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散文之特色2 : 講求技法、重視美文
see also : 論文偶記 / 劉大櫆著. 初月樓古文緒論 / 吳德旋著. 春覺齋論文, 林紓著 / 范先淵校點, 香港 : 商務印書館, 1963.
文章筆法辨析 / 著者羅君籌 ; 校點唐濟安, 香港 : 上海印書館 , 1971.
Quote :
(二)、講求技法、重視美文
清代散文作家注重實用,卻不忽視散文的文學特徵。有許多作者對自己的文章藝術要求很高,是十分重視研究散文的創作方法及其前人創作的經驗,並且高度的實踐運用。
因此有關於文章創作的專書、專著非常之多,其研究之精之細,遠遠超過前代。
如,黃宗羲的《 論文管見 》、魏標瑞的《 伯子論文 》、魏禧的《 日錄論文 》、陳維崧的《四六金針》、李紱的《 秋山論文 》、劉大櫆的《 論文偶記 》、章學誠的《 文史通義 》、林紓的《 春覺齋論文 》等,不下數十種,
各各顯現出清代散文的創作已達到高度自覺的時代,並且也是自己創作的最高原則,像黃宗羲提倡文章要有「風韻」,侯方域主張「 動色而陳 」,袁枚標舉「 自抒所得 」、「 非翻空不能見長 」,方苞要求文章要「 澄心無滓 」、寫人須有「 性姿風采 」,姚鼐講求「 神、理、氣、味、格、律、聲、色 」八大要素,這些都表現了清代散文家的藝術要求。
此外,在對於散文藝術的高度追求也注重實用為特徵的清代,往往都避免文章質木無文的產生,進而在作品中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即便是一些實用性很強的文章如序跋、墓誌、書牘等,
由於受到清代傳記散文的影響,有許多作品不再只是紀錄人物的生平,而是通過形象的刻劃,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
如,方苞的《 陳御虛墓誌銘 》、全祖望的《 顧先生炎武神道表 》、彭績的《 袁隨園君墓誌銘 》等,都是我們值得注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