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 - - 春秋董氏學 : 春秋旨第一 : 親德親親
親德親親
是故吳、 魯同姓也,鐘離之會不得序而稱君,殊魯而會之,謂其夷狄之行也。雞父之戰,吳不得與中國為禮。至於伯莒、 黃池 之行,變而反道,乃爵而不殊。召陵之會,魯君在是而不得為主,避齊桓也。魯桓即位十三年,齊、 宋、 衛、燕舉師而東,紀、鄭 與魯戮力而報之,後其日,以魯不 得遍避紀侯與鄭厲公也。
《 春秋 》常辭,夷狄不得與中國為禮。至邲之戰,夷狄反道,中國不得與夷狄為禮,避楚莊也;邢、 衛,魯之同姓也,狄人滅之,《 春秋 》 為諱,避齊桓也。當其如此也,唯德是親。《 觀德 》
德等也,則先親親。魯十二公,等也,而定、哀最尊。衛,俱諸夏也,善稻之會,獨見內 之,為其與我同姓也。吳,俱夷狄也,柤之會,獨先外之,為其與我同姓也。滅國十五有餘,獨先諸夏。魯、 晉,俱諸夏也。譏二名,獨先及之。盛伯、 郜子,俱當 絕,而獨不名,為其與我同姓兄弟也。出外者眾,以母弟出,獨大惡之,為其亡母背骨肉也。
滅人者莫絕,衛侯燬滅同姓獨絕,賤其本祖而忘先也。親等從近者始, 立適以長,母以子貴。先 “ 甲戌,己醜,陳侯鮑卒 ”,書所見也,而不言其暗者。隕石于宋五、六鷁退飛,耳聞而記,目見而書,或徐或察,皆以其先接於我者序 之。其於會朝聘之禮亦猶是。諸侯與盟者眾矣,而儀父獨漸進。鄭僖公方來會我而道殺,《 春秋 》致其意,謂之如會。
潞子離狄而歸黨以得亡,《 春秋 》謂之子,以 領其意。包來、 首戴、 洮、 踐土與操之會,陳去我,謂之逃歸。鄭處而不來,謂之乞盟。陳侯後至,謂之如會。莒人疑我,貶而稱人。諸侯朝魯者眾矣,而滕、 薛 獨稱侯。州公化我,奪爵而無號。吳楚國,先聘我者見賢。曲棘與鞌之戰,先憂我者見賢。同上
墨子之教,號稱 “ 尚同 ”,而必施由親始。佛教號 稱冤親平等眾生,同道而先度者,自其父淨飯王,其妻耶輸夫人,其子羅雲,其弟子阿難。 終日說法,雖備人天,實為諸比丘。不獨漢祖功臣,多出豐沛,光武佐 命,皆起南陽,杏壇教化,齊魯尤深:是天理之自然。孔子因其自然,而設條理耳。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康有為 - - 春秋董氏學 : 春秋旨第一 -- 奉天, 天子諸侯等殺, 立君書不書
康有為 - - 春秋董氏學 : 春秋旨第一 : 奉天, 天子諸侯等殺, 立君書不書
春秋旨第一 : 奉 天
奉 天
《 春秋 》之道,奉天而法古。《 楚莊王 》
《 春秋 》之序辭也,置王於春正之間,非曰上奉天施而下正人,然後可以為王也雲爾。《 竹林 》
《 春秋 》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 玉杯 》
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 》之大義也。同上
- - -
春秋旨第一 : 天子諸侯等殺
天子諸侯等殺
《 春秋 》立義,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諸山川不在封內不祭。有天子在,諸侯不得專地,不專封,不得專執天子之大 夫,不得舞天子之樂,不得致天子之賦,不得適天子之貴。君親無將,將而誅。大夫不得世,大夫不得廢置君命。立適以長不以賢,以貴不以長。立夫人以適不以 妾。天子不臣母后之黨。《 王道 》
- - -
春秋旨第一 : 立君書不書
立君書不書
《 春秋 》之法,君立不宜立不書;大夫立則書。書之者,弗予大夫之得立不宜立者也;不書,予君之得立之也。君之立不宜立者,非也。既立之,大夫奉之,是也。荀息、曼姑之所得為義也。《 玉英 》
譏賞罰不當
慶賞罰刑,各有正處,如春夏秋冬各有時也。四政者,不可以相干也,猶四時不可相干也。四政者,不可以易處也,猶四時不可易處也。故慶賞罰刑,有不行於其正處者,《 春秋 》譏也。《 四時之副 》
春秋旨第一 : 奉 天
奉 天
《 春秋 》之道,奉天而法古。《 楚莊王 》
《 春秋 》之序辭也,置王於春正之間,非曰上奉天施而下正人,然後可以為王也雲爾。《 竹林 》
《 春秋 》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 玉杯 》
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 》之大義也。同上
- - -
春秋旨第一 : 天子諸侯等殺
天子諸侯等殺
《 春秋 》立義,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諸山川不在封內不祭。有天子在,諸侯不得專地,不專封,不得專執天子之大 夫,不得舞天子之樂,不得致天子之賦,不得適天子之貴。君親無將,將而誅。大夫不得世,大夫不得廢置君命。立適以長不以賢,以貴不以長。立夫人以適不以 妾。天子不臣母后之黨。《 王道 》
- - -
春秋旨第一 : 立君書不書
立君書不書
《 春秋 》之法,君立不宜立不書;大夫立則書。書之者,弗予大夫之得立不宜立者也;不書,予君之得立之也。君之立不宜立者,非也。既立之,大夫奉之,是也。荀息、曼姑之所得為義也。《 玉英 》
譏賞罰不當
慶賞罰刑,各有正處,如春夏秋冬各有時也。四政者,不可以相干也,猶四時不可相干也。四政者,不可以易處也,猶四時不可易處也。故慶賞罰刑,有不行於其正處者,《 春秋 》譏也。《 四時之副 》
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 作經總旨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作經總旨
仲尼之作《 春秋 》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萬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故引史記,理往事,正是非,序王 公。史記十二公之間,皆衰世之事,故門人惑。孔子曰:“ 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 ”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貢、閔子、公肩子言其切,而為 國家賢也。其為切而至於弑君亡國,奔走不得保社稷。
其所以然,是皆不明於道,不覽於《 春秋 》也。故衛子夏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 春秋 》 ”。不學《 春秋 》,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擒殺於位,一朝至爾。苟能述《 春秋 》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 也。故世子曰:“功及子孫,光輝百世,聖王之道,莫美於恕。”故予先言《 春秋 》,詳己而略人,因其國而容天下。
《 春秋 》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 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齊侯。安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於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愛人之大者,莫大於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于吳,魯得意于齊,而 《 春秋 》皆不告,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
不愛民之漸,乃至於死亡,故言楚靈王、晉厲公生弑於 位,不仁之所致也。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 春秋 》貴之,將以變習俗而成王化也。故子夏言《 春秋 》重人。諸譏皆本此,或奢侈使 人憤怨,或暴虐賊害人,終皆禍及身。故子池言魯莊築台、丹楹刻桷,晉厲之刑刻意者,皆不得以壽終。
上奢侈,刑又急,皆不內恕,求備於人,故次以《 春秋 》緣 人情,赦小過,而《 傳 》明之曰“ 君子辭也 ”。孔子明得失,見成敗,疾時世之不仁,失王道之體,故因行事,赦小過,《 傳 》 又明之曰“ 君子辭也 ”。孔子曰: “ 吾因行事,加吾王心焉。”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其成敗以明順逆,故其所善則桓、文行之而遂,其所惡則亂國行之終以敗。
故始言大惡殺君亡國,終言赦小過。 是亦始於粗糲,終於精微,教化流行,德澤大洽,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少過矣。亦譏二名之意也。《 俞序 》
《 俞序 》得《 春秋 》之本,有數義焉。
以仁為天心。孔子疾時世之不仁,故作《 春秋 》,明王道重仁而愛人,思患而豫防,反覆於仁不仁之間。此《 春秋 》全書之旨也。
《 春秋 》體天之微,難知難讀。董子明其托之行事,以明其空言,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一國以容天下,而後知素王改制,一統天下,《 春秋 》乃可讀。法堯、 舜以待後聖。述子貢、閔子、子夏、曾子、子石、世子、公肩子、子池諸先師之傳,又以得《 春秋 》之傳授。可謂提要鉤元矣。
書必有序,以發明其意。序或自作,或同時人作,或後學作。《春秋》言微,孔子未能自序,賴後學發明之。後學明於《 春秋 》者,莫如董子。《 俞序 》者,《 春秋 》之序雲爾,故以冠此書之首。
《 春秋 》論十二世之事,人道浹而王道備。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參錯,非襲古也。《 玉杯 》
《 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系也,王化之由得流也。
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事 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幹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別嫌疑,異同類,一指也。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能,一指也。親近來遠,同 民所欲,一指也。承周文而反之質,一指也。木生火,火為夏,天之端,一指也。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加,天之端,一指也。
舉事變見有重焉,則百姓安矣。 見事變之所至者,則得失審矣。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則事之本正矣。強幹弱枝,大本小末,則君臣之分明矣。別嫌疑,異同類,則是非著矣。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 能,則百官序矣。承周文而反之質,則化所務立矣。親近來遠,同民所欲,則仁恩達矣。木生火,火為夏,則陰陽四時之理相受而次矣。
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 加,則天所欲為行矣。統此而舉之,仁往而義來,德澤廣大,衍溢于四海,陰陽和調,萬物靡不得其理矣。說《 春秋 》者凡用是矣,此其法也。《 十指 》
《 春秋 》,大義之所本耶!六者之科,六者之指之謂也。然後援天端,布流物,而貫通其理,則事變散其辭矣。故志得失之所從生,而後差貴賤之所始矣。論罪源 深淺,定法誅,然後絕屬之分別矣。立義定尊卑之序,而後君臣之職明矣。載天下之賢方,表謙義之所在,則見複正焉耳。幽隱不相逾,而近之則密矣。而後萬變之 應無窮者,故可施其用於人,而不悖其倫矣。《 正貫 》
故曰立義以明尊卑之分,強幹弱枝以明大小之職,別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義,采摭托意以 矯失禮,善無小而不舉、惡無小而不去以純其美,別賢不肖以明其尊。親近以來遠,因其國而容天下,名倫等物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賞善誅惡,而王澤洽。始於 除患,正一而萬物備。故曰“大矣哉其號”。兩言而管天下,此之謂也。《 盟會要 》
故《 春秋 》明得失,差貴賤,本之天。王之所失天下者,使諸侯得以大亂之說,而後引而反之。故曰“博而明,切而深”矣。《 重政 》
孔子明得失,差貴賤,反王道之本,譏天王以致太平。刺惡譏微,不遺大小,善無細而不舉,惡無細而不去。進善誅惡,絕諸本而已矣。《 王道 》
《 春秋 》采善不遺小,掇惡不遺大,諱而不隱,罪而不忽,正心以是非,正理以褒貶。喜怒之發,威德之處,無不皆中其應,可以參寒暑冬夏之不失其時而已。故曰“ 聖人配天 ”。《 威德所生 》
作經總旨
仲尼之作《 春秋 》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萬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故引史記,理往事,正是非,序王 公。史記十二公之間,皆衰世之事,故門人惑。孔子曰:“ 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 ”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貢、閔子、公肩子言其切,而為 國家賢也。其為切而至於弑君亡國,奔走不得保社稷。
其所以然,是皆不明於道,不覽於《 春秋 》也。故衛子夏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 春秋 》 ”。不學《 春秋 》,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擒殺於位,一朝至爾。苟能述《 春秋 》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 也。故世子曰:“功及子孫,光輝百世,聖王之道,莫美於恕。”故予先言《 春秋 》,詳己而略人,因其國而容天下。
《 春秋 》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 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齊侯。安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於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愛人之大者,莫大於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于吳,魯得意于齊,而 《 春秋 》皆不告,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
不愛民之漸,乃至於死亡,故言楚靈王、晉厲公生弑於 位,不仁之所致也。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 春秋 》貴之,將以變習俗而成王化也。故子夏言《 春秋 》重人。諸譏皆本此,或奢侈使 人憤怨,或暴虐賊害人,終皆禍及身。故子池言魯莊築台、丹楹刻桷,晉厲之刑刻意者,皆不得以壽終。
上奢侈,刑又急,皆不內恕,求備於人,故次以《 春秋 》緣 人情,赦小過,而《 傳 》明之曰“ 君子辭也 ”。孔子明得失,見成敗,疾時世之不仁,失王道之體,故因行事,赦小過,《 傳 》 又明之曰“ 君子辭也 ”。孔子曰: “ 吾因行事,加吾王心焉。”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其成敗以明順逆,故其所善則桓、文行之而遂,其所惡則亂國行之終以敗。
故始言大惡殺君亡國,終言赦小過。 是亦始於粗糲,終於精微,教化流行,德澤大洽,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少過矣。亦譏二名之意也。《 俞序 》
《 俞序 》得《 春秋 》之本,有數義焉。
以仁為天心。孔子疾時世之不仁,故作《 春秋 》,明王道重仁而愛人,思患而豫防,反覆於仁不仁之間。此《 春秋 》全書之旨也。
《 春秋 》體天之微,難知難讀。董子明其托之行事,以明其空言,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一國以容天下,而後知素王改制,一統天下,《 春秋 》乃可讀。法堯、 舜以待後聖。述子貢、閔子、子夏、曾子、子石、世子、公肩子、子池諸先師之傳,又以得《 春秋 》之傳授。可謂提要鉤元矣。
書必有序,以發明其意。序或自作,或同時人作,或後學作。《春秋》言微,孔子未能自序,賴後學發明之。後學明於《 春秋 》者,莫如董子。《 俞序 》者,《 春秋 》之序雲爾,故以冠此書之首。
《 春秋 》論十二世之事,人道浹而王道備。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參錯,非襲古也。《 玉杯 》
《 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系也,王化之由得流也。
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事 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幹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別嫌疑,異同類,一指也。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能,一指也。親近來遠,同 民所欲,一指也。承周文而反之質,一指也。木生火,火為夏,天之端,一指也。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加,天之端,一指也。
舉事變見有重焉,則百姓安矣。 見事變之所至者,則得失審矣。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則事之本正矣。強幹弱枝,大本小末,則君臣之分明矣。別嫌疑,異同類,則是非著矣。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 能,則百官序矣。承周文而反之質,則化所務立矣。親近來遠,同民所欲,則仁恩達矣。木生火,火為夏,則陰陽四時之理相受而次矣。
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 加,則天所欲為行矣。統此而舉之,仁往而義來,德澤廣大,衍溢于四海,陰陽和調,萬物靡不得其理矣。說《 春秋 》者凡用是矣,此其法也。《 十指 》
《 春秋 》,大義之所本耶!六者之科,六者之指之謂也。然後援天端,布流物,而貫通其理,則事變散其辭矣。故志得失之所從生,而後差貴賤之所始矣。論罪源 深淺,定法誅,然後絕屬之分別矣。立義定尊卑之序,而後君臣之職明矣。載天下之賢方,表謙義之所在,則見複正焉耳。幽隱不相逾,而近之則密矣。而後萬變之 應無窮者,故可施其用於人,而不悖其倫矣。《 正貫 》
故曰立義以明尊卑之分,強幹弱枝以明大小之職,別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義,采摭托意以 矯失禮,善無小而不舉、惡無小而不去以純其美,別賢不肖以明其尊。親近以來遠,因其國而容天下,名倫等物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賞善誅惡,而王澤洽。始於 除患,正一而萬物備。故曰“大矣哉其號”。兩言而管天下,此之謂也。《 盟會要 》
故《 春秋 》明得失,差貴賤,本之天。王之所失天下者,使諸侯得以大亂之說,而後引而反之。故曰“博而明,切而深”矣。《 重政 》
孔子明得失,差貴賤,反王道之本,譏天王以致太平。刺惡譏微,不遺大小,善無細而不舉,惡無細而不去。進善誅惡,絕諸本而已矣。《 王道 》
《 春秋 》采善不遺小,掇惡不遺大,諱而不隱,罪而不忽,正心以是非,正理以褒貶。喜怒之發,威德之處,無不皆中其應,可以參寒暑冬夏之不失其時而已。故曰“ 聖人配天 ”。《 威德所生 》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 春秋旨第一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春秋旨第一
孟子曰:“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蓋《 春秋 》所重在義,不在文與事也。吾有《 春秋改制在義 不在事與文考 》。夫《 春秋 》為文數萬,其旨數千,今雖不能盡傳,而《 公 》、《 穀 》及董子、劉向、何邵公所傳《 春秋 》之旨,略可窺焉。
凡傳記稱引《 詩 》、 《 書 》,皆述經文,獨至《 春秋 》,則遍周、秦、兩漢人傳記文史所述者,皆未嘗引文,但稱其義。故知《 春秋 》言微,與他經殊絕,非有師師口說之傳,不可得而 知也。今師說之傳,只有董、何二家。何氏為胡母生例,而漢人博士至嚴、顏二家,皆以董子為祖師。
今專繹董子之說,以求《 春秋 》之義。先敘作經總旨,而摭其 諸義附焉。其大義與微言不能分析,別為一篇,漢博士之學,庶幾存什一於千百耶。
春秋旨第一
孟子曰:“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蓋《 春秋 》所重在義,不在文與事也。吾有《 春秋改制在義 不在事與文考 》。夫《 春秋 》為文數萬,其旨數千,今雖不能盡傳,而《 公 》、《 穀 》及董子、劉向、何邵公所傳《 春秋 》之旨,略可窺焉。
凡傳記稱引《 詩 》、 《 書 》,皆述經文,獨至《 春秋 》,則遍周、秦、兩漢人傳記文史所述者,皆未嘗引文,但稱其義。故知《 春秋 》言微,與他經殊絕,非有師師口說之傳,不可得而 知也。今師說之傳,只有董、何二家。何氏為胡母生例,而漢人博士至嚴、顏二家,皆以董子為祖師。
今專繹董子之說,以求《 春秋 》之義。先敘作經總旨,而摭其 諸義附焉。其大義與微言不能分析,別為一篇,漢博士之學,庶幾存什一於千百耶。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自序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自序
苟非毛羽爪角之倫,有所行,必有道焉,有所效,必有教焉。無教者謂之禽獸,無道者謂之野人。道教何從?從聖人。 聖人何從?從孔子。孔子之道何在?在《 六經 》。《 六經 》粲然深美,浩然繁博,將何統乎?統一於《 春秋 》。
《詩》、《書》、《禮》、《樂》並立學官,統於 《春秋》,有據乎?據於《孟子》。孟子述禹、湯、文、武、周公而及孔子,不及其他;《 書 》惟尊《春秋》。
《 春秋 》三傳何從乎?從公羊氏。有據乎?據于孟 子。孟子發《春秋》之學,曰:“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取之矣。”《 左傳 》詳文與事,是史也,於孔子之道無與焉,惟《 公羊 》獨詳《 春秋 》之 義。
孟子述《春秋》之學,曰“《春秋》,天子之事也 ”。《 穀梁傳 》不明《 春秋 》王義,傳孔子之道而不光焉。惟《 公羊 》詳素王改制之義,故《 春秋 》之傳在 《 公羊 》也。
《春秋》文成數萬,其旨數千,大義烺烺然僅二百餘,脫略甚矣,安能見孔子數千之大旨哉!又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意者不足傳信乎!
《春秋緯》:“ 孔子曰:亂我書者董仲舒。 ”亂者,理也。太史公曰:“ 漢興,唯董生明於《春秋》。 ”兩漢博士,《 公羊 》家嚴彭祖、顏安樂皆其後學。劉向稱 董仲舒為王者之佐,雖伊、呂無以加。即劉歆作偽,力攻《 公羊 》,亦稱為群儒首。朱子通論三代下人物,獨推董生為醇儒。其傳師說最詳,其去先秦不遠。然則欲學《 公羊 》者,舍董生安歸?
雖然,《 公羊 》家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說,輒疑異之。吾昔亦疑怪之。及讀《 繁露 》,則孔子改制變周,以《 春秋 》 當新王,王魯絀杞,以夏、殷、周為三統,如探家人筐篋,日道不休。董子何所樂而誕謾是?董子豈愚而不知辯是?然而董子舉以告天下則是,豈不可用心哉!
吾以 董子學推之今學家說而莫不同,以董子說推之周秦之書而無不同。若其探本天元,著達陰陽,明人物生生之始,推聖人製作之源,揚綱紀,白性命,本仁誼,貫天 人,本數末度,莫不兼運。信乎!明於《 春秋 》,為群儒宗也。
然大賢如孟、荀,為孔門龍象,求得孔子立制之本,如《 繁露 》之微言奧義,不 可得焉。董生道不高於孟、荀,何以得此?然則是皆孔子口說之所傳,而非董子之為之也。善乎!王仲任之言,曰“ 文王之文,傳於孔子 ”,孔子之文傳于仲舒。故 所發言,軼荀超孟,實為儒學群書之所無。若微董生,安從複窺孔子之大道哉!
顧是書久不誦於學官,闕奪百出,如臨絕壑崩崖,無索,無鐵 梁,惟有廢然而返。又自古學變後,今為宋儒之學,視董生舊說如遊異國,語言不解,風俗服食宮室皆殊絕,或不求其本而妄議之,故二千年來,遂如泛太平洋而無 輪艦,適瀚海而無鄉導,徒爾向若而驚,望流沙而歎,人蹤幾絕。近惟得江都淩氏曙,為空谷足音,似人而喜,然緣文疏義,如野人之入冊府,聾者之聽鈞天,徒駭 瑋麗,不能贊一辭也,況於條舉以告人哉!
不量窾啟,數宗廟百官之美,因董子以通《 公羊 》,因《 公羊 》以通《 春秋 》,因《 春秋 》以通六經,而窺孔子之道本。昧昧思之,如圖建章之宮,寫《 霓裳 》之曲,豈有涯哉!庶俾學者亦竭其鑽仰之愚雲爾。好學深思之君子,其亦樂道之歟!
孔子 二千四百四十四年,光緒十九年 癸巳七月 南海康有為自序。
苟非毛羽爪角之倫,有所行,必有道焉,有所效,必有教焉。無教者謂之禽獸,無道者謂之野人。道教何從?從聖人。 聖人何從?從孔子。孔子之道何在?在《 六經 》。《 六經 》粲然深美,浩然繁博,將何統乎?統一於《 春秋 》。
《詩》、《書》、《禮》、《樂》並立學官,統於 《春秋》,有據乎?據於《孟子》。孟子述禹、湯、文、武、周公而及孔子,不及其他;《 書 》惟尊《春秋》。
《 春秋 》三傳何從乎?從公羊氏。有據乎?據于孟 子。孟子發《春秋》之學,曰:“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取之矣。”《 左傳 》詳文與事,是史也,於孔子之道無與焉,惟《 公羊 》獨詳《 春秋 》之 義。
孟子述《春秋》之學,曰“《春秋》,天子之事也 ”。《 穀梁傳 》不明《 春秋 》王義,傳孔子之道而不光焉。惟《 公羊 》詳素王改制之義,故《 春秋 》之傳在 《 公羊 》也。
《春秋》文成數萬,其旨數千,大義烺烺然僅二百餘,脫略甚矣,安能見孔子數千之大旨哉!又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意者不足傳信乎!
《春秋緯》:“ 孔子曰:亂我書者董仲舒。 ”亂者,理也。太史公曰:“ 漢興,唯董生明於《春秋》。 ”兩漢博士,《 公羊 》家嚴彭祖、顏安樂皆其後學。劉向稱 董仲舒為王者之佐,雖伊、呂無以加。即劉歆作偽,力攻《 公羊 》,亦稱為群儒首。朱子通論三代下人物,獨推董生為醇儒。其傳師說最詳,其去先秦不遠。然則欲學《 公羊 》者,舍董生安歸?
雖然,《 公羊 》家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說,輒疑異之。吾昔亦疑怪之。及讀《 繁露 》,則孔子改制變周,以《 春秋 》 當新王,王魯絀杞,以夏、殷、周為三統,如探家人筐篋,日道不休。董子何所樂而誕謾是?董子豈愚而不知辯是?然而董子舉以告天下則是,豈不可用心哉!
吾以 董子學推之今學家說而莫不同,以董子說推之周秦之書而無不同。若其探本天元,著達陰陽,明人物生生之始,推聖人製作之源,揚綱紀,白性命,本仁誼,貫天 人,本數末度,莫不兼運。信乎!明於《 春秋 》,為群儒宗也。
然大賢如孟、荀,為孔門龍象,求得孔子立制之本,如《 繁露 》之微言奧義,不 可得焉。董生道不高於孟、荀,何以得此?然則是皆孔子口說之所傳,而非董子之為之也。善乎!王仲任之言,曰“ 文王之文,傳於孔子 ”,孔子之文傳于仲舒。故 所發言,軼荀超孟,實為儒學群書之所無。若微董生,安從複窺孔子之大道哉!
顧是書久不誦於學官,闕奪百出,如臨絕壑崩崖,無索,無鐵 梁,惟有廢然而返。又自古學變後,今為宋儒之學,視董生舊說如遊異國,語言不解,風俗服食宮室皆殊絕,或不求其本而妄議之,故二千年來,遂如泛太平洋而無 輪艦,適瀚海而無鄉導,徒爾向若而驚,望流沙而歎,人蹤幾絕。近惟得江都淩氏曙,為空谷足音,似人而喜,然緣文疏義,如野人之入冊府,聾者之聽鈞天,徒駭 瑋麗,不能贊一辭也,況於條舉以告人哉!
不量窾啟,數宗廟百官之美,因董子以通《 公羊 》,因《 公羊 》以通《 春秋 》,因《 春秋 》以通六經,而窺孔子之道本。昧昧思之,如圖建章之宮,寫《 霓裳 》之曲,豈有涯哉!庶俾學者亦竭其鑽仰之愚雲爾。好學深思之君子,其亦樂道之歟!
孔子 二千四百四十四年,光緒十九年 癸巳七月 南海康有為自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