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文成王陽明先生守仁 from 明儒學案

  先生之學,始氾濫於詞章,繼而遍讀 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入於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 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自此以後,盡去枝葉,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為學的。有未發之中,始能有發而中節之和,視,  聽,  言, 動,大率以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

江右以後,專提「 致良知 」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

蓋良知 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未發;良知 即是中節之和。 此知之後, 更無已發。

此知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收斂;此知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收斂者,感之體,靜而動也;發散者,寂之用,動而靜也。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無有二也。

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當空, 而萬象畢照。

是學成之後又有此三變也。先生憫宋儒之後, 學者以知識為知,謂「人心之所有者不過明覺,而理為天地萬物之所公共,故必窮盡天地萬物之理,然後吾心之明覺, 與之渾合而無間 」。說是無內外,其實全靠外來聞見, 以填補其靈明者也。

先生以聖人之學,心學也。心即理也。故於致知格物之訓,不得不言「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

夫以知識為知,則輕浮而不實,故必以力行為功夫。良知感應神速,無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 知行合一 」。此其立言之大旨,不出於是,而或者以釋氏本心之說,頗近於心學,不知儒釋界限只一理字。

釋氏於天地萬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復講,而止守此明覺;世儒則不恃此明覺,而求理於天地萬物之間,所為絕異。然其歸理於天地萬物,歸明覺於吾心,則一也。

向外尋理,終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總使合得,本體上已費轉手,故沿門乞火, 與合眼見闇,相去不遠。

先生點出心之所以為心,不在明覺而在天理,金鏡已墜而複收,遂使儒釋疆界渺若山河,此有目者所共睹也。試以孔、孟之言證之。致吾良知於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謂人能弘道乎?

若在事物,則是道能弘人矣。告子之外義,豈滅義而不顧乎?亦於事物之間求其義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謂窮理也。孟子胡以不許之,而四端必歸之心哉!

嗟乎,糠秕眯目,四方易位,而後先生可疑也。隆慶初,贈新建侯,諡文成。萬曆中 ( 1584 ) ,詔從祀孔廟,稱「 先儒王子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