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焦循 : 易圖略, 易通釋

焦循 : 易圖略, 易通釋


電子書名:易圖略


作者:焦循(清) ,電子書狀態:整理完成


焦氏雕菰樓易其中的一本。焦循易學有三大義理主軸:旁通、相錯(比例),時行。


《易章句》 是焦氏注解易經的著作,而《易通釋》則將易經經文中相關聯的字句橫向連貫起來,並以這三大原則做解說。


但要了解焦循易學最精要的,莫過於《易圖略》。


《易圖略》可以說是焦循易學的義理闡釋,因此研讀焦循易者,建議以《易圖略》做為開始。


其自敘曰:「十數年來,以測天之法測易,而此三者乃從全易中自然契合。既撰為通釋二十卷,復提其要為圖略:圖五篇,原八篇 發明旁通相錯時行之義,論十篇 破舊說之非,共二十三篇,編為八卷,次章句後。」


- - -


余學易所悟得者三:一曰旁通,二曰相錯,三曰時行。此三者,皆孔子之言也,孔子所以贊伏羲文王周公者也。


夫易,猶天也,天不可知,以實測而知。七政恒星,錯綜不齊,而不出乎三百六十度之經緯。山澤水火,錯綜不齊,而不出乎三百八十四爻之變化。本行度而實測之,天以漸而明。本經文而實測之,易亦以漸而明。非可以虛理盡,非可以外心衡也。


余初不知其何為相錯,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比例之義,出於相錯,不知相錯,則比例之義不明。余初不知何為旁通,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升降之妙,出於旁通,不知旁通,則升降之妙不著。


余初不知其何為時行,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變化之道,出於時行,不知時行,則變化之道不神。未實測於全易之先,胸中本無此三者之名。



既實測於全易,覺經文傳文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相錯。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旁通。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時行。測之既久,益覺非相錯、非旁通、非時行,則不可以解經文傳文,則不可以通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意。


十數年來,以測天之法測易,而此三者乃從全易中自然契合。既撰為《通釋》二十卷,復提其要為《圖略》,凡圖五篇,原八篇發明旁通相錯時行之義,論十篇破舊說之非,共二十三篇,編為八卷,次章句後。


闢如郭守敬生劉洪、祖冲之、何承天、傅仁均、一行之後,悟得歲實消長,不用積年日法,非能越乎前人,亦由前人之說而密焉耳。夫祖冲之立歲差,傅仁均立定朔,當時泥古者驚為異說。


余以此三事說易,亦祖氏之歲差,傅氏之定朔也。知我者益加密焉,余之所深冀也。



嘉慶癸酉十一月冬至前五日焦循書於半九書塾之倚洞淵九容數注易室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526/2/


第四章 焦循之《易》學法則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526/6/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526/7/


易經與數學 -- 焦循的數理《易》學--
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vol2no8d.htm


孟子正義 (清)焦循撰

春秋左傳補疏 (清)焦循撰

禮記補疏 (清)焦循撰

禹貢鄭注釋 (清)焦循撰

群經宮室圖 (清)焦循撰

里堂學算記五種 (清)焦循撰

開方通釋 (清)焦循撰


陸氏草木烏獸虫魚疏疏 (清)焦循撰

雕菰集 (清)焦循撰

周易補疏 (清)焦循撰

尚書補疏 (清)焦循撰


易章句 (清)焦循撰

易通釋 (清)焦循撰

易話 (清)焦循撰

易圖略 (清)焦循撰

易廣記 (清)焦循撰

毛詩補疏 (清)焦循撰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author;=焦循



焦循 《易圖略》
http://www.eee-learning.com/article/338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