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仄韻聲律啟蒙 : 禹對湯,顏對孔,酒簾對藥籠。仙掖對丹房,點金對鍊汞。

仄韻聲律啟蒙 : 禹對湯,顏對孔,酒簾對藥籠。仙掖對丹房,點金對鍊汞。

仄韻聲律啟蒙 : 禹對湯,顏對孔,酒簾對藥籠。仙掖對丹房,點金對鍊汞。


聲律啟蒙, 仄韻聲律啟蒙, 笠翁對韻, 詩詞韻律, 訓蒙駢句, 玻璃字庫, 詩韻兩音字義檢索


詩也、詞也、詩鐘也,其揆一也,皆陶養性情者也。老友荻洲林緝熙先生,耽於詩,而工於詞。當其隱鹿滿山時,日以吟詠為事,著荻洲吟草、詩詞各若干卷,余既序之,而尚未盡其所蘊。


筆硯之餘,又著仄韻聲律啟蒙七十有六韻,對仗工整,運典自然,較諸古人所著平韻啟蒙,實無遜色。余愛之,朝夕諷詠,稿本置余家數月。


嗣因悶紅館同人皆欲得為矜式,因其所用故事多有未解,責余註釋,自顧淺陋,難於下筆,故辭而已。而同人再三言之,爰就所知,略加點綴,而荒疏已久,恐不免乖謬也。


乙未孟春              悶紅老人  賴惠川

--

【上聲部】


一、董


禹對湯,顏對孔,酒簾對藥籠。仙掖對丹房,點金對鍊汞。

豹一斑,龜五總,聰明對懞憧。虎將蜀關張,鴻儒漢賈董。

螢光著地草難燃,竹影掃階塵不動。

三緘其口,千秋垂戒金人;萬里長城,今日謾誇鐵桶。



注釋

    藥籠:謂預儲人才也。《唐書》:「狄仁傑」謂「行沖」曰:『君正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

    仙掖:《東軒筆錄》翰林清要之處謂之仙掖,宮禁附近謂之“掖”。

    丹房:神仙所居,煉丹藥之處也。

    點金:《列仙傳》:點石成金,仙人之術。《聞見錄》:「黃魯直」稱:『杜詩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言其善運用,故實也,後人謂改刪詩文亦用此語,本此。

    鍊汞:汞:水銀也,質有毒。古時道家用以煉製丹藥,所謂“鉛汞之術”是也。

    豹一斑:《晉書》:「王獻之」門人輕之曰:『此郎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耳。』言未見其全,略有所得。

    龜五總:《唐書》:「賀知章」博學通經史,問無不知,時號“五總龜”,按龜所以問疑者。

    關張:蜀漢「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賈董:「賈誼」「董仲舒」也,皆學有淵源,為漢醇儒。

    金人:「孔子」觀周,入后稷之廟,見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 古之慎言人也』。


聲律啟蒙, 仄韻聲律啟蒙, 笠翁對韻, 詩詞韻律, 訓蒙駢句, 玻璃字庫, 詩韻兩音字義檢索


source :


聲律啟蒙
http://ourartnet.com/Sikuquanshu/Ziku/Ru_jia/Rujia_040.asp

聲律啟蒙 (粵語的聲、韻、調)
http://resources.hkedcity.net/resource_detail.php?rid=1016678881


林珠浦的《仄韻聲律啟蒙》
http://ngtsinlam.blogspot.com/2011/03/limtsuphoo.html


林珠浦的《仄韻聲律啟蒙》
http://city.udn.com/55869/3623315


林珠浦的《仄韻聲律啟蒙》
http://203.71.212.37/school/guowenke/books/dlwang/new_page_10.htm

- -

聲律啟蒙, 仄韻聲律啟蒙

笠翁對韻, 詩詞韻律, 訓蒙駢句

玻璃字庫, 詩韻兩音字義檢索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圍棋「珍瓏」的大玄機 [AlphaGo]

圍棋「珍瓏」的大玄機 [AlphaGo]


 囲碁論を集めており、班固の作『奕旨』、馬融『囲棋賦』、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奕』、

呂公『悟棋歌』『四仙子園序』、張擬「『碁経』十三篇」、劉仲甫『碁法四篇』(『棋訣四篇』)、王積薪『囲碁十訣』などが含まれている。




《天龍八部》的 第31回《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中寫到逍遙子留下一道圍棋難題,術語稱為「珍瓏」,邀請天下高手英才前來破解。


結果讓范百齡嘔血,段譽敗陣,慕容復幾乎自殺,段延慶差點發瘋,若非少林寺小和尚虛竹閉著眼睛亂下一手,這個「珍瓏」恐怕就再也無人能夠解開。
 

 這一段情節看起來匪夷所思,其中卻大有玄機,並非無稽之談,更不是隨意胡編亂造。首先,圍棋中原有「反撲」和「倒脫靴」之法,即棄子求生之法。小說中最多不過是將圍棋中的常規戰法略加誇張而已,道理卻仍然成立。

- -

  其次,這一「珍瓏」的更大奧妙,在於「因人而施」。


如作者所說,是要讓「愛財者因貪失誤,易怒者由憤壞事。段譽之敗,在於愛心太重,不肯棄子;慕容復之失,由於執著權勢,勇於棄子,卻說什麼也不肯失勢。段延慶生平第一恨事,乃是殘廢之後,不得不拋開本門正宗武功,改習旁門左道的邪術,一到全神貫注之時,外魔入侵,竟爾心神蕩漾,難以自制。」(見金庸著《天龍八部》第三十一回)


  作者的構想,不過是將古人的「文如其人」之說推廣為「棋如其人」。即下棋不僅比賽智力,更要比賽個性,下棋的過程,實際上是棋手的個性與風格展現的過程,這一說應該完全成立。如是,小說作者將各人下棋的情節,創造性地演化成刻畫和展示段譽、慕容復、段延慶等人物性格的良機,正是絕妙之筆。


  至於虛竹能夠解開這個「珍瓏」,那是連逍遙子本人也未必懂得的更大玄機。虛竹閉眼亂下,並非主動棄子求勝,而是得益於段延慶的幫忙。


段延慶暗中支招,是要報答虛竹的救命之恩。虛竹的加入,是本著佛家的慈悲救人之心;自殺數十子之後局面豁然開朗,則是佛家由能捨而後得道的生動隱喻。


也就是說,虛竹的無求與捨子,才是能解開這個「珍瓏」的最大奧妙。



圍棋「珍瓏」的大玄機
http://www.chiculture.net/20404/html/b70/20404b70.html


圍棋人機大戰第四局 李世石終挫AlphaGo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3-13-2016/29315


--

玄玄碁経


 囲碁論を集めており、班固の作『奕旨』、馬融『囲棋賦』、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奕』、

呂公『悟棋歌』『四仙子園序』、張擬「『碁経』十三篇」、劉仲甫『碁法四篇』(『棋訣四篇』)、王積薪『囲碁十訣』などが含まれている。



劉仲甫 :棋訣


〈序〉

  棋者,意同於用兵。故敘此四篇,粗合孫、吳之法。古人所謂怯敵則運計,乘虛沉謀

默戰於方寸之間,解難排紛於頃刻之際,動靜迭居,莫測奇正,不以猶豫而害成功,不以

小利而妨遠略。此非淺見諛聞者能議其彷彿耳。劉仲甫序。



1.〈布置〉

  蓋布置棋之先務,如兵之先陣而待敵也。意在疏密得中,形勢不屈。遠近足以相援,

先後可以相符。若入地境,或於六二三六下子,及九三與十三之著,斯不執一,進退合宜

。訣曰:遠不可太疏,疏則易斷;近不可太促,促則勢羸 。用意在人,此乃為格。



2.〈侵陵〉

  夫棋路無必成,子無必殺,乘機制變,不可豫圖。且布置已定則強弱未分,形勢鼎峙

,然後侵陵之法得以行乎其間,必使應援相接,勾落相連,多方以權逼,迤灑而侵襲。侵

襲若行,則彼路不得不促擁;逼漸急,則彼勢不得不羸俟乎。忿而先動,則視敵而索其情

;觀動,則制乎變。此之謂善奕者也。



3.〈用戰〉

  用戰之法,非棋要道也。不得已而用之,則務在廉謹以守封疆,端重而全形勢。封疆

善守,則在我者實矣;形勢能全,則在我者逸矣。夫以實擊虛,以逸待勞,則攻必破,戰

必克矣。



4.〈取捨〉

  取捨者,棋之大計。轉戰之後,孤棋隔絕,取捨不明,患將及矣。蓋施行決勝謂之取

,棄予取勢謂之捨。若內足以豫奇謀,外足以隆形勢。縱之則莫禦,守之則莫攻,如是之

棋,雖多可取而保之。若內無所圖,外無所援。出之則愈窮,而徒益彼之勢;守之則愈困

,而徒壯彼之威。如是之棋,雖多可捨而委之。




 囲碁論を集めており、班固の作『奕旨』、馬融『囲棋賦』、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奕』、

呂公『悟棋歌』『四仙子園序』、張擬「『碁経』十三篇」、劉仲甫『碁法四篇』(『棋訣四篇』)、王積薪『囲碁十訣』などが含まれている。


劉仲甫 :棋訣
http://www.cos.url.tw/chess/O-4-11-12.htm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圍棋]棋經十三篇

[圍棋]棋經十三篇




《傳》 曰:“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


桓譚  《新論》曰:“ 世有圍棋之戲,或言是兵法之類。上者,遠其疏,張罝以會,圍困而成,得道之勝。中者,則務相絕遮,要以爭便利,故勝負狐疑,須計數以定。下者,則守邊隅、趨作罫,以自生於小地。”


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則弈棋之道,從來尚矣。今取勝敗之要,分為十三篇,有與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爾。張靖序。

- -

論局篇第一


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分而為四,以象四時。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


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陰陽。局之線道,謂之枰。線道之間,謂之罫。局方而靜,棋圓而動。自古及今,弈者無同局。


《傳》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慮精,以求其勝負之由,則至其所未至矣。



得算篇第二


棋者,以正合其勢,以權製其敵。故計定於內而勢成於外。戰未合而算勝者,得算多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戰已合而不知勝負者,無算也。


兵法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由此觀之,勝負見矣。”



權輿篇第三


權輿者,弈棋布置,務守綱格。先於四隅分定勢子,然後拆二斜飛,下勢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與勢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遠不必乖。


此皆古人之論,後學之規,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


合戰篇第四


博弈之道,貴乎謹嚴。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佔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後,有後而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


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子而取勢,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


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


必也,四顧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備。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襲之意也。棄小而不就者,有圖大之心也。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


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詩云﹕“ 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虛實篇第五


夫弈棋,緒多則勢分,勢分則難救。投棋勿逼,逼則使彼實而我虛。虛則易攻,實則難破。臨時變通,宜勿執一。


《傳》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又曰:「執中無權,猶執一也。」

自知篇第六


夫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


以逸待勞者,勝。不戰而屈人者,勝。《老子》曰﹕“自知者明。”

--

審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勢,務相接連。自始至終,著著求先。臨局離爭,雌雄未決,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勢已贏,專精求生。局勢已弱,銳意侵綽。


沿邊而走,雖得其生者,敗。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勝者,多敗。兩勢相違,先蹙其外。勢孤援寡,則勿走。機危陣潰,則勿下。


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誤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審局者多勝。《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度情篇第八

人生而靜,其情難見;感物而動,然後可辨。推之於棋,勝敗可得而先驗。持重而廉者多得,輕易而貪者多喪。不爭而自保者多勝,務殺而不顧者多敗。


因敗而思者,其勢進;戰勝而驕者,其勢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敵而不知敵之攻己者,損。


目凝一局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慮散。行遠而正者吉,機淺而詐者凶。能畏敵者強,謂人莫己若者亡。意旁通者高,心執一者卑。語默有常,使敵難量。


動靜無度,招人所惡。《詩》云﹕“他人之心,予時度之。”



斜正篇第九


或曰﹕“棋以變詐為務,劫殺為名,豈非詭道耶?”予曰﹕“不然。”《易》云﹕“ 師出以律,否藏凶。”兵本不尚詐,謀言詭行者,乃戰國縱橫之說。


棋雖小道,實與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下者,舉無思慮,動則變詐。或用手以影其勢,或發言以泄其機。得品之上者,則異於是。皆沉思而遠慮,因形而用權。神游局內,意在子先。圖勝於無朕,滅行於未然。豈假言辭喋喋,手勢翩翩者哉?《傳》曰﹕“正而不譎。”其是之謂歟?

- -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損者,有損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著者,有後著者。有緊避者,有慢行者。


粘子勿前,棄子思後。有始近而終遠者,有始少而終多者。欲強外先攻內,欲實東先擊西。路虛而無眼,則先覷。無害於他棋,則做劫。


饒路則宜疏,受路則勿戰。擇地而侵,無礙而進。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名數篇第十一


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勢、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見。


有沖,有斡,有綽,有約,有飛,有關,有劄,有粘,有頂,有尖,有覷,有門,有打,有斷,有行,有捺,有立,有點,


有聚,有蹺,有夾,有拶,有避,有刺,有勒,有撲,有徵,有劫,有持,有殺,有松,有槃。


圍棋之名,三十有二,圍棋之人,意在可周。臨局變化,遠近縱橫,吾不得而知也。用倖取勝,難逃此名。《傳》曰﹕“必也,正名乎棋!”


品格篇第十二


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勝計,未能入格,今不複云。


《傳》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


雜說篇第十三


夫棋邊不如角,角不如腹。約輕於捺,捺輕於避。夾有虛實,打有情偽。逢綽多約,遇拶多粘。大眼可贏小眼,斜行不如正行。兩關對直則先覷,前途有礙則勿徵。


施行未成,不可先動。角盤曲四,局終乃亡。直四扳六,皆是活棋,花聚透點,多無生路。十字不可先紐,勢子在心,勿打角圖。弈不欲數,數則怠,怠則不精。


弈不欲疏,疏則忘,忘則多失。勝不言,敗不語。振廉讓之風者,君子也;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高者無亢,卑者無怯。氣和而韻舒者,喜其將勝也。


心動而色變者,憂其將敗也。赧莫赧於易,恥莫恥於盜。妙莫妙於用松,昏莫昏於複劫。


凡棋直行三則改,方聚四則非。勝而路多,名曰贏局;敗而無路,名曰輸籌。皆籌為溢,停路為菳(金改巾)。打籌不得過三,淘子不限其數。劫有金井、轆轤,有無休之勢,有交遞之圖。弈棋者不可不知也。凡棋有敵手,有半先,有先兩,有桃花五,有北斗七。


夫棋者有無之相生,遠近之相成,強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傾,不可不察也。是以安而不泰,存而不驕。安而泰則危,存而驕則亡。《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 -




我朝善弈顯名天下者,昔年待詔老劉宗,今日劉仲甫、楊中隱,以至王琬、孫侁、郭範、李百祥輩,從皆能誦此十三篇,體其常而生其變也。


古人謂:“猶盤中去圓,橫斜曲直,系於臨時,不可盡知。而必可知者,是圓不絆出於盤也。”《棋經》,盤也;弈者,圓也。士君子無所用心,則可歡焉。



source :


[圍棋]棋經十三篇
http://www.haodoo.net/?M=m&P=B265:0


[圍棋]棋經十三篇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棋經

--

《圍棋棋經眾妙》與《圍棋發陽論》、《玄玄棋經》、《官子譜》被譽為世界圍棋死活四大經典名著。

《圍棋棋經眾妙》過去從未在我國出版過。它成書于公元1811年,原名叫  《棋經眾妙》,共分為四冊,由日本青藜閣出版發行,作者是日本著名圍棋手林元美。林元美(1778~1861)本姓舟橋,幼名源治,水戶人。除了這本 《棋經眾妙》之外,還著有 《棋經精妙》  和圍棋筆記  《爛柯堂棋話》等書。


解答圍棋死活題是增長棋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別是破解經典的死活題更是如此。 《圍棋棋經眾妙》按內容分為“生之部”、“死之部”、 “劫之部”、 “攻之部”、“追殺之部”、“盤渡之部”、“挖之部”、“點之部”、“刺之部”、“斷之部”、“征之部”等,共520題。


其中引用了一些《圍棋發陽論》、《玄玄棋經》、《官子譜)的題圖,出題的範圍相當廣泛,其難度和深度雖不及  《圍棋發陽論》,但無論是初、中級圍棋愛好者,還是具有相當水平的高段者,都能夠在解答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從而達到開拓思路、舉一反三、提高棋力的目地。

--


碁経衆妙. 林元美 (爛柯堂) 著 (日新館, 1882)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



 碁経衆妙 : 林元美 著 (大野万歳館, 1912)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12852



碁経衆妙. 林元美 (爛柯堂) 著 (日新館, 1882)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61149


囲碁玲瓏発陽論 : 井上因碩 著[他] (大野万歳館, 1914)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1183163


--
2.

囲碁玲瓏発陽論 : 井上因碩 著[他] (大野万歳館, 1914)





本因坊秀哉




《圍棋發陽論》(別名:不斷櫻)是由井上道節因碩撰寫的死活題集。成書於1713年。


井上家的原本歷來是只有家族內高級弟子可以閱讀的秘籍,但在一場大火中被毀[1]。後在1914年,在日本發行了最早的「大野萬歲館版本」,本因坊秀哉校訂和解說。


本因坊秀哉、十五世井上因碩:《囲碁珍瓏発陽論》,大野萬歳館,1914年

橋本昌二:《名作詰碁辭典 玄玄碁経と発陽論》誠文堂新光社,1976年

橋本宇太郎:《発陽論—死活の秘伝》山海堂,1980年(修訂版 2004年)

藤澤秀行:《囲碁発陽論》平凡社(東洋文庫),1982年

程曉流:《圍棋發陽論新解》,1988年

高木祥一:《囲碁発陽論》教育社,1990年



Mr.Kの悩める囲碁日記 >碁経衆妙に挑戦・死活の巻
http://mrkigo.sakura.ne.jp/gk_sikatuindex.html


Mr.Kの悩める囲碁日記 >碁経衆妙に挑戦・攻め合いの巻
http://mrkigo.sakura.ne.jp/gk_semeindex.html


碁経衆妙
https://tsumego.tasuki.org/books/gokyoshumyo-dbl.pdf


囲碁と無我自然体
http://blog.goo.ne.jp/mugashizenntai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漢學家孔復禮(Philip Kuhn) 逝世 終年83歲

漢學家孔復禮(Philip Kuhn) 逝世 終年83歲

漢學家孔復禮(Philip Kuhn) 逝世 終年83歲


今日下午5時許,漢學家魏希德(Hilde De Weerdt)在twitter上發佈消息,指著名漢學家孔飛力(Philip Kuhn)逝世,享年83歲。


孔飛力的學生、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教授方德萬(Hans van de Ven)事後證實消息。


孔飛力1933年9月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 ( John Fairbank),被認為是美國第二代漢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他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化系主任,獲得過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獎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孔飛力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近現代政治史和制度史,1990年代後轉入海外移民史研究。


代表作有《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叫魂:1768年的中國妖術大恐慌》、《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故鄉:海外華人歷史的思考》等。


source :


漢學家孔飛力逝世 終年83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china/20160215/54763102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saohua.com/shuku/lishi/jianqiaozhonguoshi/index.html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guoxue123.com/other/jq/qing1/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