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遊戯王 : 攻守逆転  Yu-Gi-Oh!--

右手に盾を左手に剣を ,異い次じ元げんからの帰き還, 次じ元げん回かい帰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經過尋晚,大家可以睇到警察已成為驚弓之鳥!在之前佔領時期,佔領者是守方,警方  (  也包括黑紅藍等勢力  )  是攻方,當佔領結束,警察就由攻方變成守方,佢地要防止再佔領,就必須不停留意每一個路口的情況,一有少許風吹草動就立刻要出動,這種每時每刻的警戒狀態其實就是過去兩個月來我地在佔領區的狀態,是很累人的。


如今角色逆轉,輪到他們需要緊張起來防守,那麼示威者就變得輕鬆了,只需要不停流動,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在街上行走、過馬路、等巴士,但只要稍稍一個小動作,無論是跌散銀或綁鞋帶,已令他們神經緊張起來。


所謂的流動佔領,甚至根本不需要真的流動佔領,只需要"扮"流動佔領,他們已疲於奔命。


觀乎尋晚既情況,警察跟本無計可施,佔領時他們可以話示威者犯法,名正言順去打壓,但現在大家只在街上行走觀光購物,跟本無人犯法,他們只能靠兇靠惡,但卻無任何法理可支持,他們甚至無法分辦誰是示威者誰是真正平民及遊客。


尋晚已出現誤中副車既情況,亦確實影響店鋪做生意及附近市民生活,而幾乎所有影片所見都是清一色警察打人,連cctvb都無法剪輯到示威者衝擊的畫面,警方形象變成負面,輿論亦逆轉。

- - -


相反,對於示威者,呢種流動既方法其實更合付經濟效益,大家不需要每夜通宵留守,不需要儲存物資,甚至連口罩眼罩等裝備都可以唔駛。而且亦唔需要下下都幾千一萬人,每晚只要有幾百至一二千人聚集在路邊就得。


行街、睇風景、影相、等人、等巴士、過馬路、食花生,你鐘意做咩角色都得,警察埋黎趕就去下一個路口,盡量避免不必要衝突,但又不散開,之後又可以兜返轉頭,鐘意又可以突然試下行出馬路突圍,要攻要守悉隨尊便!


每晚放工後六,七點行街行到十一,二點,咁警察就要晚晚都緊張地應對、封路,警方根本無可能長時間維持呢種狀態!佢地無可能晚晚都封咗成條西洋菜街令店鋪做唔到生意!


簡單d講,佔領時我地在明,佢地在暗。而家清咗場,就變成佢地在明,我地在暗。清場前佢地有明確目標,但而家目標消失、分散,佢地無法分別邊個係示威者。呢種流動狀態根本防不勝防!


記住,佔領唔可以佔一世,但行街購物真係可以一世架!


- -  -


最後係少少溫馨提示:


1. 進行呢種流動佔領運動必需要隱藏身份,所以唔好配帶任何黃絲帶等代表雨傘運動的飾物,亦唔好著雨傘tee等服裝。記住我地係一般正常生活既市民。


2. 唔需要帶任何物資,眼罩口罩等都可以唔駛(除非你真係諗住硬碰),總之警察一趕就走開少少,但又唔好行太遠,要繼續聚集,只要不作激烈行為,係街上行走佢根本無權話你犯法拉你。相反佢無故打你拉你就係佢唔啱!


3. 唔帶眼罩口罩等亦都係防止被警察查身份証搜袋時會話你係示威者,一旦搜到呢d裝備佢當然無權拉你,但佢可以抄低你身份証資料,而呢d資料係會交俾國安,將來過關返大陸可能有麻煩。


4. 帶定手機相機,叉足電,帶埋奶媽,有咩事隨時影相拍片作為證據。


5. 每晚一有時間就出黎,唔需要下下都成萬人,但要維持一定人數,不斷流動,可以去唔同既路口嘗試下,唔需要真正佔領,只係要keep住俾壓力。


6. 呢場係持久戰,Be Water, My friend!


source :



Johnxon Tai : [形勢逆轉:清場,警方惡夢的開始!]
https://www.facebook.com/johnxon13/posts/10152445718566681?fref=nf


http://yugioh.wikia.com/wiki/Main_Page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陳雲: 《香港本土政綱 》 之香港之國

陳雲:  《香港本土政綱 》 之香港之國


香港是城邦,好多人認為香港無國家主權,不是城邦,然而我們可以用《基本法》 及我們既有的生活方式證明給他們看,香港有實然主權,有國家之實,在內在外,港府處處行使着國家的行為,只是香港無國家之名。


大陸人、外國人來到香港,首先當香港是一個特殊的國際城市,慢慢他們會驚覺香港從文化、語言、憲法、貨幣、金融儲備量、福利、國際條約簽署權、領事豁免權,從電器插頭到行車方向,香港都有一個國家的實質內容。


我們香港人只要努力實現一個國家人民應該有的尊嚴,一個文化體系成員應有的能力,就可以強化香港的國家內涵,對外宣傳香港是一個城邦(city-state)或國家/附屬國(state/protectorate),享有實然主權,與中國是邦聯關係(confederation)。城邦這個名號,就省卻我們遊說的時間。將來時機來臨,再宣布修憲建國,與中國和台灣建立正式的邦聯關係。



與中共相比,香港更似一個國家,而且好多地方與中國區隔、文化截然不同:

    香港有自己的特區護照,與一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不同。香港享有更多的免簽證優惠。

    香港駐外機構——香港經貿辦事處,享有《維也納公約》賦予的領事豁免權。只有國家級別的政治實體的駐外代表,才享有領事豁免權。英國與一九九六年頒布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條例》[1], 賦予香港經貿辦享有國家級別的領事豁免權。

    香港在深圳灣西部通道的一個海關在中國大陸境內,該地行使香港法律,享有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租期由二〇〇六年起,五十年租約,跨越《基本法》的二〇四六年的期限。

    香港有自己的國籍法,與中國大陸不同。香港永久居民也可持有外地護照,享有雙重國籍。

    香港有自己的貨幣及香港儲備的外匯發鈔保證。香港貨幣自由兌換。香港具備國家級數的儲備金,超過GDP的五倍,應付龐大的金融交易。

    香港財政獨立,香港與中國之間無任何的納稅關係。

    香港是頗多跨國組織的國家成員國,歷史比中國更悠久,從WTO、 WMF 到國際足球協會及國際童軍協會。

    香港到中國的投資,視為境外投資。大陸公司在香港註冊或上市,視為外資企業。

    香港有自己的飛機航班與海港管理。中國視香港航機為國際班機。

    香港有自己的郵政、國際電話直撥(IDD)地區號碼(852),行車方向、電插座的分類等。

    香港有自己的憲法《基本法》,由政府行使憲法,司法部門監察。

    香港有法治(rule of law),而且行的是普通法系統,中共只能在香港發生動亂的時候在香港行使中國法律。

    香港保護人權及公民權利。

    香港有不錯的國民福利救濟窮人。

    香港有自己的語言政策:香港是雙語社會。英文慣用帶點古舊的英式英文。中文則以古典文學及優雅白話為本。香港公共空間用的中文一般較古雅。

    香港人的愛港之心,遠遠超越中國人愛中國之心。





香港與中國,並非一國兩制,而是兩國兩制。政治制度形成國家,香港政治制度與中國不同,就是兩個國家。


說是一國,只是免傷和氣,大家胡混過去。真的要將中、港關係說是一國兩制,那個一國,是邦聯國(confederation),不是單一體制的共和國。(待續)



請各位捐款贊助香港復興會

一、香港復興會將在短期內推出《香港本土政綱》,派人參選立法會,舉辦系列講座,從事本土政治啟蒙、現實政治教育、文化歷史教育、體育鍛煉、司法援助等等。這些需要各位捐款,我會致力培養接班人,令我的個人能力化為組織的能力。


 二、萬一我或我的追隨者因為受到迫害而丟失生計甚至身陷牢獄或傷亡,需要一點緊急救助。各位這次隨緣贊助即可,往後看我們的成績,再增加捐助。

贊助戶口: 匯豐銀行戶口號碼:641-013115-838

公司戶口名字:Hong Kong Imperium Co. Ltd(香港大城邦有限公司)



——香港復興會主席陳雲敬上



[1]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rdinance act, 1996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6/63/pdfs/ukpga_19960063_en.pdf?view=extent&timeline=true


陳雲:《香港本土政綱》之香港之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E9%99%B3%E9%9B%B2%E9%A6%99%E6%B8%AF%E6%9C%AC%E5%9C%9F%E6%94%BF%E7%B6%B1%E4%B9%8B%E9%A6%99%E6%B8%AF%E4%B9%8B%E5%9C%8B/877613632262587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唯有授權 港共政府做事。港共政府的行動 選項有三個。依次排列,由最好的到最壞的:


一、港共政府 借助友好的泛民、左翼 及社會名流來 勸降,用代表 或嘲諷的方法,瓦解佔領者的軍心。這可迅速成功,而且瓦解抗爭者日後的鬥爭士氣,此為上策。


然而,一旦民眾 不聽謊言、不理睬泛民的 政治明星,也嘲笑那些所謂 校長醫生、社會賢達,這方法 會瓦解傳統政黨 和政團的代表能力,而目前這種代表能力 已經被港共政府消耗,學聯也道德死亡,剩下死剩種 —— 學民思潮。泛民指導下的 學民思潮,不是少年學生組織,而是陰謀賣港組織,請各位毋須憐惜他們。


二、借助港共 特務兵團(公安人員、幫會嘍囉、土匪流氓)的長期滋擾,重兵駐紮監視,派嘍囉日日滋擾,製造突發的衝突,令佔領者不勝其煩,士氣疲乏,甘願無功而退。這會消耗政府資源,而且過程中令到港共政府 喪失合法性,香港市民 清楚看到 港共政府的 非法統治面目。


三、使用殘酷武力清場。這是下策。留下的仇恨會成為長期的 香港革命火種,滋養香港獨立建國意識。香港自此一去不返。


港共政府 如非受到習近平的死命令,不會走到 第三種選擇。它明知無計可施,由於官僚收人工、要做事的心態(do something to take their salaries),它會繼續組合第一種和第二種選擇,而在持久戰的消耗之中,只要我們死守陣地,消耗的是港共政府及其追隨力量(泛民、左膠)。



至於北京的 黨中央,它怎麼看我們的持久戰?持久戰 足以摧毀泛民、社運、左膠等美國代理人聲譽,結束其 政治生命。習近平 銳意改革政局,也樂見可以在香港借刀殺人,剷除那些表面配合 但不安好心的美方勢力。


故此中共會任由我們的持久戰打下去,久不久也會派員,用另類的方法鼓舞一下我們。很詭異的,共匪的黨中央在掩護着我們前進。直至和解或攤牌的一日來到。我們會等到這一日的。


自從三國之後,華夏 就沒有這麼精彩的戰鬥棋局,各位香港同胞,有了大鵬金翅鳥、護法黑龍 和歷代宋帝的護佑,我們行運!


故此,持久作戰,我們必勝!



Wan Chin 毛澤東在此。香港革命必勝!
請協助廣傳 此戰略分析。這是世界級的 戰略分析。如有心,請將貼文印刷,張貼在佔領陣地。


source:


陳雲:論持久戰。港共政府 面對持久的佔領,北京無計可施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2763331252225


----

陳雲:佔領變成持久戰,持久戰的生還者是誰?在持久戰中,動者敗,不動者勝。目前香港革命中,不動的是中共、本土派,這將是戰勝的一方。動的是美國代辦——泛民、社民連、左翼社運界,外加學聯和學民思潮,這已是戰敗的一方。


要不動,必須是立足本土,身土不二,不假外求,以我為主。保存精銳,不輕舉妄動。在外等待局勢變化,在內為自己創造有利條件。美國的政治代辦不能等,因為他們都是離地中產和離地資本家,在香港沒有長期留駐的心理準備,也沒有群眾根基,他們必須主動出擊來掠奪戰果(組織大會與政府談判、辭職公投、上京面聖之類),並且完結佔領。


這群必須找交易來做的 agent( 代辦),自尋死路,我們已經目睹他們相繼死亡。


美國的政治代辦成為香港革命的第一滴血。火鳳凰革命的第一階段戰役結束,中共+香港本土派戰勝美國代辦。目前,戰役去到第二階段,中共vs本土派。


中共和本土派都不動,但中共經濟危機四伏,他們不能等太久,但本土派可以等個天荒地老。故此,中共將在等不到本土派退場而自覺危機深重的時候,與香港妥協。只要本土派沉住氣,不動,不怕悶,天下就歸本土派,也就是香港本土人。大家要忍得住,司馬懿就是這樣取得三國的天下。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2764333842225


- -  -




陳雲: 大家不用怕。我在香港指導戰役,中共是知道的


陳雲:論持久戰。佔領行動進入第八日,奇襲、突擊都試過了,也失敗了,敵人一日一日來滋擾,花樣百出,但我們頂住了。同道要上班、要上學,往後怎麼辦?


中共不會出動解放軍 或廣東武警,這個我們早知道。敵人用的是出賣群眾的大會、議員、學運領袖,我們不受他們欺騙。敵人用的幫會嘍囉,我們知道他們的暴力有界限,我們不怕。敵人出動左翼遊說員來拆路障,我們也勉強頂住。


敵人出動明星、街坊、工會、商會來譴責或勸降,我們可以不理。然而,外國政府聲援不多、也不夠。市民支持者足夠,但沒有擴大。我們在旺角的火鳳凰衛隊勇猛,但人員不夠多。這時候,就是打持久戰的時候,用時間拖延,來爭取有利條件。


一、劃出陣地的核心部分為根據地。派員輪流駐守,實行自治管理。市民下班之後,放學之後,趕往根據地駐守或聲援,形成習慣。用根據地的慣性,來改變市民的習慣,要他們習慣了佔領,理解我們的佔領是為了香港民主普選,香港長治久安,各階層有民主制度爭取利益。


二、在根據地趕走勸降的左翼,不要給他們發言。他們是政府的特務,來打心理戰的。


三、堅強頂住各種滋擾,勇武還擊。


四、香港民主的關鍵在中共黨中央。持久戰維持了,中共會對香港改變思想。中共一直按兵不動,觀察香港民意和民心,看香港人能走多遠。


中共是尊重群眾意願的,當然,那種群眾意願必須要以強大的、不妥協的、魚死網破和玉石俱焚的方式展現出來!

- - -


Wan Chin 這是戰略指導。請大家廣傳。

大家不用怕。我在香港指導戰役,中共是知道的。這群好戰的野蠻人,是欣賞勇武的香港人的。


Wan Chin 持久戰的思想來自毛澤東。我不是要大家推崇毛澤東,而是中共尊重毛澤東這類堅強而機智的人民戰爭思想。


- - -

陳雲:長毛墮落,左翼社運覆亡


陳雲:長毛墮落,左翼社運覆亡。


長毛當日跪求市民留守,如今抗爭陣地抵抗泛民及學聯的出賣,自成一國,不由任何組織指揮,左膠勾結警察清場無效,他卻要陣地民眾組織大會,否則難以溝通云云。


這是不信任民眾的自主能力,也恐懼這種民眾自主會背棄現存的政黨及老牌社運,令自己的徒子徒孫丟失飯碗。


長毛淪為無恥的反革命,他的無恥有二:


一、為了政黨和社運團體的私人組織利益而犧牲抗爭民眾,背棄公義。


二、協助極權政府摧毀民間的抵抗力量。目前這種抵抗力量在陣地的聚集,可謂千載難逢,也有教育和凝聚的作用,政府難以打擊,即使動用殘酷武力鎮壓,留下的仇恨會成為長期的香港革命火種。然而,如果由左膠的大會代表,哄騙、妥協之後解散,就可以瓦解這種仇恨,令民眾改而憎恨自己,怨恨自己,悔不當初。這種在士氣上、在道德上的打擊,可以令香港的鬥爭者灰心喪志,幾十年無翻身之地。


長毛這種陰謀和殘忍,是所有左翼所不齒的行為。我認為長毛應該自此退出政壇,如果他仍有半點身為托洛茨基派的榮譽感的話。



- - -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1.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http://www.facebook.com/occupycwb

2. 旺角佔領現場資訊 M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旺角佔領現場資訊/1492930817622505

3. 聖法蘭西斯 / 聖方濟各 街頭小聖堂 St Francis' Chapel on the Street

https://www.facebook.com/stfrancisonthestreet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陸贄 :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陸贄 :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其六論兼並之家私斂重於公稅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國之紀綱,在於制度,商農工賈,各有所專,凡在食祿之家,不得與人爭利。此王者所以節財力,礪廉隅,是古今之所同,不可得而變革者也。代理則其道存而不犯,代亂則其制委而不行。


其道存,則貴賤有章,豐殺有度,車服田宅,莫敢僭逾,雖積貨財,無所施設。是以鹹安其分,罕徇貪求。藏不偏多,故物不偏罄,用不偏厚,故人不偏窮。聖王能使禮讓興行,而財用均足,則此道也。


其制委,則法度不守,教化不從,唯貨是崇,唯力是騁,貨力苟備,無欲不成。租販兼並,下錮齊人之業;奉養豐麗,上侔王者之酋。戶蓄群黎,隸役同輩,既濟嗜欲,不虞憲章,肆其貪惏,曷有紀極。天下之物有限,富室之積無涯。養一人而費百人之資,則百人之食不得不乏;富一家而傾千家之產,則千家之業不得不空。舉類推之,則海內空乏之流,亦巳多矣。故前代致有風俗訛靡,氓庶困窮,由此弊也。



今茲之弊,則又甚焉。夫物之不可掩藏,而易以閱視者,莫著乎田宅。臣請又措其宅而勿議,且舉占田一事以言之。古先哲王,疆理天下,百畝之地,號曰一夫,蓋以一夫授田,不得過於百畝也。欲使人無廢業,田無曠耕,人力田疇,二者適足,是以貧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法立事均,斯謂制度。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壞,恣人相吞,無複畔限。


富者兼地數萬畝,貧者無容足之居,依托強豪,以為私屬,貸其種食,賃其田廬,終年服勞,無日休息,罄輸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稅,貧富懸絕,乃至於斯,厚斂促徵,皆甚公賦。今京畿之內,每田一畝,官稅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畝至一石者,是二十倍於官稅也。降及中等,租猶半之,是十倍於官稅也。


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農夫之所為,而兼並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穡人安得足食,分廩安得廣儲風俗安得不貪財貨安得不壅。昔之為理者,所以明制度而謹經界,豈虛設哉!斯道浸亡,為日巳久,頓欲修整,行之實難,革弊化人,事當有漸。望令百官集議,參酌古今之宜,凡所占田,約為條限,裁減租價,務利貧人。法貴必行,不在深刻。


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微損者餘,稍優不足,損不失富,優可賑窮,此故乃古者安富恤窮之善經,不可舍也。



右臣前月十一日延英奏對,因敘賦稅煩重,百姓因窮,伏奉恩旨,令具條疏聞奏。今且舉其甚者,謹件如前。


臣聞於 《書》  曰:「無輕人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此理之所以興也。又曰:「厥後嗣王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此亂之所由始也。以陛下天縱聖哲,事更憂危,夙夜孜孜,誌求致理。往年論及百姓,必為淒然動容,每言朕於蒼生,支體亦無所惜。


臣久叨近侍,亟奉德音,竊謂一代黔黎,必躋富壽之域。昨奏人間疾苦,十分才及二三,聖情巳甚驚疑,皆謂臣言過當。然則愁怨之事,何由上聞,煦育之恩,何由下布?典籍所戒,信而有徵,一虧聖猷,實可深惜。


臣又聞於  《書》  曰:「非知之艱,行之唯艱。」竊惟陛下所以驚疑於微臣之言者,但聞之未熟耳。此乃股肱耳目之任,仰負於陛下,誠所謂知之非艱,尚未足深累聖德也。今則既知之矣,願陛下勿複艱於所行,居安思危,億兆幸甚。謹奏。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 - -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1. 銅鑼灣佔領實錄 occupycwb
http://www.facebook.com/occupycwb


2. 旺角佔領現場資訊 M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旺角佔領現場資訊/1492930817622505


3. 聖法蘭西斯 / 聖方濟各 街頭小聖堂 St Francis' Chapel on the Street
https://www.facebook.com/stfrancisonthestreet

陸贄 :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陸贄 :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其五請以稅茶錢置義倉以備水旱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臣聞仁君在上,則海內無餒殍之人,豈必耕而餉之,爨而食之哉。蓋以慮得其宜,制得其道,致人於歉乏之外,設備於災沴之前,是以年雖大殺,眾不恇懼。夫水時為敗,堯湯被之矣,陰陽相寇,聖何禦哉!所貴堯湯之盛者,在於遭患。能濟耳。凡厥哲後,皆謹循之。


故《王制》   記虞夏殷周四代之法,乃云:「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周官》  司徒之屬亦云:「掌鄉裏之委積,以恤艱厄;縣鄙之委積,以待凶荒。」王制既衰,雜以權術。魏用平糴之法,漢置常平之倉,利兼公私,頗亦為便。隋氏立制,始創社倉,終於開皇,人不饑饉。貞觀初,戴胄建積穀備災之議,太宗悅焉,因命有司,詳立條制,所在貯粟,號為義倉。


豐則斂藏,儉則散給,曆高宗之代,五六十載,人賴其資。國步中艱,斯制亦弛。開元之際,漸複修崇。


是知儲積備災,聖王之急務也。《語》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此言君養人以成國,人戴君以成生,上下相成,事如一體。然則古稱九年六年之蓄者,蓋率土臣庶,通為之計耳,固非獨豐公庾,不及編。《記》所謂「雖有凶旱水溢,人無菜色」,良以此也。


後代失典籍備慮之旨,忘先王子愛之心,所蓄糧儲,唯計廩庾。犬彘厭人之食,而不知檢;溝壑委人之骨,而不能恤。


亂興於下,禍延於上,雖有公粟,豈得而食諸!故立國而不先養人,國固不立矣;養人而不先足食,人固不養矣;足食而不先備災,食固不足矣。為官而備者,人必不贍;為人而備者,官必不窮。是故論德昏明,在乎所務本末。務本則其末自遂,務末則其本兼亡,國本於人,安得不務。


頃以寇戎為梗,師旅亟興,惠恤之方,多所未暇,每遇陰陽愆候,年不順成,官司所儲祗給軍食。支計苟有所闕,猶須更取於人,人之凶荒,豈遑賑救。人小乏則求取息利,人大乏則賣鬻田廬。幸逢有年,才儻逋債,斂獲始畢,餱糧巳空,執契擔囊,行複貸假,重重計息,食每不充。倘遇薦饑,遂至顛沛,室家相棄,骨肉分離,乞為奴仆,猶莫之售,或行丐鄽,或縊死道途。


天災流行,四方代有,率計被其害者,每歲常不下一二十州。以陛下為人父母之心,若垂省憂,固足傷惻,幸有可救之道,焉可舍而不念哉?今賦役巳繁,人力巳竭,窮歲汲汲,永無贏餘,課之聚糧終不能致,將樹儲蓄根本,必藉官司助成。陛下誠能為人備災,過聽愚計,不害經費,可垂永圖。近者有司奏請稅茶,歲約得五十萬貫,元敕令貯戶部,用救百姓凶饑,今以蓄糧適副前旨。


望令轉運使總計諸道戶口多少,每年所得稅茶錢,使均融分配各令當道巡院主掌。每至穀麥熟時,即與觀察使計會,散就管內州縣和糴,便於當處置倉收納,每州令錄事參軍專知。仍定觀察判官一人與和糴巡院官同勾當,亦以義倉為名,除賑給百姓已外,一切不得貸便支用。如時當大稔,事至傷農,則優與價錢,廣其糴數,穀若稍貴,糴亦便停,所糴少多,與年上下,準平穀價,恒使得中。每遇災荒,即以賑給,小歉則隨事借貸,大饑則錄奏分頒,許從便宜,務使周濟,循環斂散,遂以為常。


如此,則蓄財息債者,不能耗吾人;聚穀幸災者,無以牟大利。富不至侈,貧不至饑,農不至傷,糴不至貴,一舉事而眾美具,可不務乎。俟人小休,漸勸私積,平糴之法斯在,社倉之制兼行,不出十年之中,必盈三歲之蓄,宏長不巳,升平可期。使一代黎人,永無餒乏,此堯湯所以見稱於千古也。願陛下遵之慕之,繼之齊之。苟能存誠,蔑有不至。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陸贄 :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陸贄 :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其四論稅期限迫促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建官立國,所以養人也;賦人取財,所以資國也。明君不厚其所資,而害其所養,故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給而斂其餘財。


遂人所營,恤人所乏,借必以度,斂必以時。有度則忘勞,得時則易給。是以官事無闕,人力不殫,公私相全,上下交愛。


古之得眾者,其率用此歟。法制或虧,本末倒置,但務取人以資國,不思立國以養人,非獨徭賦繁多,敻無蠲貸,至於徵收迫促,亦不矜量。蠶事方興,巳輸縑稅;農功未艾,遽斂穀租。


上司之繩責既嚴,下吏之威暴愈促,有者急賣而耗其半直,無者求假而費其倍酬。所係遲速之間,不過月旬之異,一寬稅限,歲歲相承,遲無所妨,速不為益,何急敦逼,重傷疲人。頃緣定稅之初,期約未甚詳悉,旋屬征役多故,複令先限量徵,近雖優延,尚未均濟。望委轉運使與諸道觀察使商議,更詳定徵稅期限聞奏。


各隨當土風俗所便,時候所宜,務於紓人,俾得辦集。所謂惠而不費者,則此類也。



陸贄 : 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5%9D%87%E7%AF%80%E8%B3%A6%E7%A8%85%E6%81%A4%E7%99%BE%E5%A7%93%E5%85%AD%E6%A2%9D


石川安貞 註: 陸宣公全集註. 1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註,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