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 明- 陸雲龍
翠娛閣評選曹能始先生小品 明 曹學全
◇曹能始先生小品◇
序
卷一 序 引 記
卷之二 碑 文 傳 啟 書 疏 引 墓誌銘 祭文 跋
●曹能始先生小品題詞
士胸中不能往來古人眼底不能矌矚九點煙則其鬼必不大思必不遠論不必暢
故子長讀父書巳心有羲軒又必方舟匹馬曆九區核其事實擴其胸次史記一書遂為史宗
乃今則有曹能始先生也者先生弱冠通籍棲遲冷署得恣覽古今又以大行擁相如之傳跡幾半天下是之所詣目詣焉足之所不至而書所志者
目注而神會焉既集有一統勝志腹有十二代選詩業得一世之人物土風川岳形勝更又質千古興衰治忽臧否是非以大吾見遠吾思暢吾議論方寸之中千古四海具足
其為文章寧在子長下哉集不勝錄僅拔其小品之佳者要亦融千古治四海而出之者也峕
崇禎壬申冬日錢塘雨侯陸雲龍漫題
●翠娛閣評選曹能始先生小品卷一
錢塘陸雲龍雨侯選
閩中曹學全能始甫著
仁和陸府治玄功評
序
引
記
◆序◆
鄒汝愚先生遺稿序
古文自序
陳道掌日箋序
林初文詩選序
王生秋吃八哀序
尹恒屈詩序
閩中二子詩序
送呂參知分守河內詩序
丘生稿序
錢伯庸文序
洪崖遊稿序
洪汝含鼓山游紀序
- -
○鄒汝愚先生遺稿序
予觀古之思臣烈士。片言集字。取珍當時。垂範後世固重其人也歟而其言亦有足重者
夫忠烈之性得自天者獨完必有一段激昻直遂之氣蟠結於胸中而不可以抑遏恒先時而鳴觸事而發以期得當而報主佑匡世道有所建立于時
雖然世所不容而卒遇缺折其光芒陸離終不可以民沒要之君德為之一光而世道亦終賴焉或者譏其不善用。乃欲進之以道此非真知人者也亦非知言者也何則夫造物亦至大矣。中和之氣鹹備矣然使其光風霽日不寒不暑可以運四時而成歲功亦何必為驕陽冱陰雷電霜雪之迭見哉葢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極盛之中有至衰者伏焉人於微茫之表轉圜乎瞬息之中者烏能有濟此必非手足之力也猶夫造物之欲變化亦非累積之功也必其宣之於聲而發之於言者。
疾也故善知言者知其根心以及政事知其順理而成文章又知其無小大無古今而皆足以發之不與世俗同予觀蜀中鄒汝愚之遺稿。故自寥寥。而封事制義為詩為文鹹在焉。
夫先生之官非言官也其時則盛時也貶而至死之年尚不滿乎三十也真若賈長沙之痛哭流涕於漢庭而不能以一朝居屈子平之行歌自放于江潭而不能以一息忘者豈非忠烈之性自天植之也歟其所撰著神苞骨立有奇氣而無剩字不與世俗同又非由中之言足以發之也歟先生客死。
槁佚甚多。其友人順德守吳獻臣收之。僅見於此。今其同鄉張侍禦冏。思重刻以傳於世不可不為知所重矣
天下之危偏在厝薪積火上下括熙不知蠱壞已極。明者見未然豈是逞少年意氣一擊沾名者哉僅以直言推先生。誠是皮相
- -
○古文自序
曹子曰。古文時文無二理也秦漢之文無以異於今日之文也古之文也簡而質今之文也繁而無當古之文也。
序記傳贊之類各有根致今之文也不暇辨折祗成一論體古之文也是是非非義例甚嚴今之刻薄者隱譏誹闒茸者濫誇與而已矣然則謂予之文其能無剩語與。無變體與。
又能是非之當于人心與而俱未之能也是猶未免有時相也雖然此意不可不知而亦不可不存也噫凡事皆然甯獨文矣予既以舉業翻刻署中。與蜀生相切劘。複取其古文之近于時義者。
以廣之夫惟欲其與時文相近也則亦不厭其為時矣
高者苟且以狥求。異者阿趨以獻媚。狂譎者呌罵以博名。今安所得文字哉。若成論體猶是有體文字亦當亟取之
- -
○陳道掌日箋序
今之制義。大都似戰國策。韓非于殊乏雍容閒雅之度聊免拘迂腥腐之氣然驟而觀之則夫意見層生鋒棱迭出若見以為可喜倘合數人。
人數篇而覆之乃不覺其坑塹之墜伎倆之窮湏令急吐之而後已何者真趣少也講章家乃制義之根抵輕生而治講章者十無二三矣
經生而不治講章猶農夫之不治穀種醫者之不究病源也欲其有收而奏効。不亦難乎。然講章必求為可解。
而今之制義必求為不可解講章必求肖聖賢之吻而今之制義必求肖申韓辨士之吻出門而分途久矣。
治之不必効而不治反可以鬪捷此其所以轉不相關也但講章家亦易落套其於理趣本自茫然而好為新奇之說以惑人要之皆昔人之唾餘亦非獨得之見也
乃自為惑而以惑人者也子觀陳道掌之日箋不拘拘於字櫛而句剖者。或用古語或用微言。以剖證之而自有躍然之妙葢理以日新機以時現自然不落坑塹中謂經生之於是取精多也可。
謂道掌之自成一家言也亦可
只在尺幅中看風氣何曾在講章上論是非不鴻之流。雖使蕩成波濤。漾成紋縠瞬息耳。作瞬息之業。而不必求聖賢之心。柰何相於惑已耳。
- -
○林初文詩選序
夫士之有才猶女之有色必其修之于身藏之於家者非一日矣而後為玉帛之所致。媒氏之所營也。苟其上乏明王之夢。而下鮮君子求則甘於枯稿無用不敢自表見不然。
士有才而必用女有色而必售則知己不足重而入宮不見妬矣得乎哉閩中有林初文、孝廉者才士也。其在公車也不欲以庸孝廉自處好為人排難角色紛乃以無心獲罪于獄中作文若干首。
司寇謝公大奇之。而察其非罪也。出之於縲絏之中君又恥於失其故物不欲乞恩求複遇有遼海之役。累上書進奇策。
不報又以時事詘於兵食願以其身列戎行練甲兵固根本之地為一旦備緩急竟為疾者所繩。觸憲而死
噫亦足悲矣今天下本無事也即有事矣未嘗乏人也一事之起千百人之功名也丏之者眾而持之者有矜色肯授一不相知之人乎我以計畫幹之。
彼亦謬為傾倒而目曰才士才士者不用之扃鐍也間得一二策善且襲為已有唯恐我之在傍見之尚欲求用乎予大悲夫君之不早見也予不獲與君遊。
而後乃與君之子遊。因是以悲君。君獄中之文。予少時見之。其為文也多所自況葢亦灼灼於事理矣其不免命也君之詩蛾眉篇最著。司寇以之自比。
海月賦者。予與君之子相見。乃得讀之竊歎司寇為知言他所作多散佚。君之子褒輯一帙。梁溪尤君時純付諸梓。以序問予。予拈其數語。如客情似春草無處不堪生春風與柳樹。
年年是故人無家逢寺好多病見僧親曉煙常帶雨夜月忽啼禽春好年年晚月寒夜夜秋。行人遙指點。道是古幽州。野水上道路。涼風吹衣裳。獨憐山寺月相送海門秋千山風雨裡。
一任子規啼。皆紀酸楚。寥落可詠可傳益想像其有才不偶之狀而汲汲知己于世也或曰初文之詩所見稱者。謝得其大。而子得其細。尤得其全。而子得其偏。
是予前媿司寇。而後媿時純矣。時純者亦與君之子遊者也。
莫疑頻按劍盡世是荊王知忌我者猶是知我者也讀其策而不知其雲何。且才士之鋒不免有失之詡與亢處。安望世容之也。 先生謂得一二善而襲之。是猶以臧孫之賢待世。
- -
○王生秋吃八哀序
夫宋玉有悲秋之賦。獨取別懷。隱侯有八詠之章。非關一序。惟情以相生故文之不嫌於互見也信州王生常以無衣之客為無家之游于時朱明既謝。
素節攸興霖雨泥而成露落葉藉乎衰草啇飆涼月對之能無斷腸旅鴈候蟲聞之能無墜淚悲哉秋乎雖更四序以代移若為一人而增慘也於是援筆抽緒。而吟八章。命意則新。體裁仿古。
夫秋則哀矣而哀以禁之心則鬱矣而聲以暢之雖比咸陽布衣。情異千乘。而要客舍馮驩。悲同一劍雲爾。
雋爽之氣。更肅於秋。
- -
○尹恒屈詩序
語雲千里一士。比肩而立志難得也餘數奔走道路。游於山川間未嘗不亟求友之思而危獨立之歎也。去年從豫章來登匡廬。泛彭蠡。淩天門。躡採石。秋盡始抵秣陵。遇蜀尹武部恒屈。恒屈已有先容予者。
見遲良久。余驟而得恒屈而後喜可知也於是予與恒屈稱莫逆予本投閑恒屈好懶予性佞佛恒屈清齋其為趣況一也予之所友恒屈之友恒屈之友即余之友其為交遊一也臨池談藝必盡短長對奕銜杯迭為勝負其為犄角一也高臺流水引眺何極春花秋月命賞都遍其為留連一也夫人也因其所同而同之則莫不同矣
因其所異而異之則莫不異矣予與恒屈之為人有不期同而同者焉而其為詩惟日求異以致其同者焉今恒屈之詩何如哉其在楚者非乎在蜀者也在金陵者非乎在楚者也葢駸駸日異而歲不同矣古之人如是也其可量乎哉予乃走數年。
往來幾千里。始見此人耳。恒屈今別去。將歸蜀。遡流□上。直指江源其自三山九華以至潯陽鍾蠡之間則餘去年未見恒屈時路也其自武昌荊門以至巫峽綿官之鄉則恒屈昔年未見余時路也風景不同山川如昔懷人天末扣舷而歌予知又有不容已於言者矣
妙在求異以致其同方得成一家言不則失卻自已面目矣
- -
○閩中二子詩序
閩中二子。皆布衣之徒也。言詩者。曷以多稱布衣雲葢其窮而易苦心便一無軒冕束縛便二無俗客繁禮便三無典要期會便四挾此四者之便又懼其卑而易沒狎而不貴也則不得不托之游於以揆山川之形察物宜之變攬跡于古人尋盟于時彥使其道有所寄焉不至於湮滅而不稱夫有所托矣則游遊則我與物交交則其情動其情動又烏已於言此二子之詩所為作也夫二子者亦嘗之燕矣。
之秦矣。之齊之楚矣。之吳之越矣。其所如多不合而窮在一介行李。屝屨之往來也而無束縛在不好干謁其天性然而無俗客繁禮在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而無典要期會在故其賦也。
有以扼其奇其體物也有以奪其象其懷古也愴乎其悲其命侶也篤乎其誼葢不能漫然而無托則不能獨立而無偶不能獨立而無偶則不能塊然而無情如是而言。謂之有孚。孚則貞吉而悔亡矣。
而游之時大矣哉。是故易損之三爻曰。一人行則得其友二子似之同人之第五爻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是集有焉二子者。林叔度吳元翰。皆莆人。
布衣之詩不懼其狎懼其卑瑣狹隘遊以暢之更能藐大人以自得之豈難巨擘一時。
- -
○送呂參知分守河內詩序
夫世家之子。青妙之年或貴而不文文而不美或自好有餘而鮮適用之才或容人不足而致虛憍之誚葢缺焉者多而兼焉者少矣余姚呂公者。南國良金。會稽美箭。業傳韋氏。經習戴生。
夙負賈誼之名。遂登郤詵之第。潘安入洛。果擲盈車。衛玠度江。人觀如堵宣城理郡何如謝朓風流吏部參司便擬山濤識度燕台駿骨朝費黃金趙郡蛾眉夜分白璧潯陽司馬漫聞江上琵琶滁邑醉翁豈在杯中面蘖共推何遜之句梅裡香生匪同漁父之歌蘆中餓活長安直北無蔽日之浮雲大江以南破長風於巨浪者矣
茲者河東鄴郡、即古秦魏之咽喉也林慮上黨。即古趙晉之枕臂也自昔聞之其地為重以今藩之其人實難僉議曰籲公足使也天子曰可爾其行矣夫地名覃懷斯底亶懷之化水稱沇濟遂成允濟之功少室之花一歲而三開天壇之樹千年而不壞韓陵片石。猶堪共語。衛水百泉。政可清歌以佑音識曲之人憐賣履分香之伎豈能無遺憾於銅雀玳樓而徘徊于繐帷井幹也與於是不佞為序而歌之。
詩曰之子領眾妙。群有罔不和。辟如珪璋美詎分在邦家鼓瑟調既均。俗耳猶不嘩。況稱同心者。篤契當如何。眷言將行邁。
。予不嗟跎。嚴霜澤揚斾。朔風翼鳴笳。繁華洛陽道。岌嶪太行車。覽魏入鄴都。涉衛自朝歌。雖則盈古思。亦雲離念多。所願崇德音。仰用答恩波。
愽而不膠。豔而不俳。有裘馬五陵之態。
- -
○丘生稿序
餘去年潞河與丘生別。生以其所作文。欲餘題數言。余第應之而已未有以複也茲間關自長安來。訪余於雞鳴山下。
索之不置餘念別生一年所矣日之不能不逝也地之不能不遷也友朋之不能無聚散時事之不能無低昻也獨吾兩人相對慰藉如平生詎能忘情哉情之所關則亦聊為記之而已後之為夢寐為感慨未必不因之矣若生之文。
是非可否則生以為如是而餘未必以為如是也餘以為如是而人又未必以為如是也餘鳥能定之
言外殊有春秋。知無枉筆。無阿心。亦一作文閃法也。
- -
○錢伯庸文序
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及其執茶對坐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重複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為數句
以一字為數位不死不活希圖延場及其當唱之處則又草草讀過而已噫此所謂時套也今之作揖不如是。則人必恠之。唱曲不如是。
則無人擊節賞音作文之趨於時尚亦如是矣其病在於無師友傳授而少浸潤之于義理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錢生伯庸。其家師于岳水部之初。
其至金陵。以之初書謁見於予。子觀其人。不為時俗所染豈非欲隨地求師而汲汲于義理者予媿淺率。不足以答伯庸。伯庸歸試以其文質之爾之初之初之作人無時套者也其論文亦如之
向文習於恠。自是不相知強作相知語更如逢人輒唱大江東去近則轉紆徐將無近是乎此序似為今時之藥
- -
○洪崖遊稿序
遊山澤。觀魚鳥。至樂事也。比之遊仙焉夫能遣除萬慮任情獨往雖峭壁絕岩迅灘飛瀨與夫猿狖之區百鳥之所解羽宋寥危栗無非寓目佳境者則其心虛而神適也
心虛則神舍之神之所舍精華出焉故宜靈秀吊詭。要眇弘肆如太虛之浮雲任其卷舒如洪海之應龍恣其變化則神之所為也
藉令有一芥蔕於其胷中雖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近在目前不啻隔數塵矣況能形之詩歌傳之好事者乎予性喜遊。遇名山川莫不裡糧駐屐者久之。
今年過南州。尋仙洪崖。會霖雨彌旬。不得窮其幽勝。獨取所謂蕭峰洪井諸處。一寓目焉。返棹入城。問南州作者。亦有游洪崖詩否。則于友人郁儀氏所。
得文明宗侯詩一卷而讀之未始不反復三歎於斯人之先獲我心也文明以王孫貴游。不耽歌台舞榭。而山澤是樂固已奇矣遊而形之歌詩詩輒秀色與西山競爽非胷中空洞神相為用者能之乎。
顧文明今則已矣。其所不朽者在是。而諸公子雅好文。因郁儀氏索餘以言。故書是而歸之正謂禽向之侶不必在今日耳
不直令川岩生色。又且令拈朽生光。
- -
○洪汝含鼓山遊紀序
作文惟遊山紀最難。未落筆時搜索傳志鋪敘程期洋洋纚纚堆故實于滿紙但數別人財寶而已于一種遊情了不相關即移之他處遊亦可移之他人遊
亦可拘而寡韻與泛而不切病則均焉紀遊如作畫。畫家必湏摹古間複出已意著色生采自然飛動及乎對境盤礴往往難之乃以為畫不必似葢遠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則礙理兩不入耳法既不傷于境複肖又何以似為病也友人洪汝含氏。
作鼓山游紀餘讀之。初若不汲汲于遊者。或為嵐翠招之或為友朋動之或自崕而返或登頂者再惟隨其興之所適及乎境之所奏故其為紀亦不為傳志
故實之所窘縛與夫年月裡數之所役使神情滿足。氣色生動。嘻笑戲謔。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筆術奪難肖之畫工此所為合作也傳詩之葛覃曰。
葛者婦人之所有事也。為是詩者。詠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聞見。言其樂從事於此也。噫汝含氏之遊。可謂樂矣。是宜紀。
遊紀。紀我之遊也援大人以示榮掠故吻以成句。自己何在。要使自我出奇。遂令山靈易面。則不憂不切。不憂寡韻矣。
- -
◆引◆
題黔陽公配吳母畫意小引
○題黔陽公配吳母畫意小引
祝辭多溢而祝內行之辭尤易溢葢詩稱無儀。易主中饋。聖人之所期望誦說於閨閫者。如是而已。愚不暇遠引。但嘗獲閱嘉隆間誥命。如某官封贈其母。則曰某氏。
以子某官封。如妻則曰以某官封其妻某氏而已不至如今日之駢偶雕繢洋洋纚纚以王言為鞶帨也予閩中風俗。父母年五六十以上。其親戚通家子侄。率科斂為軸。上下四旁。刺繡緣金。
璀璨奪目。甲於海內。幾損中人產之半。而貨文字於餖飣家冐大老銜而用之計乞文之費不能敵制軸百之一而其所為文者與其人了不相蒙彼皆效尤。
以自揚詡。稱盛事。予乍見之輒為赤頰而汙背久則付之一咲而已予故友黔陽令吳髻石元配某孺人者。既從夫以貴。又廸其子幹克成。
春秋周甲。禮獲稱觴。而次郎汝鳴。不欲效世俗之所為。乃訪清漳楊君善繪事。圖列松栢女蘿桃萱芝蘭之類。不踰尺幅。生機勃勃。
無寒燠朝暮而常新視諸雕繢鞶帨無情而速朽者不大相徑庭耶夫松栢女蘿堅貞而纏綿者也萱喻比堂之義桃征久熟之期芝蘭以志子孫之遶膝而盈階屬詞比類若固有之譬諸草木猶臭味也汝鳴之友。通家子侄。各賦一題。予輒喜。為之弁。
原無可書安得使言與人稱雖然。還恐文不能如軸之璀璨也。
- -
◆記◆
春風樓記
遊武夷記
○春風樓記
夫山詘水贏則能蕩之而來壑深舟固則或負之而去故樓居為仙人之所好而水上為智者之至樂也餘今年客豫章。住在東湖。友人李雲將氏。門楣相對。一呼即集。時坐春風樓中。
春風樓者。其尊人孟幹公之所創也。孟幹一代風流。千秋命賞銅雀春深瑤台月滿嘗有春風微籟被之弦管抽其景光矣至今煙霜傍岓猶疑綺障之施鳬鶴浮波尚作清音之和者也雲將屬餘所以記之。余見東湖之水。信乎吐吞城郭。而噓吸風雲者誰家別業若個良工袛似秦蛾背鏡孰日夬黛光吳駟過門徒看練影者哉春風樓若為東湖而設而湖遂得為此樓有也層構既崇。
八窓自豁。堂麗而華。房密而曲。集珠履之上賓。擁翠鈿之佳婦玉杯範雪銀燭擎煙中無不有。外別一區天井載浮空郎受浸樹勢半欹苔痕盡染既風生其薦爽雖月晦而駐明東西兩岓。
俱有長垣。為公府之所築乃為我而隔市塵矣西山逶迤而來猶窺一抺似露半眉落日倒景則出金翠之盛妝也南面相對。其為長堤高柳者。
杏花樓耶雲日在杏花樓時作支色其在柳樹之上依稀柳色也東南水特寬地勢若少缺湖中島嶼。有蘇公亭峙之望此輒有無窮之想餘一夕與雲將泛小艇問其處西山霞氣蒸人中流聞蕭鼓聲渺渺自空墮回視春風樓如在蓬島而我輩已神仙中人矣。
紅嬌白媚。同笑春風。翠瓦朱楹。高侵碧落。
- -
○遊武夷記
以七夕前一日發建溪。百里抵萬年宮。謁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漢祀壇。即武帝時所謂以幹魚薦武夷者也。泛舟溪上。
可以望群峯巍然首出為大王次而稍廣為幔亭按志魏子騫為十三仙地主。築升真觀於峯頂。有天鑒池摹鶴岩諸勝。以始皇二年。架虹橋而宴曾孫。
奏人間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絕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蟬咽哀草矣玉女兜鍪之下。數裡為一線天。道經友定故城虎為政遊人不敢深入兩崖相闔者裡許。中露天光僅一線。
有風洞白玉蟾斬蛇於此。今祠之而肅殺之氣猶存雲。移舟過大藏峯。踵禦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葢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渡隔岸。
謁朱子所讀書。拜其遺像。徘久之。以一徑入雲窩。陳丹樞修煉之所。存其石灶。出大隱屏以西。登接筍木梯鐵繿之路視上則恐錯趾視下則恐眩目。幹盤而度龍眷。
乃有仙奕亭可憩修竹鳴蟬之外黃冠啟閉于丹房而已天遊雖稱崔嵬過之然迢逓可肩輿入。登一覽台。於是三十六峯之勝可屈指數矣。覆命舟裡許。
過隘嶺為陷石堂小橋流水之中度石門而桑麻布野雞犬聲聞依稀武陵之境乎於是望鼓子峯相近。穿修篁五裡木石棧道相為鉤連叩岩石逢然作鼓聲岩下為吳公洞。
洞旁為道院。是游凡以次達九曲矣乃歸萬年宮。從山麓走二十裡。游水簾亂崖飛瀑而下衣居入翠微盡濕以別澗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學佺曰余考武夷祀曲志。詳哉其言之。則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從來矣。始皇遺方士徐市求僊海上。而武夷不少概見。何以故又按魏子騫遇張湛十三仙。
及宴曾孫。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後無聞焉。夫山靈之不以此易彼明矣。語雲遺榮可以修真。是之謂夫。
穿林度壑。目心搖槩能出之毫榰。
- -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5/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121953947-明人小品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tcmbck
晚明二十家小品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559056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90455
媚幽閣文娛
1-作義要訣-元-倪士毅
2-古小說鉤沉--
3-古文關鍵-宋-呂祖謙
4-古文小品咀華-清-王符曾
5-墨莊漫錄-宋-張邦基
6-師友談記-宋-李廌
7-捫虱新話-宋-陳善
8-文原-明-宋濂
9-文史通義-清-章學誠
10-文學小言--王國維
11-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
12-文心雕龍義證--
13-文心雕龍張立齋考異--張立齋
14-文心雕龍集校--
15-文摘-明-何心隱
16-文章精義-宋-李耆卿
17-文章緣起-梁-任昉
18-文說-元-陳繹曾
19-眉廬叢話-清-況周頤
20-竇存-清-胡式鈺
21-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22-藝舟雙楫-清-包世臣
23-藝苑卮言-明-王世貞
24-荊溪林下偶談-宋-吳子良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六朝文絜 11. 燈賦:庾信
六朝文絜 11. 燈賦:庾信
《卷一 燈賦》 作者:庾信
九龍將暝,三爵行棲,瓊鉤半上,若木全低。窗藏明於粉壁,柳助暗于蘭閨。
翡翠珠被,流蘇羽帳,舒屈膝之屏風,卷芙蓉之行障。卷衣秦後之床,送枕荊台之上。
乃有百枝同樹,四照連盤,香添然蜜,氣雜燒蘭。燼長宵久,光青夜寒。
秀華掩映,蚖膏照灼。動鱗甲於鯨魚,焰光芒於鳴鶴。蛾飄則碎花亂下,風起則 流星細落。
況複上蘭深夜,中山醑清。楚妃留客,韓娥合聲。低歌著節,《遊弦》絕鳴。
輝輝朱燼,焰焰紅榮。乍九光而連采,或雙花而並明。寄言蘇季子,應知餘照情。
- -
六朝文絜 12.對燭賦:庾信
《卷一 對燭賦》作者:庾信
龍沙雁塞甲應寒,天山月沒客衣單。燈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針覺最難。刺 取燈花持桂燭,還卻燈檠下獨盤。
鑄鳳銜蓮,圖龍並眠。燼高疑數剪,心濕暫難然。銅荷承淚蠟,鐵鋏染浮煙。本知雪光能映紙,複訝燈花今得錢。
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傍垂細溜,上繞飛蛾。光清寒入,焰暗風過。楚人纓脫盡,燕君書誤多。夜風吹,香氣隨。郁金苑,芙蓉池。
秦皇辟惡不足道,漢武胡香何物奇?晚星沒,芳蕪歇,還持照夜遊,詎減西園月!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卷一 燈賦》 作者:庾信
九龍將暝,三爵行棲,瓊鉤半上,若木全低。窗藏明於粉壁,柳助暗于蘭閨。
翡翠珠被,流蘇羽帳,舒屈膝之屏風,卷芙蓉之行障。卷衣秦後之床,送枕荊台之上。
乃有百枝同樹,四照連盤,香添然蜜,氣雜燒蘭。燼長宵久,光青夜寒。
秀華掩映,蚖膏照灼。動鱗甲於鯨魚,焰光芒於鳴鶴。蛾飄則碎花亂下,風起則 流星細落。
況複上蘭深夜,中山醑清。楚妃留客,韓娥合聲。低歌著節,《遊弦》絕鳴。
輝輝朱燼,焰焰紅榮。乍九光而連采,或雙花而並明。寄言蘇季子,應知餘照情。
- -
六朝文絜 12.對燭賦:庾信
《卷一 對燭賦》作者:庾信
龍沙雁塞甲應寒,天山月沒客衣單。燈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針覺最難。刺 取燈花持桂燭,還卻燈檠下獨盤。
鑄鳳銜蓮,圖龍並眠。燼高疑數剪,心濕暫難然。銅荷承淚蠟,鐵鋏染浮煙。本知雪光能映紙,複訝燈花今得錢。
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傍垂細溜,上繞飛蛾。光清寒入,焰暗風過。楚人纓脫盡,燕君書誤多。夜風吹,香氣隨。郁金苑,芙蓉池。
秦皇辟惡不足道,漢武胡香何物奇?晚星沒,芳蕪歇,還持照夜遊,詎減西園月!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Labels:
心經,
文章軌範,
王陽明,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汪精衛--雙照樓詩詞藁,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媚幽閣文娛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1. 在晚明文學發展進程中,小品文的創作佔據著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時代特色。顧名思義,小品文體制較為短小精練,與“舂容大篇”相區別。體裁上則不拘一格,序、記、跋、傳、銘、贊、尺牘等文體都可適用。
小品文在晚明時期趨向興盛,與當時文人文學趣味發生變化有著重要的聯繫,人們的欣賞視線從往日莊重古板的 “高文大冊”,轉移到了輕俊靈巧而有情韻的“小文小說”,從而擴大了小品欣賞的讀者群和創作的數量,一些小品文的選本和以小品命名的文集也隨之出現。
晚明小品文內容題材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趨於生活化、個人化,不少作家喜歡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狀貌及趣味,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如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有這樣的記述: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 餘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
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馀裡。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增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這是一篇賞玩杭州西湖六橋一帶春景的遊記,篇中不僅描繪了山水花草的美景,游春仕女的艷態,而且點出 “花態柳情,山容水意” 怡人心目的樂趣。作者將“山僧遊客”看作是享受自然美景的對象,顯示出清雅閒適的審美情調。
對個人遊賞生活的投入和樂於在作品中給予表現,從另一個方面增強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鑑賞美的能力,提高了遊賞小品的藝術價值,特別是一些表現自然美景與賞玩情懷的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更趨雅緻、自然。
如袁中道《遊荷葉山記》寫荷葉山晚景:“俄而月色上衣,樹影滿地,紛綸參差,或織或簾,又寫而規。至於密樹深林,迥不受月,陰陰昏昏,望之若千里萬里,不可測。劃然放歌,山應谷答,宿鳥皆騰。” 以素雅簡練的筆觸 展現了晚間幽寂蕭森的山景。
袁宏道《天池》描繪蘇州山郊春景:“時方春仲,晚梅未盡謝,花片沾衣,香霧霏霏,瀰漫十餘里,一望皓白,若殘雪在枝。奇石艷卉,間一點綴,青篁翠柏,參差而出。” 作者抓住梅、竹、柏的色彩對比,渲染自然景緻所散發的春天氣息,給人以清新幽雅的美感。
--
2.
在表現生活化、個人化情調的遊賞之作中,張岱(1597~1679)的作品尤顯出色。他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與《 郎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明人祁彪佳說他“筆具化工,其所記遊,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 西湖夢尋序》)。
像《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都是為人稱道的名篇。現節錄《西湖七月半》為例: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蕭鼓,峨冠盛筵,燈火優,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奕,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閒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
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臍入人叢,昭慶斷橋,梟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
其一,小船輕幌,淨几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文章屬追憶之作,借摹繪西湖遊人情態,烘托繁麗熱鬧的生活氣氛,刻畫可謂生動傳神,細緻入微,層層的白描文字中夾雜著作者醉戀於昔日 “繁華靡麗” 生活的懷舊情緒。
- -
3.
生活化、個人化的特點,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從平常與細瑣處透露出作家體察生活涵義、領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
王思任(1574~1646)《屠田叔笑詞序》:“ 王子曰:笑亦多術矣,然真於孩,樂於壯,而苦於老。海上憨先生者老矣,歷盡寒暑,勘破玄黃,舉人間世一切蝦膜傀儡馬牛魑魅搶攘忙迫之態,用醉眼一縫,盡行囊括。日居月儲,堆堆積積,不覺胸中五嶽墳起,欲嘆則氣短,欲罵則惡聲有限,欲哭則為其近於婦人,於是破涕為笑。”
屠田叔即晚明文人屠本(自號憨先生),序文以“笑”著眼,從屠氏《笑詞》中細細體味出作者“胸中五嶽墳起”的真正創作心態,道盡所謂 “笑” “苦於老”的涵義,意味深長。而王氏的《遊慧錫兩山記》則寫到另一種風情:“居人皆蔣姓,市泉酒獨佳。有婦折閱,意閒態遠,予樂過之。……至其酒,出淨磁,許先嘗論值。予丐冽者清者,渠言'燥點擇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
一個是希望買到 “冽者清者” 好酒的酒客,一個是善於經營與周旋的賣酒婦,兩者的言語舉動構成一幅平常而意趣橫生的生活小景,語言也風趣放達。
張岱《王謔庵先生傳》說王思任:“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 上面這篇小文似能反映他性情之一二。
- - -
4.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個特點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實感,不論是描寫個人日常生活,表達審美感受,還是評議時政,抨擊穢俗,時有胸臆直露之作。張岱《自為墓誌銘》以坦露的筆法寫出自己年輕時“極愛繁華”的生活經歷,且不論這種生活態度的是與非,客觀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個真我的形象,不帶虛浮習氣。
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闡述的 “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 的道理,無所隱諱地表露出崇尚 “ 無拘無縛” 、“ 率心而行 ” 的真實心態。而王思任的《讓馬瑤草》則顯出 “ 筆悍而膽怒,眼俊而舌尖”(張岱《王謔庵先生傳》)的風格。
馬瑤草即南明權相 馬士英,瑤草為其字。文章痛斥了馬士英專權禍政 以及南明政權覆滅之際奔逃自脫的行徑,其中寫道:“當國破眾散之際,擁立新君,閣下輒驕氣滿腹,政本自出,兵權在握,從不講戰守之事,而但以酒色逢君,門戶固黨,以致人心解體,土氣不揚。叛兵至則束手無措,強敵來則縮頸先逃,致令乘輿遷播,社稷丘墟。觀此茫茫,誰任其咎!”
詞意慷慨直率,淋漓犀利,作者胸中積藏的激憤昂直之氣躍然紙上。
晚明時期小品作者層出,除上面提到的這些文人之外,像劉侗、祁彪佳、湯顯祖、馮夢龍等人都是當時較有成就的名家。
晚明小品文創作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一直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周作人曾稱讚張岱等人的小品“別有新氣象,更是可喜”(《再談俳文》)。
林語堂則從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等人文風中品味出 “幽默閒適” 的趣尚而加以提倡。可以看出晚明小品文在這些現代作家文學觀念和創作中打上的某些印記。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5/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121953947-明人小品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tcmbck
晚明二十家小品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559056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90455
媚幽閣文娛
媚幽閣文娛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1. 在晚明文學發展進程中,小品文的創作佔據著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時代特色。顧名思義,小品文體制較為短小精練,與“舂容大篇”相區別。體裁上則不拘一格,序、記、跋、傳、銘、贊、尺牘等文體都可適用。
小品文在晚明時期趨向興盛,與當時文人文學趣味發生變化有著重要的聯繫,人們的欣賞視線從往日莊重古板的 “高文大冊”,轉移到了輕俊靈巧而有情韻的“小文小說”,從而擴大了小品欣賞的讀者群和創作的數量,一些小品文的選本和以小品命名的文集也隨之出現。
晚明小品文內容題材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趨於生活化、個人化,不少作家喜歡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狀貌及趣味,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如袁宏道的《晚遊六橋待月記》有這樣的記述: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 餘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
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馀裡。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增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這是一篇賞玩杭州西湖六橋一帶春景的遊記,篇中不僅描繪了山水花草的美景,游春仕女的艷態,而且點出 “花態柳情,山容水意” 怡人心目的樂趣。作者將“山僧遊客”看作是享受自然美景的對象,顯示出清雅閒適的審美情調。
對個人遊賞生活的投入和樂於在作品中給予表現,從另一個方面增強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鑑賞美的能力,提高了遊賞小品的藝術價值,特別是一些表現自然美景與賞玩情懷的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更趨雅緻、自然。
如袁中道《遊荷葉山記》寫荷葉山晚景:“俄而月色上衣,樹影滿地,紛綸參差,或織或簾,又寫而規。至於密樹深林,迥不受月,陰陰昏昏,望之若千里萬里,不可測。劃然放歌,山應谷答,宿鳥皆騰。” 以素雅簡練的筆觸 展現了晚間幽寂蕭森的山景。
袁宏道《天池》描繪蘇州山郊春景:“時方春仲,晚梅未盡謝,花片沾衣,香霧霏霏,瀰漫十餘里,一望皓白,若殘雪在枝。奇石艷卉,間一點綴,青篁翠柏,參差而出。” 作者抓住梅、竹、柏的色彩對比,渲染自然景緻所散發的春天氣息,給人以清新幽雅的美感。
--
2.
在表現生活化、個人化情調的遊賞之作中,張岱(1597~1679)的作品尤顯出色。他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與《 郎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明人祁彪佳說他“筆具化工,其所記遊,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 西湖夢尋序》)。
像《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都是為人稱道的名篇。現節錄《西湖七月半》為例: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蕭鼓,峨冠盛筵,燈火優,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奕,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
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閒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
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臍入人叢,昭慶斷橋,梟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
其一,小船輕幌,淨几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文章屬追憶之作,借摹繪西湖遊人情態,烘托繁麗熱鬧的生活氣氛,刻畫可謂生動傳神,細緻入微,層層的白描文字中夾雜著作者醉戀於昔日 “繁華靡麗” 生活的懷舊情緒。
- -
3.
生活化、個人化的特點,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從平常與細瑣處透露出作家體察生活涵義、領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
王思任(1574~1646)《屠田叔笑詞序》:“ 王子曰:笑亦多術矣,然真於孩,樂於壯,而苦於老。海上憨先生者老矣,歷盡寒暑,勘破玄黃,舉人間世一切蝦膜傀儡馬牛魑魅搶攘忙迫之態,用醉眼一縫,盡行囊括。日居月儲,堆堆積積,不覺胸中五嶽墳起,欲嘆則氣短,欲罵則惡聲有限,欲哭則為其近於婦人,於是破涕為笑。”
屠田叔即晚明文人屠本(自號憨先生),序文以“笑”著眼,從屠氏《笑詞》中細細體味出作者“胸中五嶽墳起”的真正創作心態,道盡所謂 “笑” “苦於老”的涵義,意味深長。而王氏的《遊慧錫兩山記》則寫到另一種風情:“居人皆蔣姓,市泉酒獨佳。有婦折閱,意閒態遠,予樂過之。……至其酒,出淨磁,許先嘗論值。予丐冽者清者,渠言'燥點擇奉,吃甜酒尚可做人乎?'冤家,直得一死!”
一個是希望買到 “冽者清者” 好酒的酒客,一個是善於經營與周旋的賣酒婦,兩者的言語舉動構成一幅平常而意趣橫生的生活小景,語言也風趣放達。
張岱《王謔庵先生傳》說王思任:“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謔,矢口放言,略無忌憚。” 上面這篇小文似能反映他性情之一二。
- - -
4.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個特點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實感,不論是描寫個人日常生活,表達審美感受,還是評議時政,抨擊穢俗,時有胸臆直露之作。張岱《自為墓誌銘》以坦露的筆法寫出自己年輕時“極愛繁華”的生活經歷,且不論這種生活態度的是與非,客觀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個真我的形象,不帶虛浮習氣。
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闡述的 “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 的道理,無所隱諱地表露出崇尚 “ 無拘無縛” 、“ 率心而行 ” 的真實心態。而王思任的《讓馬瑤草》則顯出 “ 筆悍而膽怒,眼俊而舌尖”(張岱《王謔庵先生傳》)的風格。
馬瑤草即南明權相 馬士英,瑤草為其字。文章痛斥了馬士英專權禍政 以及南明政權覆滅之際奔逃自脫的行徑,其中寫道:“當國破眾散之際,擁立新君,閣下輒驕氣滿腹,政本自出,兵權在握,從不講戰守之事,而但以酒色逢君,門戶固黨,以致人心解體,土氣不揚。叛兵至則束手無措,強敵來則縮頸先逃,致令乘輿遷播,社稷丘墟。觀此茫茫,誰任其咎!”
詞意慷慨直率,淋漓犀利,作者胸中積藏的激憤昂直之氣躍然紙上。
晚明時期小品作者層出,除上面提到的這些文人之外,像劉侗、祁彪佳、湯顯祖、馮夢龍等人都是當時較有成就的名家。
晚明小品文創作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一直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周作人曾稱讚張岱等人的小品“別有新氣象,更是可喜”(《再談俳文》)。
林語堂則從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等人文風中品味出 “幽默閒適” 的趣尚而加以提倡。可以看出晚明小品文在這些現代作家文學觀念和創作中打上的某些印記。
翠娛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陸雲龍 -皇明十六家小品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5/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121953947-明人小品
論晚明人的“小品”觀 【作 者】歐明俊
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tcmbck
晚明二十家小品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559056
晚明小品文的特點是什麽? - 第四節 晚明小品文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90455
媚幽閣文娛
Labels:
王心齋--泰州學派,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明治漢學,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說文解字,
簡朝亮 : 尚書集注述疏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晚明二十家小品 序
晚明二十家小品 序
這一本集子的編選,我並不想曲撰出一些理由來,說是有一點意義的事。在我,只是應書坊之請,就自己的一些明末人的文集中選一本現今流行著的小品文出來應應市面而已。
至於我為什麼肯來做這個容易挨人譏諷的 「 選家」,這理由得簡單,「著書都為稻粱謀 」,著的書既沒那麼多,而 「稻粱謀 」 卻是每日的功課,便只好借助於編書了。
但是編一本書,也得使它稍微像個樣子。所以我之所以尚能告無愧於本書的讀者者,是在於我對於編選及標點此書時,自問並沒有太草率了事。
本集中所選錄的二十個晚明文人,從徐文長開始,以至於公安竟陵兩大派,以及其他一些雖非屬於公安竟陵,而思想文章都有點相近的作家,對於正統的明代文學說起來,差不多都是叛徒。
在政治上,這二十個人中間,大半都不曾做過顯赫一時的官,在文學上,他們也沒有一個曾經執過什麼文壇的牛耳。但是,因為對於顯宦之反感,而有山林隱逸思想,因為對於桎梏性靈的正統文體的反感,而自創出一種適性任情的文章風格來,使晚明的文章風氣為之一變,這二十個人卻不妨可以說是一支主軍。
正因為是一群正統文學的叛徒,而且又不居顯要,有政治的勢力來為之後盾,所以這一群作家是隨時在受指斥或攻擊的。
你主張山林隱逸,就罵你是標高要名,企圖以隱士為做官的終南捷徑;你主張文章要純任性靈,就說你濫調浮辭,卑不足道,這種文人相輕,不估量一下對方的真價值,而一味以冷嘲熱諷為攻擊之資的情形,正與三百年後的今日一般無二。
所以本集的編選,除了盡量以風趣為標準,把雋永有味的各家的小品文選錄外,同時還注意到各家對於文學的意見,以及一些足以表見各家的人格的文字。
這最後一點,雖然有點 「載道」 氣味,但我以為在目下卻是重要的。因為近來有人提倡了明人小品,自然而然也有人來反對明人小品,提倡明人小品的說這些 「明人」 的文章好,反對的便說這些 「明人 」 的人格要不得。提倡者原未必要天下人皆來讀明人小品,而反對者也不免厚誣了古人。
因此我在編選此集的時候,隨時也把一些足以看到這些明人的風骨的文字收綴進去。譬如湯若士這個人,一般人大概只曉得他填詞拍曲,是個側艷的詞章家,
但看到他給朋友弟子的一些書信,對於當時朝野的一種卑鄙齷齪的憤懣,卻不由的也見到此老在風流跌宕之外,原有一副剛正不阿的面孔。若徒以摹情說愛的詞人目之,未足知湯若士也。
至於本集二十人的選定,並沒有什麼標準。只是隨自己的方便而選取的。本來還應該加一個張岱,但因為寒齋尚無 《 琅嬛文集》,而 《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兩書現在也頗易得,故不再編錄。劉同人的文章全從 《 帝京景物略》 選出,因為 《 帝京景物略》 一書傳本尚不甚多,而文章的確寫得出色也。
其餘各人之文,則大都從各人專集或其他選集中錄出,大概以書之珍罕與否為選錄多寡之標準,故此集二十卷,實已擷取數十種明人文集全書之精英,讀者得此一編,足可抵明槧文集數百卷矣。
民國二十四年三月 施蟄存記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這一本集子的編選,我並不想曲撰出一些理由來,說是有一點意義的事。在我,只是應書坊之請,就自己的一些明末人的文集中選一本現今流行著的小品文出來應應市面而已。
至於我為什麼肯來做這個容易挨人譏諷的 「 選家」,這理由得簡單,「著書都為稻粱謀 」,著的書既沒那麼多,而 「稻粱謀 」 卻是每日的功課,便只好借助於編書了。
但是編一本書,也得使它稍微像個樣子。所以我之所以尚能告無愧於本書的讀者者,是在於我對於編選及標點此書時,自問並沒有太草率了事。
本集中所選錄的二十個晚明文人,從徐文長開始,以至於公安竟陵兩大派,以及其他一些雖非屬於公安竟陵,而思想文章都有點相近的作家,對於正統的明代文學說起來,差不多都是叛徒。
在政治上,這二十個人中間,大半都不曾做過顯赫一時的官,在文學上,他們也沒有一個曾經執過什麼文壇的牛耳。但是,因為對於顯宦之反感,而有山林隱逸思想,因為對於桎梏性靈的正統文體的反感,而自創出一種適性任情的文章風格來,使晚明的文章風氣為之一變,這二十個人卻不妨可以說是一支主軍。
正因為是一群正統文學的叛徒,而且又不居顯要,有政治的勢力來為之後盾,所以這一群作家是隨時在受指斥或攻擊的。
你主張山林隱逸,就罵你是標高要名,企圖以隱士為做官的終南捷徑;你主張文章要純任性靈,就說你濫調浮辭,卑不足道,這種文人相輕,不估量一下對方的真價值,而一味以冷嘲熱諷為攻擊之資的情形,正與三百年後的今日一般無二。
所以本集的編選,除了盡量以風趣為標準,把雋永有味的各家的小品文選錄外,同時還注意到各家對於文學的意見,以及一些足以表見各家的人格的文字。
這最後一點,雖然有點 「載道」 氣味,但我以為在目下卻是重要的。因為近來有人提倡了明人小品,自然而然也有人來反對明人小品,提倡明人小品的說這些 「明人」 的文章好,反對的便說這些 「明人 」 的人格要不得。提倡者原未必要天下人皆來讀明人小品,而反對者也不免厚誣了古人。
因此我在編選此集的時候,隨時也把一些足以看到這些明人的風骨的文字收綴進去。譬如湯若士這個人,一般人大概只曉得他填詞拍曲,是個側艷的詞章家,
但看到他給朋友弟子的一些書信,對於當時朝野的一種卑鄙齷齪的憤懣,卻不由的也見到此老在風流跌宕之外,原有一副剛正不阿的面孔。若徒以摹情說愛的詞人目之,未足知湯若士也。
至於本集二十人的選定,並沒有什麼標準。只是隨自己的方便而選取的。本來還應該加一個張岱,但因為寒齋尚無 《 琅嬛文集》,而 《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兩書現在也頗易得,故不再編錄。劉同人的文章全從 《 帝京景物略》 選出,因為 《 帝京景物略》 一書傳本尚不甚多,而文章的確寫得出色也。
其餘各人之文,則大都從各人專集或其他選集中錄出,大概以書之珍罕與否為選錄多寡之標準,故此集二十卷,實已擷取數十種明人文集全書之精英,讀者得此一編,足可抵明槧文集數百卷矣。
民國二十四年三月 施蟄存記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Labels: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法舫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阿賴耶識,
秋水軒尺牘,
陳奐 : 詩毛氏傳疏,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錢穆
六朝文絜 : 7. 麗人賦 ( 梁 沈約 )
六朝文絜 : 7. 麗人賦 ( 梁 沈約 )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裡,馳騖王室,遨遊許、史。歸而稱曰:
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響羅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前。中步簷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
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闇入光,含羞隱媚。
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餘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微風動裾。
- - -
六朝文絜 : 8. 小園賦 ( 北周 庾信 )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
餘有數畝弊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雖複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嶽面城,且適閒居之樂。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於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於鐘鼓。
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壞。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書名 《 玉杯 》。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台。猶得欹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餘樹。
撥蒙密兮見窗,行欹斜兮得路。蟬有翳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草樹混淆,枝格相交。山為簣覆,地有堂坳。藏狸並窟,乳鵲重巢。連珠細茵,長柄寒匏。可以療饑,可以棲遲。
崎嶇兮狹室,穿漏兮茅茨,。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坐帳無鶴,支床有龜。鳥多閒暇,花隨四時。心則曆陵枯木,發則睢陽亂絲。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堪悲。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于叢蓍,金精養於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穀。試偃息于茂林,乃久羨於抽簪。
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沉。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崔駰以不樂損年,吳質以長愁養病。鎮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屢動莊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薄晚閑閨,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
燋麥兩甕,寒菜一畦。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雲低。聚空倉而雀噪,驚懶婦而蟬嘶。
昔早濫於吹噓,藉 《 文言 》 之慶餘。門有通德,家承賜書。或陪元武之觀,時參鳳凰之墟。觀受釐于宣室,賦長楊於直廬。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于三危,碎平途於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悽愴,隴水則肝腸斷絕。
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百齡兮倏忽,菁華兮已晚。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
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不暴骨于龍門,終低頭于馬阪。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裡,馳騖王室,遨遊許、史。歸而稱曰:
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響羅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前。中步簷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
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闇入光,含羞隱媚。
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餘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微風動裾。
- - -
六朝文絜 : 8. 小園賦 ( 北周 庾信 )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
餘有數畝弊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雖複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嶽面城,且適閒居之樂。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於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於鐘鼓。
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壞。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書名 《 玉杯 》。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台。猶得欹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餘樹。
撥蒙密兮見窗,行欹斜兮得路。蟬有翳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草樹混淆,枝格相交。山為簣覆,地有堂坳。藏狸並窟,乳鵲重巢。連珠細茵,長柄寒匏。可以療饑,可以棲遲。
崎嶇兮狹室,穿漏兮茅茨,。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坐帳無鶴,支床有龜。鳥多閒暇,花隨四時。心則曆陵枯木,發則睢陽亂絲。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堪悲。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于叢蓍,金精養於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穀。試偃息于茂林,乃久羨於抽簪。
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沉。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崔駰以不樂損年,吳質以長愁養病。鎮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屢動莊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薄晚閑閨,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
燋麥兩甕,寒菜一畦。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雲低。聚空倉而雀噪,驚懶婦而蟬嘶。
昔早濫於吹噓,藉 《 文言 》 之慶餘。門有通德,家承賜書。或陪元武之觀,時參鳳凰之墟。觀受釐于宣室,賦長楊於直廬。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于三危,碎平途於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悽愴,隴水則肝腸斷絕。
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百齡兮倏忽,菁華兮已晚。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
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不暴骨于龍門,終低頭于馬阪。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Labels:
心經,
文章軌範,
王陽明,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康有為 -- 春秋董氏學,
幕末 (1800-1868) 之陽明學,
錢穆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六朝文絜 6.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六朝文絜 6.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六朝文絜 6.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卷一 別賦》 作者: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複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 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淒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 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
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禦,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 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 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穀。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 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豔莫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
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裡。瀝 泣共訣,抆血相視。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 泉裡。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雲。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日 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煴。攀桃李兮不忍別, 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左右兮魂動,親 賓兮淚滋。可班荊兮贈恨,唯樽酒兮敘悲。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複 怨兮遠山曲,去複去兮長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珮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綬兮千里, 惜瑤草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 光。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仙。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灶而不顧, 練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遊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 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 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 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
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台之群英,賦有淩雲之稱,辯有雕 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 -
六朝文絜 5 .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六朝文絜 5 .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卷一 恨賦》作者: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於是僕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豔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於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 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 雁少飛,代雲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右顧稚子。脫 略公卿,跌宕文史,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雲無光。鬱 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暘。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 沾衿,亦複含酸茹歎,銷落湮沈。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裡。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 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六朝文絜 6.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卷一 別賦》 作者: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複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 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淒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 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
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禦,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 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 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穀。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 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豔莫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
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裡。瀝 泣共訣,抆血相視。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 泉裡。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雲。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日 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煴。攀桃李兮不忍別, 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左右兮魂動,親 賓兮淚滋。可班荊兮贈恨,唯樽酒兮敘悲。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複 怨兮遠山曲,去複去兮長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珮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綬兮千里, 惜瑤草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 光。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仙。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灶而不顧, 練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遊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 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 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 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
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台之群英,賦有淩雲之稱,辯有雕 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 -
六朝文絜 5 .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六朝文絜 5 .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卷一 恨賦》作者: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於是僕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豔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於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 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 雁少飛,代雲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右顧稚子。脫 略公卿,跌宕文史,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雲無光。鬱 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暘。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 沾衿,亦複含酸茹歎,銷落湮沈。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裡。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 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Labels:
石川安貞注: ( 陸贄 ) 陸宣公全集,
金剛決疑 -- 憨山大師,
秋水軒尺牘,
陳鵬釋譯:唯識四論,
彭定康,
錢穆,
簡朝亮 : 尚書集注述疏
六朝文絜箋注 : 許槤
六朝文絜箋注 : 許槤
《六朝文絜》,文絜,取自劉勰 “析詞尚絜”之說,六朝駢文選集,12卷,清代編選。許槤(1787年-1862年),字叔夏,號珊林,浙江海甯人,道光進士,于道光五年刻成此書。
駢體文以句式嚴正,多用排比對偶,詞藻華麗著稱。全書選入上起晉宋,下訖陳隋駢文72篇,合為賦、銘、詔、策、令等18類,收入作家36人。名為六朝,實際晉代僅選陸機1人1篇,其餘都是南北朝作家。
以全篇構思精練和修辭簡潔為選文標準,所選文章多篇幅短小,文筆優美,寫景抒情的駢文,也有部分梁元帝等人輕巧靡豔的作品,作為駢文讀本,此集基本上能體現各家特點和六朝駢文發展的面貌。許連的評語頗能窮源竟委,抉發精華,因此很受讀者歡迎。
駢體文選以《文選》 和 李兆洛 《駢體文鈔》最著名,而 《六朝文絜》 則以短小精悍得行於世。
六朝在文人心目中是煙波浩淼而又華麗奢靡、餘香繚繞的時代,“江山三秋後,風月六朝餘”,風月的六朝一直生活在詩人的夢中,直至近代詩僧曼殊,仍在延續這樣的夢:
“誰知詞客蓬山裡,煙雨樓臺夢六朝。”
- -
實際上,六朝可謂 “亂世”,朝榮夕敗,命不在我,生亦何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使人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文字本身給自己帶來的審美享受,文學開始走上自覺,出現了中國文學“緣情而綺靡”的代表——駢體文的高峰時期.
“黯然銷魂者”,不僅僅是離別,還有在《文絜》中尋繹遙遠的、活色生香的六朝。
清代有黎經誥的《六朝文絜箋注》,其注徵引詳贍,還作了精密的校讎工作,1962年中華書局據此排印出書。
- -
清中葉駢文的復興和汪中
第三節 駢文的復興和汪中
在桐城派以正統自居,聲勢日張時,駢文也很流行,與其立異爭長。隨著好者日眾,選家應運而生,總集迭出,較著名的是李兆洛編選的《駢體文鈔》。
清代駢文的複興,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清朝統治的日益穩固和文化政策的調整,皇帝“以提倡文化為己任,師儒崛起”(《清史稿·文苑傳》),號稱 “乾嘉學派” 的考據學走向鼎盛,“清代學術,超漢越宋”,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踵事增華、編織麗詞美語和具有勻稱錯綜的形式之美的駢文,在濃重的學術文化氛圍裡,重又得到肯定和利用。
漢、宋學之爭,又使駢文的興起,帶上和桐城派對峙的色彩,漢學重學問,重考據、訓詁、音韻之學,對桐城派尊奉以程朱為代表的宋學所造成的空疏浮薄,是有力的衝擊,風氣所及,飽學之士喜愛重典實、講音律的駢體文,藉以鋪排遣使滿腹的書卷知識,從而刺激了駢文的寫作和運用。
與繁榮狀況相適應,駢文批評理論也在發展,由開始正名爭一席之地,到闡發藝術特點,認識和把握文學本質的某些屬性,進而達到與古文家爭正統的地位。
清初陳維崧、毛際可開始倡導,中期則有袁枚、孔廣森、吳、曾燠、李兆洛等熱情辯護,給予肯定,阮元則著《文言說》,鼓吹駢體,視駢文為正統,將駢散之爭推向高潮,同時,吳的《國朝八家四六文鈔》,曾燠的 《國朝駢體正宗》,李兆洛的《駢體文鈔》宏揚駢文正脈,擴大影響。經過這一番推波助瀾,駢文勢力逐步強大,取得了相當的成功,而其本身也點綴著興盛的景象。
- -
前期陳維崧以一代詞人而偏愛駢體,自謂:“吾四六文不多,固吾擅場之體,恨未盡耳!”(《陳迦陵儷體文集跋》)駢文作品如《與芝麓先生書》、《蒼梧詩序》等,氣勢宏偉,辭藻豐贍,受到“幾於凌徐扳庾”(汪琬《說鈴》)的稱讚,為一代駢文開啟先路。
至雍正、乾隆之際,胡天遊承上啟下,駢文沉博瑰麗、雄健宏肆,袁枚誇為 “直掩徐、庾”,“一以唐人為歸”。 (《隨園詩話》卷七)《大夫文種廟銘》、《禹陵銘》、《遜國名臣贊序》等是他的代表作。
爾後有 “駢文八家” 的出現,它由吳選輯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孫星衍、吳錫麟、洪亮吉、曾燠和孔廣森八人駢文為 《國朝八家四六文鈔》而來。
袁枚的駢文流麗生動,文藻秀逸,抒情、議論,都有獨抒性靈、自然活脫的特色;邵齊燾崇尚漢魏,駢文用典較少,以文氣流宕,清剛矜練為長。洪亮吉與孫星衍是常州派駢文的代表,輕倩清新是他們的特點,但孫才力苦弱,洪則情辭相輝,“每一篇出,世爭傳之”,名作有《遊天台山記》、《戒子書》、《出關與畢侍郎箋》等。
- -
與洪亮吉並稱 “汪洪” 的汪中,在整個清代的駢文作家裡,公認是成就最高的一位。汪中(1745~1794)的駢文內容上取材現實,情感上吐自肺腑,藝術上能“狀難寫之情,含不盡之意”,風格遒麗富艷,淵雅醇茂,而且用典屬對精當妥帖,被視為清代駢文復興的代表。
《哀鹽船文》是駢文中的絕作,寫儀征鹽船失火,毀船百馀艘,死傷千人的事件。作者滿含淚水,描述耳聞目見的這幕人間慘劇,如船上人在 “炎光一灼,百舫盡赤” 時逃命的情景,慘不忍睹:
跳躑火中,明見毛髮。病 田田,狂呼氣竭。轉側張皇,生塗未絕。倏陽焰之騰高,鼓腥風而一。洎埃霧之重開,遂聲銷而形滅。齊千命於一瞬,指人世以長訣。
跳入江中的,旋被淹沒的慘狀,裂肺錐心:
亦有沒者善遊,操舟若神,死喪之威,從井有仁,旋入雷淵,並為波臣。又或擇音無門,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猶入險而思濟。挾驚浪以雷奔,勢若躋而終墜,逃灼爛之須臾,乃同歸乎死地。
用語精當,描繪逼真而又淒楚動人,有六朝駢文善於抒情的特點。
此文一出,轟動京師,杭世駿為該文作序說:“採遺制於 《大招》,激哀音於變徵,可謂驚心動魄,一字千金者矣。”《自序》寫其一生 “ 著書五車”,動輒得咎,“笑齒啼顏,盡成罪狀,跬步才蹈,荊棘已生”的憤懣。
《吊黃祖文》借禰衡抒發 “飛辯騁辭,未聞心賞” 的牢騷 和 “苟吾生得一遇兮,雖報以死而何辭” 的心跡。
《經舊苑吊馬守真文》 在 “人生實難” 的連接點上,破除偏見,引明末妓女馬湘蘭為同調,傷悼“俯仰異趣,哀樂由人”的個人遭遇,流露著“同是天涯淪落人” 的悲哀。 《狐父之盜頌(并序)》 更具思想光彩,歌頌大盜之仁,讚揚其救人美德,
在敘狐父之盜救人飢餓,脫人死亡後,作者議論道:“吁嗟子盜,孰如其仁?”不僅與“義不食盜者之食” 的傳統觀念相乖,指斥世道人心,也提出生存問題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更顯得富有意義。另有《廣陵對》、《漢上琴台之銘》等均是為人稱道的佳作。
- -
李兆洛(1769~1841)與惲敬、張惠言合稱 “陽湖三家”。私淑桐城姚鼐,但他主張駢散並行,“相雜而迭用”,選錄戰國至隋代被他認為屬於駢體範圍的文章774篇,彙為規模宏大的《駢體文鈔》,分為32類。
雖選有部分秦漢散文如賈誼 《過秦論》、司馬遷 《報任安書》、諸葛亮《出師表》等,也是在溯源意義上取錄,藉以證明駢文與古文的親緣關係,目的 “欲合駢散為一,病當世治古文者知宗唐宋不知宗兩漢”。 (《清史稿》 本傳)
這固然不免矯枉過正,把有些散文也當作駢文看,具有揚駢抑散傾向,和與姚鼐《古文辭類纂》一爭高低之意;可是,它對桐城派的後學兼採駢文之長,重視諸子百家文章,產生了啟迪和影響。此書在駢文選集中流行較廣,影響也大。
清中葉詩文詞多元發展的局面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97309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六朝文絜》,文絜,取自劉勰 “析詞尚絜”之說,六朝駢文選集,12卷,清代編選。許槤(1787年-1862年),字叔夏,號珊林,浙江海甯人,道光進士,于道光五年刻成此書。
駢體文以句式嚴正,多用排比對偶,詞藻華麗著稱。全書選入上起晉宋,下訖陳隋駢文72篇,合為賦、銘、詔、策、令等18類,收入作家36人。名為六朝,實際晉代僅選陸機1人1篇,其餘都是南北朝作家。
以全篇構思精練和修辭簡潔為選文標準,所選文章多篇幅短小,文筆優美,寫景抒情的駢文,也有部分梁元帝等人輕巧靡豔的作品,作為駢文讀本,此集基本上能體現各家特點和六朝駢文發展的面貌。許連的評語頗能窮源竟委,抉發精華,因此很受讀者歡迎。
駢體文選以《文選》 和 李兆洛 《駢體文鈔》最著名,而 《六朝文絜》 則以短小精悍得行於世。
六朝在文人心目中是煙波浩淼而又華麗奢靡、餘香繚繞的時代,“江山三秋後,風月六朝餘”,風月的六朝一直生活在詩人的夢中,直至近代詩僧曼殊,仍在延續這樣的夢:
“誰知詞客蓬山裡,煙雨樓臺夢六朝。”
- -
實際上,六朝可謂 “亂世”,朝榮夕敗,命不在我,生亦何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使人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文字本身給自己帶來的審美享受,文學開始走上自覺,出現了中國文學“緣情而綺靡”的代表——駢體文的高峰時期.
“黯然銷魂者”,不僅僅是離別,還有在《文絜》中尋繹遙遠的、活色生香的六朝。
清代有黎經誥的《六朝文絜箋注》,其注徵引詳贍,還作了精密的校讎工作,1962年中華書局據此排印出書。
- -
清中葉駢文的復興和汪中
第三節 駢文的復興和汪中
在桐城派以正統自居,聲勢日張時,駢文也很流行,與其立異爭長。隨著好者日眾,選家應運而生,總集迭出,較著名的是李兆洛編選的《駢體文鈔》。
清代駢文的複興,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清朝統治的日益穩固和文化政策的調整,皇帝“以提倡文化為己任,師儒崛起”(《清史稿·文苑傳》),號稱 “乾嘉學派” 的考據學走向鼎盛,“清代學術,超漢越宋”,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踵事增華、編織麗詞美語和具有勻稱錯綜的形式之美的駢文,在濃重的學術文化氛圍裡,重又得到肯定和利用。
漢、宋學之爭,又使駢文的興起,帶上和桐城派對峙的色彩,漢學重學問,重考據、訓詁、音韻之學,對桐城派尊奉以程朱為代表的宋學所造成的空疏浮薄,是有力的衝擊,風氣所及,飽學之士喜愛重典實、講音律的駢體文,藉以鋪排遣使滿腹的書卷知識,從而刺激了駢文的寫作和運用。
與繁榮狀況相適應,駢文批評理論也在發展,由開始正名爭一席之地,到闡發藝術特點,認識和把握文學本質的某些屬性,進而達到與古文家爭正統的地位。
清初陳維崧、毛際可開始倡導,中期則有袁枚、孔廣森、吳、曾燠、李兆洛等熱情辯護,給予肯定,阮元則著《文言說》,鼓吹駢體,視駢文為正統,將駢散之爭推向高潮,同時,吳的《國朝八家四六文鈔》,曾燠的 《國朝駢體正宗》,李兆洛的《駢體文鈔》宏揚駢文正脈,擴大影響。經過這一番推波助瀾,駢文勢力逐步強大,取得了相當的成功,而其本身也點綴著興盛的景象。
- -
前期陳維崧以一代詞人而偏愛駢體,自謂:“吾四六文不多,固吾擅場之體,恨未盡耳!”(《陳迦陵儷體文集跋》)駢文作品如《與芝麓先生書》、《蒼梧詩序》等,氣勢宏偉,辭藻豐贍,受到“幾於凌徐扳庾”(汪琬《說鈴》)的稱讚,為一代駢文開啟先路。
至雍正、乾隆之際,胡天遊承上啟下,駢文沉博瑰麗、雄健宏肆,袁枚誇為 “直掩徐、庾”,“一以唐人為歸”。 (《隨園詩話》卷七)《大夫文種廟銘》、《禹陵銘》、《遜國名臣贊序》等是他的代表作。
爾後有 “駢文八家” 的出現,它由吳選輯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孫星衍、吳錫麟、洪亮吉、曾燠和孔廣森八人駢文為 《國朝八家四六文鈔》而來。
袁枚的駢文流麗生動,文藻秀逸,抒情、議論,都有獨抒性靈、自然活脫的特色;邵齊燾崇尚漢魏,駢文用典較少,以文氣流宕,清剛矜練為長。洪亮吉與孫星衍是常州派駢文的代表,輕倩清新是他們的特點,但孫才力苦弱,洪則情辭相輝,“每一篇出,世爭傳之”,名作有《遊天台山記》、《戒子書》、《出關與畢侍郎箋》等。
- -
與洪亮吉並稱 “汪洪” 的汪中,在整個清代的駢文作家裡,公認是成就最高的一位。汪中(1745~1794)的駢文內容上取材現實,情感上吐自肺腑,藝術上能“狀難寫之情,含不盡之意”,風格遒麗富艷,淵雅醇茂,而且用典屬對精當妥帖,被視為清代駢文復興的代表。
《哀鹽船文》是駢文中的絕作,寫儀征鹽船失火,毀船百馀艘,死傷千人的事件。作者滿含淚水,描述耳聞目見的這幕人間慘劇,如船上人在 “炎光一灼,百舫盡赤” 時逃命的情景,慘不忍睹:
跳躑火中,明見毛髮。病 田田,狂呼氣竭。轉側張皇,生塗未絕。倏陽焰之騰高,鼓腥風而一。洎埃霧之重開,遂聲銷而形滅。齊千命於一瞬,指人世以長訣。
跳入江中的,旋被淹沒的慘狀,裂肺錐心:
亦有沒者善遊,操舟若神,死喪之威,從井有仁,旋入雷淵,並為波臣。又或擇音無門,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猶入險而思濟。挾驚浪以雷奔,勢若躋而終墜,逃灼爛之須臾,乃同歸乎死地。
用語精當,描繪逼真而又淒楚動人,有六朝駢文善於抒情的特點。
此文一出,轟動京師,杭世駿為該文作序說:“採遺制於 《大招》,激哀音於變徵,可謂驚心動魄,一字千金者矣。”《自序》寫其一生 “ 著書五車”,動輒得咎,“笑齒啼顏,盡成罪狀,跬步才蹈,荊棘已生”的憤懣。
《吊黃祖文》借禰衡抒發 “飛辯騁辭,未聞心賞” 的牢騷 和 “苟吾生得一遇兮,雖報以死而何辭” 的心跡。
《經舊苑吊馬守真文》 在 “人生實難” 的連接點上,破除偏見,引明末妓女馬湘蘭為同調,傷悼“俯仰異趣,哀樂由人”的個人遭遇,流露著“同是天涯淪落人” 的悲哀。 《狐父之盜頌(并序)》 更具思想光彩,歌頌大盜之仁,讚揚其救人美德,
在敘狐父之盜救人飢餓,脫人死亡後,作者議論道:“吁嗟子盜,孰如其仁?”不僅與“義不食盜者之食” 的傳統觀念相乖,指斥世道人心,也提出生存問題和對道德價值的思考,更顯得富有意義。另有《廣陵對》、《漢上琴台之銘》等均是為人稱道的佳作。
- -
李兆洛(1769~1841)與惲敬、張惠言合稱 “陽湖三家”。私淑桐城姚鼐,但他主張駢散並行,“相雜而迭用”,選錄戰國至隋代被他認為屬於駢體範圍的文章774篇,彙為規模宏大的《駢體文鈔》,分為32類。
雖選有部分秦漢散文如賈誼 《過秦論》、司馬遷 《報任安書》、諸葛亮《出師表》等,也是在溯源意義上取錄,藉以證明駢文與古文的親緣關係,目的 “欲合駢散為一,病當世治古文者知宗唐宋不知宗兩漢”。 (《清史稿》 本傳)
這固然不免矯枉過正,把有些散文也當作駢文看,具有揚駢抑散傾向,和與姚鼐《古文辭類纂》一爭高低之意;可是,它對桐城派的後學兼採駢文之長,重視諸子百家文章,產生了啟迪和影響。此書在駢文選集中流行較廣,影響也大。
清中葉詩文詞多元發展的局面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97309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宋名臣言行録の予備知識
宋名臣言行録の予備知識
宋名臣言行錄
《宋名臣言行錄》 共七十五卷,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所編,朱熹撰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共二十四卷。
李幼武撰續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共五十一卷。該書彙編了散見於筆記、碑傳、行狀中的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蹟,共收入北宋以及南宋人物225人。
今印行的前集,其原書名為《五朝名臣言行錄》,後集為《三朝名臣言行錄》,二書並稱為《八朝名臣言行錄》。
若不包含附傳的人物,收入的北宋人物共97人,前集收入55人,後集收入42人。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原序
予讀近代文集及記事之書觀其所載國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補於世教者
然以其散出而無統也既莫究其始終表裏之㑹而又汨於虚浮怪誕之說予常病之
於是掇取其要聚為此書以便記覽
尚恨書籍不備多所遺闕嗣有所得當續書之
新安朱熹序
--
宋名臣言行録の魅力はなんじゃ?
著者は朱熹という人です。あの朱子学を作り上げた人です。
宋名臣言行録は管理社会における人間関係の身の処し方などが現代に生きる我々にも参考になるだろう。そして、政治の要諦についても考えさせられるであろう。
名臣といっても、聖人君子ばかりではなく、人間的な欠点を持った人物も多く掲載されている。
剛直な性格で終わりをよくしなかった寇準や蘇軾、人生の最後に女性に溺れた王旦。
1000年以上も昔の人物だが今の時代でも居そうな人物達の魅力ある生き方をぜひ参考にして欲しい。
source :
宋名臣言行録の予備知識
http://homepage1.nifty.com/hihasui/souindex.htm
KR2g0024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宋-朱熹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g0024/
- -
吳錫麒 : 有正味齋駢體文箋注
吳錫麒(1746~1818)清代文學家。字聖征,號穀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
曾為翰林院庶起士,授編修。後兩度充會試同考官,擢右贊善,入直上書房,轉侍講侍讀,升國子監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趨權貴,但名著公卿間。
在上書房時,與皇曾孫相處甚洽,成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畫,必一起題跋,深受禮遇。後以親老乞養歸裡。主講揚州安定樂儀書院安定、爰山、雲間等書院至終,時時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吳錫麒天姿超邁,吟詠至老不倦,能詩,尤工倚聲,詩筆清淡秀麗,古體有時藻采豐贍,代表作如《雙忠祠》、《鳳凰山懷古》、《觀夜潮》、《讀放翁集》等。在浙派詩人中,能繼朱(彝尊)、杭(世駿)、厲(鶚)之後,自成一家。亦能詞,但不如其詩和駢體文的著名。
吳錫麒駢文頗著稱,吳鼒稱讚說:“ 不矜奇,不恃博,詞必澤于經史,體必准乎古初,. . . . . .合漢魏六朝唐人為一爐冶之。”(《八家四六文鈔》)與邵齊燾、洪亮吉、劉星煒、袁枚、孫星衍、孔廣森、曾燠並稱駢文八家。晚年登門求詩者,絡繹不絕。 [1]
兼工書法,尤其擅長行書、楷書。代表作如《務本論》、《嶽飛論》、《與袁簡齋前輩書》、《蘇文忠公詩合注序》、《湖心泛月記》等。
著有《有正味齋集》 73卷。凡詩集16卷,詩續集8卷,外集5卷;駢體文集24卷,駢體文續集8卷;詞集8卷,詞續集2卷,詞外集2卷。有嘉慶間刻本。
另有《有正味齋文續集》、《有正味齋尺牘》、《有正味齋曲》、《有正味齋南北曲》、《有正味齋詩》、《有正味齋詩集》、《有正味齋賦稿》等。《藤花曲話》記吳錫麒所作南北曲,“亦複妙墨淋漓”。有《漁家傲》傳奇,演漢代嚴子陵故事,已佚。
八家四六文鈔
淸 呉鼒 輯 光緒五年 京都肆雅堂 刊本 4册, 京大人文研 東方 集-III-8-12
問字堂外集一卷 淸 孫星衍 撰
卷施閣文乙集一卷 淸 洪亮吉 撰
儀鄭堂遺稿一卷 淸 孔廣森 撰
思補堂文集一卷 淸 劉星煒 撰
玉芝堂文集一卷 淸 邵齊燾 撰
西溪漁隱外集一卷 淸 曾燠 撰
小倉山房外集一卷 淸 袁枚 撰
有正味齋文續集二卷 淸 呉錫麒 撰
八家四六文
有正味齋全集
宦官の生態を紹介します
http://www.toride.com/~fengchu/index.html
光武帝と建武二十八宿伝
http://www.geocities.jp/kaysak864/
宋名臣言行錄
《宋名臣言行錄》 共七十五卷,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所編,朱熹撰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共二十四卷。
李幼武撰續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共五十一卷。該書彙編了散見於筆記、碑傳、行狀中的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蹟,共收入北宋以及南宋人物225人。
今印行的前集,其原書名為《五朝名臣言行錄》,後集為《三朝名臣言行錄》,二書並稱為《八朝名臣言行錄》。
若不包含附傳的人物,收入的北宋人物共97人,前集收入55人,後集收入42人。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原序
予讀近代文集及記事之書觀其所載國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補於世教者
然以其散出而無統也既莫究其始終表裏之㑹而又汨於虚浮怪誕之說予常病之
於是掇取其要聚為此書以便記覽
尚恨書籍不備多所遺闕嗣有所得當續書之
新安朱熹序
--
宋名臣言行録の魅力はなんじゃ?
著者は朱熹という人です。あの朱子学を作り上げた人です。
宋名臣言行録は管理社会における人間関係の身の処し方などが現代に生きる我々にも参考になるだろう。そして、政治の要諦についても考えさせられるであろう。
名臣といっても、聖人君子ばかりではなく、人間的な欠点を持った人物も多く掲載されている。
剛直な性格で終わりをよくしなかった寇準や蘇軾、人生の最後に女性に溺れた王旦。
1000年以上も昔の人物だが今の時代でも居そうな人物達の魅力ある生き方をぜひ参考にして欲しい。
source :
宋名臣言行録の予備知識
http://homepage1.nifty.com/hihasui/souindex.htm
KR2g0024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宋-朱熹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g0024/
- -
吳錫麒 : 有正味齋駢體文箋注
吳錫麒(1746~1818)清代文學家。字聖征,號穀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進士。
曾為翰林院庶起士,授編修。後兩度充會試同考官,擢右贊善,入直上書房,轉侍講侍讀,升國子監祭酒。他生性耿直,不趨權貴,但名著公卿間。
在上書房時,與皇曾孫相處甚洽,成為莫逆之交,凡得一帖一畫,必一起題跋,深受禮遇。後以親老乞養歸裡。主講揚州安定樂儀書院安定、爰山、雲間等書院至終,時時注意提拔有才之士。
吳錫麒天姿超邁,吟詠至老不倦,能詩,尤工倚聲,詩筆清淡秀麗,古體有時藻采豐贍,代表作如《雙忠祠》、《鳳凰山懷古》、《觀夜潮》、《讀放翁集》等。在浙派詩人中,能繼朱(彝尊)、杭(世駿)、厲(鶚)之後,自成一家。亦能詞,但不如其詩和駢體文的著名。
吳錫麒駢文頗著稱,吳鼒稱讚說:“ 不矜奇,不恃博,詞必澤于經史,體必准乎古初,. . . . . .合漢魏六朝唐人為一爐冶之。”(《八家四六文鈔》)與邵齊燾、洪亮吉、劉星煒、袁枚、孫星衍、孔廣森、曾燠並稱駢文八家。晚年登門求詩者,絡繹不絕。 [1]
兼工書法,尤其擅長行書、楷書。代表作如《務本論》、《嶽飛論》、《與袁簡齋前輩書》、《蘇文忠公詩合注序》、《湖心泛月記》等。
著有《有正味齋集》 73卷。凡詩集16卷,詩續集8卷,外集5卷;駢體文集24卷,駢體文續集8卷;詞集8卷,詞續集2卷,詞外集2卷。有嘉慶間刻本。
另有《有正味齋文續集》、《有正味齋尺牘》、《有正味齋曲》、《有正味齋南北曲》、《有正味齋詩》、《有正味齋詩集》、《有正味齋賦稿》等。《藤花曲話》記吳錫麒所作南北曲,“亦複妙墨淋漓”。有《漁家傲》傳奇,演漢代嚴子陵故事,已佚。
八家四六文鈔
淸 呉鼒 輯 光緒五年 京都肆雅堂 刊本 4册, 京大人文研 東方 集-III-8-12
問字堂外集一卷 淸 孫星衍 撰
卷施閣文乙集一卷 淸 洪亮吉 撰
儀鄭堂遺稿一卷 淸 孔廣森 撰
思補堂文集一卷 淸 劉星煒 撰
玉芝堂文集一卷 淸 邵齊燾 撰
西溪漁隱外集一卷 淸 曾燠 撰
小倉山房外集一卷 淸 袁枚 撰
有正味齋文續集二卷 淸 呉錫麒 撰
八家四六文
有正味齋全集
宦官の生態を紹介します
http://www.toride.com/~fengchu/index.html
光武帝と建武二十八宿伝
http://www.geocities.jp/kaysak864/
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紅塵往事: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1.
香港自割讓給英國後,便迅速殖民化,西式建築物到處紛立,華洋雜居,人口漸多,交通日繁,漸漸成為南中國一個重要的港口。繁榮的香港,也自然成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即今自由行,亦可謂盛況空前。
自晚清以來文人以香港為題材的作品極多,其中以詩歌數量最多。前文曾介紹幾組晚清人寫香港風貌的竹枝詞,本文再介紹嶺南一代儒宗簡朝亮的幾首關於香港的詩作。
- -
2. 學術上與康有為分道揚鑣
簡朝亮是清末民初一位德高望重的儒者,他與康有為同時師事廣東近代學者朱九江門下。簡朝亮(一八五一 — 一九三三 ),字季紀,號竹居。廣東順德簡岸鄉人,學者稱為簡岸先生。早歲多次應考科舉,悉皆不登。
其後絕意仕途,先後在廣州、順德、陽山築 “讀書草堂”、“讀書山堂”,講學授徒,著書立說,專治經史之學,成就卓越,如著有《論語集注補正述疏》、《尚書集注述疏》、《禮記子思子言鄭注補正》、《孝經集注述疏》等。簡氏門人眾多,尤有成就者,如晚清國粹派領袖鄧實、黃節二人,便出自其門下。
簡朝亮晚歲淡泊功名,故清末時不應禮學館顧問官之聘,入民國後亦婉拒國史館纂修之職,一生以傳經授徒為己任,是一位固守傳統文化的學者,在學術上與同學康有為同門異戶,分道揚鑣。
- -
3. 晚清員警已綠衣
簡朝亮以經學聞名於世,亦深於說詩,著有《讀書草堂明詩》,論詩以宗經為上,尤重詩歌之比興美刺。簡氏也擅於詩歌創作,著有《讀書草堂詩》,風格大抵以雄直為宗,高雅為尚。詩集中有六首作品是簡氏早年南游香港時所作的。
光緒十三年即一八八七年,三十七歲的簡朝亮離鄉南下作澳門、香港之遊。他先到澳門,如《澳門》詩寫葡國化的澳門,云:“大眼魚舵泛海家,澳門口岸阻浮沙。萬人爭入葡萄國,市利何如蔔榜花。”其後,簡氏東渡香港,途經汲水門,有詩紀事。
到了英殖民地的香港後,這裡的新異風貌,使他讚歎不已,因此他也寫了《香港四首》詩,分別介紹 升旗山(即今太平山)、大馬路、番妓樓 (妓院)、綠衣兵(員警),頗能刻劃出英國統治下香港洋化的新景貌。
- -
4. 洋妓著唐裝唐妓著番裝
其一《升旗山》詩云:“白沙碧草路委蛇,雲氣初開欲午曦。回首升旗山未半,玉樓斜倚醉戎姬。”詩寫蒼翠的太平山,洋人遍居,尤其是西洋女子醉倚在玉樓瓊宇之中,容態多麼嫵媚呀!
自洋人雜居後,西方的名物也隨之進入香港,其二《大馬路》詩云:“夾道垂陰外國花,廛居畫地鬥簷牙。少年不敢摴蒲戲,但看西人走馬車。”寫港島大馬路上盛開著外國的花朵,可見殖民化的痕跡。
其三《番妓樓》,是寫洋人開辦的洋妓院,詩云:“金鏤花錢出碧洋,電鐙浮影錦衣光。可憐賣笑青樓女,一半番妝一半唐。”在燈光輝煌、雕飾華美的妓院中,有穿著唐裝的洋妓,亦有番裝的唐妓,這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打扮,確能寫出當時香港青樓的獨特風貌,也說明了中西文化的進一步融洽。
其四,寫香港的員警,《綠衣兵》詩:“吹茄號令報嚴更,頃刻旋收海市聲。借問月明誰犯夜,綠衣一喚萬人驚。”綠色制服,執法嚴明,這確是殖民地治安的特色,這當然與晚清腐朽的役差有截然不同的分別。
這四首詩落筆或婉轉、或輕快、或清勁,各適其適,而主題圍繞香港殖民化後的獨特風貌而寫,故亦屬於竹枝體,也為傳統風雅主題增添了無限的西洋風味。
- -
5. 寄望清廷能振作
江山非故土,故土換異貌,割讓後的香港成為英國窺覦中國大陸的一個踏腳石。作為愛國詩人的簡朝亮,他還是希望清廷能振作,一舉收復香港,以雪國恥。
如《有感二首》其一詩云:“太平山已易名新,雲雨雖靈限海濱。今日升旗山上望,不知誰是落旗人。” 太平山原名 爐峰、升旗山、扯旗山,自英國佔領後,易改今名。洋人四十年來在這裡苦苦經營,朝雲暮雨,繁華一隅,米字旗飄揚在太平山之上,洋溢著侵略者的野蠻之氣。
“不知誰是落旗人”,詩人相信有朝一日,中國人會親手把米字旗從太平山扯下來。此句 “ 落旗” 與上句 “升旗” 有濃烈的對比色彩,亦甚諧趣,又深深寄寓了詩人對國土淪陷的慨歎及收復香港的殷切期望。
其二詩云:“輪船能走未能飛,水淺山深汝不歸。聞道劉家軍善狀,九重頒到虎臣衣。” 簡氏借輪船譏笑洋人武器並非想像中那麼厲害,正如輪船在淺水深山的地方就不能發揮其作用了,所以他希望清廷能徵用大敗法國軍的劉永福將軍,帶領他的黑旗兵趕走英軍,收拾舊山河,一雪前恥。
簡朝亮卒於一九三三年。其後不久,抗戰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當時國民政府一度計畫乘機揮軍南下收復香港,可是計畫最後被擱置,因此做不了太平山的落旗人。
直至七年前的一九九七年,英國自動落旗,收拾他們侵略者的歷史包袱,讓香港回歸中國的懷抱,此距簡朝亮寫詩時,已足足有一百一十年之久。
文章來源:香港《文匯報》 文/程中山
- -
方寬烈編著 :《香港詩詞紀事分類選集》
張大年編 :《香港開埠前後的詩史:香港詩歌選》
胡從經編 :《歷史的跫音:歷代詩人詠香港》
何乃文、洪肇平、黃坤堯、劉衛林編的《香港名家近體詩選》
何乃文等編《香港名家近體詩選》
紅塵往事: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http://news.sina.com.cn/o/2004-12-29/16404663050s.shtml
簡朝亮: 尚書集注述疏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1224&by;_author=簡朝亮
- -
舊詩中的香港 馮睎乾
由於某個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年大家日益重視本土文化,很多人歌頌粵語,說它保存古聲,用來唸舊詩會比普通話動聽。其實要表明香港文化源遠流長,除讚美粵語外,還可引詩為證;要多角度認識香港,更不能不讀舊詩。
歷史上最早描繪香港風貌的詩是哪首呢?應該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於816年的《沓潮歌》:「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沓潮。」所謂「沓潮」,指前潮未盡退時,後潮又因風迭至的潮水。
819年韓愈貶官嶺南,寫了 《贈別元十八協律 》:「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濤沒。」兩首詩中的「屯門」,沒錯,正是我們熟悉的屯門。屯門區因緊扼珠江口外交通要衝,自南北朝起,凡波斯、阿剌伯、印度等商旅到中國貿易,必經屯門而北上廣州,唐代更屯兵於此,故稱「屯門」。劉、韓二人不約而同詠及屯門波濤,可見那就是唐代時「香港」最著名的景點。
順帶一提,屯門青山石崖上刻有「高山第一」四字,傳說是韓愈所題,但據學者考證,石刻四字其實是北宋鄧符協臨摹韓愈墨跡,韓愈當年經內河赴潮州上任,並未經過青山。
香港開埠時只是小漁港,但追溯它最早馳名的行業,除了屯門的「物流」外,還有大埔的採珠、東九龍的製鹽和沙田的產香。「香港」一名的來源,有人認為跟種香、運香的行業有關。我暫時沒見到詠香港產香的詩,但嘉慶年間編纂的 《新安縣志》云:「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即沙田)、沙螺灣(大嶼山北)等處為佳。」可知香港的確曾以香業見稱。
關於採珠,民初鄧爾雅有首《大埔》詩云:「幾百年前古地圖,當時有兩媚川都:一為此地三杯酒,次即相傳合浦珠。」詩中「三杯酒」正是大埔區一個島。從唐代起,大埔海(古稱大步海)就與合浦齊名,是中國著名產珠地。五代十國時,南漢管治香港,在那裏設立珠場,直到明初產珠量大減,才沒有人再在那裏採珠。
光緒年間曾任駐新加坡總領事官的左秉隆,1915年遷居九龍,作 《遊九龍城》詩:「今代九龍地,宋時官富場。」
何謂「官富場」?香港位於南海之濱,產鹽甚豐,官富場就是北宋在現今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一帶設置的官方鹽場── 觀塘舊稱「官塘」,也是源於 「官富場」──在全盛期,香港屬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宋神宗年間,官方以每斤五錢購鹽,竟以四十七錢轉售,食水極深,可見香港「亙古以來」已是中央政府的搖錢樹。
- -
至於現在最重要的金融業,其實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已國際知名。古卓侖寫於1942年的 《香江曲》 云:「德輔道中誇最富,馬龍車水連朝暮。金融牛耳執東方,鄧氏銅山何足數。」
著名詞人陳蝶衣 在1974年寫 《股市》 :「妄求暴富罄囊儲,股友相逢氣不舒。指數眼看狂瀉後,缸邊懶復訪金魚。」
「金魚缸」是七十年代股壇潮語:當時香港有四個交易所,投資者要打電話買賣股票,為了增加市場「透明度」,每個交易所都裝上大玻璃窗,讓股民可以觀察市況,裏面的人像金魚一樣游動,故交易所又俗稱金魚缸。四十年不變的「大時代」,有天也會像明珠、莞香一般消逝嗎?
有兩首關於教育的舊詩,今天看來竟完全沒有過時。一首由曾任教培正中學的梁寒操所寫,時為1970年:「學醫學律要英倫,牛劍頭銜最嚇人。有女務當投拔萃,有兒先要入皇仁。」不是現在很多家長的心態嗎?
樹仁中文系教授翁一鶴在1974年寫的 《售賣假博士》,簡直可以當作國力書院校訓:「學海初探苦未深,欲教聲價重儒林,頭銜博士須臾得,祇費區區五百金。」今天要在國力書院買「博士」,據說要十二萬,當年則只需「區區五百」;計一計數,1975年工人平均月薪是150元,即不用三個半月薪水就可成為「博士」,顯然比國力便宜得多。
百年前的樓價和生活開支,在舊詩也可略知一二。鄭貫公的 《香港竹枝詞》 有一首說:「黃金易覓地難尋,十尺樓房五尺金。惟有青天無價值,崇垣都半插雲岑。」那句「十尺樓房五尺金」當然只是誇張,不能照字面將金價換算為呎價,但樓價高則是肯定的。百年前在香港吃一頓西餐要多少錢呢?
《香港竹枝詞》 另一首有答案:「香江食譜試翻新,酒館茶樓最可人。唐菜何如西菜好,全餐輕擲五毫銀。」
有些舊詩還罕有地記錄了當時的香港俗語。梁喬漢寫於光緒初年(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港中雜事》 簡直句句都是史料,開頭一段是這樣的:「外域唐番話,來遊別有天。人居裙帶路,地集火輪船。衣綠沿街守,燈紅隔壁穿。燕梭商保險,馬隊鬭矜便。夷禮頭掀帽,戎裝手引鞭。師何尊狀棍,客乃重孖氈。士仔巾纏鬢,姑喱擔壓肩。戲園男女混,牌館賭嫖連。」
「番話」指外語,「衣綠」指警員,今天雖已過時,但上幾輩還間中有人這樣說;至於「燕梭」(Insurance)、「姑喱」(Coolie)、「士仔」(侍應)則流行至今,居然隔了一個半世紀還沒消失。
最耐人尋味是「孖氈」──驟眼看像股票買賣保證金「孖展」(Margin),查一查才知道,原來廣東舊稱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的經紀人為「孖氈」,即英語Merchant的粵語譯音。
- -
王禮錫在1938年寫的 《香港竹枝詞》說:「儒書枉讀暗心慚,不識士多與士丹。落後殖民文化陋,豈關語系屬東南。」「士多」 固然明白,但何謂「士丹」?
幸好作者自注:「士丹,Stamp也。」又說:「沿街見『若要停車乃可在此』牌子,則Buses stop here, If required也。名詞文法皆異中土,蓋為殖民地文化落後現象,其故不在粵語也。」香港殖民地文化由當年遭受鄙棄,到今天為人眷戀,反映的其實不是香港,而是大陸文化水平的升降。
以上徵引的詩,儘管大部分藝術成就不高,但因為反映了時代,或具備史料意義,還是很值得一看──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中環價值」以外,還可以講「屯門價值」,除了獅子山,尚有大步海。
舊詩中的香港 馮睎乾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馮睎乾/art/20160417/19574142
紅塵往事: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1.
香港自割讓給英國後,便迅速殖民化,西式建築物到處紛立,華洋雜居,人口漸多,交通日繁,漸漸成為南中國一個重要的港口。繁榮的香港,也自然成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光遊玩,即今自由行,亦可謂盛況空前。
自晚清以來文人以香港為題材的作品極多,其中以詩歌數量最多。前文曾介紹幾組晚清人寫香港風貌的竹枝詞,本文再介紹嶺南一代儒宗簡朝亮的幾首關於香港的詩作。
- -
2. 學術上與康有為分道揚鑣
簡朝亮是清末民初一位德高望重的儒者,他與康有為同時師事廣東近代學者朱九江門下。簡朝亮(一八五一 — 一九三三 ),字季紀,號竹居。廣東順德簡岸鄉人,學者稱為簡岸先生。早歲多次應考科舉,悉皆不登。
其後絕意仕途,先後在廣州、順德、陽山築 “讀書草堂”、“讀書山堂”,講學授徒,著書立說,專治經史之學,成就卓越,如著有《論語集注補正述疏》、《尚書集注述疏》、《禮記子思子言鄭注補正》、《孝經集注述疏》等。簡氏門人眾多,尤有成就者,如晚清國粹派領袖鄧實、黃節二人,便出自其門下。
簡朝亮晚歲淡泊功名,故清末時不應禮學館顧問官之聘,入民國後亦婉拒國史館纂修之職,一生以傳經授徒為己任,是一位固守傳統文化的學者,在學術上與同學康有為同門異戶,分道揚鑣。
- -
3. 晚清員警已綠衣
簡朝亮以經學聞名於世,亦深於說詩,著有《讀書草堂明詩》,論詩以宗經為上,尤重詩歌之比興美刺。簡氏也擅於詩歌創作,著有《讀書草堂詩》,風格大抵以雄直為宗,高雅為尚。詩集中有六首作品是簡氏早年南游香港時所作的。
光緒十三年即一八八七年,三十七歲的簡朝亮離鄉南下作澳門、香港之遊。他先到澳門,如《澳門》詩寫葡國化的澳門,云:“大眼魚舵泛海家,澳門口岸阻浮沙。萬人爭入葡萄國,市利何如蔔榜花。”其後,簡氏東渡香港,途經汲水門,有詩紀事。
到了英殖民地的香港後,這裡的新異風貌,使他讚歎不已,因此他也寫了《香港四首》詩,分別介紹 升旗山(即今太平山)、大馬路、番妓樓 (妓院)、綠衣兵(員警),頗能刻劃出英國統治下香港洋化的新景貌。
- -
4. 洋妓著唐裝唐妓著番裝
其一《升旗山》詩云:“白沙碧草路委蛇,雲氣初開欲午曦。回首升旗山未半,玉樓斜倚醉戎姬。”詩寫蒼翠的太平山,洋人遍居,尤其是西洋女子醉倚在玉樓瓊宇之中,容態多麼嫵媚呀!
自洋人雜居後,西方的名物也隨之進入香港,其二《大馬路》詩云:“夾道垂陰外國花,廛居畫地鬥簷牙。少年不敢摴蒲戲,但看西人走馬車。”寫港島大馬路上盛開著外國的花朵,可見殖民化的痕跡。
其三《番妓樓》,是寫洋人開辦的洋妓院,詩云:“金鏤花錢出碧洋,電鐙浮影錦衣光。可憐賣笑青樓女,一半番妝一半唐。”在燈光輝煌、雕飾華美的妓院中,有穿著唐裝的洋妓,亦有番裝的唐妓,這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打扮,確能寫出當時香港青樓的獨特風貌,也說明了中西文化的進一步融洽。
其四,寫香港的員警,《綠衣兵》詩:“吹茄號令報嚴更,頃刻旋收海市聲。借問月明誰犯夜,綠衣一喚萬人驚。”綠色制服,執法嚴明,這確是殖民地治安的特色,這當然與晚清腐朽的役差有截然不同的分別。
這四首詩落筆或婉轉、或輕快、或清勁,各適其適,而主題圍繞香港殖民化後的獨特風貌而寫,故亦屬於竹枝體,也為傳統風雅主題增添了無限的西洋風味。
- -
5. 寄望清廷能振作
江山非故土,故土換異貌,割讓後的香港成為英國窺覦中國大陸的一個踏腳石。作為愛國詩人的簡朝亮,他還是希望清廷能振作,一舉收復香港,以雪國恥。
如《有感二首》其一詩云:“太平山已易名新,雲雨雖靈限海濱。今日升旗山上望,不知誰是落旗人。” 太平山原名 爐峰、升旗山、扯旗山,自英國佔領後,易改今名。洋人四十年來在這裡苦苦經營,朝雲暮雨,繁華一隅,米字旗飄揚在太平山之上,洋溢著侵略者的野蠻之氣。
“不知誰是落旗人”,詩人相信有朝一日,中國人會親手把米字旗從太平山扯下來。此句 “ 落旗” 與上句 “升旗” 有濃烈的對比色彩,亦甚諧趣,又深深寄寓了詩人對國土淪陷的慨歎及收復香港的殷切期望。
其二詩云:“輪船能走未能飛,水淺山深汝不歸。聞道劉家軍善狀,九重頒到虎臣衣。” 簡氏借輪船譏笑洋人武器並非想像中那麼厲害,正如輪船在淺水深山的地方就不能發揮其作用了,所以他希望清廷能徵用大敗法國軍的劉永福將軍,帶領他的黑旗兵趕走英軍,收拾舊山河,一雪前恥。
簡朝亮卒於一九三三年。其後不久,抗戰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當時國民政府一度計畫乘機揮軍南下收復香港,可是計畫最後被擱置,因此做不了太平山的落旗人。
直至七年前的一九九七年,英國自動落旗,收拾他們侵略者的歷史包袱,讓香港回歸中國的懷抱,此距簡朝亮寫詩時,已足足有一百一十年之久。
文章來源:香港《文匯報》 文/程中山
- -
方寬烈編著 :《香港詩詞紀事分類選集》
張大年編 :《香港開埠前後的詩史:香港詩歌選》
胡從經編 :《歷史的跫音:歷代詩人詠香港》
何乃文、洪肇平、黃坤堯、劉衛林編的《香港名家近體詩選》
何乃文等編《香港名家近體詩選》
紅塵往事:嶺南儒宗簡朝亮詩中的香港
http://news.sina.com.cn/o/2004-12-29/16404663050s.shtml
簡朝亮: 尚書集注述疏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1224&by;_author=簡朝亮
- -
舊詩中的香港 馮睎乾
由於某個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年大家日益重視本土文化,很多人歌頌粵語,說它保存古聲,用來唸舊詩會比普通話動聽。其實要表明香港文化源遠流長,除讚美粵語外,還可引詩為證;要多角度認識香港,更不能不讀舊詩。
歷史上最早描繪香港風貌的詩是哪首呢?應該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於816年的《沓潮歌》:「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沓潮。」所謂「沓潮」,指前潮未盡退時,後潮又因風迭至的潮水。
819年韓愈貶官嶺南,寫了 《贈別元十八協律 》:「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濤沒。」兩首詩中的「屯門」,沒錯,正是我們熟悉的屯門。屯門區因緊扼珠江口外交通要衝,自南北朝起,凡波斯、阿剌伯、印度等商旅到中國貿易,必經屯門而北上廣州,唐代更屯兵於此,故稱「屯門」。劉、韓二人不約而同詠及屯門波濤,可見那就是唐代時「香港」最著名的景點。
順帶一提,屯門青山石崖上刻有「高山第一」四字,傳說是韓愈所題,但據學者考證,石刻四字其實是北宋鄧符協臨摹韓愈墨跡,韓愈當年經內河赴潮州上任,並未經過青山。
香港開埠時只是小漁港,但追溯它最早馳名的行業,除了屯門的「物流」外,還有大埔的採珠、東九龍的製鹽和沙田的產香。「香港」一名的來源,有人認為跟種香、運香的行業有關。我暫時沒見到詠香港產香的詩,但嘉慶年間編纂的 《新安縣志》云:「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即沙田)、沙螺灣(大嶼山北)等處為佳。」可知香港的確曾以香業見稱。
關於採珠,民初鄧爾雅有首《大埔》詩云:「幾百年前古地圖,當時有兩媚川都:一為此地三杯酒,次即相傳合浦珠。」詩中「三杯酒」正是大埔區一個島。從唐代起,大埔海(古稱大步海)就與合浦齊名,是中國著名產珠地。五代十國時,南漢管治香港,在那裏設立珠場,直到明初產珠量大減,才沒有人再在那裏採珠。
光緒年間曾任駐新加坡總領事官的左秉隆,1915年遷居九龍,作 《遊九龍城》詩:「今代九龍地,宋時官富場。」
何謂「官富場」?香港位於南海之濱,產鹽甚豐,官富場就是北宋在現今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一帶設置的官方鹽場── 觀塘舊稱「官塘」,也是源於 「官富場」──在全盛期,香港屬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宋神宗年間,官方以每斤五錢購鹽,竟以四十七錢轉售,食水極深,可見香港「亙古以來」已是中央政府的搖錢樹。
- -
至於現在最重要的金融業,其實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已國際知名。古卓侖寫於1942年的 《香江曲》 云:「德輔道中誇最富,馬龍車水連朝暮。金融牛耳執東方,鄧氏銅山何足數。」
著名詞人陳蝶衣 在1974年寫 《股市》 :「妄求暴富罄囊儲,股友相逢氣不舒。指數眼看狂瀉後,缸邊懶復訪金魚。」
「金魚缸」是七十年代股壇潮語:當時香港有四個交易所,投資者要打電話買賣股票,為了增加市場「透明度」,每個交易所都裝上大玻璃窗,讓股民可以觀察市況,裏面的人像金魚一樣游動,故交易所又俗稱金魚缸。四十年不變的「大時代」,有天也會像明珠、莞香一般消逝嗎?
有兩首關於教育的舊詩,今天看來竟完全沒有過時。一首由曾任教培正中學的梁寒操所寫,時為1970年:「學醫學律要英倫,牛劍頭銜最嚇人。有女務當投拔萃,有兒先要入皇仁。」不是現在很多家長的心態嗎?
樹仁中文系教授翁一鶴在1974年寫的 《售賣假博士》,簡直可以當作國力書院校訓:「學海初探苦未深,欲教聲價重儒林,頭銜博士須臾得,祇費區區五百金。」今天要在國力書院買「博士」,據說要十二萬,當年則只需「區區五百」;計一計數,1975年工人平均月薪是150元,即不用三個半月薪水就可成為「博士」,顯然比國力便宜得多。
百年前的樓價和生活開支,在舊詩也可略知一二。鄭貫公的 《香港竹枝詞》 有一首說:「黃金易覓地難尋,十尺樓房五尺金。惟有青天無價值,崇垣都半插雲岑。」那句「十尺樓房五尺金」當然只是誇張,不能照字面將金價換算為呎價,但樓價高則是肯定的。百年前在香港吃一頓西餐要多少錢呢?
《香港竹枝詞》 另一首有答案:「香江食譜試翻新,酒館茶樓最可人。唐菜何如西菜好,全餐輕擲五毫銀。」
有些舊詩還罕有地記錄了當時的香港俗語。梁喬漢寫於光緒初年(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港中雜事》 簡直句句都是史料,開頭一段是這樣的:「外域唐番話,來遊別有天。人居裙帶路,地集火輪船。衣綠沿街守,燈紅隔壁穿。燕梭商保險,馬隊鬭矜便。夷禮頭掀帽,戎裝手引鞭。師何尊狀棍,客乃重孖氈。士仔巾纏鬢,姑喱擔壓肩。戲園男女混,牌館賭嫖連。」
「番話」指外語,「衣綠」指警員,今天雖已過時,但上幾輩還間中有人這樣說;至於「燕梭」(Insurance)、「姑喱」(Coolie)、「士仔」(侍應)則流行至今,居然隔了一個半世紀還沒消失。
最耐人尋味是「孖氈」──驟眼看像股票買賣保證金「孖展」(Margin),查一查才知道,原來廣東舊稱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的經紀人為「孖氈」,即英語Merchant的粵語譯音。
- -
王禮錫在1938年寫的 《香港竹枝詞》說:「儒書枉讀暗心慚,不識士多與士丹。落後殖民文化陋,豈關語系屬東南。」「士多」 固然明白,但何謂「士丹」?
幸好作者自注:「士丹,Stamp也。」又說:「沿街見『若要停車乃可在此』牌子,則Buses stop here, If required也。名詞文法皆異中土,蓋為殖民地文化落後現象,其故不在粵語也。」香港殖民地文化由當年遭受鄙棄,到今天為人眷戀,反映的其實不是香港,而是大陸文化水平的升降。
以上徵引的詩,儘管大部分藝術成就不高,但因為反映了時代,或具備史料意義,還是很值得一看──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中環價值」以外,還可以講「屯門價值」,除了獅子山,尚有大步海。
舊詩中的香港 馮睎乾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馮睎乾/art/20160417/19574142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