兵將帥則長駐防地,不隨士兵行動,說是練習勤,平均勞逸,實則使「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惰」,將領無從擁兵自重。
另外,兵制中分禁兵、廂兵、鄉兵。禁兵是中央的衛兵,用來保衛皇室、京都及鎮戍地方;但宋的禁兵專取軍民中強壯者充當,訓練較嚴,裝備較好,糧賜優厚,人數最多。相反地方上的廂兵只是老弱殘兵,缺乏訓練。這些兵種,只有直接控制在中央的禁兵最強,且一半駐京師,一半守各地,所謂「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
但這種內重外輕、內外相制的軍事安排,卻造成北宋的積弱。因宋初即處於不利形勢,北方強遼、西夏壓境,北方燕雲十六州未收復,如今強榦弱枝,地方力量,與中央失平衡。這種「守內虛外」部署,首先造成了邊防上防禦力量的弱點。且過分集中軍權,實行兵將分離,養兵雖多,卻指揮不靈,造成戰鬥力弱,統兵的將帥沒有作戰的指揮權,不但必須按皇帝制定的陣圖作戰,而且受皇帝派去監軍的內臣許多行動上的限制。
故此在與遼、夏、金的交戰中,宋軍屢戰屢敗,北宋對遼戰爭中,81戰僅1勝;仁宗時全力對付西夏,也只得暫時歲賜求和。北宋外患為歷朝之最嚴重,終因靖康之難而亡,這與北宋行強榦弱枝政策有關。
這兵制也給宋政府帶來沉重財政負擔。開國時兵數僅16萬,其後兵數漸多,質素反差,到仁宗慶曆年間,兵數達到125萬9千。龐大的軍隊成為財政上最大的開支,養兵費佔全國歲入的六分之五,令財政枯竭。加上軍事上不敵外族,往往又以議和方式了事,結果,連年不絕的歲輸也令北宋財政負擔更加沉重。
強榦弱枝政策在行政方面可從政權的集中見到。對中央官僚的權柄,大加限制,削弱相權,設樞密院掌軍事,三司使掌財政,宰相只負責一般行政事務。宋政府還提高了給事中、諫議大夫等台諫官的地位,不再作為宰相轄下的屬官;真宗時又設立諫院,脫離宰相而獨立,權勢地位與宰相相等,可以任意彈劾執政大臣,而不一定要有實據,即使奏彈不當也不加懲罰,這樣通過相權的分割削弱而使權力總攬於皇帝手裏。
而且,為了加強皇權,防止大臣權勢過重,官員長期在職專權,於是實施官職分離,所謂「官與職殊,名與實分」官制中有官、職、差遣之分;官是官級,只拿俸祿;職是資格,即甚麼閣的大學士之類;差遣才是實職,正式執行權力的職務,因此做官不一定有實際工作,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
分割削弱相權,官職分離造成吏治的敗壞。宋太祖為了加強皇權,多置機構,加設副職,官職分離,互相牽制等辦法,削弱了軍政大臣獨立掌握的權力,事無大小都要皇帝裁決。官僚機構龐大而運轉不靈,尤其差遣之設及日後科舉膨脹,造成冗官的問題。真宗時全國官吏不過萬餘人,至英宗時,竟增至2萬4千多人,而宗室吏員,也有1萬5千人,冗官冗吏導致財政日益枯竭,國用不足。
且諫官權大,輕易彈人,大臣間猜疑傾軋,宋代人才輩出,而大多不能重用,即使偶有能人賢者在任,也因議論多,互相牽制,空有良謀善策而無法施行,范仲淹便是一明顯例子。本官不管本職,本職不干本事,用人必疑,猜防過重,始用即罷,官員難有發揮,政治自然難有起色。此外,官場亦形成苟且因循,坐待升遷,貪污腐化,賄賂公行之風;這種官僚內政的腐敗不振,實乃強榦弱枝政策下的惡果。
宋朝在地方行政上,也貫徹「弱枝」的原則,把地方權力集於中央。首先,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用文臣知州事,州官人選,概用文人,「列郡用京官權知,三年一換」,不得連任,並設「通判」以分其權。通判名義上,是知州的副手,實際上權力很大,知州的命令要他聯署才生效,通判更可直接向皇帝報告,使地方長官不能專權。各路又設帥、漕、倉、憲四個監司,負責兵工民事、地方財政、倉務救恤和提點刑獄。四司同為中央派往地方監察地方政事者。
至於地方上的財政,規定各路州縣收來的租賦,除必須開支外,一律由轉運使轉運京師。另外,地方稅收由中央派京官到各地監收。地方上的司法權也受削弱,如死刑的案件,要經中央刑部審核才能處決。又常派京官至各地視察,有時還派人到一些地區專管司法之事。總之,慕求地方上軍、政、財、法都受中央控制、監察。
可惜,這矯枉過正的政策,令地方上的行政始終不上軌道,地方上欠缺財政從事建設,遇有民變或外族入侵時則更不能抵抗,地方財政費用無以支付,只得徵取於民,助長了地方官吏的貪污和搾取,強榦弱枝,終導致地方各方面的不足和腐敗。南宋時的朱熹說過「本朝鑑於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正好說明地方上的貧弱。
強榦弱枝政策,沒錯能消除了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的弊端,可是北宋沒有適時作出的調整,由於矯枉過正,致使無論中央或地方的一切權力都收於中央,集於皇帝,對整個國家來說是另一種危機,不單弄致外患為禍,也導致民變發生。北宋長期積弱,最終滅亡,實與強榦弱枝政策有密切關係。
宋史篇
Q1.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Q2.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Q3. 南宋偏安一隅,於強敵窺伺下,何以竟能延祚百年,試加以分析。
source :
沙宏 :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怎樣學歷史 ── 嚴耕望的治史三書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7538276640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27.htm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x.cclawnet.com/chinastory/05《细说宋朝》/index.htm
Labels:
五區公投,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明治漢學,
法舫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瑜伽師地論,
簡朝亮 : 尚書集注述疏,
p2p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吳晗致胡適(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適之師:
吳晗致胡適(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適之師:
先生的文章已經叫人鈔好拿去付印了,現在把原稿先行掛號奉還。
今午同蔣廷黻先生談話,他說他正在發愁,因為《獨立》週報預備在下下星期出版,第一期稿件已齊,卻還找不到一個合式的經理人。生因此想起五星期前同黎昔非君到協和來看先生的時候,先生曾提過此事,並問黎君願否幫忙,就把這話告訴蔣先生,他很高興,叫生即刻寫信,請先生決定並徵求昔非同意(他住銀匣大豐公寓)。
這半年來讀《明史》,發生了無數的問題,其中最叫人疑心的一個是胡惟庸事件。據明史《胡惟庸傳》、《日本傳》、《李善長傳》諸記載,是胡惟庸想造反,私使明州衛指揮林賢下海招倭,使元遺臣封績往漠北請援,日本國良懷遣僧如瑤率四百人偽為貢獻巨燭,中藏兵器,謀乘機為助,未至而惟庸敗,至十七年(一作二十年七月,一作十五年)林賢事發,族之,乃絕日本,著祖訓,列為不征之國。這事敘述非常可疑,關係非常重大,中日諸紀載又均有矛盾,如:
(1)《紀事本末》載太監雲奇事,說胡惟庸請太祖幸第謀行刺,被雲奇阻,事發,誅惟庸。此說本《列卿記》附錄,雷禮又本之何孟春《雲奇墓碑》。原碑未指明姓名,何氏臆斷為惟庸。此事《皇明史竊》、《皇明泳化類編》、《明書》、《殊域周諮錄》、《紀事本末補編》、《從信錄》、《法傳錄》諸書皆篤信之。
(2)日使如瑤,中日諸書均以為良懷所遣,《資治通紀》及《蒼霞草》則以為義滿所遣。最後一次來華時代,《籌海圖編》以為洪武二十年,《明史》以為十七年,諸書或作十五年。
(3)胡惟庸罪狀,《明史》所錄系據《實錄》,全載當時口供。不可信。(其價值與嚴世蕃口供等,王世貞篤信之,其子士騏則疑非是。)其被誅前過失,諸書亦所載不一,綜為(一)毒死劉基,此有黃伯生《誠意伯行狀》可據。疑即由太祖指使惟庸行毒,複中以罪圖滅口,故史隱約其辭;(二)壅蔽安南貢使;(三)私沒入官婦女;(四)其子死市中,惟庸殺挽人被罪;(五)榜關吏為諸奸利;(六)通倭;(七)通朝鮮三佛齊;(八)通元;(九)謀刺諸端,均矛盾可疑。
(4)惟庸大罪為通倭,諸書所記皆類兒戲,且《明史》言:“十七年七月林賢事發……”不見《實錄》及任何紀載。惟庸死後與日本之詔勅不及此事。日本紀載亦無一字及之,即有,亦皆采自中籍。
(5)李善長之冤,王國用疏已及之。太祖猜忌,諸元勳宿將均遭非罪誅夷,胡文臣且初曾寄心腹,懼其泄青田死事,故借其平日不慊之行為陷以叛逆,不惜偽造口實,著之祖訓,一面明知不能征服日本,而又無法阻其入寇,因曲為之引,藉端絕交,諸家紀載但憑《實錄》,日人又憑中籍,適墮太祖計中,以致數百年來,人均為所欺。
其餘可疑之處極多。生打算在暑假前寫一篇文章耑論此事,以說明明代初葉之中日外交關係,一掃前人之說。不過還不敢十分自信,極盼先生能予以指教。
又異稱《日本傳》引塗山《明政統宗》七:“永樂五年八月,勅陝西行都司都指揮陳敬等及巡按監察禦史禁止外交。上曰:‘臣無外交,古有明戒。太祖高皇帝申明此禁,最為嚴切。如胡惟庸私往卜寵吉兒、通日本等處,禍及身家,天下後世曉然知也。……’”
文中卜寵吉兒疑即北邊地名,但化了很多功夫都查不出在那兒,這條材料又僅見於此地,無所參證。不知先生能介紹一位專治元明西北史地的為解此疑否?
前在協和曾談及《綠野仙蹤》抄本事,先生當時說打算把它抄一部出來。生後又與振鐸先生談,亦極贊此舉。假如先生認為此書有抄出之價值,生當囑在燕京圖書館服務之友人設法買一部木刻本,光抄它不同的所在。此友已允許完全盡義務代為校抄,一候示到,便可舉行。專此謹頒。康健
學生 吳春晗上 二十四日晚十二時
- - -
胡適複吳晗函(1931年 9月12日)
初載《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三冊
又載蘇雙碧主編,《吳晗自傳書信文集》,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75-76頁。
春晗同學:
你的信使我很高興。蔣(注:蔣廷黻)、張(注:張子高)諸公之厚意最可感謝,甚盼你見他們時為我道謝。
蔣先生期望你治明史,這是一個最好的勸告。秦漢時代材料太少,不是初學所能整理,可讓成熟的學者去工作。材料少則有許多地方須用大膽的假設,而證實甚難,非有豐富的經驗,最精密的方法,不能有功。
晚代歷史,材料較多,初看去似甚難,其實較易整理,因為處處腳踏實地,但肯勤勞,自然有功。凡立一說,進一解,皆容易證實,最可以訓練方法。
你問的幾點,大致可以解答如下:
(一)應先細細點讀 《明史》;同時先讀 《明史紀事本末》 一遍 或兩遍。《實錄》可在讀明史後用來對勘。此是初步工作。于史傳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號、籍貫、諡法,隨筆記出,列一表備查,將來讀文集雜記等書便不感覺困難。讀文集之中的碑傳,亦須用此法。
(二)滿洲未入關以前的歷史,有人專門研究;可先看孟森(心史)《 清開國史》(商務)一類的書。你此時暫不必關心。此是另一門之學。謝國禎君有此時期史料考,已由北平圖書館出版。(孟心史現在北大。)
(三)已讀得一代全史之後,可以試作 “ 專題研究 ”之小論文( monographs);題目越小越好,要在 “ 小題大做” ,可以得訓練。千萬不可做大題目。
(四)劄記最有用。逐條必須注明卷冊頁數,引用時可以複檢。許多好“專題研究” 皆是劄記的結果。
(五)明代外人記載尚少,但如 “ 倭寇” 問題,西洋通商問題,南洋問題,耶酥會教士東來問題,皆有日本及西洋著述可資參考。蔣廷黻先生必能指導你,我是外行。
以上匆匆答覆定不滿意。
胡適
廿,九,十二。
請你記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訓練自己作一個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學者。你不要誤會蔣先生勸告的意思。
- -
明史,吳晗
source :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先生的文章已經叫人鈔好拿去付印了,現在把原稿先行掛號奉還。
今午同蔣廷黻先生談話,他說他正在發愁,因為《獨立》週報預備在下下星期出版,第一期稿件已齊,卻還找不到一個合式的經理人。生因此想起五星期前同黎昔非君到協和來看先生的時候,先生曾提過此事,並問黎君願否幫忙,就把這話告訴蔣先生,他很高興,叫生即刻寫信,請先生決定並徵求昔非同意(他住銀匣大豐公寓)。
這半年來讀《明史》,發生了無數的問題,其中最叫人疑心的一個是胡惟庸事件。據明史《胡惟庸傳》、《日本傳》、《李善長傳》諸記載,是胡惟庸想造反,私使明州衛指揮林賢下海招倭,使元遺臣封績往漠北請援,日本國良懷遣僧如瑤率四百人偽為貢獻巨燭,中藏兵器,謀乘機為助,未至而惟庸敗,至十七年(一作二十年七月,一作十五年)林賢事發,族之,乃絕日本,著祖訓,列為不征之國。這事敘述非常可疑,關係非常重大,中日諸紀載又均有矛盾,如:
(1)《紀事本末》載太監雲奇事,說胡惟庸請太祖幸第謀行刺,被雲奇阻,事發,誅惟庸。此說本《列卿記》附錄,雷禮又本之何孟春《雲奇墓碑》。原碑未指明姓名,何氏臆斷為惟庸。此事《皇明史竊》、《皇明泳化類編》、《明書》、《殊域周諮錄》、《紀事本末補編》、《從信錄》、《法傳錄》諸書皆篤信之。
(2)日使如瑤,中日諸書均以為良懷所遣,《資治通紀》及《蒼霞草》則以為義滿所遣。最後一次來華時代,《籌海圖編》以為洪武二十年,《明史》以為十七年,諸書或作十五年。
(3)胡惟庸罪狀,《明史》所錄系據《實錄》,全載當時口供。不可信。(其價值與嚴世蕃口供等,王世貞篤信之,其子士騏則疑非是。)其被誅前過失,諸書亦所載不一,綜為(一)毒死劉基,此有黃伯生《誠意伯行狀》可據。疑即由太祖指使惟庸行毒,複中以罪圖滅口,故史隱約其辭;(二)壅蔽安南貢使;(三)私沒入官婦女;(四)其子死市中,惟庸殺挽人被罪;(五)榜關吏為諸奸利;(六)通倭;(七)通朝鮮三佛齊;(八)通元;(九)謀刺諸端,均矛盾可疑。
(4)惟庸大罪為通倭,諸書所記皆類兒戲,且《明史》言:“十七年七月林賢事發……”不見《實錄》及任何紀載。惟庸死後與日本之詔勅不及此事。日本紀載亦無一字及之,即有,亦皆采自中籍。
(5)李善長之冤,王國用疏已及之。太祖猜忌,諸元勳宿將均遭非罪誅夷,胡文臣且初曾寄心腹,懼其泄青田死事,故借其平日不慊之行為陷以叛逆,不惜偽造口實,著之祖訓,一面明知不能征服日本,而又無法阻其入寇,因曲為之引,藉端絕交,諸家紀載但憑《實錄》,日人又憑中籍,適墮太祖計中,以致數百年來,人均為所欺。
其餘可疑之處極多。生打算在暑假前寫一篇文章耑論此事,以說明明代初葉之中日外交關係,一掃前人之說。不過還不敢十分自信,極盼先生能予以指教。
又異稱《日本傳》引塗山《明政統宗》七:“永樂五年八月,勅陝西行都司都指揮陳敬等及巡按監察禦史禁止外交。上曰:‘臣無外交,古有明戒。太祖高皇帝申明此禁,最為嚴切。如胡惟庸私往卜寵吉兒、通日本等處,禍及身家,天下後世曉然知也。……’”
文中卜寵吉兒疑即北邊地名,但化了很多功夫都查不出在那兒,這條材料又僅見於此地,無所參證。不知先生能介紹一位專治元明西北史地的為解此疑否?
前在協和曾談及《綠野仙蹤》抄本事,先生當時說打算把它抄一部出來。生後又與振鐸先生談,亦極贊此舉。假如先生認為此書有抄出之價值,生當囑在燕京圖書館服務之友人設法買一部木刻本,光抄它不同的所在。此友已允許完全盡義務代為校抄,一候示到,便可舉行。專此謹頒。康健
學生 吳春晗上 二十四日晚十二時
- - -
胡適複吳晗函(1931年 9月12日)
初載《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三冊
又載蘇雙碧主編,《吳晗自傳書信文集》,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75-76頁。
春晗同學:
你的信使我很高興。蔣(注:蔣廷黻)、張(注:張子高)諸公之厚意最可感謝,甚盼你見他們時為我道謝。
蔣先生期望你治明史,這是一個最好的勸告。秦漢時代材料太少,不是初學所能整理,可讓成熟的學者去工作。材料少則有許多地方須用大膽的假設,而證實甚難,非有豐富的經驗,最精密的方法,不能有功。
晚代歷史,材料較多,初看去似甚難,其實較易整理,因為處處腳踏實地,但肯勤勞,自然有功。凡立一說,進一解,皆容易證實,最可以訓練方法。
你問的幾點,大致可以解答如下:
(一)應先細細點讀 《明史》;同時先讀 《明史紀事本末》 一遍 或兩遍。《實錄》可在讀明史後用來對勘。此是初步工作。于史傳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號、籍貫、諡法,隨筆記出,列一表備查,將來讀文集雜記等書便不感覺困難。讀文集之中的碑傳,亦須用此法。
(二)滿洲未入關以前的歷史,有人專門研究;可先看孟森(心史)《 清開國史》(商務)一類的書。你此時暫不必關心。此是另一門之學。謝國禎君有此時期史料考,已由北平圖書館出版。(孟心史現在北大。)
(三)已讀得一代全史之後,可以試作 “ 專題研究 ”之小論文( monographs);題目越小越好,要在 “ 小題大做” ,可以得訓練。千萬不可做大題目。
(四)劄記最有用。逐條必須注明卷冊頁數,引用時可以複檢。許多好“專題研究” 皆是劄記的結果。
(五)明代外人記載尚少,但如 “ 倭寇” 問題,西洋通商問題,南洋問題,耶酥會教士東來問題,皆有日本及西洋著述可資參考。蔣廷黻先生必能指導你,我是外行。
以上匆匆答覆定不滿意。
胡適
廿,九,十二。
請你記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訓練自己作一個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學者。你不要誤會蔣先生勸告的意思。
- -
明史,吳晗
source :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Labels:
王龍溪,
江味農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阿賴耶識,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陳鵬釋譯:唯識四論,
彭定康,
說文解字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有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你認同黃宗羲對「明之無善治」的解釋嗎?試加以析論。(10分)
有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你認同黃宗羲對「明之無善治」的解釋嗎?試加以析論。(10分)
有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你認同黃宗羲對「明之無善治」的解釋嗎?試加以析論。(10分)
如果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丞相不單能輔政,而且補救了天子不賢引起的問題。
明太祖廢相就使君主無人輔弼。自成祖以後,諸帝大多昏惰,既無能者輔助,引來宦官亂政。
明代雖設內閣,但是內閣地位遠低於丞相,而閣臣只有在得到君主的支持下才能影響朝局。由此可見,政局之好壞全繫於君主賢愚的情況,沒有因內閣的出現而改變。
- - -
如果不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綜觀歷朝,賢君比賢相重要,因為君主賢明方懂得用賢相,所以黃宗羲認為天子不賢,但可依賴宰相傳賢的看法是不成立的。
君主直轄六部,假如君主賢明,不單能防止權臣亂政,更可加快行政效率。明代政局敗壞,只是由於君主不賢。
明代設內閣亦有輔政獻策的責任,頗能取代丞相之任。
論者多認為內閣權位不高,而且其影響力之大小取決於皇帝的信任。然而,丞相雖為百官之首,但其政治影響力亦全繫於君主的重用與否,假如君主移政內朝,外朝的宰相亦會落得有位無權。
- --
第六章
明朝
一、中書省的撤銷與丞相制的廢除
明代中央政權機構,是圍繞著加強皇權,加強中央對全國各級各部門的控制而設置、演變的。
明初成立的中書省組織龐大,品級高,職權重。有左、右丞相,均正一品。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三品。參知政事,從二品等高級官員,「率以勛臣領其事」。
六部是中書省的下屬機構,總掌地方軍政刑獄的行中書省,亦直屬中書省。中書省的職權是綜理機務,所有給皇帝的奏報,都要先白中書省;一切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令、諭旨,也都經中書省再下達。
太祖指出:「國家大事,總之者中書,分理者六部,至為要職」,又謂:「中書,法度之本,百司之所承。凡朝廷命令政教,皆由斯出」。
但是,這樣一個權重震主的機構,與歷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斷壓抑相權以尊君權的總趨勢是相牴牾的,也是追求大權獨攬的朱元璋所忌諱的。他指出:「人君
不能獨攬庶政,大臣便得以專權自恣用。」;秦亡是由於設了丞相,臣張君之威福,在立國稍後便對中書省嚴密防範。一是全面控制它的工作,在《高皇帝
寶訓》中,有對中書省一系列的敕諭,即包括了軍、政、文、財、外交、刑律、人事各個方面。
二是從人員上加以裁削。四年,以左丞相李善長「其年既高,驅馳侍立,朕心不忍」為借口,下詔讓他致仕,把這年僅58,勞績顯著,威望甚高的開國元勛輕輕易易地擠出了中書省。
九年(1376),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通過這一系列調整,中書省主要官員已抽空了。
三是從組織上將其架空。把行政省改為上承下宣的布政使司,以去掉中書省對地方的統屬關係。在中央則從四方加以箝制,十年,「詔臣民言事者,實封直
達御前」,成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經中書省而上達;十一年,「命奏事無關白中書省」,以切斷中書省與六部各司聯系。至此,中書省除了和皇帝聯
繫外,已是完全孤立了。
十三年 (1380),以謀反罪殺胡惟庸,「肅清逆黨」時株連達3萬餘人。然後「特詔天下罷中書省,廣都府,升六部」,使「權不專於一司,不留於壅蔽」。即提高六部官秩職權,將大都督府散為五軍都督府,均直屬皇帝,以從制度上終止了已存在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
在《皇明祖訓》首章中,亦書明「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後世敢有言更改祖法者,即以奸臣論,無赦」。
果然,終明之世未再出現丞相,而權臣篡位的事亦沒有出現。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撤中書省是個成功的改革,那就是誤解。因為取消了相權,皇權便更趨
於獨裁化;沒有法定輔臣,客觀上有利於宦官的擅權亂政。
從這個角度來說,黃宗羲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帝宰相始也」,這評論基本上還是符合史實的。
- -
二、四輔官
撤中書省之初,朱元璋對「政皆獨斷」頗為得意,但事隔不久,他已難於應付政務叢脞於一身的局面。據給事中張元輔統計,十七年
(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內外諸司奏事札達1660件,共3391事。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所以於十三年(1380)九月設四輔官,春官,夏官,秋、冬官,任務是覆核司法、人事等工
作,與皇帝「講論治道」。但是,為了確保他們不能威脅皇權,朱元璋只選用那些「善屬文,勤慎好學」的老儒,這些人缺乏政治經驗,精力不足而處事迂
腐不決。
四輔官的設置時間很短,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它傳遞了一重要的、肯定的信息:朱元璋也需要輔臣佐政。
- -
三、閣臣權勢的演變與內閣制度的確立
1.
洪武時殿閣學士之設置四輔官制失敗後,十四年(1381),朱元璋先後下令,命司法部門改判案件及各部門之奏章,均由翰林院會議、考駁,認為平允才奏聞。十五年
(1382)十一月,設殿閣大學士。
這時的殿閣學士都是正五品,「不過侍左右,備顧問而己」。具體任務是核閱公文,協助文墨工作。由於太祖勤政,所以他們「鮮所參決」,「未有
大學士而預機務者也」,可見當時內閣形同虛設。王世貞指:「大學士非內閣,(洪武時)原無內閣也」。只是由于殿閣大學士「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
閣之下,避丞相之名」,所以被稱為內閣學士或大學士,而官員調來擔任這工作被稱為入閣。因此盡管有殿閣之臣,而內閣並非官署名稱。
2.
永樂時內閣制度已見雛形
永樂時,內閣成員的素質、職能,比洪武時有了顯著的變化。朱棣以藩王身份奪得帝位後,面對復染的政局,迅速選拔了職位卑微,但年輕、精幹,忠
於自己的解縉、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7人「並直文淵閣」,「開內閣於東閣門內」,把各種機要事務、奏章文書,全都集中到
內閣擬辦。讓他們朝夕左右,機密重務悉預聞,開了殿閣之臣參預軍國大事的先例。甚至「帝就寢,獨賜坐榻前語」。
永樂二年 (1404),又讓他們兼職輔導太子。鼓勵他們盡心職任,做到君臣各盡其道。五年,閣臣不外調便成了慣例,而閣臣設置成了常制,人員也相對穩定。永
樂七年(1409)以後,成祖一再北征、北巡,讓楊士奇、黃淮輔太子監國。這些事實,都足以說明成祖確是把他們作為耳目心腹倚任。
但是,盡管如此,在永樂一朝,內閣諸臣始終只是五品官,只戴翰林之銜,沒有正式的官稱。閣臣設置雖已成為常制,但內閣並非一個穩定的行政機
構,它沒有法定的地位,沒有衙署,沒有印信,人員數額不固定,甚至在太宗、仁宗兩朝實錄中,連「內閣」這個名稱都沒有。
他們只是在文淵閣值班、起草誥敕、獻計獻策,沒有任何裁決政務或發布指示的權力。楊士奇說他們「所職代言」,即撰寫制誥命令誡敕之文,參與典禮、庶政之議及事
之關機密者。
綜上述看來,永樂時殿閣之臣設置相對穩定,其實際作用的發揮,通過代言對政局的影響,比洪武時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這時內閣制度也只能說是
比洪武時前進了一大步,有了內閣制的雛形,還不能算已正式建立。
3.
閣臣權勢的急劇上升與內閣制度的初步形成
仁宗剛即帝位,馬上加楊榮太常卿、金幼孜戶部右侍郎、楊士奇禮部左侍郎、黃淮通政使,全都兼大學士,即他們全部晉為三品,有正式官銜並領雙
薪。但是,他們只是掌內制,備顧問,不預所升職務,即不承擔六部職務的具體工作,也不能以六部的名義發布指令。自此以後,大學士所兼的六部職
務,都只是榮銜。
仁宗還讓他們有事時,密疏以聞。十月,命三法司「今後審決重囚,必令三學士同審」,開了三法司會同內閣審錄重囚的先例。
仁宗還建弘文閣,命楊溥掌閣事,並親自授給閣印,約定「有所建白,封識以進」。仁宗死,顧命大臣除蹇義外,就是楊士奇、楊榮、黃淮。
宣宗即位,罷弘文閣,命太常卿、翰林學士楊溥與楊士奇等「同治內閣事」,這是
《明實錄》中第一次出現「內閣」一詞,這時指的是文淵閣。
宣宗時內閣仍是無專職、無定員。宣宗以後,內閣地位的重要,內閣制度的初步形成,不僅體現在閣臣品位尊崇、得到信用,而且表現在掌握票擬的大
權,這是內閣擁有實權的關鍵所在。「宣德時,始令內閣楊士奇輩及尚書蹇義、夏原吉於凡中外奏章,許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謂之條旨」。即
代擬好御批的稿,貼在奏章面上同時上呈,供皇帝採用。這就使閣臣直接掌
握了處理國家政事大權。
正統時,票擬成為定制,屬於內閣專職。「各衙門奏章留送閣下票旨」,這樣,事權所在,六部有事不向內閣關白請示,閣權重於部權的局面開始形成。正統七年,英宗以楊士奇、楊溥為「輔相元
老」,這是皇帝稱閣臣為「輔臣」的開始。
閣臣的簡選、加官、朝參班次、分工,也都未形成制度。從仁宗到英宗這段期間,內閣制度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大學士以太子經師恩屢加至三孤,望益尊」,而進為「宣宗內柄無大小,悉下大學士楊士奇等參可否」;正統時「論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
「內閣」、「入直文淵閣」在《實錄》中正式出現,以及制敕、誥敕房的設置,文淵閣成了閣臣辦公之地等,均可見內閣此時已初步形成。當然,也只是初步而已。
4.
首輔出現與內閣制度的確立
天順年間開始,內閣制度又有新的變化。天順元年(1457),先後命徐有貞、李賢掌文淵閣事,這「掌」已不是「入直」,而是負責,它開了首輔制度的先河。英宗信任李賢,而李賢「有所薦,必先與吏兵二部論定之」。這
樣,內閣與六部關係進一步密切。
憲宗時,內閣仍專掌制敕文書,又任輔專之職,與聞國政,但由於皇帝不上朝,「凡四方章奏,不召內閣大臣裁決,惟付之右內臣」。
正德一朝,政權完全落到太監手中,內閣雖然一直保有三四人,實際上內閣所起作用甚微。
內閣制度進展較快並最終確定,是在嘉靖、萬歷時期,其具體表現:
首先,是內閣等同於中書省;首輔、次輔區分明顯;首輔代表政府,專權如丞相。成化、弘治年間,已有廷臣在指斥宦官攬權時,提出「內閣之官,乃
相職也」,「我朝之有內閣,獨前代之有中書省」,要求歸政權於內閣。武宗瀕危時,謂「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
而最早明確地把內閣與中書省等同起來的皇帝是世宗。世宗即位之初,歸權於內閣,肯定「內閣典司政本」。
世宗對宦官始終有顧忌,知道要實行有效的統治,維護自己的權力,必須要有內閣的支持。嘉靖六年,張璁入閣,直接論奏「今之內閣,宰相職也」提出「責之
(內閣) 以擇九卿」。
以後,楊一清、張聰先後任首輔,於是首輔、次輔、群輔之分日見明顯,如李時為首輔,夏言次之,顧鼎臣又次之。雖說首輔主筆票擬,次輔共同商
決,但實際上夏、嚴嵩、張居正居首輔時,其他輔臣只能「唯唯」,到天啟年間,閹黨要奪權,才改為由輔臣分任票擬。
這時,嚴嵩先是獨相,後當首輔,「儼言以丞相自居」,「事無大小,咸專於己,人有少違,必中以禍」。在人們心目中,他已代表了政府,兵部尚書
丁汝夔受嚴嵩欺騙,臨刑時便嘆「我為政府誤」。連皇帝亦認可了他「雖無相名,實有相權」。
首輔權重延至隆慶時,高拱以首輔兼掌吏部,自己覺得「權得無太重乎」。他和輔臣張居正都自認是「得以平章重務」的輔弼之臣,又是以丞相自許。
萬歷時的張居正更是史上少有的權相,他厲行改革,其命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其次是閣臣可以兼掌部院,從而擁有行政實權,位於部院之上,實際上己經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格局。正德以前,晉升為尚書,或以尚書身份入閣
的輔臣,並不管部的具體工作。閣臣掌管六部具體事務,始於正德元年(1506)入閣。
可是嘉靖以後,閣臣掌部院己為君臣所認可,張璁、方獻夫、嚴嵩、高拱等閣臣都曾兼掌部院事。到天啟時,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入閣,仍
兼掌兵部。
崇禎時劉宇亮、楊嗣昌、李健泰等閣臣還先後督師征戰,即閣臣不僅可以「侵部臣之權」,而且可以實實在在地擁有行政權、軍權。這時他
們已不再是單純的「代言之臣」,而是超於府部大臣之上。但是這些都是違反了祖制的,所以雖然有事實,而始終沒有一種制度上的規定。
再次是內閣建制的完備。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以內閣規制未備,令太監高忠帶領官匠
到內閣,與大學士李時等「相計修造時宜」。
於是以文淵閣之中一間恭設御座,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至此,內閣規制才算最終完備,而文淵閣之名,以後亦被內閣所代替。
- -
四、明朝內閣制度的特點
明朝內閣制度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1.
形成時期長,而且始終沒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從永樂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於內閣,皇帝「其不接見
臣下而能統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
但是,他們誰也不敢擔當違反祖制的罪名,誰也不願從己經取得徹底勝利的皇權中,又拿出一部分給閣臣分享。所以內閣進展緩慢,而且始終未能成為中央一級正式的
行政機構。
2.
內閣與皇權矛盾重重,又始終屈服在皇權的重壓下閣臣與皇帝矛盾,除了反映為封還詔旨一類以外,很多反映為閣臣在中
葉以後不斷提出辭職。
皇權與內閣矛盾,亦反映為明代閣臣善終者少,有政績的不多。明代內閣權力不穩定,雖然有嚴嵩,張居正之顯赫,但他們一是乘皇帝靜攝而
代行皇權。一般閣臣來說,由於基本上都是文學侍從之臣出身,入閣後權力之大小,只決定於票擬被採用的情況,所以呈現為不穩定,沒有保
障,沒有連續性。
與漢、唐、宋相比,明代輔相的業績並不顯著,這一方面固然與入閣前之資歷有關。漢、唐、宋之宰相都要經歷郡邑,而明之閣臣卻基本上出
於翰林院。他們沒有從政經驗,不知民間疾苦,對政事自然難以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則由於他們權力不穩定,被司禮監擠著,
被皇權壓著,即使有抱負也難於施展。
顯然,這樣的內閣只能助長皇權,而不可監督、約束皇權。有明一代,內閣始終未能成為對皇權的威脅,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廢丞相的目
的是達到了。
3.
內閣受制於司禮監,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禮監的路子在中樞系統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
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們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
相維相濟,而只能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
皇帝寵信司禮時,司禮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否則就是權相出現,如嚴嵩、張居正時。嚴嵩、張居正之顯赫,還得討好司禮監,就是明証。
綜觀有明一代,內閣對宦官之干政,雖亦起過一點制衡作用,如成化年
間,由於閣臣一再堅持,汪直主持的西廠一度被撤。但總的來說,內閣
是越來越受制於司禮。內閣為司禮監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為禍最烈
的朝代。
4.
內閣與六部經常互爭雄長,矛盾重重
歷代及明初,六部均隸屬於丞相,凡事必須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書省、提高六部品秩後,六部變成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完整,而且在閣
之上。但隨著內閣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擬權,內閣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權便在不同時候、不同程度上為內閣所侵。
但是,內閣畢竟不同於中書省。
從制度上說,六部不必聽命於內閣,而內閣則「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於是內閣借位尊勢崇而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鑽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力圖擺脫
控制。因而閣部經常爭權,尤其是爭奪人事權。
內閣與六部這種職權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調,大大影響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觀上,則有利於司禮監的擅權亂政。
5.
內閣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後,閣臣間的傾軋突出
由於閣臣的任用、權力大小、去留,均沒有明確規定,又由於首輔與次輔間權力懸殊,在天啟以前一直無明確的職責分工。所以閣臣間爭奪權
勢的鬥爭激烈,尤其是「嘉靖以來之首輔,莫不由傾軋排擠而得之」,如嚴嵩拉攏科道彈劾翟鑾,使翟被「削籍為氓」。嚴嵩與夏言互相排
擠,致夏言被棄市。
在閣內的紛爭中,閣臣不但各自培植自己的勢力,玫使明中葉以後的政治日益腐敗。
從明代內閣制度的種種特點,可見內閣制度在當時並未能成為與君主專制政體完全適應的輔政制度。內閣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輻輳之所,各種矛盾的
發展,無一不是加劇了政治的腐敗。
- - -
五、明代地方行政
明代地方官署的建制,基本是省、府(州)、縣三級制。
1.
省
明代的省是從元代的行省制度演變而成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分為十三布政使司,亦即十三省。
明代布政使司的長官是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明代中後期逐步形成總督巡撫統率三司的制度,督撫由最初的差官變成地方最高長
官。其中,總督轄區常常超過一省,巡撫則限於一省之內,常常有一省不只有一個巡撫的情況。下面分別說明。
1.1.總督
明代總督起初係因事臨時設置,具有監察考核地方官吏的職權,名稱也不固定,有總督、總理、提督,國初兵事專任武臣,後曾以文
臣監督,文臣重者曰總督,次曰巡撫,後職權不斷擴大,包括軍務、民政、鹽政、河道、漕運、農桑等,所管轄的地區也由邊關擴
大到內地,一省擴大到數省,崇禎年間有管轄五省或七省的總督。
明代總督雖然可以統轄各省都、布、按三司,但其權力又常常受到鎮守太監和巡按的牽制。此外總督雖然可以節制巡撫,但並非巡撫
的上司,所以通常只能起到互相制約的作用。
1.2.巡撫
明代巡撫之名起於洪武:「洪武辛未敕皇太子巡撫陝西,巡撫之名始於此。建文元年,命左都御史、給事中,充採訪使,分巡天下,
問民間疾苦,賞廉平吏,斥貪墨不職者,皆得以便宜行之。」可見
明初的巡撫還只是臨時差遣的朝官,是大臣出巡。
明代中葉以後,巡撫成為久駐各省的地方官,通常以副都御史、僉都史的頭銜出任巡撫。巡撫統轄各省三司,全國十三布政使司均設
定員巡撫。
巡撫作為各省最高軍政長官,設有巡撫衙門,其職權為撫循地方、考察屬吏、提督軍務。
明代巡撫制度的形成適應了強化中央集權的政治需要和整肅兵備防禦寇的軍事需要,對於省三司職權加以統一調節,改變了三司並立
的權力結構。
巡撫具有一省最高權力,但卻設有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其原因在於:明代皇權空前強大,巡按御史作為中央對地方的
監察官員制約著巡撫的職權,而各省鎮守、三司也不是巡撫的法定屬吏。
自永樂年間全國十三省設立鎮守總兵,宣德以降各地設鎮守太監,鎮守總兵和鎮守太監制約著巡撫。不僅如此,朝廷對巡撫的
推舉、考課、黜陟、改調、糾劾等控制很嚴,內閣、兵部、吏部都能指令巡撫。
因此,明代的巡撫身為封疆大臣,只能緊緊依附於中央政權,充當中央和省級政權之間的中介。
1.3. 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明代省級政權由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組成,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軍事。
布政使司俗稱 藩台 或方伯,為一省行政長官。布政使掌一省行政,凡是朝廷的詔令,由布政使承宣,下達有關部門執行。對於屬僚稱
職與否進行考核是布政使的重要職責。
布政使每三年率府、州、縣正官朝覲京師,接受朝廷的考察。每十年各省由布政使組織府、州、縣編造丁口、田產及應派賦役的戶口黃冊,作為征收賦稅的根據。如果省內遇有大的建設工程及興革,以及一應政務,布政使與
都指揮使及按察使會商後,向巡撫、總督請示,然後得以施行。
按察使司
設按察使一人。按察使掌一省之司法,並負責整飭吏治政風,大事與布、都二司會商,報呈撫按,聽命於刑部、都察院。
按察司的職權十分重要,被視為都察院的派出機構:「明初置提刑按察司,謂之外台,與都察院並重。故大明按察司、都察院並列,
不視之為外官也。」明代中後期巡撫御史作為皇帝的代表巡狩天下,部分取代了按察使的職能,按察使司的地位和作用不免都有所
下降。
都指揮使司是一省的軍事長官。明初在各省置行都督府,又置各部衛指揮使司,共設十三都指揮使司,至宣德時增為十六都指揮使
司。
明代中後期,總督、鎮守總兵等兼職或專職的軍事長官直接統兵,都指揮使司的職能逐步削弱,往往徒有虛名。
- -
2. 府
府是省以下的行政單位,直隸於布政使司。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直隸於朝廷。明代有南北兩京,兩京所在地應天、順天二府與各省所屬
之府職權有所不同。
各省所屬之府自明初改元代的路時即設置。分天下府三等,糧二十萬石以上為上府,知府秩從三品;二十萬石以下為中府,十萬石以下為下
府。知府掌一府之政,舉凡獄訟、賦役、教化、考察屬吏、倉庫、河防諸事、都由知府負責。由於知府主管一個地區,一般到任時均持有皇帝
的敕書,以加強權威,而選拔知府的途徑往往是從稱職的同知中升任。
明代的州有兩類,一類是直隸於布政司的州,如四川的瀘州、湖廣的郴州等,直隸州的地位與府相同;另一類是府屬州,地位與縣相同,又稱
為散州。
3.縣
縣是明代的第三級行政區劃。知縣掌一縣的刑各錢谷等事,獄訟、治安、征收賦稅等均須親自過問。下設縣丞一人,正八品。
縣分府屬縣和直隸州屬縣兩種,地位大致相同。
明代共有二百三十四州,散州與縣的職權相同,但設官吏有別於縣:「知州掌教養州民之事,同知、判官為之貳。」
http://yansir2011.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94.html
http://file.pokok.edu.hk/~ch/material/form7/ming.pdf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63/
[轉貼] 質疑黃宗羲 “ 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9894492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http://yansir2011.blogspot.com
有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你認同黃宗羲對「明之無善治」的解釋嗎?試加以析論。(10分)
如果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丞相不單能輔政,而且補救了天子不賢引起的問題。
明太祖廢相就使君主無人輔弼。自成祖以後,諸帝大多昏惰,既無能者輔助,引來宦官亂政。
明代雖設內閣,但是內閣地位遠低於丞相,而閣臣只有在得到君主的支持下才能影響朝局。由此可見,政局之好壞全繫於君主賢愚的情況,沒有因內閣的出現而改變。
- - -
如果不認同這說法,可以強調以下各項:
綜觀歷朝,賢君比賢相重要,因為君主賢明方懂得用賢相,所以黃宗羲認為天子不賢,但可依賴宰相傳賢的看法是不成立的。
君主直轄六部,假如君主賢明,不單能防止權臣亂政,更可加快行政效率。明代政局敗壞,只是由於君主不賢。
明代設內閣亦有輔政獻策的責任,頗能取代丞相之任。
論者多認為內閣權位不高,而且其影響力之大小取決於皇帝的信任。然而,丞相雖為百官之首,但其政治影響力亦全繫於君主的重用與否,假如君主移政內朝,外朝的宰相亦會落得有位無權。
- --
第六章
明朝
一、中書省的撤銷與丞相制的廢除
明代中央政權機構,是圍繞著加強皇權,加強中央對全國各級各部門的控制而設置、演變的。
明初成立的中書省組織龐大,品級高,職權重。有左、右丞相,均正一品。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三品。參知政事,從二品等高級官員,「率以勛臣領其事」。
六部是中書省的下屬機構,總掌地方軍政刑獄的行中書省,亦直屬中書省。中書省的職權是綜理機務,所有給皇帝的奏報,都要先白中書省;一切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令、諭旨,也都經中書省再下達。
太祖指出:「國家大事,總之者中書,分理者六部,至為要職」,又謂:「中書,法度之本,百司之所承。凡朝廷命令政教,皆由斯出」。
但是,這樣一個權重震主的機構,與歷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斷壓抑相權以尊君權的總趨勢是相牴牾的,也是追求大權獨攬的朱元璋所忌諱的。他指出:「人君
不能獨攬庶政,大臣便得以專權自恣用。」;秦亡是由於設了丞相,臣張君之威福,在立國稍後便對中書省嚴密防範。一是全面控制它的工作,在《高皇帝
寶訓》中,有對中書省一系列的敕諭,即包括了軍、政、文、財、外交、刑律、人事各個方面。
二是從人員上加以裁削。四年,以左丞相李善長「其年既高,驅馳侍立,朕心不忍」為借口,下詔讓他致仕,把這年僅58,勞績顯著,威望甚高的開國元勛輕輕易易地擠出了中書省。
九年(1376),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通過這一系列調整,中書省主要官員已抽空了。
三是從組織上將其架空。把行政省改為上承下宣的布政使司,以去掉中書省對地方的統屬關係。在中央則從四方加以箝制,十年,「詔臣民言事者,實封直
達御前」,成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經中書省而上達;十一年,「命奏事無關白中書省」,以切斷中書省與六部各司聯系。至此,中書省除了和皇帝聯
繫外,已是完全孤立了。
十三年 (1380),以謀反罪殺胡惟庸,「肅清逆黨」時株連達3萬餘人。然後「特詔天下罷中書省,廣都府,升六部」,使「權不專於一司,不留於壅蔽」。即提高六部官秩職權,將大都督府散為五軍都督府,均直屬皇帝,以從制度上終止了已存在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
在《皇明祖訓》首章中,亦書明「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後世敢有言更改祖法者,即以奸臣論,無赦」。
果然,終明之世未再出現丞相,而權臣篡位的事亦沒有出現。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撤中書省是個成功的改革,那就是誤解。因為取消了相權,皇權便更趨
於獨裁化;沒有法定輔臣,客觀上有利於宦官的擅權亂政。
從這個角度來說,黃宗羲謂「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帝宰相始也」,這評論基本上還是符合史實的。
- -
二、四輔官
撤中書省之初,朱元璋對「政皆獨斷」頗為得意,但事隔不久,他已難於應付政務叢脞於一身的局面。據給事中張元輔統計,十七年
(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內外諸司奏事札達1660件,共3391事。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所以於十三年(1380)九月設四輔官,春官,夏官,秋、冬官,任務是覆核司法、人事等工
作,與皇帝「講論治道」。但是,為了確保他們不能威脅皇權,朱元璋只選用那些「善屬文,勤慎好學」的老儒,這些人缺乏政治經驗,精力不足而處事迂
腐不決。
四輔官的設置時間很短,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它傳遞了一重要的、肯定的信息:朱元璋也需要輔臣佐政。
- -
三、閣臣權勢的演變與內閣制度的確立
1.
洪武時殿閣學士之設置四輔官制失敗後,十四年(1381),朱元璋先後下令,命司法部門改判案件及各部門之奏章,均由翰林院會議、考駁,認為平允才奏聞。十五年
(1382)十一月,設殿閣大學士。
這時的殿閣學士都是正五品,「不過侍左右,備顧問而己」。具體任務是核閱公文,協助文墨工作。由於太祖勤政,所以他們「鮮所參決」,「未有
大學士而預機務者也」,可見當時內閣形同虛設。王世貞指:「大學士非內閣,(洪武時)原無內閣也」。只是由于殿閣大學士「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
閣之下,避丞相之名」,所以被稱為內閣學士或大學士,而官員調來擔任這工作被稱為入閣。因此盡管有殿閣之臣,而內閣並非官署名稱。
2.
永樂時內閣制度已見雛形
永樂時,內閣成員的素質、職能,比洪武時有了顯著的變化。朱棣以藩王身份奪得帝位後,面對復染的政局,迅速選拔了職位卑微,但年輕、精幹,忠
於自己的解縉、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7人「並直文淵閣」,「開內閣於東閣門內」,把各種機要事務、奏章文書,全都集中到
內閣擬辦。讓他們朝夕左右,機密重務悉預聞,開了殿閣之臣參預軍國大事的先例。甚至「帝就寢,獨賜坐榻前語」。
永樂二年 (1404),又讓他們兼職輔導太子。鼓勵他們盡心職任,做到君臣各盡其道。五年,閣臣不外調便成了慣例,而閣臣設置成了常制,人員也相對穩定。永
樂七年(1409)以後,成祖一再北征、北巡,讓楊士奇、黃淮輔太子監國。這些事實,都足以說明成祖確是把他們作為耳目心腹倚任。
但是,盡管如此,在永樂一朝,內閣諸臣始終只是五品官,只戴翰林之銜,沒有正式的官稱。閣臣設置雖已成為常制,但內閣並非一個穩定的行政機
構,它沒有法定的地位,沒有衙署,沒有印信,人員數額不固定,甚至在太宗、仁宗兩朝實錄中,連「內閣」這個名稱都沒有。
他們只是在文淵閣值班、起草誥敕、獻計獻策,沒有任何裁決政務或發布指示的權力。楊士奇說他們「所職代言」,即撰寫制誥命令誡敕之文,參與典禮、庶政之議及事
之關機密者。
綜上述看來,永樂時殿閣之臣設置相對穩定,其實際作用的發揮,通過代言對政局的影響,比洪武時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這時內閣制度也只能說是
比洪武時前進了一大步,有了內閣制的雛形,還不能算已正式建立。
3.
閣臣權勢的急劇上升與內閣制度的初步形成
仁宗剛即帝位,馬上加楊榮太常卿、金幼孜戶部右侍郎、楊士奇禮部左侍郎、黃淮通政使,全都兼大學士,即他們全部晉為三品,有正式官銜並領雙
薪。但是,他們只是掌內制,備顧問,不預所升職務,即不承擔六部職務的具體工作,也不能以六部的名義發布指令。自此以後,大學士所兼的六部職
務,都只是榮銜。
仁宗還讓他們有事時,密疏以聞。十月,命三法司「今後審決重囚,必令三學士同審」,開了三法司會同內閣審錄重囚的先例。
仁宗還建弘文閣,命楊溥掌閣事,並親自授給閣印,約定「有所建白,封識以進」。仁宗死,顧命大臣除蹇義外,就是楊士奇、楊榮、黃淮。
宣宗即位,罷弘文閣,命太常卿、翰林學士楊溥與楊士奇等「同治內閣事」,這是
《明實錄》中第一次出現「內閣」一詞,這時指的是文淵閣。
宣宗時內閣仍是無專職、無定員。宣宗以後,內閣地位的重要,內閣制度的初步形成,不僅體現在閣臣品位尊崇、得到信用,而且表現在掌握票擬的大
權,這是內閣擁有實權的關鍵所在。「宣德時,始令內閣楊士奇輩及尚書蹇義、夏原吉於凡中外奏章,許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謂之條旨」。即
代擬好御批的稿,貼在奏章面上同時上呈,供皇帝採用。這就使閣臣直接掌
握了處理國家政事大權。
正統時,票擬成為定制,屬於內閣專職。「各衙門奏章留送閣下票旨」,這樣,事權所在,六部有事不向內閣關白請示,閣權重於部權的局面開始形成。正統七年,英宗以楊士奇、楊溥為「輔相元
老」,這是皇帝稱閣臣為「輔臣」的開始。
閣臣的簡選、加官、朝參班次、分工,也都未形成制度。從仁宗到英宗這段期間,內閣制度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大學士以太子經師恩屢加至三孤,望益尊」,而進為「宣宗內柄無大小,悉下大學士楊士奇等參可否」;正統時「論言批答,裁決機宜,悉由票擬」。
「內閣」、「入直文淵閣」在《實錄》中正式出現,以及制敕、誥敕房的設置,文淵閣成了閣臣辦公之地等,均可見內閣此時已初步形成。當然,也只是初步而已。
4.
首輔出現與內閣制度的確立
天順年間開始,內閣制度又有新的變化。天順元年(1457),先後命徐有貞、李賢掌文淵閣事,這「掌」已不是「入直」,而是負責,它開了首輔制度的先河。英宗信任李賢,而李賢「有所薦,必先與吏兵二部論定之」。這
樣,內閣與六部關係進一步密切。
憲宗時,內閣仍專掌制敕文書,又任輔專之職,與聞國政,但由於皇帝不上朝,「凡四方章奏,不召內閣大臣裁決,惟付之右內臣」。
正德一朝,政權完全落到太監手中,內閣雖然一直保有三四人,實際上內閣所起作用甚微。
內閣制度進展較快並最終確定,是在嘉靖、萬歷時期,其具體表現:
首先,是內閣等同於中書省;首輔、次輔區分明顯;首輔代表政府,專權如丞相。成化、弘治年間,已有廷臣在指斥宦官攬權時,提出「內閣之官,乃
相職也」,「我朝之有內閣,獨前代之有中書省」,要求歸政權於內閣。武宗瀕危時,謂「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
而最早明確地把內閣與中書省等同起來的皇帝是世宗。世宗即位之初,歸權於內閣,肯定「內閣典司政本」。
世宗對宦官始終有顧忌,知道要實行有效的統治,維護自己的權力,必須要有內閣的支持。嘉靖六年,張璁入閣,直接論奏「今之內閣,宰相職也」提出「責之
(內閣) 以擇九卿」。
以後,楊一清、張聰先後任首輔,於是首輔、次輔、群輔之分日見明顯,如李時為首輔,夏言次之,顧鼎臣又次之。雖說首輔主筆票擬,次輔共同商
決,但實際上夏、嚴嵩、張居正居首輔時,其他輔臣只能「唯唯」,到天啟年間,閹黨要奪權,才改為由輔臣分任票擬。
這時,嚴嵩先是獨相,後當首輔,「儼言以丞相自居」,「事無大小,咸專於己,人有少違,必中以禍」。在人們心目中,他已代表了政府,兵部尚書
丁汝夔受嚴嵩欺騙,臨刑時便嘆「我為政府誤」。連皇帝亦認可了他「雖無相名,實有相權」。
首輔權重延至隆慶時,高拱以首輔兼掌吏部,自己覺得「權得無太重乎」。他和輔臣張居正都自認是「得以平章重務」的輔弼之臣,又是以丞相自許。
萬歷時的張居正更是史上少有的權相,他厲行改革,其命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其次是閣臣可以兼掌部院,從而擁有行政實權,位於部院之上,實際上己經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格局。正德以前,晉升為尚書,或以尚書身份入閣
的輔臣,並不管部的具體工作。閣臣掌管六部具體事務,始於正德元年(1506)入閣。
可是嘉靖以後,閣臣掌部院己為君臣所認可,張璁、方獻夫、嚴嵩、高拱等閣臣都曾兼掌部院事。到天啟時,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入閣,仍
兼掌兵部。
崇禎時劉宇亮、楊嗣昌、李健泰等閣臣還先後督師征戰,即閣臣不僅可以「侵部臣之權」,而且可以實實在在地擁有行政權、軍權。這時他
們已不再是單純的「代言之臣」,而是超於府部大臣之上。但是這些都是違反了祖制的,所以雖然有事實,而始終沒有一種制度上的規定。
再次是內閣建制的完備。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以內閣規制未備,令太監高忠帶領官匠
到內閣,與大學士李時等「相計修造時宜」。
於是以文淵閣之中一間恭設御座,旁四間各相間隔,而開戶於南,以為閣臣辦事之所。至此,內閣規制才算最終完備,而文淵閣之名,以後亦被內閣所代替。
- -
四、明朝內閣制度的特點
明朝內閣制度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1.
形成時期長,而且始終沒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從永樂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於內閣,皇帝「其不接見
臣下而能統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
但是,他們誰也不敢擔當違反祖制的罪名,誰也不願從己經取得徹底勝利的皇權中,又拿出一部分給閣臣分享。所以內閣進展緩慢,而且始終未能成為中央一級正式的
行政機構。
2.
內閣與皇權矛盾重重,又始終屈服在皇權的重壓下閣臣與皇帝矛盾,除了反映為封還詔旨一類以外,很多反映為閣臣在中
葉以後不斷提出辭職。
皇權與內閣矛盾,亦反映為明代閣臣善終者少,有政績的不多。明代內閣權力不穩定,雖然有嚴嵩,張居正之顯赫,但他們一是乘皇帝靜攝而
代行皇權。一般閣臣來說,由於基本上都是文學侍從之臣出身,入閣後權力之大小,只決定於票擬被採用的情況,所以呈現為不穩定,沒有保
障,沒有連續性。
與漢、唐、宋相比,明代輔相的業績並不顯著,這一方面固然與入閣前之資歷有關。漢、唐、宋之宰相都要經歷郡邑,而明之閣臣卻基本上出
於翰林院。他們沒有從政經驗,不知民間疾苦,對政事自然難以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則由於他們權力不穩定,被司禮監擠著,
被皇權壓著,即使有抱負也難於施展。
顯然,這樣的內閣只能助長皇權,而不可監督、約束皇權。有明一代,內閣始終未能成為對皇權的威脅,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廢丞相的目
的是達到了。
3.
內閣受制於司禮監,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禮監的路子在中樞系統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
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們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
相維相濟,而只能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
皇帝寵信司禮時,司禮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否則就是權相出現,如嚴嵩、張居正時。嚴嵩、張居正之顯赫,還得討好司禮監,就是明証。
綜觀有明一代,內閣對宦官之干政,雖亦起過一點制衡作用,如成化年
間,由於閣臣一再堅持,汪直主持的西廠一度被撤。但總的來說,內閣
是越來越受制於司禮。內閣為司禮監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為禍最烈
的朝代。
4.
內閣與六部經常互爭雄長,矛盾重重
歷代及明初,六部均隸屬於丞相,凡事必須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書省、提高六部品秩後,六部變成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完整,而且在閣
之上。但隨著內閣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擬權,內閣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權便在不同時候、不同程度上為內閣所侵。
但是,內閣畢竟不同於中書省。
從制度上說,六部不必聽命於內閣,而內閣則「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於是內閣借位尊勢崇而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鑽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力圖擺脫
控制。因而閣部經常爭權,尤其是爭奪人事權。
內閣與六部這種職權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調,大大影響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觀上,則有利於司禮監的擅權亂政。
5.
內閣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後,閣臣間的傾軋突出
由於閣臣的任用、權力大小、去留,均沒有明確規定,又由於首輔與次輔間權力懸殊,在天啟以前一直無明確的職責分工。所以閣臣間爭奪權
勢的鬥爭激烈,尤其是「嘉靖以來之首輔,莫不由傾軋排擠而得之」,如嚴嵩拉攏科道彈劾翟鑾,使翟被「削籍為氓」。嚴嵩與夏言互相排
擠,致夏言被棄市。
在閣內的紛爭中,閣臣不但各自培植自己的勢力,玫使明中葉以後的政治日益腐敗。
從明代內閣制度的種種特點,可見內閣制度在當時並未能成為與君主專制政體完全適應的輔政制度。內閣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輻輳之所,各種矛盾的
發展,無一不是加劇了政治的腐敗。
- - -
五、明代地方行政
明代地方官署的建制,基本是省、府(州)、縣三級制。
1.
省
明代的省是從元代的行省制度演變而成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分為十三布政使司,亦即十三省。
明代布政使司的長官是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明代中後期逐步形成總督巡撫統率三司的制度,督撫由最初的差官變成地方最高長
官。其中,總督轄區常常超過一省,巡撫則限於一省之內,常常有一省不只有一個巡撫的情況。下面分別說明。
1.1.總督
明代總督起初係因事臨時設置,具有監察考核地方官吏的職權,名稱也不固定,有總督、總理、提督,國初兵事專任武臣,後曾以文
臣監督,文臣重者曰總督,次曰巡撫,後職權不斷擴大,包括軍務、民政、鹽政、河道、漕運、農桑等,所管轄的地區也由邊關擴
大到內地,一省擴大到數省,崇禎年間有管轄五省或七省的總督。
明代總督雖然可以統轄各省都、布、按三司,但其權力又常常受到鎮守太監和巡按的牽制。此外總督雖然可以節制巡撫,但並非巡撫
的上司,所以通常只能起到互相制約的作用。
1.2.巡撫
明代巡撫之名起於洪武:「洪武辛未敕皇太子巡撫陝西,巡撫之名始於此。建文元年,命左都御史、給事中,充採訪使,分巡天下,
問民間疾苦,賞廉平吏,斥貪墨不職者,皆得以便宜行之。」可見
明初的巡撫還只是臨時差遣的朝官,是大臣出巡。
明代中葉以後,巡撫成為久駐各省的地方官,通常以副都御史、僉都史的頭銜出任巡撫。巡撫統轄各省三司,全國十三布政使司均設
定員巡撫。
巡撫作為各省最高軍政長官,設有巡撫衙門,其職權為撫循地方、考察屬吏、提督軍務。
明代巡撫制度的形成適應了強化中央集權的政治需要和整肅兵備防禦寇的軍事需要,對於省三司職權加以統一調節,改變了三司並立
的權力結構。
巡撫具有一省最高權力,但卻設有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其原因在於:明代皇權空前強大,巡按御史作為中央對地方的
監察官員制約著巡撫的職權,而各省鎮守、三司也不是巡撫的法定屬吏。
自永樂年間全國十三省設立鎮守總兵,宣德以降各地設鎮守太監,鎮守總兵和鎮守太監制約著巡撫。不僅如此,朝廷對巡撫的
推舉、考課、黜陟、改調、糾劾等控制很嚴,內閣、兵部、吏部都能指令巡撫。
因此,明代的巡撫身為封疆大臣,只能緊緊依附於中央政權,充當中央和省級政權之間的中介。
1.3. 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明代省級政權由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組成,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和軍事。
布政使司俗稱 藩台 或方伯,為一省行政長官。布政使掌一省行政,凡是朝廷的詔令,由布政使承宣,下達有關部門執行。對於屬僚稱
職與否進行考核是布政使的重要職責。
布政使每三年率府、州、縣正官朝覲京師,接受朝廷的考察。每十年各省由布政使組織府、州、縣編造丁口、田產及應派賦役的戶口黃冊,作為征收賦稅的根據。如果省內遇有大的建設工程及興革,以及一應政務,布政使與
都指揮使及按察使會商後,向巡撫、總督請示,然後得以施行。
按察使司
設按察使一人。按察使掌一省之司法,並負責整飭吏治政風,大事與布、都二司會商,報呈撫按,聽命於刑部、都察院。
按察司的職權十分重要,被視為都察院的派出機構:「明初置提刑按察司,謂之外台,與都察院並重。故大明按察司、都察院並列,
不視之為外官也。」明代中後期巡撫御史作為皇帝的代表巡狩天下,部分取代了按察使的職能,按察使司的地位和作用不免都有所
下降。
都指揮使司是一省的軍事長官。明初在各省置行都督府,又置各部衛指揮使司,共設十三都指揮使司,至宣德時增為十六都指揮使
司。
明代中後期,總督、鎮守總兵等兼職或專職的軍事長官直接統兵,都指揮使司的職能逐步削弱,往往徒有虛名。
- -
2. 府
府是省以下的行政單位,直隸於布政使司。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直隸於朝廷。明代有南北兩京,兩京所在地應天、順天二府與各省所屬
之府職權有所不同。
各省所屬之府自明初改元代的路時即設置。分天下府三等,糧二十萬石以上為上府,知府秩從三品;二十萬石以下為中府,十萬石以下為下
府。知府掌一府之政,舉凡獄訟、賦役、教化、考察屬吏、倉庫、河防諸事、都由知府負責。由於知府主管一個地區,一般到任時均持有皇帝
的敕書,以加強權威,而選拔知府的途徑往往是從稱職的同知中升任。
明代的州有兩類,一類是直隸於布政司的州,如四川的瀘州、湖廣的郴州等,直隸州的地位與府相同;另一類是府屬州,地位與縣相同,又稱
為散州。
3.縣
縣是明代的第三級行政區劃。知縣掌一縣的刑各錢谷等事,獄訟、治安、征收賦稅等均須親自過問。下設縣丞一人,正八品。
縣分府屬縣和直隸州屬縣兩種,地位大致相同。
明代共有二百三十四州,散州與縣的職權相同,但設官吏有別於縣:「知州掌教養州民之事,同知、判官為之貳。」
http://yansir2011.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94.html
http://file.pokok.edu.hk/~ch/material/form7/ming.pdf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63/
[轉貼] 質疑黃宗羲 “ 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9894492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http://yansir2011.blogspot.com
Labels:
文章軌範,
王龍溪,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彭定康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明實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
明實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師乏糧,諸將謀所向,子興言計多失。上數諫之,子興不聽。上鬱鬱,因致疾。
一日,議出師,遣人召上,上以疾辭;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興命定計,上曰:“困守孤城,誠非計。今欲謀所向,惟和陽可圖。然其城小而堅,可以計取,難以力勝。”子興曰:“何如?”上曰:“向攻民寨時,得民兵號二,其文曰:‘廬州路’。義兵今擬制三千,選勇敢士椎髻左衽,衣青衣腹背懸之,徉為彼兵。以四槖駝載賞物,驅而行,使人聲言:‘廬州兵送使者入和陽,賞賚將士。’和陽兵見之,必納無疑。
因以絳衣兵萬人繼其後,約相距十餘裡。俟青衣兵薄城舉火為應,絳衣兵即鼓行而趨。取之必矣。”子興曰:“善。”於是命張天祐將青衣兵,趙繼祖為使者前行;耿再成將絳衣兵繼後。戊寅,天祐等至徙陽關。和陽人聞廬州義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覺有兵。元平章也先帖木兒急閉城門,以飛橋縋兵出戰。再成戰不利,中矢走,眾皆潰。
元兵追三十餘裡,至千秋壩;會日暮,收兵還。天祐等始至,適與元兵遇,急擊之,追至和州小西門。城上抽橋急,我軍奪其橋而登。彼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天祐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亂,遇舉火輒滅之。城北門舊用木柵,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燒門欲入。天祐等複以石塞其門,遂據其城。也先帖木兒倉卒無措,乘夜遁去。再成兵既敗,其眾奔歸,報子興言:天祐等皆陷沒。子興大驚,謂上失計。俄又報,元兵且至,遣使來招降。
子興益恐,召上與謀。時兵皆出,城中守備單弱,上令合滁三門兵于南門,使填塞街市;呼使者入,叱其膝行以見子興。子興喻之多失辭,眾欲殺使者。上謂子興曰:“兵出城虛,若殺其使,彼將謂我怯。殺之以滅口,是速其來也。不如縱之歸,揚以大言。彼必畏憚,不敢進。”
子興從。上言縱之往,明日元兵果遁去。子興不知天祐等已拔和州,命上率兵二千,往收敗卒,仍規取和陽。至中途,再成敗兵聞上來,皆複集,得千餘人,合所將三千人。南越徙陽關,命諸軍皆息期。初昏,人燃十炬為疑兵,令罷眾息。上率鎮撫徐達、參謀李善長及驍勇數十人徑進,暮至和陽,始知天祐等已破城據之,使人呼天祐。天祐等至,左右舉火,上免胄示之,遂入。明日,撫定城中。
初,天祐等雖據城,懼不能守,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上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既而元兵來攻,自城西門踰隍轉攻城北門。上命開門擊之,元兵阻隍大敗走。遣人報子興,子興遂命上總守和陽。上雖承子興命,而與諸將未同公署。因思受命總兵當位諸將上,然諸將子興舊部曲,皆比肩之人,而年又長,一旦居其上,恐眾心不悅。乃密令人悉徹去廳事公座,惟以木榻置於中,俟旦會以觀眾情。及五鼓,諸將皆先入。
上獨後至,時坐席尚右,諸將悉就坐,惟虛左末一席。上即就坐,不為異遇。公事至諸將,但坐視如木偶人,不能可否;獨上剖決如流,鹹得其宜,眾心稍屈服。時和陽城未甓,上與諸將會議分甓之計,城廣袤為十分,限以丈尺,克日完之。諸將玩為故常。越三日,與諸將閱城。惟上所分者已畢工,諸將多未就。上乃作色,置座南向,出子興檄置於上,呼諸將於前,謂之曰:“總兵,主帥命也,非我擅專。且總兵大事,不可無約束。今甓城皆不如約,事何由濟?自今違令者,即以軍法從事。”諸將惶恐,皆曰:“唯。”由是不敢有異言。
初,諸將破城,暴橫多殺人。城中人民夫婦不相保。上偶出,見一小兒立門外,問曰:“爾何為?”兒曰:“候我父。”曰:“爾父安在?”曰:“在官養馬。”問其母,曰:“亦在官門下,與父不敢相顧,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竊候之。”上為之惻然,即召諸將謂曰:“比諸軍自滁來,多虜人妻女,使民夫婦離散。軍無紀律,何以安眾!凡軍中所得婦女,當悉還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婦女于州治前。至則令婦女居內,男子列門外,兩旁縱婦女相繼出。令之曰:“果夫婦,相認而去;非夫婦,無妄識。”於是。夫婦皆相攜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悅。
辛巳,元兵十萬來攻和陽。上以萬人拒守,連兵三月。間出奇兵擊之,元兵數敗,多死。及夏,乃解去。城中複乏糧。時元太子禿堅及樞密副使絆住馬、民兵元帥陳埜先各遣兵分屯新塘高望及青山雞籠山,道梗不通。上帥師往攻之,拔其傍寨。
明旦,進抵雞籠山側,因解鞍假息,忽有異風來觸。上疑和陽有急,分兵還備,複假寐。俄有蛇緣上臂,左右驚告。上視之,蛇有足類龍而無角。上意其神也,祝之曰:“若神物,則棲我帽纓中。”
蛇徐入絳纓中。 上舉帽戴之,遂詣敵營,設詞喻寨帥。寨帥請降,乃還師。未至和陽,三裡有卒持矛至,言:賊來攻和陽,幕官李善長督兵戰,卻之,殺獲甚眾。上歸喜,因忘前蛇。坐久方悟,脫帽視之。蛇居纓中自若,乃引觴酌,因以飲蛇。蛇亦飲,遂蜿蜒繞神櫝矯,首四顧,複俯神主項,若鏤刻狀。久之,升屋而去,莫知所之。人咸以為神龍之徵。未幾,敵眾皆走渡江。
是時,濠城舊帥孫德崖等亦乏糧,率所部就食和州四境。德崖因求入城假居數月。上慮其有他,欲不許;彼眾我寡,力不能拒,不得已許之。
適有讒上於子興者,子興怒即自滁州欲督過。上聞其將至,謂眾曰:“公旦不即來,必夜至。至則語我躬迎之。”既而,果夜至。會守門者亦與上有隙,故不以報。先迎子興至館,始來言。上亟往見子興,子興怒不言者久之已,而曰:“汝為誰?”上稱名以對。子興曰:“汝罪何逃?”上曰:“誠有罪。然家事緩急,皆可理;外事當速謀。”子興曰:“何謂外事?”
上曰:“孫德崖在此。昔公困辱濠梁,某實破其家以出。公今相見,寧無宿憾,此為可憂。”子興遂默然。德崖聞子興至,心不自安。明旦五鼓,遣人告上曰:“若翁來,吾將他往。”上大驚,疑必有變,急報子興備之。因往見德崖曰:“何去之速?”德崖曰:“若翁難共處,故去。”
上察其辭色無他,因謂之曰:“今兩軍合處城中,而一軍盡起,恐下人有不諧者。公當留後,令軍先發。”德崖許諾。軍既發,有餞其去者,邀上與俱,因出城行二十餘裡。忽城中走報子興、德崖兩軍相鬥多死者。上亟呼耿炳文、吳禎策騎而還。德崖軍先發在道者聞城中有變,又見上馳還,即來追。上躍馬疾馳追者,弗能及。頃之,遇彼軍,皆抽刃扼道。
- -
上倉猝無兵器,遂單騎入其軍。軍中多故人,一人直前忿曰:“城中殺害我軍士,汝甯不預謀?”上曰:“吾以送友,故出城。城中爭鬥,何由知之?”眾弗聽,亟持上馬,銜擁而行。上曰:“爾眾我寡,何用如是?”有故人雲:“且釋銜。”
執銜者少縱,上即策馬疾馳。群騎急追,兵及上身。上時衷甲,雖被創而無所傷,輾轉十餘裡,複為短兵所及,因墜馬。顧路左適有乘馬者在旁,亦與上有舊,呼與同載。上奔躍乘其馬,共載。複行數裡,遇德崖弟,麾兵欲加害。有張某者語眾曰:“吾帥孫公在和陽,存亡未可知。
萬一無事而先害朱公,郭公必遑憾于孫公。得無兩傷乎?姑少待,吾且往觀之。”張乃入城見子興,系德崖項與之對飲,即還告曰:“若從眾所為,幾害兩人。今彼此無恙事,不難釋然。”眾怒猶未息,張極力營解。是夕,與上同寢處,護視甚至。張蓋嘗德上者。明日,複拘入麻湖中。又明日,子興聞上被執,憂恚如失左右手,亟遣徐達等數人往代上。達等至,眾不可。張曰:“不如釋朱公,令還以出我公。”於是,上得還既至和陽,子興亦釋德崖去。既而,徐達等亦脫歸。
初,子興既執德崖,欲殺之以報前憾。及聞上被執,乃釋德崖去。然心常怏怏,憂悶致疾。久不起,遂卒,歸葬滁州。子興,濠州定遠縣人,其先曹州人也。父郭公,少好星曆,年壯猶未娶,遊術至定遠,言人禍福壽夭多驗。邑人信之。邑中富翁家有女,瞽而未嫁。郭公過其門,翁以女命使推之,驚曰:“貴人也!”翁曰:“此女瞽,故未有配。”郭公遂納禮娶之。既娶,不數年,家業日殷,生三子一女,子興其中子也。始生,父卜之曰:“是兒得佳兆,異日當大貴。興吾家者,必此兒也。”
既長,兄弟三人皆善殖貲產,由是豪裡中。元末,民間造訛言,流傳四方。子興察其言,知天下必有變,乃散家財,陰結豪傑。至正辛卯,天下兵起。
壬辰二月乙亥,子興遂與所結豪傑子弟攻拔濠州城,據之,自稱元帥。為人勇悍善戰而性悻直不能容物,故卒以憤恨而終。後上即位,追封滁陽王,配張氏封夫人。子某為都元帥,攻集慶路戰死;季女事上為惠妃。
source :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
乙未春正月戊午朔,滁師乏糧,諸將謀所向,子興言計多失。上數諫之,子興不聽。上鬱鬱,因致疾。
一日,議出師,遣人召上,上以疾辭;召至再三,乃力疾往。子興命定計,上曰:“困守孤城,誠非計。今欲謀所向,惟和陽可圖。然其城小而堅,可以計取,難以力勝。”子興曰:“何如?”上曰:“向攻民寨時,得民兵號二,其文曰:‘廬州路’。義兵今擬制三千,選勇敢士椎髻左衽,衣青衣腹背懸之,徉為彼兵。以四槖駝載賞物,驅而行,使人聲言:‘廬州兵送使者入和陽,賞賚將士。’和陽兵見之,必納無疑。
因以絳衣兵萬人繼其後,約相距十餘裡。俟青衣兵薄城舉火為應,絳衣兵即鼓行而趨。取之必矣。”子興曰:“善。”於是命張天祐將青衣兵,趙繼祖為使者前行;耿再成將絳衣兵繼後。戊寅,天祐等至徙陽關。和陽人聞廬州義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覺有兵。元平章也先帖木兒急閉城門,以飛橋縋兵出戰。再成戰不利,中矢走,眾皆潰。
元兵追三十餘裡,至千秋壩;會日暮,收兵還。天祐等始至,適與元兵遇,急擊之,追至和州小西門。城上抽橋急,我軍奪其橋而登。彼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天祐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亂,遇舉火輒滅之。城北門舊用木柵,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燒門欲入。天祐等複以石塞其門,遂據其城。也先帖木兒倉卒無措,乘夜遁去。再成兵既敗,其眾奔歸,報子興言:天祐等皆陷沒。子興大驚,謂上失計。俄又報,元兵且至,遣使來招降。
子興益恐,召上與謀。時兵皆出,城中守備單弱,上令合滁三門兵于南門,使填塞街市;呼使者入,叱其膝行以見子興。子興喻之多失辭,眾欲殺使者。上謂子興曰:“兵出城虛,若殺其使,彼將謂我怯。殺之以滅口,是速其來也。不如縱之歸,揚以大言。彼必畏憚,不敢進。”
子興從。上言縱之往,明日元兵果遁去。子興不知天祐等已拔和州,命上率兵二千,往收敗卒,仍規取和陽。至中途,再成敗兵聞上來,皆複集,得千餘人,合所將三千人。南越徙陽關,命諸軍皆息期。初昏,人燃十炬為疑兵,令罷眾息。上率鎮撫徐達、參謀李善長及驍勇數十人徑進,暮至和陽,始知天祐等已破城據之,使人呼天祐。天祐等至,左右舉火,上免胄示之,遂入。明日,撫定城中。
初,天祐等雖據城,懼不能守,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上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既而元兵來攻,自城西門踰隍轉攻城北門。上命開門擊之,元兵阻隍大敗走。遣人報子興,子興遂命上總守和陽。上雖承子興命,而與諸將未同公署。因思受命總兵當位諸將上,然諸將子興舊部曲,皆比肩之人,而年又長,一旦居其上,恐眾心不悅。乃密令人悉徹去廳事公座,惟以木榻置於中,俟旦會以觀眾情。及五鼓,諸將皆先入。
上獨後至,時坐席尚右,諸將悉就坐,惟虛左末一席。上即就坐,不為異遇。公事至諸將,但坐視如木偶人,不能可否;獨上剖決如流,鹹得其宜,眾心稍屈服。時和陽城未甓,上與諸將會議分甓之計,城廣袤為十分,限以丈尺,克日完之。諸將玩為故常。越三日,與諸將閱城。惟上所分者已畢工,諸將多未就。上乃作色,置座南向,出子興檄置於上,呼諸將於前,謂之曰:“總兵,主帥命也,非我擅專。且總兵大事,不可無約束。今甓城皆不如約,事何由濟?自今違令者,即以軍法從事。”諸將惶恐,皆曰:“唯。”由是不敢有異言。
初,諸將破城,暴橫多殺人。城中人民夫婦不相保。上偶出,見一小兒立門外,問曰:“爾何為?”兒曰:“候我父。”曰:“爾父安在?”曰:“在官養馬。”問其母,曰:“亦在官門下,與父不敢相顧,但以兄妹相呼。我不敢入,故竊候之。”上為之惻然,即召諸將謂曰:“比諸軍自滁來,多虜人妻女,使民夫婦離散。軍無紀律,何以安眾!凡軍中所得婦女,當悉還之。”明日,聚城中男子及所掠婦女于州治前。至則令婦女居內,男子列門外,兩旁縱婦女相繼出。令之曰:“果夫婦,相認而去;非夫婦,無妄識。”於是。夫婦皆相攜而往,室家得完,人民大悅。
辛巳,元兵十萬來攻和陽。上以萬人拒守,連兵三月。間出奇兵擊之,元兵數敗,多死。及夏,乃解去。城中複乏糧。時元太子禿堅及樞密副使絆住馬、民兵元帥陳埜先各遣兵分屯新塘高望及青山雞籠山,道梗不通。上帥師往攻之,拔其傍寨。
明旦,進抵雞籠山側,因解鞍假息,忽有異風來觸。上疑和陽有急,分兵還備,複假寐。俄有蛇緣上臂,左右驚告。上視之,蛇有足類龍而無角。上意其神也,祝之曰:“若神物,則棲我帽纓中。”
蛇徐入絳纓中。 上舉帽戴之,遂詣敵營,設詞喻寨帥。寨帥請降,乃還師。未至和陽,三裡有卒持矛至,言:賊來攻和陽,幕官李善長督兵戰,卻之,殺獲甚眾。上歸喜,因忘前蛇。坐久方悟,脫帽視之。蛇居纓中自若,乃引觴酌,因以飲蛇。蛇亦飲,遂蜿蜒繞神櫝矯,首四顧,複俯神主項,若鏤刻狀。久之,升屋而去,莫知所之。人咸以為神龍之徵。未幾,敵眾皆走渡江。
是時,濠城舊帥孫德崖等亦乏糧,率所部就食和州四境。德崖因求入城假居數月。上慮其有他,欲不許;彼眾我寡,力不能拒,不得已許之。
適有讒上於子興者,子興怒即自滁州欲督過。上聞其將至,謂眾曰:“公旦不即來,必夜至。至則語我躬迎之。”既而,果夜至。會守門者亦與上有隙,故不以報。先迎子興至館,始來言。上亟往見子興,子興怒不言者久之已,而曰:“汝為誰?”上稱名以對。子興曰:“汝罪何逃?”上曰:“誠有罪。然家事緩急,皆可理;外事當速謀。”子興曰:“何謂外事?”
上曰:“孫德崖在此。昔公困辱濠梁,某實破其家以出。公今相見,寧無宿憾,此為可憂。”子興遂默然。德崖聞子興至,心不自安。明旦五鼓,遣人告上曰:“若翁來,吾將他往。”上大驚,疑必有變,急報子興備之。因往見德崖曰:“何去之速?”德崖曰:“若翁難共處,故去。”
上察其辭色無他,因謂之曰:“今兩軍合處城中,而一軍盡起,恐下人有不諧者。公當留後,令軍先發。”德崖許諾。軍既發,有餞其去者,邀上與俱,因出城行二十餘裡。忽城中走報子興、德崖兩軍相鬥多死者。上亟呼耿炳文、吳禎策騎而還。德崖軍先發在道者聞城中有變,又見上馳還,即來追。上躍馬疾馳追者,弗能及。頃之,遇彼軍,皆抽刃扼道。
- -
上倉猝無兵器,遂單騎入其軍。軍中多故人,一人直前忿曰:“城中殺害我軍士,汝甯不預謀?”上曰:“吾以送友,故出城。城中爭鬥,何由知之?”眾弗聽,亟持上馬,銜擁而行。上曰:“爾眾我寡,何用如是?”有故人雲:“且釋銜。”
執銜者少縱,上即策馬疾馳。群騎急追,兵及上身。上時衷甲,雖被創而無所傷,輾轉十餘裡,複為短兵所及,因墜馬。顧路左適有乘馬者在旁,亦與上有舊,呼與同載。上奔躍乘其馬,共載。複行數裡,遇德崖弟,麾兵欲加害。有張某者語眾曰:“吾帥孫公在和陽,存亡未可知。
萬一無事而先害朱公,郭公必遑憾于孫公。得無兩傷乎?姑少待,吾且往觀之。”張乃入城見子興,系德崖項與之對飲,即還告曰:“若從眾所為,幾害兩人。今彼此無恙事,不難釋然。”眾怒猶未息,張極力營解。是夕,與上同寢處,護視甚至。張蓋嘗德上者。明日,複拘入麻湖中。又明日,子興聞上被執,憂恚如失左右手,亟遣徐達等數人往代上。達等至,眾不可。張曰:“不如釋朱公,令還以出我公。”於是,上得還既至和陽,子興亦釋德崖去。既而,徐達等亦脫歸。
初,子興既執德崖,欲殺之以報前憾。及聞上被執,乃釋德崖去。然心常怏怏,憂悶致疾。久不起,遂卒,歸葬滁州。子興,濠州定遠縣人,其先曹州人也。父郭公,少好星曆,年壯猶未娶,遊術至定遠,言人禍福壽夭多驗。邑人信之。邑中富翁家有女,瞽而未嫁。郭公過其門,翁以女命使推之,驚曰:“貴人也!”翁曰:“此女瞽,故未有配。”郭公遂納禮娶之。既娶,不數年,家業日殷,生三子一女,子興其中子也。始生,父卜之曰:“是兒得佳兆,異日當大貴。興吾家者,必此兒也。”
既長,兄弟三人皆善殖貲產,由是豪裡中。元末,民間造訛言,流傳四方。子興察其言,知天下必有變,乃散家財,陰結豪傑。至正辛卯,天下兵起。
壬辰二月乙亥,子興遂與所結豪傑子弟攻拔濠州城,據之,自稱元帥。為人勇悍善戰而性悻直不能容物,故卒以憤恨而終。後上即位,追封滁陽王,配張氏封夫人。子某為都元帥,攻集慶路戰死;季女事上為惠妃。
source :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首先聲名:我不反對學唸國語,(普通話),語言上有溝通全國各地的功用,正如唸英文,英語在我們所處的世代,具有溝通全球各地的功用。香港當今在世界上,中國文化上應該教曉孩子『兩文三語( 中文,英文,英語,國語,粵語 )』,並不是嚴苛呀,現在歐美學生都至少懂三個語文,有利於生活應用,便利一生工作哩。
然而,香港生活上必須保存廣府話(普通稱廣東話,廣東地區幅圓很大,多種方言,潮洲語也是廣東話呀。)這是關乎廣東獨特的生活文化,關乎香港這個非常獨特地方的獨特文化,必須謹慎認真保留下來,猶如中國幾千年文化,一定要保留下來,不能摧毀,不能靜靜地消滅。必要承傳及發展。
廣府話的歷史可追塑到秦漢,經過千年以上的累積,沉澱,融和,淘汰,成為了說這種話語地區人士生活一部份。我們說廣府話的人,從少便以此語言溝通,並且依靠此語言思考。
用香港人的母語,廣府話溝通,即不知不覺中。應用了香港人生活的文化養料。『係咩?』說出來的高低不同音調,表示不同的語態。可表示信任,不同尾音,可表示了不信任!這些便是生活文化,如此等等,廣府話中很生動( 廣府話好生鬼),外省人士,外籍人士未必能夠如說母語的人那麼靈活運用。
每一地方,每一文化都有這種俗定俗成的語法,說話方式。留心以廣府話表述的『棟篤笑』或者笑話jocks,便知其中奧妙,很多『 啜核 』( 包括這個名詞)非以廣府話為母語者,絕不能明白『好笑在那裡 』。猶如,看美國荷里活笑片時,盡管英語水平高,不太明白巧妙在什麼地方。一切都關乎『地道文化』的問題。
北上尋金的港人,早年被 『 接地氣 』堵住了鋒芒。『接地氣』者,按照並且仿效當地語言,生活習慣而設立賣點,遷就當地市場要求。其實,外來者,早有本身全套語言模式、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怎努力去 『 接他人地氣 』,結果難於接上,只不過是客氣被排斥的籍口而已。當年,港式文化昌盛時期,外邊反過來『接港式地氣』,唱咸淡廣東歌,學聽港式笑話哩!
說到語言是我們思維的唯一工具,這不容爭辯了。生活上,少讀書或文盲都能說母語,從中便吸收了這種語言含有的養份,足以處世做人。文盲可不識寫 『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但他肯定
深明其中意義,這是廣府話地區積了數百數千年民間智慧提煉而成的『精句』,演化成通用簡潔一針見血的俚語。是千萬廣府俚語的寶藏。有些,更是其他省份,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沒有等同意義的精句。這些是以廣府話為思維的產物,我們地區之寶,不能取代之寶呀。
香港是好些寶貝的原產地,是港人前輩們的智慧,怎可不保留發展。
source: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https://www.facebook.com/TinChiLau/posts/953444401363571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首先聲名:我不反對學唸國語,(普通話),語言上有溝通全國各地的功用,正如唸英文,英語在我們所處的世代,具有溝通全球各地的功用。香港當今在世界上,中國文化上應該教曉孩子『兩文三語( 中文,英文,英語,國語,粵語 )』,並不是嚴苛呀,現在歐美學生都至少懂三個語文,有利於生活應用,便利一生工作哩。
然而,香港生活上必須保存廣府話(普通稱廣東話,廣東地區幅圓很大,多種方言,潮洲語也是廣東話呀。)這是關乎廣東獨特的生活文化,關乎香港這個非常獨特地方的獨特文化,必須謹慎認真保留下來,猶如中國幾千年文化,一定要保留下來,不能摧毀,不能靜靜地消滅。必要承傳及發展。
廣府話的歷史可追塑到秦漢,經過千年以上的累積,沉澱,融和,淘汰,成為了說這種話語地區人士生活一部份。我們說廣府話的人,從少便以此語言溝通,並且依靠此語言思考。
用香港人的母語,廣府話溝通,即不知不覺中。應用了香港人生活的文化養料。『係咩?』說出來的高低不同音調,表示不同的語態。可表示信任,不同尾音,可表示了不信任!這些便是生活文化,如此等等,廣府話中很生動( 廣府話好生鬼),外省人士,外籍人士未必能夠如說母語的人那麼靈活運用。
每一地方,每一文化都有這種俗定俗成的語法,說話方式。留心以廣府話表述的『棟篤笑』或者笑話jocks,便知其中奧妙,很多『 啜核 』( 包括這個名詞)非以廣府話為母語者,絕不能明白『好笑在那裡 』。猶如,看美國荷里活笑片時,盡管英語水平高,不太明白巧妙在什麼地方。一切都關乎『地道文化』的問題。
北上尋金的港人,早年被 『 接地氣 』堵住了鋒芒。『接地氣』者,按照並且仿效當地語言,生活習慣而設立賣點,遷就當地市場要求。其實,外來者,早有本身全套語言模式、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怎努力去 『 接他人地氣 』,結果難於接上,只不過是客氣被排斥的籍口而已。當年,港式文化昌盛時期,外邊反過來『接港式地氣』,唱咸淡廣東歌,學聽港式笑話哩!
說到語言是我們思維的唯一工具,這不容爭辯了。生活上,少讀書或文盲都能說母語,從中便吸收了這種語言含有的養份,足以處世做人。文盲可不識寫 『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但他肯定
深明其中意義,這是廣府話地區積了數百數千年民間智慧提煉而成的『精句』,演化成通用簡潔一針見血的俚語。是千萬廣府俚語的寶藏。有些,更是其他省份,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沒有等同意義的精句。這些是以廣府話為思維的產物,我們地區之寶,不能取代之寶呀。
香港是好些寶貝的原產地,是港人前輩們的智慧,怎可不保留發展。
source:
劉天賜 :廣府話是香港文化之寶
https://www.facebook.com/TinChiLau/posts/953444401363571
趙敬邦 :唯識在香港的傳承
趙敬邦 :唯識在香港的傳承
香港在唯識思想的傳承上,於華人社會當中實可謂重鎮。本文即對這一廣為人忽視的情況稍做介紹11,以冀讀者對香港在保留文化上所做的貢獻,
有更全面認識之同時,亦使 . . ..
source :
趙敬邦 :唯識在香港的傳承
http://140.109.24.171/home/publish/PDF/newsletter/94/94-37-48.pdf
- -
香港在唯識思想的傳承上,於華人社會當中實可謂重鎮。本文即對這一廣為人忽視的情況稍做介紹11,以冀讀者對香港在保留文化上所做的貢獻,
有更全面認識之同時,亦使 . . ..
source :
趙敬邦 :唯識在香港的傳承
http://140.109.24.171/home/publish/PDF/newsletter/94/94-37-48.pdf
- -
Labels: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吳汝鈞,
阿賴耶識,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陳奐 : 詩毛氏傳疏,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屍觀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屍觀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Cemetery News 墳場新聞
屍 觀 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 青 永 屍 ]
香 港 的 網 絡 常 常 流 行 一 些 謠 傳 , 而 謠 傳 之 所 以 能 廣 傳 , 乃 因 不 求 甚 解 。 其 中 一 個 謠 傳 , 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
甚 麼 是 「 中 國 」 , 甚 麼 是 「 華 夏 」 ?
「 夷 狄 進 『 中 國 』 , 則 『 中 國 』 之 。 」 這 是 《 論 語 》 的 教 訓 。 中 國 在 古 代 不 僅 是 一 個 地 理 概 念 , 而 且 是 文 明 的 代 名 詞 。 至 於 「 華 夏 」 , 就 是 「 中 國 」 的 意 思 。 在 未 有 文 化 研 究 學 科 之 前 , 我 們 理 解 的 文 明 和 文 化 相 同 , 也 就 是 一 個 民 族 的 制 度 風 俗 習 慣 , 中 國 , 在 古 代 就 是 一 個 先 進 、 正 宗 的 代 名 詞 。 這 樣 說 並 不 是 沙 文 主 義 , 而 是 有 理 有 節 。
- -
理 據 一 : 元 朝 是 承 襲 宋 朝 的 朝 代
有 些 人 認 為 , 元 朝 由 外 族 統 治 , 漢 人 血 脈 再 不 是 統 治 者 , 典 章 制 度 與 中 國 不 同 , 於 是 中 國 宣 告 滅 亡 。 而 事 實 上 , 元 朝 有 不 少 制 度 , 是 承 襲 宋 、 金 兩 國 的 。 在 中 國 大 陸 與 台 灣 的 學 者 的 研 究 之 中 表 示 , 元 朝 科 舉 考 試 , 考 材 依 然 是 以 朱 熹 所 注 的 《 四 書 集 注 》 為 據 , 可 見 程 朱 理 學 在 元 朝 蒙 古 人 統 治 底 下 , 依 然 是 正 宗 。 統 治 者 換 了 , 但 文 化 根 本 呢 ? 蒙 古 人 要 治 理 中 國 , 還 得 被 「 中 國 之 」 。
當 然 有 些 人 會 反 駁 , 認 為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所 考 的 應 該 不 是 朱 熹 版 四 書 。 然 而 台 灣 學 者 蕭 啟 慶 的 研 究 所 指 , 朱 熹 注 的 四 書 依 然 是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考 取 科 舉 必 讀 的 資 料 , 因 為 若 要 考 得 進 士 , 就 要 用 朱 熹 的 觀 點 「 代 聖 人 立 言 」 。 只 不 過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考 核 內 容 較 少 、 應 考 篇 幅 可 以 較 短 。
明 初 的 劉 基 , 也 即 是 我 們 耳 熟 能 詳 的 劉 伯 溫 , 也 是 進 士 出 身 , 更 是 一 代 大 儒 , 那 麼 在 元 末 的 他 , 有 失 了 儒 學 傳 統 嗎 ? 有 成 為 蒙 古 人 嗎 ? 還 是 「 中 國 」 人 、 還 是 「 華 夏 」 文 化 。
- -
理 據 二 : 元 朝 有 迫 中 原 放 牧 嗎 ?
英 國 工 業 革 命 前 , 曾 經 出 現 「 圈 地 運 動 」 , 所 謂 「 圈 地 運 動 」 , 就 是 將 農 耕 地 奪 去 改 為 牧 場 。 統 治 者 在 技 術 上 是 可 以 這 樣 做 的 。 但 這 種 情 況 在 元 朝 有 發 生 嗎 ? 他 們 有 沒 有 將 蒙 古 的 習 俗 帶 到 中 原 地 區 呢 ? 沒 有 。 反 而 , 他 們 學 習 農 耕 , 甚 至 政 府 有 公 告 勸 農 。 《 元 史 》 有 記 載 「 乙 酉 , 立 紙 甲 局 。 申 嚴 畜 牧 損 壞 禾 稼 桑 果 之 禁 。 壬 辰 , 立 司 農 司 , 以 參 知 政 事 張 文 謙 為 卿 , 設 四 道 巡 行 勸 農 司 。 」
生 產 模 式 也 保 留 了 , 生 活 習 慣 會 改 變 到 那 個 地 步 呢 ?
- -
理 據 三 : 溫 州 遺 民
林 景 熙 、 陳 則 翁 、 鄭 樸 翁 等 曾 出 仕 宋 朝 的 官 員 在 宋 亡 之 後 , 並 無 殉 國 、 亦 沒 有 被 元 朝 人 屠 殺 , 他 們 不 仕 二 朝 , 但 不 等 於 他 們 不 講 學 、 不 延 續 儒 家 學 說 。 而 他 們 的 親 屬 和 鄉 里 , 是 有 出 仕 元 朝 擔 任 講 官 的 , 林 景 熙 認 為 以 禮 化 民 , 傳 承 文 化 亦 無 不 可 。 他 認 為 「 斯 文 」 是 中 國 有 別 於 夷 狄 最 基 本 的 差 異 , 本 是 儒 者 職 責 所 在 , 可 謂 責 任 重 大 。 林 景 熙 鼓 勵 其 出 任 講 官 的 弟 弟 林 松 存 說 : 「 生 人 之 類 , 不 為 禽 獸 鬼 蜮 者 , 無 喪 文 之 理 也 , 奎 復 明 , 他 日 以 文 瑞 世 , 微 君 而 誰 哉 , 予 老 矣 , 或 恐 後 死 得 與 於 斯 , 幸 君 之 亢 吾 宗 也 。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元 朝 雖 由 蒙 古 人 統 治 , 中 國 文 化 還 沒 有 消 滅 。 關 鍵 在 於 大 家 堅 守 , 在 於 大 家 努 力 , 在 於 人 人 認 清 歷 史 、 自 己 負 自 己 的 責 任 , 能 力 大 的 , 就 負 起 鄉 邦 之 責 。 於 是 人 人 有 救 , 人 人 自 得 其 所 、 活 得 有 骨 氣 。
宋 亡 之 後 , 是 有 中 國 的 。 元 朝 , 也 因 為 承 襲 宋 朝 啟 導 明 朝 而 成 為 中 國 的 一 個 朝 代 , 元 清 兩 朝 是 中 國 的 朝 代 , 這 一 點 歷 史 書 是 沒 騙 你 的 。 我 理 解 那 些 口 號 是 政 治 宣 傳 , 但 政 治 宣 傳 的 同 時 , 能 否 尊 重 歷 史 ?
請 不 要 再 傳 那 些 謠 言 。 如 果 這 篇 文 章 多 人 看 , 我 才 寫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 待 續 )
source :
屍觀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https://www.facebook.com/CemeteryNew/photos/a.729615857146034.1073741828.729586907148929/879572945483657/?type=1
中華史事 - 大中華的文明中斷於宋,破在蒙元, 殘敗在明, 沉淪金清, 衰在民國, 禍在鄧矮, 低智如今...
http://johnklon.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11.html
為何說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http://karkmantin.blog.sohu.com/238958508.html
Cemetery News 墳場新聞
屍 觀 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 青 永 屍 ]
香 港 的 網 絡 常 常 流 行 一 些 謠 傳 , 而 謠 傳 之 所 以 能 廣 傳 , 乃 因 不 求 甚 解 。 其 中 一 個 謠 傳 , 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
甚 麼 是 「 中 國 」 , 甚 麼 是 「 華 夏 」 ?
「 夷 狄 進 『 中 國 』 , 則 『 中 國 』 之 。 」 這 是 《 論 語 》 的 教 訓 。 中 國 在 古 代 不 僅 是 一 個 地 理 概 念 , 而 且 是 文 明 的 代 名 詞 。 至 於 「 華 夏 」 , 就 是 「 中 國 」 的 意 思 。 在 未 有 文 化 研 究 學 科 之 前 , 我 們 理 解 的 文 明 和 文 化 相 同 , 也 就 是 一 個 民 族 的 制 度 風 俗 習 慣 , 中 國 , 在 古 代 就 是 一 個 先 進 、 正 宗 的 代 名 詞 。 這 樣 說 並 不 是 沙 文 主 義 , 而 是 有 理 有 節 。
- -
理 據 一 : 元 朝 是 承 襲 宋 朝 的 朝 代
有 些 人 認 為 , 元 朝 由 外 族 統 治 , 漢 人 血 脈 再 不 是 統 治 者 , 典 章 制 度 與 中 國 不 同 , 於 是 中 國 宣 告 滅 亡 。 而 事 實 上 , 元 朝 有 不 少 制 度 , 是 承 襲 宋 、 金 兩 國 的 。 在 中 國 大 陸 與 台 灣 的 學 者 的 研 究 之 中 表 示 , 元 朝 科 舉 考 試 , 考 材 依 然 是 以 朱 熹 所 注 的 《 四 書 集 注 》 為 據 , 可 見 程 朱 理 學 在 元 朝 蒙 古 人 統 治 底 下 , 依 然 是 正 宗 。 統 治 者 換 了 , 但 文 化 根 本 呢 ? 蒙 古 人 要 治 理 中 國 , 還 得 被 「 中 國 之 」 。
當 然 有 些 人 會 反 駁 , 認 為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所 考 的 應 該 不 是 朱 熹 版 四 書 。 然 而 台 灣 學 者 蕭 啟 慶 的 研 究 所 指 , 朱 熹 注 的 四 書 依 然 是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考 取 科 舉 必 讀 的 資 料 , 因 為 若 要 考 得 進 士 , 就 要 用 朱 熹 的 觀 點 「 代 聖 人 立 言 」 。 只 不 過 蒙 古 人 色 目 人 考 核 內 容 較 少 、 應 考 篇 幅 可 以 較 短 。
明 初 的 劉 基 , 也 即 是 我 們 耳 熟 能 詳 的 劉 伯 溫 , 也 是 進 士 出 身 , 更 是 一 代 大 儒 , 那 麼 在 元 末 的 他 , 有 失 了 儒 學 傳 統 嗎 ? 有 成 為 蒙 古 人 嗎 ? 還 是 「 中 國 」 人 、 還 是 「 華 夏 」 文 化 。
- -
理 據 二 : 元 朝 有 迫 中 原 放 牧 嗎 ?
英 國 工 業 革 命 前 , 曾 經 出 現 「 圈 地 運 動 」 , 所 謂 「 圈 地 運 動 」 , 就 是 將 農 耕 地 奪 去 改 為 牧 場 。 統 治 者 在 技 術 上 是 可 以 這 樣 做 的 。 但 這 種 情 況 在 元 朝 有 發 生 嗎 ? 他 們 有 沒 有 將 蒙 古 的 習 俗 帶 到 中 原 地 區 呢 ? 沒 有 。 反 而 , 他 們 學 習 農 耕 , 甚 至 政 府 有 公 告 勸 農 。 《 元 史 》 有 記 載 「 乙 酉 , 立 紙 甲 局 。 申 嚴 畜 牧 損 壞 禾 稼 桑 果 之 禁 。 壬 辰 , 立 司 農 司 , 以 參 知 政 事 張 文 謙 為 卿 , 設 四 道 巡 行 勸 農 司 。 」
生 產 模 式 也 保 留 了 , 生 活 習 慣 會 改 變 到 那 個 地 步 呢 ?
- -
理 據 三 : 溫 州 遺 民
林 景 熙 、 陳 則 翁 、 鄭 樸 翁 等 曾 出 仕 宋 朝 的 官 員 在 宋 亡 之 後 , 並 無 殉 國 、 亦 沒 有 被 元 朝 人 屠 殺 , 他 們 不 仕 二 朝 , 但 不 等 於 他 們 不 講 學 、 不 延 續 儒 家 學 說 。 而 他 們 的 親 屬 和 鄉 里 , 是 有 出 仕 元 朝 擔 任 講 官 的 , 林 景 熙 認 為 以 禮 化 民 , 傳 承 文 化 亦 無 不 可 。 他 認 為 「 斯 文 」 是 中 國 有 別 於 夷 狄 最 基 本 的 差 異 , 本 是 儒 者 職 責 所 在 , 可 謂 責 任 重 大 。 林 景 熙 鼓 勵 其 出 任 講 官 的 弟 弟 林 松 存 說 : 「 生 人 之 類 , 不 為 禽 獸 鬼 蜮 者 , 無 喪 文 之 理 也 , 奎 復 明 , 他 日 以 文 瑞 世 , 微 君 而 誰 哉 , 予 老 矣 , 或 恐 後 死 得 與 於 斯 , 幸 君 之 亢 吾 宗 也 。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元 朝 雖 由 蒙 古 人 統 治 , 中 國 文 化 還 沒 有 消 滅 。 關 鍵 在 於 大 家 堅 守 , 在 於 大 家 努 力 , 在 於 人 人 認 清 歷 史 、 自 己 負 自 己 的 責 任 , 能 力 大 的 , 就 負 起 鄉 邦 之 責 。 於 是 人 人 有 救 , 人 人 自 得 其 所 、 活 得 有 骨 氣 。
宋 亡 之 後 , 是 有 中 國 的 。 元 朝 , 也 因 為 承 襲 宋 朝 啟 導 明 朝 而 成 為 中 國 的 一 個 朝 代 , 元 清 兩 朝 是 中 國 的 朝 代 , 這 一 點 歷 史 書 是 沒 騙 你 的 。 我 理 解 那 些 口 號 是 政 治 宣 傳 , 但 政 治 宣 傳 的 同 時 , 能 否 尊 重 歷 史 ?
請 不 要 再 傳 那 些 謠 言 。 如 果 這 篇 文 章 多 人 看 , 我 才 寫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 待 續 )
source :
屍觀點 : 辯 「 宋 亡 之 後 無 中 國 ; 明 亡 之 後 無 華 夏 」 說 ( 上 )
https://www.facebook.com/CemeteryNew/photos/a.729615857146034.1073741828.729586907148929/879572945483657/?type=1
中華史事 - 大中華的文明中斷於宋,破在蒙元, 殘敗在明, 沉淪金清, 衰在民國, 禍在鄧矮, 低智如今...
http://johnklon.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11.html
為何說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http://karkmantin.blog.sohu.com/238958508.html
Labels:
文章軌範,
王心齋--泰州學派,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秋水軒尺牘,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諱元璋,字國瑞,濠之鐘離東鄉人也。其先帝顓頊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於邾。春秋時子孫去邑為朱氏,世居沛國相縣;其後有徙居句容者,世為大族,人號其裡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積善隱約田裡。宋季時,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父仁祖諱世珍,元世又徙居鐘離之東鄉,勤儉忠厚,人稱長者。母太后陳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時,太后常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場取白藥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視之,漸長。黃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覺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氣。明日,上生,紅光滿室。時元天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醜也。自後,夜數有光。鄰里遙見,驚以為火,皆奔救,至則無有。人咸異之。
常遘疾,抱之佛寺。寺無僧,複抱歸。見室東簷下一僧面壁坐顧仁祖曰:“來。”乃以手撫摩上頂。旦日,疾遂愈,後複疾。仁祖念前夢之異,欲俾從釋氏,不果。既而徙居鐘離之西鄉,後遷太平鄉之孤莊村。太后常謂仁祖曰:“人言吾家當生好人。今吾諸子皆落落,不治產業。”指上曰:“豈在此乎?”及上稍長,姿貌雄傑,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既就學,聰明過人,事親至孝,侍奉左右,不違意。一日黎明,仁祖坐於東室簷下,上侍側。有道士長髯朱衣,持簡排垣柵,直入遽揖仁祖曰:“好個公公,八十三當大貴。”仁祖初見道士突入,頗不悅;聞其言,異,乃留之,茶。道士不顧而去,既出門,不見。時莫知所謂及。上即位,追上遵號。推其年數,適符其言。
歲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饑。疾癘大起。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日戊辰,皇長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上連遭三喪,又值歲歉,與仲兄極力營葬事。既葬,念仁祖、太后常許從釋氏,乃謀于仲兄。以九月入皇覺寺。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給,散遣其徒游四方。
上遂西遊至合淝界,遇兩紫衣人,欣然來就,約與俱西。數日,上忽病寒熱,兩人解衣覆上身。夾侍而臥,調護甚至。病少差,複強起行。行數日,至一浮圖下。兩人者辭去,謂上曰:“姑留此,待我三日。”後三日,疾愈,兩人亦不至。上心異之。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負書篋,力甚困。上閔其老,謂曰:“我代翁負。”老儒亦不讓。偕行至朱砂鎮,共息槐樹下。老儒謂上曰:“我觀貴相非凡。我善星曆,試言汝生年月日,為推之。”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無如貴命,願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東南。”因曆告以未然事甚悉。上辭謝之。老儒別去。問其邑裡姓字,皆不答。上遂曆遊光、固、汝、潁諸州,凡三年。時泗州盜起,列郡騷動,複還皇覺寺。上所居室夜複數有光,僧皆驚異。
辛卯夏五月,汝潁兵起。
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遠人郭子興、孫德崖及俞某、魯某、潘某等起兵,自稱元帥;攻拔濠州,據其城守之。
辛醜,亂兵焚皇覺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日暮,上歸念無所逃難,甚憂之,乃禱於神曰:“今兵難如此,吾欲出避兵。志無所定,願于神蔔之出與處孰吉,明以告我。” 祝已投蔔,凡三,俱不吉。上曰:“出與處既不吉,無乃欲吾從雄而後昌乎?”一投卜而吉。上自念曰:“今豪傑紛紛,孰堪與禦亂者?況從雄非易事。”乃複祝曰:“兵,凶事。從雄吾甚恐,盍許以避兵?”複投蔔,珓躍而立。上知神意必欲從雄也,固守以待。未旬日,有故人自亂雄中以書來招曰:“今四方兵亂,人無甯居,非田野間所能自保之時也。盍從我以自全?”上覽畢,即焚之。數日,複有來告曰:“前日,人以書招公。傍有知者,欲覺其事,當柰何?”上慨然太息曰:“吾惟德命於天耳!”後三日,其人果至。與語,辭色無相害意。乃謝遣之。複旬日,又有來告曰:“先欲覺者不欲自為,今屬他人發之。公宜審禍福,決去就。”
是時,元將徹裡不花率兵欲來複濠城,憚不敢進,惟日掠良民為盜,以徼賞。民皆恟恟,相扇動,不自安。上以四境逼迫,訛言日甚,不獲已。乃以閏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入門。門者疑,以為諜,執之,欲加害。人以告子興,子興遣人追至,見上狀貌奇偉,異常人。因問所以來。具告之故。子興喜,遂留置左右。尋命長九夫,常召與謀事。久之,甚見親愛。凡有攻討,即命以往,往輒勝。子興由是兵益盛。
初,宿州閔子鄉人馬公素剛直,重然諾,愛人喜施。避仇定遠,與子興為刎頸交。馬公有季女,甚愛之,常言術者謂此女當大貴。及遇亂,謀還宿州起兵應子興。以女托子興曰:“幸公善撫視。”子興許諾,與其妻張氏撫之如己子。已而馬公死,子興感念不已。上時未有室,子興欲以女妻上,與張氏謀曰:“昔馬公與吾相善,以女托我。今不可負,當為擇良配。然視眾人中未有當吾意者。”因言上度量豁達,有智略,可妻之。張氏曰:“吾意亦如此。今天下亂,君舉大事,正當收集豪傑與成功業。一旦彼或為他人所親,誰與共成事者?”子興意遂決,乃以女妻上,即孝慈高皇后。
時孫德崖等四人起自農畝,性粗戅,智識皆出子興下。子興易視之,每議事獨與四人異。四人多不悅,協謀傾子興。子興時多家居,少公會。每視事,四人當先至,待子興。及子興至,謀不合,輒起去。四人乃專決之。自是,會集日簡。或數日始一會,會則四人瞠目視子興。子興不自安,謂上曰:“諸人若此奈何?”上曰:“此無他,乃簡會至是耳。”子興曰:“然。”明日,即出同視事。未數日,複家居不出。自是,意愈不協,互相猜防。
是歲九月,元兵複徐州,徐帥彭早住、趙均用率餘眾奔濠。德崖等納之。二人本以窮蹙來奔,德崖等四人與子興反屈已下之,事皆稟命,遂為所制。早住頗有智數,擥權專決。均用但唯唯而已。子興禮早住而易均用,均用亦銜之。德崖等四人遂與均用謀,伺子興出執之通衢,械于孫氏將殺之。上時在淮北,聞難亟歸。道遇故人,止之曰:“郭公已被執,並欲執公,且勿往。”上曰:“郭公於我恩厚。有難不救,非義也。何丈夫之為?”乃馳至郭氏,惟見婦女,問其諸子安在。婦疑,不以告。上曰:“我豈外人?而乃疑我。今來謀脫公難也。”諸婦乃告以實。上曰:“我公素厚彭而薄趙,禍必趙發。此非彭不可解。”乃與子興二子往訴於早住。早住怒曰:“我在此,誰敢爾!”即會左右,呼兵以出。上亦被甲持短兵,與俱至孫氏。圍其家,髮屋而入。見子興鉗系幽窖中,肌肉皆傷。乃破其械,使人負以歸。子興遂得免。
是冬,元將賈魯與月哥察兒圍濠城,城中極力拒守。
癸巳春,元將賈魯死。夏五月壬午,元兵解圍去。城中乏糧,人艱食。上以鹽易米於懷遠,歸贍子興家。
乙未,張士誠據高郵。
彭、趙二帥既據濠州,挾德崖等為己用。是春,早住自稱魯淮王,均用稱永義王。
六月丙申朔,濠城自元兵退,軍士多死傷。上乃歸鄉里募兵,得七百餘人以還。子興喜,以 上為鎮撫。
是時,彭、趙二人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上觀其所為,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中途遇疾,複還。半月,疾始間。聞戶外有杖策歎嘖而過者, 上問故。左右告曰:“定遠張家堡有民兵,號‘驢牌寨’者。孤軍乏食,且無所屬,欲來降,猶豫未決。主帥將遣人招之,念無可行者,故惋恨耳。”上矍然曰:“此機不可失也。”即強起,詣子興請行。子興喜曰:“吾固知非爾不能辦此。然爾疾方愈,奈何?”上曰:“此豈高枕養病時耶?今失機不圖,將為他人所得。”子興曰:“須人幾何?”上曰:“人多則彼疑,十人足矣。”乃選騎士費聚等二人、步卒九人從行至定遠界。
上病暑。再越六日,至寶公河,隔水望其營。營中見上至,勒兵以待。步卒懼欲走還。上謂曰:“彼眾我寡。走將安之?且彼縱騎以躡我後,必不能免。汝等且勿恐,但隨我入其營觀其從違。”頃之,營中遣二將出逆,舉手大呼曰:“來者為何?”上遣人答曰:“自濠來與主帥議事。”二將歸告其帥,複出曰:“請下馬。”上下馬,以久病,步行甚艱,前阻水。費聚見彼疑,慮有他,欲代上渡水而往。上曰:“今與君至此,禍福共之,豈可代耶?”乃同往。既至,其帥出逆曰:“公遠來,郭公必有所命。”上曰:“郭公與足下有舊,聞足下軍艱食,他敵欲來攻,特遣吾相報。能相從即與俱往,否則移兵避之。”其帥許諾,請留物為信。上解所佩香囊與之。彼以牛脯為獻,謂上曰:“請帥從者先還,俟諸軍趣裝,即詣軍門。”
上將還,慮其不誠,留費聚伺之。後三日,聚還告曰:“事不諧矣,彼且欲他往。”上即率兵三百人。複抵其營謂之曰:“汝為人所淩怨,尚未複。今從我而北,恐不能釋憾於彼。我助汝兵,可以報之。”帥且諾且疑,然設備甚至。上觀其情狀非可以言諭,謀以計取之。適裡人有勇力者在行,上謂曰:“吾欲用爾能乎?”曰:“惟命是聽。”乃密告以計,使往誘其帥來會。潛約我眾,俟其至則聚而觀之,既聚複開,如是者三,即於眾中縛之。既而其帥至眾,如約,遂縛之。令壯士五十人擁之以行,其營中不知也。行十餘裡,乃遣人喻其營中曰:“爾帥已往觀營地,可移軍來就。”於是營中兵皆出,即焚其營壘,悉驅其眾以還,得壯士三千人。
後七日,率之而東夜襲元知院老張於橫澗山。黎明,入其營,老張棄軍遁去。降其民兵男女七萬,得精壯二萬,悉加訓練。上喻之曰:“爾眾初非不多,一旦為吾所有,何也?蓋將無紀律,士不素練故爾。今練習爾等者,欲令知紀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業。”眾皆羅拜曰:“唯公所命。”於是率之南略滁陽。
道遇定遠人李善長來謁。上與語,悅之,留置幕下,俾掌書記。語之曰:“方今群雄並爭,非有智者不可與謀議。吾觀群雄中持案牘及謀事者多毀左右將士,將士弗得效其能,以至於敗。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獨存?故亦相繼而亡。汝宜鑒其失務,協諸將以成功,毋效彼所為也。”善長頓首謝曰:“謹受命。”遂與俱攻滁陽,下之。
未踰月,彭早住、趙均用遣人邀上將兵守盱泗。上以二人粗暴淺謀,不可與共事,辭弗往。未幾,二人自相吞併,戰士多死。早住亦亡,惟均用專兵柄,狠戾益甚。子興勢孤,上聞而憂之,遣人說均用曰:“方今海內淆亂,正收攬英雄之日。公昔窘於元兵,奔濠城,約與郭公共守,以抗元兵。郭公開門延納,推誠相待,既不見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於公甚大。公乃不思報,反聽左右之言,欲先圖之,是自翦其羽翼,失豪傑心。
且吾聞之:‘有德不酬,是謂悖德;有恩不報,是謂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為,又況人心,難以逆料?郭公雖或可圖,其部屬猶眾萬。一事有不然,公亦豈能獨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齒相依,計之上也。不然,唇亡齒寒,吾竊為公不取時。”均用聞上入滁州,兵勢甚盛,心頗恐,待子興稍以禮。上又使人賂其左右,以解之。子興乃得免,遂將其所部萬人至滁州。閱 上所將兵三萬余,號令嚴明,軍容整肅,乃大悅。居再閱月,子興惑於讒意,始疑上,悉奪左右任事者,又欲拔李善長置麾下。善長弗肯行,涕泣訴於上。
上曰:“主帥之命,弗可違也。”善長終不肯去。久之,弗複召,乃止。自是,四方征討總兵之權,上皆不得與。上雖見疏遠而事子興愈恭,未嘗有怨言。既而元兵圍滁,有任某者忌上功,譛於子興雲:上每戰不力。子興頗信之,令與任某俱出城接戰。任出城未十步,即被矢走還;上猶直前奮擊,眾皆披靡。上徐還,了無所傷。子興乃愧歎。又常與三百人出城,顧聞鵓鴿聲,飛矢墮空中,心異之,遽還。俄而,敵兵驟至,無所獲而去。上每遇敵,智勇奮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軍中有所得,上皆無取,輒令分給群下。他將有所獲,輒以獻子興。子興以上無所獻,頗不悅,故讒言得以間之。孝慈皇后知其意,後將士有獻者,後悉以遺子興妻張氏,張氏喜。 後又和順以事之,由是疑釁漸釋。
甲午春正月甲子朔,張士誠國號大周,自稱誠王,改元天祐。
秋七月,滁大旱。上憂之。滁人楊元杲曰:“滁之西南豐山陽谷柏子潭有龍祠,水旱禱之,輒應。既禱,或魚躍或黿鼉浮,皆雨兆也。”上聞,即齋沐往禱。禱畢,立淵西崖。久之,無所見,乃彎弓注矢祝曰:“天旱如此,吾為民致禱。神食茲土,其可不恤民?吾今與神約三日,必雨;不然,神恐不得祠於此也。”祝畢,連發三矢而還。後三日,大雨如注。上即乘雨詣祠謝。是歲,滁大熟。
冬十月,元將脫脫攻高郵,分兵圍六合。六合遣使求救,其使者與上有故。中夜至,上聞之即起,隔門與語。請諸子興開門納之,子興與其帥有隙,怒不發兵。使者訴其情甚急,子興不答。上謂子興曰:“六合受圍,無救必斃。六合既斃,次將及滁。豈可以小憾而棄大事?”子興聞上言,意少解,欲遣他將率兵以行。時元兵號百萬,諸將畏之,莫敢往,皆托以禱神弗吉為辭。子興乃召上將兵往,亦令禱於神。上曰:“事之可否,當斷之於心,何必禱也?”
於是率師東之六合,與耿再成守瓦梁壘。元兵攻之急,每日暮攻壘,垂陷,複去之。明旦,複完壘。與戰如是數四。上以計紿之,乃斂兵入舍,備糗糧。遣婦女倚門戟手大罵,元兵相視錯愕,環壘不敢逼。遂列隊而出,牛畜婦女居前,丁壯翼之,徐引而去。元兵不敢近,遂還滁州。既而,元兵大至,欲攻滁。
上乃設伏澗側,令再成佯走誘之,度澗伏發,皆下馬走。城中鼓噪而出,元兵大敗,獲其馬甚眾。是時,雖勝,然元兵尚強,恐益兵來攻。上謀款其師,乃具牛酒,斂所獲馬,遣父老送還。令告其帥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謹,遣犒軍。城中皆良民,所以結聚,備他盜耳。將軍以兵欲獮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將軍幸撫存之,惟軍需是供。今高郵巨寇未滅,非並力不可。奈何舍寇分兵攻良民乎?”其帥信之,謂其眾曰:“非良民,豈肯還馬?”即日解去,由是滁城得完。
上以四方割據稱雄者眾,戰爭無虛日,又旱蝗相仍,人民饑饉,死者相枕藉,心甚憂之。乃禱於天曰:“今天下紛紛,群雄並爭,迭相勝負,生民皇皇,墜於塗炭,不有所屬,物類盡矣。願天早降大命以靖禍亂,苟元祚未終,則群雄宜早息。某亦處群雄中,請自某始。若元祚已終,群雄之中,當膺天命者,大命早歸之。無使生民久阽危苦,存亡之幾,驗於三月。”及踰三月,上兵益盛。
時子興名稱尚微,且無意遠略,但欲據滁自王。上察知其意,因說曰:“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賈不集,無形勝,可據不足居也。”子興默然,事遂止。
上姊夫李貞攜其子保保自淮東來見。上以姊早歿,見之甚喜,因養為己子,俾姓朱氏,更名文忠。教之讀書,常使居左右,隨侍出入,雖馬上,亦隨事誨之。文忠時年始十四。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諱元璋,字國瑞,濠之鐘離東鄉人也。其先帝顓頊之後,周武王封其苗裔於邾。春秋時子孫去邑為朱氏,世居沛國相縣;其後有徙居句容者,世為大族,人號其裡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積善隱約田裡。宋季時,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父仁祖諱世珍,元世又徙居鐘離之東鄉,勤儉忠厚,人稱長者。母太后陳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時,太后常夢一黃冠自西北來,至舍南麥場取白藥一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視之,漸長。黃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覺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氣。明日,上生,紅光滿室。時元天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醜也。自後,夜數有光。鄰里遙見,驚以為火,皆奔救,至則無有。人咸異之。
常遘疾,抱之佛寺。寺無僧,複抱歸。見室東簷下一僧面壁坐顧仁祖曰:“來。”乃以手撫摩上頂。旦日,疾遂愈,後複疾。仁祖念前夢之異,欲俾從釋氏,不果。既而徙居鐘離之西鄉,後遷太平鄉之孤莊村。太后常謂仁祖曰:“人言吾家當生好人。今吾諸子皆落落,不治產業。”指上曰:“豈在此乎?”及上稍長,姿貌雄傑,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既就學,聰明過人,事親至孝,侍奉左右,不違意。一日黎明,仁祖坐於東室簷下,上侍側。有道士長髯朱衣,持簡排垣柵,直入遽揖仁祖曰:“好個公公,八十三當大貴。”仁祖初見道士突入,頗不悅;聞其言,異,乃留之,茶。道士不顧而去,既出門,不見。時莫知所謂及。上即位,追上遵號。推其年數,適符其言。
歲甲申,上年十七。值四方旱蝗,民饑。疾癘大起。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日戊辰,皇長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上連遭三喪,又值歲歉,與仲兄極力營葬事。既葬,念仁祖、太后常許從釋氏,乃謀于仲兄。以九月入皇覺寺。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給,散遣其徒游四方。
上遂西遊至合淝界,遇兩紫衣人,欣然來就,約與俱西。數日,上忽病寒熱,兩人解衣覆上身。夾侍而臥,調護甚至。病少差,複強起行。行數日,至一浮圖下。兩人者辭去,謂上曰:“姑留此,待我三日。”後三日,疾愈,兩人亦不至。上心異之。及行至六安,逢一老儒負書篋,力甚困。上閔其老,謂曰:“我代翁負。”老儒亦不讓。偕行至朱砂鎮,共息槐樹下。老儒謂上曰:“我觀貴相非凡。我善星曆,試言汝生年月日,為推之。”上具以告。老儒默然良久,曰:“吾推命多矣,無如貴命,願慎之。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東南。”因曆告以未然事甚悉。上辭謝之。老儒別去。問其邑裡姓字,皆不答。上遂曆遊光、固、汝、潁諸州,凡三年。時泗州盜起,列郡騷動,複還皇覺寺。上所居室夜複數有光,僧皆驚異。
辛卯夏五月,汝潁兵起。
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遠人郭子興、孫德崖及俞某、魯某、潘某等起兵,自稱元帥;攻拔濠州,據其城守之。
辛醜,亂兵焚皇覺寺,寺僧皆逃散。上亦出避兵。日暮,上歸念無所逃難,甚憂之,乃禱於神曰:“今兵難如此,吾欲出避兵。志無所定,願于神蔔之出與處孰吉,明以告我。” 祝已投蔔,凡三,俱不吉。上曰:“出與處既不吉,無乃欲吾從雄而後昌乎?”一投卜而吉。上自念曰:“今豪傑紛紛,孰堪與禦亂者?況從雄非易事。”乃複祝曰:“兵,凶事。從雄吾甚恐,盍許以避兵?”複投蔔,珓躍而立。上知神意必欲從雄也,固守以待。未旬日,有故人自亂雄中以書來招曰:“今四方兵亂,人無甯居,非田野間所能自保之時也。盍從我以自全?”上覽畢,即焚之。數日,複有來告曰:“前日,人以書招公。傍有知者,欲覺其事,當柰何?”上慨然太息曰:“吾惟德命於天耳!”後三日,其人果至。與語,辭色無相害意。乃謝遣之。複旬日,又有來告曰:“先欲覺者不欲自為,今屬他人發之。公宜審禍福,決去就。”
是時,元將徹裡不花率兵欲來複濠城,憚不敢進,惟日掠良民為盜,以徼賞。民皆恟恟,相扇動,不自安。上以四境逼迫,訛言日甚,不獲已。乃以閏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入門。門者疑,以為諜,執之,欲加害。人以告子興,子興遣人追至,見上狀貌奇偉,異常人。因問所以來。具告之故。子興喜,遂留置左右。尋命長九夫,常召與謀事。久之,甚見親愛。凡有攻討,即命以往,往輒勝。子興由是兵益盛。
初,宿州閔子鄉人馬公素剛直,重然諾,愛人喜施。避仇定遠,與子興為刎頸交。馬公有季女,甚愛之,常言術者謂此女當大貴。及遇亂,謀還宿州起兵應子興。以女托子興曰:“幸公善撫視。”子興許諾,與其妻張氏撫之如己子。已而馬公死,子興感念不已。上時未有室,子興欲以女妻上,與張氏謀曰:“昔馬公與吾相善,以女托我。今不可負,當為擇良配。然視眾人中未有當吾意者。”因言上度量豁達,有智略,可妻之。張氏曰:“吾意亦如此。今天下亂,君舉大事,正當收集豪傑與成功業。一旦彼或為他人所親,誰與共成事者?”子興意遂決,乃以女妻上,即孝慈高皇后。
時孫德崖等四人起自農畝,性粗戅,智識皆出子興下。子興易視之,每議事獨與四人異。四人多不悅,協謀傾子興。子興時多家居,少公會。每視事,四人當先至,待子興。及子興至,謀不合,輒起去。四人乃專決之。自是,會集日簡。或數日始一會,會則四人瞠目視子興。子興不自安,謂上曰:“諸人若此奈何?”上曰:“此無他,乃簡會至是耳。”子興曰:“然。”明日,即出同視事。未數日,複家居不出。自是,意愈不協,互相猜防。
是歲九月,元兵複徐州,徐帥彭早住、趙均用率餘眾奔濠。德崖等納之。二人本以窮蹙來奔,德崖等四人與子興反屈已下之,事皆稟命,遂為所制。早住頗有智數,擥權專決。均用但唯唯而已。子興禮早住而易均用,均用亦銜之。德崖等四人遂與均用謀,伺子興出執之通衢,械于孫氏將殺之。上時在淮北,聞難亟歸。道遇故人,止之曰:“郭公已被執,並欲執公,且勿往。”上曰:“郭公於我恩厚。有難不救,非義也。何丈夫之為?”乃馳至郭氏,惟見婦女,問其諸子安在。婦疑,不以告。上曰:“我豈外人?而乃疑我。今來謀脫公難也。”諸婦乃告以實。上曰:“我公素厚彭而薄趙,禍必趙發。此非彭不可解。”乃與子興二子往訴於早住。早住怒曰:“我在此,誰敢爾!”即會左右,呼兵以出。上亦被甲持短兵,與俱至孫氏。圍其家,髮屋而入。見子興鉗系幽窖中,肌肉皆傷。乃破其械,使人負以歸。子興遂得免。
是冬,元將賈魯與月哥察兒圍濠城,城中極力拒守。
癸巳春,元將賈魯死。夏五月壬午,元兵解圍去。城中乏糧,人艱食。上以鹽易米於懷遠,歸贍子興家。
乙未,張士誠據高郵。
彭、趙二帥既據濠州,挾德崖等為己用。是春,早住自稱魯淮王,均用稱永義王。
六月丙申朔,濠城自元兵退,軍士多死傷。上乃歸鄉里募兵,得七百餘人以還。子興喜,以 上為鎮撫。
是時,彭、趙二人馭下無道,所部多暴橫。上觀其所為,恐禍及己,乃以七百人屬他將而獨與徐達等二十四人南去略定遠。中途遇疾,複還。半月,疾始間。聞戶外有杖策歎嘖而過者, 上問故。左右告曰:“定遠張家堡有民兵,號‘驢牌寨’者。孤軍乏食,且無所屬,欲來降,猶豫未決。主帥將遣人招之,念無可行者,故惋恨耳。”上矍然曰:“此機不可失也。”即強起,詣子興請行。子興喜曰:“吾固知非爾不能辦此。然爾疾方愈,奈何?”上曰:“此豈高枕養病時耶?今失機不圖,將為他人所得。”子興曰:“須人幾何?”上曰:“人多則彼疑,十人足矣。”乃選騎士費聚等二人、步卒九人從行至定遠界。
上病暑。再越六日,至寶公河,隔水望其營。營中見上至,勒兵以待。步卒懼欲走還。上謂曰:“彼眾我寡。走將安之?且彼縱騎以躡我後,必不能免。汝等且勿恐,但隨我入其營觀其從違。”頃之,營中遣二將出逆,舉手大呼曰:“來者為何?”上遣人答曰:“自濠來與主帥議事。”二將歸告其帥,複出曰:“請下馬。”上下馬,以久病,步行甚艱,前阻水。費聚見彼疑,慮有他,欲代上渡水而往。上曰:“今與君至此,禍福共之,豈可代耶?”乃同往。既至,其帥出逆曰:“公遠來,郭公必有所命。”上曰:“郭公與足下有舊,聞足下軍艱食,他敵欲來攻,特遣吾相報。能相從即與俱往,否則移兵避之。”其帥許諾,請留物為信。上解所佩香囊與之。彼以牛脯為獻,謂上曰:“請帥從者先還,俟諸軍趣裝,即詣軍門。”
上將還,慮其不誠,留費聚伺之。後三日,聚還告曰:“事不諧矣,彼且欲他往。”上即率兵三百人。複抵其營謂之曰:“汝為人所淩怨,尚未複。今從我而北,恐不能釋憾於彼。我助汝兵,可以報之。”帥且諾且疑,然設備甚至。上觀其情狀非可以言諭,謀以計取之。適裡人有勇力者在行,上謂曰:“吾欲用爾能乎?”曰:“惟命是聽。”乃密告以計,使往誘其帥來會。潛約我眾,俟其至則聚而觀之,既聚複開,如是者三,即於眾中縛之。既而其帥至眾,如約,遂縛之。令壯士五十人擁之以行,其營中不知也。行十餘裡,乃遣人喻其營中曰:“爾帥已往觀營地,可移軍來就。”於是營中兵皆出,即焚其營壘,悉驅其眾以還,得壯士三千人。
後七日,率之而東夜襲元知院老張於橫澗山。黎明,入其營,老張棄軍遁去。降其民兵男女七萬,得精壯二萬,悉加訓練。上喻之曰:“爾眾初非不多,一旦為吾所有,何也?蓋將無紀律,士不素練故爾。今練習爾等者,欲令知紀律也。宜共戮力以建功業。”眾皆羅拜曰:“唯公所命。”於是率之南略滁陽。
道遇定遠人李善長來謁。上與語,悅之,留置幕下,俾掌書記。語之曰:“方今群雄並爭,非有智者不可與謀議。吾觀群雄中持案牘及謀事者多毀左右將士,將士弗得效其能,以至於敗。其羽翼既去,主者安得獨存?故亦相繼而亡。汝宜鑒其失務,協諸將以成功,毋效彼所為也。”善長頓首謝曰:“謹受命。”遂與俱攻滁陽,下之。
未踰月,彭早住、趙均用遣人邀上將兵守盱泗。上以二人粗暴淺謀,不可與共事,辭弗往。未幾,二人自相吞併,戰士多死。早住亦亡,惟均用專兵柄,狠戾益甚。子興勢孤,上聞而憂之,遣人說均用曰:“方今海內淆亂,正收攬英雄之日。公昔窘於元兵,奔濠城,約與郭公共守,以抗元兵。郭公開門延納,推誠相待,既不見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於公甚大。公乃不思報,反聽左右之言,欲先圖之,是自翦其羽翼,失豪傑心。
且吾聞之:‘有德不酬,是謂悖德;有恩不報,是謂孤恩。’悖德孤恩,丈夫不為,又況人心,難以逆料?郭公雖或可圖,其部屬猶眾萬。一事有不然,公亦豈能獨安?莫若善待之,使各守其所,唇齒相依,計之上也。不然,唇亡齒寒,吾竊為公不取時。”均用聞上入滁州,兵勢甚盛,心頗恐,待子興稍以禮。上又使人賂其左右,以解之。子興乃得免,遂將其所部萬人至滁州。閱 上所將兵三萬余,號令嚴明,軍容整肅,乃大悅。居再閱月,子興惑於讒意,始疑上,悉奪左右任事者,又欲拔李善長置麾下。善長弗肯行,涕泣訴於上。
上曰:“主帥之命,弗可違也。”善長終不肯去。久之,弗複召,乃止。自是,四方征討總兵之權,上皆不得與。上雖見疏遠而事子興愈恭,未嘗有怨言。既而元兵圍滁,有任某者忌上功,譛於子興雲:上每戰不力。子興頗信之,令與任某俱出城接戰。任出城未十步,即被矢走還;上猶直前奮擊,眾皆披靡。上徐還,了無所傷。子興乃愧歎。又常與三百人出城,顧聞鵓鴿聲,飛矢墮空中,心異之,遽還。俄而,敵兵驟至,無所獲而去。上每遇敵,智勇奮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凡軍中有所得,上皆無取,輒令分給群下。他將有所獲,輒以獻子興。子興以上無所獻,頗不悅,故讒言得以間之。孝慈皇后知其意,後將士有獻者,後悉以遺子興妻張氏,張氏喜。 後又和順以事之,由是疑釁漸釋。
甲午春正月甲子朔,張士誠國號大周,自稱誠王,改元天祐。
秋七月,滁大旱。上憂之。滁人楊元杲曰:“滁之西南豐山陽谷柏子潭有龍祠,水旱禱之,輒應。既禱,或魚躍或黿鼉浮,皆雨兆也。”上聞,即齋沐往禱。禱畢,立淵西崖。久之,無所見,乃彎弓注矢祝曰:“天旱如此,吾為民致禱。神食茲土,其可不恤民?吾今與神約三日,必雨;不然,神恐不得祠於此也。”祝畢,連發三矢而還。後三日,大雨如注。上即乘雨詣祠謝。是歲,滁大熟。
冬十月,元將脫脫攻高郵,分兵圍六合。六合遣使求救,其使者與上有故。中夜至,上聞之即起,隔門與語。請諸子興開門納之,子興與其帥有隙,怒不發兵。使者訴其情甚急,子興不答。上謂子興曰:“六合受圍,無救必斃。六合既斃,次將及滁。豈可以小憾而棄大事?”子興聞上言,意少解,欲遣他將率兵以行。時元兵號百萬,諸將畏之,莫敢往,皆托以禱神弗吉為辭。子興乃召上將兵往,亦令禱於神。上曰:“事之可否,當斷之於心,何必禱也?”
於是率師東之六合,與耿再成守瓦梁壘。元兵攻之急,每日暮攻壘,垂陷,複去之。明旦,複完壘。與戰如是數四。上以計紿之,乃斂兵入舍,備糗糧。遣婦女倚門戟手大罵,元兵相視錯愕,環壘不敢逼。遂列隊而出,牛畜婦女居前,丁壯翼之,徐引而去。元兵不敢近,遂還滁州。既而,元兵大至,欲攻滁。
上乃設伏澗側,令再成佯走誘之,度澗伏發,皆下馬走。城中鼓噪而出,元兵大敗,獲其馬甚眾。是時,雖勝,然元兵尚強,恐益兵來攻。上謀款其師,乃具牛酒,斂所獲馬,遣父老送還。令告其帥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謹,遣犒軍。城中皆良民,所以結聚,備他盜耳。將軍以兵欲獮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將軍幸撫存之,惟軍需是供。今高郵巨寇未滅,非並力不可。奈何舍寇分兵攻良民乎?”其帥信之,謂其眾曰:“非良民,豈肯還馬?”即日解去,由是滁城得完。
上以四方割據稱雄者眾,戰爭無虛日,又旱蝗相仍,人民饑饉,死者相枕藉,心甚憂之。乃禱於天曰:“今天下紛紛,群雄並爭,迭相勝負,生民皇皇,墜於塗炭,不有所屬,物類盡矣。願天早降大命以靖禍亂,苟元祚未終,則群雄宜早息。某亦處群雄中,請自某始。若元祚已終,群雄之中,當膺天命者,大命早歸之。無使生民久阽危苦,存亡之幾,驗於三月。”及踰三月,上兵益盛。
時子興名稱尚微,且無意遠略,但欲據滁自王。上察知其意,因說曰:“滁,山城也,舟楫不通,商賈不集,無形勝,可據不足居也。”子興默然,事遂止。
上姊夫李貞攜其子保保自淮東來見。上以姊早歿,見之甚喜,因養為己子,俾姓朱氏,更名文忠。教之讀書,常使居左右,隨侍出入,雖馬上,亦隨事誨之。文忠時年始十四。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Labels:
王弼,
王龍溪,
江味農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阿賴耶識,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 修纂凡例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 修纂凡例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 修纂凡例
修纂凡例
一 即位禮儀及賞賚等項恩典備書
一 追上世宗肅皇帝尊號祔廟稱宗並上孝潔皇后孝烈皇后諡號及更定廟制皆書
一 冊立皇后皇妃皇太子及冊封諸王王妃公主皆書其儀注有新定者書
一 皇子皇女生書
一 郊廟並社稷山川等神及歷代帝王 先師孔子諸祀典備書有更正者亦書
一 詔書悉錄全文其敕書有為事特降或褒勉臣下撫諭遠人恤刑寬貸關係重大者亦錄全文
一 凡寶璽圖書及諸王郡王寶將軍印並印符印記皆書
一 皇太子賜名冠一應禮儀皆書
一 經筵日講及皇太子出閣講讀讀字據廣本補皆書宴賚等項恩典亦書
一 親王郡王將軍有改封降封革襲者書
一 土官三年朝貢皆書災傷地方奉旨特免朝覲亦書
一 內外文武官及土官各衙門有新設改建裁革及復舊者皆書
一 凡親王郡王郡主郡主據廣本抱本補鎮國等將軍儀賓公侯伯歲祿官吏俸給軍士月糧有新定折支全支條例並書
一 封公侯伯及勳臣之子襲爵皆書
一 除授三公三少兩京府部等衙門堂上官及翰林科道侍從官在外中都等留守司各省都布按三司行都司堂上官行太僕苑馬寺卿鹽運司使皆書有司知府以下保留升俸秩者亦書若內外文武官有功績顯著及以事特加升遷錄蔭者不限職之大小皆書
一 選舉考課法有新定及損益舊例抱本作制者皆書
一 公侯伯並文武大臣老病致仕或特賜優閑及特加恩典皆書奉旨起用亦書
一 文武大臣誥敕有特賜者書或有損益事例亦書
一 屯種開墾有事例新定者書
一 天下戶口田糧之數於每年十二月終備書
一 凡田土稅糧屯田子粒之數及歲辦課稅進貢等項或有增減及因災蠲豁賑恤停罷者書其勸農恤商有新令者亦書
一 各衙門庫藏銀兩出入登耗之數皆書有奉旨取用者亦書
一 轉輸漕運之法及各處歲運之數有增減者書
一 各處府州縣有升降裁省歸併增設及更名者皆書倉庫坑冶有新建及裁革者亦書
一 凡新開鹽場新定中納鹽糧及戶口食鹽則例皆書
一 凡朝賀禮儀及冠服之類有新定或損益舊制者書
一 每歲聖節正旦冬至郊祀慶成大宴皆書遇節賜宴亦書或奉旨罷免亦書
一 車駕視學耕耤禮儀恩賚備書公侯伯年少有特旨送監讀書及四夷遣子入學皆書已故大臣並見在三品以上子孫以例入監皆書監生撥曆等項事例有新定者亦書
一 提督學校條例有更定並各處學校增設裁革及歲貢額數有新增者亦書
一 每科兩京鄉試禮部會試廷試皆書科舉額數有新增者亦書 廷試製題悉錄全文進士選讀中秘書亦書
一 喪祭之禮及上尊諡冊文議文等項備書皇妃及親王郡王公主喪葬皆書其禮儀有新定或損益亦書
一 凡公侯駙馬伯在京文武三品以上歿皆書卒及概見其行實善惡務合公論其有贈諡及賜祭賻贈命有司治葬皆書若文武官有治行功績顯著及沒于王事奉特旨褒贈者不限職之大小皆書雖不系舊例乞恩特准祭葬者亦書
一 凡旌表孝子順孫義夫節婦悉著其鄉里姓行名實
一 欽天監奏天象氣候七政淩犯皆書中外奏水旱等災修省祈禱亦書
一 臣下章奏有關係治體者皆錄之其詳略隨宜或奉旨處斷者亦備書
一 武官子孫襲替優給有新例則書
一 遣使撫諭四夷及封拜賜賚皆書四夷朝貢及有宴賚亦書
一 凡纂修先朝實錄寶訓皆書
一 車駕巡幸及命將剿平反叛征討邊夷書
一 處分北虜封貢事宜及獻俘告廟行賞皆備書
一 京營戎政及各邊鎮戰守事宜皆備書
一 廣本無一字各處鎮守防邊閱視文武大臣有增設裁革者亦書
一 凡事民衙門官馬孳生馬邊境茶馬買馬馬字據廣本抱本補之政悉書其牧養之地有改遷者及清出者者亦書每歲有敕免所欠各項馬匹悉書總數
一 凡關津巡徼驛傳遞運烽火□侯有新設及改革者亦書
一 公侯伯駙馬有罪削奪及兩京府部等衙門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在外留守司都布按三司官有罪下獄黜謫宥免皆書奉特旨誅戮罷黜干係懲戒得不限職之大小並書如犯奸惡叛逆大罪不限官吏軍民悉書常例廣本抱本作律之外別有比擬條例亦書
一 朝審囚犯及差官審錄刑獄皆書 刑官有平反冤獄詳本末書之
一 風憲官及文武臣寮彈劾大臣之罪皆書並書所得旨意其職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書
一 修建宮殿並天地宗廟社稷及一應神祗壇場皆書
一 山陵營建或修葺皆備書建各王王妃公主墳皆書其制度有損益亦書
一 內府工作織造採辦皆書
一修繕各處城池屯堡及新建者皆書
一 差官各處提督圩田水利及新開修治河渠圩岸橋道皆書有差請修築陂塘等事亦書
source :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 修纂凡例
修纂凡例
一 即位禮儀及賞賚等項恩典備書
一 追上世宗肅皇帝尊號祔廟稱宗並上孝潔皇后孝烈皇后諡號及更定廟制皆書
一 冊立皇后皇妃皇太子及冊封諸王王妃公主皆書其儀注有新定者書
一 皇子皇女生書
一 郊廟並社稷山川等神及歷代帝王 先師孔子諸祀典備書有更正者亦書
一 詔書悉錄全文其敕書有為事特降或褒勉臣下撫諭遠人恤刑寬貸關係重大者亦錄全文
一 凡寶璽圖書及諸王郡王寶將軍印並印符印記皆書
一 皇太子賜名冠一應禮儀皆書
一 經筵日講及皇太子出閣講讀讀字據廣本補皆書宴賚等項恩典亦書
一 親王郡王將軍有改封降封革襲者書
一 土官三年朝貢皆書災傷地方奉旨特免朝覲亦書
一 內外文武官及土官各衙門有新設改建裁革及復舊者皆書
一 凡親王郡王郡主郡主據廣本抱本補鎮國等將軍儀賓公侯伯歲祿官吏俸給軍士月糧有新定折支全支條例並書
一 封公侯伯及勳臣之子襲爵皆書
一 除授三公三少兩京府部等衙門堂上官及翰林科道侍從官在外中都等留守司各省都布按三司行都司堂上官行太僕苑馬寺卿鹽運司使皆書有司知府以下保留升俸秩者亦書若內外文武官有功績顯著及以事特加升遷錄蔭者不限職之大小皆書
一 選舉考課法有新定及損益舊例抱本作制者皆書
一 公侯伯並文武大臣老病致仕或特賜優閑及特加恩典皆書奉旨起用亦書
一 文武大臣誥敕有特賜者書或有損益事例亦書
一 屯種開墾有事例新定者書
一 天下戶口田糧之數於每年十二月終備書
一 凡田土稅糧屯田子粒之數及歲辦課稅進貢等項或有增減及因災蠲豁賑恤停罷者書其勸農恤商有新令者亦書
一 各衙門庫藏銀兩出入登耗之數皆書有奉旨取用者亦書
一 轉輸漕運之法及各處歲運之數有增減者書
一 各處府州縣有升降裁省歸併增設及更名者皆書倉庫坑冶有新建及裁革者亦書
一 凡新開鹽場新定中納鹽糧及戶口食鹽則例皆書
一 凡朝賀禮儀及冠服之類有新定或損益舊制者書
一 每歲聖節正旦冬至郊祀慶成大宴皆書遇節賜宴亦書或奉旨罷免亦書
一 車駕視學耕耤禮儀恩賚備書公侯伯年少有特旨送監讀書及四夷遣子入學皆書已故大臣並見在三品以上子孫以例入監皆書監生撥曆等項事例有新定者亦書
一 提督學校條例有更定並各處學校增設裁革及歲貢額數有新增者亦書
一 每科兩京鄉試禮部會試廷試皆書科舉額數有新增者亦書 廷試製題悉錄全文進士選讀中秘書亦書
一 喪祭之禮及上尊諡冊文議文等項備書皇妃及親王郡王公主喪葬皆書其禮儀有新定或損益亦書
一 凡公侯駙馬伯在京文武三品以上歿皆書卒及概見其行實善惡務合公論其有贈諡及賜祭賻贈命有司治葬皆書若文武官有治行功績顯著及沒于王事奉特旨褒贈者不限職之大小皆書雖不系舊例乞恩特准祭葬者亦書
一 凡旌表孝子順孫義夫節婦悉著其鄉里姓行名實
一 欽天監奏天象氣候七政淩犯皆書中外奏水旱等災修省祈禱亦書
一 臣下章奏有關係治體者皆錄之其詳略隨宜或奉旨處斷者亦備書
一 武官子孫襲替優給有新例則書
一 遣使撫諭四夷及封拜賜賚皆書四夷朝貢及有宴賚亦書
一 凡纂修先朝實錄寶訓皆書
一 車駕巡幸及命將剿平反叛征討邊夷書
一 處分北虜封貢事宜及獻俘告廟行賞皆備書
一 京營戎政及各邊鎮戰守事宜皆備書
一 廣本無一字各處鎮守防邊閱視文武大臣有增設裁革者亦書
一 凡事民衙門官馬孳生馬邊境茶馬買馬馬字據廣本抱本補之政悉書其牧養之地有改遷者及清出者者亦書每歲有敕免所欠各項馬匹悉書總數
一 凡關津巡徼驛傳遞運烽火□侯有新設及改革者亦書
一 公侯伯駙馬有罪削奪及兩京府部等衙門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在外留守司都布按三司官有罪下獄黜謫宥免皆書奉特旨誅戮罷黜干係懲戒得不限職之大小並書如犯奸惡叛逆大罪不限官吏軍民悉書常例廣本抱本作律之外別有比擬條例亦書
一 朝審囚犯及差官審錄刑獄皆書 刑官有平反冤獄詳本末書之
一 風憲官及文武臣寮彈劾大臣之罪皆書並書所得旨意其職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書
一 修建宮殿並天地宗廟社稷及一應神祗壇場皆書
一 山陵營建或修葺皆備書建各王王妃公主墳皆書其制度有損益亦書
一 內府工作織造採辦皆書
一修繕各處城池屯堡及新建者皆書
一 差官各處提督圩田水利及新開修治河渠圩岸橋道皆書有差請修築陂塘等事亦書
source :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
Labels:
王陽明,
王龍溪,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瑜伽師地論,
簡朝亮 : 尚書集注述疏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明實錄 :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洪武朝朱元璋)【明】太宗文皇帝敕撰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
一修總裁 董 倫王景章
再修監修 李景隆 茹 塘
再修總裁 解 縉
三修監修 姚廣孝 夏元吉
三修總裁 胡 廣胡 儼 黃 准 楊 榮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起元至正十一年( 1351年),訖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首尾四十八年。
太祖實錄凡三修:一修于建文元年(1399年),總裁為董倫、王景彰等;再修于永樂之初,監修為李景隆、茹瑺,總裁為解縉;三修於永樂九年(1411年),改命姚廣孝、夏原吉為監修官,胡廣、胡儼、黃准、楊榮為總裁官,至十六年(1418年)五月修成。朱棣兩次重修太祖實錄,刪去了明太祖的過失以及建文朝遺臣對成祖的指斥,又歌頌朱棣“靖難”之功,以圖自解於天下後世。
但反復刪改,使《太祖實錄》所記四十八年史事只餘二百五十七卷,顯得過簡。萬歷時允科臣楊天民請,附建文元、二、三年事蹟於後。
- -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序
據廣方言館本補用嘉業堂本校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紀載,以垂鑒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務也。
朕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統承天命,龍飛濠梁,掃滅群雄,除暴救民,撥亂反正,不十餘年,而成帝業。其間,戰攻討伐指麾號令,動如神明,無往不克。及功成治定,制禮作樂,立法創制,纖悉備具,靡有所遺。誠卓冠於古今者也。
於乎!天生我皇考聖智聰明,為啟運創業之君。夫豈偶然?數十餘年為治之跡,詒謀之道,光輝顯著,昭如日月。朕命史臣修纂實錄,垂憲萬世;使子孫臣庶,仰而承之,尊而守之,可以維持天下于悠久。自古興國之時,皆由勤儉而得之;衰弱之季,皆由奢縱而敗之。後世子孫臣庶仰觀於我皇考創立之艱難,櫛風沐雨,勞心焦思,辛勤萬狀,得之不易;自不容於奢縱矣。
於乎!所以垂憲萬世者此歟!苟惟求之於言而不深究其實,甚非皇考之心,亦非朕之意也。後之覽者其欽承之。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
- -
○進實錄表
據廣本補用嘉本中央圖書館黃絲闌鈔本及北平圖書館藏明刊夏忠靖集校
監修官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臣胡廣、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庶子臣楊榮、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臣胡儼、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諭德臣金幼孜、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左諭德臣楊士奇、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曾棨、翰林院侍讀兼右春坊右贊善臣梁潛、翰林院侍講兼左春坊左中允臣鄒緝、翰林院侍講臣王英、修撰臣餘鼎、臣羅汝敬、刑部主事臣李時勉、臣陳敬宗等,欽奉聖旨修纂《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欽依修完,謹奉表上。
進者臣原吉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
伏以聖人啟運,肇萬世之鴻基;國史纂書,示百王之大法;必憑紀錄垂法後來。故典謨載堯舜之言,方冊布文武之政。古今通義,昭晰如斯。矧創業垂統而茂建于豐功,又繼天立極而聿隆乎至治。欲揚休美,謹在編修。
欽惟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天地合德,日月同明,膺景命而隆興,握貞符而禦曆。義旗一舉,豪傑景從,仁聞四張,州郡回應。遂渡江而下姑孰,乃定鼎而都金陵。除舊佈新,安民靖亂。風霆肅乎號令,日星煥乎紀綱。威武奮揚,東面征而西面怨;至仁不殺,近者悅而遠者來。掃群雄於呼吸之間,拓四方于指顧之頃。連城納款,挈壺漿以迎師;列土豎降,崩厥角以稽首。舉中原如拾芥,蕩胡虜若振枯。拯烝黎於塗炭之中,驅辮椎於沙漠之外。不十年而成帝業,混一統而主天民。人紀肇修,敘彝倫於既斁;華風複正,舉禮樂於重興。山川鬼神,莫不攸寧;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過化存神之妙,盡彌綸參贊之功。身致太平,卓冠百王之盛;德兼文武,超越六籍之聞。況儉勤戒乎始終,而謙敬純乎表裡。宵衣旰食,日總覽于萬幾。秋肅春溫,時順體於四序。是致雨暘時,若歲榖屢登。諸福畢臻,天休滋至。在位曆三十餘年之久,升遐動萬方哀悼之心。自古以來未有如斯之盛者也。
恭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誕開。文定之祥永協,坤元之吉同符。景運遂位中宮,德邁嬪虞,功超胥宇。性情適關睢之正,子孫應麟趾之仁。簡能造化之宜,保合承天之慶。政修宮閫,化行家邦。誕育聖躬,茂承天眷。自古後妃之隆莫盛於斯者也!
欽惟皇帝陛下,聖仁天賦,睿德日新,念達孝以尊親,在繼志而述事。聿頒修史之詔,適當嗣位之初。發蘭台記注之文而徵以藩邸之副; 金匱石室之秘而考乎世家之藏。爰纂錄以成書,實仰賴於聖斷。謂事貴直而文貴簡,理必明而義必彰。乃敕命乎儒臣,重編劘於歲月。臣等才非良史,愧乏三長,法遵舊章,敢妄一筆。惟洪鈞何能於繪畫,而至德莫罄于名言。煥乎文章,表經世之大訓;寫之琬琰,作詒謀之永圖。
謹撰述《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計二百五冊;《寶訓》十五卷,計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隨進以聞。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等謹上表。
- -
○附:李景隆解縉等進實錄表
據皇明文衡皇明文徵錄入並以嘉靖羅洪先刊本解學士文集校之此雖永樂朝初次修改太祖實錄書成時所進表與今校刊者為再改之本原不相屬然再改本自初改本出此可供學者參考以識其淵源故附入之
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頓首上言:
伏以聖人受命,啟萬世之鴻基;史氏纂書,示百王之大法。是故堯舜之事,載之典謨;文武之政,布在方冊。俾文獻之足徵,實古今之通誼。矧創業垂統者,皆在於貽謀;而繼志述事者,敢忘于紀載。鼎彝有勒,聖哲相承。鋪張極盛之閎休,揚厲無窮之偉績。曆述前聞之作,允為達孝之規。
欽惟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應千年之景運,集群聖之大成。天命眷顧之隆起,徒步不階於尺土。人心向服之誠,未三年已定於京都。龍飛雲從而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日照月臨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寧。有過化存神之妙,有綏來動和之應。英傑不期而會,遐邇不令而從。盡收當世之賢才,大拯生民於水火。群雄歸命,不戮一夫。元主遁荒,禮遣其嗣。四方幅員之廣,亙古所無;中國先王之典,悉複其舊。守帝王心法之言,明聖賢道學之統。罷黜百氏,彌綸六經。範圍造化,曲成萬物。天休滋至而兢業貫乎始終,諸福畢臻而謙抑純乎表裡。在位之久,三十餘年;升遐之日,萬方哀悼。比於近古,邈然罕儔。漢高年不登于中壽,光武運僅紹于中興;唐高祖因隋之資,宋太祖承周之業;元世祖席累世之威,皆未有若斯之盛者也。
欽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側微德邁于嬪虞,開創功超於胥宇。夙開文定之祥,允葉坤元之吉。螽斯有百男之應,鳴鳩均眾子之恩。保合承天之慶,簡能造化之仁。曆考古之後妃,蓋莫盛于周室。然摯任有誕聖之祥而無輔運之績,邑薑有輔運之跡而無誕聖之祥。矧皆起於邦君,式克承其世緒。降及近世,皆非等倫。若夫同起布衣,化家為國。調元翊運,參機贊謀。正位中宮,十有五年。家邦承式,天下歸仁。誕育聖躬,萬世永賴。自古以來未之有也。
欽惟皇帝陛下合體乾坤,重華日月。上天申命,卓然中興。煥帝堯之文章,纘武王之繼述。孝事太祖,有見而知之之實;廣詢當世,得聞而知之之詳。發蘭台記注之書而徵以藩邸之副, 金縢石室之秘又考于世家之藏。爰當嗣位之初,首頒修史之詔。命臣景隆、忠誠伯臣茹瑺、翰林學士臣解縉、總裁翰林學士臣王景、禮部尚書臣李至剛、侍讀臣胡靖、臣曾日章、臣王灌、臣胡儼、侍講臣鄒緝、臣楊榮、臣金幼孜、臣楊士奇、修撰臣李貫、臣吳溥、編修臣楊溥、臣鄭好義、檢討臣王洪、博士臣張伯頴、臣王汝玉、典籍臣沈度、臣潘畿、待詔臣王延齡、給事臣朱弦、吏部郎中臣徐旭、禮部郎中臣胡遠、戶部主事臣端孝思、太常博士臣錢仲益、國子博士臣金玉鉉、助教臣王達、行人臣蔣驥、僉事臣□□、知府臣劉辰、知州臣鄒濟、知縣臣王褒、臣楊覯、臣梁潛、臣趙季通、臣沈瑜、教諭臣劉宗平、臣解榮、訓導臣羅思程、臣傅貴、清晉府伴讀臣蘇伯厚、靖江府教授臣張顯、儒士臣端禮、臣楊孟力、臣朱逢吉、臣莫士安纂修,慎選多士,賜宴便蕃。即開館於禁中,屢繙閱於幾暇。以百人之多,曆期年之久。惟盡校讐之力,實無黼黻之能。巍巍道冠于百王,蕩蕩功超於千古。是知禮樂征伐之自出,必有訓誥之文;雲霞華卉之生色,不勞繪畫之工。開玉府而見璠璵,惟自慶其希遇;仰青天而瞻象緯,又奚罄於多言。皆據事而直書,不假一辭之讚美;但纘次以成編,永示萬年之大訓。謹撰述《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一百八十三卷,繕寫成一百六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景隆等無任瞻天仰聖,慚懼屏營之至,謹奉表以聞。
永樂元年六月十五日,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進。
- -
【附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
一、太祖高皇帝實錄序
【據廣方言館本補用嘉業堂本校】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紀載以垂鑒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務也朕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統承天命龍飛濠梁掃滅群雄除暴救民撥亂反正不十餘年而成帝業其間戰攻討伐指麾號令動如神明無往不克及功成治定制禮作樂立法創制纖悉備具靡有所遺誠卓冠於【嘉本無於字】古今者也于乎天生我皇考聖智聰明為啟運創業之君夫豈偶然數十餘年為治之跡詒謀之道光輝顯著昭如日月朕命史臣修纂實錄垂憲萬世使子孫臣庶仰而承之尊而守之【以上六字據嘉本補】可以維持天下于悠久自古興國之時皆由勤儉而得之衰弱之季皆由奢縱而敗之後世子孫臣庶仰觀於我皇考創立之艱難櫛風沐雨勞心焦思辛勤萬狀得之不易自不容於奢縱矣於乎所以垂憲萬世者此歟苟惟求之於言而不深究其實甚非皇考之心亦非朕之意也後之覽者其欽承之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
- -
二、進實錄表
【據廣本補用嘉本中央圖書館黃絲闌鈔本及北平圖書館藏明刊夏忠靖集校】
監修官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臣胡廣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庶子臣楊榮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臣胡儼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諭德臣金幼孜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左諭德臣楊士奇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曾棨翰林院侍讀兼右春坊右贊善臣梁潛翰林院侍講兼左春坊左中允臣鄒緝翰林院侍講臣王英修撰臣余鼎臣羅汝敬刑部主事臣李時勉臣陳敬宗等欽奉
聖旨修纂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欽依修完謹奉表上
進者臣原吉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伏以聖人啟運肇萬世之鴻基國史纂書示百王之大法必憑紀錄垂法後來故典謨載堯舜之言方冊布文武之政古今通義昭晰如斯矧創業垂統而茂建于豐功又繼天立極而聿隆乎至治欲揚休美謹在編修欽惟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天地合德日月同明膺景命而隆興握貞符而禦曆義旗一舉豪傑景從仁聞四張州郡回應遂渡江而下姑孰乃定鼎而都金陵除舊佈新安民靖亂風霆肅乎號令日星煥乎紀綱威武奮揚東面征而西面怨至仁不殺近者悅而遠者來掃群雄於呼吸之間拓四方于指顧之頃連城納款挈壺漿以迎師列土豎【嘉本作立】降崩厥角以稽首舉中原如拾芥蕩胡虜若振枯拯烝黎【忠靖集黎作庶】於塗炭之中驅辮椎於沙漠之外不十年而成帝業混一統而主天民人紀肇修敘彝倫于既斁華風複正舉禮樂於重興山川鬼神莫不攸甯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過化存神之妙盡彌綸參贊之功身致太平卓冠百王之盛德兼文武超越六籍之聞況儉勤戒【嘉本作崇】乎始終而謙敬純乎表裡宵衣旰食日總覽于萬幾秋肅春溫時順體於四序是致雨暘【由嘉本中本忠靖集作時】
若歲榖屢登諸福畢臻天休滋至在位曆三十餘年之久升遐動萬方哀悼之心自古以來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恭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誕開文定之祥永協坤元之吉同符景運遂位中宮德邁嬪虞功超胥宇性情適關睢之正子孫應麟趾之仁簡能造化之宜保合承天之慶政修宮閫化行家邦誕育聖躬茂承天眷自古後妃之隆莫盛於斯者也欽惟皇帝陛下聖仁天賦睿德日新念達孝以尊親在繼志而述事聿頒修史之詔適當嗣位之初發蘭台記注之文而徵以藩邸之副䌷金匱石室之秘而考乎世家之藏爰纂錄以成書實仰賴於聖斷謂事貴直而文貴簡理必明而義必彰乃敕命乎儒臣重編劘於歲月臣等才非良史愧乏三長法遵舊章敢妄一筆惟洪鈞何能於繪畫而至德莫罄于名言煥乎文章表經世之大訓寫之琬琰作詒謀之永圖謹撰述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計二百五冊
寶訓十五卷計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隨進以聞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等謹上表
- - -
三、附李景隆解縉等進實錄表
據皇明文衡皇明文徵錄入並以嘉靖羅洪先刊本解學士文集校之此雖永樂朝初次修改太祖實錄書成時所進表與今校刊者為再改之本原不相屬然再改本自初改本出此可供學者參考以識其淵源故附入之
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頓首上言【解集無以上四十七字】伏以【二字據解集補】聖人受命啟萬世之鴻基史氏纂書示百王之大法是故堯舜之事載之解集作于典謨文武之政布在方冊【解集作策健按解集策下有昭明日月炳燿丹青八字】俾文獻之足徵實古今之通誼【文衡解集並作議健按清敦仁堂刊本解文毅公集作義】矧創業垂統者【解集無者字】皆在於貽謀而繼志述事者【解集無者字】敢忘于紀載鼎彝有勒聖哲相承【以上八字據解集增入】鋪張極盛之閎休揚厲無窮之偉績【解集誤續健按清刻本不誤】曆述【文衡文徵誤選】前聞之作允為達孝之規欽惟
大明【解集無大明二字】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應千年之景運集群聖之大成天命眷顧之隆起徒步不階于尺土人心向【解集作悅】服之誠【解集作固】未三年已定于京都龍飛雲從而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解集作服】日照月臨【解集作日臨月照】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寧有過化存神之妙有綏來動和之應英傑不期而會遐邇不令而從盡收當世之賢才大拯生民于水火群雄歸命【文衡命下有者字】不戮一夫元主遁荒【文衡荒下有而字】禮遣其嗣四方幅員之廣亙古所無中國先王之典悉複其舊守帝王心法之言明聖賢道學之統【以上二句解集作傳聖賢道學之統守帝王心法之言】罷黜百氏彌綸六經範圍造化【解集造化作化工】曲成萬物天休滋【解集作茲】至而兢業貫乎始終【文衡誤作終始】諸福畢臻而謙抑純乎表裡在位之久三十餘年升遐之日萬方哀悼比於近古邈然罕儔漢高年不登于中壽光武運僅紹于中興唐高祖因隋之資宋太祖承【解集作乘】周之業元世祖席累世之威皆未有若斯之盛者【文衡文徵無者字】也欽惟
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側微【文衡作則徽文徵作嗣徽均誤】德邁于嬪虞【文衡文徵誤妃】開創【解集作劍】功超於胥宇【解集脫宇字】夙開【文衡文徵作聞】文定之祥允【解集作永】葉坤元之吉【以上二句解集互倒】螽斯有【解集作奄】百男之應鳴鳩均眾子之恩【文衡文徵作思以上二句解集互倒】保合承天之慶簡能造化之仁曆考古之【文衡文徵無之字】後妃蓋莫盛于周室然摯任【文衡脫任字】有誕聖之祥【解集有誕聖之祥作誕聖】而無輔運之績【文衡作跡】邑薑有輔運之跡【文衡作跡解集有輔運之績作輔運】而無誕聖之祥矧皆起于【文衡文徵無於字】邦君式【解集作或】克承其【文衡文徵無其字】世緒降及近世皆非等倫若夫同起布衣化家為國調元翊運參機贊謀【以上八字文衡文徵無】正位中宮十有五年【健按解集年下有慈訓昭明文德通理八字】家邦承式天下歸仁誕育聖躬萬世永賴自古以來未之有也欽惟皇帝陛下合體乾坤重華日月上天申命卓然中興【以上八字文衡文徵無】煥帝堯之文章纘武王之繼述孝事
太祖有見而知之【以下十三字解集脫】之實廣詢當世得聞而知之之詳發蘭台記注之書而徵以藩邸之副䌷【解集作抽】金縢石室之秘又考于世家之藏爰當嗣位之初首頒修史之詔【以下解集作臣縉總裁臣某等纂修下接慎選多士】命臣景隆忠誠伯臣茹瑺翰林【健按實錄進呈時縉官翰林侍讀學士見實錄永樂元年六月辛酉條此脫侍讀二字】學士臣解縉總裁翰林學士臣王景禮部尚書臣李至剛侍讀臣胡靖臣曾日章臣王灌【健按周應賓舊京詞林志卷四記永樂初重修太祖實錄纂修官無王灌灌事蹟亦不見實錄疑表文有誤俟考】臣胡儼侍講臣鄒緝臣楊榮臣金幼孜臣楊士奇修撰臣臣李貫臣吳溥編修臣楊溥臣鄭好義檢討臣王洪博士臣張伯頴臣王汝玉典籍臣沈度臣潘畿待詔臣王延齡給事【健按事下應補中字】臣朱弦【文徵作統健按舊京詞林志作紘實錄記永樂元年六月丙寅太祖實錄成升給事中朱弦為編修抱經樓本廣方言館本弦作紘】吏部郎中臣徐旭禮部郎中臣胡遠戶部主事臣端孝思【文徵作恩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條作思作思是也】
太常博士臣錢仲益國子博士臣金玉鉉助教臣王達行人臣蔣驥僉事臣□□【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太祖實錄成升廣東(廣方言館本作西)按察司僉事李燁為福建布政司左參議僉事葉砥改吏部考功郎中則此方圍應改作李燁葉砥舊京詞林志記永樂元年重修史臣正有僉事李燁葉砥】知府臣劉辰知州臣鄒濟【健按舊京詞林志謂鄒濟官知府誤】知縣臣王褒臣楊覯臣梁潛臣趙季通臣沈瑜教諭臣劉宗平臣解榮訓導臣羅思程【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條思作師舊京詞林志作思】臣傅貴清晉府伴讀臣蘇伯厚靖江府教授臣張顯儒士臣端禮臣楊孟力【健按舊京詞林志作王孟易】臣朱逢吉臣莫士安纂修慎選多士賜宴【解集作宴錫】便蕃即開館於禁中屢繙閱于幾【文衡文徵作機】暇以百人之多【解集作眾】曆期年之久惟盡【解集作務】校讐之力【解集作事】實無黼黻之能巍巍道冠于百王蕩蕩功超於千古是知禮樂征伐之自出【之自出解集作所自】必有訓誥【文衡文徵誤古】之文雲霞華卉【文衡文徵誤弄】之生色【解集無色字】不【解集作何】勞繪畫之工【解集作力】開玉【文衡誤王】府而見璠璵惟自慶其希遇仰青天而瞻象緯又【解集作尚】奚罄於多言皆據事而直書不假【文徵誤暇】一辭之讚美【以上二句解集作因文序次莫抽一辭之讚揚】但纘次以成編永示萬年之大訓【以上二句解集作據事直書永示萬年之大訓】謹撰述
大明【解集無大明二字】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以上解集僅作太祖實錄】一百八十三卷繕寫成一百六【解集作】二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景隆等無任瞻
天仰聖慚懼屏營之至謹奉表以 聞【以下解集無】永樂元年六月十五日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進
source: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洪武朝朱元璋)【明】太宗文皇帝敕撰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
一修總裁 董 倫王景章
再修監修 李景隆 茹 塘
再修總裁 解 縉
三修監修 姚廣孝 夏元吉
三修總裁 胡 廣胡 儼 黃 准 楊 榮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起元至正十一年( 1351年),訖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首尾四十八年。
太祖實錄凡三修:一修于建文元年(1399年),總裁為董倫、王景彰等;再修于永樂之初,監修為李景隆、茹瑺,總裁為解縉;三修於永樂九年(1411年),改命姚廣孝、夏原吉為監修官,胡廣、胡儼、黃准、楊榮為總裁官,至十六年(1418年)五月修成。朱棣兩次重修太祖實錄,刪去了明太祖的過失以及建文朝遺臣對成祖的指斥,又歌頌朱棣“靖難”之功,以圖自解於天下後世。
但反復刪改,使《太祖實錄》所記四十八年史事只餘二百五十七卷,顯得過簡。萬歷時允科臣楊天民請,附建文元、二、三年事蹟於後。
- - -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序
據廣方言館本補用嘉業堂本校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紀載,以垂鑒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務也。
朕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統承天命,龍飛濠梁,掃滅群雄,除暴救民,撥亂反正,不十餘年,而成帝業。其間,戰攻討伐指麾號令,動如神明,無往不克。及功成治定,制禮作樂,立法創制,纖悉備具,靡有所遺。誠卓冠於古今者也。
於乎!天生我皇考聖智聰明,為啟運創業之君。夫豈偶然?數十餘年為治之跡,詒謀之道,光輝顯著,昭如日月。朕命史臣修纂實錄,垂憲萬世;使子孫臣庶,仰而承之,尊而守之,可以維持天下于悠久。自古興國之時,皆由勤儉而得之;衰弱之季,皆由奢縱而敗之。後世子孫臣庶仰觀於我皇考創立之艱難,櫛風沐雨,勞心焦思,辛勤萬狀,得之不易;自不容於奢縱矣。
於乎!所以垂憲萬世者此歟!苟惟求之於言而不深究其實,甚非皇考之心,亦非朕之意也。後之覽者其欽承之。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
- -
○進實錄表
據廣本補用嘉本中央圖書館黃絲闌鈔本及北平圖書館藏明刊夏忠靖集校
監修官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臣胡廣、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庶子臣楊榮、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臣胡儼、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諭德臣金幼孜、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左諭德臣楊士奇、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曾棨、翰林院侍讀兼右春坊右贊善臣梁潛、翰林院侍講兼左春坊左中允臣鄒緝、翰林院侍講臣王英、修撰臣餘鼎、臣羅汝敬、刑部主事臣李時勉、臣陳敬宗等,欽奉聖旨修纂《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欽依修完,謹奉表上。
進者臣原吉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
伏以聖人啟運,肇萬世之鴻基;國史纂書,示百王之大法;必憑紀錄垂法後來。故典謨載堯舜之言,方冊布文武之政。古今通義,昭晰如斯。矧創業垂統而茂建于豐功,又繼天立極而聿隆乎至治。欲揚休美,謹在編修。
欽惟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天地合德,日月同明,膺景命而隆興,握貞符而禦曆。義旗一舉,豪傑景從,仁聞四張,州郡回應。遂渡江而下姑孰,乃定鼎而都金陵。除舊佈新,安民靖亂。風霆肅乎號令,日星煥乎紀綱。威武奮揚,東面征而西面怨;至仁不殺,近者悅而遠者來。掃群雄於呼吸之間,拓四方于指顧之頃。連城納款,挈壺漿以迎師;列土豎降,崩厥角以稽首。舉中原如拾芥,蕩胡虜若振枯。拯烝黎於塗炭之中,驅辮椎於沙漠之外。不十年而成帝業,混一統而主天民。人紀肇修,敘彝倫於既斁;華風複正,舉禮樂於重興。山川鬼神,莫不攸寧;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過化存神之妙,盡彌綸參贊之功。身致太平,卓冠百王之盛;德兼文武,超越六籍之聞。況儉勤戒乎始終,而謙敬純乎表裡。宵衣旰食,日總覽于萬幾。秋肅春溫,時順體於四序。是致雨暘時,若歲榖屢登。諸福畢臻,天休滋至。在位曆三十餘年之久,升遐動萬方哀悼之心。自古以來未有如斯之盛者也。
恭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誕開。文定之祥永協,坤元之吉同符。景運遂位中宮,德邁嬪虞,功超胥宇。性情適關睢之正,子孫應麟趾之仁。簡能造化之宜,保合承天之慶。政修宮閫,化行家邦。誕育聖躬,茂承天眷。自古後妃之隆莫盛於斯者也!
欽惟皇帝陛下,聖仁天賦,睿德日新,念達孝以尊親,在繼志而述事。聿頒修史之詔,適當嗣位之初。發蘭台記注之文而徵以藩邸之副; 金匱石室之秘而考乎世家之藏。爰纂錄以成書,實仰賴於聖斷。謂事貴直而文貴簡,理必明而義必彰。乃敕命乎儒臣,重編劘於歲月。臣等才非良史,愧乏三長,法遵舊章,敢妄一筆。惟洪鈞何能於繪畫,而至德莫罄于名言。煥乎文章,表經世之大訓;寫之琬琰,作詒謀之永圖。
謹撰述《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計二百五冊;《寶訓》十五卷,計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隨進以聞。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等謹上表。
- -
○附:李景隆解縉等進實錄表
據皇明文衡皇明文徵錄入並以嘉靖羅洪先刊本解學士文集校之此雖永樂朝初次修改太祖實錄書成時所進表與今校刊者為再改之本原不相屬然再改本自初改本出此可供學者參考以識其淵源故附入之
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頓首上言:
伏以聖人受命,啟萬世之鴻基;史氏纂書,示百王之大法。是故堯舜之事,載之典謨;文武之政,布在方冊。俾文獻之足徵,實古今之通誼。矧創業垂統者,皆在於貽謀;而繼志述事者,敢忘于紀載。鼎彝有勒,聖哲相承。鋪張極盛之閎休,揚厲無窮之偉績。曆述前聞之作,允為達孝之規。
欽惟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應千年之景運,集群聖之大成。天命眷顧之隆起,徒步不階於尺土。人心向服之誠,未三年已定於京都。龍飛雲從而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日照月臨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寧。有過化存神之妙,有綏來動和之應。英傑不期而會,遐邇不令而從。盡收當世之賢才,大拯生民於水火。群雄歸命,不戮一夫。元主遁荒,禮遣其嗣。四方幅員之廣,亙古所無;中國先王之典,悉複其舊。守帝王心法之言,明聖賢道學之統。罷黜百氏,彌綸六經。範圍造化,曲成萬物。天休滋至而兢業貫乎始終,諸福畢臻而謙抑純乎表裡。在位之久,三十餘年;升遐之日,萬方哀悼。比於近古,邈然罕儔。漢高年不登于中壽,光武運僅紹于中興;唐高祖因隋之資,宋太祖承周之業;元世祖席累世之威,皆未有若斯之盛者也。
欽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側微德邁于嬪虞,開創功超於胥宇。夙開文定之祥,允葉坤元之吉。螽斯有百男之應,鳴鳩均眾子之恩。保合承天之慶,簡能造化之仁。曆考古之後妃,蓋莫盛于周室。然摯任有誕聖之祥而無輔運之績,邑薑有輔運之跡而無誕聖之祥。矧皆起於邦君,式克承其世緒。降及近世,皆非等倫。若夫同起布衣,化家為國。調元翊運,參機贊謀。正位中宮,十有五年。家邦承式,天下歸仁。誕育聖躬,萬世永賴。自古以來未之有也。
欽惟皇帝陛下合體乾坤,重華日月。上天申命,卓然中興。煥帝堯之文章,纘武王之繼述。孝事太祖,有見而知之之實;廣詢當世,得聞而知之之詳。發蘭台記注之書而徵以藩邸之副, 金縢石室之秘又考于世家之藏。爰當嗣位之初,首頒修史之詔。命臣景隆、忠誠伯臣茹瑺、翰林學士臣解縉、總裁翰林學士臣王景、禮部尚書臣李至剛、侍讀臣胡靖、臣曾日章、臣王灌、臣胡儼、侍講臣鄒緝、臣楊榮、臣金幼孜、臣楊士奇、修撰臣李貫、臣吳溥、編修臣楊溥、臣鄭好義、檢討臣王洪、博士臣張伯頴、臣王汝玉、典籍臣沈度、臣潘畿、待詔臣王延齡、給事臣朱弦、吏部郎中臣徐旭、禮部郎中臣胡遠、戶部主事臣端孝思、太常博士臣錢仲益、國子博士臣金玉鉉、助教臣王達、行人臣蔣驥、僉事臣□□、知府臣劉辰、知州臣鄒濟、知縣臣王褒、臣楊覯、臣梁潛、臣趙季通、臣沈瑜、教諭臣劉宗平、臣解榮、訓導臣羅思程、臣傅貴、清晉府伴讀臣蘇伯厚、靖江府教授臣張顯、儒士臣端禮、臣楊孟力、臣朱逢吉、臣莫士安纂修,慎選多士,賜宴便蕃。即開館於禁中,屢繙閱於幾暇。以百人之多,曆期年之久。惟盡校讐之力,實無黼黻之能。巍巍道冠于百王,蕩蕩功超於千古。是知禮樂征伐之自出,必有訓誥之文;雲霞華卉之生色,不勞繪畫之工。開玉府而見璠璵,惟自慶其希遇;仰青天而瞻象緯,又奚罄於多言。皆據事而直書,不假一辭之讚美;但纘次以成編,永示萬年之大訓。謹撰述《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一百八十三卷,繕寫成一百六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景隆等無任瞻天仰聖,慚懼屏營之至,謹奉表以聞。
永樂元年六月十五日,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進。
- -
【附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
一、太祖高皇帝實錄序
【據廣方言館本補用嘉業堂本校】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其言行政治必有史臣紀載以垂鑒戒此古今之盛典朝廷之先務也朕皇考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統承天命龍飛濠梁掃滅群雄除暴救民撥亂反正不十餘年而成帝業其間戰攻討伐指麾號令動如神明無往不克及功成治定制禮作樂立法創制纖悉備具靡有所遺誠卓冠於【嘉本無於字】古今者也于乎天生我皇考聖智聰明為啟運創業之君夫豈偶然數十餘年為治之跡詒謀之道光輝顯著昭如日月朕命史臣修纂實錄垂憲萬世使子孫臣庶仰而承之尊而守之【以上六字據嘉本補】可以維持天下于悠久自古興國之時皆由勤儉而得之衰弱之季皆由奢縱而敗之後世子孫臣庶仰觀於我皇考創立之艱難櫛風沐雨勞心焦思辛勤萬狀得之不易自不容於奢縱矣於乎所以垂憲萬世者此歟苟惟求之於言而不深究其實甚非皇考之心亦非朕之意也後之覽者其欽承之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
- -
二、進實錄表
【據廣本補用嘉本中央圖書館黃絲闌鈔本及北平圖書館藏明刊夏忠靖集校】
監修官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臣胡廣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庶子臣楊榮國子監祭酒兼翰林院侍講臣胡儼纂修官翰林院學士兼右春坊右諭德臣金幼孜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左諭德臣楊士奇翰林院侍讀學士臣曾棨翰林院侍讀兼右春坊右贊善臣梁潛翰林院侍講兼左春坊左中允臣鄒緝翰林院侍講臣王英修撰臣余鼎臣羅汝敬刑部主事臣李時勉臣陳敬宗等欽奉
聖旨修纂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欽依修完謹奉表上
進者臣原吉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伏以聖人啟運肇萬世之鴻基國史纂書示百王之大法必憑紀錄垂法後來故典謨載堯舜之言方冊布文武之政古今通義昭晰如斯矧創業垂統而茂建于豐功又繼天立極而聿隆乎至治欲揚休美謹在編修欽惟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天地合德日月同明膺景命而隆興握貞符而禦曆義旗一舉豪傑景從仁聞四張州郡回應遂渡江而下姑孰乃定鼎而都金陵除舊佈新安民靖亂風霆肅乎號令日星煥乎紀綱威武奮揚東面征而西面怨至仁不殺近者悅而遠者來掃群雄於呼吸之間拓四方于指顧之頃連城納款挈壺漿以迎師列土豎【嘉本作立】降崩厥角以稽首舉中原如拾芥蕩胡虜若振枯拯烝黎【忠靖集黎作庶】於塗炭之中驅辮椎於沙漠之外不十年而成帝業混一統而主天民人紀肇修敘彝倫于既斁華風複正舉禮樂於重興山川鬼神莫不攸甯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有過化存神之妙盡彌綸參贊之功身致太平卓冠百王之盛德兼文武超越六籍之聞況儉勤戒【嘉本作崇】乎始終而謙敬純乎表裡宵衣旰食日總覽于萬幾秋肅春溫時順體於四序是致雨暘【由嘉本中本忠靖集作時】
若歲榖屢登諸福畢臻天休滋至在位曆三十餘年之久升遐動萬方哀悼之心自古以來未有如斯之盛者也恭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誕開文定之祥永協坤元之吉同符景運遂位中宮德邁嬪虞功超胥宇性情適關睢之正子孫應麟趾之仁簡能造化之宜保合承天之慶政修宮閫化行家邦誕育聖躬茂承天眷自古後妃之隆莫盛於斯者也欽惟皇帝陛下聖仁天賦睿德日新念達孝以尊親在繼志而述事聿頒修史之詔適當嗣位之初發蘭台記注之文而徵以藩邸之副䌷金匱石室之秘而考乎世家之藏爰纂錄以成書實仰賴於聖斷謂事貴直而文貴簡理必明而義必彰乃敕命乎儒臣重編劘於歲月臣等才非良史愧乏三長法遵舊章敢妄一筆惟洪鈞何能於繪畫而至德莫罄于名言煥乎文章表經世之大訓寫之琬琰作詒謀之永圖謹撰述
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計二百五冊
寶訓十五卷計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等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隨進以聞
永樂十六年五月初一日戶部尚書臣夏原吉等謹上表
- - -
三、附李景隆解縉等進實錄表
據皇明文衡皇明文徵錄入並以嘉靖羅洪先刊本解學士文集校之此雖永樂朝初次修改太祖實錄書成時所進表與今校刊者為再改之本原不相屬然再改本自初改本出此可供學者參考以識其淵源故附入之
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頓首上言【解集無以上四十七字】伏以【二字據解集補】聖人受命啟萬世之鴻基史氏纂書示百王之大法是故堯舜之事載之解集作于典謨文武之政布在方冊【解集作策健按解集策下有昭明日月炳燿丹青八字】俾文獻之足徵實古今之通誼【文衡解集並作議健按清敦仁堂刊本解文毅公集作義】矧創業垂統者【解集無者字】皆在於貽謀而繼志述事者【解集無者字】敢忘于紀載鼎彝有勒聖哲相承【以上八字據解集增入】鋪張極盛之閎休揚厲無窮之偉績【解集誤續健按清刻本不誤】曆述【文衡文徵誤選】前聞之作允為達孝之規欽惟
大明【解集無大明二字】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應千年之景運集群聖之大成天命眷顧之隆起徒步不階于尺土人心向【解集作悅】服之誠【解集作固】未三年已定于京都龍飛雲從而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解集作服】日照月臨【解集作日臨月照】而山川鬼神莫不攸寧有過化存神之妙有綏來動和之應英傑不期而會遐邇不令而從盡收當世之賢才大拯生民于水火群雄歸命【文衡命下有者字】不戮一夫元主遁荒【文衡荒下有而字】禮遣其嗣四方幅員之廣亙古所無中國先王之典悉複其舊守帝王心法之言明聖賢道學之統【以上二句解集作傳聖賢道學之統守帝王心法之言】罷黜百氏彌綸六經範圍造化【解集造化作化工】曲成萬物天休滋【解集作茲】至而兢業貫乎始終【文衡誤作終始】諸福畢臻而謙抑純乎表裡在位之久三十餘年升遐之日萬方哀悼比於近古邈然罕儔漢高年不登于中壽光武運僅紹于中興唐高祖因隋之資宋太祖承【解集作乘】周之業元世祖席累世之威皆未有若斯之盛者【文衡文徵無者字】也欽惟
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天生聖善克相肇基側微【文衡作則徽文徵作嗣徽均誤】德邁于嬪虞【文衡文徵誤妃】開創【解集作劍】功超於胥宇【解集脫宇字】夙開【文衡文徵作聞】文定之祥允【解集作永】葉坤元之吉【以上二句解集互倒】螽斯有【解集作奄】百男之應鳴鳩均眾子之恩【文衡文徵作思以上二句解集互倒】保合承天之慶簡能造化之仁曆考古之【文衡文徵無之字】後妃蓋莫盛于周室然摯任【文衡脫任字】有誕聖之祥【解集有誕聖之祥作誕聖】而無輔運之績【文衡作跡】邑薑有輔運之跡【文衡作跡解集有輔運之績作輔運】而無誕聖之祥矧皆起于【文衡文徵無於字】邦君式【解集作或】克承其【文衡文徵無其字】世緒降及近世皆非等倫若夫同起布衣化家為國調元翊運參機贊謀【以上八字文衡文徵無】正位中宮十有五年【健按解集年下有慈訓昭明文德通理八字】家邦承式天下歸仁誕育聖躬萬世永賴自古以來未之有也欽惟皇帝陛下合體乾坤重華日月上天申命卓然中興【以上八字文衡文徵無】煥帝堯之文章纘武王之繼述孝事
太祖有見而知之【以下十三字解集脫】之實廣詢當世得聞而知之之詳發蘭台記注之書而徵以藩邸之副䌷【解集作抽】金縢石室之秘又考于世家之藏爰當嗣位之初首頒修史之詔【以下解集作臣縉總裁臣某等纂修下接慎選多士】命臣景隆忠誠伯臣茹瑺翰林【健按實錄進呈時縉官翰林侍讀學士見實錄永樂元年六月辛酉條此脫侍讀二字】學士臣解縉總裁翰林學士臣王景禮部尚書臣李至剛侍讀臣胡靖臣曾日章臣王灌【健按周應賓舊京詞林志卷四記永樂初重修太祖實錄纂修官無王灌灌事蹟亦不見實錄疑表文有誤俟考】臣胡儼侍講臣鄒緝臣楊榮臣金幼孜臣楊士奇修撰臣臣李貫臣吳溥編修臣楊溥臣鄭好義檢討臣王洪博士臣張伯頴臣王汝玉典籍臣沈度臣潘畿待詔臣王延齡給事【健按事下應補中字】臣朱弦【文徵作統健按舊京詞林志作紘實錄記永樂元年六月丙寅太祖實錄成升給事中朱弦為編修抱經樓本廣方言館本弦作紘】吏部郎中臣徐旭禮部郎中臣胡遠戶部主事臣端孝思【文徵作恩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條作思作思是也】
太常博士臣錢仲益國子博士臣金玉鉉助教臣王達行人臣蔣驥僉事臣□□【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太祖實錄成升廣東(廣方言館本作西)按察司僉事李燁為福建布政司左參議僉事葉砥改吏部考功郎中則此方圍應改作李燁葉砥舊京詞林志記永樂元年重修史臣正有僉事李燁葉砥】知府臣劉辰知州臣鄒濟【健按舊京詞林志謂鄒濟官知府誤】知縣臣王褒臣楊覯臣梁潛臣趙季通臣沈瑜教諭臣劉宗平臣解榮訓導臣羅思程【健按實錄永樂元年六月丙寅條思作師舊京詞林志作思】臣傅貴清晉府伴讀臣蘇伯厚靖江府教授臣張顯儒士臣端禮臣楊孟力【健按舊京詞林志作王孟易】臣朱逢吉臣莫士安纂修慎選多士賜宴【解集作宴錫】便蕃即開館於禁中屢繙閱于幾【文衡文徵作機】暇以百人之多【解集作眾】曆期年之久惟盡【解集作務】校讐之力【解集作事】實無黼黻之能巍巍道冠于百王蕩蕩功超於千古是知禮樂征伐之自出【之自出解集作所自】必有訓誥【文衡文徵誤古】之文雲霞華卉【文衡文徵誤弄】之生色【解集無色字】不【解集作何】勞繪畫之工【解集作力】開玉【文衡誤王】府而見璠璵惟自慶其希遇仰青天而瞻象緯又【解集作尚】奚罄於多言皆據事而直書不假【文徵誤暇】一辭之讚美【以上二句解集作因文序次莫抽一辭之讚揚】但纘次以成編永示萬年之大訓【以上二句解集作據事直書永示萬年之大訓】謹撰述
大明【解集無大明二字】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以上解集僅作太祖實錄】一百八十三卷繕寫成一百六【解集作】二十五冊謹伏闕上進臣景隆等無任瞻
天仰聖慚懼屏營之至謹奉表以 聞【以下解集無】永樂元年六月十五日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監修國史都總裁官臣李景隆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進
source: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Labels:
心經,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明治漢學,
秋水軒尺牘,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梁方仲 : 明代糧長制度,
彭定康,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