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營造法式 獨醒雜志 玉照新志 玉壺野史 玉壺清話 王魏公集 王文正公筆錄 珊瑚鉤詩話 珍席放談 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


營造法式 獨醒雜志 玉照新志 玉壺野史 玉壺清話 王魏公集 王文正公筆錄 珊瑚鉤詩話 珍席放談 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 珩璜新論 環溪詩話 疊山集 癸辛雜識 白石道人歌曲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 皇極經世書 直齋書錄解題 省心錄 知言 石林燕語 石林詩話 石湖詞 硯譜 硯史 碧雞漫志 祛疑說 禪林僧寶傳 稼軒詞 竊憤錄 端溪硯譜 竹莊詩話 筍譜 紺珠集 經筵玉音問答 緗素雜記 續墨客揮犀 續書譜 續世說 羅氏識遺



灤京雜詠 為政善報事類 為政忠告 無錫縣志 燕石集 玉堂嘉話 玉機微義 琵琶記 田家五行 異域志 真臘風土記 石初集 秋聲集 秘書監志 經濟文集 通制條格 遺山集 遼史 脈訣刊誤 醫壘元戎 釋氏稽古略 金匱鉤玄 金史 金志 金淵集 至順鎮江志 至元嘉禾志 至大金陵新志 至正集 至正四明續志 芳谷集 范德機詩集 錄鬼簿 錢塘遺事 鐵崖古樂府 藥房樵唱 陳剛中詩集 雁門集 雙溪醉隱集 蛻岩詞



火龍神器陣法 炎徼紀聞 烈皇小識 煮粥條議 熊龍峰小說四種 燕對錄 物理小識 玉笥集 玉堂薈記 玉堂叢語 王舍人詩集 王常宗集 王文成全書 琴聲十六法 瑤石山人稿 瓶花齋雜錄 男子雙名記 白石山房逸稿 白蘇齋類集 白雲稿 白雲集 白雲樵唱集 白谷集 百川書志 皇明紀略 皇明經世文編 皇明典故紀聞 石田詩選 石隱園藏稿 石洞集 碧山樂府 禮部志稿 空同集 竹澗集 篁墩文集 簡端錄 紀效新書 綠牡丹 練兵實紀 繼世紀聞



瀋館錄 瀋故 灸法秘傳 無事為福齋隨筆 煙嶼樓筆記 照世杯 熙朝新語 燕子春秋 燕樂考原 牧齋初學集 牧齋有學集 玉紀 玉臺新詠 王學質疑 現成話 理瀹駢文 琉球國志略 甌北詩話 甲申傳信錄 畫筌 畫筌析覽 疫疹一得 瘍醫大全 瘳忘編 白雨齋詞話 白雪遺音 皇朝經世文編 皇朝經世文續編 皺水軒詞筌 皺水軒詞筌 知聖篇 石匱書後集 石柱記箋釋 石洲詩話 研經言 硯山齋雜記 神灸經綸 神農本草經讀 章安雜說 竹葉亭雜記


民國
晚晴簃詩匯 晴花暖玉詞 清史稿 無盦詞 然脂餘韻 熊氏真傳少林大易筋經 燈猜叢話 犬窩謎話 王仲奇醫案 竹泉生女科集要 遯園醫案 醫學經驗錄·醫案 青紅幫演義 西太后艷史演義 魯樓醫案 兒科萃精 兒科要略 新民說 時疫解惑論 止園醫話 歷史通俗演義-元史 歷史通俗演義-兩晉 歷史通俗演義-前漢 歷史通俗演義-南北史 歷史通俗演義-唐史 歷史通俗演義-宋史 歷史通俗演義-後漢 歷史通俗演義-明史 歷史通俗演義-民國 歷史通俗演義-清史 歷史通俗演義-五代史


- - -

先秦兩漢
琴操 靈棋經 許負相法 吳地記 尚書大傳 數術記遺 易緯稽覽圖 易緯辨終備 三輔黃圖 中藏經 漢官舊儀 漢武帝內傳 漢武故事 獻帝春秋 理惑論 異聞記 相貝經 老子指歸 野老書 金匱要略方論 金匱要略淺注 范子計然 華佗神方 雜事秘辛 青烏經 養羊法 養魚經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 言兵事書 鬻子古文龍虎經 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 傷寒論宋版 器經 四民月令 孔北海集 戒子益恩書 政論 昌言 易緯通卦驗 楚辭章句疏証


魏晉南北朝
爾雅注疏 物理論 肘後備急方 脈經 鄴中記 針灸甲乙經 荀公曾集 陶淵明集 陸清河集 鬼谷子注 南方草木狀 博物志 古今刀劍錄 古今注 周易注 帝王世紀 後漢紀 搜神記 春秋穀梁傳注疏 曹子建集 曹子建文集 中華古今注 潘黃門集 佛國記 玄中記 玉照神應真經 甄異傳 益州記 相牛經 神滅論 筆陣圖 筆勢論十二章 綠珠傳 續畫品 聲無哀樂論 還冤記 郭子 荊州記 關中記 處世懸鏡


隋唐
灌畦暇語 煎茶水記 獨異志 玉燭寶典 王右丞集箋注 王子安集 石藥爾雅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禮記正義 竹譜 素問六氣玄珠密語 經典釋文 緝古算經 續孟子 羅昭諫集 羯鼓錄 翰林志 道德真經傳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酉陽雜俎 臣軌 銀海精微 茶經 蒙求 開元釋教錄 開河記 蘇氏演義 陳拾遺集 陳書 隋遺錄 隋書 集異記 雲溪友議 青囊序 蠻書 詩式 諸病源候論 讒書 貞觀政要 資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


劉基 《百戰奇略》 《兵法心要》 焦玉、劉基 《火龍神器陣法》(《火龍經》)

劉基(1311-1375) 《百戰奇略》
《兵法心要》
焦玉、劉基 《火龍神器陣法》(《火龍經》)(1412年成書)(待校)
于謙(1398-1457) 《經武要略》
何喬新(1427-1502) 《皇明百將列傳評林》
周鑑(1431年任參政)撰、李盤增訂 《金湯借箸十二籌》
王瓊(1459-1532) 《北虜事蹟》
《西番事蹟》
王守仁(1472-1528) 《歷朝武機捷錄》
萬表(1498-1556) 《海寇議》
趙本學(俞大猷老師) 、俞大猷(1503-1580) 《續武經總要》
趙本學 《孫子書校解引類》
俞大猷 《正氣堂集》
唐順之(1507-1560) 《武編》(1558年成書)
鄭若曾(1503-1570) 《江南經略》
《海防圖論》
《籌海圖編》
唐萬齡(正德〔1506-1521〕至隆慶〔1567-1572〕年間人) 《閒暇清論》
戚繼光(1528-1588) 《紀效新書》(1560年成書)(待校)
《練兵實紀》(待校)

王鳴鶴(1601年任明朝征黎總兵) 《登壇必究》
《兵法百戰經》
尹畊(1515-?。1532年進士。) 《塞語》
《鄉約》
胡宗憲(1512-1565) 《戰略》
李贄(1527-1602) 《孫子參同》
葉夢熊(1531-1597) 《運籌綱目》
卜大同(嘉靖〔1522-1566〕戊戌進士) 《備倭記》(待校)
侯繼高(1533-1602) 《全浙兵制》
呂坤(1536-1618) 《安民實務》
《救命書》

提要
何良臣(正德〔1506-1521〕至萬曆〔1573-1620〕年間人) 《陣紀》(待校)
何東序(1553年進士) 《武庫益智錄》
趙士禎(1554-約1661) 《神器譜》(1598年成書)
何汝賓(1623年任寧紹副總兵) 《兵錄》(1606年成書)
莊應會(1628年進士) 《經武要略》
李材(1562年進士) 《將將紀》
徐光啟(1562-1633) 《兵機要訣》
孫承宗(1563-1638)、鹿繼善、茅元儀 《車營百八扣答合編》
陳禹謨(生活於萬曆〔1573-1620〕前後) 《左氏兵略》
馮夢龍(1574-1646) 《智囊》
黃道周(1585-1646)註斷 《廣名將傳》
范景文(1587-1644) 《師律》
茅元儀(1594-1640) 《武備志》(1621年成書)
《督師紀略》
萬世德 《遼東軍餉論》(現存有1621年刊本)
孫元化 《西法神機》(1632年刊印)
畢懋康(1598年進士) 《軍器圖說》(1635年成書)
焦勖 《火攻挈要》(1643年刊印)
錢旃(1597-1647) 《城守籌略》
陳元素(1606年應鄉試不第)纂 《古今名將傳》
顧炎武(1613-1682) 《懼謀錄》
魏禧(1624-1681) 《兵跡》
《左氏兵謀》
《兵法》
高斗樞(1628年進士) 《守鄖紀略》
顧祖禹(1631-1692) 《讀史方輿紀要》
韓霖(1645年為絳州舉人) 《愼守要録》
余應虬(明末清初人)輯 《鎸古今兵家籌略》
王餘佑(明末清初人) 《乾坤大略》
尹賓商 《白毫子兵𦌵(&#26335)》

提要
龍正 《八陣合變圖說》(《八陣圖演注》)

提要
無名氏 《草廬經略》(待校)
西湖逸士 《投筆膚談》(待校)
劉寅 《武經七書直解》
曾益 《左略》
顏季亨 《九十九籌》
董承詔 《重訂批點類輯練兵諸書》
郭增光 《緯弢》
吳可參 《武學經史大成》
馮嘉會 《萬勝真韜》
張龍翼 《兵機類纂》
郭光復 《倭情考略》
黃俣卿 《倭患考原》
盛萬年 《嶺西水陸兵紀》
楊明喬 《馬政紀》
吳惟順、吳鳴球、吳若禮 《兵鏡吳子》
馮時寧 《古今將略》
周承邦 《兵家要領》

http://www.cos.url.tw/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陸贄 : 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陸贄 : 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夫人事失於下,則天變形於上,咎徵之作,必有由然。


自去歲巳來,災沴仍集,雨澤不降,延曆三時。蟲蝗既臻,彌亙千裏,穀糴翔貴,稼穡卒癢。嗷嗷烝人,聚泣田畝,興言及此,實所痛傷。


遍祈百神,曾不獲應,方悟禱祀殊救患之術,言詞非謝譴之誠。憂心如焚,深自刻責。


得非刑法舛謬,忠良鬱堙,暴賊未蠲,勞師靡息。事或無益,而重為煩費;任或非當,而橫肆侵蟊。有一於茲,足傷和氣,本其所以,罪實在予。


百姓何辜,重罹殍餒。所宜出次貶食,節用緩刑,側身增修,以謹天戒。


朕避正殿不禦,百寮奏事,並於延英處分。尚食進膳,宜更節減。百司不急之務,一切且除。


諸軍將士外,自餘應食官糧人,及諸色用度等,並委本使長官商量,權行停減,以救荒饉。仍限十日內,具元額及所厘革,條件聞奏。



待至豐稔,卻令依舊。畿內百姓,委京兆尹切慰撫,除正稅正役外,徵科差遣,並宜禁絕。



非交相侵奪,尋常訴訟,不須追擾,務且息人。京畿內外,及京兆府諸縣,見禁囚徒,死罪降徒,流以下一切放免。



畿內及河中同州界,應有因戰陣殺戮,遺骸暴露者,各委所在長吏隨時薶瘞,諮爾卿佐,實惟股肱,所當一其誠心,同恤災患,勉修厥職,副我憂勤。


source :

陸贄 : 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8%9D%97%E8%9F%B2%E9%81%BF%E6%AD%A3%E6%AE%BF%E9%99%8D%E5%85%8D%E5%9B%9A%E5%BE%92%E5%BE%B7%E9%9F%B3


[文史]  陸宣公《 翰苑集.蝗蟲 (避正殿) 降免囚徒德音 》以文找文
http://blog.yam.com/npttctcw/article/333513


陸贄 : 陸宣公奏議. 巻第1-12 ( 日本早稲田大学蔵書 )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i13/i13_00741/


陸贄 :葛氏評点陸宣公奏議. 巻1-4 / 陸贄 撰 ; 葛端調 評点 ; 桑原忱 較訂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bunko11/bunko11_d0326/


石川安貞注: (陸贄)陸宣公全集二十四卷 - 唐 陸贄 撰, 日本 石川安貞 注, 景寛政二年 序, 名古屋永樂屋東四郎等刊本 ( 栗田慶雲堂, 1886 )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939



權德輿 : 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5%94%90%E8%B4%88%E5%85%B5%E9%83%A8%E5%B0%9A%E6%9B%B8%E5%AE%A3%E5%85%AC%E9%99%B8%E8%B4%84%E7%BF%B0%E8%8B%91%E9%9B%86%E5%BA%8F


陸贄 : 蝗蟲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
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8%9D%97%E8%9F%B2%E9%81%BF%E6%AD%A3%E6%AE%BF%E9%99%8D%E5%85%8D%E5%9B%9A%E5%BE%92%E5%BE%B7%E9%9F%B3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陳雲:為何共產黨要毒死 香港的電視業?

陳雲:為何共產黨要毒死 香港的電視業?


陳雲:為何共產黨要毒死香港的電視業?因為電視是民眾的文化表達(cultural expression of the mass),是香港帝國的巨大力量。


由六十年代 至九十年代,香港的電視劇集將本地故事、本土觀點用文學手法顯示出來,形成社會議程( social agenda),令香港社會有主流共識,也令周邊粵語甚至華語社會(包括華南省份)以香港觀點、香港品味為中心,形成香港文化的軟實力。


綜合藝術節目( 如歡樂今宵、歌唱比賽、中文流行曲大獎 )令香港的人才有上升機會,產生本地文化英雄( local culture hero),這些文化英雄,由許冠傑、周潤發到曾近榮和肥滔(食神),都是香港文化的代言人。香港雖然是城邦,但在流行文化,卻是一個向外擴張的帝國。



我在香港做過十年的 公共文化行政規劃工作,撰寫過香港文化政策(《 香港有文化 —— 香港的文化政策 》2008 ),以及香港電台的八十年歷史(《 一起廣播的日子——香港電台八十年 》2009 )。過去的香港廣播道,是五台山( 港台、商台、無線、麗的、佳藝、另有教育署的教育電視部 ),自然累積出 香港文化的創意區( creative quarters)。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電視以香港電台電視台(RTHK)和浸會學院傳理系為科技與創意的孵化器(incubator),佳藝電視與 麗的電視 是勇闖者(pioneer),無線電視 是將創意商業化的鞏固者( consolidator),外加無線老闆邵逸夫 另一條電影業連線。好多藝人和影視業人住在廣播道 或太子道一帶,形成居住社群,鄰近的大勘村 也是土炮影業製作區。由無線和亞視在九十年代 部署全然搬出廣播道、不在市區留有基地開始,拆解香港電視業的計劃已經開始。


王維基不獲發牌,只是九七之後,中共摧毀香港民眾文化表達力的 最核突動作而已。


- - -

Wan Chin 我是這方面的專家。這個貼文,只有我有能力寫。請協助廣傳,令香港人知道,我們過去的流行文化是如何成功的,現在的失敗,並不由於我們,而是由於中共及中共指使的地產財閥!

Wan Chin 我寫得出上述的貼文,無愧於世上任何學者,香港是有人才的!


Wan Chin 貼文裡面講的創業工業規劃,五台山的形成,是英治政府的精心傑作。然而,殖民政府不發一言!只有我這個研究者,才知道發生什麼事。

Wan Chin 好多人不明白,為何我在傳統傳媒丟失專欄地盤和訪問機會之後,可以在互聯網推動我自己的議程(set agenda)。原因除了我了解歷史和民情之外,也因為是我是曾經規劃公共文化的人,我知道裡面的機制如何操作。

Wan Chin 黃世澤只是講到最明顯的政治陰謀,限於經歷,他講不出文化社會學的道理和香港電視業發展歷史。我貼文的學術分析,是留待《 香港有文化 》的下冊用的,現在提前寫出來而已。


source :

陳雲:為何共產黨要毒死香港的電視業?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888820672225


see also :

拒發牌 原因遠超港人想像(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17/18467548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香港語 擁有比普通語先進 和優越的語音系統

香港語 擁有比普通語先進 和優越的語音系統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6752

作家月刊,梁小中先生 學生 劉天賜恭寫

作家月刊,梁小中先生 學生 劉天賜恭寫

梁老師 自嘲為『 史之痴 」。對中國歷史尤迷,最特別而難得的,就是讀史 或研究歷史的「 學者 」皆古板呆滯,

對歷史「 禁區 」,男女床笫,採補方術,男女同性戀,變態性心理,甚至正常的性行為都諱莫如深,

大抵中國文人 只關上門大造特造,而不敢渲諸筆墨,恐人嘲笑,譽之誨淫者也。

. . .

https://www.facebook.com/TinChiLau/posts/467507196623963

- - -


追思石人 by 黃仲鳴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2075.html

ALL are out of print Now

1. 古代採補術搜奇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4

2. 歷代名女人性生活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4

3. 媚藥雜談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4

4. 變態性生活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5

5. 慾經綱鑑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光藝出版社 不詳

6. 中國性藝術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不詳

7. 歷代風流皇帝性生活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4

8. 歷史性文獻 唯性史觀齋主著. 香港 宇宙出版社 1964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 孫巨源 -- 秋怨辭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 孫巨源 -- 秋怨辭

河滿子(秋怨)(孫洙 宋詞)


        黄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悵望浮生急景,淒涼寶瑟餘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遠水登臨。
        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