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史稱 北宋「積弱」,乃實行「議和外交」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 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史稱 北宋「積弱」,乃實行「議和外交」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 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編者:沙宏

引言

宋太祖建國時,北方的遼勢力尤大,因五代時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遼,使遼得以對中原有所威脅。而太祖的國策「強榦弱枝」,中央集權,地方空虛,使遼有機會屢?邊患。而北宋皇朝亦因循茍且,武力不振,終宋之世,皆受外患所困。

- -

一、 北宋對遼之政策

自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後,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契丹勢力日增。宋時契丹立遼國,對北宋之威脅極大。以下是北宋對遼之政策︰

1. 主守之政策


宋太祖奪取後周政權後,先向南方用兵,而在北邊,則只在瀛州、常州、易州、棣州等重要軍事據點配置重兵,從事防御。宋太祖還特地設置了一個「封梉庫」,儲積金帛,准備作為贖取燕雲的費用。遼如不允贖取,就將此用作攻取燕雲的兵費,可見其目的非以戰爭來取回失地。而遼因內亂,也無閒對北宋採取行動。


2. 主戰之政策

宋太宗即位後,繼續完成統一工作。太平興國四年,太宗滅北漢割據局面結束。於是乘勝移師河北伐遼。宋軍,獲少勝,但遼援軍至,宋軍大敗,太宗亦中矢傷而逃。史稱「高梁河之役」。太平興國五年,太宗再伐遼,宋軍在莫州與遼激戰,結果亦敗。太宗仍心不甘,欲想再興北伐。


雍熙三年,遼幼主聖宗立,母后簫氏當政,寵臣韓德讓握大權。太宗信邊將賀令圖之言,以為主少國危,最宜乘機進擊,以雪前恥,於是分兵三路,以曹彬等人領之,結果仍遭敗績。


《續資治通鑑長編》有云︰曹彬、劉廷讓相繼覆敗,士卒死者數萬人。

這是歧溝關之役,此役宋軍受重創,至此不再敢主動向遼啟戰。只好在河北平原與遼方相持。



3. 主和之政策


遼於歧溝關重創宋軍後,已看破宋國之虛弱。真宗時景德元年,遼軍南下,直抵澶州,大臣力主遷都避遼,惟寇準主張御駕親征,真宗從之。宋士氣大振,而遼死去主將對宋軍實力未敢輕視,只為求掠奪物資。


宋降將王忠又力主和議。真宗及朝臣亦恐遼。故雙方定盟為兄弟國,宋每年輸遼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給遼。史稱「澶淵之盟」。此役遼軍日益腐朽,沒有大規模南下。

仁宗慶曆二年,遼又使簫英、劉六符等向宋求關南之地。宋為免戰爭,遣富弼往遼交涉,許曾歲幣銀十萬?。


神宗熙寧七年,遼宋又爭議地界,最終遼讓步捨棄黃嵬山 而以天地為界。宋亦增幣輸了。

此段期間宋遼因定盟而減少領土糾紛。此後四五十年間,雙方各自忙於內政,無力以兵戎相見,維持了和平穩定之局面。



4. 宋聯金滅遼


遼於興宗和道宗時,國勢漸弱。居住在長白山及鴨綠水一帶之女真,本為遼所控制,及遼天祚帝立,政治益不可為。於是女真族乘時崛起,其酋長完顏阿骨打於宋徽宗政和五年稱帝,國號曰金,為金太祖。金屢戰於遼皆得勝。


宋聞金兵攻遼,每戰必勝,蔡京、童貫皆慫恿徽宗聯金攻遼。宣和二年,宋金定盟,七年,遼亡。北宋雖無力抗遼,但始終都借金軍,把遼國消滅。遼亡,取而代之的是金。


- -


二、 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夏為黨項族所建,其祖拓跋思恭於唐討黃巢有功,賜姓李鎮夏州,節度使。曆五代至宋,為北宋之西邊大敵,以下是北宋對西夏之政策︰



1.羈縻之政策


宋初李彝興以助宋抵御北漢有功,於乾德五年死。宋且追封為夏王,其子克睿繼立,累加檢校太尉。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其國主李繼捧立,於七年率族人入朝留居京師,並獻五州之地。


太宗以為已消除這一割據勢力。但繼捧弟繼遷卻出奔於外,並結了遼國為外援。遼以貴族女與之,並冊封繼遷為夏國王,不久復叛,繼捧亦叛。


於是繼捧被擒繼遷敗死,其子德明立,又受遼封為大夏國王,宋封之為西平王。至使西陲有幾年的安定。而西夏於此時亦集中實力向西發展,但西夏仍有野心。可見這政策並未見效。



2. 堅守與經濟封鎖政策

夏的元昊立,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其時,河西地區已全入西夏領土。西夏之軍力雄厚。宋與夏大戰,皆遭慘敗。元昊稱帝,宋削其賜姓及官爵。慶曆元年,又派韓琦討夏,竟全軍盡沒,死者萬餘人。於是宋改變策略,韓琦、范仲淹,用清野固守政策,作持久戰,使西夏不能得寸進尺。宋亦以大軍堅守西陲。


當夏對宋侵略時,宋行封鎖夏的經濟政策。從淳化四年開始,宋禁止把青白鹽輸入關陝地區銷售。元昊向宋啟戰時, 宋關閉椎場,禁止互市。


如此夏雖曆次打敗宋軍,但宋軍數目龐大,夏所得的勝利果實和過去依照和約所得的相比,實在得不償失。久戰又人財俱乏,於是向宋乞和,除消帝號。宋封元昊為夏國王,仍得銀絹輸入。


此後,夏主諒祚,皆有對宋作戰。宋夏雙方各有勝負。及至宋室南渡,宋夏之間因有金人的阻隔,而不再有和戰的關係。


- -

三、 北宋對遼夏政策之影響

北宋自開國以來,屢與遼夏發生衝突,以下是北宋對遼及西夏政策之影響︰



1. 宋國庫空虛


遼夏的壓迫愈甚,則宋室為要養兵、籌餉,派役以抗敵,自然日趨貧弱。壓迫的結困,單就歲幣,宋室為博得和平,每年送給遼、夏的款項,一項而論,其數目便已很大。《廿二史札記、歲幣》云:


宋真宗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2. 宋實行變法

宋為了解決邊患,必而改變國策。增強宋軍質素,並且改善財政問題,以減少民眾負擔。宋仁宗時,范仲淹倡議變法。范仲淹,曾處理對西夏戰事,知道宋軍的積弱及質素的問題。


故此時力提倡變法以改善國策流弊。而在神宗年間,大臣王安石亦提出熙寧變法,以改善軍、政、財等問題。可惜,兩次變法皆因守舊大臣反對而告終。王安石又為轉移反對派的視線向西夏用兵,亦遭失敗,反招非議。至使新政完全被罷。


3. 宋國較和平

真宗時,宋與遼訂立澶淵之盟後,雙方保持了三、四十年的和平。雖然遼於仁宗及神宗時對領有所要求,但這只是為了索取銀絹而已。實際上遼於定盟後,國勢亦走下坡,根本沒有能力再犯宋境。兩次的要求,皆是利用北宋之恐懼心理,以得經濟上的利益。故此真宗以後的數十年,遼宗雙方皆大平無事。


夏於元昊在位時,對北宋進行戰爭。由於韓琦的堅守,士卒的用命,西夏仍未能西入而中原,而交戰雙方皆損失鉅大。夏民開始厭戰,而其經濟又依靠宋國,故此雙方定盟。雖後來宋夏仍有戰爭,但夏國日衰,始終沒有踏足中原,故使中原地區太平無事。


4. 促進西北經濟

元昊時,西夏與宋定約。宋開保安軍,高平寨椎場,互相貿易。過去,因西夏對宋用兵,宋對夏人在貿易方面,始終採取嚴格的閉關政策。稍有細故,即宣報絕市,使雙方商人都受損失。雙方人民的需要,都感不便。如宋夏的鹽市,西夏常用池鹽與宋方邊民交易殼麥,此乃兩方的需要。


和約訂立後,促進了黨項、漢、回鶻、吐蕃等各民族的經濟,甚至文化都得以交流,也簡接使到民族融和。

- -


北宋的覆亡


宋為求得回五代時石晉賂遼的土地。與遼進行多次戰爭,皆遭敗績,而最終仍議和納幣,平息糾紛,但宋仍心有不甘。宋徽宗時,金國崛起。遼國衰弱,蔡京慫恿徽宗與金聯盟攻遼,以取故地。

宣和七年,金人滅遼。金因在宋遼戰爭中,洞悉宋軍力弱,未能攻克燕京,反遭挫敗,故藉此背盟。還發兵南下,攻陷宋都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及後宮,北宋覆亡。宋室乃由北遷南。

- -


小結

北宋自太祖行「強榦弱枝」政策,致使國家邊防軍力薄弱,遼、西夏乘時侵宋。宋未能應付此兩國之威脅,致使宋、遼、夏三國時戰時和。


雖然遼宋於澶淵定盟後,和平三、四十年,但後來北宋竟聯金滅遼,使到可作緩衝的遼國也失去。在強金的勢力下,北宋始終難逃覆亡命運。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舊聞》 陳登
《國史提綱》 錢穆
《宋史》 黎傑
《中國通史集論》 錢穆、傅樂成、李劍農等
《中國通史講議》 淅江人民出版社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歲幣 


 宋真宗 與遼聖宗澶淵之盟,定歲幣之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仁宗時,遼興宗以求地為兵端,再與定盟,加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


  夏主元昊既納款,賜歲幣銀絹茶彩共二十五萬五千。


  南渡後,高宗與金熙宗和議成,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 孝宗再與金世宗議和,改為銀絹二十萬兩匹。


  開禧用兵既敗,甯宗再與金章宗議和,增為銀絹三十萬兩匹。 至金哀宗時,宋停其歲幣。


  後數年金亡,元太宗曾遣王來征歲幣銀絹二十萬兩匹,宋不與。


- -

  按宋之于金,歲幣外,每金使至又有饋贈,大使金二百兩,銀二千兩,副使半之,幣帛稱是。此例廟堂之上亦知之。故路伯達使宋回,上所得金銀以助邊費。(見金史路伯達傳)


梁肅 使宋回,以所得禮物多,至推排物力時,自增六十貫。( 金史梁肅傳)


金使至夏國者,夏國饋贈,視詔書幾道為多寡。完顏綱 為賜夏主生辰使,章宗特命齎三詔以厚之。(金史完顏綱傳)


金史路伯達傳贊曰 : “ 受歲幣,禮也;使者至燕享,亦禮也,納其賄可乎?乃習以為常,莫有知其非者。出則雲酬勞效,歸則雲增物力,上下惟利是視,此何理耶?”


- -

2.[ 議和外交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和議


  義理之說 與時勢之論 往往不能相符,則有不可全執義理者,蓋義理必參之以時勢,乃為真義理也。


  宋遭金人之害,擄二帝,陷中原,為臣子者 固當日夜以復仇雪恥為念,此義理之說也。然以屢敗積弱之餘,當百戰方張之寇,風鶴方驚,盜賊滿野,金兵南下,航海猶懼其追,幸而飽掠北歸,不復南牧,諸將得以剿撫寇賊,措設軍府,江淮以南,粗可自立。


而欲乘此偏安甫定之時,即長驅北指,使強敵畏威,還土疆而歸帝后,雖三尺童子,知其不能也。


  故秦檜未登用之先,有識者固早已計及於和。


  洪皓以樂天畏天語悟室,猶第使臣在金國之言也。

  紹興五年,將遣使至金,通問二帝,胡寅言:“ 國家 與金世仇,無通使之理。”

  張浚謂: “使事兵家機權,日後終歸於和,未可據絕。” 是浚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陳與義云: “ 和議成,豈不賢於用兵?不成則用兵必不免。” 是與義亦未嘗不有意於和也。


  高宗謂趙鼎曰 : “ 今梓宮、太后、淵聖皆在彼,若不與和,則無可還之理。” 此正高宗利害切己,量度時勢,有不得不出於此者。厥後半壁粗安,母后得返,不可謂非和之效也。

- -

  自胡銓一疏,以屈己求和為大辱,其議論既愷切動人,其文字又憤激作氣。天下之談義理者,遂群相附和,萬口一詞,牢不可破矣!然試令銓身任國事,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不能也!


即專任韓、岳諸人,能必成恢復之功乎?亦未必能也!故知身在局外者,易為空言;身在局中者,難措實事。秦檜謂 : “ 諸君爭取大名以去,如檜但欲了國家事耳。” 斯言也!正不能以人而廢言也。其後隆興又議恢復矣!


呂本中言: “大抵獻言之人,與朝廷利害絕不相關。言不酬,事不濟,則脫身去耳!朝廷之事,誰任其咎?”


湯思退亦云: “ 此皆利害不切於己,大言誤國,以邀美名,宗社大計,豈同戲劇?” 斯二人者,雖亦踵檜之故智,然不可謂非切中時勢之言也!

source :


趙翼 : 廿二史劄記 :卷二十六 宋史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http://form1to3historyandculture.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38.html


souce :

史稱 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議和外交 」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作一評述。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http://m.guoxuez.com/shixue/nianershizhaji/8554.html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復興會的士大夫中文班,是我的私家講學,以士大夫掌握天人之道 與朝廷大政的原則來講論古文。


例如講 柳宗元 《封建論》,會講歐洲 與華夏的兩種進路,羅馬帝國滅亡 開出封建諸侯 與民族國家之路,周朝滅亡 卻開出郡縣行政 與天下一統之路,為何歐洲 與華夏會選擇不同的 paradigm shift( 範式轉移)。


賈誼 《過秦論》,會用博弈論來講六國 與秦國,六國如何採用小結盟( 自保而不滅秦 )而不是大結盟( 合縱滅秦)的方式來生存下去。


蘇洵 《六國論》何以是一篇士大夫 與宋王室策略選擇不同的論文,香港政局又如何應用 《六國論》  的系統分析 與程式行動(action programme )。


我的城邦論如何對待中共?這些都可以在古文政論 找到思想來源。


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然而,在蘇轍 《商論》、蘇軾  《秦始帝皇論 》、曾鞏  《唐論》、王夫之 《宋論》  裡面讀到的,卻是士大夫如何在朝代不斷更替之中 掌握政治恆久不變的道理,從而掌握道統和權力,制衡王室!這些都是以士大夫的立場來學習古文的宗旨。


香港的中學教的中文,是培養辦公室奴隸用的,不是培養士大夫用的!辦公室奴隸 是眼巴巴看着老闆不斷轉換而自己呆坐,士大夫是不論誰做老闆,都要聽我指揮。


這是我的私家講學,在大學教古文選讀,就不能這樣拉開視野,縱橫天下而論。將來脫離大學,找到資金,設立長久的會所,就展開私人的書院教學,有教無類,為香港培養現代的士大夫。


陳雲:各位在中學讀的中史,讀的是歷朝的 治亂興衰,無奈與苦悶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633611997225?fref=nf


陳雲:士大夫中文班有感
https://www.facebook.com/hkresurgence


Reflections on my Chinese class for scholar-officials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992373770813127


- -

柳宗元《封建論》
賈誼《過秦論》
蘇洵《六國論》
蘇轍《商論》
蘇軾《秦始帝皇論》
曾鞏《唐論》
王夫之《宋論》

--


宋名臣奏議原序


2
    古之人臣所以告其君者不可得而詳矣.考之於書臯陶之矢厥謨伊尹之作伊訓傅說之作說命周公之作無逸大抵皆後之諫䟽也.


至於君奭之篇所以告召公者既厯舉商之諸臣而又曰有若虢叔閎夭有若散宜生太顛有若南宫括併及乎周之賢臣而申言之.


葢古聖賢之相告相勉者無非以前聞人為法雖五臣之謀謨不可見以周公之言推之則遺風餘烈尚可想也漢興將相名臣議論務在寛厚意其當時蘭臺石室之所藏金匱玉版之所載一時名臣奏陳未必不萃此書降武宣以後博士議郎備中朝顧問應對者未聞舉一言以告其主宜乎武宣之治不能守髙文之舊若魏相條.


漢興以来賢臣賈●鼂錯董仲舒所言奏請施行雖曰得國家之大體然考其時濫趙葢韓楊之誅開金張許史之漸.


宣帝雖以中興之君而為基禍之主烏在其為條陳故事也惟我國朝淳化懿綱逺接三代小臣不佞竊窺累朝國論則淳厚見於立國之初中正作於慶厯之際矯激起於熙寕之後方其淳厚也.


如太羮●酒淡乎其味朱●䟽越純如其音及其中正也則朝陽鳴鳳而見者歌舞法筵龍象而聞者作興至其矯激也.


則大冬嚴霜而松柏不彫驚湍駭浪而巨石不轉即諸臣之言以考一代之治雖醫者用藥各有不同而參苓烏喙皆足以收藥石之效故當時公道大行盡言無隠忠言極諌皆萃於朝流芳簡冊.


足以垂萬世之宏規逮夫紹聖以後議論一反一覆鉗天下以一人之口揜天下以一人之目而祖宗良法美意無復一存夫以先朝名公鉅卿章䟽聮篇累牘未易管窺.


然要其大綱則畏天命也法祖宗也恤人言也而或者乃以三不足之說反之遂使小人祖述其說以禍天下始作俑者未嘗不痛恨於荆舒也眀鑒之垂前車之戒.


凡有志於國家者其可捨是而他求哉先正丞相忠定福王趙公曩嘗編●國朝名臣奏議開端于閩郡奏書于錦城亦巳上徹乙覧淳熙至今踰六十年矣.


蜀舊鋟本巳燬于兵公之孫尚書閣學必愿繩武出鎭嘗命工刋刻而未就適季温以臬事攝郡捐金命郡文學掾朱君貔孫繼成之念.


昔先大父薌室曾受忠定之知嘗同蜀之名流預討論之列今既遂尚書之志亦可發●先祖舊事自兹家藏此書舉以告君推以治國以復我宋純懿之治猶有望焉.


詩云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尚二家臣子拳拳繼世之忠云淳祐庚戌立秋日朝請大夫權福建路提㸃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提舉河渠公事提舉弓手寨兵借紫眉山史季温序


 - --

3
    進宋名臣奏議序


4
    臣竊惟國家治亂之原係乎言路通塞而已盖言路既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得以其實上聞人君以之用捨廢置罔有不當故其國無不治言路不通則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壅於上聞雖或聞之亦莫得其實人君以之用捨廢置不得其當故其國無不亂臣嘗以是歴觀前古上自周秦下及五季相望數千載間或治或亂俱同一轍然則天地之至理古今之常道無易於是矣.


恭惟我宋藝祖開基累聖嗣業深仁厚澤相傳一道若夫崇建三館増置諫貟許給舍以封還責侍從以獻納復唐轉對之制設漢方正之科.


凡以開廣聰明容受讜直海涵天覆日新月益得人之盛髙掩前古逮至王安石為相務行新法違衆自用而患人之莫巳從也.


於是指老成為流俗謂公論為浮言屏棄忠良一時殆盡自是而後諂諛之風盛而朋黨之禍起矣


臣伏覩建隆以来諸臣章奏考尋嵗月盖最盛於●歴元祐之際而莫●於熙寜紹聖之時方其盛也朝廷庶事微有過差.


則上自公卿大夫下及郡縣小吏皆得盡言極諫無所諱忌其論議不巳則至於舉國之士咸出死力而争之.


當是時也豈無不利於言者謂其強聒取名植黨干利期以動揺上心然而聖君賢相卒善遇而●容之故其治効卓然士以増氣及其●也朝廷有大黜陟大政令至無一人敢議論者縱或有之其言委曲畏避終無以感悟人主之意而獻諛者遂以為內外安靜若無一事可言者矣殊不知禍亂之機發於所伏今尚忍言哉臣仰惟陛下天資睿眀聖學淵懿顧非羣臣所能仰望而若稽古訓虚受直言二紀于茲積勤不倦.


嘗命館閣儒臣編●國朝文鑑奏䟽百五十六篇猶病其太略茲不以臣既愚且陋復許之盡獻其書萬機餘閒幸賜紬繹推觀●厯元祐諸臣其詞直其計從而見効如此熙寜紹聖諸臣其言切其人放逐而致禍如彼然則國家之治亂言路之通塞盖可以鑒矣臣不任惓惓之誠臣趙汝愚謹序


宋史報告 : [之三] 兩次變法 : 「慶曆政改」與「熙寧變法」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史稱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強榦弱枝 」 政策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史稱 北宋之積弱,乃實行「 強榦弱枝 」 政策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宋史篇


    北宋開國君主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地方權力過重,中央與之失去平衡的弊病,與及藩鎮割據的情況,於是實行強榦弱枝政策。強榦弱枝即將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權力又集中於皇帝。無可否認,這政策將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人擅政的積弊革除,但因矯枉過正,終導致北宋長期貧弱。現據史實論述如下:


    首先,強榦弱枝的最重要措施,就是設法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兵權。北宋立國初年,宋太祖即取消殿前都點檢和副都點檢,另設馬步殿前三個都指揮使,即所謂「三帥」來分統禁軍,削弱了禁軍統領的軍權;又次一級的軍官則用一些資望較淺,容易駕馭的人充任,且時常更調,目的在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外,還實行「更戍法」,分遣禁軍戍守邊境,軍隊的駐屯地又時常更換,統兵將帥則長駐防地,不隨士兵行動,說是練習勤,平均勞逸,實則使「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惰」,將領無從擁兵自重。



另外,兵制中分禁兵、廂兵、鄉兵。禁兵是中央的衛兵,用來保衛皇室、京都及鎮戍地方;但宋的禁兵專取軍民中強壯者充當,訓練較嚴,裝備較好,糧賜優厚,人數最多。相反地方上的廂兵只是老弱殘兵,缺乏訓練。這些兵種,只有直接控制在中央的禁兵最強,且一半駐京師,一半守各地,所謂「收四方勁兵,列營京畿」。


    但這種內重外輕、內外相制的軍事安排,卻造成北宋的積弱。因宋初即處於不利形勢,北方強遼、西夏壓境,北方燕雲十六州未收復,如今強榦弱枝,地方力量,與中央失平衡。這種「守內虛外」部署,首先造成了邊防上防禦力量的弱點。且過分集中軍權,實行兵將分離,養兵雖多,卻指揮不靈,造成戰鬥力弱,統兵的將帥沒有作戰的指揮權,不但必須按皇帝制定的陣圖作戰,而且受皇帝派去監軍的內臣許多行動上的限制。



故此在與遼、夏、金的交戰中,宋軍屢戰屢敗,北宋對遼戰爭中,81戰僅1勝;仁宗時全力對付西夏,也只得暫時歲賜求和。北宋外患為歷朝之最嚴重,終因靖康之難而亡,這與北宋行強榦弱枝政策有關。


    這兵制也給宋政府帶來沉重財政負擔。開國時兵數僅16萬,其後兵數漸多,質素反差,到仁宗慶曆年間,兵數達到125萬9千。龐大的軍隊成為財政上最大的開支,養兵費佔全國歲入的六分之五,令財政枯竭。加上軍事上不敵外族,往往又以議和方式了事,結果,連年不絕的歲輸也令北宋財政負擔更加沉重。


    強榦弱枝政策在行政方面可從政權的集中見到。對中央官僚的權柄,大加限制,削弱相權,設樞密院掌軍事,三司使掌財政,宰相只負責一般行政事務。宋政府還提高了給事中、諫議大夫等台諫官的地位,不再作為宰相轄下的屬官;真宗時又設立諫院,脫離宰相而獨立,權勢地位與宰相相等,可以任意彈劾執政大臣,而不一定要有實據,即使奏彈不當也不加懲罰,這樣通過相權的分割削弱而使權力總攬於皇帝手裏。



而且,為了加強皇權,防止大臣權勢過重,官員長期在職專權,於是實施官職分離,所謂「官與職殊,名與實分」官制中有官、職、差遣之分;官是官級,只拿俸祿;職是資格,即甚麼閣的大學士之類;差遣才是實職,正式執行權力的職務,因此做官不一定有實際工作,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


    分割削弱相權,官職分離造成吏治的敗壞。宋太祖為了加強皇權,多置機構,加設副職,官職分離,互相牽制等辦法,削弱了軍政大臣獨立掌握的權力,事無大小都要皇帝裁決。官僚機構龐大而運轉不靈,尤其差遣之設及日後科舉膨脹,造成冗官的問題。真宗時全國官吏不過萬餘人,至英宗時,竟增至2萬4千多人,而宗室吏員,也有1萬5千人,冗官冗吏導致財政日益枯竭,國用不足。



且諫官權大,輕易彈人,大臣間猜疑傾軋,宋代人才輩出,而大多不能重用,即使偶有能人賢者在任,也因議論多,互相牽制,空有良謀善策而無法施行,范仲淹便是一明顯例子。本官不管本職,本職不干本事,用人必疑,猜防過重,始用即罷,官員難有發揮,政治自然難有起色。此外,官場亦形成苟且因循,坐待升遷,貪污腐化,賄賂公行之風;這種官僚內政的腐敗不振,實乃強榦弱枝政策下的惡果。


    宋朝在地方行政上,也貫徹「弱枝」的原則,把地方權力集於中央。首先,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用文臣知州事,州官人選,概用文人,「列郡用京官權知,三年一換」,不得連任,並設「通判」以分其權。通判名義上,是知州的副手,實際上權力很大,知州的命令要他聯署才生效,通判更可直接向皇帝報告,使地方長官不能專權。各路又設帥、漕、倉、憲四個監司,負責兵工民事、地方財政、倉務救恤和提點刑獄。四司同為中央派往地方監察地方政事者。



至於地方上的財政,規定各路州縣收來的租賦,除必須開支外,一律由轉運使轉運京師。另外,地方稅收由中央派京官到各地監收。地方上的司法權也受削弱,如死刑的案件,要經中央刑部審核才能處決。又常派京官至各地視察,有時還派人到一些地區專管司法之事。總之,慕求地方上軍、政、財、法都受中央控制、監察。


    可惜,這矯枉過正的政策,令地方上的行政始終不上軌道,地方上欠缺財政從事建設,遇有民變或外族入侵時則更不能抵抗,地方財政費用無以支付,只得徵取於民,助長了地方官吏的貪污和搾取,強榦弱枝,終導致地方各方面的不足和腐敗。南宋時的朱熹說過「本朝鑑於五代藩鎮之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正好說明地方上的貧弱。


    強榦弱枝政策,沒錯能消除了唐末五代以來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的弊端,可是北宋沒有適時作出的調整,由於矯枉過正,致使無論中央或地方的一切權力都收於中央,集於皇帝,對整個國家來說是另一種危機,不單弄致外患為禍,也導致民變發生。北宋長期積弱,最終滅亡,實與強榦弱枝政策有密切關係。



 宋史篇


Q1.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Q2.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Q3. 南宋偏安一隅,於強敵窺伺下,何以竟能延祚百年,試加以分析。


source :



沙宏 :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怎樣學歷史 ── 嚴耕望的治史三書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7538276640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27.htm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x.cclawnet.com/chinastory/05《细说宋朝》/index.htm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吳晗致胡適(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適之師:

吳晗致胡適(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適之師:


先生的文章已經叫人鈔好拿去付印了,現在把原稿先行掛號奉還。


今午同蔣廷黻先生談話,他說他正在發愁,因為《獨立》週報預備在下下星期出版,第一期稿件已齊,卻還找不到一個合式的經理人。生因此想起五星期前同黎昔非君到協和來看先生的時候,先生曾提過此事,並問黎君願否幫忙,就把這話告訴蔣先生,他很高興,叫生即刻寫信,請先生決定並徵求昔非同意(他住銀匣大豐公寓)。


這半年來讀《明史》,發生了無數的問題,其中最叫人疑心的一個是胡惟庸事件。據明史《胡惟庸傳》、《日本傳》、《李善長傳》諸記載,是胡惟庸想造反,私使明州衛指揮林賢下海招倭,使元遺臣封績往漠北請援,日本國良懷遣僧如瑤率四百人偽為貢獻巨燭,中藏兵器,謀乘機為助,未至而惟庸敗,至十七年(一作二十年七月,一作十五年)林賢事發,族之,乃絕日本,著祖訓,列為不征之國。這事敘述非常可疑,關係非常重大,中日諸紀載又均有矛盾,如:

(1)《紀事本末》載太監雲奇事,說胡惟庸請太祖幸第謀行刺,被雲奇阻,事發,誅惟庸。此說本《列卿記》附錄,雷禮又本之何孟春《雲奇墓碑》。原碑未指明姓名,何氏臆斷為惟庸。此事《皇明史竊》、《皇明泳化類編》、《明書》、《殊域周諮錄》、《紀事本末補編》、《從信錄》、《法傳錄》諸書皆篤信之。

(2)日使如瑤,中日諸書均以為良懷所遣,《資治通紀》及《蒼霞草》則以為義滿所遣。最後一次來華時代,《籌海圖編》以為洪武二十年,《明史》以為十七年,諸書或作十五年。

(3)胡惟庸罪狀,《明史》所錄系據《實錄》,全載當時口供。不可信。(其價值與嚴世蕃口供等,王世貞篤信之,其子士騏則疑非是。)其被誅前過失,諸書亦所載不一,綜為(一)毒死劉基,此有黃伯生《誠意伯行狀》可據。疑即由太祖指使惟庸行毒,複中以罪圖滅口,故史隱約其辭;(二)壅蔽安南貢使;(三)私沒入官婦女;(四)其子死市中,惟庸殺挽人被罪;(五)榜關吏為諸奸利;(六)通倭;(七)通朝鮮三佛齊;(八)通元;(九)謀刺諸端,均矛盾可疑。

(4)惟庸大罪為通倭,諸書所記皆類兒戲,且《明史》言:“十七年七月林賢事發……”不見《實錄》及任何紀載。惟庸死後與日本之詔勅不及此事。日本紀載亦無一字及之,即有,亦皆采自中籍。

(5)李善長之冤,王國用疏已及之。太祖猜忌,諸元勳宿將均遭非罪誅夷,胡文臣且初曾寄心腹,懼其泄青田死事,故借其平日不慊之行為陷以叛逆,不惜偽造口實,著之祖訓,一面明知不能征服日本,而又無法阻其入寇,因曲為之引,藉端絕交,諸家紀載但憑《實錄》,日人又憑中籍,適墮太祖計中,以致數百年來,人均為所欺。


其餘可疑之處極多。生打算在暑假前寫一篇文章耑論此事,以說明明代初葉之中日外交關係,一掃前人之說。不過還不敢十分自信,極盼先生能予以指教。


又異稱《日本傳》引塗山《明政統宗》七:“永樂五年八月,勅陝西行都司都指揮陳敬等及巡按監察禦史禁止外交。上曰:‘臣無外交,古有明戒。太祖高皇帝申明此禁,最為嚴切。如胡惟庸私往卜寵吉兒、通日本等處,禍及身家,天下後世曉然知也。……’”


文中卜寵吉兒疑即北邊地名,但化了很多功夫都查不出在那兒,這條材料又僅見於此地,無所參證。不知先生能介紹一位專治元明西北史地的為解此疑否?


前在協和曾談及《綠野仙蹤》抄本事,先生當時說打算把它抄一部出來。生後又與振鐸先生談,亦極贊此舉。假如先生認為此書有抄出之價值,生當囑在燕京圖書館服務之友人設法買一部木刻本,光抄它不同的所在。此友已允許完全盡義務代為校抄,一候示到,便可舉行。專此謹頒。康健


學生 吳春晗上 二十四日晚十二時
- - - 



胡適複吳晗函(1931年 9月12日)

初載《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三冊

又載蘇雙碧主編,《吳晗自傳書信文集》,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75-76頁。


春晗同學:

你的信使我很高興。蔣(注:蔣廷黻)、張(注:張子高)諸公之厚意最可感謝,甚盼你見他們時為我道謝。


蔣先生期望你治明史,這是一個最好的勸告。秦漢時代材料太少,不是初學所能整理,可讓成熟的學者去工作。材料少則有許多地方須用大膽的假設,而證實甚難,非有豐富的經驗,最精密的方法,不能有功。


晚代歷史,材料較多,初看去似甚難,其實較易整理,因為處處腳踏實地,但肯勤勞,自然有功。凡立一說,進一解,皆容易證實,最可以訓練方法。


你問的幾點,大致可以解答如下:


(一)應先細細點讀 《明史》;同時先讀  《明史紀事本末》 一遍 或兩遍。《實錄》可在讀明史後用來對勘。此是初步工作。于史傳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號、籍貫、諡法,隨筆記出,列一表備查,將來讀文集雜記等書便不感覺困難。讀文集之中的碑傳,亦須用此法。

(二)滿洲未入關以前的歷史,有人專門研究;可先看孟森(心史)《 清開國史》(商務)一類的書。你此時暫不必關心。此是另一門之學。謝國禎君有此時期史料考,已由北平圖書館出版。(孟心史現在北大。)

(三)已讀得一代全史之後,可以試作 “ 專題研究 ”之小論文( monographs);題目越小越好,要在 “ 小題大做” ,可以得訓練。千萬不可做大題目。

(四)劄記最有用。逐條必須注明卷冊頁數,引用時可以複檢。許多好“專題研究” 皆是劄記的結果。

(五)明代外人記載尚少,但如 “ 倭寇” 問題,西洋通商問題,南洋問題,耶酥會教士東來問題,皆有日本及西洋著述可資參考。蔣廷黻先生必能指導你,我是外行。


以上匆匆答覆定不滿意。


胡適
廿,九,十二。


請你記得:治明史不是要你做一部新明史,只是要你訓練自己作一個能整理明代史料的學者。你不要誤會蔣先生勸告的意思。



- - 


明史,吳晗

source :


明實錄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index.htm


明實錄序: 明實錄校勘記凡例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及後記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01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257卷)/ma001.htm


明實錄序: 校印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本明實錄序
http://wx.cclawnet.com/mingchaoshilu/indexs.htm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3/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