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chenglap : 荷蘭獨立:八十年戰爭 ( Eighty Years' War )

chenglap : 荷蘭獨立:八十年戰爭 ( Eighty Years' War )


chenglap


用歷史的角度看, 香港目前發生的事情, 大概等於 八十年戰爭 前期的尼德蘭


荷蘭獨立:八十年戰爭


臺灣的歷史中, 曾經有一段「西屬福爾摩沙」的時期, 在歷史或課本上總是被輕輕帶過, 就是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 完. 很少人留意到, 西班牙對臺灣控制的喪失, 這件事是荷蘭獨立戰爭的副作用.


當荷蘭人佔據臺灣時, 荷蘭人自己也是被西班牙人鎮獨立壓中. 當年的荷蘭, 應該說是「聯合省」, 被西班牙人合當時的法律統治, 西班牙為了防止反抗, 不斷在經濟上壓迫荷蘭. 例如處處封鎖壓制荷蘭的貿易, 造成了荷蘭的經濟不景, 工廠倒閉, 失業, 目的都是使荷蘭無法反抗.


這種經濟壓迫 ( 以及伴隨而來的各種干涉), 反而引致了荷圔人的反抗心理增加, 新教的思想開始萌芽並迅速壯大, 往往行為激烈, 經常和天主教徒產生衝突. 而西班牙對這件事的態度是加強控制和壓迫, 加派軍隊去到荷蘭, 並設立異教裁判所.


面對這種民眾衝突, 當年荷蘭的特權階級, 也就是貴族, 也還是無法擺脫封建的觀念, 一心向西班牙國王乞憐, 宣示服從, 效忠國王. 要求廢除異教裁判所, 緩和鎮壓, 但是被西班牙國王就這樣打發了, 理由就是那個「你拿甚麼對抗我的無敵軍隊? 」


當年的西班牙帝國聲勢最盛時期, 當年的西班牙帝國統治了西西里, 尼德蘭, 那不勒斯, 美洲和非洲殖民地. 是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並意圖將歐洲統一在天主教之下. 相對來說尼德蘭是甚麼? 就幾個省, 還要被駐軍, 憑甚麼反抗? 腓力二世對著這群人的態度自然是「誰理你們」.


交涉沒有成果, 只是被回一句我拳頭大你能怎樣, 你們早晚完蛋不用想了之類, 保皇黨宣誓效忠被熱臉貼冷屁股, 在這種「 似乎完全沒反抗可能性」的情況下, 尼德蘭的民眾終於忍無可忍無序的暴動.



- - - -


當年的尼德蘭民眾, 深知自己在正規武力上, 跟西班牙相比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便決定用非傳統的戰鬥方式, 就是成立「乞丐」.


尼德蘭了解到用傳統的方式, 傳統的作戰, 荷蘭對西班牙完全沒有任何抵抗力. ( 都駐軍了你還想怎樣?) 便透過騷擾, 偷襲然後散去, 讓民眾和賊分不出來, 種種只要傷害到西班牙, 不管你做甚麼的方式去開始對西班牙施壓.


西班牙一開始的態度, 就是認為這種鬼行為, 跟軍隊根本不能比較. 但慢慢地被證明有效, 其中萊頓保衛戰, 西班牙用強大兵力攻擊萊頓, 一萬五千軍隊對一萬一千市民, 萊頓也只能死守不投降. 解放萊頓的是一支更強的軍隊? 不是, 是「海上乞丐」, 巧妙的用水淹的方式解圍.


去到這種節骨眼, 偉出要統合荷蘭驅逐西班牙人. 但荷蘭的貴族和天主教徒, 還是很保守的, 想要跟西班牙妥協, 然後又再出現大量的暴動. 這時候荷蘭才正式宣告要獨立, 自稱荷蘭共和國.


而西班牙加強了鎮壓, 荷蘭頂不住, 最後決定把心一橫, 也不計較甚麼前嫌或者觀感, 把所有能拉成盟友的外國都拉進來. 包括法國, 英國, 最終慢慢的把西班牙拖入了泥沼, 特別是尼德蘭雖然本土遠比西班牙弱, 便決將「乞丐」放大到全世界, 在亞洲, 美洲等殖民地, 到處用代理的方式進行騷擾和戰爭, 擾亂西班牙的經濟.


比起在荷蘭本土的大戰, 這些海外的戰爭, 往往就只是企業對企業的大小, 是荷蘭可以擊敗西班牙的水準, 臺灣之戰, 是其中一部份.


臺灣也參與過這個八十年戰爭大歷史的一部份, 只是臺灣對此幾乎是沒有理解也完全遺忘, 覺得完全事不關已而已. 而沒有理解到, 他竟然是一場在全球戰場開打的獨立戰爭.


- - -


在 1642 年的戰爭中, 荷蘭人憑幾百人在淡水上陸, 最後就將西班牙人從臺灣完全驅逐出去, 在這種遠離國土的戰爭中, 荷蘭就有辦法完全壓著西班牙來打. 而這些雖然是邊緣, 卻會影響到西班牙的力量.

無法正面跟西班牙對抗, 就不在戰場上會戰, 但不等於不進行戰爭, 只要在任何對方削弱對方, 也是在執行戰爭. 如果把這幾百人投入在荷蘭本土, 能對西班牙軍隊構成甚麼威脅?


可是在臺灣, 卻可以完全切掉西班牙一個據點.


尼德蘭的獨立戰爭這麼久, 其實從沒有拿出過甚麼像樣的戰略或軍隊, 全憑非傳統的方式, 利用國際矛盾, 利用海外有時的優勢, 在自己能贏的地方打贏對方, 削弱對方力量, 最終終結了對方的頂峰, 並贏取了自己的時代.


把思想限制在之前時代的做法, 荷蘭就不會勝利. 八十年戰爭揭示了, 戰爭並不一定如傳統想像一樣, 是人多欺人少, 定點圍攻, 有軍隊打贏沒軍隊, 如果用這種做法, 西班牙真的是可以無懸念的完全輾壓荷蘭.


理解到戰略上能削弱對方, 任何事情都是正確的, 這才是戰爭的態度.



chenglap : 荷蘭獨立:八十年戰爭
http://chenglap-blog.logdown.com/posts/205999-netherlands-independent-the-80-years-war


九龍帝國:香港 VS 中國 = 獨立前的荷蘭 VS 西班牙帝國
https://kowloonempire.wordpress.com/2014/08/03/九龍帝國:香港vs中國-=-獨立前的荷蘭vs西班牙帝國/


Eighty Years' W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Eighty_Years'_War


- - -

尼德蘭 ( 荷蘭) 獨立建國 八十年戰爭

Dutch Revolt

(ETW 荷蘭軍)


Netherlands (荷蘭) 獨立建國


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



尼德蘭這塊地理區域意為「低地」,指中世紀歐洲西北部位於萊茵河、默茲河、須耳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的地區,包括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和法國北部的一小部分。


尼德蘭古代曾由羅馬統治,中世紀初期成為法蘭克王國和查理曼帝國的組成部分。


11—14世紀,尼德蘭分裂成許多封建領地,多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和法國。



14世紀至16世紀中期,通過中世紀的王朝婚姻關係和王位繼承,尼德蘭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


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 今尼德蘭王國的前身,也就是俗稱的 荷蘭) 脫離西班牙控制時,尼德蘭人民邀請了拿騷家族的奧倫治親王"沉默者"威廉一世,前來領導革命。


尼德蘭在荷獨份子「沉默者」威廉與其子孫的領導下,經過了80年的努力,終於獲得了獨立,因此至今尼德蘭王國的王儲就一定受封為奧倫治親王(如同英格蘭王國的王儲受封為威爾斯親王)。


奧倫治 ( Orange) 是位於法蘭西境內的封建領土,德意志黑森地區的拿騷伯爵家族在1182年透過繼承取得這片封土,於是這一個拿騷家族的分支便被稱為拿騷-奧倫治家族。


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



尼德蘭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障礙是西班牙封建專制制度的壓迫和束縛。西班牙國庫收入的一半來自尼德蘭。


西班牙王腓力二世,通過拒付國債、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稅、限制尼德蘭商人進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們同西屬地貿易等辦法,扼制尼德蘭經濟,造成許多工廠倒閉、工人失業。西班牙專制的另一表現形式是教會迫害。


查理一世曾在尼德蘭設立宗教裁判所,頒布「血腥詔令」,殘酷迫害新教徒。腓力二世加強教會權力,命令尼德蘭總督阿爾瓦公爵,一切重大事務聽從教會首領格倫維爾的意見,並且拒絕從尼德蘭各地撤走西班牙軍隊。



面對西班牙的專制統治和宗教迫害,以宗教抗爭為先導的尼德蘭民眾的革命行動逐步高漲。喀爾文新教在尼德蘭的教徒迅速增多,武裝的喀爾文教徒不時和當局及教會發生衝突。


在群眾革命運動不斷高漲的壓力下,西班牙王腓力二世召回格倫維爾,答應撤走西班牙軍隊。但在1565年又秘密命阿爾瓦公爵制定了殘酷鎮壓尼德蘭革命勢力的計劃。


1566年,以奧蘭冶親王威廉(Prince Willem of Oranje 今稱沉默的威廉)為代表的尼德蘭貴族,向西班牙國王請願,表示忠於國王,要求廢除宗教裁判所,緩和鎮壓異端的政策,召開三級會議解決迫切問題,但毫無所獲。


1568年爆發延續80年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八十年戰爭Eighty Years' War, or Dutch Revolt)。


- - -


八十年戰爭

Eighty Years' War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馬特為首的激進群眾掀起了「破壞聖像運動」。安特衛普、瓦朗西安爆發起義,大批工人、農民和中產階級的革命分子組織起名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擊隊,神出鬼沒地襲擊西班牙軍隊。1568年,奧倫冶親王從國外組織一支僱傭軍進行了有限的戰役。


1572年4月,尼德蘭北方各省普遍發動起義,將西班牙軍隊驅逐出境,到1578年幾乎整個荷蘭和澤蘭都獲得了獨立。


最重要的幾次戰役是哈勒姆保衛戰(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爾克馬爾保衛戰(1573年)、萊頓保衛戰(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驅逐西班牙人的戰役(1578年)。


1576年9月4日,布魯塞爾舉行起義,西班牙在南方的統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衛戰,全城居民奮起自衛,同仇敵愾,給西軍造成重大傷亡,但終因彈盡糧絕而陷落。阿爾克馬爾保衛戰,使西軍付出沉重代價,最終棄城撤軍。


萊頓保衛戰,市民堅持數月之久,甚至在糧絕之時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擊隊水淹西軍,西班牙軍隊才倉皇逃竄。


1576年10月,全尼德蘭的三級會議在根特召開,11月8日北南雙方締結《根特和解協定》,要求聯合驅逐西班牙人,召開新的三級會議解決宗教問題,成立新政府。然而政權卻落入貴族之鴿派、天主教僧侶和中產階級保守派人士手中。


三級會議對西班牙採取妥協態度,使得尼德蘭各地爆發新的起義,反西鬥爭之火又熊熊燃燒起來。


1577年,南方革命的勝利果實落入奧倫治親王手裡,他仍堅持用妥協的辦法統一全國,依靠僱傭軍,反對以武裝群眾為基礎建立革命軍隊,造成許多新教徒、資本家、及專業技術工匠大批遷入北方。


1580年1月,荷蘭、澤蘭等10多個省的代表在烏得勒支締結「烏得勒支同盟」,宣佈要聯合行動,「要行動如一個省那樣」,並制定共同的軍事和外交政策。5月,奧倫治親王威廉也在盟約上簽字。


次年,格羅寧根等幾個省和地區也加入同盟。


1581年7月26日,烏得勒支同盟的三級會議正式通過《誓絕法案》,廢黜腓力二世,宣佈脫離西班牙獨立。新組成的國家稱「聯省共和國」,由於荷蘭省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稱「荷蘭共和國」。



從1581年起,西班牙軍隊對南方發動反撲。1585年3月攻陷布魯塞爾,而安特衛普保衛戰持續13個月後最終陷落,南方革命失敗。


1587年,荷蘭共和國和英、法結成同盟,共同抗擊西班牙,使荷蘭獨立戰爭進入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戰役是紐波特會戰(1600年)、西軍攻克奧斯坦德之戰(1601—1604年)、在上艾瑟爾和聚特芬等地,反擊西班牙統帥斯皮諾拉進軍之戰(1606年),以及荷蘭海軍獲勝的直布羅陀海戰(Battle of Gibraltar 1607年)。


長期的戰爭和多次失敗,特別是「無敵艦隊」的覆滅,使西班牙元氣大傷,極為虛弱,被迫於1606年同荷蘭共和國談判,並於1609年4月簽訂所謂《12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荷蘭共和國的獨立。尼德蘭革命在北方完全勝利,南方仍然處於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戰期滿後,戰爭重新爆發,並成為「30年戰爭(1618—1648年)的一部分。1648年,荷西雙方在簽訂結束30年戰爭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同時,也簽訂了《荷西和約》,西班牙終於正式承認聯省共和國獨立,承認尼德蘭南部歸屬荷蘭共和國。



荷蘭獨立戰爭的主力軍是城市平民和農民,思想旗幟是喀爾文新教。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獨立戰爭中,荷蘭並沒有制定一個像樣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政策,它的最後勝利歸功於以下幾點:



1.荷蘭群眾發揮了無比的創造力和堅決的獨立建國抗敵精神。


2.當時的國際情勢複雜,但卻有利於荷蘭,特別是西班牙與歐洲大陸各國矛盾重重,衝突不斷,無形中給了荷蘭一個可以迴旋、能夠持久戰鬥的有利條件。


3.荷蘭獨立戰爭,就其所進行的大部分戰役而言,是一場要塞和城市攻守之戰。



- - -


荷蘭人民利用自己熟悉地形、天候的有利條件,因地制宜,全民(城)老少全力抗戰,創造了不少城市攻防戰術和措施,雖然不是每戰必勝,甚至是敗多勝少,但仍然為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石,其獨立戰爭對以後要塞攻防戰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荷蘭在17世紀中期,獨立成功之後迅速崛起。它的經貿及殖民政策發展有三大支柱,即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銀行和一支強大的商船隊。憑借這三大支柱,荷蘭成為東方貿易的霸主、歐洲金融的中心和世界性的「海上馬車伕」。


八十年戰爭發生於1568年-1648年,是荷蘭(即尼德蘭聯邦,荷蘭只是聯邦七省之一,不過多數以荷蘭稱呼之)清教徒反抗西班牙統治所展開。該戰爭也是荷蘭的獨立戰爭。與西班牙不同,荷蘭所屬尼德蘭本為鬆散聯邦,為了此戰爭,聯邦出現未有團結,而領導者為尼德蘭總督威廉。


經過多次海戰後,荷蘭與西班牙於1609年簽訂12年的停戰協定,不過,雙方在海上競爭仍未停止。1621年,停戰協定屆滿,兩國戰爭又起,直到1648年,尼德蘭聯邦共和國才真正脫離西班牙統治而正式獨立。


由於尼德蘭的獨立,是在奧倫治家族的領導下成功的,而且早在共和國時期,國家元首(護國主)便一直由奧倫治家族統治。而且,今日的尼德蘭王國國旗,也是蛻變自奧倫治家族的紋章。


奧倫治親王(Prince of Orange)領導低地國人民反抗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暴政,反抗軍所使用的旗幟是來自奧倫治親王紋章的橙、白、藍三色(Oranje Wit Blauw),這面旗又稱為「親王旗」(Prinsenvlag)。


「海上乞丐」游擊隊(Watergeusen)就是在這「親王旗」底下侵擾西班牙軍隊,最後革命成功。這面旗最早可見於描繪八十年戰爭的油畫上。


在共和國時期,荷蘭的國旗一直採用橘-白-藍(orange-white-blue)三色,直到近代(1630年後)才以橘色不易辨識而改以為紅色。


因為當時並無任何政治原因要把橙色改掉,所以很有可能是由於荷蘭在十七世紀航海事業日漸昌盛,而船上會掛上國旗以識別國籍,但橙色、白色和淺藍色色調都較淺,在海上較難辨認出來,因此有須要把顏色加深,變成紅、白、深藍的配搭。


另一個有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橙色的染料是由天然的黃色及紅色染料合成,時間久了黃色成份先褪掉,只剩下紅色。


在1630年後,因為色彩不夠鮮豔,在戰場與海上不易辨認,以及部分人民對奧倫治家族的獨裁統治感到不滿;國旗顏色逐漸由紅色取代橙色,並將藍色加深。


1937年2月19日,威廉明娜女王(Queen Wilhelmina)頒布法令正式規定荷蘭國旗的顏色是朱紅色、白色、鈷藍色,沿用至今。



荷蘭的國家代表色則一直是橘色,所以世足賽中,荷蘭隊的主場隊服就是採用橘色的。


當荷蘭向海外擴張的同時,他們經常將自己國家的名詞移植到海外殖民地,而建立於臺灣台南一鲲身的奧倫治城其中一例。



奧倫治城的命名,便是為了紀念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後來奧倫治城擴建,並改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熱蘭遮城之名則源自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一省──西蘭省(Zeeland)。



- - -


荷蘭獨立史紀要:

· 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貴族屬地狀態。


· 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


· 1568年,爆發延續八十年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


· 1581年,北部七省脫離西班牙,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其中以荷蘭省最為重要,故又稱荷蘭共和國。


· 1584年, 領導獨立革命的領袖威廉遭人暗殺。


· 1609年,與西班牙簽訂停戰協定。


·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


· 17世紀,為海上殖民強國。


· 1795年,法國入侵阿姆斯特丹,與愛國者派結盟,成立新國會。聯省以 西元69年反抗羅馬統治的巴達維族為名,改名為巴達維亞共和國(Batavia Republic))。


· 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


· 1806年,拿破崙之弟稱王,荷蘭被封為王國。


· 1810年,荷蘭被併入法國。


· 1814年,脫離法國並獲得現今之比利時領土。


· 1815年,成立尼德蘭王國。


· 1839年,比利時脫離尼德蘭王國獨立。


· 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


· 1890年,盧森堡大公國脫離尼德蘭王國獨立。


· 1940年5月,遭德軍佔領,王室和內閣成員流亡英國,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


· 1945年,荷蘭脫離德國統治,重建尼德蘭王國,阿姆斯特丹重獲自由。


現在國名是Nerderland,不是Holland。


荷蘭只是尼德蘭的一部分:南、北荷蘭省;以前因為南、北荷蘭省是整個尼德蘭中發展度最高、經濟最富裕的地方,因此荷蘭這名稱被拿來代表整個王國。但是其他省份的人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此尼德蘭人現在都以Nerderland來當做正式國名。



http://wtfm.exblog.jp/10400001/


Schiller :THE HISTORY OF THE REVOLT OF THE NETHERLANDS.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6780/6780-h/6780-h.htm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陳雲:驚人大發現!原來關公救香港

陳雲:驚人大發現!原來關公救香港


陳雲:驚人大發現!原來關公救香港,元祖級 cult film《關公大戰外星人》(1976)有預告!


拜得關公多,關公自然顯靈。關聖帝君,曾經在旺角陣地出現,戰神救港之心,念念不忘,


關帝君日前已經現身報佳音,今晚也會現身,晚晚都會顯靈,嚇死外來政權的特務兵,直至香港城邦建國,旺角建立關帝廟!


(按:此電影原名《戰神》,一九七六年 台灣製作,原本是以台北西門町為大戰場景,然而台灣新聞局禁止,於是改為用香港做大戰場景。)



陳雲:關帝神輿巡遊是 傳統風俗,華夏信仰


陳雲:關帝神輿巡遊是傳統風俗,華夏信仰,


香港法例規定,宗教巡遊、街邊燒衣、哭喪喊驚、招魂趕鬼、神打標童、赤腳走火炭之類,是毋須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的。


現在等待港共政府傳召仆街媚共道教團體,說夜晚神輿巡遊不合習慣之類。大家等着,會有道教團體幫政府出聲的。該出聲反對關帝的宗教團體,褻瀆神靈,即入地獄。


Wan Chin 可以集體在彌敦道行禪,弘揚佛教,好似日本和尚那種。


- -

2.


陳雲:蒙古人在漢地建立元朝,雄師百萬,最終是給什麼剿滅的?是朱元璋的明教


Wan Chin 關帝君好快派遣天兵天將,指引各位做事。


Wan Chin 得罪關帝君,必定無運行。


陳雲:我們要港共見識一下,香港人的野蠻。不打一場,事情不會終結。


source:



關公大戰外星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DB9yXlPSM



[MUGEN] 街機game -- 戰神 : 關公大戰外星人 ( 背景 : 香港仔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y7GMX7p_g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就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呈英國國會請願信

就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呈英國國會請願信


佔領英國領使館行動於十月時進行至今,英國華僑決定發出電郵給國會成員,成功得到國會成員關注。兩名曾經在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示威的大學生到當地作供,緊接著南華早報前編輯(范力行)於聽證會上作供。


兩名學生對英國外交部撰寫的香港問題半年報告表示失望,認為對方只接觸了立法會議員,並無接觸一般市民,未能反映現況。他們要求英國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監察香港落實高度自治及民主發展的情況。


范力行會上指香港傳媒隨著香港的經濟利益愈來愈依賴大陸,面對內部壓力愈來愈大,但相信法治及司法制度可以保障新聞自由。他又指北京與港人的分歧在於北京著重維持一國,但是港人重視落實兩制,北京阻止下議院調查團來港亦與一國有關。



- - -


請願信內容撮要 :


一、引言


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稱中國)政府承諾香港可享有除外交及國防事務外的高度自治權。中英聯合聲明亦表明方針將通過《基本法》落實,當中第四十五及六十八條列明了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最終將由普選誕生,肯定了香港可享有民主的權利。


然而,自九七主權移交至今,中方卻與《聲明》內容背道而馳。中國政府接連插手香港內政,民主進程飽受威脅,雨傘運動應運而生。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試圖藉和平理性的示威,抗議香港政府(下稱港府)在中央干預下的荏弱,無力捍衛一國兩制。


是次運動為香港史無前例的公民抗命,港人所得到的回應卻是政權的無情打壓。示威集會權不但受《中英聯合聲明》保障,亦是國際承認的基本人權。但以梁振英為首的港府漠視民意,麻木不仁,徒知以暴力震懾示威民眾,不但有違人權,亦為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又添一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英國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確保聲明不再被違反,保障港人藉《聲明》而享有的權利。


- -  -


二、呈交請願信的因由


事實上,自雨傘運動迸發後,香港的民主發展深受國際關注,英國首相卡梅倫亦就此表態,認為對香港連日以來的事件深負重責;前港督彭定康亦撰文倡議港人就雨傘運動向英國政府請願。兩者的立場均引證了英國政府對香港的前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於是十月三日,馬駿朗與十數名同學發起了留守英國領事館的行動,希望遞交請願信。是次留守由學生馬駿朗發起,目的是要求英國履行其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國的義務。然而,英國領事館未有善待留守學生,多番驅逐他們。惟現仍有學生堅持於領事館外留守。


鑒於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願意接見留守學生代表,並獲邀出席聽證會,讓英國進一步了解主權移交後《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情況,我們以此請願信作為書面呈述,以清楚閘明中國如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 - -


三、《基本法》與《中英聯合聲明》的關係


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對國際條約的定義,《中英聯合聲明》屬國際條約, 亦因而受國際法的監管。 由於中英雙方皆為締結條約的主權國家,故此雙方均受國際法的監管,並理應確切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相關條文,來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之條款。 同時,英國外交事務委員會,於其第十份報告中,肯定英國在監察中國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上的道德以及政治責任,故此英國對於中英聯合聲明在香港實施的情況的處理,實在責無旁貸。


而《基本法》乃基於《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而制訂,故《基本法》有其國際法基礎,其內容亦體現中國對其條約責任的實踐。反過來說,如中國不依《基本法》的條文內容行事,它違反的就可能不只是一部國家法律,而是《中英聯合聲明》這條國際條約。


- - -


四、中國多番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早已在多方面違反其於《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條約責任。首先,全國人大常委於本年八月三十一日就香港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決定,已違反中國於《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中英聯合聲明》段三(四)訂明,「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而《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六十八條分別訂明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由選舉產生,並以普選為最終目標。


由於香港有履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義務,「選舉」和「普選」的意義應依《公約》第二十五(乙)條中「選舉應是普遍的和平等的並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一句理解。《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三十一(一)亦言條約的詮釋須基於條文用語的「通常意義」。故此,「選舉」和「普選」等字詞在國際條約中有其客觀意義,不能由中國單方面任意詮釋其內容,否則就是對條約的違反,中國須對此負上國際法上的責任。


除普選以外,中國在拒絕英國國會議員來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實施三十年一事上,亦違反了其於《中英聯合聲明》中在香港實行高度自治的條約責任。《中英聯合聲明》段三(二)訂明「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而入境事務明顯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治範圍。


可是中國外交部卻以「主權」為名,未經香港政府同意下單方面拒絕英國國會議員入境,屬對香港自治權的不合法干預。此外,近十年來香港人亦普遍感受到中國在外交和國防以外的種種事務上的嚴重管制和干預,「西環治港」的說法早已不脛而走,二零一二年的特首選舉、國民教育和二零一三年香港電視不獲發牌等事件,皆可見中國政府的從中操控。


更甚者,在中國對香港自治的違法干預下,《中英聯合聲明》段三(五)所保障的既有生活方式和各種基本人權亦被多番侵害。香港的新聞自由評級近年來不斷下降,傳媒人士多次受到暴力襲擊;而本年六月中國國務院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更試圖取締香港從英國承襲過來的法治精神。


中國對香港既有法治精神的侵害和對《中英聯合聲明》的違反,亦見於其對《基本法》釋法權的濫用。早於一九九九年的居港權爭議,中國全國人大常委已繞過《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程序,自行釋法,侵害《中英聯合聲明》段三(三)給予香港的終審權,也違反受《聲明》保障的三權分立原則。及後人大常委多次釋法,褫奪香港人的普選權,更僭建《基本法》未有提及的普選「五部曲」,皆違反了《聲明》段三(四)中有關選舉行政長官的承諾。


- -


五、四點訴求


基於以上理據和原因,英國在法律和道義上都應該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國的身份保障香港人根據《聲明》而享有的、受國際法保障的權益。我們現促請英國國會:


(一)監督英國政府履行其於《中英聯合聲明》中的義務;


(二)正式主動就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進行調查並公佈調查結果;


(三)敦促英國政府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國的身份要求中國尊重一國兩制原則,停止繼續作出有違《聲明》的舉動,並履行其於《聲明》中對香港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承諾;及


(四)通過動議譴責中國違反及不尊重《中英聯合聲明》,並支持香港根據《聲明》實現真普選。



source :



就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呈英國國會請願信
https://www.facebook.com/dashhk/photos/pb.430660383682444.-2207520000.1418799008./744272982321181/?type=1



聽證會現場直播:
http://www.parliamentlive.tv/Main/Player.aspx?meetingId=16820


就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呈英國國會請願信 – 內容撮要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cvOlbepoqJSGRSNHBQMWhGZkZKdjF5emdjb0xuYmF1T0Jz/view?usp=sharing


Petition to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Regard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1984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cvOlbepoqJc2ZKSlliWUtydUtaSENuNDhVS1dzYjlacEpN/view?usp=sharing


轉載│香港學生就《中英聯合聲明》的實施呈英國國會請願信(中文撮要)
http://www.post852.com/%E9%A6%99%E6%B8%AF%E5%AD%B8%E7%94%9F%E5%B0%B1-1984-%E5%B9%B4%E3%80%8A%E4%B8%AD%E8%8B%B1%E8%81%AF%E5%90%88%E8%81%B2%E6%98%8E%E3%80%8B%E7%9A%84%E5%AF%A6%E6%96%BD%E5%91%88%E8%8B%B1%E5%9C%8B%E5%9C%8B/


https://www.facebook.com/occupybritishconsulatehk?fref=photo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陸贄 : 論裴延齡奸蠹書


陸贄 : 論裴延齡奸蠹書


十一月三日,具官臣某,惶恐頓首獻書皇帝陛下:臣聞君子小人,用舍不並,國家否泰,恒必由之。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於是上下交而萬物通,此所以為泰也。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於是上下不交而萬物不通,此所以為否也。夫小人於蔽明害理,如目之有眯,耳之有充,嘉穀之有蟊,梁木之有蠹也。


眯雖之目,則天地四方之位不分矣;充子野之耳,則雷霆蠅黽之聲莫辨矣;雖後稷之穡,禾易長畝,而蟊傷其本,則零瘁而不植矣。雖公輸之巧,台成九層,而蠹空其中,則圮折而不支矣。


是以古先聖哲之立言垂訓,必殷勤切至,以小人為戒者,豈將有意讎而沮之哉。誠以其蔽主之明,害時之理,致禍之源博,傷善之釁深,所以有國有家者,不得不去耳。


其在 《周易》  則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在  《尚書》  則曰:「除惡務本」;「去邪勿疑」。


在  《毛詩》  則曰:「無縱詭隨,以謹無良」;「曾是掊克,斂怨以為德」;「盜言孔甘,亂是用餤」;「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在《論語》  則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在  《春秋》  則曰:「聚斂積實,不知紀極。」「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天下之人,謂之四凶」。


在  《禮記》  則曰:「小人行險以徼幸」,「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小人使為國家,而災害並至,雖有善人,無如之何」。


臣頃因讀書,常憤此類,不圖聖代,目睹斯人。戶部侍郎裴延齡者,其性邪,其行險,其口利,其誌凶,其矯妄不疑其敗亂無恥,以聚斂為長策,以詭妄為嘉謀,以掊克斂怨為匪躬,以靖譖服讒為盡節,總典籍之所惡,以為智術,冒聖哲之所戒,以為行能,可謂堯代之共工,魯邦之少卯。伏惟陛下協放勳文思之德,而鑒其方鳩僝功;體仲尼天縱之明,而辨其順非堅偽。


則天討斯德,聖化允孚,小往大來,孰不欣幸。跡其奸蠹,日長月滋,陰秘者固未盡彰,敗露者猶難悉數。今請粗舉數事,用明欺罔大端,悉非隱微,皆可覆驗。


陛下若意其負謗,則誠宜亟為辨明;陛下若知其無良,又安可曲加容掩。願擇左右親信,兼與舉朝公卿,據臣所言,閱實其事。儻延齡罪惡無狀,即臣之奏議是誣,宜申典刑,以制虛妄,俾四海法朝廷之理,兆人戴陛下之明。得失之間,其體甚大,不當複有疑慮,使辨之不早,以竟失天下之望也。前歲秋首,班宏喪亡,特詔延齡,繼司邦賦。


數月之內,遽衒功能,奏稱: 「  勾獲隱欺,計錢二十萬貫,請貯別庫,以為羨財,供禦所須,永無匱乏。」 陛下欣然信納,因謂委任得人,既賴贏餘之資,稍宏心意之欲,興作浸廣,宣索漸多。延齡務實前言,且希睿旨,不敢告闕,不敢辭難。


勾獲既是虛言,無以應命;供辦皆承嚴約,苟在及期。遂乃搜求市鄽,豪奪入獻,追捕夫匠,迫脅就功。


以敕索為名,而不酬其直;以和雇為稱,而不償其傭。都城之中,列肆為之晝閉;興役之所,百工比於幽囚。聚詛連群,遮訴盈路,持綱者莫敢致詰,巡察者莫敢為言。時有致詰為言,翻謂黨邪鬼直。天子轂下,囂聲沸騰,四方觀瞻,何所取則?蕩心於上,斂怨於人,欺天隱君,遠邇危懼,此其罪之大者也。



總制邦用,度支是司,出納貨財,太府攸職。凡是太府出納,皆稟度支文符,太府依符以奉行,度支憑按以勘覆,互相關鍵,用絕奸欺。其出納之數,則每旬申聞;其見在之數,則每月計奏。皆經度支勾覆,又有禦史監臨,旬旬相承,月月相繼,明若指掌,端如貫珠,財貨少多,無容隱漏。


延齡務行邪諂,公肆誣欺,遂奏云:「左藏庫司,多有失落,近因檢閱,使置簿書,乃於糞土之中,收得銀十三萬兩,其疋段雜貨,百萬有餘,皆是文帳脫遺,並同巳棄之物。今所收獲,即是羨餘,悉合移入雜庫,以供別敕支用者。」其時特宣進止,悉依所奏施行。


太府少卿韋少華抗表上陳,殊不引伏,確稱「每月申奏,皆是見在數中,請令推尋,足驗奸計」。兩司既相論執,理須辨鞫是非,臣等具以奏聞,請定三司詳覆。若左藏庫遺漏不謬,隱匿固合抵刑;如度支舉奏是虛,誣誑亦宜得罪。


陛下既不許差三司按問,又不令檢奏辨明。度支言太府隱漏至多,而少華所任如舊;太府論度支奸欺頗甚,而延齡見信不渝。枉直兩存,法度都弛。以在庫之物,為收獲之功;以常賦之財,為羨餘之費。罔上無畏,示人不慚,此又罪之大者也。



國之府庫,用置貨財。物合入官,則納於其內;事合給用,則出乎其中。所納無非法之財,所出無不道之用,坦然明白、何曲何私?而延齡險猾售奸,詭譎求媚,遂於左藏之內,分建六庫之名,意在別貯贏餘,以奉人主私欲。曾不知王者之體,天下為家,國不足則取之於人,人不足乃資之於國,在國為官物,在人為私財,何謂贏餘,複須別貯?


是必巧詐以變移官物,暴法以刻斂私財,舍此二途,其將焉取?陛下方務崇信,不加檢裁,延齡既怙寵私,益複放肆,遂錄積久逋欠,妄雲察獲奸贓,總計緡錢八百餘萬。


-  --


聽其言則利益雖大,考其事則虛誕自彰:或是水火漂焚,或緣旱澇傷敗;或因兵亂散失,或遭寇賊敚襄攵;或準法免徵,或經恩合放;或人戶逃逸,無處追尋;或綱典拘囚,不克填納;或沒入店宅,歲久摧殘;或收獲舟船,年深破壞。類皆如此,難以殫論。


在人者並無可科徵,屬官者悉不任貨賣,但存名額,虛掛簿書。大抵錢穀之司,皆恥財物減少,所以相承積累,不肯滌除,每當計奏之時,常充應在之數。延齡苟稱察獲,遂請徵收,恢張利門,誘動天聽。貽誚侮於方嶽,賈愁怨於烝黧,於茲累年,一無所得,其為疏妄,亦曰殆哉。

- - -


陛下姑欲保持,曾無詰問;延齡謂能蔽惑,不複懼思。奸威既沮於四方,愉態複行於內府。由是蹂躪官屬,傾倒貨財,移東就西,便為課績,取此適彼,遂號羨餘,愚美朝廷,有同兒戲。諸州輸送布帛,度支不務準平,抑制市人,賤通估價,計其所折,即更下徵,重困疲,展轉流弊,既彰忍害,且示不誠。


及其支送邊州,用充和糴,則於本價之外,例增一倍有餘。布帛不殊,貴賤有異。剝徵罔下,既以折估為各;抑配傷人,又以出估為利。事多矛盾,交駭物情。窮邊穡夫,痛憤切於骨髓;下土編戶,冤叫徹於蒼旻。


而延齡以冒取折估為公忠,苟得出估為勝利,所謂失人心而聚財賄,亦何異割支體以徇口腹哉。殊不寤支體分披,口安能食;人心離析,財豈能存。此又罪之大者也。



平原遠鎮,扼制蕃戎,五原要衝,控帶靈夏。芟夷榛穢,翦逐豺狼,崎嶇繕完,功力才畢。地猶敻絕,勢頗孤危,新集之兵,誌猶未固。尤資贍恤,俾漸安居,頻敕度支,令貯軍糧。常使平原有一年之蓄,鹽州積半年之儲循環轉輸,不得闕數。


近者二鎮告急,俱稱絕糧。陛下召延齡令赴中書,遣希顏宣旨質問,延齡確言饋餉不絕,儲蓄殊多,歲內以來,必無闕乏。希顏懼其推互,邀令草狀自陳,狀亦如言,略無疑畏。陛下覽其所奏,翻謂軍吏不誠,遂遣中官馳往檢覆,道路無轉運之跡,軍城無旬日之儲將卒嗷嗷,幾將不守。有如是之顛沛,有如是之欺謾,按驗既明,恩勞靡替,其為蠱媚,曠代罕聞。此又罪之大者也。


- - -


國之憲度,會府是司,位列諸郎,猶應辰象,任居六事,實代天工,內總轄於庶官,外敷化於列郡,舉措係生靈之命,得失關理亂之源,為人軌儀,安可容易。未有大官弛縱,而能使群吏服從;朝典陵遲,而欲禁天下暴慢。是以天寶將季,楊國忠為吏部尚書,亟於私庭銓集選士,果令逆豎得以為詞。史冊書之,足為國恥。而延齡放情亂紀,又甚國忠。


懈於夙興,多闕會朝之禮;徇其鄙欲,大隳省署之儀。徙郎曹於裏閭,視公事於私第,盡室飫官廚之膳,填街持簿領之書。複有諸部參辭,四方申請,決遣資其判署,去就俟其指撝。延齡或聚客大誇,不令白事;或縱酒憑怒,莫敢入言。


至有迫切而來,逾旬未省,輸納之後,累月不歸。資糧罄於滯淹,筋力困於朝集。晨趨夕散,十百為群;裏中喧闐,常若闤闠,衢巷列屠沽之肆,邑居成逆旅之津,離次慢官,虐人斁法,求之今古,鮮有其倫。此又罪之大者也。


總領財賦,號為殷繁。自必識究變通,智權輕重,大不失體,細能析微,濟之以均平,蒞之以勤肅,近無滯事,遠無壅情,綱條之下無亂繩,鑒照之內無隱匿,然後人不困而公用足,威不厲而奸吏懲。苟或未郤,則非稱職。況延齡以素本僻戾之質,而加之以狂躁滿盈,既懵且驕,事何由理。遂以國家大計,委於胥吏末流,當給者無賄而不支,應徵者受賕而縱免。



紀綱大壞,貨賂公行,苟操利權,實竊邦柄。近者度支小吏,屢為府縣所繩,鞫其奸贓,無不狼籍。通結動連於節將,交私匪止於苞苴。威福潛移,乃至於是,職司失序,固亦可知。此又罪之大者也。風教之大,禮讓為先,禮讓之行,朝廷為首。


朝廷者,萬方之所宗仰,群士之所楷模,觀而效焉,必有甚者。是以朝廷好禮,則俗尚敬恭;朝廷尊讓,則時恥貪競。朝廷有失容之慢,則淩暴之弊播於人;朝廷有動色之爭,則攻鬥之禍流於下。


聖王知其然也,故選建賢德,以為公卿,使人具瞻,不諭而化。昔周之方盛,多士盈朝,時靡有爭,用能俾乂。故其  《詩》  曰:「慎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又曰:「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言群臣相與事上,敬而能和,言語動作,靡有不善也。周德既衰,小人在位,務相侵侮,以至危亡。


故其《詩》曰:「方茂爾惡,相爾矛矣。」又曰:「既之陰汝,反子來赫。」又曰:「涼曰不可,覆背善詈。」言小人得誌,惡怒是憑肆其褊心,以相詬病也。陛下勤修儀式,以靖四方,慎選庶官,以貞百度,內選則股肱耳目,外選則垣翰藩維。濟濟師師,鹹欽至化,庶相感率,馴致大和。而度支憑寵作威,恃權縱暴,侵刻軍鎮,匱闕資糧。將帥每使申論,延齡率加毀訾,或指誣隱


盜,或謗訐陰私,或數其出處賤微,或億其心誌邪悖,詞皆鬼媟,事悉加誣。匹夫見淩,猶或生患,況將帥素加委遇,多著勳庸,縱有逾分取求,但宜執理裁處,苟當其所,孰敢不從?豈可對彼偏裨,恣行侵辱,使其慚於麾下,憤恥於朝廷。

- - -


惟口起羞,諒非細故,為國聚釁,實由斯人。而又虐害群司,幸其闕敗,蔑彼彝典,逞於凶懷,氣吞等夷,隸蓄郎吏。時有履道而不為屈撓,守官而莫肯由從,遭其詆訶,則尤劇,或辱兼祖父,或毀及家門,皆名教所不忍聞,敘述所不堪紀。



其為構陷,抑複多端,故示凶威,使人懾憚人之狂險,乃至於斯。上虧大猷,下扇流俗,炰禮義之府,蔑汙清明之朝。此又罪之大者也。度支舊管牛驢三千餘頭,車八百餘乘,循環載負,共饋邊軍,既有番遞之倫,永無科配之擾。


延齡苟逞近效,不務遠圖,廢其葺修,減其芻秣,車破畜耗,略無孑遺。每須載運軍資,則令府縣差雇,或有卒承別旨,須赴促期,遂於街市之間,虜奪公私雜畜,披猖頗甚,費損尤多。吏因生奸,人不堪命,所減者則奏以為利,所費者則隱而不論,破實徇虛,多如此類。


度支應給宮內及諸司使芻槁薪炭等,除稅草之外,餘並市供,所用既多,恒須貯備。舊例每至秋獲之後,冬收之時,散開諸場,逐便和市,免費高價,複資貧人,公私之間,頗謂兼濟。延齡悉隳舊制,但飾奸情,旋計萏薪價錢,以為節減剩利。


及乎春夏之際,槁秸巳殫,霖潦之中,樵蘇不繼,軍廄輟莝,官廚待然,告闕頻煩於聖聰,徵摧絡繹於省署,崎嶇求買,何暇計量,糜損官錢,不啻累倍,聯蹇狼狽,率以為常。此則睿鑒之所明知,物情之所深駭,事之舛繆,觸緒皆然。


臣愚以謂若斯之流,不過歲費國家百萬緡錢,及事體非宜耳。其為罪惡,未足傾危,事之可憂,不在於此。是以不複詳舉,以煩聽覽也。至如矯詭之態,誣罔之辭,遇事輒行,應口便發,靡日不有,靡時不為,自非狀跡尤彰,足致其禍者,又難以備陳也。


- - -


延齡有詐偽亂邦之罪七,而重之以耗斁闕遺,愚智共知,士庶同憤。以陛下英明鑒照,物無遁情,固非延齡所能蔽虧而莫之辨也。或者聖旨以其甚招嫉怨,而謂之孤貞,可托腹心;以其好進讒諛,而謂之盡誠,可寄耳目;以其縱暴無畏,而謂這強直,可肅奸欺;


以其大言不疑,而謂之智能,可富財用。將欲排眾議而收其獨行,假殊寵而冀其大成。倘陛下誠有意乎在茲,臣竊以為過矣。夫君天下者,必以天下之心為心,而不私其心;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而不私其耳目。故能通天下之誌,盡天下之情。夫以天下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天下之好惡也。


是以惡者無謬好者不邪,安在私托腹心,以售其側媚也。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則天下之聰明,皆我之聰明也。是以明無不鑒,聰無不聞,安在偏寄耳目,以招其蔽惑也。


夫布腹心,而用耳目,舜與紂俱用之矣。舜之意務求已之過,以與天下同欲,而無所偏私。由是天下臣庶,莫不歸心,忠讜既聞,元德逾邁。 故  《虞書》云:「臣作朕股肱耳目。」


又云:「明四目,達四聰。」言廣大也。紂之意務求人之過,以與天下違欲,而溺於偏私。由是天下臣庶,莫不離心,險詖既行,昏德彌熾。


故  《商書》  云:「崇信奸回。」  《大雅》  云:「流言以對,冠攘式內。」言邪僻也,與天下同欲者,謂之聖帝;與天下違欲者,謂之獨夫。其所以布腹心而任耳目之意不殊,然於美惡成敗,若此相遠,豈非求過之情有異,任人之道不同哉。


太宗嚐問侍臣:「  何者為明君?何者為暗主?」魏徵對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又曰:「秦之胡亥偏信,趙高肆其奸欺,卒至顛覆。」


- - -

徵之此說,理致甚明,簡冊備書,足為鑒戒。趙高指鹿為馬,愚弄厥君,曆代流傳,莫不痛憤。陛下每覽前史,詳考興亡,固亦切齒於斯人,傷心於其主。臣謂鹿之於馬,物類猶同,豈若延齡掩有而為無,指無而為有。陛下若不以時省察,得無使後代嗟誚,又甚趙高者乎!斯愚臣所以焦慮疚懷,以陛下為過者,良有所以也。



夫理天下者,以義為本,以利為末,以人為本,以財為末。本盛則其末自舉,末大則其本必傾。


自古及今,德義立而利用不豐,人庶安而財貨不給,因以喪邦失位者,未之有也。故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有德必有人,有人必有土,有土必有財。」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蓋謂此也。自古及今,德義不立,而利用克宣,人庶不安,而財貨可保,因以興邦固位者,亦未之有焉。故曰:「財散則人聚,財聚則人散。」


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無令侵削兆庶,以為天子取怨於下。其有若此者,行罰無赦。」蓋為此也,殷紂以貪冒失人而亡,周武以散發得人而昌,則紂之多藏,適所以為害巳者之資耳。尚何賴於財賄哉!


太宗亦云:「務蓄積而不恤人,甚非國家之計。隋氏不道,聚斂無厭,所實洛口諸倉,卒為李密所利。」此則前代巳行之明效,聖祖垂裕之格言,是而不懲,何以為理。陛下初膺寶曆,誌翦群凶,師旅繁興,徵求浸廣,榷算侵剝,下無聊生。

- - -



是以涇原叛徒,乘人怨谘,白晝犯闕,都邑庶,恬然不驚,反與賊眾相從,比肩而入宮殿。雖蚩蚩之性,靡所不為,然亦由德澤未浹於人,而暴令驅迫,以至於是也。於時內府之積,尚如邱山,竟資凶渠以餌貪卒,此時陛下躬睹之矣。是用失人而聚貨,夫何利之有焉。


車駕既幸奉天,逆泚旋肆圍逼,一壘之內,萬眾所屯,窘如涸流,庶物空匱。嚐欲發一健步,出視賊軍,其人懇以苦寒為辭,跪奏乞一襦袴,陛下為之求覓不致,竟憫默而遣之。又嚐宮壺之中,服用有闕,聖旨方以戎事之急,不忍重煩於人,乃剝親王飾帶之金,賣以給直。是時行從將吏,赴難師徒,倉黃奔馳,鹹未冬服,漸屬凝沍,


且無薪蒸,饑凍內攻,矢石外迫,晝則荷戈奮迅,夜則映堞吟,淩風飆,冒霜霰,逾旬而眾無攜貳,卒能走強賊,全危城者,陛下豈有嚴刑重賞,使之然耶?唯以不厚其身,不藏其資,興眾庶同其憂患,與士伍共其有無,乃能使捐軀命而扞寇讎,餒之不離,並凍之不憾,臨危而不易其守,見死而不去其君。所謂「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此其效也。


及乎重圍既解,諸道稍通,賦稅漸臻,貢獻繼至,乃於行宮外廡之下,複列瓊林、大盈之司,未賞功勞,遽私賄玩,甚沮惟新之望,頗摧死義之心。於是輿誦興譏,而軍士始怨矣。財聚人散,不其然歟!


旋屬蟊賊內攻,翠華南狩,奉天所積財貨,悉複殲於亂軍。既遷岷梁,日不暇給,獨憑大順,遂複皇都。是知天子者以得人為資,以蓄義為富。人苟歸附,何患蔑資;義苟修崇,何憂不富。豈在貯之內府,方為巳有哉!故藏於天下者,天子之富也;藏於境內者,諸侯之富也;藏於


囷倉篋匱者,農夫商賈之富也。奈何以天子之貴,海內之富,而猥行諸侯之棄德,蹙守農商之鄙業哉。陛下若謂厚取可以恢武功,則建中之取,既無成矣;若謂多積可以為已有,則建中之積,又不在矣;


若謂徇欲不足傷理化,則建中之失,傷巳甚矣;若謂斂怨不足致危亡,則建中之亂,危亦至矣;然而遽能靖滔天之禍,成中興之功者,良以陛下有側身修勵之誌,有罪巳悔懼之詞,罷息誅求,敦尚節儉,渙發大號,與人更親。


故雲祇嘉陛下之誠,臣庶感陛下之意,釋憾回慮,化危為安。陛下亦當為宗廟社稷建不傾不拔之永圖,為子孫黎元垂可久可大之休業,懲前事徇欲之失,複日新盛德之言。豈宜更縱憸邪,複行刻暴,事之追悔,其可再乎!



- - -


臣又竊慮陛下納彼盜言,墮其奸計,以為搏噬攫,怨集有司,積聚豐盈,利歸君上。是又大繆,所宜慎思。夫人主昏明,係於所任。咎繇、夔、契之道長,而虞舜享濬哲之名;皇甫、棸、楀之嬖行,而周厲嬰顛覆之禍。自古何嚐有小人柄用,而災禍不及邦國者乎!


譬猶操兵以刃人,天下不委罪於兵,而委罪於所操之主;蓄蠱以殃物,天下不歸咎於蠱,而歸咎於所蓄之家。理有必然,不可不察。臣竊慮陛下以延齡之進,獨出聖衷,延齡之言,多順宸旨,今若以罪寘辟,則似為眾所擠,故欲保持,用彰堅斷。


若然者,陛下與人終始之意則善矣,其於改過不吝去邪勿疑之道,或未盡善焉。夫人之難知,著自淳古;試可乃巳,載於典謨。陛下意其賢而任之,知其惡而棄之,此理之常,於何不可?倘陛下猶未知惡,但疑見擠,固有象恭挾詐之人,亦有黨邪害直之士,所資考覈,兩絕欺誣。陛下以延齡為能,愚臣以延齡為罪,能必有跡,罪必有端。


陛下胡不指明其所效之能,以表忠賢,按驗其所論之罪,以考虛實,與眾同辨,示人不私。


若能跡可稱,而罪端無據,則是黨邪害直之驗也。



陛下當繩其傷善,以勵事君。罪端有徵,而能跡無實,則是象恭挾詐之驗也。陛下當糾其包禍,以戒亂邦。如此則上之於下,釋嫌構之疑;下之於上,絕偏惑之議。何必患邪無辨,枉直莫分,薰蕕同藏,其臭終勝,此則小人道長之象也。實時運否泰安危之所係,豈但有虧聖德,不利善人而已乎。


陛下若必以與已同者為忠良,自我作者無改變,如此,則上之所欲莫不謟,上之所失莫不從,水火相濟不為非,金礪相須不為是,恥過作非不足戒,舍已從人不足稱。惟意是行,則匡輔或幾乎息矣;匡輔息,則理不可致。


仲尼所謂「一言喪邦者」,在於「予之言而莫予違」也。事關興亡,固不可忽,希旨順默,浸巳成風,獎之使言,猶懼不既,若又阻抑,誰當貢誠。伏恐未亮斯言,請以一事為證:隻如延齡凶妄,流布寰區,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輿台賤品,喧喧談議,億萬為徒,能以上言,其人有幾?陛下試令親信,博采輿詞,參校比來所聞,足鑒人間情偽。


臣以卑鄙,任當台衡,既極崇高,又承渥澤,豈不知觀時附會,足保舊恩;隨眾沉浮,免貽厚責;謝病黜退,獲知幾之名;黨奸苟容,無見嫉之患。何急自苦,獨當豺狼,上違歡情,下餌讒口。良由內顧庸昧,一無所堪,夙蒙眷知,唯在誠直,綢繆帳扆,一紀於茲。


聖慈既以此見容,愚臣亦以此自負,從陛下曆播遷之臲卼,睹陛下致興複之艱難,至今追思,猶為心悸,所以畏覆車而駭懼,慮毀室而悲鳴,蓋情激於中,雖欲罷而不能自默也。因事陳執,雖巳頻繁,天聽尚高,未



垂諒察,輒申悃款,以極愚誠。憂深故語煩,懇迫故詞切,以微臣自固之謀則過,為陛下慮患之計則忠。縻軀奉君,非所敢避,沽名衒直,亦不忍為。願回睿聰,為國熟慮,社稷是賴,豈唯微臣。


不勝荷恩報德之誠,謹昧死奉書以聞。臣誠惶誠恐頓首再拜。





陸贄 : 論裴延齡奸蠹書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AB%96%E8%A3%B4%E5%BB%B6%E9%BD%A1%E5%A5%B8%E8%A0%B9%E6%9B%B8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 - -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1.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http://www.facebook.com/occupycwb


2. 旺角佔領現場資訊 M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旺角佔領現場資訊/1492930817622505


3. 聖法蘭西斯 / 聖方濟各 街頭小聖堂 St Francis' Chapel on the Street
https://www.facebook.com/stfrancisonthestreet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鳩嗚革命] 日日去鳩嗚- 終極劉華版 MV

[鳩嗚革命]  日日去鳩嗚 --  終極劉華版 MV


[鳩嗚革命]  《日日去鳩嗚》  終極劉華版 MV


2014 年11月25日  特首梁振英呼籲市民於旺角佔領區清場後多到佔領區消費,

11月­26日 大量港人傍晚急不及待,在彌敦道清場後即「響應」特首呼籲,往西洋菜南街一帶聚­集並高呼 「 我要鳩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8AexA116jY


原曲:劉德華
翻唱:中產地盆佬
原曲:獨自去偷歡
改詞:高登眾會員


689 才不管 食晚飯鳩嗚未由你管
大滿喜 場好滿 又轉落板長迫爆度門
困在金鐘已經太悶 ( 屌你老味)
要落 MK 踢走不滿 ( 屌你老味)
馬路兜圈有狗作伴 (  屌你老味)
購物中心常為我伴



日日去鳩嗚 我 謝絕你監管
落旺角駛錢 我 是但BUY隻碗
日日去拖篋 似 蝗蟲客這般
路上有警犬 佢 淨係得個款



日日去鳩嗚 我 謝絕去差館
未入到金舖 已 落閘把貨搬
獨自吔雞煲 我 未習慣這般
遇着李私煙 我 未食嘔兩碗

Listen online:
https://app.box.com/s/q06h544qrklo5ntg61oq

Download link:
https://www.sendspace.com/file/z0svas



Reference:
日日去鳩嗚 我 謝絕你監管 @高登時事台
http://forum1.hkgolden.com/view.aspx?...


高登創作:《日日去鳩嗚》
@tesla2048
http://youtu.be/ZULOY9QEHl8


[高登音樂台] 日日去鳩嗚 終極版 MV
@subway hkg
http://youtu.be/QPnzo7DV4Tw


[高登音樂台] 撐經濟 齊消費: 日日去鳩嗚 初版MV
@subway hkg
http://youtu.be/H-Hpo7qUiIY



Source:
劉德華 - 獨自去偷歡 (93年魅力萬千在獅城)
@cheukwahp
http://youtu.be/UhqTDqazyFg



8.17高質素遊行人士對答
@sankalahaha
http://youtu.be/swyM0thWW5s


鳩嗚革命 Shopping Revolution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鳩嗚革命-Shopping-Revolution/399489936867825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遊戯王 : 攻守逆転  Yu-Gi-Oh!--

右手に盾を左手に剣を ,異い次じ元げんからの帰き還, 次じ元げん回かい帰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經過尋晚,大家可以睇到警察已成為驚弓之鳥!在之前佔領時期,佔領者是守方,警方  (  也包括黑紅藍等勢力  )  是攻方,當佔領結束,警察就由攻方變成守方,佢地要防止再佔領,就必須不停留意每一個路口的情況,一有少許風吹草動就立刻要出動,這種每時每刻的警戒狀態其實就是過去兩個月來我地在佔領區的狀態,是很累人的。


如今角色逆轉,輪到他們需要緊張起來防守,那麼示威者就變得輕鬆了,只需要不停流動,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在街上行走、過馬路、等巴士,但只要稍稍一個小動作,無論是跌散銀或綁鞋帶,已令他們神經緊張起來。


所謂的流動佔領,甚至根本不需要真的流動佔領,只需要"扮"流動佔領,他們已疲於奔命。


觀乎尋晚既情況,警察跟本無計可施,佔領時他們可以話示威者犯法,名正言順去打壓,但現在大家只在街上行走觀光購物,跟本無人犯法,他們只能靠兇靠惡,但卻無任何法理可支持,他們甚至無法分辦誰是示威者誰是真正平民及遊客。


尋晚已出現誤中副車既情況,亦確實影響店鋪做生意及附近市民生活,而幾乎所有影片所見都是清一色警察打人,連cctvb都無法剪輯到示威者衝擊的畫面,警方形象變成負面,輿論亦逆轉。

- - -


相反,對於示威者,呢種流動既方法其實更合付經濟效益,大家不需要每夜通宵留守,不需要儲存物資,甚至連口罩眼罩等裝備都可以唔駛。而且亦唔需要下下都幾千一萬人,每晚只要有幾百至一二千人聚集在路邊就得。


行街、睇風景、影相、等人、等巴士、過馬路、食花生,你鐘意做咩角色都得,警察埋黎趕就去下一個路口,盡量避免不必要衝突,但又不散開,之後又可以兜返轉頭,鐘意又可以突然試下行出馬路突圍,要攻要守悉隨尊便!


每晚放工後六,七點行街行到十一,二點,咁警察就要晚晚都緊張地應對、封路,警方根本無可能長時間維持呢種狀態!佢地無可能晚晚都封咗成條西洋菜街令店鋪做唔到生意!


簡單d講,佔領時我地在明,佢地在暗。而家清咗場,就變成佢地在明,我地在暗。清場前佢地有明確目標,但而家目標消失、分散,佢地無法分別邊個係示威者。呢種流動狀態根本防不勝防!


記住,佔領唔可以佔一世,但行街購物真係可以一世架!


- -  -


最後係少少溫馨提示:


1. 進行呢種流動佔領運動必需要隱藏身份,所以唔好配帶任何黃絲帶等代表雨傘運動的飾物,亦唔好著雨傘tee等服裝。記住我地係一般正常生活既市民。


2. 唔需要帶任何物資,眼罩口罩等都可以唔駛(除非你真係諗住硬碰),總之警察一趕就走開少少,但又唔好行太遠,要繼續聚集,只要不作激烈行為,係街上行走佢根本無權話你犯法拉你。相反佢無故打你拉你就係佢唔啱!


3. 唔帶眼罩口罩等亦都係防止被警察查身份証搜袋時會話你係示威者,一旦搜到呢d裝備佢當然無權拉你,但佢可以抄低你身份証資料,而呢d資料係會交俾國安,將來過關返大陸可能有麻煩。


4. 帶定手機相機,叉足電,帶埋奶媽,有咩事隨時影相拍片作為證據。


5. 每晚一有時間就出黎,唔需要下下都成萬人,但要維持一定人數,不斷流動,可以去唔同既路口嘗試下,唔需要真正佔領,只係要keep住俾壓力。


6. 呢場係持久戰,Be Water, My friend!


source :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https://www.facebook.com/johnxon13/posts/10152445718566681?fref=nf


http://yugioh.wikia.com/wiki/Main_Page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陳雲: 《香港本土政綱 》 之香港之國

陳雲:  《香港本土政綱 》 之香港之國


香港是城邦,好多人認為香港無國家主權,不是城邦,然而我們可以用《基本法》 及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證明給他們看,香港有實然主權,有國家之實,在內在外,港府處處行使着國家的行為,只是香港無國家之名。


大陸人、外國人來到香港,首先當香港是一個特殊的國際城市,慢慢他們會驚覺香港從文化、語言、憲法、貨幣、金融儲備量、福利、國際條約簽署權、領事豁免權,從電器插頭到行車方向,香港都有一個國家的實質內容。


我們香港人只要努力實現一個國家人民應該有的尊嚴,一個文化體系成員應有的能力,就可以強化香港的國家內涵,對外宣傳香港是一個城邦(city-state)或國家/附屬國(state/protectorate),享有實然主權,與中國是邦聯關係(confederation)。城邦這個名號,就省卻我們遊說的時間。將來時機來臨,再宣布修憲建國,與中國和台灣建立正式的邦聯關係。



與中共相比,香港更似一個國家,而且好多地方與中國區隔、文化截然不同:

    香港有自己的特區護照,與一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不同。香港享有更多的免簽證優惠。

    香港駐外機構——香港經貿辦事處,享有《維也納公約》賦予的領事豁免權。只有國家級別的政治實體的駐外代表,才享有領事豁免權。英國與一九九六年頒布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條例》[1], 賦予香港經貿辦享有國家級別的領事豁免權。

    香港在深圳灣西部通道的一個海關在中國大陸境內,該地行使香港法律,享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租期由二〇〇六年起,五十年租約,跨越《基本法》的二〇四六年的期限。

    香港有自己的國籍法,與中國大陸不同。香港永久居民也可持有外地護照,享有雙重國籍。

    香港有自己的貨幣及香港儲備的外匯發鈔保證。香港貨幣自由兌換。香港具備國家級數的儲備金,超過GDP的五倍,應付龐大的金融交易。

    香港財政獨立,香港與中國之間無任何的納稅關係。

    香港是頗多跨國組織的國家成員國,歷史比中國更悠久,從WTO、 WMF 到國際足球協會及國際童軍協會。

    香港到中國的投資,視為境外投資。大陸公司在香港註冊或上市,視為外資企業。

    香港有自己的飛機航班與海港管理。中國視香港航機為國際班機。

    香港有自己的郵政、國際電話直撥(IDD)地區號碼(852),行車方向、電插座的分類等。

    香港有自己的憲法《基本法》,由政府行使憲法,司法部門監察。

    香港有法治(rule of law),而且行的是普通法系統,中共只能在香港發生動亂的時候在香港行使中國法律。

    香港保護人權及公民權利。

    香港有不錯的國民福利救濟窮人。

    香港有自己的語言政策:香港是雙語社會。英文慣用帶點古舊的英式英文。中文則以古典文學及優雅白話為本。香港公共空間用的中文一般較古雅。

    香港人的愛港之心,遠遠超越中國人愛中國之心。





香港與中國,並非一國兩制,而是兩國兩制。政治制度形成國家,香港政治制度與中國不同,就是兩個國家。


說是一國,只是免傷和氣,大家胡混過去。真的要將中、港關係說是一國兩制,那個一國,是邦聯國(confederation),不是單一體制的共和國。(待續)



請各位捐款贊助香港復興會

一、香港復興會將在短期內推出《香港本土政綱》,派人參選立法會,舉辦系列講座,從事本土政治啟蒙、現實政治教育、文化歷史教育、體育鍛煉、司法援助等等。這些需要各位捐款,我會致力培養接班人,令我的個人能力化為組織的能力。


 二、萬一我或我的追隨者因為受到迫害而丟失生計甚至身陷牢獄或傷亡,需要一點緊急救助。各位這次隨緣贊助即可,往後看我們的成績,再增加捐助。

贊助戶口: 匯豐銀行戶口號碼:641-013115-838

公司戶口名字:Hong Kong Imperium Co. Ltd(香港大城邦有限公司)



——香港復興會主席陳雲敬上



[1]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rdinance act, 1996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6/63/pdfs/ukpga_19960063_en.pdf?view=extent&timeline=true


陳雲:《香港本土政綱》之香港之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E9%99%B3%E9%9B%B2%E9%A6%99%E6%B8%AF%E6%9C%AC%E5%9C%9F%E6%94%BF%E7%B6%B1%E4%B9%8B%E9%A6%99%E6%B8%AF%E4%B9%8B%E5%9C%8B/877613632262587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唯有授權 港共政府做事。港共政府的行動 選項有三個。依次排列,由最好的到最壞的:


一、港共政府 借助友好的泛民、左翼 及社會名流來 勸降,用代表 或嘲諷的方法,瓦解佔領者的軍心。這可迅速成功,而且瓦解抗爭者日後的鬥爭士氣,此為上策。


然而,一旦民眾 不聽謊言、不理睬泛民的 政治明星,也嘲笑那些所謂 校長醫生、社會賢達,這方法 會瓦解傳統政黨 和政團的代表能力,而目前這種代表能力 已經被港共政府消耗,學聯也道德死亡,剩下死剩種 —— 學民思潮。泛民指導下的 學民思潮,不是少年學生組織,而是陰謀賣港組織,請各位毋須憐惜他們。


二、借助港共 特務兵團(公安人員、幫會嘍囉、土匪流氓)的長期滋擾,重兵駐紮監視,派嘍囉日日滋擾,製造突發的衝突,令佔領者不勝其煩,士氣疲乏,甘願無功而退。這會消耗政府資源,而且過程中令到港共政府 喪失合法性,香港市民 清楚看到 港共政府的 非法統治面目。


三、使用殘酷武力清場。這是下策。留下的仇恨會成為長期的 香港革命火種,滋養香港獨立建國意識。香港自此一去不返。


港共政府 如非受到習近平的死命令,不會走到 第三種選擇。它明知無計可施,由於官僚收人工、要做事的心態(do something to take their salaries),它會繼續組合第一種和第二種選擇,而在持久戰的消耗之中,只要我們死守陣地,消耗的是港共政府及其追隨力量(泛民、左膠)。



至於北京的 黨中央,它怎麼看我們的持久戰?持久戰 足以摧毀泛民、社運、左膠等美國代理人聲譽,結束其 政治生命。習近平 銳意改革政局,也樂見可以在香港借刀殺人,剷除那些表面配合 但不安好心的美方勢力。


故此中共會任由我們的持久戰打下去,久不久也會派員,用另類的方法鼓舞一下我們。很詭異的,共匪的黨中央在掩護着我們前進。直至和解或攤牌的一日來到。我們會等到這一日的。


自從三國之後,華夏 就沒有這麼精彩的戰鬥棋局,各位香港同胞,有了大鵬金翅鳥、護法黑龍 和歷代宋帝的護佑,我們行運!


故此,持久作戰,我們必勝!



Wan Chin 毛澤東在此。香港革命必勝!
請協助廣傳 此戰略分析。這是世界級的 戰略分析。如有心,請將貼文印刷,張貼在佔領陣地。


source: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2763331252225


----

陳雲:佔領變成持久戰,持久戰的生還者是誰?在持久戰中,動者敗,不動者勝。目前香港革命中,不動的是中共、本土派,這將是戰勝的一方。動的是美國代辦——泛民、社民連、左翼社運界,外加學聯和學民思潮,這已是戰敗的一方。


要不動,必須是立足本土,身土不二,不假外求,以我為主。保存精銳,不輕舉妄動。在外等待局勢變化,在內為自己創造有利條件。美國的政治代辦不能等,因為他們都是離地中產和離地資本家,在香港沒有長期留駐的心理準備,也沒有群眾根基,他們必須主動出擊來掠奪戰果(組織大會與政府談判、辭職公投、上京面聖之類),並且完結佔領。


這群必須找交易來做的 agent( 代辦),自尋死路,我們已經目睹他們相繼死亡。


美國的政治代辦成為香港革命的第一滴血。火鳳凰革命的第一階段戰役結束,中共+香港本土派戰勝美國代辦。目前,戰役去到第二階段,中共vs本土派。


中共和本土派都不動,但中共經濟危機四伏,他們不能等太久,但本土派可以等個天荒地老。故此,中共將在等不到本土派退場而自覺危機深重的時候,與香港妥協。只要本土派沉住氣,不動,不怕悶,天下就歸本土派,也就是香港本土人。大家要忍得住,司馬懿就是這樣取得三國的天下。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2764333842225


- -  -




陳雲: 大家不用怕。我在香港指導戰役,中共是知道的


陳雲:論持久戰。佔領行動進入第八日,奇襲、突擊都試過了,也失敗了,敵人一日一日來滋擾,花樣百出,但我們頂住了。同道要上班、要上學,往後怎麼辦?


中共不會出動解放軍 或廣東武警,這個我們早知道。敵人用的是出賣群眾的大會、議員、學運領袖,我們不受他們欺騙。敵人用的幫會嘍囉,我們知道他們的暴力有界限,我們不怕。敵人出動左翼遊說員來拆路障,我們也勉強頂住。


敵人出動明星、街坊、工會、商會來譴責或勸降,我們可以不理。然而,外國政府聲援不多、也不夠。市民支持者足夠,但沒有擴大。我們在旺角的火鳳凰衛隊勇猛,但人員不夠多。這時候,就是打持久戰的時候,用時間拖延,來爭取有利條件。


一、劃出陣地的核心部分為根據地。派員輪流駐守,實行自治管理。市民下班之後,放學之後,趕往根據地駐守或聲援,形成習慣。用根據地的慣性,來改變市民的習慣,要他們習慣了佔領,理解我們的佔領是為了香港民主普選,香港長治久安,各階層有民主制度爭取利益。


二、在根據地趕走勸降的左翼,不要給他們發言。他們是政府的特務,來打心理戰的。


三、堅強頂住各種滋擾,勇武還擊。


四、香港民主的關鍵在中共黨中央。持久戰維持了,中共會對香港改變思想。中共一直按兵不動,觀察香港民意和民心,看香港人能走多遠。


中共是尊重群眾意願的,當然,那種群眾意願必須要以強大的、不妥協的、魚死網破和玉石俱焚的方式展現出來!

- - -


Wan Chin 這是戰略指導。請大家廣傳。

大家不用怕。我在香港指導戰役,中共是知道的。這群好戰的野蠻人,是欣賞勇武的香港人的。


Wan Chin 持久戰的思想來自毛澤東。我不是要大家推崇毛澤東,而是中共尊重毛澤東這類堅強而機智的人民戰爭思想。


- - -

陳雲:長毛墮落,左翼社運覆亡


陳雲:長毛墮落,左翼社運覆亡。


長毛當日跪求市民留守,如今抗爭陣地抵抗泛民及學聯的出賣,自成一國,不由任何組織指揮,左膠勾結警察清場無效,他卻要陣地民眾組織大會,否則難以溝通云云。


這是不信任民眾的自主能力,也恐懼這種民眾自主會背棄現存的政黨及老牌社運,令自己的徒子徒孫丟失飯碗。


長毛淪為無恥的反革命,他的無恥有二:


一、為了政黨和社運團體的私人組織利益而犧牲抗爭民眾,背棄公義。


二、協助極權政府摧毀民間的抵抗力量。目前這種抵抗力量在陣地的聚集,可謂千載難逢,也有教育和凝聚的作用,政府難以打擊,即使動用殘酷武力鎮壓,留下的仇恨會成為長期的香港革命火種。然而,如果由左膠的大會代表,哄騙、妥協之後解散,就可以瓦解這種仇恨,令民眾改而憎恨自己,怨恨自己,悔不當初。這種在士氣上、在道德上的打擊,可以令香港的鬥爭者灰心喪志,幾十年無翻身之地。


長毛這種陰謀和殘忍,是所有左翼所不齒的行為。我認為長毛應該自此退出政壇,如果他仍有半點身為托洛茨基派的榮譽感的話。



- - -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1.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http://www.facebook.com/occupycwb

2. 旺角佔領現場資訊 M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旺角佔領現場資訊/1492930817622505

3. 聖法蘭西斯 / 聖方濟各 街頭小聖堂 St Francis' Chapel on the Street

https://www.facebook.com/stfrancisonthestreet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陸贄 :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陸贄 :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國之紀綱,在於制度,商農工賈,各有所專,凡在食祿之家,不得與人爭利。此王者所以節財力,礪廉隅,是古今之所同,不可得而變革者也。代理則其道存而不犯,代亂則其制委而不行。


其道存,則貴賤有章,豐殺有度,車服田宅,莫敢僭逾,雖積貨財,無所施設。是以鹹安其分,罕徇貪求。藏不偏多,故物不偏罄,用不偏厚,故人不偏窮。聖王能使禮讓興行,而財用均足,則此道也。


其制委,則法度不守,教化不從,唯貨是崇,唯力是騁,貨力苟備,無欲不成。租販兼並,下錮齊人之業;奉養豐麗,上侔王者之酋。戶蓄群黎,隸役同輩,既濟嗜欲,不虞憲章,肆其貪惏,曷有紀極。天下之物有限,富室之積無涯。養一人而費百人之資,則百人之食不得不乏;富一家而傾千家之產,則千家之業不得不空。舉類推之,則海內空乏之流,亦巳多矣。故前代致有風俗訛靡,氓庶困窮,由此弊也。



今茲之弊,則又甚焉。夫物之不可掩藏,而易以閱視者,莫著乎田宅。臣請又措其宅而勿議,且舉占田一事以言之。古先哲王,疆理天下,百畝之地,號曰一夫,蓋以一夫授田,不得過於百畝也。欲使人無廢業,田無曠耕,人力田疇,二者適足,是以貧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法立事均,斯謂制度。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壞,恣人相吞,無複畔限。


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托強豪,以為私屬,貸其種食,賃其田廬,終年服勞,無日休息,罄輸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稅,貧富懸絕,乃至於斯,厚斂促徵,皆甚公賦。今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是十倍於官稅也。


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農夫之所為,而兼並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穡人安得足食,分廩安得廣儲風俗安得不貪財貨安得不壅。昔之為理者,所以明制度而謹經界,豈虛設哉!斯道浸亡,為日巳久,頓欲修整,行之實難,革弊化人,事當有漸。望令百官集議,參酌古今之宜,凡所占田,約為條限,裁減租價,務利貧人。法貴必行,不在深刻。


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微損者餘,稍優不足,損不失富,優可賑窮,此故乃古者安富恤窮之善經,不可舍也。



右臣前月十一日延英奏對,因敘賦稅煩重,百姓因窮,伏奉恩旨,令具條疏聞奏。今且舉其甚者,謹件如前。


臣聞於 《書》  曰:「無輕人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此理之所以興也。又曰:「厥後嗣王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此亂之所由始也。以陛下天縱聖哲,事更憂危,夙夜孜孜,誌求致理。往年論及百姓,必為淒然動容,每言朕於蒼生,支體亦無所惜。


臣久叨近侍,亟奉德音,竊謂一代黔黎,必躋富壽之域。昨奏人間疾苦,十分才及二三,聖情巳甚驚疑,皆謂臣言過當。然則愁怨之事,何由上聞,煦育之恩,何由下布?典籍所戒,信而有徵,一虧聖猷,實可深惜。


臣又聞於  《書》  曰:「非知之艱,行之唯艱。」竊惟陛下所以驚疑於微臣之言者,但聞之未熟耳。此乃股肱耳目之任,仰負於陛下,誠所謂知之非艱,尚未足深累聖德也。今則既知之矣,願陛下勿複艱於所行,居安思危,億兆幸甚。謹奏。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 - -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1.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http://www.facebook.com/occupycwb


2. 旺角佔領現場資訊 M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旺角佔領現場資訊/1492930817622505


3. 聖法蘭西斯 / 聖方濟各 街頭小聖堂 St Francis' Chapel on the Street
https://www.facebook.com/stfrancisonthestreet

陸贄 :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陸贄 :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臣聞仁君在上,則海內無餒殍之人,豈必耕而餉之,爨而食之哉。蓋以慮得其宜,制得其道,致人於歉乏之外,設備於災沴之前,是以年雖大殺,眾不恇懼。夫水時為敗,堯湯被之矣,陰陽相寇,聖何禦哉!所貴堯湯之盛者,在於遭患。能濟耳。凡厥哲後,皆謹循之。


故《王制》   記虞夏殷周四代之法,乃云:「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周官》  司徒之屬亦云:「掌鄉裏之委積,以恤艱厄;縣鄙之委積,以待凶荒。」王制既衰,雜以權術。魏用平糴之法,漢置常平之倉,利兼公私,頗亦為便。隋氏立制,始創社倉,終於開皇,人不饑饉。貞觀初,戴胄建積穀備災之議,太宗悅焉,因命有司,詳立條制,所在貯粟,號為義倉。


豐則斂藏,儉則散給,曆高宗之代,五六十載,人賴其資。國步中艱,斯制亦弛。開元之際,漸複修崇。


是知儲積備災,聖王之急務也。《語》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此言君養人以成國,人戴君以成生,上下相成,事如一體。然則古稱九年六年之蓄者,蓋率土臣庶,通為之計耳,固非獨豐公庾,不及編。《記》所謂「雖有凶旱水溢,人無菜色」,良以此也。


後代失典籍備慮之旨,忘先王子愛之心,所蓄糧儲,唯計廩庾。犬彘厭人之食,而不知檢;溝壑委人之骨,而不能恤。


亂興於下,禍延於上,雖有公粟,豈得而食諸!故立國而不先養人,國固不立矣;養人而不先足食,人固不養矣;足食而不先備災,食固不足矣。為官而備者,人必不贍;為人而備者,官必不窮。是故論德昏明,在乎所務本末。務本則其末自遂,務末則其本兼亡,國本於人,安得不務。


頃以寇戎為梗,師旅亟興,惠恤之方,多所未暇,每遇陰陽愆候,年不順成,官司所儲祗給軍食。支計苟有所闕,猶須更取於人,人之凶荒,豈遑賑救。人小乏則求取息利,人大乏則賣鬻田廬。幸逢有年,才儻逋債,斂獲始畢,餱糧巳空,執契擔囊,行複貸假,重重計息,食每不充。倘遇薦饑,遂至顛沛,室家相棄,骨肉分離,乞為奴仆,猶莫之售,或行丐鄽,或縊死道途。


天災流行,四方代有,率計被其害者,每歲常不下一二十州。以陛下為人父母之心,若垂省憂,固足傷惻,幸有可救之道,焉可舍而不念哉?今賦役巳繁,人力巳竭,窮歲汲汲,永無贏餘,課之聚糧終不能致,將樹儲蓄根本,必藉官司助成。陛下誠能為人備災,過聽愚計,不害經費,可垂永圖。近者有司奏請稅茶,歲約得五十萬貫,元敕令貯戶部,用救百姓凶饑,今以蓄糧適副前旨。


望令轉運使總計諸道戶口多少,每年所得稅茶錢,使均融分配各令當道巡院主掌。每至穀麥熟時,即與觀察使計會,散就管內州縣和糴,便於當處置倉收納,每州令錄事參軍專知。仍定觀察判官一人與和糴巡院官同勾當,亦以義倉為名,除賑給百姓已外,一切不得貸便支用。如時當大稔,事至傷農,則優與價錢,廣其糴數,穀若稍貴,糴亦便停,所糴少多,與年上下,準平穀價,恒使得中。每遇災荒,即以賑給,小歉則隨事借貸,大饑則錄奏分頒,許從便宜,務使周濟,循環斂散,遂以為常。


如此,則蓄財息債者,不能耗吾人;聚穀幸災者,無以牟大利。富不至侈,貧不至饑,農不至傷,糴不至貴,一舉事而眾美具,可不務乎。俟人小休,漸勸私積,平糴之法斯在,社倉之制兼行,不出十年之中,必盈三歲之蓄,宏長不巳,升平可期。使一代黎人,永無餒乏,此堯湯所以見稱於千古也。願陛下遵之慕之,繼之齊之。苟能存誠,蔑有不至。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陸贄 :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陸贄 :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建官立國,所以養人也;賦人取財,所以資國也。明君不厚其所資,而害其所養,故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給而斂其餘財。


遂人所營,恤人所乏,借必以度,斂必以時。有度則忘勞,得時則易給。是以官事無闕,人力不殫,公私相全,上下交愛。


古之得眾者,其率用此歟。法制或虧,本末倒置,但務取人以資國,不思立國以養人,非獨徭賦繁多,敻無蠲貸,至於徵收迫促,亦不矜量。蠶事方興,巳輸縑稅;農功未艾,遽斂穀租。


上司之繩責既嚴,下吏之威暴愈促,有者急賣而耗其半直,無者求假而費其倍酬。所係遲速之間,不過月旬之異,一寬稅限,歲歲相承,遲無所妨,速不為益,何急敦逼,重傷疲人。頃緣定稅之初,期約未甚詳悉,旋屬征役多故,複令先限量徵,近雖優延,尚未均濟。望委轉運使與諸道觀察使商議,更詳定徵稅期限聞奏。


各隨當土風俗所便,時候所宜,務於紓人,俾得辦集。所謂惠而不費者,則此類也。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陸贄 : 其三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

陸贄 : 其三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其三論長吏以增戶加稅辟田為課績


夫欲施教化,立度程,必先域人,使之地著。古之王者,設井田之法,以安其業;立五宗之制,以綴其恩。猶懼其未也,又教之族墳墓,敬桑梓,將以固人之誌,定人之居,俾皆重遷,然可為理。


厥後又督之以出鄉遊惰之禁,糾之以版圖比閱之方,雖訓導漸微,而檢制猶密,曆代因襲,以為彝章,其理也必謹於堤防,其亂也必慢於經界。斯道崇替,與時興衰。


人主失之,則不可禦寰區;守長失之,則不可厘郡邑。理人之要,莫急於茲。頃因兵興,典制弛廢,戶版之紀綱罔緝,土斷之條約不明,恣人浮流,莫克禁止。


縱之則湊集,整之則驚離,恒懷幸心,靡固本業。是以賦稅不一,教令不行,長人者又罕能推忠,恕易地之情,體至公徇國之意。迭行小惠,競誘奸,以傾奪鄰境為智能,以招萃逋逃為理化。


舍彼適此者,既為新收而獲宥;倏忽往來者,又以複業而見優。唯懷土安居,首末不遷者,則使之日重,斂之日加,是令地著之人,恒代惰遊服役,則何異驅之轉徙,教之澆訛。


此由牧宰不克宏通,各私所部之過也。及夫廉使奏課,會府考功,但守常規,不稽時變。


其所以為長吏之能者,大約在於四科:一曰戶口增加,二曰田野墾辟,三曰稅錢長數,四曰徵辦先期。此四者,誠吏職之所崇,然立法齊人,久無不弊。法之所沮,則人飾巧而苟避其網;法之所勸,則人興偽以曲附其文。理之者若不知維禦損益之宜,則巧偽萌生,恒因沮勸而滋矣。夫課吏之法,所貴戶口增加者,豈不以撫字得所,人益阜蕃乎?


今或詭情以誘其奸浮,苛法以析其親族,苟益戶數,務登賞條。所誘者將議薄征,已遽驚散;所析者不勝重稅,又漸流亡。州縣破傷,多起於此。長吏相效以為績,安忍莫懲;齊人相扇以成風,規避轉甚。不究實而務增戶口,有如是之病焉。所貴田野墾辟者,豈不以訓導有術,人皆樂業乎?


今或牽率黎烝,播植荒廢,約以年限,免其地租。苟農夫不增,而墾田欲廣,新畝雖辟,舊佘反蕪。人利免租頗亦從令,年限才滿,複為汙萊,有益煩勞,無增稼穡。不度力而務辟田野,有如是之病焉。


所貴稅錢長數者,豈不以既庶而富,人可加賦乎?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瀝髓,隳家取財,苟媚斂之司,以為仕進之路,不恤人而務長稅數,有如是之病焉。所貴徵辦先期者,豈不以物力優贍,人皆樂輸乎?


今或肆毒作威,殘人逞欲,事有常限,因而促之,不量時宜,唯尚強濟,絲不容織,粟不暇舂,矧伊貧虛,能不奔迸,不恕物而務先徵辦,有如是之病焉。然則引人逋逃,蹙人艱窘,唯茲四病,亦有助焉。此由考覈不切事情,而泛循舊轍之過也。


且夫戶口增加,田野墾辟,稅錢長數,徵辦先期,若不以實事驗之,則真偽莫得而辨,將驗之以實,則租賦須加。所加既出於人,固有受其損者,此州若增客戶,彼郡必減居人,增處邀賞,而稅數有加,減處攫罪,而稅數不降。


倘國家所設考課之法,必欲崇於聚斂,則如斯可矣,將有意乎富俗而務理,豈不刺謬歟?當今之要,在於厚人而薄財,損上以益下。下苟利矣,上必安焉,則少損者,所以招大益也。人既厚矣,財必贍焉,則暫薄者。


所以成永厚也。臣愚謂宜申命有司,詳定考績,往貴於加者,今務於減焉。假如一州之中,所稅舊有定額,凡管幾許百姓,複作幾等差科,每等有若幹戶人,每戶出若幹稅物,各令條舉,都數年別一申使司,使司詳覆有憑,然後錄報戶部。


若當管之內,人益阜殷,所定稅額有餘,任其據戶均減,率計減數多少,以為考課等差。其當管稅物通比較,每戶十分減三分者為上課,十分減二分者次焉,十分減一分者又次焉。如或人多流亡,加稅見戶,比校殿罰,法亦如之。


其百姓所出田租則各以去年應輸之數,便為定額,每歲據徵,更不勘責檢巡。增辟者勿益其租廢耕者不降其數,足以誘導墾植,且免妨奪農功,事簡體宏,人必悅勸。每至定戶之際,但據雜產較量,田既自有恒租,不宜更入兩稅。


如此則吏無苟且,俗變澆浮,不督課而人自樂耕,不防閑而眾皆安土。斯亦當今富人固本之要術,在陛下舉而行之。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陸贄 : 其二請兩稅以布帛為額不計錢數

陸贄 : 其二請兩稅以布帛為額不計錢數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其二請兩稅以布帛為額不計錢數


夫國家之制賦稅也,必先導以厚生之業,而後取其什一焉。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非力之所出則不徵,非土之所有則不貢,謂之通法,曆代常行。


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而五材之用為急。五材者,金木水火土也。水火不資於作為,金木自產於山澤,唯土爰播植,非力不成,衣食之源,皆出於此。


故可以勉人功定賦入者,惟布麻繒纊與百穀焉。先王懼物之貴賤失平,而人之交易難準,又立貨泉之法,以節輕重之宜,斂散弛張,必由於是。蓋禦財之大柄,為國之利權,守之在官,不以任下。


然則穀帛者,人之所為也;錢貨者,官之所為也。人之所為者,故租稅取焉;官之所為者,故賦斂舍焉。此又事理著明者也,是以國朝著令,稽古作程,所取於人,不逾其分。租出穀,庸出絹,調雜出繒纊布麻,非此族也,不在賦法。


列聖遺典,粲然可徵,曷常有禁人鑄錢,而以錢為賦者也。今之兩稅,獨異舊章,違任土之通方,效算緡,之末法,不稽事理,不揆人功,但估資產為差,便以錢穀定稅,臨時折徵雜物,每歲色目頗殊。


唯計求得之利宜,靡論供,辦之難易,所徵非所業,所業非所徵。遂或增價以買其所無,減價以賣其所有,一增一減,耗損已多。且百姓所營,唯在耕織,人力之作為有限,物價之貴賤無恒。


而乃定稅計錢,折錢納物,是將有限之產,以奉無恒之輸。納物賤則供稅之所出漸多,多則人力不給;納物貴則收稅之所入漸少,少則國用不充。公私二途,常不兼濟,以此為法,未之前聞。往者初定兩稅之時,百姓納絹一匹,折錢三千二百百文,大率萬錢,為絹三匹。價計稍貴,數則不多。


及乎頒給軍裝,計數而不計價,此所謂稅入少而國用不充者也。近者百姓納絹一匹,折錢一千五六百文,大率萬錢,為絹六匹。價既轉賤,數則漸加,向之蠶織不殊,而所輸尚欲過倍,此所謂供稅多而人力不給者也。


今欲不甚改法,而精救災害者,在乎約循典制,而以時變損益之。臣謂宜令所司,勘會諸州府初納兩稅年絹布定估比類當今時價,加賤減貴,酌取其中,總計合稅之錢,折為布帛之數,仍依庸調舊制,各隨鄉土所宜。


某州某年定出稅布若幹端,某州某年定出稅絹若幹匹,其有絁綿雜貨,亦隨所出定名,勿更計錢,以為稅數。如此,則土有常制,人有常輸,眾皆知上令之不遷,於是一其心而專其業。應出布麻者,則務於紡績;供綿絹者,則事於蠶桑。


日作月營,自然便習,各修家技,綿足供官。無求人假手之勞,無賤鬻貴買之費,無暴徵急辦之弊,無易常改作之煩。物甚賤而人之所出不加,物其貴而官之所入不減,是以家給而國足,事均而法行,此直稍循令典之舊規,固非創制之可疑者也。


然蚩蚩之俗,罕究事情,好騁異端,妄行沮議。


臣請假為問答,以備討論,陛下誠有意乎憐湣蒼生,將務救恤,但垂聽覽,必有可行。


議者若曰:「每歲經費所資,大抵皆納錢數,若令以布帛為額,是命支計無憑。」


答曰:「國初約法已來,常賦率由布帛輸,二甲子制用不愆,何獨當今則難支計。且經費之大,其流有三:軍食一也,軍衣二也,內外官月俸及諸色資課三也。軍衣固在於布帛,軍食又限於地租其計錢為數者,獨月俸資課而已。


制祿唯不計錢,故三代以食人眾寡為差,兩漢以石數多少為秩。蓋以錢者官府之權貨,祿者吏屬之常資,以常徇權,則豐約之度不得恒於家;以權為常,則輕重之柄不得專於國。


故先王制祿以食,而平貨以錢,然後國有權而家有節矣。況今饋餉方廣,倉儲未豐,盡複古規,或慮不足。若但據群官月俸之等,隨百役資課之差,各依錢數少多,折為布帛定數,某官月給俸絹若幹匹,某役月給資布若幹端。


所給色目精粗,有司明立條例,便為恒制,更不計錢。物甚賤而官之所給不加,物甚貴而私之所稟不減,官私有準,何利如之。生人大端,衣食為切,有職田以供食,有俸絹以供衣,從事之家,固足自給,以茲制事,誰曰不然。夫然,則國之用財,多是布帛,定以為賦,複何所傷。」


議者曰:「  吏祿軍裝,雖頒布粟,至於以時斂糴,用權物價重輕,是必須錢,於何取給?」


答曰:「古之聖人,所以取山澤之蘊材,作泉布之寶貨,國專其利,而不與人共之者,蓋為此也。物賤由乎錢少,少則重,重則加鑄而散之使輕;物貴由乎錢多,多則輕,輕則作法而斂之使重。是乃物之貴賤,係於錢之多少;錢之多少,在於官之盈縮。官失其守,反求於人,人不得鑄錢,而限令供稅,是使貧者破產,而假資於富有之室,富者蓄貨,而竊行於輕重之權。


下困齊人,上虧利柄,今之所病,諒在於斯。誠宜廣即山殖貨之功,峻用銅為器之禁,苟制持得所,則錢不乏矣。有糶鹽以入其直,有榷酒以納其資,苟消息合宜,則錢可收矣。錢可收,固可以斂輕為重;錢不乏,固可以散重為輕。弛張在官,何所不可,慮無所給,是未知方。」


議者若曰:「 自定兩稅以來,恒使計錢納物,物價漸賤,所納漸多,出給之時,又增虛估廣求羨利,以贍庫錢。歲計月支,猶患不足,今若定供布帛,出納以平,軍國之資,無乃有闕?」


答曰:「自天寶以後,師旅數起,法度消亡。肅宗撥滔天之災,而急於功賞;先帝邁含垢之德,而緩於糾繩。由是用頗殷繁,俗亦靡弊,公賦巳重,別獻繼興;別獻既行,私賂競長。誅求刻剝,日長月滋,積累以至於大曆之間,所謂取之極甚者也。今既總收極甚之數,定為兩稅矣;所定別獻之類,複在數外矣;間緣軍用不給,巳嚐加徵矣;近屬折納價錢,則又多獲矣。


比於大曆極甚之數,殆將再益其倍焉。複幸年穀屢豐,兵車少息,而用常不足,其故何哉?蓋以事逐情生,費從事廣,物有劑而用無節,夫安得不乏乎!苟能黜其情,約其用,非但可以布帛為稅,雖更減其稅亦可也;苟務逞其情,侈其用,非但行今重稅之不足,雖更加其稅亦不足也。


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生物之豐敗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聖王立程,量入為出,雖遇災難,下無困窮。


理化既衰,則乃反是,量出為入,不恤所無。故魯哀公問,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以盍徹。桀用天下而不足,湯用七十裏而有餘,是乃用之盈虛,在節與不節耳。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衛文公承滅國之餘,建新徙之業,革車不過三十乘,豈不甚殆哉!而能衣大布,冠大帛,約巳率下,通商務農,卒以富強,見稱載籍。


漢文帝接秦項積久傷夷之弊,繼高呂革創多事之時,家國虛殘,日不暇給,而能恭儉節用,靜事息人。服弋綈,履革舄,卻駿馬而不禦,罷露台而不修,屢賜田租以厚烝庶,遂使戶口蕃息,百物阜殷。


乃至鄉曲宴遊,乘牝牸者不得赴會;子孫生長,或有積數十歲不識市廛;禦府之錢,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國富於上,人安於下,生享遐福,沒垂令名,人到於今稱其仁賢,可謂盛矣。


太宗文皇帝收合板蕩,再造寰區,武德年中,革車屢動,繼以災歉,人多流離。貞觀之初,薦屬霜旱,自關輔綿及三河之地,米價騰貴,鬥易一縑,道路之間,餒殍相藉。太宗敦行儉約,撫養困窮,視人如傷,勞徠不倦。


百姓有鬻男女者,出禦府金帛,贖還其家。嚴禁貪殘,慎節徭賦,弛不急之用,省無事之官,黜損乘輿,斥出宮女。太宗嚐有氣疾,百官以大內卑濕,請營一閣以居,尚憚煩勞,竟不之許。是以至誠上感,淳化下敷,四方大和,百穀連稔。


貞觀八年以後,米鬥至四五錢,俗阜休行,人知義讓,行旅萬裏,或不齎糧。故人到於今,談帝王之盛,則必先太宗之聖功;論理道之崇,則必慕貞觀之故事。此三君者,其經始豈不艱窘哉?皆以嗇用愛人,竟獲豐福,是所謂能節雖虛必盈之效也。


秦始皇據崤函之固,藉雄富之業,專力農戰,廣收材豪,故能芟滅暴強,宰制天下。功成誌滿,自謂有泰山之安,貪欲熾然,以為六合莫予違也。於是發閭左之戍,徵太半之賦,進諫者謂之宣謗,恤隱者謂之收恩,故徵發未終,而宗社已泯。


漢武帝遇時運理平之會,承文景勤儉之積,內廣興作,外張甲兵,侈汰無窮,遂致殫竭。大搜財貨,算及舟車,遠近騷然,幾至顛覆。賴武帝英姿大度,付任以能,納諫無疑,改過不吝,下哀痛之詔,罷征伐之勞,封丞相為富民侯,以示休息,邦本搖而複定,帝祚危而再安。隋氏因周室平齊之資,府庫充實,開皇之際,理尚清廉,是時公私豐饒,議者以比漢之文景。


煬帝嗣位,肆行驕奢,竭耗生靈,不知止息,海內怨叛,以至於亡。此三君者,其所憑藉,豈不豐厚哉!



此皆以縱欲殘人,竟致蹙喪,是所謂不節則雖盈必竭之效也。秦隋不悟而遂滅,漢武中悔而獲存,乃知懲與不懲、覺與不覺,其於得失相遠,複有存滅之殊,安可不思,安可不懼。


今人窮日甚,國用歲加,不時節量,其勢必蹙,而議者但憂財利之不足,罔慮安危之不持。若然者,則太宗漢文之德曷見稱?


秦皇隋煬之敗靡足戒,唯欲是逞,複何規哉。幸屬休明,將期致理,急聚斂而忽於勤恤,固非聖代之所宜言也。」

- - -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其一論兩稅之弊須有厘革


國朝著令,賦役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調,三曰庸。古者一井之地,九夫共之,公田在中,藉而不稅。私田不善則非吏,公田不善則非民。事頗纖微,難於防檢,春秋之際,已不能行。


故國家襲其要而去其煩,丁男一人,授田百畝,但歲納租稅二石而已。言以公田假人,而收其租入,故謂之租。古者任土之宜,以奠賦法。國家就因往制,簡而一之,每丁各隨鄉土所出,歲輸若絹若綾若絁,共二丈,綿三兩。其無蠶桑之處,則輸布二丈五尺,麻三斤,以其據丁戶,調而取之,故謂之調。


古者用人之力,歲不過三日,後代多事,其增十之。國家斟酌物宜,立為中制,每丁一歲定役二旬,若不役則收其庸,日準三尺,以其出絹而當庸直,故謂之庸。此三道者,皆宗本前哲之規模,參考曆代之利害,其取法也遠,其立意也深,其斂財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規也簡,其備慮也周。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


天下為家,法制均一,雖欲轉徙,莫容其奸。故人無搖心,而事有定制。


以之厚生,則不隄防而家業可久;以之成務,則不較閱而眾寡可知;以之為理,則法不煩而教化行;以之成賦,則下不困而上用足。三代創制,百王是程,雖維禦損益之術小殊,而其義則一也。


天寶季歲,羯胡亂華,海內波搖,兆庶雲擾,版圖隳於避地,賦法壤於奉軍。建中之初,再造百度,執事者知弊之宜革,而所作兼失其源,知簡之可從,而所操不得其要。舊患雖減,新沴複滋,救跛成痿,展轉增劇。


凡欲拯其積弊,須窮致弊之由,時弊則但理其時,法弊則全革其法,而又揆新校舊,慮遠圖難。規略未詳悉,固不果行;利害非相懸,固不苟變。所為必當,基悔乃亡。若好革而不知原始要終,斯皆以弊易弊者也。至如賦役舊法,乃是聖祖典章,行之百年,人以為便。


兵興之後,供億不恒,乘急誅求,漸隳經制,此所謂時之弊,非法弊也。時有弊而未理,法無弊而已更,埽庸調之成規,創兩稅之新制,立意且爽,彌綸又疏,竭耗編,日日滋甚。


夫作法裕於人,未有不得人者也;作法裕於財,未有不失人者也。陛下初膺寶位,思致理平,誕發德音,哀痛流弊,念徵役之煩重,憫烝黎之困窮,分命使臣,敷揚惠化。誠宜損上益下,嗇用節財,窒侈欲以蕩其貪風,息冗費以紓其厚斂。


而乃搜摘郡邑,劾驗簿書,每州各取大曆中一年科率錢穀數最多者,便為兩稅定額。此乃采非法之權令,以為經制;總無名之暴賦,以立恒規。是務取財,豈雲恤隱?作法而不以裕人拯病為本,得非立意且爽者乎!


夫財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則豐富,拙而兼惰則窶空。是以先王之制賦入也,必以丁夫為本,無求於力分之外,無貸於力分之內。故不以務穡增其稅,不以輟稼減其租,則播種多;不以殖產厚其征,不以流寓免其調,則地著固;不以飭勵重其役,不以窳怠蠲其庸,則功力勤。


如是,然後能使人安其居,盡其力,相觀而化,時靡遁心,雖有惰遊不率之人,亦巳懲矣。兩稅之立,則異於斯,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稅少,資產多者則其稅多,曾不悟資產之中,事情不一:有藏於襟懷囊篋,物雖貴而人莫能窺;有積於場輔囤倉,直雖輕而眾以為富;有流通蕃息之貨,數雖寡而計日收贏;有廬舍器用之資,價雖高而終歲無利。


如此之比,其流實繁,一概計估算緡,宜其失平長偽。由是務輕費而樂轉徙者,恒脫於徭稅,敦本業而樹居產者,每困於徵求。此乃誘之為奸,<區支>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風俗不得不訛,閭井不得不殘,賦入不得不闕。複以創制之首,不務齊平但令本道本州。


各依舊額徵稅。軍興已久,事例不常,供應有煩簡之殊,牧守有能否之異,所在徭賦,輕重相懸。既成新規,須懲積弊,化之所在,足使無偏,減重分輕,是將均濟。


而乃急於聚斂,懼或蠲除,不量物力所堪,唯以舊額為準。舊重之處,流亡益多;舊輕之鄉,歸附益眾。有流亡,則已重者攤徵轉重;有歸附,則巳輕者散出轉輕。高下相傾,勢何能止。又以謀始之際,不立科條,分遣使臣,凡十餘輩,專行其意,各制一隅。


遂使人殊見,道異法,低昂不類,緩急不倫。逮至複命於朝,竟無類會裁處,其於蹖駁,胡可勝言。利害相形,事尤非便,作法而不以究微防患為慮,得非彌綸又疏者乎!立意且爽,彌綸又疏,凡厥疲人,已嬰其弊。就加保育,猶懼不支,況複亟繚棼絲,重傷宿痏,其為擾病,抑又甚焉。請為陛下舉其尤者六七端,則人之困窮固可知矣。


大曆中,紀綱廢弛,百事從權,至於率稅少多,皆在牧守裁制。邦賦既無定限,官私懼有闕供,每至徵配之初,例必廣張名數,以備不時之命。且為施惠之資。應用朋餘,則遂減放。增損既由郡邑,消息易協物宜,故法雖久刓,而人未甚瘁。及總雜徵虛數,友為兩稅恒規,悉登地官,鹹係經費,計奏一定,有加無除,此則人益困窮,其事一也。


本懲賦斂繁重,所以變舊從新,新法既行,巳重於舊。旋屬征討,國用不充,複以供軍為名,每貫加徵二百,當道或增戎旅,又許量事取資,詔敕皆謂權宜,悉令事畢停罷。息兵巳久,加稅如初。此則人益困窮,其事二也。


定稅之數,皆計緡錢,納稅之時,多配綾絹。往者納絹一匹,當錢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納絹一匹,當錢一千五六百文,往輸其一者,今過於二矣。雖官非增賦,而私已倍輸,此則人益困窮,其事三也。


諸州稅務,送至上都,度支頒給群司,例皆增長本價,而又繆稱折估抑使剝徵,奸吏因緣,得行侵奪,所獲殊寡,所據殊多。此則人益困窮,其事四也。稅法之重若是,既於已極之中,而複有奉進宣索之繁,尚在其外。方嶽頗拘於成例,莫敢闕供;朝典又束以彝章,不許別稅。綺麗之飾,紈素之饒,非從地生,非自天降,若不出編戶之筋力膏髓,將安所取哉。於是有巧避微文,曲承睿旨,變徵役以召雇之目,換科配以和市之名,廣其課而狹償其庸,精其入而粗計其直。


以召雇為目而捕之,不得不來;以和市為名而迫之,不得不出。其為妨抑,特甚常徭。此則人益困窮,其事五也。


大曆中,非法賦斂,急備供軍,折估宣索進奉之類者,既並收入兩稅矣。今於兩稅之外,非法之事,複又並存。此則人益困窮,其事六也。建中定稅之始,諸道己不均齊,其後或吏理失宜,或兵賦偏重,或癘疾鍾害,或水旱薦災,田裏荒蕪,戶口減耗。牧守苟避於殿責,罕盡申聞,所司姑務於取求,莫肯矜恤。


遂於逃死闕乏稅額,累加見在疲。一室巳空,四鄰繼盡,漸行增廣,何由自存。此則人益困窮,其事七也。


自至德訖於大曆,二十年餘,兵亂相乘,海內罷弊。幸遇鄰陛下紹膺寶運,憂濟生靈,誕敷聖謨,痛矯前弊,重愛人節用之旨,宣輕徭薄賦之名。率土烝黎,感涕相賀,延頸企踵,鹹以為太平可期。既而制失其中,斂從其重,頗乖始望,已沮群心。因之以兵甲,而煩暴之取轉加;繼之以獻求,而靜約之風浸靡。臣所知者,才梗槩耳,而人益困窮之事,已有七焉,臣所不知,何啻於此。


陛下倘追思大曆中所聞人聞疾苦,而又有此七事,重增於前,則人之無聊,不問可悉。昔魯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 盍徹乎!」哀公曰:「  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


有若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孔子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而無怨,節而無貧,和而無寡,安而無傾。」


漢文恤患救災,則命郡國無來獻。是以人為本,以財為末,人安則財贍,本固則邦寧。今百姓艱窮,非止不足;稅額類例,非止不均;求取繁多,非止來獻;誠可哀憫,亦可憂危。此而不圖,何者為急?聖情重慎,每戒作為,伏知貴欲因循,不敢盡求厘革,且去其太甚,亦足小休。望令所司與宰臣參量,據每年支用色目中,有不急者、無益者罷廢之;有過制者、廣費者減節之。


遂以罷減之資,回給要切之用。其百姓稅錢,因軍興每貫加徵二百者,下詔停之,用複其言。俾人知信,下之化上,不令而行。諸道權宜加徵,亦當自請蠲放,如是,則困窮之中,


十緩其二三矣。供禦之物,各有典司,任土之宜,各有常貢。過此以往,複何所須?


假欲崇飾燕居,儲備賜與,天子之貴,寧憂乏財。但敕有司,何求不給,豈必旁延進獻,別徇營求。減德市私,傷風敗法,因依縱擾,為害最深。陛下臨禦之初,已宏清淨之化,下無曲獻,上絕私求。


近歲以來,稍渝前旨,今但滌,除流誤,振起聖猷,則淳風再興,賄道中寢。雖有貪饕之輩,曷由複肆侵漁,州郡羨財,亦將焉往?若不上輸王府,理須下紓疲人,如是,則困窮之中,十又緩其四五矣。


所定稅物估價,合依當處月平。百姓輸納之時,累經州縣簡閱,事或涉於奸冒,過則不在戶人,重重剝徵,理甚無謂。望令所司,應諸州府送稅物到京,但與色樣相符,不得虛稱折估如。濫惡尤甚。給用不充,惟罪元納官司,亦勿更徵百姓。根本既自端靜,權葉無因動搖,如是,則困窮之中,十又緩其二三矣。然後據每年見供賦稅之處,詳諭詔旨,鹹俾均平。



每道各令知兩稅判官一人赴京,與度支類會參定,通計戶數,以配稅錢,輕重之間,大約可準。而雙量土地之沃瘠計物產之少多,倫比諸州,定為兩等。


州等下者,其每戶配錢之數少;州等高者,其每戶配錢之數多。多少已差,悉令折衷。仍委觀察使更於當管所配錢數之內,均融處置,務盡事宜。就於一管之中,輕重不得偏並,雖或未盡齊一,決當不甚低昂。既免擾人,且不變法。粗均勞逸,足救凋殘。非但徵賦易供,亦冀逋逃漸息。俟稍寧阜,更擇所宜。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香港ミニチュア展, Hong Kong Miniature Exhibition

香港ミニチュア展, Hong Kong Miniature Exhibition



池袋でやってる『香港ミニチュア展』が凄い! 香港人もビックリするくらいリアルすぎる件


名称:香港ミニチュア展
日程:2014年 10月13日(月・祝)~10月23日(木)
時間:10:00~20:00
場所:池袋サンシャインシティB1噴水広場[地図:Google Map]


「香港ミニチュア展」の会場には香港で活躍するミニチュア作家14名の作品39点が展示されます。

香港尖沙咀のまばゆいばいかりのネオン、築年数の経った大厦での生活、香港名物の2階建てバスや、道路を行きかう人々。

香港の生活感や、街の匂い、空気、そしてそこに暮らす人の息遣いまで聞こえてきそうな作品の数々。

また、餐館、茶楼のテーブルに並べられた食事から、金行で売られている細かい金のアクセサリーまで、小さいながらも細かいところまで作りこまれたミニチュアで再現されています。


source:


池袋でやってる『香港ミニチュア展』が凄い!
http://dmm-news.com/article/893450/


香港ミニチュア展@東京池袋サンシャインの日程・時間・場所
http://event-checker.blog.so-net.ne.jp/hongkong-miniature-ikebukuro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陸贄 : 論朝官闕員 及刺史等 改轉倫序狀

陸贄 : 論朝官闕員 及刺史等 改轉倫序狀



右。臣聞於  《經》  曰:「 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又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蓋謂士不可不多,官不可不備。敦付物以能之義,闡恭已無為之風,此理道得失之所由也。夫聖人之於愛才,不唯仄席求思而已,乃複引進以崇其術業,曆試以發其器能,旌善以重其言,優祿以全其操。歲月積久,聲實並豐,列之於朝,則王室尊;分之於土,則藩鎮重。


故 《詩》  序太平之君子,能長育人才; 《書》 比梓人之理材,既勤樸斫,惟施丹雘,《禮》  著造士,《易》 尚養賢。蓋以人皆含靈,唯所誘致,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追琢則圭璋;如水之發源,壅閼則汙泥,疏浚則川沼。是以書籍所載,曆代同途,祚屬殷昌,必時多雋乂,運鍾衰季,則朝乏英髦。當在衰季之時,鹹謂無人足任,及其雄才禦寓,淑德應期,賢能相從,森若林會。然則興王之良佐,皆是季代之棄才。在季而愚,當興而智,乃知季代非獨遺賢而不用,其於養育獎勸之道,亦有所不至焉。


故曰人皆含靈,唯其誘致。漢高稟大度,故其時多魁傑不羈之材;漢武好英風,故其時富瑰詭立名之士;漢宣精吏能,故其時萃循良核實之能。迨乎哀、平、桓、靈,昵比小人,疏遠君子,故其時近習操國柄,嬖戚擅朝權。是知人之才性,與時升降,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之則衰,斥之則絕,此人才消長之所由也。



臣每於中夜,竊自深惟,朝之乏人,其患有七:不澄源而防末流,一也;不考實而務博訪二也;求精太過,三也;嫉惡太甚,四也;程試乖方,五也;取含違理,六也;循故事而不擇可否,七也。



夫多少相繆,非嘉量不平;輕重相欺,非縣衡不定。用之苟不得其道,則主者實病,而權量無尤。故按名責實者,選吏之權量也。宰相者,主權量之用也。宰相之主吏,猶司府之主財,主吏在序進賢能,主財在平頒秩俸,假使用財失節,則司之者可以改易,而秩俸不可以不頒;主吏乖方,則宰之者可以變更,而賢能不可以不進。


其行甚易,其理甚明。頃者命官,頗異於是,常以除吏多少,準量宰相重輕。宰相承寵私,則援引雖濫而必進;宰相見疏忌,則擬議雖當而罕俞。是使群材仕進之窮通,唯係輔臣恩澤之薄厚,求諸理道,未謂合宜。夫與奪者,人主之利權;名位者,天下之公器。不以公器循喜心,不以利權肆忿誌,不以寡妨眾,不以人廢官,或其(此處有脫誤) 阻執事而擁群材,所謂不澄源而防末流之患也。



《經》曰:「無以小謀亂大作,無以嬖人疾莊士。」蓋務大者不拘於小累,謀小者不達於大猷。嬖者或行異於莊,莊者必性殊於嬖,理勢相激,宜其不同。進賢援能,諒君子之事;遏惡揚善,非小人所能。君子以愛才為心,小人以傷善為利,愛而引之則近黨,傷而沮之則似公。近黨則不辨而遽疑,似公則不覈而縣信,是以大道每隳於橫議,良才常困於中傷。失士啟讒,多由於此,所謂不考實而務博訪之患也。



夫人之器局,有圖方大小之殊;官之典司,有難易閑劇之別。名稱有虛實之異,課績有升降之差。將使官不失才,才不失序,在乎制法以司契,擇人而秉鈞。制之不得厥中,則其法可更,而其契不可亂也;擇之不當所任,則其人可去,而其秉不可奪也。如或事多錯雜,任靡適從,而但役智以求精,勞神而救弊,則所救愈失,所求愈粗。


故《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叢脞哉,股肱墮哉,庶事隳哉。」頃之輔臣,鮮克勝任,過蒙容養,苟備職員,致勞睿思,巨細經慮。每有闕官須補,或緣將命藉才,宰司慎擇上聞,必極當時妙選。聖情未愜,複命別求,執奏既不見從,則又降擇其次。如是至於再,至於三,所選漸高,所得轉下。或斷於獨見,罔徇僉諧;或擢自旁求,不稽公議。權衡失柄,進取多門,等差不倫,聲實相反,此所謂求精太過之患也。



臣聞耀乘之珠,不能無纇;連城之璧,不能無瑕。矧伊有情,寧免愆吝。仲尼至聖也,猶以五十學《易》無大過為言;顏子殆庶也,尚稱不遠而複無祗悔為美。況自賢人以降,孰能不有過失哉?珠玉不以瑕纇而不珍,髦彥不以過失而不用,故元元之教曰:「常善救人,則無棄人。」文宣亦云:「赦小過,舉賢才。」齊桓不以射鉤而致嫌,故能成九合之功;秦穆不以一青而掩德,故能複九敗之辱。前史序項籍之所以失天下曰:「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過無所遺。」管仲論鮑叔牙不可屬國,曰:「聞人過,終身不忘。」


然則棄瑕錄用者,霸王之道;記過遺才者,衰亂之源。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進而有過則示懲,懲而改修則複進,既不廢法,亦無棄人。雖纖芥必懲,而才用不匱,故能使黜退者克勵以求複,登進者警飭以恪居。上無滯疑,下無蓄怨,俾人於變,以致時雍。陛下英聖統天,威莊肅物,好善既切,計過亦深。一抵譴責之中,永居嫌忌之地。夫以天下士人,皆求宦名,獲登朝班,千百無一,其於修身勵行,聚學樹(一作蒞)官,非數十年間,勢不能致。而以一言忤犯,一事過差,遂從棄捐,沒代不複,則人才不能不乏,風俗不能不偷。此所謂嫉惡太甚之患也。



臣聞「君子約言,小人先言」;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孔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察其言而觀其行。」又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然則舉錯不可以不審,言行不可以不稽。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鄙樸忤逆者未必悖,承順愜可者未必忠,故明主不以辭盡人,不以意選士。


凡制爵祿,與眾共之,先論其材,乃授以職,所舉必試之以事,所言必考之於成,然後苟妄不行,而貞實在位矣。如或好善而不擇所用,悅言而不驗所行,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係異同之趣,是猶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衡而手揣重輕,雖甚精微,不能無謬。此所謂程試乖方之患也。



天之生物,為用罕兼,性有所長,必有所短,材有所合,亦有所暌。曲成則品物不遺求備則觸類皆棄。是以巧梓順輪桷之用,故枉直無廢材;良禦適險易之宜,故駑驥無失性。物既若此,人亦宜然,其於行能,固不兼具。前誌所謂千年一聖,五百年一賢者,才難不其然乎!夫唯聖人,方體全德,賢之為目,猶有未周。且以未周之才,彌五百年而有一,造次求備,曷由得人?若夫一至之能,偏稟之性,則中人以上,迭有所長。苟區別得宜,付授當器,各適其性,各宣其能,及乎合以成功,亦與全材無異。但在明鑒大度,禦之有道而已。帝王之盛,莫盛唐虞;臣佐之盛,莫盛稷禹。稷禹之比,無非大賢,然猶各任所能,不務兼備。


故《尚書》序堯舜命官之美,自稷、禹、咎、益以降,凡二十二人,所命典司,不逾一職。用能平九土,播百穀,敷五教,序五刑,禮樂興和,蠻夷率有,洎鳥獸魚鱉,亦罔不寧。蓋由舉得其人,任得其所,鑒擇付授,審之於初,不求責於力分之外,不沮撓於局守之內,是以事極其理,人盡其材,君垂拱於上,臣濟美於下,功焯當代,名施無窮。及其失也,則升降任情,首一異趣,使人不量其器,與人不由其誠。


以一言稱愜為能,而不核虛實;以一事違忤為咎,而不考忠邪。其稱愜則付任逾涯不思其所不及;其違忤則責望過當,不恕其所不能。是以職思之內無成功,君臣之際無定分,此所謂取舍違理之患也。


今之議者多曰:「內外庶官,久於其任。」又曰:「官無其任則闕之。」是皆誦老生之常談,而不推時變;守舊典之糟粕,而不本事情。徒眩聰明,以撓理化。古者人風既樸,官號未多,但別愚賢,匪論資序。不責人以朝夕之效,不計事於尺寸之差,不以小善而裦升,不以一眚而罪斥。



故  《虞書》  「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是則必俟九年,方有進退。然其所進者,或自側微,而納於百揆,雖久於任,複何病哉!漢制:部刺史秩六百石,郡守秩二千石。刺史高第者即遷為郡守,郡守高第者即入為九卿,從九卿即遷為亞相、相國。是乃從六百石史而至台輔其間所曆者三四轉耳。久在其任,亦未失宜。近代建官漸多,列級逾密,今縣邑有七等之異,州府有九等之差,同謂省郎,即有前中後行郎中員外五等之殊;並稱諫官,則有諫議大夫、補闕、拾遺三等之別。


洎諸台寺,率類於斯,悉有常資,各須循守。若依唐虞故事,鹹以九載為期,是宜高位常苦於乏人,下寮每嗟於白首。三代為理,損益不同,豈必樂於變易哉?蓋時勢有不得已也。至如鯀陻洪水,績用靡成,猶終九年,然後殛竄。後代設有如鯀之比者,豈複能九年而始行罰乎?臣固知其必不能也。行罰欲速,而進官欲遲,以此為稽古之方,是猶卻行而求及前人也。頃者臣因奏事,論及內外序遷,陛下乃言:「  舊例居官歲月皆久,朕外祖曾作秘書少監,一任經十餘年。」


董晉將順睿情,遂奏云:  「臣於大曆中,曾任祠部、司勳二郎中,各經六考。」陛下之意,頗為宜然。以臣憃愚,實有偏見。凡徵舊例,須辨是非,是者不必渝,非者不必守,況於舊例之內,是有舛駁之異哉!先聖之初,權臣用事,其於除授,類多徇情,有一月屢遷,有積年不轉。迨至中歲,君臣構嫌,姑務優柔,百事凝滯,其於選授,尤所艱難。始以頗僻失平,繼以疑阻成否,至使彝倫闕敘,庶位多淹,是皆可懲,易足為法?


夫覈才取吏,有三術焉:一曰 拔擢以旌其異能,二曰 黜罷以糾其失職,三曰 序進以謹其守常。如此則高課者驟升,無庸者亟退,其餘績非出類,守不敗官,則循以常資,約以定限。故得殊才不滯,庶品有倫,參酌古今,此為中道。而議者暗於通理,一槩但曰宜久其任,得非誦老生之常談,而不推時變者乎?


夫列位分官,緝熙帝載,匪唯應務,兼亦養才。是以職事雖有小大閑劇之殊,而俱不可曠缺者,蓋備於時而用耳。故 《記》 曰:「  天子以騶虞為節,樂官備也。」唯經邦讚國之任,則非有盛德不可以居。故 《記》 曰:「  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議者昧於明徵,一槩但曰官無其人則闕,得非守舊典之糟粕,而不本事情者乎!今內外群官,

考深合轉,陛下或言其已有次第,須且借留,或謂其未著功勞,何用數改。是乃循默者既以無聞而不進,著課者又有成績而見淹,雖能否或差,而沈滯無異。人之從宦,積小成高,至於內列朝行,外登郡守,其於更曆,多已長年。孜孜慎修,計日思進,而又淹逾考限,亟易星霜,顧懷生涯,能不興歎?殊異登延之義,且乖勸勵之方。


夫長吏數遷,固非理道,居官過久,亦有弊生。何者?時俗長情,樂新厭舊,有始卒者,其唯聖人;降及中才,罕能無變,基始也砥勵之心必切,其久也因循之意必萌。加以盈無不虧,張無不弛,天地神化,且難常全,人之所為,安得皆當?是以分分而度,至丈必差;銖銖而稱,至鈞必謬。蒞職既久,寧無咎愆?


或為奸吏所持,或坐深文所糾,偶以一跌,盡隳前功,至使理行不終,能名中缺,豈非上失其制,而推致以及於斯乎!故聖人愛人之才,慮事之弊,采其英華而使之,當其茂暢而獎之,不滯人於已成之功,不致人於必敗之地。是以銳不挫而力不匱,官有業而事有終,此理之中庸,故書以為法。遷轉甚速,則人心苟而職業不固;甚遲,則人心怠而事守浸衰。然則甚速與甚遲,其弊一也。


陛下俯徇浮議,謂協典謨,久次當進者,既曰務欲且留,缺員須補者,複曰官不必備。則才彥何由進益,理化孰與交修?此所謂循故事而不擇可否之患也。



伏惟陛下憂勤務理,夢想思賢,體陶唐有虞聰明之德以敷求,法太宗天後英邁之風以拔擢,然而得人之盛,尚愧前朝;底乂之功,未光當代。良以七患未去,三術未行,而又睿察太深,宸嚴太峻,常人才器,曷副天心?


故雖獲超升,亦驟從黜廢,人物殘瘁,抑斯之由。而議者莫究致弊之端,但思革弊之策,反以廣於進用為情故,以梗於除授為精詳,以避謗為奉公之誠,以摘瑕為選士之要,乃至稱毀紛糅,美惡混並。凡有遷升,必遭掎摭,聖德廣納,不時發明,小人多言,益敢陰詐,以是眩惑,目無全人。進用之意轉疑汲引之途漸隘,舊齒既凋敗既盡,下位或滯淹罕升。


故令官序失倫,人才不長,資望漸薄,砥礪浸微,高卑等衰,殆不相續。臣以竊位,屬當序才,懼曠庶官,亟黷宸扆,昧識不足以周物,微誠不足以動天,徒勤進善之心,轉積妨賢之罪,慚惶交慮,焚灼盈懷。凡除吏者,非謗刺之所生,必怨咎之所聚,宰臣獲戾,多起於茲。屢屢上幹,何所為利?但以待罪鈞轄,職思其憂,兼迫於感恩願效之誠,不得不冒昧言之耳。其於裁擇用舍,惟陛下圖之。謹奏。




陸贄 : 論朝官闕員 及刺史等 改轉倫序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8%AB%96%E6%9C%9D%E5%AE%98%E9%97%95%E5%93%A1%E5%8F%8A%E5%88%BA%E5%8F%B2%E7%AD%89%E6%94%B9%E8%BD%89%E5%80%AB%E5%BA%8F%E7%8B%80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彭定康 : This wasn’t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彭定康 : This wasn’t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彭定康 : This wasn’t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 呢條 唔係之前承諾香港 既路)。


港督彭定康勳爵 ( Lord Patten) 為香港 喺加拿大環球郵報 撰文,標題為「This wasn’t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 呢條 唔係之前承諾香港 既路)。

Article: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globe-debate/hong-kongs-promised-path/article20899073/


Chris Patten, the last British governor of Hong Kong, is currently 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t is not wholly true to say that the eyes of the entire world are on Hong Kong. They would be if people in mainland China were allowed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in their country’s most successful city. But the Beijing government has tried to block any news about the Hong Kong democracy demonstrations from reaching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 not exactly a sign of confidence on the part of China’s rulers in their system of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 - -

Before suggesting a way forward for Hong Kong’s ham-fisted authorities, three things need to be made clear.


First, it is a slur on the integrity and principles of Hong Kong’s citizens to assert, 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ropaganda machine does, that they are being manipulated by outside forces. What motivates Hong Kong’s tens of thousands of demonstrators is a passionate belief that they should be able to run their affairs as they were promised, choosing those who govern them in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Second, others outside of Hong Kong have a legitimate interest in what happens in the city. Hong Kong is a great international centre, whose freedoms and autonomy were guaranteed in a treaty registered at the United N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United Kingdom, the other party to this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sought and received guarantees that the survival of Hong Kong’s autonomy and liberties would be guaranteed for 50 years.


So it is ridiculous to suggest that British ministers and parliamentarians should keep their noses out of Hong Kong’s affairs. In fact, they have a right and a moral obligation to continue to check on whether China is keeping its side of the bargain – as, to be fair, it has mostly done so far.


But, third, the biggest problems have arisen because of a dispute about where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to democracy should take it, and when. When Hong Kongers were assured of universal suffrage, no one told them that it would not mean being able to choose for whom they could vote. No one said Iran was the democratic model China’s Communist bureaucracy had in mind, with Beijing authorized to exercise an effective veto over candidates.


In fact, that’s not what China itself had in mind. As early as 1993, China’s chief negotiator on Hong Kong, Lu Ping, told the newspaper People’s Daily, “The [method of universal suffrage] should be reported to [China’s Parliament] for the record, where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greement is not necessary. How Hong Kong develops its democracy in the future is completely within the sphere of the autonomy of Hong Ko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not interfere.” The next year,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confirmed this.


The British Parliament summarized what had been said and promised in a report on Hong Kong in 200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herefore formally accepted that it is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democracy in Hong Kong.”


So, what next?


The peaceful demonstrators in Hong Kong, with their umbrellas and refuse-collection bags, will not themselves be swept off the streets like garbage or bullied into submission by tear gas and pepper spray. Any attempt to do so would present a terrible and damaging picture of Hong Kong and China to the world, and would be an affront to all that China should aspire to be.


The Hong Kong authorities have gravely miscalculated the views of their citizens. Like the bad courtiers against whom Confucius warned, they went to Beijing and told the emperor what they thought he wanted to hear, not what the situation really was in the city. They must think again.


Under the existing plans, there is supposed to be a second phase of consultations on democratic development to follow what turned out to be a counterfeit start to the process. Hong Kong’s government should now offer its people a proper second round of consultation, one that is open and honest. Dialogue is the only sensible way forward. Hong Kong’s citizens are not irresponsible or unreasonable. A decent compromise that allows for elections that people can recognize as fair, not fixed, is surely available.


Young and old, the demonstrators in Hong Kong represent the city’s future. Their hopes are for 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life in which they can enjoy the freedoms and rule of law that they were promised. That is not only in the interest of their city; it is in China’s interest, too. Hong Kong’s future is the main issue, but so, too, is China’s honour and its standing in the world.



Follow us on Twitter: @GlobeDebate
:::::::::

We are fighting for genuine democracy, freedom and decolonisation -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just like Gibraltar and the Falklands to become a British Oversea Territory. Liberate Hong Kong from totalitarian China!

請LIKE﹠SHARE 本版,跟貼行動: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andUK.Reunite

source :


彭定康 : This wasn’t Hong Kong’s promised path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andUKreunite/photos/a.743285575716720.1073741828.743198725725405/827907907254486/?type=1&theater;

- ---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changlap : 香港學運 需要武器援助嗎?

changlap : 香港學運 需要武器援助嗎?


※ 引述《 Mahoutsukai ( 魔法使い ) 》之銘言:

: 香港人雖然勇敢,但到底還是手無寸鐵
: 中南海要是一怒之下發狠,下場恐怕是 橫屍遍野後 戒嚴收場

: 鬼島的國民革命軍就算在爛,也是反共起家
: 依法應該要想辦法支援淪陷區民眾不是嗎?

: 外交部 和國防部是不是應該辦法 偷運武器 和補給入港支援 港民武裝?

: 因為這次民氣可用,就算反攻大陸不成,說不定至少有辦法收回香港

: 有沒有台灣政府 是不是有制定實質的 軍事援港計劃的 掛阿?

- - -

1.
changlap :

不用, 其實這理解相反了.


你想的應該就是像槍砲械彈那種「 武器」或者「 熱兵器」.

但是街頭抗爭 其實是完全相反的, 他是 冷兵器戰爭.


大家都知道 現代戰爭中, 到處都是破壞力強大的 械彈, 空軍, 火砲, 戰車等 極度專門化的 兵器. 這是我們現在認識的戰爭. 但在街頭抗爭中, 這些東西 一概就不能用, 不論抗爭 或鎮壓的雙方, 都有以下的限制.


1.避免殺人, 因為 在傳媒發達下, 殺人方會在道德 和輿論上失利

2.對攻擊裝備 有限制, 例如用 水炮, 警棍, 橡膠子彈, 催淚彈, 胡淑噴霧, 壓制致命性, 而且會抓戰俘 ( 拘捕)

3.防禦裝備 被實用性提升, 頭盔, 盾牌( 警察用), 護甲, 面罩等 面對非致命攻擊時都很有效

- - -

2.

在這種環境下, 差不多是 還原到 人類最古代的戰爭方式, 團體戰, 白兵戰, 仔細留意的話, 防暴警察所使用的戰術, 本身就很有古代戰爭的味道.


防暴警察 會結成 現代戰爭不會用的 方陣, 然後把盾牌置前, 以盾牌向前壓迫, 這其實就是 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 重步兵戰術. 而發射催淚彈的, 就是投擲鏢槍的散兵, 同時也會有沒有裝備盾牌的警察支援, 大家的任務是不一樣的, 那些就是 輕步兵別動隊.


如果有留意外國的 街頭運動, 會發覺很有趣地, 抗爭者 慢慢也針對這種方陣 發展出對應的戰術, 也許是他們當中 有讀歷史的人, 找到其相近性吧? 很多古代會有的戰術, 在現代被重新發現.

- -


舉個例子 就是使用重裝備 和盾牌的 防暴警察, 他們的 防禦力堅強, 是源自其隊形的 密集 和紀律, 而弱點就是 欠缺機動性. 所以會出現 像是抗爭者對他們進行佯攻, 然後和他們刻意纏鬥, 潰散, 誘惑他們追擊,


因為一追擊陣型就無法維持, 便預備好另一群人 從側衝擊, 就有實際上 擊潰了 防暴警察 並奪去其裝備的例子.

- - -

3.


鎮壓 和抗爭 兩方用的 裝備, 基本上全是 冷兵器, 所以針對 冷兵器的方法, 突然也變得很流行. 例如 針對棍棒的防禦, 針對盾牌的突破方式, 這些 智慧 和技巧 都不可能 用於現代戰爭, 卻在現代 找到另外的 安身位置.


像今次香港的學運, 最有意思的是戰術的進化, 抗爭者 將警方留下的 抗馬 ( 防禦工事 ), 倒過來變成自己方的 防禦工事. 也出現了包圍, 反包圍, 佯攻引人集中後, 突擊另一個據點這些戰術.

- - -

4.

到底為何 這些年輕人 能夠有這樣的 變通能力, 我想也許是因為, 這些在電玩中長大的世代, 很早就玩過 即時戰略遊戲, 從中已經讓他們一些 戰術觀念 深入骨髓也說不定.


上面的例子展示的是, 很諷刺地, 大家認為 在現代戰場上 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 常說的「 空軍炸完 就打完了 陸軍有甚麼用 」), 例如 步操, 列陣, 刺槍術, 卻會在社運 ( 或鎮壓社運 ) 產生很巨大的用途. 這些東西用在戰場上是過時的, 在社運上卻是當令的.



故此有義務役的國家, 例如 南韓, 社運 都會比較激烈, 例如 韓農 對抗全球化那次, 香港第一次 見識到 這種形式的抗爭, 香港人之前認為, 街頭抗爭就是無序的「 亂民」, 但韓農 卻表現出, 經歷過多次歷練後, 抗爭者 可以進化為一群有紀律 和戰術的「 部隊」.


也許臺灣人 能貢獻的, 關於這些經驗 和智慧, 或者能 從軍事生活學到的 某些東西, 才是最有用途的也說不定.



source :


changlap : 鎮壓 和抗爭兩方用的裝備, 基本上全是冷兵器
http://chenglap-blog.logdown.com/posts/235302-hong-kong-student-needs-arms-aid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方回 : 瀛奎律髓

方回 : 瀛奎律髓


瀛奎律髓  : 方回


瀛奎律髓 : 唐宋五七言律詩總集


朱迎平

唐宋五七言律詩總集。元代方回編選。方回(1227~ 1306)字萬里,號虛穀。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別省登第。提領池陽(今安徽貴池)茶鹽,累遷知嚴州(今屬浙江)。宋亡降元,為建德路(今屬浙江)總管。有《桐江集》 8卷,收入《宛委別藏》;《桐江續集》36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



  《瀛奎律髓》專選唐宋兩代的五、七言律詩,故名 “律髓”。自謂取十八學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義,故稱 “ 瀛奎 ”。共選唐代作家180余家,宋代作家190余家。方回宗杜甫,讚揚杜甫夔州以後的詩達到了“ 剝落浮華 ”的境界。但方回選詩,並不只憑一己偏愛,而是注意到不同流派。如入選宋詩,有江西派、四靈體、江湖派,也選西□體,還讚揚西□作者楊億“組織故事有絕佳者”。


此書分49類,每類有題解,說明這類詩的性質和特點。不過分類過於瑣細,且以類選詩,往往強取充數。如卷 9《睢陽五老圖》等詩,並非佳作,亦被選入。然宋代諸集,不盡傳於今者,頗賴以窺其鱗爪。每詩之後,多附以評語。評語中有不少好的見解,也保存了一些宋代文人的遺聞軼事。


  清代中葉,紀昀撰《瀛奎律髓刊誤》。紀昀在序文中認為方回論詩有三弊:一是黨援,二是攀附,三是矯激。


選詩也有三弊:一是矯語古談,二是標題句眼,三是好尚生新。這些批評顯然有片面之處,但在具體評論中,紀昀則有否定,也有肯定,較為持平。紀氏論詩,亦宗杜甫。方、紀二人異中有同,合方、紀二氏之評,棄短取長,有利於瞭解和學習唐、宋五、七言律詩。


  《瀛奎律髓》有清康熙刊本,《瀛奎律髓刊誤》有清光緒重刊本。(孔凡禮)



-----------------------------------------



唐宋律詩的精華薈萃 -----《瀛奎律髓》



在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唐詩和宋詩是兩座巍巍高峰;而在唐、宋詩眾多的體裁中,近體詩又是取得突出成就的新詩體,佔有重要的地位。歷代唐、宋近體詩的選本層出不窮,方回的《瀛奎律髓》就是其中一部獨具特色的大型選評本。


方回,字萬里,別號虛穀,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生於南宋寶慶三年(1227),卒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他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 別省登第,提領池陽茶鹽,後遷知嚴州。無兵南下,方回迎降,授建德路總管,不久即被罷官。從此,他往返杭、款間,號紫陽居士,肆意吟詠。方回政治上的失節,頗為後世詬病,但他不但工詩,而且善於論詩,名重于時。



對於《瀛奎律髓》的書名,方回曾在自序中解釋道:“ ‘ 瀛 ’ 者何?十八學士登瀛洲也。‘奎’者何?五星聚奎也。‘律’者何?五、七言之近體也。‘髓’者何?非得皮得骨之謂也。斯登也,斯聚也,而後八代、五季之文弊革也。”


這是說,此書所選為五、七言近體詩的精髓;它們產生于十八學士入主文學館和五大行星會聚奎宿的文運昌盛的唐、宋兩朝,標誌著唐前八代和家前五季浮靡文病的徹底革除。簡單地說,《瀛奎律髓》這個書名的含義即相當於“唐來律詩精粹”。


《瀛奎律髓》共選唐、宋五、七言律詩三百八十五家、三千零十四首(其中重出二十二首,實為二千九百九十二首)。其中唐代入選一百六十四家、一千二百四十九首,宋代入選二百二十一家、一千七百六十五首。


從選著數量看,崇奉江西詩派的方回更偏重于宋代。全書主要按作品題材分類編排,計分登覽、朝省、懷古、風土、升平、宦情、寄贈、遷謫、疾病、感舊、俠少、釋梵、仙逸、傷悼等四十九類。每類中先五言、後七言,並依時代先後為次編為一卷。


如登覽類選錄從唐代  陳子昂《度荊門望楚》  到來代晁君成《登多景樓》 五言律詩共二十首、從唐代崔顥《登黃鶴樓》到宋代楊萬里《過揚子江》七言律  詩共二十首,是為卷一。每卷之首,均有小序,撮舉該卷要旨,如卷一:“ 登高能賦,於傳識之。名山大川,絕景極目,能言者眾矣。拔其尤者,以充雋永,且以為諸詩之冠。”又如卷二十七著題類:“著題詩,即六義之所謂賦而有比焉,極天下之最難……今除梅花、雪、月、晴雨致專類外,凡雜賦體物肖形,語意精到者,選諸此。”



--- - -


對於入選的詩作,方回大多詳加圈點、批評。如卷一于杜甫五律《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二句之“坼”、“浮”字旁加圈,並評曰:“岳陽樓天下壯觀,孟、杜二詩盡之矣。中兩聯,前言景,後言情,乃詩之一體也。凡圈處是句中眼。”

又如于崔顥七律《登黃鶴樓》下評:“此詩前四句不拘對偶,氣勢雄大。李白讀之,不敢再題此樓,乃去而賦《登金陵鳳凰台》也。


”圈點主要指明著眼、句眼,批評則或對作品細加剖析,或作總體評論,或記錄佚聞,或考證本事,也有借題發揮,闡述其詩學理論。誠如方回在自序中所言:“所在,詩話也”,全書的批點,正相當於一部唐,宋律詩的專題詩話。


《瀛奎律髓》的價值,首先在於它是文學史上較早的唐、宋近體詩選,它薈萃了唐、宋律詩的精華。雖然方回選詩側重宋代、側重江西詩派,但從全書看,他並未局限於宗派觀念,還基本上能依照作品的客觀實際進行選編。



他既以唐、宋大家為主,又能注意到各種流派和題材的作品,加上全書分類編排的體例別具特色,這樣,就使這部大型選本較全面地展示了唐、朱兩代近七百年間近體詩創作繁榮的盛況和發展、流變的輪廓,為近體詩、唐宋詩,以至中國文學史的研究提供了經過整理編次的寶貴資料。


同時,由於它成書較早,因而保存了一些後來文集失傳的唐、宋詩人的作品及有關資料,《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指出,“朱代諸集不盡傳於今者,頗賴以存。而當時遺聞舊事,亦往往多見於其注。故厲鶚作《宋詩紀事》,所采最多。”


在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瀛奎律髓》的價值就更為突出了,它是果代江西詩派詩學理論的總結和發展。江西詩派是北宋後期形成的奉 黃庭堅為創始人的詩歌流派,它聲勢盛大,影響遍及整個南宋時期。宋末,在宗尚晚唐的“四靈派”、“江湖派”衝擊下,江西詩派日趨衰微。

- - -


方回選評  《瀛奎律髓》,正是要重振江西旗鼓,以糾正四靈和江湖派的卑弱詩風。他在全書自序中說:“  文之精者為詩,詩之精者為律。所選,詩格也;所注,詩話也。學者求之,髓由是可得也。”明確宣告要通過標舉詩格、敷衍詩話,使學者從中求得江西詩派的精髓。


首先,《瀛奎髓》運用評點對江西詩派的詩學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和總結。方回吸收了江西詩人對待歌創作的命意、結構、格律、句法、對偶、用字等方面的意見,將其系統化,並通過對詩作值評點具體而微地量示出來。


這樣,就使江西詩派原來零散的理論觀點形成為一個較完整的體系。在此基礎上,方國又對這個體系進行補充、修正,發展了江西詩派的理論。他明確提出了“一祖三宗”說:“古今詩人,當以老杜、山谷、後山、簡齋四家為一祖三宗,餘可配饗者有數焉。”(卷二十六)


他推尊杜甫為“初祖”,號召後學直接學習杜甫,提高了江西詩派的境界;他將愛國憂時的陳與義列為三宗之一,擴大了江西詩派的陣營。他標舉“格高”,強調人格與詩格的關係。他提出:“詩先看格高而意又到、語又工為上”(卷二十一)


他還要求在“格高”的前提下,以“細潤”濟粗獷,以“圓熟”濟生硬,以“豐腴”濟枯澀,以消除江西詩“粗而冗”的弊病。


此外,方回還注意到詩歌與現實的關係,強調詩歌的社會作用。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江西詩派偏重形式技巧的詩論的缺陷,將江西派詩學理論朝著積極的方向提高了一步。


另外,在詩學理論批評的形式上,《瀛奎律髓》  也是值得重視的。中國古,代的詩文評點肇始于宋、元之際,方回的這部選評本和目祖謙的  《古文關鍵》、謝枋得的  《文章軌範》等都是這種形式的開山之作。比較起來,《瀛奎律髓》 的評點,尤顯得豐富精靠,因此,它在開創文學批評新形式方面的示範作用也是不可抹殺的。


當然,由於方回論詩畢竟專崇一派,因此,《瀛奎律髓》的選評不免有偏頗  和前後矛盾之處。紀昀《瀛奎律髓刊誤序》就指出它在選詩  和評詩方面分別有“矯語古淡”、“標題句眼”、“好尚生新”和“ 黨援”、“ 攀附”、“ 矯激 ”之弊,《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也指出  “其去取之間,如杜甫《秋興》惟選第四首之類,亦多不可解。”這說明它在選目和論藝方面存在不少缺點。


而且,從根本上說,《瀛奎律髓》指示的創作道路,仍是江西詩派以流為源、片面追求技巧的老路,這是必須充分注意的。



- --


《瀛奎律髓》現有元、明、清多種版本傳世,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已故複且大學教授李慶甲集評校點的《瀛奎律髓匯評》。李慶甲曾肉全國近三十個主要圖書館調查了該書版本收藏情況,親自訪尋孤本,廣搜博來,前後費時十年,才完成了這部一百二十萬字的巨著,使之成為研談該書最完備、最方便的本子。《匯評》本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搜羅完備。首先是諸家評語網羅無遺。《瀛奎律髓》成書於元至元二十年(1283),刊行後頗為詩壇重我,尤其在清代,宗唐、宗來各派都通過對該書的褒貶闡發自己的詩歌理論,一時評點成風。


《匯評》本  就彙集了馮舒、查慎行、紀的等十餘家評語以及附錄於某些評本上的他人全部零星評語。這些對原書所選唐宋律詩和方回評點的再評點,對於研究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次是有關資料輯集一冊。


《匯評 》本  在書後附錄了明、清以來刊刻、評點該書的諸家序跋、向無刻本的方回著作《文選顏鮑謝詩評 》、方目的傳記資料兩則以及全國主要圖書館該書版本收藏情況一覽,這就為深入研究方回  和 《瀛奎律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線索。


二、校勘精詳。《匯評》本  正文  及方回原評,以明成化三年紫陽書院刻本為底本,參校了另外三種版本,並把前人校勘成果,一共錄入各卷之末的  《校勘記 》。此外,還對原書作品重出、誤屬、排列失序、歸類不當等訛誤分別作了更正和說明。這就使  《 匯評 》 本  成為迄今較為完善的一個本子。


三、編排合理。《匯評》本在編排上也熬費苦心,它將諸家評語分別按時代先後依次系於每首作品之下,這樣,每首入選詩作、方回的原評和清代諸家的再評就一目了然地呈現于讀者眼前,為研究唐宋律詩和諸家不同的詩論觀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總之,《瀛奎律髓匯評》是對該書一次總結性的整理,嘉惠後學,功德無量。可惜的是,李慶甲教授未及親見它的正式出版,便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然而,他為整理《瀛奎律髓》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將融匯于祖國文化遺產的寶庫而永存。


source:


瀛奎律髓
http://tieba.baidu.com/p/149131783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政改關注組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 李惠利 ) 政改關注組





罷課宣言


設計即是設想和計畫。


生活上的每個細節都包含設計,而每個作品背後都有其目的和意義。每個設計師都希望自己的創作能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便利,或是進步。然而,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都與設計的理念背道而馳。


八月三十一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政改作出表決,內容包括:


一、 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維持不變


二、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維持四大界別的小圈子提名委員會,特首候選人必須得到過半數提委的支持才能夠「出閘」;候選人數限制為二至三人。


受眾的需求、物品的實用性等等都是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元素,設計師總不能逆道而行,偏要創造一個大哥大造型的刮鬍刀。面對社會對政改方案的強烈控訴,政府卻選擇充耳不聞;六二二全民公投超過七十萬人的表態、七一大遊行五十一萬人上街,都無法喚起政府對人民的關注。


創作是自由的,民主也是如此,我們拒絕任何不合理框架和限制。更不能接受「袋住先」,因為這是一門政治設計,是政府設計人民,使到民主倒退的手段。


倘若我們想隨心揀選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為自己發聲的行政長官候選人,都顯得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不禁憂慮,香港日後還會有我們的容身之所嗎?為了不讓香港的將來變成一個創作的墳墓,我們已經走投無路,罷課是我們最後的手段,最後奢望能拯救香港的手段。


我們明白作為大專院生,需要作出的犧牲更大。面對出席率不足的難關,罷課與否成為了艱辛的抉擇。不罷課不等於不支持,繫上黃絲帶、聯署簽上姓名,用簡單的行動證明自己的取態 ,便足以令公眾更加關注學界對政改的不滿。


學生運動是一場革命,一場沒有休止符的抗爭。相信所有參與罷課的同學都能秉持著「罷課不罷學」的原則,堅守到最後。因為支撐著我們的,會是一群有著相同理念的同學;對我們的行動表示理解的老師;為我們提供支援與幫助的外界人士;還有一個不變的目標─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政改關注組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六日



source: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政改關注組
https://www.facebook.com/VTCPoliticalReformConcernGroup?sk=timeline&app_data



民主回歸.jpg ( 原圖: 伊滕潤二 )
https://www.facebook.com/kurskhk.net/photos/a.486316778082910.1073741825.189966397717951/723540357693883/?type=1&relevant_count=1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Project Dragons 超電子バイオマン OP cover

Project Dragons 超電子バイオマン OP cover


Project Dragons - Choudenshi Bioman OP (rock cover) ( 超電子バイオ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FcQu8B2qQ


Cybercops ED - Shooting Star (cover) ( 電脳警察サイバーコップ) - by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iIAgAjkL8


Project Dragons - Uchuu Keiji Gyaban ( 宇宙刑事ギャバン) - OP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mOWs4S3sk


Project Dragons - Gaoranger - OP Theme cover ( 百獣戦隊ガオレンジャー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psyBBRCsg


Project Dragons - Kagaku Sentai Dynaman OP (rock cover) ( 科学戦隊ダイナ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TufF-dlp4


Project Dragons - Kamen Rider Stronger OP ( 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ロンガー OP -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wPzy_Ditg


Project Dragons - Quando o Sol Brilhar Novamente (A Carta) (Yu Yu Hakush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2bxyA37dc


Project Dragons - Gatchaman ( 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y95RWFbZA


source :



Members Hideki Ito, Alex Danger, Diego Tolkki, Megu Anita - vocals and backing vocals Gabriel Fox
- guitars/bass/keyboards/drums/vocals Kiel - keyboards Genre Rock/Anime/Tokusatsu

Hometown Brazil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facebook.com/projectdragons?fref=nf


方回 , 瀛奎律髓匯評

方回 , 瀛奎律髓匯評


本書將清代以來品評  《瀛奎律髓》的論述匯成一書,是研究詩歌史、詩學理論批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瀛奎律髓》專選唐宋五言七言律詩,共選詩人385家,詩3014首,以大家為主,兼顧各種流派,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間詩歌創作和律詩流變的輪廓,又對所選之詩及唐宋詩歌各種流派作了精要細致的分析評點。


此書對後世影響甚大。李慶甲先生潛心耕耘,將清代以來品評《瀛奎律髓》的論述匯成一書,撰成《瀛奎律髓匯評》,是為研究詩史、詩學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 - -


《談藝錄》讀本


(一五)論黃庭堅詩
 
        《桐江集》卷五引劉元輝《讀坡詩》雲①:「詩不宗風雅,其詩未足多。氣如存篤厚,詞豈涉譏呵。饒舌空吾悔,吹毛奈汝何。為言同道者,未許學東坡。」遺山薄江西
派,而評東坡語則與江西派議論全同。遺山既謂坡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故論山谷亦曰:「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


山谷學杜,人所共知;山谷學義山,則朱少章弁《風月堂詩話》卷下始親切言之②,所謂:「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少章《詩話》為羈金時所作;遺山敬事之王若虛《滹
南遺老集》卷四十已引此語而駁之③,謂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如東食西宿,不可相兼」,足見朱書當時流傳北方。


《中州集》卷十亦選有少章詩④,《小傳》並曰:「有《風月堂詩話》行於世。」則遺山作此絕時,意中必有少章語在;施注漫不之省,乃引後山學山谷語以注第三句。少章《詩話》以後,持此論者不乏。許覬《彥周詩話》以義
山、山谷並舉⑤,謂學二家,「可去淺易鄙陋之病。」


《瀛奎律髓》卷廿一山谷《詠雪》七律批雲⑥:「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疏疏密密一聯,亦雪謎也」;《桐江集》卷四《跋許萬松詩》雲:「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
有李玉溪,有元次山。⑦」即貶斥山谷如張戒,其《歲寒堂詩話》卷上論詩之「有邪思」者⑧,亦舉山谷以繼義山,謂其「韻度矜持,冶容太甚」。(152—153頁)



   ①《桐江集》八卷,元代方回撰。
    ②朱少章:宋朱弁字,有《風月堂詩話》二卷。
    ③王若虛:金人,有《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
    ④《中州集》:十卷,金元好問編。

    ⑤許覬:字彥周,宋人,有《彥周詩話》一卷。
    ⑥《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代方回編。
    ⑦庾開府:庾信在北周,官開府儀同三司,人稱庾開府。李玉溪:李商隱,號玉溪
生。元次山:元結字。
    ⑧張戒:宋人,有《歲寒堂詩話》二卷。


    這一則,主要論黃庭堅詩,講到對黃詩的一種評價。


先從論蘇軾詩談起,引了方回在《桐江集》卷五裡引劉元輝的詩,這首詩批評蘇軾詩,涉於譏呵,吹毛求疵,不厚道,不要學蘇軾這種作風。


再講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即認為蘇軾門下倘真有忠臣,豈肯讓蘇軾詩百態新呢?即認為蘇詩的「百態新」,「不能近古而盡雅」。


所以元好問評黃庭堅詩:「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即認為在古雅方面不像杜甫,在精純方面全失李商隱,這是不滿意黃庭堅詩的失去古雅精純。


但又說:「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論詩寧可向黃庭堅拜,即認為黃庭堅詩還可取,江西派詩更不如了。這裡認為黃庭堅詩跟杜甫、李商隱的詩不同。


但錢先生在《宋詩選注﹒黃庭堅》篇裡說:「他是『江西詩社宗派』的開創人,生前跟蘇軾齊名,死後給他的徒子法孫推崇為杜甫的繼承者。」所以錢先生說:「山谷學杜,人所共知。」


錢先生又引朱弁說:「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又稱王若虛駁這話,認為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不同,不可相兼。


錢先生認為元好問「蘇門果有忠臣在」,含有批評朱弁的話的意思,即黃庭堅不能真正學習杜甫與李商隱,所以不能糾正蘇詩的不足處。因此認為施注引後山學山谷語來
作注為不合。


按施國祁注第三句說:「無己(陳後山)雲:魯直(黃庭堅)長於詩詞,秦(觀)晁(無咎)長於議論,文潛(張耒)雲:長公(蘇軾)波濤萬頃海,少公(蘇轍)峭拔千尋麓,黃君(庭堅)蕭蕭日下鶴,陳子(師道)峭峭霜中竹,秦(觀)文蒨麗舒桃李,晁(無咎)論崢嶸走珠玉。乃知人才各有所長,雖蘇門不能兼全也。」


這個注說蘇軾門下人各有各的長處,不能兼備蘇軾的各種長處。錢先生認為這個注不符合元好問詩的原意,元好問詩是批評蘇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所以這個注全不對頭。



    錢先生又對朱弁講的「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的看法,認為也有持此論的。如許覬《彥周詩話》說:「作詩淺易鄙陋之氣不除,大可惡。客問何從去之,僕
曰:『熟讀唐李義山詩與本朝黃魯直詩而深思焉,則去也。』」即把李商隱與黃庭堅相提並論,即「山谷以昆體工夫」的意思。



又引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一黃庭堅《詠雪呈吳廣平公》:「春寒晴碧去飛雪,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政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方回評:「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此一聯(夜聽一聯)亦雪謎也,學者未可遽非之。下一聯『婆娑舞』、『頃刻花』則妙矣。」


這裡即認為「有昆體之變」,即用昆體工夫加以變化,即不點明雪,寫出疏疏密密的聲音,整整斜斜的下雪形態,即認為這樣寫為昆體工夫。


方回又說:「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有李玉溪,有元次山。」這裡說的骨法,即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裡講的「骨」:「沉吟舖辭,莫先於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骨法指用辭說,有庾信、李商隱、元結。
用辭有庾信、李商隱,當指清新、綺麗說的;有元結,當指勁健說的。綺麗當指張戒說的:「冶容太甚」。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元好問為什麼說「論詩寧下涪翁拜」,即寧可拜黃庭堅呢?


錢先生在《宋詩選注﹒黃庭堅》裡又說:「他(黃庭堅)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在他的許多關於詩文的議論裡,
這一段話最起影響,最足以解釋他自己的風格。」


這段話裡提出「真能陶冶萬物」,這是創造,在創造出意象後再用陳言來表達。元好問的寧可拜涪翁,當由於他的「真能陶冶萬物」的緣故吧。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明清史料 , 序 : 蔡元培 :

明清史料 , 序 : 蔡元培 :


蔡元培 : 《 明清史料檔案 甲集》序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 及文籍之失散,不知從何時起,但大批的失散是民國六七年到十年的事。


這些檔案及文籍,在大庫中雖然不是科學的排列著,但總沒有拉亂,沒有分散。不幸開始移動者缺少公心,不知史料的價值,一層一層的剝削,拿去宋板書,拿去好看的檔,而把最後的、最大的一堆,堆到午門、端門門洞中。又不幸為一個妄人賣了,幾乎走到唐山變做還魂紙。


  中間又經數年的輾轉,才於民國十八年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買入。


  公家舊物仍歸公家,其中損失已經不可計數了,但畢竟大部分依舊歸到公家,還是痛定後差可安慰的事。


  這次買回,在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具有甚大的決心,犧牲了甚多其他工作,然後成就。所有檔案不幸的歷史,及我們這次努力,已另有專文論敘。


  我在這裡亦提出兩個意思,以備同志者之留意,借當敘說這個史料集刊編行之意義。


  第一 歷史中直接的材料 與間接的材料有很大的分別。以前修史者之濫用間接的材料,而忽略直接的材料,是一件不幸的事,應該是以後治史學者所急當糾正的。


例如《遼史》之成,由於刪契丹列朝之實錄。刪芟實錄那能成信史?信史是要從檔案中考核出來的!這猶可說《 遼史》成于胡元之朝,脫脫所領之局做不出學術上的大業。然試看馬、班以後諸紀傳史家,哪一位不是在那裡抄實錄、抄碑傳?哪一位不是曾經充分利用過直接材料?


我們展讀一部紀傳的史,每每感覺全是些人名、官名,千人一面,千篇一腔,一事之內容不可知,一人之行品不易見。這豈不是刪削實錄、碑傳的結果,只剩了架子,而把知人論世的菁華遺略嗎?


即使那些做實錄、做碑傳者,並沒有忌諱,沒有成見,沒有內外,已因和我們觀點之不同,他們所據直接材料以刪削者,不正合於我們的要求;何況做實錄者本有所諱,做碑傳者本專務表揚,則有意的顛倒,乃至改換,是不可免的呢!


史料愈間接愈不可靠,這道理本是極明顯的。假如 民國初年修清史者 知道史學的要求,不能以刪削官書、碑狀滿足之,則這些大庫檔案,正該由他們調去整理的,然而他們不做。我們希望 我們這次的整理檔案,開些以後注重直接史料的 風氣。史學本是史料學,堅實的事實,只能得之於最下層的史料中。


  第二 官府文籍和私家記載,在史料的價值上各有短長,合綜來各有獨到處,分開來便各不可盡信。大約官府的記載失之於諱,私人的記載失之於誣。私人記史事,由於親身經歷者固多,而最多是憑藉傳聞,傳聞是容易失實的。人都不能無好惡,而私人立志記史事,自不免於感情的表率,故恰和官書的方向相反,而各不得其平。


例如建文遺民之記遜國,明亡遺民之論虜事,其志可敬,其辭或不免過甚。這些,反靠官書去給他打個折扣。然官府文籍,多局於一類的事蹟,不如私人記載之備各方面。且私著之沒有官府的立場,是最可寶貴的,所以私著畢竟是史料的大源。


官府文籍中 無論直接的史料 如檔案,間接的史料 如“ 國史”、“ 方略 ” 等,都因他只說一面的話,而有些靠不住;然而許多事究竟只有他去記,而且日月不苟,檔存列,我們可借檔案知道一事之最直接的記載。所以官府記載仍同樣不失為史料大源。


守質者、懶惰者專依賴官書;好奇者、涉獵者專信些私家不經之談,都不算史學的正軌。我們相信官文和私記 “合之則兩美,離之則兩傷 ” 呢。


  我們整理這些檔案,在將來可以有多少成績,目下全不敢說。只願做這事業的精神,引出些研究直接史料、比核公私記載而不安于抄成書的同志。


  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



蔡元培 : 明清史料 , 序
http://img.memopool.cn/news/2012/06/13/5d670af73799227e0137e3f921090364.html


http://www.memopool.cn/blog/tangbohu


- - -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作者:王春瑜


研究歷史,必需從搜集第一手原始史料入手,這是治史者的常識;明、清離我們所處的時代較近,各種史料雖沒有到浩如煙海的程度,但假設能置於一處,肯定是堆積如山。由於種種人為因素,這些史料的真實性問題甚多。比較而言,明、清留下的檔案,無疑是有很高可信度的第一手史料。


1911年,清朝滅亡。存於內閣大庫中的明、清 檔冊,後被教育部所屬市史博物館妄視為廢品,賣給紙店造還魂紙。幸經 羅振玉等人的努力,從商家高價購回,幾經輾轉,已損失不少,最後於 1928年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簡稱 “ 史語所 ”)買下,並成立了由陳寅恪、朱希祖、陳垣、傅斯年、徐中舒等人 組成的 “ 明清史料編刊會 ”。


這幾位都是當時中國史學界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史語所”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明清史料》作序,亦可見一斑。


其實,這裡所說的《明清史料》,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稱《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經過“史語所”工作人員對這些殘餘檔案的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迄清順治末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史事以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抗清鬥爭、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遠遠高出曾屢經修改的《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清初農民起義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某雖不學,上世紀60年代初 負笈復旦大學歷史系 研究生班,從陳守實 師攻讀明清史,即曾通讀《明清史料》,摘錄了不少卡片,惜毀于“文革”中。1977年春,我獲得平反,重新研讀明清史。


盛夏,我冒著酷暑,去上海圖書館再讀《明清史料》,在當年的日記中,曾留下這樣的記載:“6月29日,星期四,大熱。至上圖翻檢《 明清史料 》甲、乙、丙編,有所獲。 ” 與我同輩以及年輕一代的明清史學人,有誰沒有讀過這部書呢?

儘管限於人手不足,這部書所收史料,未遑仔細整理,但編輯者的工作態度是嚴肅、認真的。出版第八本時,即將已出版的第一至第四本之排印錯誤,編成刊誤表,附訂在第八本中,並鄭重刊出 “ 史語所 ” 的啟事。這是對史學負責、對讀者


負責、也是對 “史語所 ” 信譽負責的表現,事實上,當時的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也常常在一些書中附上勘誤表,這無損於出版社一根毫毛,只能使讀者對出版社更敬重。反觀時下某些出版社,不認真校對,錯字甚多,從不勘誤,更有甚者,作者建議勘誤,竟遭攻訐,可見此輩較諸“史語所”前賢那樣的學風,相差不可以道裡計也!


  《明清史料》出版至今,已經很久了。現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實在是一件功在學林、特別值得明清史學者慶賀的喜事。當然,對於年輕學人來說,他們應當注意到,在1949年後,中國科學院曾在1951年又出版了《明清史料》丁編,1953年至1975年臺灣又出版了這套書的戊至癸編,因此最好一併參看。


此外,內閣大庫檔冊散出後,流傳各地,1949年 東北圖書館出版了歷史學家 金毓黻編的《明清內閣大庫史料》20卷,共收錄東北圖書館所藏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中明代天啟、崇禎時期的檔案 500餘件,也是研究明末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 板凳需坐十年冷”,有志于坐冷板凳的史學學子,要重視這些史料的價值。


source: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4987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lifengli2005.blog.163.com/blog/static/133222322010231105325801/


- - -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傅斯年先生 是使這批明清檔案 購入史語所的關鍵人物,李文録有傅先生關於收購此批檔案時致蔡元培信,頗有價值。史語所設置於民國十七年(3月至9月為籌備時期),是年9月傅先生剛剛於就任所長之始,跟著便提出了要收購天津李盛鐸所藏的明清檔案。


其時傳先生寓上海滄洲旅館,於9月11日寫了一長信呈院長蔡元培先生(蔡寓上海慕爾鳴路昇平街243號),説明購買此批明清檔案之必要。且云「此事如任其失落,實為學術上之大損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且亦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茲抄録如下:


「孑民先生左右:午間與適之先生及陳寅恪兄歺,談及七千袋明清檔案事。此七千麻袋檔案本是馬隣翼時代由歷史博物館賣出,北大所得,乃一甚小部分,其大部分即此七千袋。李盛鐸以萬八千元自羅振玉手中買回,月出三十元租一房以儲之。


其中無盡寶藏,蓋明清歷史私家記載,究竟見聞有限,官書則歷朝改換,全靠不住,政治實情,全在此檔案中也。


且明末清初,言多忌諱,官書不信,私人揣測失實,而神光諸宗時代,禦虜諸政,明史均闕,此後明史改修,清史編纂,此為第一種有價值之材料。羅振玉稍整理了兩冊,刊於東方學會,即為日本、法國學者所深羨,其價值重大可想也。


去年冬,滿鉄公司將此件訂好買約,以馬叔平諸先生之大閑,而未出境,現仍在境。李盛鐸切欲即賣,且租房漏雨,麻袋受影響,如不再買來保存,恐歸損失。今春叔平先生函斯年設法,斯年遂與季、騮兩公商之,雲買,而付不出款,遂又有燕京買去之議。


昨日適之、寅恪兩先生談,堅謂此事如任其失落,實文化學術上之大損矢。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亦且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擬請先生設法,以大學院名義買下,送贈中央研究院,為一種之Donation,然後由中央研究院貴成歷史語言研究所整言之。


如此則(一)此一段文物,不至失散,於國有榮。(二)明清歷史得而整理。(三)歷史語言研究所有此一得,聲光頓起,必可吸引學者來合作,及增加社會上(外國亦然)對之之觀念。


此實非一浪費不急之事也。先生雖辭去大學院,然大學院結束事務,尚由杏佛先生負貴,容可佈置出此款項,以成此大善事。望先生與杏佛先生切實商之,此舉關係至深且钜也。至費用因李盛鐸索原價一萬八千元,加以房租,共在二萬以內,至多如比。叔平先生前雲可減,容可辦到耳。


專此,敬頌道安!杏佛先生同此。學生斯年謹上。九月十一日。」

source :


史語所藏 內閣大庫檔案 緣起
http://www.archives.gov.tw/Download_File.ashx?id=4375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788a01009azi.html

-- --


這幾位都是當時 中國史學界 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 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 “ 史語所 ” 對這項工作的重視。


中研院院長 蔡元培 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明清史料》作序,亦可見一斑。其實,這裡所說的  《明清史料》,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稱《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 ”。


經過 “史語所” 工作人員 對這些殘餘檔案的 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 迄清順治末 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 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 史事以 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 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 抗清鬥爭、民族英雄 鄭成功 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 遠遠高出 曾屢經修改的《 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 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 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清初農民起義 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甲編全三冊 ( HKD$1600 )、
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丁編全三冊 ( HKD$1600 ) .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Thinking nothing done if something more is to be done

Thinking nothing done if something more is to be done

Thinking nothing done if something more is to be done.

The causality of representations of a BEING in respect of the objects of them is LIFE ( 生命; 生存 ).

 The determinability of the power of representation to this causality is the faculty of DESIRE ( 慾望 ).

Its  power of representation,  if it is reason, hence is the determinability of its causality in respect of objects, i.e., its faculty of desire [ is ]  WILL ( 意志 ).

 If pure reason has causality, then the WILL is a PURE WILL, and its causality is called FREEDOM ( 自由 ) .

南明史料

南明史料


《南明史料》  「台灣文獻叢刊。第 169 種」


《南明史料》 上 系由「明清史料」甲編、乙編、丁編、戊編及己編選輯而成「台灣文獻叢刊。第 169 種」

《南明史料》 中 系由「明清史料」甲編、乙編、丁編、戊編及己編選輯而成「台灣文獻叢刊。第 169 種」

《南明史料》 下 系由「明清史料」甲編、乙編、丁編、戊編及己編選輯而成 台灣文獻叢刊  「第 169 種」


  南明史料

  。作者:

  。原書頁數: 0476 頁

  ●書籍簡介

  本書(四冊四七六面二八五、六○○字)分四卷,系由「明清史料」甲編、乙編、丁編、戊編及己編選輯清初敉平南明江、浙、皖、贛等省  抗清運動有關檔案而成。

當年南明之坑清,由福、魯、唐、桂諸王相繼監國、繼統與之相持;東南各地倡義響廳,風起雲湧。


有關清廷  應付台灣鄭氏之一切檔案,已另彙輯「 鄭氏史料」,分刊第一五七種 「 鄭氏史料初編」、第一六八種 「 續編」及第一七五種  「三編」。


本書即就關涉鄭氏以外之資料彙輯,總名曰「南明史料」。計卷一有六十二件,自順治二年迄四年:卷二有四十八件,自順治五年迄七年;卷三有三十件,自順治八年迄九年;卷四有五○件、自順治十年迄康熙元年:全書共收一九一件。


凡此文件;雖然充滿「叛賊」、「寇逆」之類字樣,卻適足反映當時東南各省民族情緒之高昂與抗清運動之激烈。本書應與「鄭氏史料」並讀,方可獲得南明抗清之概觀。



弁言

  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三月北京淪陷、明思宗殉國之後,吳三桂便引清兵入關,掃除「流寇」,佔有黃河流域。同時,明朝的宗室和遺臣也在南京成立政府,力謀匡複。不幸福王昏庸,馬、阮專權,到第二年(一六四五)五月里,南都就又覆亡了。


於是魯王監國於紹興,唐王稱帝於福建。他們雖然相繼失敗,但還有鄭成功在東南沿海、桂王在兩廣黔滇繼續抵抗清朝。後來桂王失敗了,鄭成功的子孫卻仍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仍用桂王的年號,直到永曆三十七年(一六八三)纔為清朝的征服。


所以清朝從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入關起,到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平定台灣止,要經過四十年的用兵,纔得統一中國。因此,這四十年是清朝統一中國的時期,也是南明努力奮鬥的時期。


  當清兵南下破揚州、陷金陵、轉攻浙閩的時候,東南一帶,民族情緒激昂到極點,各地起義抗拒清兵的不可勝數。如給事中陳子龍、吏部主事夏允彝等起兵松江,兵部主事吳易、舉人孫兆奎等起兵吳江,行人盧象觀奉宗室瑞昌王起兵宜興,中書葛麟、主事王期升等奉宗室通成王起兵太湖,主事荊本徹、員外郎沈廷揚等起兵崇明,副總兵王佐才起兵崑山,典史閻應元、陳明遇等起兵江陰,僉都御史金聲與邱祖德、尹民興、吳應箕等起兵徽州寧國。


江西方面,則有益王據建昌起事、永寧王據撫州起事、兵部侍郎楊廷麟據贛州起事。他們或近受魯監國的節制,或遙與唐王通聲氣(見稻葉君山「清朝全史」第二十六章明人恢復事業之悉敗上)。


監國元年(一六四六),魯王被迫航海,走廈門。四年(一六四九),張名振迎魯王入浙,佔據舟山。於是浙江方面的反清運動又盛極一時,溫、台、寧、紹諸遺民乘間爭結山寨的不下數百處,而以四明大蘭山王翊之軍、上虞東山李長祥之軍、上虞平岡張煌言之軍為較堅整(見魏源「聖武記」卷八國初東南靖海記)。


他們的反清運動雖都失敗了,他們的熱血丹心卻被記載下來;如查繼佐的「罪惟錄」、「東山國語」和溫睿臨的「南疆繹史」等書便敘述了許多這些志士們的事迹。


  這部「南明史料」是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刊布的「明清史料」各編中選輯出來的。


凡分四卷:卷一有六十二個文件,自順治二年迄四年;卷二有四十八個文件,自順治五年迄七年;卷三有三十個文件,自順治八年迄九年;卷四有五十一個文件,自順治十年迄康熙元年。全書共計收了一百九十一個文件,多數是清朝平定江、浙、皖、贛等省的軍事報告和奏請制裁或招撫各地反抗分子的文件。


雖然這些文件里充滿了「叛賊」、「逆寇」之類的字樣,但很可以看出當時東南各省民族情緒的高昂和反清運動的激烈,而為研究南明史事的好資料。因此,我們稱這部書為「南明史料」。


  鄭成功及其後人的抗清復明事業,原亦屬於南明範圍,但因史料分量過多,另編「鄭氏史料」。所以這部「南明史料」的內容是以江、浙、皖、贛為中心的。但其中有些事情,也未嘗不與鄭氏有關,應請讀者參閱「鄭氏史料」。(百吉)



- - -


 關於《明清史料》

  《明清史料》

  中國檔案彙編,明清檔案史料集刊之一1930年  南京國民政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開始編輯刊行。以干支為編號,甲、乙、丙、丁4編 於1949年以前出版。


戊、己、庚、辛、壬、癸 6編  於1959~1975年  陸續在台灣省編印出版。線裝,每編10冊,每冊100頁。

該集刊公布了從明 隆慶元年(1567)至清乾隆 三十一年( 1766) 近二百年間形成的 10300 餘件官方檔案史料,其中包括 明天啟、崇禎 清順治康熙等朝的  詔書、誥命 諭、題本、奏稿、塘報、揭帖、圖、單,以及內閣各項檔案、外交文書等。


其內容大多是關於明末遼東戰爭、農民戰爭,清初社會各階層的抗清鬥爭以及有關鄭成功的史料。其中尤以明末遼東戰爭、農民戰爭兩種資料為其它史書所諱避或載而不詳,為研究明清之際的歷史,提供不少珍貴原始資料。


  此集刊的編輯單位當時為了滿足史學界的需求,是在整理本單位所購得的明清檔案過程中,將認為值得流傳於世的檔案,及時編輯公布。


但因是隨整隨編,編輯加工比較粗糙,彙集的文件未經分類和校核,各編之間互不銜接。編者原擬待全部集刊完成後,再依照分類目錄重新裝訂,故集刊內容雜亂,不成系統,亦不便查檢。


1972年 台灣維新書局重印 前5編,每編改為  精裝3冊,並附有分類索引。

1985年北京中華書局根據原版縮印(影印),精裝,每編分上下兩冊,總共20冊。已出戊、己、庚、辛4編共8冊。



source:

南明史料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8D%97%E6%98%8E%E5%8F%B2%E6%96%99


台灣500女子高校制服年鑑 募資計劃 2015

台灣500女子高校制服年鑑 募資計劃 2015








2015台灣500高校制服年鑑─募資計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D8bPjdVNc




台灣女子高校制服大賞 2014
http://uniform.wingzero.tw/elect/2014/information.php



台灣500女子高校制服年鑑 募資計劃 2015
http://uniform.wingzero.tw/activity/uniform-photo/


https://www.facebook.com/uniform.map?ref=stream



http://blog.wingzero.tw/2014/05/2015500.html

陳雲 : 入門學法,出山破格

陳雲 : 入門學法,出山破格


現代漢語的教學,是要訓練學生套入句式,特別是那些冗長的複合句型,是…的;真的…了、因為…所以、與其…不如、不是…就是之類。然而,中文的句型格式,真是這樣的嗎?


中 文 並無形式語法 (formal grammar )及 詞尾 屈折變化( inflection ),中文的句法是用  意義組合(meaningful units  ) 成句,之後句句遞進。語氣虛詞、邏輯虛詞,是在意義組合成句之後,才依照感情輕重 和雅俗與否,補加上去的。

一開始就學那些虛詞套式,是未學行,先學走。很多語文教師,也採用英文的標準,以為中文要做到句法複雜才是好中文。這就是當今現代漢語教學的癥結所在。


複雜的句型,是民國初年從西洋引入的,可以視為現代中文,但這是中文語言發展的最後一步,之前從古文來的簡單中文,學生必須先掌握好。即是說,現代中文的複雜句型,不屬於中文原有的,是破格使用,不是常態使用。


以尋常文史筆記為例,說明一下。晚清遺老  徐珂 ( 一八六 九— 一九二八 )  編撰 《 清稗類鈔》,一九一六年  商務印書館出版,「風俗類  」一篇,有「  粤人好鬬」一條:


粵 人性剛好鬬,負氣輕生,稍不相能,動輒鬬殺,曰打怨家,非條教所能禁,口舌所能諭,嘗有千百成群聚眾械鬬之巨案。蓋大姓多聚族而居,多者數千家,少亦數十 百家,與他姓一言不合,即約期械鬬,人數不足,則出重資雇人相助,如助鬬而死,給撫恤金;因鬬傷廢,給養傷金,其費用則出自祖嘗,或按田科派。


游手無業者多樂受雇,雖死不悔。鬬時,揚旗鳴鼓,鎗礮交施,如臨大敵,可數日不解。地方官之框怯者,不敢出而彈壓,亦不敢問兩造之曲直,惟飛稟大吏,請示辦理而已。

這是淺白文言,容易讀懂,只有  「稍不相能  」  的「  能 」 能費解,乃和睦之意。《  史記 ‧ 蕭相國世家  》:( 蕭 ) 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框怯  」的 「 框」,是約束、不敢出限的意思,框怯就是拘謹怕事。


這 篇清朝歷史筆記用的,就是中文的常態。由短句起題,略敘其事,此是套式;之後演化成為長句,即為破格。「嘗有千百成群聚眾械鬬之巨案」,就是用長句顯示情 節嚴重,此句的常態就是「聚眾械鬥,嘗至千百成群,頗成巨案」,然而這種短句累積的常態句型,不至於顯示情節之嚴重,故此採取一句長句到底的寫法。


換 了是英國人寫這段話,會怎麼寫?他肯定不會這樣寫:The Cantonese are aggressive and militant.  They are hot tempered and may make light of their lives.  可惜,英文不是這樣寫的,這是未受教養的英文。即使最無文筆修養的,也會這樣起筆:


The Cantonese are such a militant type of people that they will not hesitate to give up their lives to fight for a trivial cause as long as they deem it right.  Quarrels among neighbouring villages that end up in massive fighting are not uncommon.


英文用 such…that  的句型,也有  to…與  for…,更有 as long as.  Not uncommon 是understatement( 刻意否定  )。英文這樣造句,並不是英文好複雜,好厲害,好有教養,造句什麼邏輯前後相關,而是英文的文章不得不這樣造句!

他們的語言是形式語法,句型 和修辭來自 拉丁文學的套式,文雅的文章  就該這樣寫。中文勉強學英文這樣寫,就是削足適履:


廣東人 是一個為了瑣屑的、但自我相信的理由  而相鬥乃至於 毫不猶疑就放棄生命的族群。村落之間的鬥嘴 釀成大型打鬥  並不是不尋常的。


這也是中文,但這不是中文的常態,但我們的中國語文課,就這樣催逼學生去學這些破格的句型。以致我們的報紙、學刊,充斥這些洋而不化、令人不忍卒讀的文句。



source:


陳雲 :入門學法,出山破格
https://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5%85%A5%E9%96%80%E5%AD%B8%E6%B3%95%EF%BC%8C%E5%87%BA%E5%B1%B1%E7%A0%B4%E6%A0%BC-015322966.html


清稗類鈔 -- 風俗類 --粤人好鬬
http://open-lit.com/listbook.php?cid=45&gbid=322&bid=14860&star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