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戴震 : 孟子字義疏證

戴震 : 孟子字義疏證


丙申余少讀論語,端木氏之言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 -

讀易,乃知畜性 與天道在是。周道衰,舜、禹、湯、文、武、周公致治之法,煥乎有文章者,棄為陳跡。孔子 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正本溯源,使人於千百世治亂之故,制度禮樂因革之宜,如持權衡以御輕重,如規矩準繩之於方圜平直。


言似高遠,而不得不言。自孔子言之,實言前聖所未言;微孔子,孰從而聞之?故曰「不可得而聞」。是後私智穿鑿者,亦警於亂世,或以其道全身而遠禍,或以其道能誘人心有治無亂;而謬在大本,舉一廢百;意非不善,其言衹足以賊道,孟子於是不能已於與辯。當是時,群共稱孟子好辯矣。

- -


孟子之書,有曰「 我知言」,曰「 遊於聖人之鬥者難為言」。蓋言之謬,非終於言也,將轉移人心;心受其蔽,必害於事,害於政。彼目之曰小人之害天下後世也,顯而共見;目之曰賢智君子之害天下後世也。相率趨之以為美言。其人人心深,禍斯民也大,而終莫之或寤。辯惡可已哉!


孟子辯楊、墨;後人習聞楊、墨、老、莊、佛之言,且以其言汩亂孟子之言,是又後乎孟子者之不可已也。苟吾不能知之亦已矣,吾知之而不言,是不忠也,是對古聖人賢人而自負其學,對天下後世之仁人而自遠於仁也。吾用是懼,述孟子字義疏證三卷。


韓退之氏曰:「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故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嗚乎,不可易矣!休寧戴震。



-- -


《孟子字義疏證 卷下 ·  誠二條》


1. 誠,實也。

據中庸言之,所實者,智仁勇也;實之者,仁也,義也,禮也。由血氣心知而語於智仁勇,非血氣心知之外別有智,有仁,有勇以予之也。就人倫日用而語於仁,語於禮義,舍人倫日用,無所謂仁,所謂義,所謂禮也。血氣心知者,分於陰陽五行而成性者也,故曰「天命之謂性」;人倫日用,皆血氣心知所有事,故曰「率性之謂道。」


全乎智仁勇者,其於人倫日用,行之而天下睹其仁,睹其禮義,善無以加焉,「自誠明」者也;學以講明人倫日用,務求盡夫仁,盡失禮義,則其智仁勇所至。將日增益以於聖人之德之盛,「自明誠」者也。質言之,曰人倫日用;精言之,曰仁,曰義,曰禮。所謂「明善」,明此者也;所謂「誠身」,誠此者也。


質言之,曰血氣心知;精言之,曰智,曰仁,曰勇。所謂「致曲」,致此者也;所謂「有誠」,有此者也。言乎其盡道,莫大於仁,而兼及義,兼及禮;言乎其能盡道,莫大於智,而兼及仁,兼及勇。是故善之端不可勝數,舉仁義禮三者而善備矣;德性之美不可勝數,舉智仁勇三者而德備矣。曰善,曰德,盡其實之謂誠。


- -


2 . 問:中庸言:「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出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朱子云:「  所知所行,謂達道也。」 今據上文云「  君臣也,父子也」之屬,但舉其事,即稱之曰「達道」;以智仁勇行之,而後為君盡君道,為臣盡臣道;然則所謂知之行之,宜承智仁勇之能盡道而言。


中庸既「云所以行之者三」,又云「所以行之者一也」,程子、朱子以「誠」當其所謂「一」;下云「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朱子亦謂「不誠則皆為虛文」。在中庸,前後皆言誠矣,此何以不言「所以行之者誠也」!


- -


3. 曰:智也者,言乎其不蔽也;仁也者,言乎其不私也;勇也者,言乎其自強也;非不蔽不私加以自強,不可語於智仁勇。既以智仁勇行之,即誠也。使智仁勇不得為誠,則是不智不仁不勇,又安得曰智仁勇!下云「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既若此,亦即誠也。


使 「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為虛文,則是未嘗「齊明盛服,非禮不動」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為虛文,則是未嘗「去讒」,未嘗「遠色」,未嘗﹁賤貨貴德」也;又安得言之!其皆曰「所以行之者一也」,言人之才質不齊,而行達道之必以智仁勇,修身之必以齊明盛服,非禮不動,勸賢之必以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則無不同也。


孟子答公孫丑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言不因巧拙而有二法也;告滕世子曰,「夫道,一而已矣」,言不因人之聖智不若堯、舜、文王而有二道也。蓋才質不齊,有生知安行,有學知利行,且有困知及勉強行。


其生知安行者,足乎智,足乎仁,足乎勇者也;其學知利行者,(知)〔智〕仁勇之少遜焉者也;困知勉強行者,智仁勇不足者也。中庸又曰,「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則智仁勇可自少而加多,以至乎其極,道責於身,舍是三者,無以行之矣。



source :


孟子字義疏證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829857


晚清文選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15550


曾胡治兵語錄 清 蔡鍔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46487


http://ctext.org/wiki.pl?if=gb&browse=260

http://ctext.org/searchbooks.pl?if=gb&author;=孫星衍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墳場新聞 : 陽明先生 : 做人有良知 天地自無私

墳場新聞 : 陽明先生 : 做人有良知 天地自無私



Cemetery News 墳場新聞


陽 明 先 生 : 做 人 有 良 知   天 地 自 無 私

[ 特 稿 ]

明 代 大 儒 陽 明 先 生 王 守 仁 ( 1472-1529 ) 得 悉 《 墳 場 新 聞 》 總 編 輯 膺 服 陽 明 學 , 從 天 界 臨 凡 , 提 點 陽 間 香 港 眾 生 。


陽 明 先 生 講 明 「 良 知 」 和 「 誠 」 的 重 要 , 「 知 善 知 惡 是 良 知 , 今 世 之 人 , 善 惡 不 分 , 日 漸 良 知 泯 滅 。 」


認 為 現 在 的 人 愛 玩 語 言 「 藝 術 」 , 令 語 言 含 混 , 最 後 難 分 善 惡 。


而 香 港 陽 間 之 人 最 乏 者 , 就 是 由 誠 而 入 的 根 本 , 「 誠 」 。 陽 明 先 生 更 指 , 「 惟 天 下 之 至 誠 , 然 後 能 立 天 下 之 大 本 。 」


他 認 為 所 謂 的 「 大 本 」 , 就 是 做 人 做 事 的 關 鍵 基 礎 。 簡 單 來 說 , 如 果 不 「 誠 」 根 本 做 不 了 任 何 事 大 事 小 事 。


而 「 誠 」 就 是 看 到 醜 的 東 西 就 說 他 醜 , 嗅 到 臭 的 東 西 就 說 他 臭 , 真 心 分 辨 忠 奸 善 惡 。


如 果 沒 有 這 個 基 礎 , 好 像 在 大 海 中 航 行 沒 有 方 向 盤 , 最 終 只 會 走 歪 路 和 走 錯 路 。 陽 明 先 生 更 稱 「 本 立 而 道 生 」 , 勉 勵 諸 君 先 務 正 心 , 然 後 生 活 頂 天 立 地 , 自 然 順 心 。


有 讀 者 否 定 《 墳 場 新 聞 》 的 風 格 , 陽 明 先 生 勸 勉 在 陽 世 有 人 「 總 做 得 狂 者 」 , 又 讚 揚 本 報 「 依 良 知 而 行 」 。


- - -


【134】來書云.所釋 大學古本 謂「致其本體之知」。此固孟子盡心之旨。朱子亦以虛靈知覺為此心之量。然盡心由於知性。


致知在於格物。「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此語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則其所以為是語者,尚有未明也。


朱子以盡心知性知天為物格知致。以存心養性事天為誠意正心脩身。以殀壽不貳脩身以俟為知至仁盡。聖人之事。


若鄙人之見,則與朱子正相反矣。未盡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聖人之事也。存心養性事天者,學知利行,賢人之事也。


殀壽不貳,脩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豈可專以盡心知性為如,存心養性為行乎?吾子驟聞此言,必又以為大駭矣。然其間實無可疑者。


一為吾子言之。夫心之體,性也。性之原,天也。能盡其心,是能盡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又云,「知天地之化育」。「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此惟聖人而後能然。


故曰,此生知安行,聖人之事也。存其心者,未能盡其心者也。故須加存之之功。必存之既久,不待於存,而自無不存,然後可以進而言盡。


蓋知天之如,如知州知縣之知。知州,則一州之事皆己事也。知縣,則一縣之事皆己事也。是與天為一者也。事天則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猶與天為二也。


天之所以命於我者,心也,性也。吾但存之而不敢失,養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者也。


故曰,此學知利行,賢人之事也。至於殀壽不貳,則與存其心者又有間矣。存其心者,雖未能盡其心,固己一心於為善。時有不存,則存之而已。


今使之殀壽不貳,是猶以殀壽貳其心者也。猶以殀壽貳其心,是其為善之心猶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盡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殀壽貳其為善之心。


若日死生殀壽,皆有定命,吾但一心於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雖與天為二,然己真知天命之所在。


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若俟之云者,則尚未能真知天命之所在,猶有所俟者也。故曰,所以立命。


立者,創立之立。如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類。凡言立者,皆是昔未嘗有,而今始建立之謂。孔子所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者也。


故日,此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今以盡心知性知天為格物致知,使初學之士,尚未能不貳其心者。而遽責之以聖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風捉影,茫然莫知所措。


其心幾何而不至於「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見矣。吾子所謂務外遺內,博而寡要者,無乃亦是過歟?


此學問最緊要處。於此而差,將無往而不差矣。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於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己者也。



source :


墳場新聞 : 陽明先生 : 做人有良知 天地自無私
https://www.facebook.com/CemeteryNew/photos/a.729615857146034.1073741828.729586907148929/746578905449729/?type=1


王陽明 《 傳習錄》
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texts/7song/te68/te68.htm


陳榮捷:王陽明 《 傳習錄》 詳注集評,臺灣學生書局


但衡今:王陽明傳習錄札記(毛筆手抄本 )


王陽明 : 大學古本旁釋 ( 佐藤一齋 補)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757625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曾胡治兵語錄 : 第十三章 治心

曾胡治兵語錄 : 第十三章 治心


《曾胡治兵語錄》 第十三章 治心



節選自《 增補曾胡治兵語錄 》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雜,切身日夕用得著的,有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


凡沈痾在身,而人力可以自為主持者,約有二端:一曰以志帥氣,一曰以靜制動。


人之疲憊不振,由於氣弱。 而誌之強者,氣亦為之稍變。 如貪早睡,則強起以興之;無聊賴,則端坐以凝之。


此以志帥氣之說也。 久病虛怯,則時時有一畏死之見憧擾於胸中,即夢魂亦不甚安恬,須將生前之名,身後之事,與一切妄念,掃除淨盡,自然有一種恬淡意昧,而寂定之餘,真陽自生。 此以靜制動之法也。


外境之迕,未可滯濾,置而遣之,終履夷塗。

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


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 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悔字訣。 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令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


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古人辦事,掣肘之處,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 惡其拂逆,而必欲順從,設法以誅鋤異己者,權奸之行徑也。


 聽其拂逆,而動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無敵國外患而亡為慮者,聖賢之用心也。 借人之拂逆,以磨礪我之德性,其庶幾乎!


與胡中丞商江南軍事,胡言凡事皆須精神貫注,心有二用則必不能有成。


餘亦言軍事不日進則日退,二人互許為知言。


研幾工夫最要緊。 顏子之有不善,未嘗不知,是研幾也。 周子曰:幾善惡。 中庸曰:潛雖伏矣,亦孔之昭,劉念台曰:卜動念以知幾。 皆謂此也。


失此不察,則心放而維收矣。


誦養氣章,似有所會,願終身私淑孟子,雖造次顛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須臾不離,或到死之日,可以仰希萬一。


神明則如日之升,身體則如鼎之鎮,此二語可守者也。 惟心到靜極時,所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畢竟未體驗出真境意來者,只是閉藏之極,逗出一點生意來。 如冬至一陽初動,貞之固也,乃所以為元也;蟄之壞也,乃所以為啟也;谷之堅實也,乃所以為始播之種子也。


然則不可以為種子者,不可謂之堅實之谷也。 此中無滿腔生意,若萬物皆資始於我心者,不可謂之至靜之境也。 然則靜極生陽,蓋一點生物之仁心也,息息靜極,仁心之不息,其參天兩地之至誠乎。 顏子三月不違,亦可謂洗心退藏、極靜中之真樂者矣。




我輩求靜,欲異乎禪氏入定,冥然罔覺之旨,其必驗之此心,有所謂一陽初動,萬物資始者,庶可謂之靜極,可謂未發之中寂然不動之體也。


 不然,深閉固拒,心如死灰,自以為靜,而生理或幾乎息矣,況乎其不能靜也? 有或擾之,不且憧憧往來乎? 深觀道體,蓋陰先於陽信矣,然非實由體驗得來,終掠影之談也。


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雖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此綿綿者,由動以之靜也。 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此穆穆者,由靜以之動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福。 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損,君子以懲忿窒慾;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此六卦之大象,最切於人。 頤以養身養德,鼎以養心養腎,尤為切要。


讀書之道,朝聞道而夕死,殊不易易。 聞道者必真知而篤信之,吾輩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無把握,焉能聞道。


餘生平略述先儒之書,見聖賢教人修身,千言萬語,而要以不忮不求為重。 忮者,嫉賢害能,妒功爭寵,所謂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類也。 求者,貪利貪名,懷土懷惠,所謂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類也。 忮不常見,每發露於名業相侔勢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見,每發露於貨財相接,仕進相妨之際。


將欲求造福,先去忮心,所謂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


將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謂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 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 餘於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掃除淨盡。 爾等欲心地干淨,宜於此二者,痛下工夫,並願子孫世世戒之。

- - -


附作忮求詩二首錄左:


善莫大於恕,德莫兇於妒。 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


勢位苟相敵,畏逼又相惡。 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 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鶩。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污。 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問佢何其然? 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 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 幽明叢詬忌,乖氣相倚伏,重者栽汝躬,輕說減汝祚。 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


 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右不忮)

--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 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 在約每思豐,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車,貴求虧釘帶。 未得求速賞,既得求勿壞。 芬馨比椒蘭,磐固方泰岱。 求榮不知厭,志亢神愈忲。 歲燠有時寒,日明有時晦。


時來多善緣,運去生災怪。 諸福不可期,百殃紛來會。 片言動招尤,舉足便有礙。 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 矯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安榮無遽欣,患維無遽憝。 君看十人中,八九無倚賴。 人窮多過我,我窮猶可耐。 而況處夷塗,奚事生嗟氣? 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 俟命堪終古,曾不願乎外。 (右不求)


- - -


日課四條:


一曰 慎獨則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 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


 故 《大學》之 誠意章,兩言慎獨。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則  《 大學》之所謂  自慊,《中庸 》 之所謂  戒慎恐懼,皆能切實行之。


即曾子之所謂自反而縮,孟子之所謂仰不愧、俯不怍,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斷無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之時。 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二曰 主敬則身強。 敬之一字,孔孟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 至程、朱則千言萬語,不離此旨。 內而專靜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氣象也。 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 程子謂上下一於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畢至,聰明睿智,皆由此出,以此事天饜帝,蓋謂敬則無美不備也。 吾謂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飢膚之會,筋骸之束。


莊敬日強,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徵應。 雖有衰年病軀,一遇壇廟祭獻之時,戰陣危急之際,亦不覺神為之悚,氣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強矣。 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



三曰 求仁則人悅。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

我與民物,尤大本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於大本一源之道,己悖而失之矣。 至於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飢之責。


讀書學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後知覺後覺之責。 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養庶匯,是於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負甚大矣。 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

 立者自立不懼,如富人百物有餘,不假外求;達者四達不悖,如貴人登高一呼,群山四應。 人孰不欲己立己達,若能推以立人達人,則與物同春矣。


後世論求仁者,莫精於張子之  《西銘》。 彼其視民胞物與,宏濟群倫,皆事天者性分當然之事,必如此,乃可謂之人,不如此,則曰悖德,曰賊。 誠如其說,則雖盡立天下之人,盡達天下之人,而曾無善勞之足言,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四曰 習勞則神欽。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


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羞,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 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 其能久乎? 古之聖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



《無逸》  一篇,推之於勤則壽考,逸則夭亡,歷歷不爽。 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煉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 為天下計,則必己飢己溺,一夫不獲,引為餘辜。 大禹之週乘四載,過門不入、墨子之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


故旬子好稱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勞也。 軍興以來,每見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艱苦者,無不見用於人,見稱於時;其絕無材技,不慣作勞者,皆唾棄於時,飢凍就斃。

故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祗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 是以君子欲為人神所憑依,莫大於習勞也。

(以上曾語)



曾胡治兵語錄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46487



http://www2.cma.edu.tw/u_edu/journal/52files/社會科學類/謝明志/謝明志.pdf


曾胡治兵語錄
http://tw.swewe.net/word_show.htm/?600067_1&曾胡治兵語錄


曾胡治兵語錄
http://blog.roodo.com/syl/archives/2524556.html


汪幸福 : 蔣介石為何將臺灣草山改為 陽明山
http://bigfish.blog.hexun.com.tw/4098822_d.html


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

阮元校刻 十三經注疏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周易正義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正義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毛詩正義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左傳正義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公羊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穀梁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孝經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爾雅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注疏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collection=127

- -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周易正義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周禮正義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彦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儀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彦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左傳正義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公羊傳注疏 何休解詁(唐)徐彦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穀梁傳注疏 (晉)范宁注(唐)楊士勳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孝經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爾雅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 (東漢)趙岐注(宋)孙奭疏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本。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collection=8

- - -



十三經讀本評點札記


《民國施氏醒園》本。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中庸大義 《民國施氏醒園》本。
儀禮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周易故訓訂、周易注疏賸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周易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周禮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塾先生讀詩日錄 《民國施氏醒園》本。
大學大義 《民國施氏醒園》本。
大學章句、中庸章句 《民國施氏醒園》本。
孝經大義 《民國施氏醒園》本。
孝經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孟子大義 《民國施氏醒園》本。



孟子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爾雅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尚書讀本逸文 《民國施氏醒園》本。
尚書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撫本禮記鄭注考異 《民國施氏醒園》本。
春秋公羊傳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春秋左傳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春秋谷梁傳讀本 《民國施氏醒園》本。
洪範大義



十三經讀本評點《民國施氏醒園》本。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collection=129&page=1



周易本義·卷首~卷一
https://archive.org/details/06075217.cn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chenglap : 購物團的「路過」行動:當 Geuzen 出現在旺角

chenglap : 購物團的「路過」行動:當 Geuzen 出現在旺角




chenglap : 購物團的「路過」行動:當Geuzen 出現在旺角


這篇文章刊出的時候,旺角的佔領區 早就清空了。但這是否意味著 事情已經結束呢?相反,直到今天,包括政府在內任何一方面,都不覺得事情已經結束。當然, 可能有少數人堅持只要清了場就是結束了,可是這並不反映事實。


為何清場不等於結束?這並不是說甚麼形而上的「進入社區深耕細作」,「精神沒有結束」那種浪漫主義的說法。而是更實在,更戰術上的延續整件事情。


我一向不喜歡香港社運界常常給一點掌聲自己,但對於普遍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 香港人(或者現在應該更正說是 九龍人)來說,現在的進展 無疑是難以預計的,如果我在半年前寫這篇文章,只會被覺得是天馬行空的幻想。


人類的守城歷史,發展下去是怎樣?實際上,就是城牆的沒落,隨著人類的技術力越來越強大,攻陷防禦工事的方法也日新月異。守城這種在一個固定的點,以物理的方式去妨礙對象的行為,就可以針對性的物理解決。守城的發展也導致了攻城的變化。


其實警方攻陷旺角佔領區,也是有相當可觀的地方,這次的進攻,出現了一個有點滑稽但十分合理的工具:井欄。


你能想像到 在二十一世紀,香港的旺角,出現了在三國演義遊戲裡 才會出現的「 井欄」?現實 就是這麼有趣,為了更有效的使用 投射武器(據說是 胡椒水), 這正正回到當初說的一句,「社運 就是古代戰爭出現在現代,旺角佔領區 正在做的是守城戰,而警方作為相對應的角色,則重演了攻城戰的歷史。」


投入了這些攻城用具,大量的優勢兵力,旺角的佔領區的攻陷是必然的事情。事情發展到中世紀結束了。為何事情並沒有落幕?因為事情將繼續的進化下去。


警方 並不是單單清除旺角佔領區後 就可以了,因為之前有過清場之後 被重新佔領的經歷。警方理解到,必須至少重兵駐守一段時間,去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清場之後的旺角,都經常駐留大量的警力,換句話說,旺角陣地雖然被攻陷, 但守城戰卻沒有解決,只是防守方變成了警察。而旺角變成了一個拆除了城牆的近代城市。


面對這樣堅固而兵力充足的防守,抗爭者走向的方向,恰恰和十六世紀尼 德蘭革命時代 加爾文教徒的 做法相似。尼德蘭革命時,面對不論從組織,人數和裝備上都極度優勢的西班牙軍隊,尼德蘭人發動了一種騷擾性的戰術。叫作「Geuzen」, 讀音也非常的有趣。


事源,旺角佔領區清場後,特首說要大家應該多去購物區購物。結果一語成讖, 真的很多人響應要去「購物」了。負責清場的警方,應該覺得越幫越忙的說話真的是不說比說的好,開始出現了「購物團」。


這些購物團看起來沒組織,也看不出有和佔領一樣的影響力,一開始是被輕視, 覺得只是一些不重要的餘波。


但是漸漸地,購物團的出現,開始施加了比之前佔領區更大的效果,那就是妨礙了當地一些自由行商店的營業,迫使了警方在當地長期駐留兵力,而且令旺角出現緊張氣氛,因為警方可能對「有可疑路人」施襲或者拘捕,但他們未必是購物團的成員。除非有很明顯的識認,否則購物團基本上就只是「路人」。


購物團 本來由一件不大影響的事情,擴散成一件被關注的事情,其中以親政府的議價說法 最有代表性,有說購物團是「 趕走遊客」,這正正是購物團的 戰略目標。 更有咒罵購物團是「 蛇蟲鼠蟻」,這些反映了購物團真的 產生了威脅。


這正正就是 Geuzen。當年正規軍正正就像「蛇蟲鼠蟻」一般嘲笑那些尼德蘭人的行為是「乞丐」,Geuzen 就是 乞丐的意思。而尼德蘭人則說,我們就是乞丐, 他們就是不正面跟你打,不斷用騷擾的活動去進行游擊。 哪怕被嘲笑或者貶低, 他就是能夠產生效果。這是一種多發性,分離性的遊擊活動。





( Geuzen 的徽章,口號意譯大概可以說是「寧當穆斯林不當教宗狗」 )



當年最成功的 Geuzen 是所謂的「 海上乞丐」,海上乞丐 把遊擊活動的目標 定得更明確,一開始他們就只是隨機,漫無目的,隨著找西班牙 相關的地方 無目的地破壞後 就離開的海盜,他們搶了東西後 就放在鄰近英格蘭的 港口補給。後來他們的情況還變惡劣,因為英格蘭 也不再讓他們靠港。


他們的做法就是干擾對方的經濟活動,跟旺角的購物團,似乎目標是相像的。


原本西班牙認為他們始終就是不入流的海盜,所以慢慢也疏於防範,怎料在1572年 愚人節,也就是這活動開始後三年,海上乞丐 竟然發現布里勒沒有守軍駐守, 便順勢直接佔領該處。


這群不知所謂的 海盜 竟然能佔領一個地方,引致了整個荷蘭 對西班牙軍方信心的動搖,之後的歷史 可以自己翻閱,你實在很難想到 這些乞丐最終會擊敗了西班牙海軍。





    The works of John Lothrop Motley (1814–1877) give an old but very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Dutch republic in this time; Motley chamioned the Protestant cause—Works by John Lothrop Motley at Project Gutenberg (free E-texts)

   Geyl, Pieter. (1932), The Revolt of the Netherlands, 1555–1609. Williams & Norgate, UK.

    Geyl, Pieter. (1936), The Netherlands Divided, 1609–1648. Williams & Norgate, UK.

    Israel, Jonathan I. (1998), The Dutch Republic. Its Rise, Greatness, and Fall 1477–1806, Clarendon Press, Oxford, ISBN 0-19-820734-4.

    Koenigsberger, H.G. (2007) [2001] Monarchies, States Generals and Parliaments. The Netherlands 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Cambridge U.P., ISBN 978-0-521-04437-0 paperback

    Parker, Geoffrey (1977), The Dutch revolt, Penguin books, London

    Pepijn Brandon (2007), "The Dutch Revolt: a Social Analysis" from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journal 116, autumn 2007.

    Rodríguez Pérez, Yolanda, The Dutch Revolt through Spanish Eyes: Self and Other in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texts of Golden Age Spain (c. 1548–1673) (Oxford etc., Peter Lang, 2008) (Hispanic Studies: Culture and Ideas, 16).



source :


chenglap: 購物團的「 路過」行動:當Geuzen 出現在旺角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77/5741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uzen

http://en.wikipedia.org/wiki/Dutch_Revolt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8850/28850-h/28850-h.htm



Motley : Dutch Republic 荷蘭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