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六朝文絜 49.與詹事江總書:陳後主

六朝文絜 49.與詹事江總書:陳後主


《卷七 與詹事江總書》  作者:陳後主

   管記陸瑜,奄然殂化,悲傷悼惜,此情何已!吾生平愛好,卿等所悉。自以學涉儒雅,不逮古人,欽賢慕士,是情尤篤。


梁室亂離,天下糜沸。書史殘缺, 禮樂崩淪。晚生後學,匪無牆面,卓爾出群,斯人而已。


  吾識覽雖局,未曾以言議假人。至於片善小才,特用嗟賞;況複洪識奇士, 此故忘言之地。論其博綜子史,諳究儒墨,經耳無遺,觸目成誦。


一褒一貶,一 激一揚,語元析理,披文摘句,未嘗不聞者心伏,聽者解頤。會意相得,自以為 布衣之賞。


  吾監撫之暇,事隙之辰,頗用談笑娛情,琴樽間作。雅篇豔什,迭互鋒起。


  每清風朗月,美景良辰,對群山之參差,望巨波之滉瀁。或玩新花,時觀落葉; 既聽春鳥,又聆秋雁。未嘗不促膝舉觴,連情發藻。


且代琢磨,間以嘲謔。俱怡 耳目,並留情致。自謂百年為速,朝露可傷;豈謂玉折蘭摧,遽從短運。為悲為恨,當複何言!


 遺跡餘文,觸目增泫。絕弦投筆,恒有酸恨。以卿同志,聊複敘懷。涕之無從,言不寫意。

- -

六朝文絜 50.
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伏知道

《卷七 為王寬與婦義安主書》作者:伏知道


   昔魚嶺逢車,芝田息駕,雖見妖媱,終成揮忽。遂使家勝陽臺,為歡非夢; 人慚蕭史,相偶成仙。


輕扇初開,欣看笑靨;長眉始畫,愁對離妝,猶聞徙佩, 顧長廊之未盡;尚分行幰,冀迥陌之難回。廣攝金屏,莫令愁擁;恒開錦幔,速 望人歸。


  鏡臺新去,應餘落粉;熏爐未徙,定有餘煙。淚滴芳衾,錦花長濕;愁隨玉 軫,琴鶴恒驚。


已覺錦水丹鱗,素書稀遠;玉山青鳥,仙使難通。彩筆試操,香箋遂滿;行雲可讬,夢想還勞。九重千日,詎憶倡家;單枕一宵,便如蕩子。


當令照影雙來,一鸞羞鏡;弗使窺窗獨坐,嫦娥笑人。



source :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


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

連珠-陳濟生 : 廣連珠- 昭代叢書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王勃 : 三國論

王勃 : 三國論


論曰:漢自順桓之間,國統屢絕,奸回竊位,閹宦滿朝。士之蹈忠義履冰霜者,居顯列則陷犯忤之誅,伏閭巷則嬰黨錮之戮。


當是時也,天下之君子,掃地將盡。雖九伊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絕之綱,舉土崩之勢明矣。


熹平中,大黃星見楚宋之分。遼東殷馗曰:“其有真人起於譙沛之間。”以知曹孟德不為人下,事之明驗也。


先時秦帝東遊,亦雲金陵當有王者興。董扶求出,又曰益州有天子氣。從茲而言,則長江劍閣,作吳蜀之限;天道人謀,有三分之兆,其來尚矣。

- -


然廢興有際,崇替迭來。每覽其書,曷能不臨卷而永懷,撫事而伊鬱也。


嚐試論之曰:向使何進納公業之言而不追董卓,傕汜棄文和之策而不報王允,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屍,何由而興哉?


至使乘輿蒙塵於河上,天子露宿於曹陽,百官饑死於牆壁,六宮流離於道路,蓋由何公之不明,賈詡之言過也。


於是劉岱、喬、瑁張、超孔伷之徒,舉義兵而天下響應,英雄者騁其驍悍,運其謀能,海內囂然,於茲大亂矣。


袁本初據四州之地,南向爭衡;劉景升擁十萬之師,坐觀成敗。區區公路,欲居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


瓚既窘斃,術亦憂終。譚尚離心,琮琦失守。其故何哉?有大賢而不能用,睹長策而不能施。


便謂力濟九區,智周萬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 -


嗚呼悲夫!餘觀三國之君,鹹能推誠樂士,忍垢藏疾,從善如不及,聞諫如轉規。其割裂山河鼎足而王宜哉!


孫仲謀承父兄之餘事,委瑜肅之良圖,泣周泰之痍,請呂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賢子布之諫而造其門。


用能南開交趾,驅五嶺之卒;東界海隅,兼百越之眾。地方五千裏,帶甲數十萬。


若令登不早卒,休以永年,神器不移於暴酷,則彭蠡衡陽,未可圖也。


- -

以先主之寬仁得眾,張飛、關羽萬人之敵,諸葛孔明管、樂之儔,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幾有濟矣。然而喪師失律,敗不旋踵。


奔波謙、瓚之間,羈旅袁、曹之手,豈拙於用武,將遇非常敵乎?初備之南也,樊、鄧之士,其從如雲。比到當陽,眾十萬餘。


操以五千之卒,及長阪縱兵大擊,廓然霧散,脫身奔走。方欲遠竄用魯肅之謀,然投身夏口。


於時諸葛適在軍中,向令惟幄有謀,軍容宿練,包左車之計,運田單之奇,操懸軍數千,夜行三百,輜重不相繼,聲援不相聞,可不一戰而擒也?


坐以十萬之眾,而無一矢之備,何異驅犬羊之群,餌豺虎之口?固知應變將略,非武侯所長,斯言近矣。


周瑜方嚴兵取蜀,會物故於巴邱。若其人尚存,恐玉壘銅梁,非劉氏有也。然備數困敗而意不折。


終能大啟西土者,其惟雅度最優乎?武侯既沒,劉禪舉而棄之。睹譙周之懦詞,則忿憤而忘食;聞薑維之立事,又慷慨而言憙。


惜其功垂成而智不濟,豈伊時喪?抑亦人亡,乃知德之不修,棧道靈關,不足恃也。

- -


魏武用兵,仿佛孫吳。臨敵製奇,鮮有喪敗,故能東擒狡布,北走強袁,破黃巾於壽張,斬眭固於射犬。


援戈北指,蹋頓懸顱;擁旆南臨,劉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挾天子以令諸侯,信超然之雄傑矣。


而弊於褊刻,失於猜詐。孔融、荀彧,終罹其災;孝先、季珪,卒不能免。愚知操之不懷柔巴蜀,砥定東南,必然之理也。


文帝富於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不能恢崇萬代之業,利建七百之基。骨肉齊於匹夫,衡樞委乎他姓。


遠求珠翠,廢禮諒闇之中;近抱辛毗,取笑婦人之口。


明帝嗣位,繼以奢淫。征夫困於兵革,人力殫於台榭。高貴鄉公明決有餘,而深沈不足。其雄才大略,經緯遠圖,求之數君,並無取焉。


山陽公之墳土未乾,陳留王之賓館已啟,天之報施,何其速哉?故粗而論之,式備勸戒,俾夫來者有以監諸焉。



--

王勃 : 八卦大演論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以為分太極者兩儀也,分四象者八卦也,成八卦者十六將也,司八卦者十二月也,分十六將者三十二候也,分十二月者二十四氣也,分三十二候者六十四卦也,司二十四氣者三十六旬也。


進退於三百六十六日,屈伸於三百八十四爻。往來飛伏之理盡矣。孤虛消息之端極矣。


--


三才之道,不可不及也;五行之義,不能複過也。翕之以幽明,張之以寒暑,會之以生死,申之以去就。


禍福生焉,吉凶著焉;成敗行焉,逆順興焉。賢者識其大者、遠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近者。奉之者則順,背之者則愆,圓立者稱聖,偏據者號賢。


- -


嚐試論之曰:三才者,易之門戶也;八卦者,易之徑路也。引而伸之,終於六十四卦,天下之能事畢矣。


陳而別之,極於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微理罄矣。夫陰陽之道,一向一背;天地之道,一升一降。


故明暗相隨,寒暑相因,剛柔相形,高下相傾,動靜相乘,出入相藉。泯之者神也,形之者道也。可以一理徵也,可以一端驗也。


- -


故天尊則地卑矣,水濕則火燥矣,山盈則澤虛矣,雷動則風適矣。是以天下有風,可以後矣;則地中有雷,可以複矣。


天下有山,可以遯矣;則地上於澤,可以臨矣。天地不交,可以否矣;則天地既交,可以泰矣。


風行地上,可以觀矣;則雷行天上,可以大壯矣。山附地上,可以剝矣;則火附天上,可以大有矣。


風行水上,可謂渙矣;則水在地上,可以比矣。雷出地奮,可以豫矣;則風行天上,可以小畜矣。雷之與水,可作解矣;則風之與火,可以家人矣。


雷在風上,可以恒矣;則風在雷上,可以益矣。風在地下,可以升矣;則雷在天下,可以無妄矣。


風在水下,可以井矣;則雷在火下,可以噬嗑矣。風在澤下,可謂大過矣;則雷在山下,可為頤矣。雷在澤下,可以隨矣;則風在山下,可為蠱矣。


澤上有水,可為節矣;則山上有火,可為旅矣。雷在水下,可為屯矣;則風在火下,可為鼎矣。水在火上,可為既濟矣;則火在水上,可為未濟矣。


澤中有火,可以革矣;則山下有水,可為蒙矣。火在地下,可以明夷矣;則水在天下,可為訟矣。地下有水,可為師矣;則山下有火,可為賁矣。


澤上於天,可為矣;則澤下有水,可為困矣。山下有天,可以為大畜矣;則澤下有地,可以為萃矣。山在澤上,可為損矣;則澤在山上,可為鹹矣。


澤上有火,可為暌矣;則山上有水,可為蹇矣。上天下澤,可為履矣;則地下有山,可為謙矣。澤上有風,可為中孚矣;則山上有雷,可為小過矣。


山上有風,可為漸矣;則澤上有雷,可以歸妹矣。此天地以對成之義,陰陽反合之理。故卦相次,則反爻以成義,易之八卦是也。

- -


八八相生,則錯卦以與理,因而重之是也。故聖人之道,可縱焉,可橫焉,可合焉,可離焉。逆而陳之,未縢逆焉;順而別之,未嚐順焉。


三畫以變,雖天地之數,可無韜也。九六相推,雖萬二千五百之浩蕩,不能逾於三百八十四。三百八十四之糾紛,不能逾於六十四。


重之以六十四,不能過於八卦。張之於八卦,不能過四象。紀之兩儀,兩儀之理達,而太極得矣。


故古往今來,寒進暑退,死生亂動,是非滕結,未嚐非兩儀也。而未嚐離太極也。故曰有寒有暑,則兩儀不廢也;無思無為,則太極未嚐遠也。


見之則兩儀,忘之則太極。夫然,故不舍二求一,未嚐離動以求靜,未嚐離動以達靜也。有可有不可,非聖人之謂也;無可無不可,是夫子之心也。

- -


然天下之理,不可窮也;天下之性,不可盡也。有窮盡之地者,其唯聖心乎?有窮盡之路者,其唯聖言乎?


故據滄海而觀眾水,則江河之會歸可見也;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


是以貞一德之極,權六爻之變,振三才之柄,尋萬方之動,又何往而不通乎?又何疑而不釋乎?


故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者義之本也,非聖人孰能正之哉?若抑末執本,研精覃思,非聖人之書,則不讀也;非聖人之言,則不取也。


庶幾乎神明之德可通乎?萬物之情可類乎?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君子可不務乎哉?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res=3498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


葢聞銅山雖應瓦釜不鳴嶰竹非均葭灰何感蟻駒善達
難通窒曲之珠雛鶴能鳴猶選在陰之和是以龔生亢志
莫諧楚老之心惠子狂言顧愜濠梁之賞


葢聞嘉穟盈車非擅萬斯之利名駒千里猶邀一顧之榮
材有讓乎猶龍道有超乎維寶是以功加睂睫大匡之器
猶微風起丹靑百世之聞不鮮


葢聞泠風和而響逸天鈞逾乎女絲甘雨降而流長物潤
深乎抱甕百昌有所自興八音有所自兆是以傅說符星
先遜心於河上董生致雨夙屏迹于園中


葢聞附形者影形卽蔭而已藏動草者風草入飊而不遠
知合離之異致斯文質之同宣是以專己保殘莫喩斲輪
之巧道存目擊方收伐輻之功


葢聞勁草不倚于疾風零霜則變靑葵善迎于白日宇曖
斯迷故天籟無假于宮商貞筠不爭于柯葉是以壽者之
恭火滅而矜其鞶帨幽人之坦途歧而範我馳驅


葢聞矜容者有經日之芳工歌者有彌旬之韻質已逝而
風畱絪緼自合聲已希而氣動繚繞尤長是以虞夏之心
益焜煌於北海丹墳之業不隕穫于嬴秦



葢聞盤盂之水能涵萬仞之山膚寸之雲遂洒三途之軌
下知上者維澄而遠高臨卑者以妙而均是以至人懸今
以待後挹取聽之物求哲士類古于方今感觸如其面覿


葢聞金注移情猗卓之容不徙寶劒奪目晉鄭之鬒巳凋
故博有祗以禦窮而非任難于自保是以卮言日出徒銷
堅白之鋒守口如瓶別有通微之致

--


連珠有贈


葢聞晴徹微霄密警應龍之雲想寒凝沍宇已生靑皥之
春情八表待一人之幾萬古集斯須之念是以先天無惕
氣有動而必開首物不驚時當機而必協


葢聞物生於氣韶風唯昌緩之宜位定於天崇嶽示防閑
之則先聲不爽於玉衡蟲魚且應大矩不迷于璇表星日
咸安是以洪流未乂后夔不以虚器而不咨風雨方搖史
佚不以浮文而弗御


葢聞元霄欲授榑桑之耀景初收甘雨將來鳴葉之孔威
必振勢極重者反不得輕天化無因循之待情已圅者應
無俟定羣心在俄頃之閒是以陸子昌言必矯先秦之滅
裂魏公辰吿力爭五葉之遷流


葢聞小者大之具體九州一亞旋之情輕者重之本根三
代止晨夕之事導千縷以持經緯焉皆就積羣柯以蔭本
枝乃彌昌是以薪樗僃理豳吹叶婦子之歡牡蘜分官周
廟奏肅雝之頌


葢聞民生於勤勤至則大勞自息禮成於儉儉行而至美
宜章翕終年於一日可以千秋析百物於微端遂諧萬事
是以閔鴻鴈之悲歌必覃思於究宅奠竹松之燕寢遂永
奠於攸芋


葢聞隴登黃茂商飊先剛銑之淸柯熟朱櫻梅雨益蕭寒
之滌蒿艾盛則損芳荃相凌以氣鶠皇至而賓 鷽相長
以權是以炎火在原不傷慈於田祖霜鈇普震實敷惠於
嘉師


葢聞心量無垠筵九埏而郭萬國仁威不試伏五服而釐
羣黎氣不知其自消繁雲無期而斂機忽忘其所用曾冰
有候而暄是以謙書南誥海人謝黃屋之狂巽命東馳傲
帥失紅陳之富


葢聞操萬斛之舟者獨運恆安乎晏坐伐千章之木者揮
斤不藉乎羣呼轂轉無畱機憑軾之軸自止羽飛有迅理
擎跗之指不行是以成都桑畝龍以臥而成雲柱下春臺
鮮不撓而薦鼎


葢聞圜丘九變密移在縱斂之閒宣榭千尋圅受但合離
之際燕居淸迥雲雷之動恆盈朽馭飄搖冰鏡之涵自定
是以鷹揚百戰陳書但義敬之微言龍馬多占觀變一貞
明之靜理


葢聞鬱資百築黃流非芳草之能璧藉羣文虹氣在組紃
之上天欲治而生治人人尤待治士隨時而乘時化化必
需時是以鼓鐘改韻於豐宮瑟柱之調必夙圖笈載陳於
東觀芸香之辟尤嚴


葢聞無情者不可使有氣待黃鳥而鳴春無氣者不可使
有情期蒼蜦而召雨勸威作氣勸威盡而勇無餘祿賞移
情祿賞窮而仁不繼是以等威天險積培塿而泰岱干霄
于喁人和應宮商而韶音合漠


葢聞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動應動而虚
應虚縱游鯈于淺渚神龍自至其淵養散木於遙岑社樹
必豐其報是以商宮之㝱不數用其㫄求富渚之綸遂永
扶於風敎

- -


連珠


葢聞勢之所拒非無利用之資情之所攖自有獲心之樂
達士因撓以成功庸人喜同而失順是以魚衝波而上不
損其鱗鳥遡風而翔全用其羽


葢聞魚目未欺詎識隨珠之寶龍淵在握無傷蛟室之遊
審畏途者乃遵周道之安厯朔風者益就春陽之曝是以
命適周之駕始知柱下之非龍下過楚之車不鄙接輿之
歌鳳


葢聞名言所絕理卽具於名中意量所圅變可通於意外
膏非燄而燄待膏明鏡無形而形生鏡內是以經綸草昧
太虚不貸於雲雷麗澤講習君子必恆其敎事


葢聞歲差以漸厯虚斗而在南箕河徙無恆合濟漯而奪
淮水害已成而不可挽挽則橫流道已變而不可拘拘斯
失算是以阡陌旣裂商鞅暴而法傳笞杖從輕漢文仁而
澤遠


葢聞修竹產於懸岑時憂冰折幽蘭藏於密箐不受霜欺
犀惟沐月乃辟遊塵蟈厭喧春必焚牡蘜是以歡諧啜菽
恥經勝母之鄕化被鳴琴愼簡父兄之事


葢聞雲有合離無礙靑旻之迥辰分昏旦難畱 之餘
故 是以達人貞觀唯
修撥亂之書君子固窮自 之世


葢聞死生一則神龍等視於蝘蜓耳目淫則山雞幾驚爲
威鳳然而拚蜂有戒必謹尊生抑且鳴鶴在林無嫌好爵
是以愼冰淵之手足乃可雄入于九軍懷霜雪之姱修非
以好名于千乘


葢聞業有待於傳人無殊衒玉道有需於倣古終哂效顰
前百世而後千春誰爲知者抱孤心而臨五夜自用怊然
是以花無異采非仍用其落英水有同歸不豫期於後浪


薑齋文集卷一終


--

連珠- 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二十八首

     連珠


     蓋聞銅山雖應,瓦釜不鳴。嶰竹非均,葭灰何感。蟻駒善達,難通窒曲之珠。雛鶴能鳴,猶選在陰之和。是以龔牛亢志,莫諧楚老之心。惠子狂言,顧愜濠梁之賞。


     蓋聞嘉穟盈車,非擅萬斯之利。名駒千里,猶邀一顧之榮。材有讓乎猶龍,道有超乎維寶。是以功加眉睫,大匡之器猶微。風起丹青,百世之聞不鮮。


     蓋聞冷風和而響逸,天鈞逾乎女絲。甘雨降而流長,物潤深乎抱甕。百昌有所自興,八音有所自兆。是以傳說符星,先遜心於河上。董生致雨,夙屏跡於園中。


     蓋聞附形者影,形即蔭而已藏。動草者風,草入飆而不遠。知合離之異致,斯文質之同宣。是以專己保殘,其喻斫輪之巧。道存目擊,方收伐輻之功。


     蓋聞勁草不倚於疾風,零霜則變。青葵善迎於白日,宇曖斯迷。故天籟無假於宮商,貞筠不爭於柯葉。是以壽者之恭,火滅而矜其鞶帨。幽人之坦,途歧而範我馳驅。


     蓋聞矜容者有經日之芳,工歌者有彌旬之韻。質已逝而風留,絪緼自合。聲已希而氣動,繚繞尤長。是以虞、夏之心,益焜煌於北海。丹墳之業,不隕獲於嬴秦。


     蓋聞盤盂之水,能涵萬仞之山。膚寸之云,遂灑三途之軌。下知上者,維澄而遠。高臨卑者,以妙而均。是以至人懸今以待後,挹取聽之物求。哲士類古於方今,感觸如其面覿。


     蓋聞金注移情,猗、卓之容不徙。寶劍奪目,晉、鄭之鬢已凋。故博有祗以御窮,而非任難於自保。是以危言日出,徒銷堅白之鋒。守口如瓶,別有通微之致。

- -

     連珠有贈

     蓋聞晴徹微霄,密警應龍之雲想。寒凝冱宇,已生青皡之春情。八表待一人之幾,萬古集斯須之念。是以先天無惕,氣有動而必開。首物不驚,時當機而必協。


     蓋聞物生於氣,韶風唯昌緩之宜。位定於天,崇岳示防閒之則。先聲不爽於玉衡,蟲魚且應。大矩不迷於璇表,星日咸安。是以洪流未乂,後夔不以虛器而不咨。風雨方搖,史佚不以浮文而弗御。


     蓋聞元霄欲授,槫桑之耀景初收。甘雨將來,鳴葉之孔威必振。勢極重者反不得輕,天化無因循之特。情已函者應無俟定,群心在俄頃之間。是以陸子昌言,必矯先秦之滅裂。魏公辰告,力爭五葉之遷流。


     蓋聞小者大之具體,九州一亞旅之情。輕者重之本根,三代止晨夕之事。導千縷以持,經緯焉皆就。積群柯以蔭,本枝乃彌昌。是以薪樗備理,豳吹葉婦子之歡。牡菊分官,周廟奏肅雍之頌。


     蓋聞民生於勤,勤至則大勞自息。禮成於儉,儉行而至美宜章。翕終年於一日,可以千秋。析百物於微端,遂諧萬事,是以閔鴻雁之悲歌,必覃思於究宅。奠竹松之燕寢,遂永奠於攸芋。


     蓋聞隴登黃茂,商飆先剛銑之清。柯熟朱櫻,梅雨益蕭寒之滌。蒿艾盛則損芳荃,相凌以氣。鶠皇至而賓鳩鸴,相長以權。是以炎火在原,不傷慈於田祖。霜鈇普震,實敷惠於嘉師。


     蓋聞心量無垠,筵九埏而郭萬國。仁威不試,伏五服而厘群黎。氣不知其自消,繁雲無期而斂。機忽忘其所用,曾冰有候而喧。是以謙書南誥,海人謝黃屋之狂。巽命東馳,傲帥失紅陳之富。


    蓋聞操萬斛之舟者,獨運恆安乎晏坐。伐千章之木者,揮斤不藉乎群呼。轂轉無留機,憑軾之軸自止。羽飛有迅理,擎跗之指不行。是以成都桑畝,龍以臥而成云。柱下春台,鮮不撓而薦鼎。


     蓋聞圜丘九變,密移在縱斂之間。宣榭千尋,函受但合離之際。燕居清迥,雲雷之動恆盈。朽馭飄搖,冰鏡之涵自定。是以鷹揚百戰,陳書但義敬之微言。龍馬多占,觀變一貞明之靜理。


     蓋聞鬱資百築,黃流非芳草之能。璧藉群文,虹氣在組紃之上。天欲治而生治人,人尤待治。士隨時而乘時化,化必需時。是以鼓鐘改韻於豐宮,瑟柱之調必夙。圖笈載陳於東觀,蕓香之闢尤嚴。


     蓋聞無情者不可使有氣,待黃鳥而鳴春。無氣者不可使有情,期蒼虯而召雨。勸威作氣,勸威盡而勇無餘。祿賞移情,祿賞窮而仁不繼。是以等威天險,積培塿而泰岱幹霄。於喁人和,應宮商而韶音合漠。


     蓋聞咸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動應動而虛應虛。縱游鯈於淺渚,神龍自至其淵。養散木於遙岑,社樹必豐其報。是以商宮之夢,不數用其旁求。富渚之綸,遂永扶於風教。

- -

     連珠

     蓋聞勢之所拒,非無利用之資。情之所攖,自有獲心之樂。達士因撓以成功,庸人喜同而失順。是以魚衝波而上,不損其鱗。鳥溯風而翔,全用其羽。


     蓋聞魚目未欺,詎識隨珠之寶。龍淵在握,無傷蛟室之游。審畏途者,乃遵周道之安。歷朔風者,益就春陽之曝。是以命適周之駕,始知柱下之非龍。下過楚之車,不鄙接輿之歌鳳。


     蓋聞名言所絕,理即具於名中。意量所函,變可通於意外。膏非焰而焰待膏明,鏡無形而形生鏡內。是以經綸草昧,太虛不貸於雲雷。麗澤講習,君子必恆其教事。蓋聞歲差以漸,歷虛鬥而在南箕。河徙無恆,合濟、漯而奪准水。害已成而不可挽,挽則橫流。道已變而不可拘,拘斯失算。是以阡陌既裂,商鞅暴而法傳。笞杖從輕,漢文仁而澤遠。


     蓋聞修竹產於懸岑,時憂冰折。幽蘭藏於密菁,不受霜欺。犀惟沐月,乃闢游塵。蟈厭喧春,必焚牡菊。是以歡諧啜菽,恥經勝母之鄉。化被鳴琴,慎簡父兄之事。


     蓋聞云有合離,無礙青旻之迥。辰分昏旦,難留口口之餘。故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是以達人貞觀,唯修撥亂之書。君子固窮,自口口口之世。


     蓋聞死生一,則神龍等視於蝘蜒。耳目淫,則山雞幾驚為威鳳。然而拚蜂有戒,必謹尊生。抑且鳴鶴在林,無嫌好爵。是以慎冰淵之手足,乃可雄入於九軍。懷霜雪之姱修,非以好名於千乘。


     蓋聞業有待於傳人,無殊炫玉。道有需于仿古,終哂效顰。前百世而後千春,誰為知者。抱孤心而臨五夜,自用怊然。是以花無異採,非仍用其落英。水有同歸,不豫期於後浪。


source :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


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

連珠-陳濟生 : 廣連珠- 昭代叢書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六朝文絜 47. 與宋元思書:吳均

六朝文絜 47. 與宋元思書:吳均

《卷七 與宋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 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 有時見日。

- -


六朝文絜 48.與顧章書:吳均

《卷七 與顧章書》:吳均

   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


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 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


山谷所資,於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source :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


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

連珠-陳濟生 : 廣連珠- 昭代叢書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六朝麗指 - 孫徳謙 excerpted 2. 六朝者,駢家之軌範,所謂取法乎上也

六朝麗指 - 孫徳謙 excerpted 2. 六朝者,駢家之軌範,所謂取法乎上也


六朝麗指 - 孫徳謙 excerpted 2. 六朝者,駢家之軌範,所謂取法乎上也


自唐昌黎韓氏剙造古文,學者翕然從之,於是別自名家,遂以六朝駢文作鴻溝之劃。其甚者執東坡八代起衰之說,卑視六朝,黜為俳優。


近世桐城一派,且以對偶辭句不得搖其筆端,為古文之大戒。


作為文章,固當兼學漢、唐,以論駢體正宗,則宜奉六朝為法。


若志在肄習駢文,則不可不宗師六朝,何也?六朝者,駢家之軌範,所謂取法乎上也。


文章之分駢散,余最所不信,何則?駢體之中,使無散行,則其氣不能疏逸,而敘事亦不清晰。


- -


[傅亮(季友)〈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

「臣裕言:近振旅河湄,揚旍西邁,將屆舊京,威懷司雍。河流遄疾,道阻且長,加以伊洛榛蕪,津塗久廢,伐木通徑,淹引時月。


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水浮橋。山川無改,城闕為墟,宮廟隳頓,鍾簴空列,觀宇之餘,鞠為禾黍,廛里蕭條,雞犬罕音,感舊永懷,痛心在目。


以其月十五日,奉謁五陵。墳塋幽淪,百年荒翳,天衢開泰,情禮獲申,故老掩涕,三軍悽感,瞻拜之日,憤慨交集。

行河南太守毛脩之等,既開翦荊棘,繕修毀垣,職司既備,蕃衛如舊。伏惟聖懷,遠慕兼慰,不勝下情。謹遣傳詔殿中中郎臣某奉表以聞。」


此篇竟同散文,幾無偶句,但究不得不以駢文視之,蓋所貴乎駢文者,當玩味其氣息。故六朝時雖以駢偶見長,於此等文,尤宜取法。


彼以駢、散畫為兩途者,盍將季友輩所撰一讀之?若以斯文入之散文中,其有以異乎?

- -


[《駢文類纂》] 此書包該古今,首有例言,語極精妙。其持論大旨,則在不分駢散,而以才氣為歸。夫駢文而歸重才氣,此固可使古文家不復輕鄙,無所藉口矣。



惟既言駢文,則當上規六朝,而六朝文之可貴,蓋以氣韻勝,不必主才氣立說也。《齊書‧文學傳論》曰:「放言落紙,氣韻天成。」

此雖不專指駢文言,而文章之有氣韻,則亦出於天成,為可知矣。余嘗以六朝駢文譬諸山林之士,超逸不羣,則有一種神峰標映、貞靜幽閒之致。


其品格孤高,塵氛不染,古今亦何易得?是故作斯體者,當於氣韻求之,若取才氣橫溢,則非六朝真訣也。夫駢文而不宗六朝,擬之禪理,要為下乘。


使果知六朝之妙,試讀彼時諸名家文,有不以氣韻見長者乎?

- -


若高人逸士,蕭灑出塵,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獨賞之概,以言文辭,六朝之氣體閒逸,則庶幾焉。《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斯豈道為然哉?

六朝文體,蓋得乎陰柔之妙矣。


作駢文而全用排偶,文氣易致窒塞



駢文宜純任自然,方是高格。


師法六朝者,吾願其涵泳於神韻,則善之善矣


夫文而用駢體,人徒知華麗為貴,不知六朝之妙,全在一篇之內,能用虛字使之流通。


......倘後人為之,純用對偶,而無虛字流通於其間,無怪人之鄙薄駢文也。且六朝匪特全篇時用虛字,雖造成聯語,亦必用虛字,乃見句法流動耳。



昌黎謂:『惟其氣盛,故言之高下皆宜。』斯古文家應爾,駢文則不如此也。......故駢文蹊徑,與散文之氣盛言宜,其所異在此



及閱《無邪堂答問》,有論六朝駢文,其言曰:「上抗下墜,潛氣內轉。」於是六朝真訣,益能領悟矣。


蓋余初讀六朝文,往往見其上下文氣似不相接,而又若作轉,不解其故,得此說乃恍然也。


故讀六朝人文,須識得潛氣內轉妙訣,乃能於承轉處迎刃而解,否則上下語氣,將不知其若何銜接矣。



駢體與四六異。四六之名,當自唐始。

......吾觀六朝文中,以四句作對者,往往祇用四言,或以四字、五字相間而出。至徐、庾兩家,固多四六語,

已開唐人之先,但非如後世駢文,全取排偶,逐成四六格調也。


彥和又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文者文也。」可見文章體製,在六朝時但有文、筆之分,且無駢、散之目,而世以四六為駢文,則失之矣。


- -

所謂今體者,義山既自名其集為《樊南四六》,則今體固指四六言也。

然梁簡文帝〈與湘東王論文書〉有云:「若以今文為是,則昔賢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


由此觀之,六朝時已目駢文為今體矣。簡文又云:「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疏,爭為闡緩。」


如其言,似頗不以當時文體為然。但吾嘗取其語以讀六朝文,轉覺六朝文字,其所長實在此。何也?


六朝駢文,絕不矜才使氣,無有不疏宕得神,舒緩中節,似失之懦鈍者。不知陽剛、陰柔,古今自有兩種文體,若泥簡文之說,而即以擯黜六朝,則非也。


 - -


往時幕僚之中,有專司書契者,其所為函牘,每有一定行欵,於是辭意之間,不相聯屬,駢文則豈可如此?其上焉者莫如律賦。


賦固駢文之一體,然為律賦者,局於官韻,引用成語,自不能不顛倒其字句,行之駢體,則不足取矣。......駢文宜純任自然,方是高格,一入律賦,則不免失之纖巧。


律賦有官韻,無可如何,而顛倒其文句;既非律賦,凡為駢偶文字,造句之時,可放筆為之,無容倒置。


駢散合一乃為駢文正格


為駢文者毋但泛填事類,純用排比,以為文體宜爾;專務華豔,謂與散文有別,庶幾善法六朝者也。

- -


碑誌之文,自蔡中郎後,皆逐節敷寫,至有唐以降,乃易其體。若六朝則猶守中郎矩矱,王仲寶、沈休文外,以庾子山為最長。



觀其每敘一事,多用單行,先將事略說明,然後援引故實,作成聯語,此可為駢散兼行之證。



夫駢文之中,苟無散句,則意理不顯。吾謂作為駢體,均當如此,不獨碑誌為然。譬之撰詩賦者,往往標明作意,列序於前。


所以用序者,蓋序即散體,而詩賦正文,則為駢矣。使詩賦語極穠麗,而無序言冠於其首,讀至終篇,竟不知其恉趣何在。


猶駢偶文字,通體屬對,甚至其人事實,亦從藻飾,將何免博士買驢之誚乎?病之所在,由未識寓散於駢也。故子山碑誌諸文,述及行履,出之以散,而駢儷之句則接於其下。


- -


陳宣帝〈天嘉六年修前代墓詔〉:「若其經綸王業,縉紳民望,忠臣孝子,何世無才」,此散也,


而「零落邱山,變移陵谷,咸皆翦伐,莫不侵殘。玉杯得於民間,漆簡傳於世載。無復五株之樹,罕見千年之表」,則駢矣。


王褒〈寄梁處士周宏讓書〉:「頃年事猶盡,容髮衰謝,芸其黃矣,零落無時,還念生涯,繁憂總集」,此散也;


「視陰愒日,猶趙孟之徂年;負杖行吟,同劉琨之積慘。河陽北臨,空思鞏縣;霸陵東望,還見長安」,則駢矣。


且吾讀隋豫王暕〈遺崔賾書〉:「昔漢氏西京,梁王建國,平臺東苑,慕義如林。馬卿辭武騎之官,枚乘罷弘農之守。


每覽史傳,嘗竊怪之,何乃脫略官榮,棲遲藩邸,以今望古,方知雅志。彼二子者,豈徒然哉?」蓋又有駢作於前,而散居於後,以引伸其義者。

- -


要之,駢散合一乃為駢文正格。倘一篇之內,始終無散行處,是後世書啓體,不足與言駢文矣。


且所謂駢者,不但謂屬對工麗,如一句冗長,當化作兩句,或兩句尙嫌單弱,則又宜分為四語,總視相體而裁耳。


source :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


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