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 : 香港舊時的通用中文
香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至八十年代中期,報紙雜誌的中文,台灣文人都讚賞的。台灣出版家詹宏志在一篇評論 「 香港書展」的文章裡說 (我看「 香港書展」《明報》,二〇〇九年 七月二十二日),他以前小學國文老師叫他們讀《 讀者文摘》,因為文字清通,多看有助作文。後來他學會一種「讀者文摘體」,考試、作文比賽無往不利,投稿參加《國語日報 》徵文比賽取得冠軍。
他長大之後發現,「 讀者文摘體 」來自香港,是個奇怪的文字,沒有來歷,像烏托邦的文字,不是台式的中文,不是大陸的中文,也不是香港那種「 三及第」的混雜中文(混合古文、白話和粵語)。
直到八十年代,他對文字有了感覺,聽到散文家思果的演講,才意識到這是一群居住在香港的文字菁英( 林太乙、思果等一流的散文家),在一個奇怪的地方(香港),創造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文字──不要有粗話、不要有俗話、不要有地方性,要使得這種中文到處可通,「 裡面的白話文是沒有土地的白話文,獨特的飄在空中的語言,這個語言也影響過兩岸三地,它是一群菁英在香港的手工業工廠裏製造出來的,一流的散文家,但現在中文版的《讀者文摘》沒有這個力量。」
香港的公文,因為金文泰總督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提倡的 古文教育,遵循王朝風格,區隔香港的文風 和思潮,不受到大陸的民國共 和革命影響。這是來過香港的 大陸人 或台灣人都感受到的,例如「 非請勿進 」的告示,大陸作家阿城 就以為他回到清朝去了。然而香港通行的白話文 為何能夠保存一種清通而不染土氣的風格呢?下面是我的推論:
1.當時香港南下難民眾多,報紙雜誌的編輯、作者 和讀者,來自大江南北,報紙雜誌的銷路 更遠至南洋和美加的僑社,不期然會趨向一種大家可以妥協和理解的通用中文白話。小說的單行本可以有土話,但報紙雜誌是綜合刊物,必須照顧眾多讀者的語文習慣,總不能南腔北調擠在一起。
2.南來香港的文人,以江南和廣東、福建一帶居多,來自京、津之地的少,江浙、閩粵的本地語言與白話文有所距離,故此作家寫作的時候,反而會根據明清的白話傳統,而不會直接採用五四時期的 北京白話風格。這就是詹宏志所講的,香港的白話文,「 是個奇怪的文字,沒有來歷,像烏托邦的文字」。它的來歷不是當時的、本地的,而是歷史的、華夏的,它來自白話文學的歷史基礎。
這才是真正的「 書面語 」,根據書本的語言。再者,香港本土的「 三及第 」文字,已經滿足了香港本土市場需要,南來文人只能另闢蹊徑,寫另一種白話體。
3.白話的創新載體是小說,然而當時香港讀者以城市工人為主,接受能力不高,市場的小說是通俗的武俠小說與愛情小說,照顧男女的讀者需要,大城市寫實的程度不高。武俠小說要用明清的淺白文言,愛情小說要用五四時代甚至晚清的言情小說語言,故此也無法支援香港白話的創新。然而,南北混同之下,也創造了一種帶有古風的香港白話文出來。
這種華夏社會大家都看得懂、大家都不會覺得厚此薄彼的香港白話文,我稱之為通用中文,common Chinese,是香港的獨特文體。我在本欄用的,也是這種文體。
陳雲 : 香港舊時的通用中文
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香港舊時的通用中文-015217322.html
香港中國語文教育的發展
http://www.nknu.edu.tw/~jingxue/download/international2/21.pdf
6 則留言:
讀書雜記(10)革命領袖也一個個被推上斷頭台。輪到丹東(Danton 1759-1794),當他被判死刑時,處之泰然地說︰「死有什麼了不起?我這輩子充分享受了革命的樂趣,也花了大筆錢,又大吃大喝,還和很多女人發生性關係,接下來,應該要睡覺了……」
在臨死之前,丹東對處刑者說︰「不要忘記將我的頭給人民觀看,這顆頭應該有那樣的價值。」
法國大革命這齣戲越演越失序,最後出來收拾爛攤子的是軍隊,也就是拿破崙。拿破崙是科西嘉人。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裡寫道︰「我總覺得有一天這個科西嘉小島會震驚歐洲。」盧梭的預感真靈。
「社會契約論」問世7年後,1769年,背負震驚歐洲命運的男嬰誕生了,名字是拿破崙。(其19 拿破崙)拿破崙10歲時進入法國的軍校就讀,15歲時進入巴黎的士官學校。拿破崙很懂得虜獲人心,當他遠征義大利時,士兵缺乏薪餉,拿破崙就向征服地要求獻金,然後發給士兵,拿破崙自然受士兵擁戴。
他也不忘記將巨額金錢與美術品送回法國,而得到後方的全力支援。拿破崙軍連戰連勝,而且在勝利後獲得財富,此外,拿破崙軍還擁有「解放軍」的名譽。他在義大利設立幾個衛星共和國。
他對共和國的人民說︰「各位的國家在歷史上首次不經過黨派的抗爭、革命、暴動,而獲得自由。」 1798年,拿破崙軍在義大利展開連戰連勝的奇蹟,6天居然6連勝,不只法國,整個歐洲都驚嘆不已。拿破崙軍的秘訣是兵力集中、中央突破與各個擊破。
然而在大多是平野與丘陵地形的義大利與中歐,雖然適合這種戰術,在以山岳地形為主的西班牙,以及曠野的俄羅斯,這種戰術就不適合。對拿破崙而言,剩下的敵人是英國。
他無法直接攻擊英國本土,因此他便攻擊英國海外的殖民地,如埃及、印度。1798年,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隨軍還帶著200位學者、作家和藝術家,這些文化人後來在「埃及學」上發揮很大的貢獻。
進入開羅前,拿破崙對士兵打氣說︰「士兵們,4千年的歷史正在這些金字塔上,注視著各位。」不久,拿破崙軍果然攻下開羅。可是納爾遜(1758-1805)率領的英國艦隊卻襲擊停泊中的法國艦隊,並且將法國艦隊幾乎全滅。遠征軍這下子完全孤立,拿破崙征服東方的美夢就此成為泡影。
1799年,30歲的拿破崙登上權力的高峰,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正是孔子所說的「30而立」。在法國大革命時,許多人獲得權力又失去權力。
拉法耶特32歲時,米拉波40歲時,Sieyes 41歲時,Barnave 28歲時,羅伯斯庇爾35歲時,Saint-Just 26歲時獲得權力,平均起來約34歲時獲得權力,不是只有拿破崙年紀輕輕就獲得權力。
不過他們之間還是有一個地方大不同,那就是拿破崙在那之後,持續15年保持權力,而革命領導人們的權力都很短暫。拉法耶特不得不亡命國外,在奧地利的監獄關了5年,其他人大多被推上斷頭台。
拿破崙認為平等比自由重要,他曾說︰「自由只有少數才華出眾的人才需要,即使限制自由,也沒什麼危害,群眾喜歡平等。」不過拿破崙的「平等」,是除了擁有絕對自由與絕對權力的他之外,為他奉獻的萬人的平等。
對於宗教的看法,拿破崙說︰「社會不可能沒有財產的不平等,如果沒有道德規範,人們很難忍受財產的不平等,而且沒有宗教的話,人們不可能遵守道德規範。」又說︰「我不認為耶穌誕生的奇蹟是真實,但是我肯定天主教在維持社會秩序的貢獻。」
還說︰「碰到不信神的人,不是要支配他,而是要射殺他!」又說︰「人民需要宗教,但是宗教必須掌握在政府手裡。」對於自己的權位,拿破崙認為世襲才能防止反革命。
然而他的妻子約瑟芬(Josephine 1763-1814)卻沒有為他生子,拿破崙的兄弟也沒有適合者。 1803年,拿破崙廢除一向反對他的國立學士院精神科學系與政治學系。並且將反對派知識份子經常出入的Stail夫人 (1766-1817)沙龍的主人Stail夫人趕出巴黎。
排除這些障礙之後,拿破崙在人民的狂熱支持下,成立終身總統制。元老院一開始提議將總統的任期延長到10年,拿破崙則主張交由公民投票決定。
公民投票的結果是贊成終身總統制的為350萬票,反對的只有8千票。拿破崙大獲全勝。接著,拿破崙強迫元老院修改憲法,確立帝政。
拿破崙現在可以指名後繼者,並且不需要元老院的批准,就可以締結條約。拿破崙的下一個目標是當皇帝。他說︰「國王這個名稱很陳舊,聽起來有陳腐思想的味道,皇帝這個稱號就比國王偉大多了。」
1804年12月2日是拿破崙加冕的日子,整個巴黎陷入狂熱氣氛。當年(800年)查里曼大帝(742-814)到羅馬由教宗利奧三世加冕,拿破崙卻要教宗庇護七世到巴黎來為他加冕。拿破崙跪在祭壇前,由教宗為他塗聖油,接下來,按照傳統儀式,教宗要將皇冠戴在拿破崙頭上。
不料,拿破崙自己走到祭壇,拿走祭壇上的皇冠,拿破崙先用代表勝利的金色月桂冠為自己加冕,再把皇冠 戴在 太太約瑟芬的頭上.
此時不遠千里前來觀禮的羅馬教皇變成多餘角色,只有塗聖油的工作.拿破崙明白宣告他的恩典不是來自上帝,而是寶劍和自己,
(待續)贖罪者理州上 2013年12月好日
http://lulichou.blogspot.hk/2013/12/10.html?zx=55cdaea78ad91dfa
魯迅, 而已集, 略談香港
略談香港〔1〕
本年一月間我曾去過一回香港〔2〕,因為跌傷的腳還未全好,不能到街上去閒走,演說一了,匆匆便歸,印象淡薄得很,也早已忘卻了香港了。今天看見《語絲》一三七期上辰江先生的通信〔3〕,忽又記得起來,想說几句話來湊熱鬧。
我去講演〔4〕的時候,主持其事的人大約很受了許多困難,但我都不大清楚。單知道先是頗遭干涉,中途又有反對者派人索取入場券,收藏起來,使別人不能去听;后來又不許將講稿登報,經交涉的結果,是削去和改竄了許多。
然而我的講演,真是“老生常談”,而且還是七八年前的“常談”。
從廣州往香港時,在船上還親自遇見一樁笑話。有一個船員,不知怎地,是知道我的名字的,他給我十分擔心。他以為我的赴港,說不定會遭謀害;我遙遙地跑到廣東來教書,而無端橫死,他——廣東人之一——也覺得抱歉。于是他忙了一路,替我計畫,禁止上陸時如何脫身,到埠捕拿時如何避免。到埠后,既不禁止,也不捕拿,而他還不放心,臨別時再三叮囑,說倘有危險,可以避到什么地方去。
我雖然覺得可笑,但我從真心里十分感謝他的好心,記得他的認真的臉相。
三天之后,平安地出了香港了,不過因為攻擊國粹,得罪了若干人。現在回想起來,像我們似的人,大危險是大概沒有的。不過香港總是一個畏途。這用小事情便可以證明。即如今天的香港《循環日報》〔5〕上,有這樣兩條瑣事:
k陳國被控竊去蕪湖街一百五十七號地下布褲一條,昨由史司判笞十二藤云。
k昨晚夜深,石塘嘴有兩西裝男子,……遇一英警上前執行搜身。該西裝男子用英語對之。該英警不理會,且警以bbb。于是雙方纏上警署。……
第一條我們一目了然,知道中國人還在那里被抽藤條。
“司”當是“藩司”“臬司”〔6〕之“司”,是官名;史者,姓也,英國人的。港報上所謂“政府”,“警司”之類,往往是指英國的而言,不看慣的很容易誤解,不如上海稱為“捕房”之分明。
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但三個方圍不知道是甚么。何以要避忌?恐怕不是好的事情。這bbb似乎是因為西裝和英語而得的;英警嫌惡這兩件:這是主人的言語和服裝。顏之推以為學鮮卑語,彈琵琶便可以生存的時代〔7〕,早已過去了。
在香港時遇見一位某君,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他自述曾因受屈,向英官申辯,英官無話可說了,但他還是輸。那最末是得到嚴厲的訓斥,道:“總之是你錯的:因為我說你錯!”
帶著書籍的人也困難,因為一不小心,會被指為“危險文件”的。這“危險”的界說,我不知其詳。總之一有嫌疑,便麻煩了。人先關起來,書去譯成英文,譯好之后,這才審判。而這“譯成英文”的事先就可怕。我記得蒙古人“入主中夏”時,裁判就用翻譯。一個和尚去告狀追債,而債戶商同通事,將他的狀子改成自愿焚身了。官說道好;于是這和尚便被推入烈火中。
〔8〕我去講演的時候也偶然提起元朝,听說頗為“X司”所不悅,他們是的确在研究中國的經史的。
但講講元朝,不但為“政府”的“X司”所不悅,且亦為有些“同胞”所不歡。我早知道不穩當,總要受些報應的。果然,我因為謹避“學者”〔9〕,搬出中山大學之后,那邊的《工商報》〔10〕上登出來了,說是因為“清党”〔11〕,已經逃走。后來,則在《循環日報》上,以講文學為名,提起我的事,說我原是“《晨報副刊》特約撰述員”〔12〕,現在則“到了漢口”〔13〕。我知道這种宣傳有點危險,意在說我先是研究系的好友,現是共產党的同道,雖不至于“槍終路寢”〔14〕,益處大概總不會有的,晦气點還可以因此被關起來。便寫了一封信去更正:
“在六月十日十一日兩天的《循環世界》里,看見徐丹甫先生的一篇《北京文藝界之分門別戶》。各人各有他的眼光,心思,手段。他耍他的,我不想來多嘴。但其中有關于我的三點,我自己比較的清楚些,可以請為更正,即:
“一,我從來沒有做過《晨報副刊》的‘特約撰述員’。
“二,陳大悲〔15〕被攻擊后,我并未停止投稿。
“三,我現仍在廣州,并沒有‘到了漢口’。”
從發信之日到今天,算來恰恰一個月,不見登出來。“總之你是這樣的:因為我說你是這樣”罷。幸而還有內地的《語絲》;否則,“十二藤”,“bbb”,那里去訴苦!
我現在還有時記起那一位船上的廣東朋友,雖然神經過敏,但怕未必是無病呻吟。他經驗多。
若夫“香江”(案:蓋香港之雅稱)之于國粹,則确是正在大振興而特振興。如六月二十五日《循環日報》“昨日下午督憲府茶會”條下,就說:
“(上略)賴濟熙太史即席演說,略謂大學堂漢文專科异常重要,中國舊道德与乎國粹所關,皆不容緩視,若不貫徹進行,深為可惜,(中略)周壽臣爵士亦演說漢文之宜見重于當世,及漢文科學之重要,關系國家与個人之榮辱等語,后督憲以華語演說,略謂華人若不通漢文為第一可惜,若以華人而中英文皆通達,此后中英感情必更融洽,故大學漢文一科,非常重要,未可以等閒視之云云。(下略)”我又記得還在報上見過一篇“金制軍〔16〕”的關于國粹的演說,用的是廣東話,看起來頗費力;又以為這“金制軍”是前清遺老,遺老的議論是千篇一律的,便不去理會它了。現在看了辰江先生的通信,才知道這“金制軍”原來就是“港督”金文泰,大英國人也。大惊失色,赶緊跳起來去翻舊報。
運气,在六月二十八日這張《循環日報》上尋到了。因為這是中國國粹不可不振興的鐵證,也是將來“中國國學振興史”的貴重史料,所以毫不刪節,并請廣東朋友校正誤字(但末尾的四句集《文選》句,因為不能懸揣“金制軍”究竟如何說法,所以不敢妄改),剪貼于下,加以略注,希《語絲》記者以國學前途為重,予以排印,至紉公誼〔17〕:
k六月二十四號督轅茶會金制軍演說詞列位先生,提高中文學業,周爵紳,賴太史,今日已經發揮盡致,毋庸我詳細再講咯,我對于呢件事,覺得有三种不能不辦慨原因,而家想同列位談談,(第一)
系中國人要顧全自己祖國學問呀,香港地方,華人居民,最占多數,香港大學學生,華人子弟,亦系至多,如果在呢間大學,徒然側重外國科學文字,對于中國歷代相傳慨大道宏經,反轉當作等閒,視為無足輕重慨學業,豈唔系一件大憾事嗎,所以為香港中國居民打算,為大學中國學生打算,呢一科實在不能不辦,(第二)系中國人應該整理國故呀,中國事物文章,原本有极可寶貴慨价值,不過因為文字過于艱深,所以除嘵書香家子弟,同埋天分极高慨人以外,能夠領略其中奧義慨,實在很少,為呢個原故,近年中國學者,對于(整理國故)慨聲調已經越唱越高,香港地方,同中國大陸相离,僅僅隔一衣帶水,如果今日所提倡慨中國學科,能夠設立完全,將來集合一班大學問慨人,將向來所有困難,一一加以整理,為后生學者,開條輕便慨路途,豈唔系极安慰慨事咩,所以為中國發揚國光計,呢一科更不能不辦,(第三)就系令中國道德學問,普及世界呀,中國通商以來,華人學習語言文字,成通材慨,雖然項背相望,但系外國人精通漢學,同埋中國人精通外國科學,能夠用中國言語文字翻譯介紹各國高深學術慨,仍然系好少,呢的豈系因外國人,同中國外洋留學生,唔愿學華國文章,不過因中國文字語言,未曾用科學方法整理完備,令到呢兩班人,抱一類(可望而不可即)之歎鳐,如果港大(華文學系)得到成立健全,就從前所有困難,都可以由呢處逐漸解免,個時中外求學之士,一定多列門牆,爭自濯磨,中外感情,自然更加濃浹,唔噲有乜野隔膜咯,所以為中國學問及世界打算,呢一科亦不能不辦,列位先生,我記得十几年前有一班中國外洋留學生,因為想研精中國學問,也曾出過一份(漢風雜志),個份雜志,書面題辭,有四句集文選句,十分動人慨,我愿借黎貢獻過列位,而且望列位實行個四句題辭慨意思,對于(香港大學文科,華文系)贊襄盡力,務底于成,個四句題辭話,(怀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光祖宗之玄靈,大漢之發天聲,)
. . .
http://kamenyaiba.tumblr.com/
陳雲: 城邦不具備國家主權
http://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487822257908395
陳雲:儒家大義,扶正香港——香港遺民與箕子精神
殷商遺民的現代版:微子是台灣,箕子是香港,周朝是中華邦聯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陳雲儒家大義扶正香港香港遺民與箕子精神/498731143484173
陳雲:重認封建,再立共和——中國的文化建國
中國要成為中國,成為華夏,必須恢復類似周朝的狀態,就是要克服秦朝帶來的中央集權暴政,這是拯救華夏命脈的大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陳雲重認封建再立共和中國的文化建國/481467485210539
陳雲的《香港城邦論》,觀念來自周朝封建制度;把世界區分以漢人為中心的內外親疏層次有如中國傳統天朝秩序,以漢京城為中心,由內而外,依據「華夷之辨」,把天下依親疏畫分成漢人本部/朝貢諸藩屬/化外;納滿䝉藏新疆為版圖是繼承了和傳統中國大異其趣的大清多元帝國的遺產,問題重重。
https://www.facebook.com/thinkTW/posts/341671432628795
普羅 VIP 沙龍 李怡 香港思潮 本土意識的興起 與爭議 新書發佈會 131222 講者 李怡 黃毓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yZmbcF0oss
jakq heroine Karen Mizuki heart queen
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407hy_jakq-heroine-karen-mizuki-heart-que_fun
讀書雜記(11)
就像古今中外任何一位皇帝一樣,拿破崙也想讓自己的兒子當接班人。為此,拿破崙必須和心愛的妻子約瑟芬離婚,另娶妻子。當拿破崙告訴約瑟芬要離婚時,據說約瑟芬立即昏倒。1809年,拿破崙與約瑟芬離婚,約瑟芬仍舊擁有皇后的名銜。
1810年,拿破崙與奧地利皇女瑪麗路易絲結婚,翌年,皇子誕生,立即獲得「羅馬王」的稱號。 拿破崙在擔任總統的時候,吃飯時花不到15分鐘,1天工作18小時,真是工作狂。但是當了皇帝之後,或許年齡變大,10點就上床睡覺。不過他在15年的統治期間,口述了8萬封信或命令,因此雖然年齡變大,他的精力仍非常人所能及。
但是拿破崙為了集中權力,要求周遭絕對服從,稍微表現一點獨立思考的部下,就被拿破崙排斥,換言之,拿破崙要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他把自己的多數親人都提拔為王侯貴族,但是他們的表現常常令他失望,例如他的大哥約瑟夫波拿巴,雖然被拿破崙提拔為西班牙王,但是卻非常無能。
拿破崙的獨裁性格越來越明顯,護民府與立法府相繼被廢除。拿破崙還成立特別機構,專門檢查人民的信件,還成立直屬的間諜組織,監視輿論。1800年之後,開始檢閱報紙。1810年,成立特別機構,檢閱書籍。連演劇也在警察嚴厲監督之下。
不過,拿破崙相當重視教育。在他主政期間,法國的技術學校是全歐洲最優秀,法國的中等教育制度也是全歐洲最先進。
但是拿破崙卻歧視女性,他曾說︰「年輕的女性最好由母親教導,結婚是她們最好的歸宿。」 拿破崙想要促進法國產業,但是產業先進的英國卻是障礙。因此拿破崙企圖封鎖英國的產品出口到歐洲大陸,這稱為「大陸體制」。1806年,拿破崙宣佈封鎖英國。
只要是英國或英國殖民地的船隻,都禁止進入法國的港口,否則一律沒收。後來俄羅斯、奧地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相繼被列入「大陸體制」。在寫給弟弟荷蘭王路易的信中,拿破崙稱此舉為「陸地征服海洋」。
英國立即採取報復手段︰凡是遵從拿破崙命令的中立國船隻,一律沒收。如果想要避免被沒收,就必須持有英國政府發行的許可證。拿破崙也不甘示弱,宣佈凡是遵從英國命令的中立國船隻,一律視同英國的船隻,予以沒收。
這場鬥爭究竟最後是陸地征服海洋,還是海洋征服陸地?雖然出現許多走私,可是在 1808年時,英國的出口出現衰退,證明「大陸體制」確實發揮效果。 但是 1809年時,西班牙和葡萄牙脫離拿破崙的控制,俄羅斯也脫離「 大陸體制」。連拿破崙自己的信心都開始動搖。 法國的港口成為廢墟。法國的產業因為缺乏原料而苦不堪言。
法國的小麥卻過剩。中產階級開始要求「大陸體制」鬆綁。而且國庫收入也開始減少。於是拿破崙開始賣出口英國的許可證。 一開始歐洲各國相當支持「大陸體制」,但是當他們發現拿破崙的「大陸體制」以法國為優先時,他們的支持就逐漸消失。拿破崙打算讓法國商品在歐洲取代英國商品。
拿破崙也坦白地說︰「我的政策是以法國為最優先!」而且,出口到英國的許可證,竟然只販賣給法國的貿易業者。東、中歐的農業國原本出口食物和原料到英國,然後從英國進口工業產品。他們看見拿破崙這麼自私,自然不滿。
1813年時,「大陸體制」事實上已經被放棄。因為不只是國外,連法國國內也開始反抗。 拿破崙知道自己徹底失敗後,不得不退位。歐洲同盟軍提出條件︰必須將拿破崙放逐到厄爾巴島,每年可有 200萬元津貼,並且可以保有皇帝的稱號,以及擁有 400名衛兵。
之後,拿破崙企圖自殺。當他從莫斯科撤退時,曾經準備了毒藥,想在萬一的時候服用。這回派上用場,可是當他服用毒藥之後,只引起全身痙攣,不久就恢復過來。拿破崙求死不得,重新恢復信心。
1814年,當他要前往厄爾巴島時,經過法國南部,發現人民不僅沒有依依不捨,反而對他喊︰「打倒暴君!」「打倒獨裁者!」甚至有人對他丟石頭。拿破崙不得不中途更改姓名。 被放逐到厄爾巴島的拿破崙,捨棄劍,改拿筆,他將自己比成被鎖在高加索山懸崖的解放者普羅米修斯。
一方面責罵英國,一方面正當化自己。「聖赫勒拿島日記」一旦於1823年出版,不僅法國,整個歐洲都大賣。「拿破崙傳說」就此誕生。拿破崙為了實現他個人野心而造成的悲慘事實,被人遺忘,大家只記得他的豐功偉業。
這個「 拿破崙傳說」的實際效果是1852年,他的姪子 夏爾•路易(1808-1873) 居然以拿破崙三世的名稱,當上法國皇帝。在這第二帝國崩潰之後,「 拿破崙傳說」仍舊沒有消失,世界上還是有許多崇拜英雄的人,對拿破崙充滿憧憬。 拿破崙於1814年,登上厄爾巴島,成為島上的皇帝。1萬 2千名島民 熱烈歡迎這位世界的英雄,認為是莫大的光榮。他們在教會舉行歡迎會。第二天,拿破崙便開始他身為統治者的工作︰建築砲台、改良葡萄的栽培、開發鐵礦。
拿破崙彷彿把統治大帝國的熱情投注到這個小島。不久,1200名士兵抵達,厄爾巴帝國初具雛型。但是期盼良久的妻子瑪麗路易絲卻始終沒有來。瑪麗路易絲在拿破崙去世後再婚。第一任妻子約瑟芬則在拿破崙抵達厄爾巴島後不久去世。 拿破崙的野心還未喪失,他打算逃離厄爾巴島。
1815年,拿破崙率領7艘船、1千名士兵離開厄爾巴島。在船上拿破崙說︰「我不發一顆子彈就要抵達巴黎!」他的預言果然成真。拿破崙到了法國後,農民熱烈歡迎他,與其說他是入侵,不如說他是凱旋。
抵達格勒諾勃市郊外時,一隊士兵正在等他,帶頭的士官對士兵說︰「叛逆者如果接近,就開槍射他!」這時,拿破崙下馬,50名士兵跟著他,慢慢走近。
士官下令︰「開槍!」可是沒有人開槍。拿破崙要部下停止前進,一個人走向前,對前面的士兵說︰「士兵們!我是你們的皇帝,你們之中,若有人想殺自己的皇帝,就開槍吧!我就在這裡。」
拿破崙剛說完,前面的士兵就一起發出喊聲︰「皇帝萬歲!」還有士兵太感動,忍不住將軍帽放在劍端舞動。拿破崙軍原本只有1千名,一下子增加到2千名。他們就這樣進入格勒諾勃市。
(待續) 贖罪者理州上 2013年12月好日
http://lulichou.blogspot.hk/?zx=ad2166bf0bf6cb4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