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論春秋素王, 不必說是孔子素王。 春秋為後王立法, 即云為漢制法, 亦無不可。

論春秋素王, 不必說是孔子素王。 春秋為後王立法, 即云為漢制法, 亦無不可。


公羊有春秋素王之義,董, 何皆明言之。 而後世疑之者,因誤以素王屬孔子。


杜預左傳集解序曰  : 說者以仲尼自衛反魯,修春秋,立素王,  邱明為素臣。 子路欲使門人為臣,孔子以為欺天。 而云仲尼素王,邱明素臣,又非通論也。


正義曰 : 麟是帝王之瑞,故有素王之說。言孔子自以身為素王,故作春秋立素王之法。 邱明自以身為素臣,故為素王作左氏之傳。漢魏諸儒,皆為此說。


董仲舒封策云 : 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繫以萬事,見素王之文焉。 賈逵春秋序云 : 孔子覽史記,就是非之說,立素王之法。


鄭玄六蓺論云 : 孔子既西狩獲麟,自號素王,為後世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 盧欽公羊序云 : 孔子自因魯史記而修春秋,制素王之道,是先儒皆言孔子立素王也。


孔子家語稱齊太史子餘歎美孔子,言天其素王之乎? 素,空也。 言無位而空王之也。 彼子餘美孔子之深,原上天之意,故為此言耳,非是孔子自號為素王。


先儒蓋因此而謬,遂言春秋立素王之法,左邱明述仲尼之道,故複以為素臣,其言邱明為素臣,未知誰所說也。


錫瑞案:據杜孔之說,則春秋素王,非獨公羊家言之,左氏家之賈逵亦言之。 至杜預始疑非通論,杜所疑者是仲尼素王,以為孔子自王。 此本說者之誤,若但云春秋素王,便無語弊。


孔疏所引云 : 素王之文,素王之法,素王之道,皆不得謂非通論。 試以孔疏解素為空解之,何不可通? 杜預序云 : 會成王義,垂法將來。 其與素王立法之說,有以異乎? 無以異乎?


 惟六蓺論之自號素王,頗有可疑,鄭君語質,不加別白,不必以辭害意。 孔子作春秋以討亂賊,必不自蹈僭妄,此固不待辨者。釋文於左傳序素王字云 : 王, 於況反。下王魯素王同。 然則素王之王,古讀為王天下之王,並不解為王號之王。孔子非自稱素王,即此可證。


若邱明自稱素臣,尤為無理。 邱明尊孔子,稱弟子可矣,何必稱臣示敬? 孔疏亦不知其說所自出。 蓋左傳家竊取公羊素王之說,張大邱明以配孔子,乃造為此言耳。

漢人又多言春秋為漢制法,公羊疏引春秋說云 : 伏羲作八卦,丘合而演其文,瀆而出其神,作春秋以改亂制。


又云 : 邱水精治法為赤制功。 又云 : 黑龍生為赤必告之象,使知命。 又云 : 經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赤受命,倉失權,周滅火起,薪采得麟。 以此數文言之,春秋為漢制明矣。


據此則春秋為漢制法,說出緯書。何氏解詁於哀十四年云 : 木絕火王,制作道備,血書端門,明引春秋緯演孔圖。史晨, 韓勑諸碑,亦多引之。東平王蒼曰 : 孔子曰 :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為漢制法。


王充論衡曰 : 夫五經亦漢家之所立,儒生善政大義皆出其中。 董仲舒表春秋之義,稽合於律,無乖異者。 然則春秋漢之經,孔子制作垂遺於漢。


 孔了曰 :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文王之文,傳在孔子。 孔子為漢制文,傳在漢也。仲任發明春秋義甚暢,而史公董子書,未有春秋為漢制法之說,故後人不信。


歐陽修譏漢儒為狹陋云 : 孔子作春秋,豈區區為漢而已哉? 不知春秋為後王立法,雖不專為漢,而漢繼周後,即謂為漢制法,有何不可? 且在漢言漢,推崇當代,不得不然。


即如歐陽修生於宋,宋尊孔教,即謂春秋為宋制法,亦無不可。今人生於大清,大清尊孔教,即謂春秋為清制法,亦無不可,歐陽所見,何拘閡之甚乎?


漢尊讖緯,稱為內學。鄭康成何劭公生於其時,不能不從時尚,後人議何氏解詁,不應引演孔圖之文。


試觀左氏文十三年傳,其處者為劉氏。孔疏明云左氏不顯於世,先儒無以自申,劉氏從秦從魏,其源本出劉累,插注此辭,將以媚世。


明帝時賈逵上疏云 : 五經皆無證圖讖明劉氏為堯後者,而左氏獨有明文。竊謂前世藉此以求道通,故後引之以為證耳。


據孔疏足見漢時見氣,不引讖緯不足以尊經,而左氏家擅增傳文,公羊家但存其說於注,而未敢增傳,相提並論。何氏之罪,不比賈逵等猶可末減乎?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論異外內之義 與張三世相通, 當競爭之時, 尤當講明春秋之旨

論異外內之義 與張三世相通, 當競爭之時, 尤當講明春秋之旨


三科惟張三世之義,明見於公羊傳。 隱元年公子益師卒,何以不日,遠也, 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解詁曰 : 所見者謂昭定哀,己與父時事也。 所聞者謂文宣成襄,王父時事也。 所傳聞者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事也。所以三世者,禮為父母三年。 為祖父母期,  為曾祖父母齊衰三月。


立愛自親始,故春秋據哀錄隱,上治祖禰,與董子書略同,皆以三世為孔子之三世。 據此足知春秋是孔子之書。


張三世之義,雖比存三統異外內為易解,然非灼知春秋是孔子作,必不信張三世之義。 而春秋書法詳略遠近,皆不得其解矣。


張三世有二說,顏安樂以為從襄二十一年之後,孔子生訖,即為所見之世。演孔圖云 : 文宣成襄,所聞之世也。顏氏分張二公而使兩屬,何劭公以為任意,二說小異,  而以三世為孔子三世則同。


異外內之義,與張三世相通。 隱元羊解詁曰 : 於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用心尚麄觕,故內其國而外諸夏。先詳內而後治外。

於所聞之世,見治升平,內諸夏而外夷狄。至所見之世,著治太平,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


錫瑞案 :春秋有攘夷之義,有不攘夷之義。 以攘夷為春秋義者,但見宣十一年,晉侯會狄於攢函。 解詁有殊夷狄之文。 成十五年,叔孫僑如等會吳於鍾離。 傳有曷為殊會吳外吳也之文。 不知宣成皆所聞世,治近升平,故殊夷狄。


若所見世,著治太平。 哀四年晉侯執戎曼子赤歸於楚。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夷狄進至於爵,與諸夏同,無外內之異矣。外內無異,是不必攘,遠近小大若一,且不忍攘。


聖人心同天地,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必無因其種族不同,而有歧視之意。


而升平世不能不外夷狄者,其時世界程度,尚未進於太平,夷狄亦未進化,引而內之,恐其侵擾。 故夫子稱齊桓管仲之功,有被髮左衽之懼,以其能攘夷狄,救中國,而特筆褒予之。


然則以春秋為攘夷,聖人非無此意,特是升平主義,而非太平主義。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也。


撥亂之世,內其國而外諸夏,諸夏非可攘者,而亦必異外內。


故董子明言自近者始。王化自近及遠,由其國而諸夏而夷狄,以漸進於大同。 正如由修身而齊家而治國,以漸至平天下,進化有先後,書法有詳略,其理本極平常。


且春秋時夷狄,非真夷狄也。 吳,仲雍之後。 越,夏少康之後,楚,文王師鬻熊之後。 而姜戎是四兵裔胄,白狄鮮虞是姬姓。皆非異種異族,特以其先未與會盟,中國擯之比於戎狄。


故春秋有七等進退之義。公羊莊十三年傳曰 : 州不若國,國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


疏云 : 言荊不如言楚,言楚不如言潞氏甲氏,言潞氏不如言楚人,言楚人不如言介葛盧,言介葛盧不如言邾婁儀父,言邾婁儀父不如言楚子吳子。


春秋設此七等,以進退當時之諸侯。 韓文公曰 :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是中國夷狄之稱,初無一定。


宣十二年傳曰 : 不與晉而與楚子為禮也。 繁露竹林篇曰 : 春秋之常辭也,不予夷狄而與中國為禮。 至邲之戰,偏然反之。晉變而為夷狄,楚變而為君子。 故移其辭以從其事,是進退無常。可見春秋立辭之變。


定四年傳曰 : 吳何以稱子,夷狄也而憂中國。 吳入楚。 傳曰 : 吳何以不稱子。反夷狄,是進退甚速,可見春秋立義之精,皆以今之所謂文明野蠻,為褒貶予奪之義。


後人不明此旨,徒嚴種族之辨,於是同異競爭之禍烈矣。蓋託於春秋義,而實與春秋義不甚合也。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http://netzphilosophie.org/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春秋繁露研讀說明

春秋繁露研讀說明


清代以降,有關《 春秋繁露 》之注本,以清乾嘉學者 -- 凌曙之《 春秋繁露注 》和宣統年間 蘇輿之《春秋繁露義證》為最重要,. . .


春秋繁露研讀說明
http://yangy.chinese.nsysu.edu.tw/readmeeting/chunchiu/

春秋繁露 ( 已校對 )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content/1273



論存三統, 明見董子書, 並不始於何休, 據其說, 足知古時二帝三王, 本無一定。

論存三統, 明見董子書, 並不始於何休, 據其說, 足知古時二帝三王, 本無一定。


何氏文諡例 : 春秋有五始, 三科九旨, 七等, 六輔, 二類之義。 三科九旨,尤為閎大。


文諡例,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 此一科三旨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


宋氏之注春秋說三科者,一曰 張三世,二曰 存三統,三曰 異外內,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絕。


何氏九旨在三科之內, 宋氏九旨在三科之外,其說亦無大異。 而三科之義,已見董子之書。 楚莊王篇曰 : 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 有見三世,有聞四世,有傳聞五世。


故哀定昭,君子之所見也。 襄成宣文,君子之所聞也。 僖閔莊桓隱,君子之所傳聞也。 所見六十一年,所聞八十五年,所傳聞九十六年。此 張三世之義。


王道篇曰 : 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言自近者始也。 此 異外內之義。


三代改制質文篇曰 :  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時正黑統。 王魯尚黑,絀夏新周故宋。 又曰 : 春秋上絀夏,下存周,以春秋當新王。春秋當新王者奈何?  曰 王者之法,必正號絀王謂之帝,封其後以小國,使奉祀之。 下存二王之後以大國,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客而朝。


故同時稱帝者五,稱王者三。 所以昭五端,通三統也。 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農為九皇,而改號軒轅謂之黃帝,因存帝顓頊帝嚳帝堯之帝號,絀虞而號舜曰帝舜,錄五這以小國。


下存禹之後於杞,存湯之於後宋,以方百里,爵號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先王客而朝。


春秋作新王之事,變周之制,當正黑統,而殷周為王者之後,絀夏改號禹,謂之帝禹。 錄其後以小國,故曰絀夏存周。 以春秋當新王,此存三統之義。


錫瑞案 :存三統尤為世所駭怪,不知此是古時通禮,並非春秋創舉。 以董子書推之,古王者興,當封前二代子孫以大國,為二王後,並當代之王為三王。


又推其前五代為五帝,封其後以小國,又推其前為九皇,封其後為附庸。 又其前則為民。 殷周以上皆然。


然則有繼周而王者,當封殷周為二王後,改號夏禹為帝。 春秋託王於魯。 為繼周者立法,  當封夏之後以小國,故曰絀夏。封周之後為二王後,故曰絀周。 此本推遷之次應然。


春秋存三統,實原於古制。逮漢以後,不更循此推遷之次。,人但習見周一代之製,遂以五帝三王為一定之號。 於是尚書大傳舜乃稱王,解者不得其說。


周禮先後鄭注引九皇六十四民。 疏家不能證明,蓋古義之湮晦久矣。 晉王接,宋蘇軾陳振孫,皆疑黜周王魯,公羊無明文,以何休為公羊罪人,不知存三統明見董子書,並不始於何休。


公羊傳雖無明文,董子與胡毋生同時,其著書在公羊初著竹帛之時,必是先師口傳大義。 據其書可知古時五帝三王,並無一定,猶親廟之祧遷,後世古制不行,人遂不得其說。


學者試取董書三代改制質文篇,深思而熟讀之,乃知春秋損益四代,立一王之法,其制度纖悉具備,誠非空言義理者所能解也。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論董子之學最醇。微言大義, 存於董子之書, 不必驚為非常異義。

論董子之學最醇。微言大義, 存於董子之書, 不必驚為非常異義。


孟子之後,董子之學最醇。 朱子稱仲舒為醇儒。 然則春秋之學,孟子之後,亦當以董子之學為最醇矣。


史記儒林列傳曰 : 言春秋齊魯自胡毋生,於趙自董仲舒。 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 漢興至於五世之間,惟董仲舒名為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


胡毋生,齊人也。 孝景時為博士,齊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孫宏亦頗受焉。


錫瑞案:太史公未言董子受學何人,而與胡毋同為孝景博士,則年輩必相若。 胡毋師公羊壽,董子或亦師公羊壽,何休解詁序謂略依胡毋生條例,疏云  : 胡毋生以公羊經傳傳授董氏,猶自別作條例。太史公但云公孫宏受胡毋,不云董子亦受胡毋。


漢書儒林傳於胡毋生云 : 與董仲舒同業,仲舒著書稱其德。 云同業,則必非受業,戴宏序鄭君六蓺論,皆無傳授之說,未可為據。


何氏云 : 依胡毋而不及董,解詁與董書義多同,則胡毋董生之學,本屬一家,胡毋書不傳,而董子春秋繁露十七卷尚存。


國朝儒臣複以永樂大典所存樓鑰本,詳為勘訂,凡補一千一百二十一字,刪一百二十一字,改定一千八百二十九字,前之譌缺不可讀者,今粗得通。


聖人之微言大義,得以複明於世,漢人之解說春秋者,無有古於是書,而廣大精微,比伏生大傳韓詩外傳,尤為切要,未可疑為非常異義而不信也。


太史公自序 : 余聞董生曰 : 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冠。 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 :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 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 萬物之聚散,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 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 :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故曰 : 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 其漸久矣。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


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


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 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案太史公述所聞於董生者,微言大義,兼而有之。


以禮說春秋, 尤為人所未發。 春秋撥亂反正,道在別嫌明微,學者知春秋近於法家,不知春秋通於禮家。 知春秋之法,可以治已然之亂臣賊子,不知春秋之禮,足以禁未然之亂臣賊子。


自漢以後,有用春秋之法,如誅意,如無將, 而引經義以斷獄者矣。未有用春秋之禮,別嫌疑,明是非,而明經義以撥亂者也。


若宋孫復尊王發微,狹隘酷烈,至謂春秋有貶無褒,是以春秋為司空城旦書,豈知春秋者乎?


董子嚐作春作決事,弟子呂步舒等以春秋顓斷於外,而其言禮之精如是,是董子之學,  當時見之施行者,特其麤觕,而其精者並未嘗見之施行也。 然則世但知漢世公羊盛行,究之其盛行者,特酷吏藉以濟其酷,致後人為公羊詬病。


董子所謂禮義之大宗,漢時已以為迂而不之用矣。 董子之學不行,後人並疑其書而不信。試觀太史公所述,有一奇辭險語否? 何必驚為非常異義乎?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論春秋是作, 不是鈔錄, 是作經,不是作史。 杜預以為周公作凡例, 陸淳駮之甚明。

論春秋是作, 不是鈔錄, 是作經,不是作史。 杜預以為周公作凡例, 陸淳駮之甚明。

說春秋者,須知春秋是孔子作。


作是做成一書,不是鈔錄一過。又須知孔子所作者,是為萬世作經,不是為一代作史。 經史體例所以異者,史是據事直書,不立褒貶,是非自見。


經是必借褒貶是非,以定製立法,為百王不易之常經。春秋是經,左氏是史。 後人不知經史之分,以左氏之說為春秋,而春秋之旨晦,又以杜預之說誣左氏,而春秋之旨愈晦。


杜預曰 : 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


孟子曰 : 楚謂之檮杌,晉謂之乘,而魯謂之春秋,其實一也。韓宣子適魯, 見易象與魯春秋。曰 : 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 韓子所見,蓋周之舊典禮經也。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書,諸所記注,多違舊章。 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

上以遵周公之遺製,下以明將來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以示勸戒。 其餘則皆即用舊史。


錫瑞案 :杜預引《 周禮 》、《 孟子 》,皆不足據。 孟子言魯之春秋,止有其事其文而無其義。其義是孔子創立,非魯春秋所有,亦非出自周公。


若周公時已有義例,孔子豈得不稱周公,而攘為已作乎?  杜引孟子之文不全。 蓋以其引孔子云云,不便於己說,故諱而不言也。


周禮雖有史官,未言史有凡例。 杜預云 :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周公之垂法。 正義曰 : 今案周禮竟無凡例,是孔穎達已疑其說,特以疏不駮注。 不得不強為傅會耳。 


正義又曰 : 先儒之說春秋者多矣,皆云邱明以意作傳,說仲尼之經,凡與不凡,無新舊之例。 據孔說,則杜預以前,如賈逵服虔諸儒說左氏者,亦未嚐以凡例為周公作。 蓋謂邱明既作傳,又作凡例,本是一人所作,故無新例舊例之別也。


至杜預乃專據韓宣疑似之文,盡翻前人成案,以左氏傳發凡五十,為周公舊例。


周衰史亂,多違周公之舊。 仲尼稍加刊正,餘皆仍舊不改,其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乃為孔子新例,此杜預自謂創獲,苟異先儒,而實大謬不然者也。


自孟子至兩漢諸儒,皆云孔子作春秋,無攙入周公者,及杜預之說出,乃有周公之春秋,有孔子之春秋。周公之凡例多,孔子之變例少。 若此則周公之功大,孔子之功小。


以故唐時學校,尊周公為先聖,抑孔子為先師,以生民未有之聖人,不得專享太牢之祭, 止可降居配享之列。


春秋之旨晦,而孔子之道不尊,正由此等謬說啟之。據孟子說,孔子作春秋,是一件絕大事業,大有關繫文字。


若如杜預經承舊史史承赴告之說,止是鈔錄一過,並無褒貶義例。 則略識文字之鈔胥,皆能為之,何必孔子?  即曰據事直書,不虛美, 不隱惡,則古來良史如司馬遷班固等,亦優為之,何必孔子?


孔子何以有知我罪我,其義竊取之言,孟子何以推尊孔子作春秋之功,配古帝王,  說得如此驚天動地? 與其信杜預之說,奪孔子制作之功,以歸之周公,曷若信孟子之言,尊孔子制作之功,以上繼周公乎?


陸淳春秋纂例,駮杜預之說曰 : 杜預云 : 凡例皆周公之舊典禮經。 按其傳例云,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然則周公先設弒君之義乎?

又曰: 大用師曰滅,弗地曰入。又周公先設相滅之義乎? 又云 : 諸侯同盟,薨則赴以名,又是周公令稱先君之名以告鄰國乎? 雖夷狄之人,不應至此也。


案陸淳所引後一條,即左氏所謂禮經,杜預所謂常例。 陸駮詰明快,不知杜預何以解之? 袒杜預者又何以解之? 柳宗元亦曰 : 杜預謂例為周公之常法,曾不知侵伐入滅之例,周之盛時,不應預立其法,與陸氏第二條說同。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論春秋大義, 在誅討亂賊, 微言在改立法制。 孟子之言與公羊合, 朱子之注深得孟子之旨

論春秋大義, 在誅討亂賊,  微言在改立法制。 孟子之言與公羊合, 朱子之注深得孟子之旨


春秋有大義,有微言


所謂大義者,誅討亂賊以戒後世是也。所謂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


此在孟子已明言之。曰: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又作。 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


孔子懼,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趙注: 設素王之法,謂天子之事也。

朱注引胡氏曰: 罪孔子者,以謂無其位,而託二百四十年 南面之權。朱注又曰,仲尼作春秋以討亂賊,則治世之法,垂於萬世。是亦一治也。


孟子又曰: 王者之跡熄而詩亡。 詩亡然後春秋作。 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 孔子曰: 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趙注:  竊取之以為 素王也。朱注:  此文承上章歷敘群聖,因以孔子之事繼之。 而孔子之事,莫大於春秋,故特言之。


錫瑞案:《 孟子 》說春秋,義極閎遠。據其說,可見孔子空言垂世,所以為萬世師表者,首在春秋一書。


孟子推孔子作春秋之功,可謂天下一治。 比之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驅猛獸。 又從舜明於庶物,說到孔子作春秋。


以為其事可繼舜禹湯文武周公,且置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皆不言,而獨舉其作春秋。可見春秋有大義微言,足以治萬世之天下, 故推尊如此之至。


兩引孔子之言,尤可據信。是孔子作春秋之旨, 孔子已自言之。  孔子作春秋之功,孟子又明著之。


孔子懼弒君弒父而作春秋。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 是春秋大義。天子之事,知我罪我,其義竊取, 是春秋微言。 大義顯而易見, 微言隱而難明。


孔子恐人不知,故不得不自明其旨。其事則齊桓晉文一節,亦見於公羊昭十二年傳,大同小異,足見孟子春秋之學,與公羊同一師承。 故其表章微言,深得公羊之旨。


趙岐注孟子, 兩處皆用 公羊素王之說。 朱子注引胡傳,亦與公羊素王說合。素,空也,謂空設一王之法也。 即孟子云 有王者起必來取法之意。 本非孔子自王,亦非稱魯為王。


後人誤以此疑公羊,公羊說實不誤。胡傳曰: 無其位而託南面之權,此與素王之說,有以異乎? 無以異乎?

趙岐漢人,其時公羊通行,岐引以注孟子,固無足怪。 若朱子宋人,其時公羊久成絕學,朱子非墨守公羊者。 胡安國春秋傳,朱子亦不深信,而於此注,不能不引胡傳為說。


誠以孟子義本如是,不如是則解孟子不能通也。 後人於公羊素王之說,群怪聚罵,並趙岐注亦多詬病,而朱注引胡傳,則尊信不敢議,豈非知二五, 而不知十乎?


朱子云: 孔子之事,莫大乎春秋,深得孟子公羊之旨。


云治世之法,垂於萬世,是亦一治,亦與公羊撥亂功成太平瑞應相合。 人多忽之而不察耳。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春秋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



http://wenxian.fanren8.com/02/05/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論三傳皆專門之學, 學者宜專治一家, 又各有所從入

論三傳皆專門之學, 學者宜專治一家, 又各有所從入

國朝稽古,漢學中興。


孔廣森作 公羊通義,阮元稱為孤家專學,然其書不守何氏義例,多采後儒之說,又不信黜周王魯科旨,以新周比新鄭,雖有華路藍縷之功,不無買櫝還珠之憾,惟何氏解詁與徐疏,簡奧難讀,陳立書又太繁。


治公羊者可從通義先入,再觀註疏,常州學派多主公羊,莊存與作春秋正辭,傳之劉逢祿, 宋翔鳳, 龔自珍諸人,淩曙作 董子繁露注,其從陳立作 公羊義疏


治公羊者,當觀淩曙所注繁露,以求董子大義,乃劉逢祿所作釋例,以求何氏條例,再鑒陳立義疏以求大備,斯不愧專門之學矣。


from :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論三傳皆專門之學學者宜專治一家又各有所從入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A5%E7%A7%8B#.E2.97.8B.E8.AB.96.E4.B8.89.E5.82.B3.E7.9A.86.E5.B0.88.E9.96.80.E4.B9.8B.E5.AD.B8.E5.AD.B8.E8.80.85.E5.AE.9C.E5.B0.88.E6.B2.BB.E4.B8.80.E5.AE.B6.E5.8F.88.E5.90.84.E6.9C.89.E6.89.80.E5.BE.9E.E5.85.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