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聖學輯要 二 : 修己第二上 上篇四章。中篇五章。下篇四章。凡十三章。 [이이(李珥)]

聖學輯要 二 : 修己第二上 上篇四章。中篇五章。下篇四章。凡十三章。 [이이(李珥)]


聖學輯要 二 : 修己第二上 上篇四章。中篇五章。下篇四章。凡十三章。 [이이(李珥)]



修己第二上 上篇四章。中篇五章。下篇四章。凡十三章。 [이이(李珥)]


臣按。大學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是故。帝王之學。莫先於修己。


--


摠論修己章第一


立志章第二



臣按。修己工夫。有知有行。知以明善。行以誠身。今取合知行而言者。著于首。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中庸



朱子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於天之正理。道。由也。溫。猶燖溫之溫。 火熟物曰燖 謂故學之矣。復時習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 致廣大 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極高明 涵泳乎其所已知。 溫故 敦篤乎其所已能。 敦厚 此皆存心之屬也。析理則不使有毫釐之差。 盡精微 處事則不使有過不及之謬。 道中庸 理義則日知其所未知。 知新 節文則日謹其所未謹。 崇禮 此皆致知之屬也。蓋非存心。無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資。首尾相應。 東陽許氏曰。大。言上五節。小。言下五節。首。言尊德性道問學一句。尾。言下四句。 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學者宜盡心焉。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論語



朱子曰。約。要也。畔。背 音佩 也。君子學欲其博。故於文無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動必以禮。如此則可以不背於道矣。 勉齋黃氏曰。博。謂泛而取之。以極其廣。約。謂反而束之。以極其要。 ○程子曰。博學於文。而不約之以禮。必至於汗漫。博學矣。又能守禮而由於規矩。則可以不畔道矣。



臣按。修己之功。不出於居敬窮理力行三者。於此章。略發其端。其詳在下。


---


立志章第二



臣按。學莫先於立志。未有志不立而能成功者。故修己條目。以立志爲先。



子曰。志於道。 論語



朱子曰。志者。心之所之之謂。道則人倫日用之閒。所當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則所適者正。而無他岐之惑矣。○眞氏曰。志者。進德之基。聖賢發軔乎此。無遠不達。無堅不入。善惡二途。惟道與利而已。志乎道則理義爲之主。而物欲不能移。志乎利則物欲爲之主。而理義不能入。堯,桀,舜,蹠之所由以異。可不謹乎。○北溪陳氏曰。志於道。是心全向於道。若有作輟退轉底意思。便不得謂之志。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下同。



朱子曰。道。言也。性者。人所稟於天以生之理也。渾然至善。未嘗有惡。人與堯舜。初無少異。但衆人。汩於私欲而失之。堯舜則無私欲之蔽。而能充其性爾。故孟子道性善而必稱堯舜以實之。欲其知仁義不假外求。聖人可學而至。而不懈於用力也。○又曰。凡人須以聖賢爲己任。世人多以聖賢爲高。而自視爲卑。故不肯進。抑不知稟性與常人一同。安得不以聖賢爲己任。



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



朱子曰。言人能有爲。則皆如舜也。○又曰。此敎人發憤。勇猛向前。日用之閒。不得存留一亳人欲之私。若於此有箇奮迅興起處。方有田地可下工夫。不然。卽是畫脂鏤氷。無眞實得力處也。○又曰。必自有的實平穩下工夫處。非是徒然晝思夜度。以己所爲。較舜所爲。而切切然惟恐不如舜也。譬如病人正當循序服藥。積漸將理。使氣體浸充。可及平人而後已。豈可責效於一丸一散一朝一夕之閒。而遽怪其不及平人哉。○又諭學者曰。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只如而今。貪利祿。而不貪道義。要作貴人。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須反復思量。究見病痛。勇猛奮躍。見得聖賢所說千言萬語。都無一事不是實語。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積累工夫。迤邐向上去。大有事在。諸君勉旃。不是小事。



右泛言立志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道。爲去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大平。 橫渠文集



葉氏曰。天地以生生爲心。聖人參贊化育。使萬物各正其性命。此爲天地立心也。建明義理。扶植綱常。此爲生民立道也。繼絶學。謂纘述道統。開大平。如有王者起。必來取法。利澤垂於萬世。學者以此立志。則所任至大。所存至公。○程子曰。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學。明善惡之歸。辨忠邪之分。曉然趣道之正。故在乎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所謂定志者。一心誠意。擇善而固執之也。夫義理不先盡。則多聽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則守善而或移。惟在以聖賢之訓。爲必當從。先王之治。爲必可法。不爲後世駁雜之政所牽制。不爲流俗因循之論所遷惑。自知極於明。信道極於篤。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必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後已也。 此言人君之立志。而亦切於學者。 右言立志之目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論語下同



朱子曰。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爲遠者。反而求之。則卽此而在矣。夫豈遠哉。○程子曰。爲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朱子曰。苟。誠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爲惡之事矣。



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朱子語



朱子曰。世俗之學。所以與聖賢不同者。亦不難見。聖賢。直是眞箇去做。說正心。直要心正。說誠意。直要意誠。修身齊家。皆非空言。今之學者。說正心。但將正心。吟詠一餉。說誠意。又將誠意。吟詠一餉。說修身。又將聖賢許多說修身處。諷誦而已。或掇拾言語。綴緝時文。如此爲學。却於自家身上。有何交涉。這裏須用著意理會。今之朋友。固有樂聞聖賢之學。而終不能去世俗之陋者。無他。只是志不立耳。學者大要立志。纔學便要做聖人。是也。○程子曰。世閒有三件事。可以奪造化之力。爲國而至於祈天永命。養形而至於長生。學而至於聖人。此三事。分明人力可以勝造化。自是人不爲耳。 右言立志之效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孟子下同



朱子曰。暴。猶害也。非猶。毀也。自害其身者。不知禮義之爲美而非毀之。雖與之言。必不見信也。自棄其身者。猶知仁義之爲美。但溺於怠惰。自謂必不能行。與之有爲。必不能勉也。○程子曰。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絶之以不爲。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入也。此所謂下愚之不移也。○又曰。莫說道將第一等。讓與別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說。便是自棄。言學。便以道爲志。言人。便以聖爲志。○又曰。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棄。○明道對神宗。極陳治道。神宗曰。此堯舜之事。朕何敢當。明道愀然曰。陛下此言。非宗社生民之福也。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朱子曰。仁者。本心全體之德。有天理自然之安。無人欲陷溺之危。人當常在其中。而不可須臾離者也。故曰安宅。義者。宜也。乃天理之當行。無人欲之邪曲。故曰正路。曠。空也。由。行也。此言道本固有。而人自絶之。是可哀也。此聖賢之深戒。學者所當猛省也。 右言立志之反



臣按。志者。氣之帥也。志一則氣無不動。學者終身讀書。不能有成。只是志不立耳。志之不立。其病有三。一曰不信。二曰不智。三曰不勇。所謂不信者。聖賢開示後學。明白諄切。苟因其言。循序漸進。則爲聖爲賢。理所必至。爲其事而無其功者。未之有也。彼不信者。以聖賢之言。爲誘人而設。只玩其文。不以身踐。是故。所諫者聖賢之書。而所蹈者世俗之行也。所謂不智者。人生氣稟。有萬不齊。而勉知勉行。則成功一也。踊躍築埋。孟子所嬉。而卒爲亞聖。暮歸喜獵。程子所習。而卒爲大賢。何必生知。然後乃可成德乎。彼不智者。自分資質之不美。安於退託。不進一步。殊不知進則爲聖爲賢。退則爲愚爲不肖。皆所自爲也。是故。所讀者。聖賢之書。而所守者。氣稟之拘也。所謂不勇者。人或稍知聖賢之不我欺。氣質之可變化。而只是恬常滯故。不能奮勵振發。昨日所爲。今日難革。今日所好。明日憚改。如是因循。進寸退尺。此不勇之所致。是故。所讀者。聖賢之書。而所安者。舊日之習也。人有此三病。故君子不世出。六籍爲空言。嗚呼。可勝歎哉。苟能深信聖賢之言。矯治不美之質。實下百千之功。終無退轉之時。則大路在前。直指聖域。何患不至乎。夫人以眇然一身。參天地而竝立。學問之功。至以位育爲能事。故匹夫而得其君。尙以一夫之不被澤爲己憂。況人主都君師之位。負敎養之責。爲四方之表準。其任之重。爲如何哉。一念之差。至於害政。一言之失。至於僨事。志乎道。遵乎道。由是而使一世爲唐爲虞。由我也。志於慾。趨於慾。由是而使一世爲叔爲季。亦由我也。志之所向。人主尤不可不愼也。薛文淸曰。吾心誠有志於學。天其遂吾願乎。又曰。學不進。率由於因循。伏惟殿下留念焉。



--


收斂章第三




臣按。敬者。聖學之始終也。故朱子曰。持敬是窮理之本。未知者。非敬無以知。程子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此言敬爲學之始也。朱子曰。已知者。非敬無以守。程子曰。敬義立而德不孤。至于聖人。亦止如是。此言敬爲學之終也。今取敬之爲學之始者。置于窮理之前。目之以收斂。以當小學之功。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論語



朱子曰。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張子曰。義理之學。須深沈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



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 齋 遫。 禮記。下同。



陳氏曰。舒遲。閒雅之貌。齊。如夔夔齊慄之齊。遫者。謹而不放之謂。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陳氏曰。重。不輕擧移也。恭。無慢弛也。端。無睇視也。止。不妄動也。靜。無或噦咳也。直。無或傾顧也。肅。似不息也。德。謂中立不倚。儼然有德之氣象。莊。矜持之貌也。○問。人之燕居。形體怠惰。心不慢可否。程子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昔呂與叔。六月中來緱氏。閒居中。某嘗窺之。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學者須恭敬。但不可拘迫。拘迫則難久。○廖晉卿請讀何書。朱子曰。公心放已久。可且收斂精神。玉藻九容處。仔細體認。待有意思。却好讀書。○又曰。言敬者。只說能存此心。自然中理。至於容貌辭氣。往往全不加功。設使眞能如此存得。亦與釋,老何異。又況心慮荒忽。未必眞能存得耶。○節孝徐公。初從安定胡先生學。自言初見先生。頭容少偏。安定忽厲聲云。頭容直。某因自思。不獨頭容直。心亦要直也。自此不敢有邪心。○朱子曰。李先生終日危坐。而神彩精明。略無隤墮之氣。古人云。終日無疾言遽色。他眞箇是如此。尋常人。去近處。必徐行。出遠處。行必稍急。先生。出近處也如此。出遠處。亦只如此。尋常人。叫人不至。則聲必厲。先生。叫之不至。聲不加於前也。又如坐處壁閒有字。須起頭一看。若先生則不然。方其坐時。固不看也。若是欲看。則必起就壁下視之。其不爲事物所勝。大率若此。 延平先生。固是涵養純熟致然。初學亦當以此爲法。 右言收斂其容止



○詩曰。愼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白圭之玷。尙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爲也。無易由言。無曰苟矣。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大雅抑之篇



朱子曰。柔。安。嘉。善。玷。缺。易。輕。捫。持。逝。去也。言當謹其言語。蓋玉之玷缺。尙可磨鑢使平。言語一失。莫能救之。無人爲我執持其舌者。故言語由己。易致差失。常當執持。不可放去也。其戒深切矣。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弗○禮記



陳氏曰。綸。綬也。綍。引棺大索也。



臣按。此言王言雖微。其利害之效則甚大。不可不愼也。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愼乎。 易繫辭○亦孔子語



節齋蔡氏曰。言者。心之聲。行者。心之跡。言行乃感應之樞機也。善者。理也。不善則悖理矣。 君子言行善。則和氣應之。不善則乖氣應之。和之至則天地位。萬物育。乖之至則天地閉。賢人隱。故曰動天地也。 右言收斂其言語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 縱 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



應氏曰。敬之反爲敖。情之動爲欲。志滿則溢。樂極則反。



臣按。志滿。謂得少爲足。侈然自大也。



孟子曰。人有鷄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程子曰。心至重。鷄犬至輕。鷄犬放則知求之。心放則不知求。豈愛其至輕而忘其至重哉。弗思而已矣。○朱子曰。學問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則在於求其放心而已。蓋能如是則志氣淸明。義理昭著。而可以上達。不然則昏昧放逸。雖曰從事於學。而終不能有所發明矣。故程子曰。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此乃孟子開示切要之言。程子又發明之。曲盡其旨。學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又曰。學問之道。孟子斷然說在求放心。學者須先收拾這放心。不然。此心放了。博學也是閒。審問也是閒。如何而明辨。如何而篤行。蓋身如一屋子。心如一家主。有此家主。然後能灑埽門戶。整頓事務。若是無主。則此屋不過一荒屋爾。○又曰。所謂放心者。不是走作向別處去。瞬目閒便不見。纔覺得便又在面前。不是苦難收拾。且去提撕。便見得。若收斂。都在義理上安頓。無許多胡思亂想。則久久自於物欲上輕。於義理上重。 右言收斂其心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程氏遺書○伊川先生語



程子曰。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趨向旣正。所造淺深。則由勉與不勉也。 葉氏曰。涵養心德。根本深厚。然後立趨向而不差。又勉而不已。乃能深造。 ○又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閒。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己。終不足以達道。○朱子曰。涵養一節。疑古人直自小學中涵養成就。所以大學之道。只從格物做起。今人從前無此工夫。但見大學以格物爲先。便欲只以思慮知識求之。更不於操存處用力。縱使窺測得十分。亦無實地可據。大抵敬字。徹上徹下。格物致知。乃其閒節次進步處。○又曰。今人皆不肯於根本上理會。如敬字。只是將來說。更不做將去。根本不立。故其他零碎工夫。無湊泊處。明道,延平。皆敎人靜坐。看來須是靜坐。○又曰。心之爲物。至虛至靈。神妙不測。常爲一身之主。以提萬事之綱。而不可有頃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覺。而馳騖飛揚。以徇物欲於軀殼之外。則一身無主。萬事無綱。雖其俯仰顧眄之閒。蓋已不自覺其身之所在。而況能反復聖言。參考事物。以求義理至當之歸乎。誠能嚴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終日儼然。不爲物欲之所侵亂。則以之讀書。以之觀理。將無所往而不通。以之應事。以之接物。將無所處而不當矣。此居敬持志所以爲讀書之本也。○薛氏曰。靜中。無限妙理皆見。 右言居敬爲窮理之本。以起下章。○臣按。南塘陳柏所作夙興夜寐箴。甚切於學者受用。故謹錄于左。於收斂最有力。



箴曰。鷄鳴而寤。思慮漸馳。蓋於其閒。澹以整之。或省舊愆。或紬新得。次第條理。瞭然默識。 右言夙寤 本旣立矣。昧爽乃興。盥櫛衣冠。端坐斂形。提掇此心。皦如出日。嚴肅整齊。虛明靜一。 右言晨興 乃啓方冊。對越聖賢。夫子在坐。顏曾後先。聖師所言。親切敬聽。弟子問辨。反復參訂。 右言讀書 事至斯應。則驗于爲。明命赫然。常目在之。事應旣已。我則如故。方寸湛然。凝神息慮。 右言應事 動靜循環。惟心是監。靜存動察。勿貳勿參。讀書之餘。閒以游泳。發舒精神。休養情性。 右言日乾 日暮人倦。昏氣易乘。齋莊整齊。振拔精明。夜久斯寢。齊手斂足。不作思惟。心神歸宿。 右言夕惕 養以夜氣。貞則復元。念玆在玆。日夕乾乾。 右兼夙夜而言



臣按。收放心爲學問之基址。蓋古人自能食能言。便有敎。動罔或悖。思罔或逾。其所以養其良心。尊其德性者。無時無事而不然。故格物致知工夫。據此有所湊泊。今者。自少無此工夫。徑欲從事於窮理修身。則方寸昏擾。擧止踰違。其所用功。若存若亡。決無有成之理。故先正敎人靜坐。且以九容持身。此是學者最初用力處也。然所謂靜坐者。亦指無事時也。若應事接物。不可膠於靜坐也。況人主一身。萬機叢集。若待無事靜坐。然後爲學。則恐無其時。但不問動靜。此心未忘。持守不解。如許魯齋所謂雖在千萬人中。常知有己。則無事而虛寂。可養其體。有事而照察。可正其用。聖學根本。於斯立矣。聖賢之訓。昭然不誣。願留睿念焉。





--


窮理章第四



臣按。收斂之後。須窮理以致知。故窮理次之。程子曰。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而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皆窮理也。窮理工夫。大要如此。其詳如左。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下同。



朱子曰。四者皆學問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爲仁也。然從事於此。則心不外馳。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程子曰。近思者。以類而推。○蘇氏曰。博學而志不篤。則大而無成。泛問遠思。則勞而無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朱子曰。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凡學字便兼行字意思。如講明義理。學也。纔效其所爲。便有行意。○朱子答程允夫書曰。每與吾弟講論。覺得吾弟明敏。看文字不費力。見得道理容易分明。但少却玩味踐履工夫。故此道理。雖似分明。却與自家身心無干涉。所以滋味不長久。纔過了便休。反不如遲鈍之人。多費工夫。方看得出者。意思却久遠。此是本源上一大病。非一詞一義之失也。向在高沙。因吾弟說。如此講論。都無箇歸宿處。曾奉答云。講了便將來踐履。卽有歸宿。此語似有味。更告思之。



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中庸○亦孔子語



朱子曰。不明乎善。不能卽事窮理。無以眞知善之所在也。○遊氏曰。欲誠其意。先致其知。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



臣按。格物致知之說。經文不詳。先賢多所發明。而程子李氏朱子三先生之說。最爲明切。謹錄其略如左。



問。人有志於學。然知識蔽固。力量不至。則如之何。程子曰。只是致知。若智識明。則力量自進。○或問。忠信則可勉矣。而致知爲難。奈何。程子曰。誠敬固不可以不勉。然天下之理。不先知之。亦未有能勉以行之者也。故大學之序。先致知而後誠意。其等有不可躐者。苟無聖人之聰明睿知。而徒欲勉焉以踐其行事之跡。則亦安能如彼之動容周旋無不中禮也哉。惟其燭理之明。乃能不待勉强。而自樂循理爾。夫人之性。本無不善。循理而行。宜無難者。惟其知之不至。而但欲以力爲之。是以。苦其難。而不知其樂耳。知之而至。則循理爲樂。不循理爲不樂。何苦而不循理。以害吾樂耶。若曰知不善之不可爲。而猶或爲之。則亦未嘗眞知而已矣。○曰。格物者。必物物而格之耶。將止格一物。而萬理皆通耶。曰。一物格而萬理通。雖顏子亦未至此。惟今日而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積習旣多。然後脫然有貫通處耳。○又曰。自一身之中。以至萬物之理。理會得多。自然豁然有箇覺處。○又曰。窮理者。非謂必盡窮天下之理。又非謂止窮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又曰。於一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若一事上窮不得。且別窮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難者。各隨人淺深。譬如千蹊萬徑。皆可以適國。但得一道而入。則可以推類而通其餘矣。蓋萬物各具一理。而萬理同出一原。此所以可推而無不通也。○又曰。物必有理。皆所當窮。若天地之所以高深。鬼神之所以幽顯。是也。若曰天。吾知其高而已矣。地。吾知其深而已矣。鬼神。吾知其幽且顯而已矣。則是已然之詞。又何理之可窮哉。○又曰。如欲爲孝。則當知所以爲孝之道。如何而爲奉養之宜。如何而爲溫凊之節。莫不窮究。然後能之。非獨守夫孝之一字而可得也。○或問。觀物察己者。豈因見物而反求諸己乎。曰。不必然也。物我一理。纔明彼卽曉此。此合內外之道也。曰。然則先求之四端。可乎。曰。求之情性。固切於身。然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又曰。致知之要。當知至善之所在。如父止於慈。子止於孝之類。若不務此。而徒欲汎然以觀萬物之理。則吾恐如大軍之遊騎出太遠而無所歸也。○又曰。格物。莫若察之於身。其得之尤切。 程子旣言非必盡窮天下之理。又曰。物必有理。皆所當窮。旣言一草一木不可不察。又曰。莫若察之於身。其得之尤切。此皆互相發明。各盡其旨。須融會貫通。可也。 ○延平李氏曰。爲學之初。且當常存此心。勿爲他事所勝。凡遇一事。卽當且就此事。反復推尋。以究其理。待此一事融釋脫落。然後循序少進。而別窮一事。如此旣久。積累之多。胸

中自當有灑然處。非文字言語之所及也。○朱子曰。天道流行。造化發育。凡有聲色貌象。而盈於天地之閒者。皆物也。旣有是物。則其所以爲是物者。莫不各有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是皆得於天之所賦。而非人之所能爲也。今且以其至切而近者言之。則心之爲物。實主於身。其體則有仁義禮智之性。其用則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情。渾然在中。隨感而應。各有攸主。而不可亂也。次而及於身之所具。則有口鼻耳目四肢之用。又次而及於身之所接。則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常。是皆必有當然之則。而自不容已。所謂理也。外而至於人。則人之理。不異於己也。遠而至於物。則物之理。不異於人也。極其大。則天地之運。古今之變。不能外也。盡於小。則一塵之微。一息之頃。不能遺也。是乃上帝所降之衷。烝民所秉之彝。劉子所謂天地之中。夫子所謂性與天道。子思所謂天命之性。孟子所謂仁義之心。程子所謂天然自有之中。張子所謂萬物之一原。邵子所謂道之形體者。但其氣質有淸濁偏正之殊。物欲有淺深厚薄之異。是以。人之與物。賢之與愚。相與懸絶而不能同耳。以其理之同。故以一人之心而於天下萬物之理。無不能知。以其稟之異。故於其理。或有所不能窮也。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知有不盡。則其心之所發。必不能純於義理。而無雜乎物欲之私。此其所以意有不誠。心有不正。身有不修。而天下國家。不可得而治也。昔者。聖人蓋有憂之。是以。於其始敎。爲之小學而使之習於誠敬。則所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者。已無所不用其至矣。及其進乎大學。則又使之卽夫事物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到乎其極。則吾之知識。亦得以周遍精切而無不盡也。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爲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裏精粗。無所不盡。而又益推其類以通之。至於一日脫然而貫通焉。則於天下之物。皆有以究其義理精微之所極。而吾之聰明睿智。亦皆有以極其心之本體而無不盡矣。○又曰。道理無形影。唯因事物言語。乃可見得是非。理會極仔細。卽道理極精微。○又曰。今人有知不善之不當爲。及臨事。又爲之。只是知之未至。人知烏喙之殺人不可食。斷然終於不食。是眞知之也。知不善不可爲。而猶或爲之。是特未能眞知也。○問。無事時。見得是如此。臨事又做錯了。如何。曰。只是斷置不分明。所以格物。便要閒時理會。不是要臨時理會。閒時看得道理分曉。則事來時斷

置自易。



○孔子曰。吾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



朱子曰。視無所蔽。則明無不見。聽無所壅。則聰無不聞。色。見於面者。貌。擧身而言。思問則疑不蓄。思難則忿必懲。思義則得不苟。○問。人當隨事而思。若無事而思。則是妄想。朱子曰。若閒時不思。臨事而思。則已無及。事事須先理會。 萬事萬物。固皆理會。而察之於身尤切。故引夫子之言。表出之。



○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 橫渠文集



葉氏曰。心有所疑。而滯於舊見。則偏執固吝。新意何從而生。○張子曰。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實作。 實用功也。 旣實作。則須有疑。必有不行處。是疑也。○朱子曰。思索義理。到紛亂窒塞處。須是一切埽去。放敎胸中空蕩蕩地了。却擧起一看。便自覺得有下落處。向見李先生曾說來。今日方驗得非虛語也。○又曰。延平先生嘗言道理。須是日中 晝也 理會。夜裏却去靜處坐地思量。方始有得。某依此說去做。眞箇是不同。 心靜則理明



○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 程氏外書○伊川先生語



葉氏曰。外無物欲之撓。則心境淸。內有涵養之素。則明睿生。○朱子曰。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此二事互相發。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工夫日益密。○又曰。務講學者。多闕於踐履。專踐履者。又遂以講學爲無益。殊不知因踐履之實。以致講學之功。使所知益明。則所守日固。與彼區區口耳之閒者。不可同日而語矣。 右言窮理用功之方○窮格踐履。雖是兩項工夫。要須一時竝進。故已上主論窮格。而亦兼踐履之意。



○易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卦之象辭



程子曰。天爲至大。而在山之中。所畜至大之象。君子觀象。以大其蘊畜。人之蘊畜。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畜成其德。乃大畜之義也。



本心陷溺之久。義理浸灌未透。讀書窮理。常不閒斷。則物欲不能勝。而本心之義理。安且固矣。 朱子大全




朱子曰。天下之理。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亘古亘今。不可私易。惟古之聖人。爲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爲天下後世不易之大法。其餘則順之者。爲君子而吉。背之者。爲小人而凶。吉之大者。則能保四海。而可以爲法。凶之甚者。則不能保其身。而可以爲戒。是其粲然之跡。必然之效。莫不具於經訓史冊之中。欲窮天下之理而不卽是而求之。則是正墻面而立爾。此窮理所以必在乎讀書也。○又曰。人之所以爲學者。以吾之心未若聖人之心故也。心未能若聖人之心。是以。燭理未明。無所準則。隨其所好。高者過。卑者不及。而不自知其爲過且不及也。必因先達之言。以求聖人之意。因聖人之意。以達天地之理。求之自淺以及深。至之自近以及遠。循循有序。而不可以欲速迫切之心求也。○又曰。讀書。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閒斷而無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貪多而務廣。往往未啓其端。而遽已欲探其終。未究乎此。而忽已志在乎彼。是以。雖復終日勤勞。不得休息。而意緖悤悤。常若有所奔趨迫逐。而無從容涵泳之樂。安能深信自得。常久不厭。以異於彼之怠忽閒斷者哉。孔子所謂欲速則不達。孟子所謂進銳者退速。正謂此也。誠能鑑此而有以反之。則心潛於一。久而不移。而所讀之書。文意接連。血脈貫通。自然漸漬浹洽。心與理會。而善之爲勸者深。惡之爲戒者切矣。此循序致精。所以爲讀書之法也。○又曰。讀書未能有疑。此初學之通患。蓋緣平日貪多務得。不暇仔細慣得。忙迫涉獵。今當深以此事爲戒。洗滌淨盡。別立規模。將合看文字。擇其尤精而最急者。且看一書。一日隨力。且看一兩段。一段已曉。方換一段。一書皆畢。方換一書。先要虛心平氣。熟讀精思。令一字一句。皆有下落。諸家註解。一一通貫。然後可以較其是非。以求聖賢立言之本意。雖已得之。亦更反復玩味。令其義理淪肌浹髓。然後乃可言學耳。尹和靖門人贊其師曰。丕哉聖謨。六經之編。耳順心得。如誦己言。至此地位。始是讀書人耳。○又曰。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後。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程子曰。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 已上言讀書要須致精 ○龜山楊氏曰。讀書之法。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從容默會於幽閒靜一之中。超然自得於書言象意之表。蓋某所自爲者如此。○朱子曰。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 涵泳。是熟讀深玩之謂。 切己省察。讀一句書。須體察這一句我將來甚處用得。○問。平日讀書時。似亦有所見。旣釋書。則別是一般

。不知病根安在。朱子曰。此乃不求之於身。而專求之於書。固應如此。凡吾身日用之閒。無非道。書則所以接湊此心耳。故必先求之於身。而後求之於書。則讀書方有味。○程子曰。凡看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類。 皆見論語 皆思其如何作爲。乃有益。○東萊呂氏曰。今人讀書。全不作有用看。且如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及一朝遇事。便與閭巷人無異。只緣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 已上言讀書要作實用 右通言讀書之法



○朱子小學書。綱領甚好。最切於日用。雖至大學之成。亦不外是。 小學集說○陳淳氏語



果齋李氏曰。先生年五十八。編次小學。書成。以訓蒙士。使培其根。以達其支。內篇。曰立敎。曰明倫。曰敬身。曰稽古。外篇二。取古今嘉言以廣之。善行以實之。雖已進乎大學者。亦得以兼補之於後。修身大法。此略備焉。○朱子曰。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自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點化。出些精采。○或問。某自幼。旣失小學之序矣。請授大學。何如。朱子曰。授大學。也須先看小學書。只消旬月工夫。○魯齋許氏曰。小學之書。吾信之如神明。敬之如父母。 右言讀小學法



○初學入德之門。無如大學。 程氏遺書○伊川先生語



朱子曰。語,孟。隨事問答。難見要領。惟大學。是曾子述孔子說古人爲學之大方。而門人又傳述。以明其旨。前後相因。體統都具。玩味此書。知得古人爲學所向。却讀語,孟。便易入。後面工夫雖多。而大體已立矣。○又曰。讀大學。豈在看他言語。正欲驗之於心如何。如好好色惡惡臭。試驗之吾心。果能好善惡惡如此乎。閒居爲不善。是果有此乎。一有不至。則勇猛奮躍不已。必有長進。今不知如此。則書自書。我自我。何益之有。 陳氏曰。凡讀書之法。皆當如此。非但大學也。 ○又曰。大學一書。有正經。有章句。有或問。看來看去。不用或問。只看章句便了。久之。又只看正經便了。又久之。自有一部大學。在我胸中。而正經亦不用矣。然不用某許多工夫。亦看某底不出。不用聖賢許多工夫。亦看聖賢底不出。



○論語之書。其辭近。其指遠。辭有盡。指無窮。有盡者可索於訓詁。無窮者當會之以神。 論語集註程子語



延平李氏曰。人之持身。當以孔子爲法。孔子相去千餘載。旣不可得而親之。所可見者。獨論語耳。論語所記。孔子言行也。每讀而味之。玩而繹之。推而行之。雖未至升堂入室。亦不失爲士君子矣。○程子曰。讀論語者。但將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若能於論,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甚生。猶非常也。 ○又曰。如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求觀聖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昌黎文集



程子曰。顏子沒後。終得聖人之道者。曾子也。所傳者。子思孟子。皆其學也。○又曰。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箇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箇志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爲。 程氏遺書○伊川先生語



朱子曰。論語之言。無所不包。而其所以示人者。莫非操存涵養之要。七篇之指。無所不究。而其所以示人者。類多體驗充擴之端。○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爲本。論語孟子旣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與聖人所以至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又曰。人只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儘多也。



○中庸。工夫密。規模大。 朱子大全



朱子曰。中者。不偏不倚。 未發之中 無過不及 已發之中 之名。庸。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爲萬事。末復合爲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朱子曰。讀中庸者。毋跂於高。毋駭於奇。必沈潛乎句讀文義之閒。以會其歸。必戒愼恐懼乎不覩不聞之中。以踐其實。庶乎優遊厭飫。眞積力久。而於博厚高明悠久之域。忽不自知其至焉。 右言讀四書法○朱子曰。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學。首尾通貫。都無所疑。然後可讀語,孟。又無所疑。然後可讀中庸。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論語。下同。



朱子曰。小子。弟子也。興。感發志意。觀。考見得失。羣。和而不流。怨。怨而不怒。○又曰。詩本性情。有邪有正。其爲言旣易知。而吟詠之閒。抑揚反復。其感人又易入。故學者所以興起其好善惡惡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於此而得之。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朱子曰。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擧重而言。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朱子曰。其緖餘又足以資多識。學詩之法。此章盡之。讀是經者。所宜盡心也。


不學詩。無以言。



朱子曰。詩本人情。該物理。可以驗風俗之盛衰。見政治之得失。事理通達。而心氣和平。故能言。○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 孔子語 須是未讀詩時。不達於政。不能專對。旣讀詩後。便達於政。能專對四方。始是讀詩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 亦孔子語 須是未讀詩時。如面墻。到讀了後。便不面墻。方是有驗。大抵讀書。只此便是法。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



朱子曰。禮以恭敬辭遜爲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可以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故學者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爲事物之所搖奪者。必於此而得之。○又曰。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永嘉周氏曰。經禮三百。威儀三千。皆出於性。非僞貌飾情也。天尊地卑。禮固立矣。類聚羣分。禮固行矣。人者位乎天地之閒。立乎萬物之上。尊卑分類。不設而彰。聖人循此。制爲冠婚喪祭朝聘鄕射之禮。以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義。其形而下者。見於飮食器服之用。其形而上者。極於無聲無臭之微。衆人勉之。賢人行之。聖人由之。故所以行其身與其家與其國與其天下者。禮治則治。禮亂則亂。禮存則存。禮亡則亡。秦氏焚滅典籍。三代禮文大壞漢興購書。禮記四十九篇。雜出諸儒傳記。不能悉得聖人之旨。考其文義。時有牴牾。然而其文繁。其義博。學者博而約之。亦可弗畔。蓋其說也。粗在應對進退之閒。而精在道德性命之要。始於童幼之習。而卒於聖人之歸。性達古道者。然後能知其言。能知其言。然後能得於禮。然則禮之所以爲禮。其則不遠矣。



○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惟樂不可以爲僞。 禮記



劉氏曰。志則端之初發者。 德在心。而性是德之本。故曰德者性之端。志是心之所之。故曰端之初發 聲容則華之旣見者。志動而形於詩。詩成而永歌其聲。永歌之不足。則不知手舞足蹈而動其容焉。三者皆本於心之感物而動。然後被之八音之器。以及干戚羽旄也。情之感於中者深。則文之著於外者明。如天地之氣盛於內。則化之及於物者。神妙不測也。故曰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也。由是觀之。則樂之爲樂。可以矯僞爲之乎。○朱子曰。樂有五聲十二律。更唱迭和。以爲歌舞八音之節。可以養人之性情。而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查滓。學者所以至於義精仁熟。而自和順於道德者。必於此而得之。○又曰。古樂旣亡。不可復學。但講學踐履閒。可見其遺意耳。○臨川吳氏曰。禮經之僅存者。猶有今儀禮十七篇。樂經則亡矣。其經。疑多是聲音樂舞之節。少有辭句可讀誦記識。故秦火之後無傳。諸儒不過能言樂之義而已。○眞氏曰。自周衰。禮樂崩壞。然禮書猶有存者。制度文爲。尙可考尋。樂書則盡缺不存。後之爲禮者。旣不合先王之制。而樂尤甚焉。今世所用。大抵鄭,衛之音。雜以夷狄之聲而已。適足以蕩人心壞風俗。何能有補乎。然禮樂之制雖亡。而禮樂之理則在。莊敬者。禮之本也。和樂者。樂之本也。學者誠能以莊敬治其身。和樂養其心。則於禮樂之本。得之矣。亦足以立身而成德也。



○看書。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 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



朱子曰。讀尙書。歷代世變難看。不若求聖人之心。如堯則考其所以治民。舜則考其所以事君。且如湯誓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熟讀。豈不見湯之心。○又曰。尙書。初讀甚難。似見與己不相干。後來熟讀。見堯舜禹湯文武之事皆是切己。○武夷蔡氏曰。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皆載此書。生於數千載之下。而欲講明於數千載之前。亦已難矣。然二帝三王之治。本於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於心。得其心則道與治。固可得而言矣。何者。精一執中。堯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極。商湯周武相傳之心法也。曰德。曰仁。曰敬。曰誠。言雖殊。而理則一。無非所以明此心之妙也。後世人主。有志於二帝三王之治。不可不求其道。有志於二帝三王之道。不可不求其心。求心之要。舍是書。何以哉。



○子曰。夫易。何爲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易繫辭



朱子曰。開物成務。謂使人卜筮。以知吉凶而成事業。冒天下之道。謂卦爻旣設。而天下之道。皆在其中。○程子曰。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爲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聖人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閒。觀會通。以行其典禮。 朱子曰。會。以理之所聚而言。通。以事之所宜而言。衆理會處。便有許多難易窒礙。必於其中得其通處。乃可行耳。典禮者。典常之理。 則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意。則在乎人焉。



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 程子易傳



葉氏曰。方。猶術也。時有盛衰。勢有强弱。學易者。當隨其時勢。惟變所適。惟道之從也。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孟子。下同。



朱子曰。王者之迹熄。謂平王東遷。而政敎號令。不及於天下也。詩亡。謂黍離降爲國風。而雅亡也。春秋。魯史記之名。孔子因而筆削之。始於魯隱公之元年。實平王之四十九年也。



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朱子曰。春秋之時。五霸迭興。而桓,文爲盛。史。史官也。竊取者。謙辭也。公羊傳。作其辭則丘有罪焉爾。意亦如此。蓋言斷之在己。所謂筆則筆。削則削。游,夏不能贊一辭者也。○尹氏曰。言孔子作春秋。亦以史之文。載當時之事也。而其義則定天下之邪正。爲百王之大法。○程子曰。天之生民。必有出類之才。起而君長之。治之而爭奪息。導之而生養遂。敎之而倫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聖賢世出。隨時有作。順乎風氣之宜。不先天以開人。各因時而立政。曁乎三王迭興。三重旣備。子丑寅之建正。忠質文之更尙。人道備矣。天運周矣。聖王旣不復作。有天下者。雖欲倣古之迹。亦私意妄爲而已。事之謬。秦至以建亥爲正。道之悖。漢專以智力持世。豈復知先王之道也。夫子當周之末。以聖王不復作也。順天應時之治。不復有也。於是。作春秋。爲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謂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春秋大義數十。 葉氏曰。春秋大義。如尊君而卑臣。貴仁義而賤詐方。內中國而外夷狄之類。 其義雖大。炳如日星。乃易見也。惟其微辭隱義。時措從宜者。爲難知也。或抑或縱。或與或奪。或進或退。或微或顯。而得乎義理之安。文質之中。寬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權衡。揆道之模範也。後王知春秋之義。則雖德非禹湯。尙可以法三代之治。得其意而法其用。則三代可復也。 右言讀六經法○張子曰。六經須循環理會。義理儘無窮。待自家長得一格。則又見得別。



○讀史。須見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程氏遺書○伊川先生語



程子曰。凡讀史。不徒要記事迹。須要識其治亂安危興廢存亡之理。且如讀高帝紀。便須識得漢家四百年終始治亂當如何。是亦學也。○又曰。某每讀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敗。然後却看有不合處。又更精思。其閒多有幸而成。不幸而敗。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爲是。敗者。便以爲非。不知成者煞有不是。敗者煞有是底。○東萊呂氏曰。大抵看史。見治則以爲治。見亂則以爲亂。見一事則止知一事。何取觀史。須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亂。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如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爲有益。○許氏曰。看史書。當先看其人之大節。然後看其細行。善則效之。惡則以爲戒焉。所以爲吾躬行之益。徒記其事而誦其書。非所謂學也。 右言讀史之法



臣按。讀書是窮理之一事。而讀書亦有次序。故謹採聖賢之說。編之如右。第於四書六經之外。亦有宋世眞儒周程張朱等書。性理之說。皆切於聖學。不可不細玩而深繹之也。竊思自有經傳以來。士子孰不讀書。然而眞儒罕作。人君孰不讀書。然而善治鮮興。其故何哉。讀書。只爲入耳出口之資。不能爲有用之具故也。廬陵羅大經有言曰。于今之士。非堯舜周孔。不談。非語孟庸學。不觀。言必稱周程張朱。學必曰致知格物。此自三代而後所未有也。可謂盛矣。然豪傑之士不出。禮義之俗不成。士風日陋於一日。人才歲衰於一歲。是可歎也。此言正是今日之病也。嗚呼。士子之讀書。將以求富貴利達。故其病固如此矣。若人君則崇高已極。富貴已至。所勉者窮理正心。所求者祈天永命。捨此。他無所望。猶有多搜博考。務以華外。不作切己之用者。豈非不思之甚乎。伏願殿下。深懲此弊。務精性理。實之以躬行。不使經傳爲空言。國家幸甚。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繫辭。下同。



朱子曰。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爲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亳智力而成者。



一陰一陽之謂道



朱子曰。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陰陽是氣。不是道。所以爲陰陽者乃道也。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程子曰。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爲道也。天只是以生爲道。繼此生理者。卽是善也。善。便有一箇元底意思。元者。善之長。萬物皆有春意。便是繼之者善也。成。却待萬物自成其性。須得。○朱子曰。道具於陰而行乎陽。繼。言其發也。善。謂化育之功。陽之事也。成。言其具也。性。謂物之所受。言物生則有性。而各具是道也。陰之事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建安丘氏曰。此言性成之後。人稟陽之動者爲仁。稟陰之靜者爲知。惟其所稟之各異。是以。所見之各偏。仁者見仁而不見知。故謂其道止於仁。知者見知而不見仁。故謂其道止於知。至於百姓。日用飮食。囿於斯道之中。而不知有斯道焉。此君子之道所以鮮也。○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 朱子曰。著者。明其所當然。察者。識其所以然也。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擧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朱子曰。陰陽。皆形而下者。其理則道也。因其自然之化而裁制之。變之義也。○北溪陳氏曰。道非是外事物有箇虛空底。其實道不離乎物。離物則無所謂道。且如君臣有義。義底是道。君臣是器。父子有親。親底是道。父子是器。卽夫婦而夫婦在所別。卽長幼而長幼在所序。卽朋友而朋友在所信。



臣按。物必有理。皆須窮格。今所引夫子繫辭之說。爲理學之源本。次引經傳諸說。略明在物在身之理。以爲求端之資。若因其所已言。推廣其所未言。則致知之功。其庶幾乎。



○無極而太極 周子太極圖。下同。



朱子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外復有無極也。○又曰。太極者。只是在陰陽裏。今人說陰陽上面。別有一箇無形無影底是太極。非也。○勉齋黃氏曰。無極而太極。若曰無形而至形。無方而大方云爾。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朱子曰。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是以。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自其微者而觀之。則沖漠無眹。而動靜陰陽之理。已悉具於其中矣。雖然。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故程子曰。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臣按。動靜之機。非有以使之也。理氣亦非有先後之可言也。第以氣之動靜也。須是理爲根柢。故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若執此言。以爲太極獨立於陰陽之前。陰陽自無而有。則非所謂陰陽無始也。最宜活看而深玩也。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朱子曰。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陽也。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陽也。金水。陰也。或問。陽何以言變。陰何以言合。曰。陽動而陰隨之。故云變合。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朱子曰。五行具。則造化發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卽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張南軒曰。五行生質。雖有不同。然太極之理。未嘗不存也。五行各一其性。則爲仁義禮智信之理。而五行各專其一。



無極之眞。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朱子曰。眞。以理言。無妄之謂也。精。以氣言。不二之名也。妙合者。太極二五本混融而無閒也。 理氣元不相離。豈有合哉。只是混融無閒。故曰妙合。亦可活看。 凝者。聚也。氣聚而成形也。蓋性爲之主。而陰陽五行。爲之經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陽而健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陰而順者成女。則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者也。氣聚成形。則形交氣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變化無窮矣。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自萬物而觀之。則萬物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蓋合而言之。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旣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朱子曰。此言衆人具動靜之理。而常失之於動也。蓋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極之道焉。然陰陽五行。氣質交運。而人之所稟。獨得其秀。故其心爲最靈。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謂天地之心。而人之極也。然形生於陰。神發於陽。五常之性。感物而動。而陽善陰惡。又以類分。五性之殊。散爲萬事。蓋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其在人者。又如此也。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朱子曰。此言聖人全動靜之德。而常本之於靜也。蓋人稟陰陽五行之秀氣以生。而聖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處之也正。其發之也仁。其裁之也義。蓋一動一靜。莫不有以全夫太極之道。而無所虧焉。則欲動情勝。利害相攻者。於此乎定矣。然靜者。誠之復。而性之貞也。 動者。誠之通。天道之元亨也。靜者。誠之復。天道之利貞也。 苟非此心寂然無欲而靜。則亦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天下之動哉。故聖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也。蓋必體立。而後用有以行。若程子論乾坤動靜而曰。不專一。則不能直遂。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亦此意爾。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朱子曰。聖人。太極之全體。一動一靜。無適而非中正仁義之極。蓋不假修爲而自然也。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閒而已矣。敬則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於無。則靜虛動直。而聖可學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朱子曰。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柔成質。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道一而已。隨事著見。故有三才之別。而於其中又各有體用之分焉。其實則一太極也。陽也剛也仁也。物之始也。陰也柔也義也。物之終也。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則反其終而知所以死矣。此天地之閒。綱紀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聖人作易。其大意蓋不出此。故引之以證其說。○張子曰。氣坱然太虛。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虛實動靜之機。陰陽剛柔之始。浮而上者。陽之淸。降而下者。陰之濁。其感遇聚結。爲風雨。爲霜雪。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燼。無非敎也。 葉氏曰。萬變不窮。皆道體之流行。故曰無非至敎。 ○又曰。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性之綱。 朱子小學題辭



程子曰。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乾坤有此四德。 乾坤。天地之性情也。 ○朱子曰。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 義是宜之理。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 禮是節文之理 ○又曰。性是理之在我者。仁則是箇溫和慈愛底道理。義則是箇斷制裁割底道理。禮則是箇恭敬撙節底道理。智則是箇分別是非底道理。四者具於人心。乃性之本體。○吳氏曰。亘萬世而不易。故曰常。統萬善而不遺。故曰綱。



臣按。太極在天曰道。 此道字。以天命流行之道。言率性之道。以人物當行之道言。 在人曰性。元亨利貞。道之流行者也。仁義禮智。性之所具者也。元於時爲春。在人爲仁。亨於時爲夏。在人爲禮。利於時爲秋。在人爲義。貞於時爲冬。在人爲智。 元亨利貞。以流行之用爲序。仁義禮智。以對待之體立名。



觀萬物之一原。則理同而氣異。觀萬物之異體。則氣猶相近。而理絶不同。氣之異者。粹駁之不齊。理之異者。偏全之或異。 朱子大全



朱子曰。方賦與萬物之初。天命流行。只是一般。故理同。二五之氣。有淸濁粹駁。故氣異。萬物已得之後。雖有淸濁純駁之不同。而同此二五之氣。故氣相近。以其昏明開塞之甚遠。故理絶不同。氣相近。如知寒煖。識飢飽。好生惡死。趨利避害。人與物都一般。理不同。如蜂蟻之君臣。只是他義上。有一點子明。虎狼之父子。只是他仁上。有一點子明。其他更推不去。○程子曰。天地陰陽之變。便如兩扇磨。升降盈虛剛柔。初未嘗停息。陽常盈。陰常虧。故便不齊。譬如磨旣行。齒都不齊。旣不齊。便生出萬變。故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 張子正蒙



朱子曰。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伸者爲神。反而歸者爲鬼。其實一物而已。良能。是說往來屈伸。乃理之自然。非有安排措置。二氣則陰陽。良能是其靈處。○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朱子曰。功用。只是論發見者。如寒來暑往。日往月來。春生夏長。皆是造化之妙。不可得而見。於其氣之往來屈伸者。足以見之。微鬼神。則造化無迹矣。 ○張子曰。物之初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旣盈。氣日反而遊散。至之謂神。以其伸也。反之謂鬼。以其歸也。○朱子曰。天地閒。如消底是鬼。息底是神。生底是神。死底是鬼。四時。春夏爲神。秋冬爲鬼。人之魂。卽神也。魄。卽鬼也。語爲神。默爲鬼。動爲神。靜爲鬼。呼爲神。吸爲鬼。 右通言天地人物之理。此以下。專言在人之理。



○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 禮記



張子曰。天地之德。謂人之德性如天地之性。人爲貴。是也。稟五行之氣以生。最靈於萬物。是其秀也。凡生卽伸也。要終卽歸也。一體兼此終始。此鬼神之會也。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氣。物生皆然。而人爲備焉。○朱子曰。敎化皆是人做。此所謂人者。天地之心也。○龍泉葉氏曰。天地之情性。非人則不能體而參之。天地之功用。非人則不能察而法之。天地之所以不息者。由人道而後見之。此人所以爲天地之心。 右言人貴於萬物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商書湯誥



蔡氏曰。皇。大。衷。中。若。順也。天之降命。而具仁義禮智信之理。無所偏倚。所謂衷也。人之稟命而得仁義禮智信之理。與心俱生。所謂性也。○劉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



臣按。以天言之。則謂之命。以人言之。則謂之性。其實一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下同。



朱子曰。天地以生物爲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爲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鄕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朱子曰。乍。猶忽也。怵惕。驚動貌。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此卽所謂不忍人之心也。內。結。要。求。聲。名也。 名。謂以不救人得惡名也。 言乍見之時。便有此心。隨見而發。非由此三者而然也。○程子曰。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朱子曰。腔子。猶言軀殼。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朱子曰。羞。恥己之不善也。惡。憎人之不善也。辭。解使去己也。讓。推以與人也。是。知其善而以爲是也。非。知其惡而以爲非也。人之所以爲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論惻隱而悉數之。言人若無此。則不得謂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朱子曰。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端。緖也。因其情之發。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見。猶有物在中而緖見於外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朱子曰。四體。四肢。人之所必有者也。自謂不能者。物欲蔽之耳。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朱子曰。擴。推廣之意。充。滿也。四端在我。隨處發見。知皆卽此推廣而充滿其本然之量。則其日新又新。將有不能自已者矣。能由此而遂充之。則四海雖遠。亦吾度內。無難保者。不能充之。則雖事之至近。而不能矣。此章所論。人之性情。心之體用。本然全具。而各有條理如此。學者於此。反求默識。而擴充之。則天之所以與我者。可以無不盡矣。○程子曰。四端不言信者。旣有誠心爲四端。則信在其中矣。 朱子曰。四端之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無專氣。而水火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故土於四行無不在。於四時則寄王焉。其理亦猶是也。 ○又曰。心。生道也。人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雖桀蹠。不能無是以生。但戕賊之以滅天耳。始則不知愛物。俄而至於忍。安之以至於殺。充之以至於好殺。豈人理也哉。



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朱子曰。詩。大雅烝民之篇。烝。衆也。物。事也。則。法也。彝。常也。懿。美也。有物必有法。如有耳目則有聰明之德。有父子則有慈孝之心。是民所秉執之常性也。故人之情。無不好此懿德者。人性之善。可見。



萬物皆備於我矣。



朱子曰。大則君臣父子。小則事物細微。其當然之理。無一不具於性分之內也。○又曰。性是太極渾然之體。本不可以名字言。但其中含具萬理。而綱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義禮智。孔子時。性善之理素明。雖不詳著其條。而說自具。至孟子時。異端蜂起。往往以性爲不善。孟子懼是理之不明。而思有以明之。苟但曰渾然全體。則恐其如無星之秤。無寸之尺。終不足以曉天下。於是。別而言之。界爲四破。而四端之說。於是而立。蓋四端之未發也。雖寂然不動。而其中自有條理。自有閒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外邊纔感。中閒便應。四端之發。各有面貌之不同。渾然全體之中。粲然有條。若此則性之善。可知矣。○眞氏曰。人之爲人。所以與天地竝立而爲三者。蓋形有大小之殊。而理無大小之閒故也。理者何。仁義禮智。是也。自天道而言。則曰元亨利貞。其實一而已。人與天地。本一無二。而其所以異者。天地無心。而人有欲。天地於穆之命。終古常新。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又元。一通一復。循環而無閒。人之生也。皆全具此理。惟其有形體之累。不能無物欲之私。故當其惻隱之發。而有以撓之。則仁不能充矣。當其羞惡之發。而有以奪之。則義不能充矣。恭敬 辭讓。一作恭敬。 是非之發亦然。此孟子所以惓惓於充之一言也。蓋善端之發。其始甚微。亦猶陰陽之氣。兆於二至。初皆眇然而未著也。迨陽浸而長。至于正月。則天地之氣和。而物皆發達矣。陰浸而長。至于七月。則天地之氣肅。而物皆收斂矣。天地生成萬物之理。皆自微至著。無一歲不然者。人能體天地之心以爲心。因其善端之發。保養扶持。去其所以害之者。若火之然。因而噓之。若泉之達。因而導之。則一念之惻隱。而以澤百世。一念之羞惡。可以正萬民。堯舜之仁。湯武之義。所以與天地同其大者。以其能充之也。 右論本然之性○臣按。人之一心。萬理全具。堯舜之仁。湯武之義。孔孟之道。皆性分之所固有也。惟是氣稟拘於前。物欲汩於後。明者昏。正者邪。迷而爲衆人之蚩蚩。實與禽獸無異。而本具之理。則其明自如。其正自如。但爲所掩蔽。而終無息滅之理。誠能去其昏。絶其邪。則堯舜湯武孔孟之聖。非外假而成。譬如有人自家無限寶藏。埋諸幽暗之地而不自知焉。貧寒匈乞。流轉四方。若遇先覺。指示藏寶之處。篤信不疑。發其所埋。則無限寶藏。皆所自有者也。此理甚明。人自不覺。可哀也哉。若徒知此心之具理而已。不復力去其掩蔽。則是實不知藏寶之處。而謾說我有寶藏云爾。亦何益之有。願留睿念焉。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張子正蒙



朱子曰。天地之性。專指理而言。氣質之性。則以理雜氣而言。只是此性 本然之性 在氣質之中。故隨氣質而自爲一性。 氣質之性。 性譬之水。本皆淸也。以淨器盛之則淸。以汚器盛之則濁。澄治之。則本然之淸。未嘗不在。○葉氏曰。氣聚成形。性爲氣質所拘。有純駁偏正之異。所謂氣質之性也。人能以善道自反。則天地之性復全矣。故氣質之性。君子不以爲性。蓋不徇乎氣質之偏。必欲復其本然之善。○程子曰。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才則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又曰。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二之則不是。 葉氏曰。論性之善。而不推其氣稟之不同。則何以有智愚。故曰不備。論氣稟之異。而不原其性之皆善。則是不達其本。故曰不明。性者。氣之理。氣者。性之質。元不相離。判而二之則亦非矣。 右論氣質之性○臣按。本然之性。氣質之性。非二性也。就氣質上。單指其理曰本然之性。合理與氣質而命之曰氣質之性。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 禮記下同



劉氏曰。人生而靜者。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天命之性也。感於物而動。則性發而爲情也。○朱子曰。上知字是體。下知字是用。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程子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爲人。其本也眞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旣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情旣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問。愛與欲何別。朱子曰。愛是汎愛那物。欲則有意於必得。



帝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虞書大禹謨○舜命禹之辭



朱子曰。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爲有人心道心之異者。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爲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爾。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於方寸之閒。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精則察夫二者之閒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事於斯。無少閒斷。必使道心常爲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爲。自無過不及之差矣。○五峯胡氏曰。天理人欲。同行異情。 朱子曰。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正當於其分界處理會。○潛室陳氏曰。此語儘當玩味。如飮食男女之欲。堯舜與桀紂同。但中理中節。卽爲天理。無理無節。卽爲人欲。○問飮食之閒。孰爲天理。孰爲人欲。朱子曰。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勉齋黃氏曰。以堯舜之聖。處帝王之尊。而所以自治其心者如此。世之學者。不知此心之爲重。任情縱欲。驕逸放肆。念慮之頃。或升而天飛。或降而淵淪。或熱而焦火。或寒而凝氷。豈不深可憫哉。聖賢垂訓。炳然明白。學者盍深思而熟玩之哉。○西山眞氏曰。人心惟危以下十六字。乃堯舜禹傳授心法。萬世聖學之淵源。先儒訓釋雖衆。獨朱子之說。最爲精確。夫聲色臭味之欲。所謂人心也。仁義禮智之理。所謂道心也。人心之發。如銛鋒如悍馬。有未易制馭者。故曰危。道心之發。如火始然。如泉始達。有未易充廣者。故曰微。 義理精微難見。故謂之微。非以未易充廣而名也。但西山之說。亦通。可別爲一說。故取之。 惟平居。莊敬自持。察一念之所從起。知其爲聲色臭味而發。則用力克治。不使之滋長。知其爲仁義禮智而發。則一意持守。不使之變遷。夫如是則理義常存。而物欲退聽。以之酬酢萬變。無往而非中矣。 朱子晚年定論。不以人心爲人欲。蓋人心。只是生於形氣者。雖聖人亦有焉。人心爲主。不聽命於道心。然後乃爲人欲。眞氏之說。雖非正釋人心。而論天理人欲分曉。有益於學者。故竝取焉。



心。統性情者也。 橫渠語錄



朱子曰。統。是主宰。性者。心之理。情者。心之用。心者。性情之主。卽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也。以智言之。所以知是非之理則性也。所以知是非而是非之者。情也。具此理而覺其爲是非者。心也。此處分別。只在亳釐之閒。精以察之。乃可見耳。○又曰。心之全體。湛然虛明。萬理具足。其流行該貫乎動靜。以其未發而全體者言之。則性也。以其已發而妙用者言之。則情也。然只就渾淪一物之中。指其已發未發而爲言耳。非是性是一箇地頭。心是一箇地頭。情又是一箇地頭。如此懸隔也。○邵子曰。性者。道之形體也。心者。性之郛郭也。身者。心之區宇也。物者。身之舟車也。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下同。



朱子曰。幾希。少也。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爲性。同得天地之氣以爲形。其不同者。獨人於其閒。得形氣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爲少異耳。雖曰少異。然人物之所以分。實在於此。衆人不知此而去之。則名雖爲人。而實無以異於禽獸。君子知此而存之。是以。戰兢惕慮。而卒能有以全其所受之正也。○又曰。人物之所同者。理也。 天地之性。人物一也。 所不同者。心也。 氣有偏正通塞。故心不同也。 人心虛靈。無所不明。禽獸便昏了。只有一兩路子明。如父子相愛。雌雄有別之類。人之虛靈。皆推得去。禽獸便更推不去。人若以私欲蔽了這箇虛靈。便是禽獸。人與禽獸。只爭這些子。所以謂幾希。○范氏 浚 心箴曰。茫茫堪輿。俯仰無垠。人於其閒。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倉稊米。參爲三才。曰惟心爾。往古來今。孰無此心。心爲形役。乃獸乃禽。惟口耳目。手足動靜。投閒抵隙。爲厥心病。一心之微。衆欲攻之。其與存者。嗚呼幾希。君子存誠。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朱子曰。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性則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從以出者也。 天卽理也。此理。指性而言。 天大無外。而性稟其全。故人之本心。其體廓然。亦無限量。惟其梏於形氣之私。滯於聞見之小。有所蔽而不盡。人能卽事卽物。窮究其理。至於一日。會通貫徹而無所遺焉。則有以全其本然之體。故能極其心之全體而無不盡者。必其能窮夫理而無不知者也。旣知其理。則其所從出。亦不外是矣。以大學之序言之。知性則物格之謂。盡心則知至之謂也。 右通論心性情○臣按。理之在物在身者。皆所當窮。但在物者。博而泛。故略言之。在身者。要而切。故其論稍詳。非謂在身者可詳。而在物者可略也。近思而類推。無所不盡。則一物之細。一事之微。莫不洞明其理。況天地之大。鬼神之妙。有所不詳者乎。



臣竊謂。先儒心性情之說。詳備矣。然各有所主。而言或不一。故後人執言而迷旨者多矣。性發爲情。心發爲意云者。意各有在。非分心性爲二用。而後人遂以情意爲二岐。 性發爲情。非無心也。心發爲意。非無性也。只是心能盡性。性不能檢心。意能運情。情不能運意。故主情而言則屬乎性。主意而言則屬乎心。其實則性是心之未發者也。情意是心之已發者也。 四端專言理七情合理氣非有二情而後人遂以理氣爲互發。 四端。猶性之言本然之性也。七情。猶性之合理氣而言也。氣質之性。實是本性之在氣質者。非二性。故七情實包四端。非二情也。須是有二性。方能有二情。 情意二岐。理氣互發之說。不可以不辨。夫心之體是性。心之用是情。性情之外。更無他心。故朱子曰。心之動爲情。 朱子語止此。 情是感物初發底。意是緣情計較底。非情則意無所緣。故朱子曰。意緣有情而後用。故心之寂然不動者。謂之性。心之感而遂通者。謂之情。心之因所感而紬繹思量者。謂之意。心性果有二用。而情意果有二岐乎。 或問。意固是緣情計較矣。但人未與物接。而無所感時。亦有念慮之發。豈必緣情乎。答曰。此亦紬繹舊日所發之情也。當其時。雖未接物。實是思念舊日所感之物。則豈非所謂緣情者乎。 五性之外。無他性。七情之外。無他情。孟子於七情之中。剔出其善情。目爲四端。非七情之外。別有四端也。情之善惡。夫孰非發於性乎。其惡者。本非惡。只是掩於形氣。有過有不及而爲惡。故程子曰。善惡皆天理。朱子曰。因天理而有人欲。然則四端七情。果爲二情。而理氣果可互發乎。 程朱之說。乍看若甚可駭。然深思之。則可以無疑。人之喜怒哀樂。聖狂同有焉。其所以喜怒哀樂之理則性也。知其可喜怒哀樂者。心也。遇事而喜怒哀樂之者。情也。當喜而喜。當怒而怒者。情之善者也。不當喜而喜。不當怒而怒者。情之不善者也。情之善者。乘淸明之氣。循天理而直出。可見其爲仁義禮智之端。故目之以四端。情之不善者。雖亦本乎理。而已爲汚濁之氣所揜。反害夫理。不可見其爲仁義禮智之端。故不可謂之四端耳。非不本乎性而別有二本也。此所謂善惡皆天理。因天理而有人欲者也。雖然。遂以人欲爲天理。則是認賊爲子矣。譬如夏月之醢。變生蟲蛆。蟲蛆固因醢而生也。然遂以蟲蛆爲醢。則不可也。蟲蛆生於醢。而反害醢。人欲因乎天理。而反害天理。其理一也。 夫以心性爲二用。四端七情爲二情者。皆於理氣有所未透故也。凡情之發也。發之者。氣也。所以發者。理也。非氣則不能發。非理則無所發。理氣混融。元不相離。若有離合。則動靜有端。陰

陽有始矣。理者。太極也。氣者。陰陽也。今曰太極與陰陽互動。則不成說話。太極陰陽不能互動。則謂理氣互發者。豈不謬哉。昔有問未發之前心性之別者。朱子曰。心有體用。未發是心之體。已發是心之用。如何指定說得。以此觀之。則心性之無二用。可知。心性無二用。則四端七情。豈二情乎。或問曰。朱子曰。情有善惡。性則全善。然則氣質之性。亦無有不善者乎。臣答曰。氣質之性。固有善惡之不同矣。但此所謂性。專指未發而言。人雖至惡者。未發之時。固無不善。纔發便有善惡。其惡者由於氣稟物欲之拘蔽。而非其性之本體也。故曰性則全善。或又問。人心道心。旣是二心。則四端七情。豈可不謂二情乎。臣答曰。此亦執言迷旨之類也。心。一也。豈有二乎。特以所主而發者。有二名耳。故朱子曰。危者。人欲之萌也。微者。天理之奧也。心則一也。以正不正而異其名耳。非以道爲一心。人爲一心也。觀此言。則心之非二。可知矣。○或以因天理有人欲之說。爲可疑。臣解之曰。天理人欲。初非二本。性中只有仁義禮智四者而已。人欲何嘗有所根脈於性中哉。惟其氣有淸濁。而修治汩亂之不同。故性發爲情也。有過有不及。仁之差也則愛流而爲貪。義之差也則斷流而爲忍。禮之差也則恭流而爲諂。智之差也則慧流而爲詐。推此可見其餘。本皆天理。而流爲人欲。故推原其本。則可知天性之善。檢察其末。則可遏人欲之流。朱子昭示學者。其亦切矣。○或問。心一也。而或曰情。或曰志。或曰意。曰念。曰慮。曰思。何其名目紛紜不一耶。臣答曰。情者。心有所感而動者也。纔動便是情。有不得自由者。平居。涵養省察之功至。則情之發。自然中理中節。若無治心之力。則多有不中者矣。志者。心有所之之謂。情旣發而定其趨向也。之善之惡。皆志也。意者。心有計較之謂也。情旣發而商量運用者也。故朱子曰。情如舟車。意如人使那舟車一般。念慮思三者。皆意之別名。而思較重。念慮較輕。意可以僞爲。情不可以僞爲。故有曰誠意。而無曰誠情。問曰。志與意。孰先孰後。答曰。志者。意之定者也。意者。志之未定者也。似乎志在意後。然或有志先立而意隨而思者。或有意先經營而志隨而定者。不可以一槪論也。情志意。皆是一心之用也。隨其所主而各立其名。非有許多別樣心也。問人心道心。是情是意。答曰。通情意而言也。發出底是情。商量底是意。四端。偏指道心。七情。人心道心之總稱者也。有問於臣者曰。理氣是一物。是二物。臣答曰。考諸前訓。則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理氣渾然無閒。元不相離。不可指爲二物。故程子曰。器亦道。道亦器。雖不相離

。而渾然之中。實不相雜。不可指爲一物。故朱子曰。理自理。氣自氣。不相挾雜。合二說而玩索。則理氣之妙。庶乎見之矣。論其大槪。則理無形而氣有形。故理通而氣局。 理通者。萬物天地同一理也。氣局者。天地萬物各一氣也。所謂理一分殊者。理本一矣。而由氣之不齊。故隨所寓而各爲一理。此所以分殊也。非理本不一也。 理無爲而氣有爲。故氣發而理乘。 陰陽動靜。而太極乘之。發者。氣也。乘其機者。理也。故人心有覺。道體無爲。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無形無爲。而爲有形有爲之主者。理也。有形有爲。而爲無形無爲之器者。氣也。此是窮理氣之大端也。○又問。理有體有用。當何分辨。臣答曰。中庸曰。君子之道。費而隱。朱子釋之曰。費。用之廣也。隱。體之微也。理之散在事物。其所當然者。在父爲慈。在子爲孝。在君爲義。在臣爲忠之類。所謂費也。用也。其所以然者。則至隱存焉。是其體也。理以在物而言。道以流行而言。其實一而已矣。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孟子。下同。



朱子曰。力。謂土地甲兵之力。假仁者。本無是心。而借其事以爲功者也。霸。若齊桓,晉文。是也。以德行仁。則自吾之得於心者推之。無適而非仁也。○程子曰。雖公天下事。若用私意爲之。便是私。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朱子曰。贍。足也。詩。大雅文王有聲之篇。王霸之心。誠僞不同。故人所以應之者。其不同亦如此。○眞氏曰。孔子以匹夫不得位。而七十子終身從之。是孰使之然哉。所謂心悅而誠服也。王者之服人。亦猶是也。○鄒氏曰。以力服人者。有意於服人。而人不敢不服。以德服人者。無意於服人。而人不能不服。從古以來。論王霸者多矣。未有若此章之深切而著明者也。



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童子。羞稱五伯。爲其先詐力。而後仁義也。 前漢書董仲舒傳



眞氏曰。孟子之後。能深闢五霸者。惟仲舒爲然。蓋仁人者。知正義而已。利之有無。不論也。知明道而已。功之成否。不計也。義。謂合宜之理。道。謂通行之路。其實一也。霸者則惟利是謀。而於義有不暇顧。惟功是計。而於道有不暇恤。此所以見黜於孔氏之門也。○程子言於神宗曰。得天理之正。極人倫之至者。堯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義之偏者。霸者之理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禮義。若履大路而行。無復回曲。霸者。崎嶇反側於曲逕之中。而卒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誠心而王則王矣。假之而霸則霸矣。二者其道不同。在審其初而已。易所謂差若毫釐。繆以千里者。其初不可不審也。惟陛下稽先聖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堯舜之道備於己。反身而誠之。推之以及四海。則萬世幸甚。 右辨王霸之略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論語



范氏曰。攻。專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爲一端。如楊,墨是也。其率天下。至於無父無君。專治而欲精之。爲害甚矣。○朱子曰。不惟說不可專治。便略去理會他。也不得。若是自家學有定止。去看他病痛。却得。



○孟子曰。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下同。



朱子曰。楊朱但知愛身。而不復知有致身之義。故無君。墨翟愛無差等。而視其至親。無異衆人。故無父。無父無君。則人道滅絶。是亦禽獸而已。



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朱子曰。言苟有能爲此距楊墨之說者。則其所趨正矣。雖未必知道。是亦聖人之徒也。蓋邪說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聖賢。如春秋之法。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不必士師也。



○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 史記



眞氏曰。老氏所該者衆。無爲無欲。近理之言。雖君子有取焉。養生之言。爲方士者尙焉。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此陰謀之言也。言兵者尙焉。其以事物爲粗迹。以空虛爲妙用。淸談者傚之。自其近理者言之。固在所可取。然皆吾聖人之所有也。下乎此。則一偏一曲之學。其弊有不勝言者。養生之說。則神仙方藥之所自出也。陰謀之術。則申商,韓非之所本也。淸談之禍。至王弼,何晏而極。皆以惑亂世主。斲喪生民。雖老莊之學。初未至此。然本原一差。其流必有甚焉。以是言之。曷若由堯舜周孔之道爲無弊哉。○人有語導氣者。問程子曰。君亦有術乎。曰。吾嘗夏葛而冬裘。飢食而渴飮。節嗜欲。定心氣。如斯而已矣。○問神仙之說有諸。曰。若說白日飛升之類則無。若言居山林閒。保形鍊氣。以延年益壽則有之。譬如一鑪火。置之風中則易過。置之密室則難過。有此理也。又問聖人能爲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閒一賊。若非竊造化之機。安能延年。使聖人肯爲。周孔爲之矣。



○佛者。夷狄之一法。 昌黎文集



勿軒熊氏曰。自後漢時入中國。其初。不過論緣業以誘愚民而已。後來。却說心說性。雖聰明之士。亦爲之惑。學者不可不力察而明辨也。



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爲近理。其害尤甚。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不爾則駸駸然入於其中矣。 程氏遺書○明道先生語



朱子曰。楊,墨做得來淺。不能惑人。佛氏最有精微動人處。從他說。愈深愈害人。○程子曰。釋氏之說。若欲窮其說而去取之。則其說未能窮。固已化而爲佛矣。只且於迹上考之。其設敎如是。則其心果如何。固難爲取其心。不取其迹。有是心則有是迹。王通言心迹之判。便是亂說。故不若且於迹上斷定。不與聖人合。其言有合處。則吾道固已有。有不合者。固所不取。如是立定。却省易。 葉氏曰。此言雖爲初學立心未定者設。然孟子闢楊,墨亦不過考其迹而推其心。極之於無父無君。此實辨異端之要領也。 ○汪氏曰。程朱之時。儒學亦有流於禪者。今學者絶口於此。程朱之功爲多。



臣按。佛氏之說。有精有粗。粗者。不過以輪廻報應之說。廣張罪福。誘脅愚迷。使之奔走供奉而已。其精者則極論心性。而認理爲心。以心爲萬法之本。認心爲性。以性爲見聞作用。以寂滅爲宗。以天地萬物爲幻妄。以出世爲道。以秉彝人倫爲桎梏。其用功之要。則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頓悟之後。方加漸修。若上根之人。則或有頓悟頓修者。達磨於梁武帝時。入中國。始傳其道。所謂禪學者是也。至唐而大盛。其徒遍天下。揚眉瞬目。棒喝大笑。以相印證。大槪以無意爲得道。不論善惡。若以意思而得。則皆以爲妄見。必也任情直行。不用意思。然後乃以爲眞見。其未及乎此者。則必以一二句無意味話頭。 若狗子無佛性。庭前柏樹子之類。 作無限妙理看。遂生大疑。專心窮究。積功不已。靜定之極。略見心性影子於髣髴想象之際。則遂擬之以豁然大悟。猖狂自恣。謂之了事。宋初。其徒猶熾。自程朱廓淸之後。其勢始衰。于今所謂禪學者。殆至於絶矣。又有陸象山。與朱子竝世而生。揮斥致知之功。以爲支繁失眞。專用功於本心。此於涵養。不爲無助。但學者知行必須竝進。若不知道理。不辨是非。則所謂存心者。亦將何據。若只靜坐而萬理自明。則孔子何必曰博學於文。子思何必曰道問學乎。此不幾於禪學詖淫邪遁之說乎。象山旣沒。其學不絶。至今與朱子正學。竝立而相抗。一種厭勤勞樂簡便之徒。相與作爲幽深慌惚之說以附之。嗚呼。其亦斯道之不幸也歟。禪學雖足以惑人。其言非儒。其行滅倫。世閒稍知有秉彝者。固已疑阻。又經程朱之闢。宜乎其迹若埽矣。陸學則不然。言必稱孔孟。行必本孝弟。而其用心精微處。乃是禪學也。闢之之難。豈不十倍於佛氏乎。佛氏之害。如外寇之侵突。陸氏之害。如奸臣之誤國。此不可不知。故竝著焉。 右辨異端之害○臣按。事物之可窮者。不可殫錄。惟是王霸之略。異端之害。最不可不辨。故略述焉。他可類推矣。




臣竊謂。聖賢窮理之說。大要不出乎此章所引。苟因其言。實下工夫。循序漸進。則貫通之效。不期自臻矣。蓋萬事萬物。莫不有理。而人之一心。管攝萬理。是以。無不可窮之理也。但開蔽不一。明暗有時。於窮格之際。或有一思而便得者。或有精思而方悟者。或有苦思而未徹者。思慮有得。渙然自信。沛然說豫。灑然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則是眞有得也。若雖似有得。而信中有疑。危而不安。不至於氷消凍釋。則是强揣度耳。非眞得也。今遇事理會。及看聖賢之語。若心慮澄然。略綽一見。便會於心。無少可疑。則此一思便得者也。若更生疑慮。則反晦眞見。如明道嘗在倉中。見長廊柱默數之。疑以爲未定。屢數愈差。遂至令人敲柱數之。乃與初默數者合。正謂此也。如或思而未得。則專心致志。抵死血戰。至忘寢食。方有所悟。如延平先生云。一故神。兩故化。理會不得。終夜椅上坐思量。以身去裏面體認。方見得平穩。管仲曰。思之又思。鬼神將通。非鬼神之力。精神之極也。正謂此也。又或苦思之久。終未融釋。心慮窒塞紛亂。則須是一切埽去。使胸中空無一物。然後却擧起精思。猶未透得。則且置此事。別窮他事。窮來窮去。漸致心明。則前日之未透者。忽有自悟之時矣。朱子曰。此處旣理會不得。若專一守在這裏。却轉昏了。須著別窮一事。或可因此而明彼也。正謂此也。此三條。互相發明。是窮理要法。後事於斯。無少懈怠。澄以靜養。以培其本。資以問辨。以暢其趣。積功之久。一朝豁然貫通。至於物無不格。心無不盡。則我之知見。脗合聖賢。嗜欲之誘。功利之說。異端之害。擧不足以累吾靈臺。而大路坦然。行遠無疑。以至誠意正心。處大事。定大業。若決江河。莫之能禦矣。學而不造此域。則安用學爲。抑又惟念。人君之職。與匹夫不同。匹夫則必修己而待時。得君而行道。故學苟不足。則不敢徑出焉。人君則不然。已爲臣民之主。已荷敎養之責。若曰我今修己。不暇治人云。則天工廢矣。故修己治人之道。不可不一齊理會也。一日之閒。所接萬機。每遇一事。必求至當之理。去其非而行其是。親近儒臣。講明義理。容受諫諍。惟善是主。此皆人君窮理之事也。如或尋章摘句。採英掇華。付諸空言而已。不施修己治人之實功。則眼目雖高。議論雖精。終不見典學誠身之效。亦何益哉。慈溪黃氏曰。酌水者。必浚其源。浚其源。爲酌水計也。反舍其水而不酌。何義也。食實者。必漑其根。漑其根。爲食實地也。反棄其實而不食。何見也。正躬行者。必精性理。精性理。爲正躬行設也。反置躬行於不問。何爲耶。此言深切。伏惟殿下留念焉。





---


source :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seojiId=kc_mm_a201&bizName=MM&gunchaId=av019&muncheId=01&finId=001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356293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seojiId=kc_mm_a201&bizName=MM&gunchaId=av020&muncheId=01&finId=001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he16/he16_02426/index.html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e16/he16_02426/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栗谷先生全書卷之十九by李珥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356293

율곡(栗谷) 이이(李珥)의 자료 집성(集成)과 정본화(定本化)
http://waks.aks.ac.kr/rsh/dir/rdir.aspx?rshID=AKS-2013-KFR-1230008&dirRsh=%E5%8D%B7%E4%B9%8B%E5%8D%81%E4%B9%9D$%E8%81%96%E5%AD%B8%E8%BC%AF%E8%A6%81%E3%80%90%E4%B8%80%E3%80%91:%EB%AC%B8%EC%B2%B4$%E8%81%96%E5%AD%B8%E8%BC%AF%E8%A6%81%E3%80%90%E4%B8%80%E3%80%91:




율곡(栗谷) 이이(李珥)의 자료 집성(集成)과 정본화(定本化)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450077#none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聖學輯要: 栗谷先生全書卷之十九

聖學輯要: 栗谷先生全書卷之十九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聖學輯要 一

進箚[이이(李珥)]

序[이이(李珥)]

凡例[이이(李珥)]

目錄圖[이이(李珥)]

統說第一 單一章 [이이(李珥)]


--

進箚[이이(李珥)]


弘文館副提學臣李珥。伏以。小臣將螻蟻之微生。荷天地之洪造。恩深河海。義重丘山。思欲竭智殫誠。仰報萬一。而顧惟受氣旣駁。用功亦淺。以言其才。則疏闊而不適於實用。而言其學。則荒頹而不見其實效。內叨侍從。無以贊煥王猷。外忝岳牧。無以宣布德化百爾忖度。歸田之外。更無他策。只緣愛君一念。根於秉彝。銷鑠不得。遲回惓戀。已退復進。必以芻蕘之愚。罄陳冕旒之下。少效涓埃之補。然後庶獲食息之安。竊念帝王之道。本之心術之微。載於文字之顯。聖賢代作。隨時立言。反覆推明。書籍漸多。經訓子史。千函萬軸。夫孰非載道之文乎。自今以後。聖賢復起。更無未盡之言。只可因其言而察夫理。明其理而措諸行。以盡成已成物之功而已。後世之道學。不明不行者。不患讀書之不博。而患察理之不精。不患知見之不廣。而患踐履之不篤。察之不精者。由乎不領其要。踐之不篤者。由乎不致其誠。領其要。然後能知其味。知其味。然後能致其誠。臣之誦此言。久矣。嘗欲裒次一書。以爲領要之具。上以達於吾君。下以訓於後生。而內省多愧。有志未就。歲癸酉。恭承特召。未敢固辭。拜命供職。逐隊隨行。無功於國。有害於學。自嘆辜負盛恩。無以塞責。始定輯書之計。探索經傳。搜剔史籍。功未半途。以病去國。畎畝之閒。微誠未歇。居閒處獨。續其餘緖。猶未脫藁。又受海西之命。困于簿牒。不能專功。加以疾作。廢業累月。今秋之初。始克成編。其名曰聖學輯要。凡帝王爲學之本末。爲治之先後。明德之實效。新民之實迹。皆粗著其梗槪。推微識大。因此明彼。則天下之道。實不出此。此非臣書。乃聖賢之書也。雖臣識見卑陋。撰次失序。而所輯之言。則一句一藥。無非切己之訓也。程子曰。有學不至而言至者。循其言。可以入道。假使此書出於臣手。亦不可以人廢言。況聖賢之言乎。玆昧萬死。謹將三冊。裹以白袱。拜獻丹墀。倘垂乙覽。深昧前訓。益加緝熙之功。以臻高明博厚之域。則小臣區區願忠之志。亦得以少伸矣。旣而竊思。帝王之學。莫切於變化氣質。帝王之治。莫先於推誠用賢。變化氣質。當以察病加藥爲功。推誠用賢。當以上下無閒爲實。伏覩。殿下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孝友恭儉。發於天性。聲色利欲。絶乎本原。求之前史。罕有比倫。此臣所以注心皇極。結情紫闥。必欲見允德成就。追踵三五者也。第論病痛。則英氣太露而受善之量未弘。天怒易發而好勝之私未克。此病不除。實妨入道。是故。溫言巽辭者。多蒙採納。直言面折者。必至違忤。恐非聖帝明王虛己從人之道也。今以見諸事者言之。殿下待婦寺素嚴。無少係戀之念。而言



者斥以偏護。則輒厲聲氣。反示偏護之意。見國事日頹。非無矯革之志。而言者詆以膠守。則輒加牢拒。反示膠守之旨。發言處事。大抵類此。雖緣羣下不知聖心。亦由殿下量未弘而私未克也。古之聖王。有不然者。慢遊傲虐。決非大舜所行。而伯益戒以無若丹朱。不矜細行。決非武王所爲。而召公戒以功虧一簣。大舜,武王。虛心敬受。寧有一毫不相知之憾乎。今殿下資質粹美。學問高明。爲舜爲武。莫之敢禦。奈之何立志不篤。取善不廣。羣臣繩愆糾謬。欲置無過之地。則必疑其不相知。陳善責難。引以堯舜之道。則必拒以不敢當。未知殿下燕閒之中。隱微之際。所玩味者何書。所用功者何事歟。質美而不能充養。病深而不能醫治。則豈但臣鄰隱痛於下哉。竊恐皇天祖宗。亦必憂惱於上也。伏望殿下先立大志。必以聖賢爲準。三代爲期。專精讀書。卽物窮理。有言逆于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志。必求諸非道。樂聞讜直之論。不厭其觸犯。以恢受善之量。深察義理之歸。無恥於屈己。以去好勝之私。日用之閒。踐履誠確。無一事之或失。幽獨之中。持守純篤。無一念之或差。不怠於中道。不足於小成。悉去病根。克完美質。以成帝王之學。不勝幸甚。臣又伏覩。殿下深惟付託之重。慨嘆時運之衰。勵精圖治。禮賢下士。敬大臣如尊長。視臣僚如朋友。憂念黎元。猶恐有傷。三代以下誠所未見。此臣所以不揣己分。妄叫天閽。必欲見旋乾轉坤。一變世道者也。第於君臣之閒。誠信或未相孚。下情有所不達。上意有所未曉。恐未足以委任責成。陶鑄至治也。自古。君臣不相知心。而能濟事功者。未之前聞。三代以上。固不容議。至於光武軫念關中。而深信馮異。知其必不稱咸陽王。黃權路絶投魏。而深信昭烈。知其必不誅妻子。此皆忠信素結于內。讒閒無自而入也。況聖主賢臣。志同道合。魚水相懽。一日三接。薰陶相益。言無不聽。諫無不從。何善不行。何事不成。此是後王所當取法者也。後世人君則不然。高居深拱。疏外臣鄰。知其善而不示嚮用之意。見其惡而不下屏黜之命。自以爲樞機之密。羣下莫敢窺測。眞得人君之體。而終至於君子不敢盡其誠。小人有以伺其隙。邪正雜糅。是非糢糊。國不可爲矣。此則可以爲戒者也。今殿下好善非不至。而又疑士類之未必眞是。嫉惡非不深。而又疑鄙夫之未必眞非。故直士與色厲者。同得矯激之名。而賢者不能盡其忠。諛佞與老成者。同得淳厚之稱。而愚者益以墮其節。加之以接見稀罕。情意阻隔。政令未見合乎天心。黜陟未見因乎國人。儒者之說不行。而徒取大言之譏。病民之法不除。而猶患更張之過。是以。好善而無用賢之實。嫉



惡而無去邪之益。議論多岐。是非靡定。忠賢無腹心之寄。姦細有窺覬之路。未知殿下所擬可託六尺之孤者。誰歟。


可寄百里之命者。誰歟。聖心必有所屬。而羣下則未之知也。此豈上下無閒之實乎。伏望殿下必以大臣之忠亮可信者。




擬諸股肱之重。言聽計從。終始勿貳。而又擇學明行潔者。置之經幄。使得出入無時。恒侍左右。盡心啓沃。



俾一時士類。咸懷興起之志。至於巖穴之賢。亦以至誠徵辟。量才授官。必置有用之地。其終不可致者。亦加褒獎。



以成其高。若夫度時宜揣力量。雖不能猝變世道。而朝廷之上。常使淸議不屈。以盡好善之實。敢有異色之人。或唱爲邪論。顯排先王之道。



或改頭換面。陰沮有爲之勢者。形迹已著。不可容掩。則亦宜流放竄殛。以盡嫉惡之實。必使賢者登庸。不肖者屏迹。



上無所蔽。下無所疑。上下之閒。肝膽洞照。以至一國之人。亦得仰覩聖心。如靑天白日。無絲毫未盡之蘊。



君子有所恃而盡誠展才。小人有所畏而革面從善。正氣長而國脈壯。紀綱振而善政行。以成帝王之治。不勝幸甚。



嗚呼。明王之作。千載一時。而世道之降。如水益下。今不急救。後悔無及。古人有言曰。不怨暗主。怨明君。蓋暗主欲爲而不能。故民無所望。明君可爲而不勉。故民怨轉深。豈不大可懼哉。



臣方投進所輯之書。不宜更贅他言。而猶且云云者。誠以殿下無變化氣質之功。無推誠用賢之實。



則雖進是書。亦歸之空言。故僭論至此。伏惟殿下恕其愚妄。垂仁察納焉。取進止。



---

序[이이(李珥)]


臣按。道妙無形。文以形道。四書六經。旣明且備。因文求道。理無不現。第患全書浩渺。難以領要。先正表章大學。



以立規模。聖賢千謨萬訓。皆不外此。此是領要之法。西山眞氏推廣是書。以爲衍義。博引經傳。兼援史籍。



爲學之本。爲治之序。粲然有條。而歸重於人主之身。誠帝王入道之指南也。但卷帙太多。



文辭汗漫。似紀事之書。非實學之體。信美而未能盡善焉。學固當博。不可徑約。但學者趨向未定。



立心未固。而先事乎博。則心慮不專。取捨不精。或有支離失眞之患。必也先尋要路。的開門庭。然後博學無方。



觸類而長矣。況人主一身。萬機所叢。治事之時多。讀書之時少。若不撮其綱維。定其宗旨。



而惟博是務。則或拘於記誦之習。或淫於詞藻之華。其於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未必眞能有得也。臣以腐儒。



遭遇明時。仰覩殿下。聰明睿智。出於天資。誠以學問之功。涵養成就。以充其量。則東方可見堯舜之治。



千載一時。幾不可失。顧臣輕疏浮淺。才器旣下。鹵莽滅裂。學術又荒。葵藿之誠雖切。效忠之路末由。



竊念。大學固入德之門。而眞氏衍義。猶欠簡要。誠能倣大學之指。以分次序。而精選聖賢之言。以塡實之。



使節目詳明。而辭約理盡。則領要之法。其在斯矣。以是進於吾君。則芹曝之獻。雖不免傍人之笑。螢燭之光。



庶有裨日月之明矣。於是。廢棄他功。專事摭要。四書六經。以及先儒之說。歷代之史。



深探廣搜。採掇精英。彙分次第。刪繁就要。沈潛玩味。反覆檃括。兩閱歲而編成。凡五篇。



其一篇曰統說者。合修己治人而爲言。卽大學所謂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也。



其二篇曰修己者。卽大學所謂明明德也。其目有十三。其一章則摠論也。其二章曰立志。三章曰收斂者。定趨向而求放心。以植大學之基本也。其四章曰窮理者。卽大學所謂格物致知也。其五章曰誠實。六章曰矯氣質。七章曰養氣。八章曰正心者。卽大學所謂誠意正心也。



其九章曰檢身者。卽大學所謂修身也。其十章曰恢德量。十一章曰輔德。十二章曰敦篤者。申論誠正修之餘蘊也。其十三章則論其功效。而修己之止於至善者也。



其三篇曰正家。四篇曰爲政者。卽大學所謂新民而正家者。齊家之謂也。爲政者。治國平天下之謂也。



正家之目有八。其一章則摠論也。其二章曰孝敬。三章曰刑內。四章曰敎子。五章曰親親者。言孝於親。刑于妻子。友于兄弟之道也。其六章曰謹嚴。七章曰節儉者。推演未盡之意也。其八章乃說功效。則齊家之止於至善者也。



爲政之目有十。


其一章則摠論也。其二章曰用賢。三章曰取善者。卽大學所謂仁人能愛能惡之意也。其四章曰識時務。五章曰法先王。



六章曰謹天戒者。卽大學所引儀監于殷。峻命不易之意也。其七章曰立紀綱者。卽大學所謂有國者。不可以不愼。



辟則爲天下僇之意也。其八章曰安民。九章曰明敎者。卽大學所謂君子有絜矩之道。而興孝興弟不倍之意也。



其十章則終之以功效。而治國平天下之止於至善者也。其五篇曰聖賢道統者。是大學之實跡也。合而名之曰聖學輯要。



終以傳道之責。望於殿下者。亦非過言。殿下當五百之期。居君師之位。有好善之智。寡欲之仁。斷事之勇。誠能終始典學。勉勉不已。則勝重致遠。何所不至乎。只緣愚臣見聞不博。識慮未透。其於詮次。固多失序。但所引聖賢之言。則無非建天地而不悖。質鬼神而無疑。俟後聖而不惑者也。不可以愚臣之誤分條理。輒輕前訓也。或有愚臣一得之說。廁乎其閒。而亦皆謹稽謨訓。依倣成文。不敢肆發瞽言。以失宗旨。臣之精力。於斯盡矣。如賜睿覽。恒置几案。則於殿下天德王道之學。恐不無小補矣。



此書雖主於人君之學。而實通乎上下。學者之博覽而泛濫無歸者。宜收功於此。以得反約之術。失學而孤陋寡見者。宜致力於此。以定向學之方。學有早晚。皆獲其益。此書乃四書六經之階梯也。若厭勤勞安簡便。以學問之功。爲止於此。則是只求其門庭。而不尋其堂室也。非臣所以次緝是書之意也。萬曆三年歲次乙亥秋七月旣望。通政大夫。弘六館副提學,知製敎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臣李珥。拜手稽首謹序。


--

凡例[이이(李珥)]


一。先擧撮要之言爲章。 卽大文也 引諸說以爲註。其章則以四書五經爲主。而閒以先賢之說。補其不足。註則以本註爲主。而雜引經傳諸書。


一。凡所引之書。不論世代高下。一以功程先後。文義語勢爲次序。雖因用功之序。分箇先後。不必行一件淨盡無餘。然後方做一件。閒有一事而分屬二章者。 如敬旣屬收斂章。又屬正心章。窒慾屬矯氣質。寡欲屬養氣之類。 非章章各爲別項。工夫截然不相入也。


一。凡所引大文。只錄本書之名于下。不必一一稱某人之言。若本文書某曰。 如子曰孟子曰之類 則亦從本文。或本文雖無名稱。而必以名稱著其意者。則或書某曰。或註于下。如帝舜命禹。伊尹訓太甲之類。他皆倣此。若易,詩則必標本書之名于上。註其卦名篇名于下。以其文字不倫他書故也。但易中孔子之言。則不拘此例。


一。凡註則只書某曰。而不錄本書之名。以省其文字。


一。凡一章之內。雖一書之言。語意不聯。則圈而別之。雖他書之言。語意相接則不圈。若註則段段皆圈。連引一人之言。則書又曰以起端。


一。凡引古語。雖非聖賢之言。當理則取之。不以人廢言。


一。凡所引之說。或斷章取義。或去其閒語句。或非時之言而合爲一段。使無欠闕。皆不拘本文。用活法。但有刪節。而不敢添一字。


一。先儒姓鄕別號。或書或不書。皆因本文。非文義所關故也。周程張邵朱五先生。必稱子。程子依四書註例。不分伯叔。


一。凡章末及逐段有可議論處。則僭陳管見。必書臣按以別之。且低書。


一。小註大槪是管見。若引先賢之說。則書某曰以別之。若字義音訓及些小語句。則不必一一錄其所出。


--

統說第一 單一章 [이이(李珥)]



臣按。聖賢之說。或橫或豎。有一言而該盡體用者。有累言而只論一端者。今取體用摠擧之說。爲首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 中庸。下同。


朱子曰。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理亦賦焉。 理氣元不相離。卽氣而理在其中。此承陰陽化生之言。故曰氣以成形理亦賦焉。非謂有氣而後有理也。不以辭害意可也。 猶命令也。於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爲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 健是陽之理。順是陰之理。五常之德。乃仁義禮智信。是五行之理。 率。循也。道。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閒。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 朱子曰。率性。非人率之也。只是循吾本然之性。便自有許多道理。或以率性爲順性命之理。則却是道因人方有也。 修。品節之也。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爲法於天下。則謂之敎。若禮樂刑政之屬。是也。蓋人知己之有性。而不知其出於天。知事之有道。而不知其由於性。知聖人之有敎。而不知其因吾之所固有者裁之也。故子思於此。首發明之。而董子所謂道之大原出於天。亦此意也。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朱子曰。道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無物不有。無時不然。所以不可須臾離也。若其可離。則豈率性之謂哉。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愼其獨也。


朱子曰。隱。暗處也。微。細事也。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是以。君子旣常戒懼。而於此尤加愼焉。所以遏人欲於將萌。而不使其潛滋暗長於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道鄕鄒氏曰。愼獨。最爲入道之要。所謂獨者。非獨閒居靜處而已。萌於心之謂獨。能於此著力。無由有過擧。故中庸以此言爲篇首。○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愼獨。 天德卽修己之功效。王道卽正家爲政之規矩。愼獨是修己正家爲政三者之樞紐。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朱子曰。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 中爲性之德。和爲情之德。 以明道不可離之意。 此言性情之德體段如是。非指工夫而言。上文戒懼愼獨。乃下文致中和之工夫也。 ○又曰。心主於身而無動靜之閒。方其靜也。事物未至。思慮未萌。一性渾然。道義全具。其所謂中。是乃心之體。而寂然不動者也。及其動也。事物交至。思慮萌焉。七情迭用。各有攸主。其所謂和。是乃心之用。而感而遂通者也。○胡季隨曰。戒懼者。所以涵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愼獨者。所以省察於喜怒哀樂已發之後。 涵養省察之說。始見於此。詳見下正心章。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朱子曰。致。推而極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所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矣。自愼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矣。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故其效驗至於如此。此學問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初非有待於外。而修道之敎。亦在其中矣。是其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故於此合而言之。以結上文之意。○西山眞氏曰。致中和之所以用功。不過曰敬而已。戒懼。靜時敬也。愼獨。動時敬也。靜無不敬。所以致中。動無不敬。所以致和。自然天地位萬物育。如董仲舒所謂人君正心以正朝廷百官萬民。而陰陽和。風雨時。諸福之物畢至。是此理。 此書之言敬始此。實修己治人之綱領也。 ○朱子曰。右子思述所傳之意 孔子傳道於曾子曾子傳之子思故述所傳之意 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下同。



程子曰。親。當作新。○朱子曰。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朱子曰。虛靈不昧。便是心。此理具足於中。無少欠闕。便是性。隨感而動。便是情。○玉溪盧氏曰。明德。只是本心。 但爲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朱子曰。明德未嘗息。時時發見於日用之閒。如見孺子入井而怵惕。見非義而羞惡。見賢人而恭敬。見善事而歎慕。皆明德之發見也。雖至惡之人。亦時有善念之發。但當因其所發之端。接續光明之。 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旣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汚也。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朱子曰。至善。如言極好。道理十分盡頭。善在那裏。 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 問至善不是明德外別有所謂善。只就明德中到極處便是否。朱子曰。是明德中。也有至善。新民中也有至善。皆要到那極處。不特是理會到極處。亦要做到極處。 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子曰。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 朱子曰。極其體用之全而一言以擧之。臣按。明己德者。體也。新民德者。用也。明明德於天下者。合體用而言之。 心者。身之所主也。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必自慊而無自欺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格字有窮至兩意格物之格窮字意多物格之格只是至字之意 此八者。大學之條目也。 右逆推工夫 ○又曰。格物是夢覺關。誠意是人鬼關。過得此二關上面工夫。一節易如一節了。至治國平天下地步愈闊。但須照顧得到。○又曰。致知格物。是窮此理。誠意正心修身。是體此理。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推此理。要做三節看。○又曰。自格物至平天下。聖人亦是略分箇先後與人看。不成做一件淨盡無餘。方做一件。如此。何時做得成。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朱子曰。物格者。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 此句與下句對說。故文勢如此。其意則物理無不到極處云爾。 知至者。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 物格知至。只是一事。以物理言之。則謂之物格。謂事物之理各詣其極也。以吾心言之。則謂之知至。謂吾心隨所詣而無不盡也。 知旣盡。則意可得而實矣。意旣實。則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 右順推功效 ○程子曰。治身齊家以至平天下者。治之道也。建立治綱。分正百職。順天時以制事。至於創制立度。盡天下之事者。治之法也。聖人治天下之道。唯此二端而已。 建安葉氏曰。道者。治之本。法者。治之具。不可偏廢。然亦必本之立而後。其具可擧也。



臣按。聖賢之學。不過修己治人而已。今輯中庸大學首章之說。實相表裏。而修己治人之道。無不該盡。蓋天命之性。明德之所具也。率性之道。明德之所行也。修道之敎。新民之法度也。戒懼者。靜存而正心之屬也。愼獨者。動察而誠意之屬也。致中和而位育者。明德新民。止於至善。而明明德於天下之謂也。但所及有衆寡。而功效有廣狹。致中和之功。止於一家。則一家之天地位萬物育。而明德明於一家。 一家豈別有天地萬物乎。只是父子夫婦兄弟。各正其分。是天地位氣象。慈孝友恭唱隨。各盡其情。是萬物育氣象。 止於一國。則一國之天地位萬物育。而明德明於一國。及於天下。則天下之天地位萬物育。而明德明於天下矣。三代之後。一家之位育者。世或閒出。而一國天下之位育者。寂寥無聞。以是深有望於殿下焉。



source :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seojiId=kc_mm_a201&bizName=MM&gunchaId=av019&muncheId=01&finId=001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356293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seojiId=kc_mm_a201&bizName=MM&gunchaId=av020&muncheId=01&finId=001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he16/he16_02426/index.html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 栗谷全書 by李珥
http://archive.wul.waseda.ac.jp/kosho/he16/he16_02426/


聖學輯要 성학집요 @栗谷先生全書卷之十九by李珥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356293


율곡(栗谷) 이이(李珥)의 자료 집성(集成)과 정본화(定本化)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450077#none


율곡(栗谷) 이이(李珥)의 자료 집성(集成)과 정본화(定本化)
http://waks.aks.ac.kr/rsh/dir/rdir.aspx?rshID=AKS-2013-KFR-1230008&dirRsh=%E5%8D%B7%E4%B9%8B%E5%8D%81%E4%B9%9D$%E8%81%96%E5%AD%B8%E8%BC%AF%E8%A6%81%E3%80%90%E4%B8%80%E3%80%91:%EB%AC%B8%EC%B2%B4$%E8%81%96%E5%AD%B8%E8%BC%AF%E8%A6%81%E3%80%90%E4%B8%80%E3%80%91: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御製東國文獻備考前序어제동국문헌비고전서

御製東國文獻備考前序어제동국문헌비고전서


增補文獻備考序[주:丙午]


歷代典憲。必載籍有所考信然後。乃可斟酌時措。此孔子所以歎杞宋之無徵也。然則文獻之於有國。顧



       
不重歟。檀箕尙矣。自羅代。始有遺文。亦略而佚焉。



我朝列聖繼作典章科條。燦然若繁星之麗于天。而猶患散漫難稽。



逮至。英廟庚寅。令相臣金致仁等。薈萃成一統之書。命之曰文獻備考。刊行于世。



正祖壬寅命李萬運。將是書十三考追補爲二十考。未及刊布。朕於萬機之暇。嘗取覽焉。



竊有感乎兩聖朝。法古遺後之惓惓至意。爰命文苑諸臣。續纂之。分類序次。悉依原本。



而刪繁就簡。撮而合之曰。象緯輿地。帝系禮樂兵刑田賦。財用戶口。市糴交聘。選擧學校職官藝文。



凡十六考。共二百五十編。



於乎。此豈惟稽古數典而已哉。實經邦理物之龜鑑也。



卷首。揭有兩聖朝御製。玆敢叙纂輯顚末。以寓繼述之義云爾。


---


增補文獻備考後序[주:戊申]


我太皇帝。天縱聖學。萬幾之暇。留神典籍。勅文苑諸臣。續纂是書。


書旣成。作宸翰以弁之。行將印布。而朕小子遽承內禪之命矣。迺者閣臣。奏厥蕆工。



庶幾對揚我太皇帝右文之化哉。朕亦盥識數語。竊附繼述之義云爾。



珠淵集卷一


增補文獻備考後序[주:戊申]
http://yoksa.aks.ac.kr/jsp/aa/VolView.jsp?aa10no=kh2_je_a_vsu_45682_001&aa15no=001&aa20no=45682_001_0071&keywords=%20%E5%A2%9E%E8%A3%9C%E6%96%87%E7%8D%BB%E5%82%99%E8%80%83



성학집요(정)[聖學輯要(貞)]
http://yoksa.aks.ac.kr/jsp/aa/VolumeList2.jsp?fcs=f&gb=1&cf=a&aa10up=kh2_je_a_vsu_30040_000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帝鑑圖說 八駿巡遊5

帝鑑圖說 八駿巡遊5


帝鑑圖說 狂愚覆轍 八駿巡遊5



明實錄/神宗/卷三十六 萬曆三年三月/4日(P.837)


○癸卯 上御文華殿講讀


上覽帝鑑圖說至彊項令董宣事嘉歎久之顧謂輔臣張居正等曰彼公主也



尚不私庇一奴如此外戚家何可不守法今戚里間朕以 慈闈故多有委曲調停處渠寧詎知



○大學士張居正題日講官丁士羙等六員輪赴館記注起居以修撰王家屏徐顯卿張位于慎行沈懋孝編修沈一貫編修章奏



時位方給假在籍促令復任以修復史職議建自位也 上從之



○敘宣府外十三家增修邊垣功總督宣大方逢時廵撫宣府吳兌各賞銀二十兩紵絲二表裏總兵官雷龍懷隆兵備吳哲口北參將王汝梅許希孟各十五兩



參將守備旗牌把總等官原于天等各賞有差



帝鑑圖說


八駿巡遊 周穆王


周史紀:穆王臣造父善禦,得八駿馬。王使造父禦之西巡,樂而忘返。東方徐夷,乘間作亂,周乃中衰。



解:周史上記,穆王時,有個臣叫做造父,善能禦車駕馬。是時穆王得了八匹極善走的駿馬,使造父駕著,往西方去巡幸。



當時天下太平,穆王駕著那駿馬,任意遨遊,不思返國,把朝廷政事都廢了,民心離叛。東方有個徐夷,因此乘空造反,僭稱為徐偃王。



近徐的諸侯,多有往朝于徐者。周家的王業到此中衰。



評:夫穆王初年,亦是個英明之主。後來,只為用了造父,耽于遊幸,遂致政亂國衰。然則,人君之舉動,可不慎哉!




   1. 游畋失位 夏太康,   2.脯林酒池 夏桀王,    3.革囊射天 商武乙


   4.妲己害政 商紂王,    5.八駿巡遊 周穆王,    6.戲舉烽火 周幽王


   7.遣使求仙 秦始皇,    8.坑儒焚書 秦始皇,    9.大營宮室 秦始皇


   10.女巫出入 漢武帝,   11.五侯擅權 漢成帝,   12.市里微行 漢成帝


   13.寵昵飛燕 漢成帝,   14.嬖佞戮賢 漢哀帝,   15.十侍亂政 漢桓帝


   16.西邸鬻爵 漢靈帝,   17.列肆後宮 漢靈帝,    18.芳林營建 魏主叡


   19.羊車游宴 晉武帝,   20.笑祖儉德 宋武帝駿,  21.金蓮布地 齊主寶卷


   22.捨身佛寺 梁武帝,   23.縱酒妄殺 北齊主洋,  24.華林縱逸 北齊主緯


   25.玉樹新聲 陳後主,   26.剪綵為花 隋煬帝,    27.遊幸江都 隋煬帝


   28.斜封除官 唐中宗,   29.觀燈市里 唐中宗,  30. 寵幸番將 唐玄宗


   31.斂財侈費 唐玄宗,   32.便殿擊毬 唐敬宗,  33.  寵幸伶人 後唐莊宗


   34. 上清道會 宋徽宗,  35.應奉花石 宋徽宗,  36.  任用六賊 宋徽宗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10009^P@@625826342


明實錄/神宗/卷十一 萬曆元年三月/4日(P.364)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7^^^60211001001500130004^3@@1586396734


明實錄/神宗/卷三十六 萬曆三年三月/4日(P.837)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7^178335053^807^^^60211002001500380004^4@@1250906028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甲申 上御文華殿講讀


輔臣張居正進講帝鑑圖說漢文帝勞軍細柳事因奏曰古人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今承平日久武備廢弛將官受制文吏不啻奴隸夫平日既不能養其鋒銳之氣



臨敵何以責其有折衝之勇自今望 皇上留意武備將官忠勇可用者稍假權柄使得以展布庶幾臨敵號令嚴整士卒用命 上然之



○大同廵撫劉應箕薦境內人才僉都御史溫景葵



○加陞分守遼海東寧道參議李鶚為副使照舊管理事務



○兩廣提督侍郎殷正茂奏暹羅國王華招宋差夷使進貢方物稱原給印信勘合因東牛國攻破城池燒毀乞行補給下禮部議



○鑄給科臣廵視光祿寺関防從馮時雨請也



○宴朝鮮國差來謝恩陪臣



○詔修宣府北路邊墻墻本先任總督翁萬達所築內塞起滴水崖歷鵰鶚堡龍門衞至六臺子墩凡一萬八千七十六丈有奇



近被虜蹂踐半就傾北閱臣吳百朋等勘議修築計用糧八千八百一十三石鹽菜工食銀六千一百七十九兩



每年用軍夫一十九萬三千三百一十一名酌量衝緩漸次舉行期三年內完報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下篇〈狂愚覆轍〉



---


商史紀:紂伐有蘇.獲妲己。妲已有寵,其言是從。作奇技淫巧以悅之。使師延作朝歌。北鄙之音、北裡之舞、靡靡之樂。



造鹿台,為瓊室玉門。厚賦斂,以實鹿台之財,盈钜橋之粟。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而相逐。宮中九市,為長夜之飲。



百姓怨望,諸侯有叛者,妲己以為罰輕,威不立。紂乃為銅柱,以膏塗之,加於炭火之上,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以取妲己笑。名日:炮烙之刑。


- -


解:商史上記:紂無道,恃強用兵,征伐有蘇氏之國。有蘇氏畏其威力,進獻個美女,叫做妲己。



紂得了妲已,甚是寵愛她。凡是她說的就聽,造作奇巧的服飾、器物,以悅其心。



使樂官師延作為朝歌北鄙之音,北裡之舞,靡靡之樂,大率都是淫聲。又窮極土木之工,造鹿台一座。以瓊瑤為室,以玉石為門。



厚斂百姓的財物以為私積。那鹿台之內,錢財充實,钜橋之倉,粟米盈滿。又鑿個大池盛酒,懸鳥獸之肉為林,使男女裸體馳逐於其問。



宮中又開設九處店市,與外人交易買賣。君臣酣飲,從夜達旦。竭民膏血,極欲窮奢。所以,一時的百姓都興嗟含怨,困苦無聊。


諸侯有背叛者,妲己說:“諸侯之畔,都因罰輕誅薄,主威不立所致。”


紂聽其言,使人鑄銅為柱,柱上塗上脂油,下麵燒起炭火,將銅柱加於炭火之上,使有罪的人,在柱上行走。


那銅柱既熱又滑,人如何行得,就都墮在炭火中燒死。妲己看見,以為笑樂。這個叫做“炮烙之刑”。


- -


評:嘗考之于史,說:“商紂聞見甚敏,材力過人。使其有此才智,而能親近賢臣,容納忠言,則其惡豈至於此哉。”



乃醢鄂侯、剖比干,而唯婦言是用。欲不亡,得乎?萬世之下,言大惡者,必曰桀紂。女禍之烈,一至於此;有天下者,可不戒哉!


   1. 游畋失位 夏太康,   2.脯林酒池 夏桀王,    3.革囊射天 商武乙


   4.妲己害政 商紂王,    5.八駿巡遊 周穆王,    6.戲舉烽火 周幽王


   7.遣使求仙 秦始皇,    8.坑儒焚書 秦始皇,    9.大營宮室 秦始皇


   10.女巫出入 漢武帝,   11.五侯擅權 漢成帝,   12.市里微行 漢成帝


   13.寵昵飛燕 漢成帝,   14.嬖佞戮賢 漢哀帝,   15.十侍亂政 漢桓帝


   16.西邸鬻爵 漢靈帝,   17.列肆後宮 漢靈帝,    18.芳林營建 魏主叡


   19.羊車游宴 晉武帝,   20.笑祖儉德 宋武帝駿,  21.金蓮布地 齊主寶卷


   22.捨身佛寺 梁武帝,   23.縱酒妄殺 北齊主洋,  24.華林縱逸 北齊主緯


   25.玉樹新聲 陳後主,   26.剪綵為花 隋煬帝,    27.遊幸江都 隋煬帝


   28.斜封除官 唐中宗,   29.觀燈市里 唐中宗,  30. 寵幸番將 唐玄宗


   31.斂財侈費 唐玄宗,   32.便殿擊毬 唐敬宗,  33.  寵幸伶人 後唐莊宗


   34. 上清道會 宋徽宗,  35.應奉花石 宋徽宗,  36.  任用六賊 宋徽宗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10009^P@@625826342


明實錄/神宗/卷十一 萬曆元年三月/4日(P.364)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7^^^60211001001500130004^3@@1586396734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己巳 上御文華殿講讀畢



大學士張居正率講官進 帝鑑圖說先是居正屬講官馬自強等考究歷代之事撮其善可為法者八十一事從陽数



惡可為戒者三十六事從陰数每一事為一圖後錄傳記本文取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名曰 帝鑑圖說



是日具疏進 上展疏朗誦数十語顧謂居正等曰先生每起於是居正前近御案為竟讀已奉圖冊前 上遽起立目左右展冊



居正一一指陳大義 上應如響其不待指陳能自言其義者十居四五



次日報曰覽卿等奏具見忠愛墾至朕方法古圖治深用嘉納圖冊留覽還宣付史館以昭我君臣交修之義



已又 手諭嘉獎賜金幣有差自是日置圖冊於座右每講輒命居正觧說数事以為常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清檔案工作室



下篇〈狂愚覆轍〉



游畋失位, 脯林酒池, 革囊射天, 妲己害政,


八駿巡遊, 戲舉烽火, 遣使求仙, 焚書坑儒,


大營宮室, 女巫出入, 五侯擅權, 市里微行,



寵昵飛燕, 嬖佞戮賢, 十侍亂政, 西邸鬻爵,



列肆後宮, 芳林營建, 羊車游宴, 笑祖儉德,



金蓮布地, 捨身佛寺, 縱酒妄殺, 華林縱逸,



玉樹新聲,  剪綵為花, 游幸江都, 斜封除官,



觀燈市里, 寵幸番將, 斂財侈費, 便殿擊球,



寵幸伶人, 上清道會, 應奉花石, 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