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燕雲十六州始末

燕雲十六州始末



燕雲十六州始末


  遼太祖去世那年,中原恰是後唐明宗即位,他是五代少數值得稱道的君主之一。


遼朝平州(今河北盧龍)守將盧文進原來就是以唐盧龍節度使身份歸附的,在這種形勢下,因部下思歸、明宗召誘和述律太后的濫殺將領,就在遼太祖去世當年,他率士卒十萬、車帳八千重歸後唐。平州控扼山海關,使契丹騎兵可以隨心所欲的出入長城的主要通道。而後唐控制了平州,就可以把契丹騎兵完全阻擋在長城以外。


  遼太宗深知平州的軍事意義,天顯三年(928年)正月,即遣將奪回了平州。四月,後唐義武節度使王都以定州(今河北定縣)投附契丹。明宗即命王晏球進討,契丹也派禿餒率萬騎來救,經過反復較量,次年二月,唐軍收復定州,王都舉族自焚,禿餒被生擒處斬。其後多年,契丹不敢輕易南下。定州爭奪戰表明:中原國家對於遊牧民族的強大騎兵也不是絕對不能戰勝的。


  後唐明宗在繼承人問題上卻有失明斷,他有一大幫兒子、養子和女婿,大多具有覬覦帝位的實力和野心。他一去世,後唐就陷入皇位爭奪危機中。清泰元年(934年),明宗的養子、潞王李從珂起兵,把即位不到半年的明宗的兒子、閔帝李從厚給殺了,自立為帝。鎮守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作為明宗的女婿,也是一個有實力的軍閥,李從珂十分忌防他,卻不懂駕馭籠絡,還公然激化矛盾。石敬瑭的妻子入朝賀壽畢,當殿辭行,從可竟當她面說:“急著回去,不要是與石郎造反吧?”


  清泰三年五月,從珂將石敬瑭移鎮鄆州,並急著催他赴任。此舉用意過於露骨,早有異心的石敬瑭 當然不願束手就範。他的掌書記桑維翰 和都押衙劉知遠都指望在主子稱帝中分一杯羹,竭力鼓動他揭出反旗。桑維翰教唆道:“契丹主近在咫尺,你能誠心屈節,朝呼夕至,何患不成?”於是,石敬瑭公開反叛,後唐派張敬達圍攻太原。


為解除後唐大軍討伐他的困境,石敬瑭不僅向遼朝乞求援兵,令桑維翰草表向遼太宗稱臣,並以父禮侍奉,答應滅唐以後將盧龍一道和雁門關以北諸州割讓給契丹。遼太宗見中原有機可乘,大喜過望,答應秋高馬肥時即傾國赴援。


  九月,唐軍在雁門關等險要隘塞居然不設防,遼太宗親率五萬騎軍長驅直入,直抵太原城北。當晚,石敬瑭出北門拜見比自己年輕十歲的遼太宗,“論父子之義”,“恨相見之晚”。次日,石敬瑭 和遼軍對張敬達的後唐軍完成了反包圍。


  十一月,經過一番交易,遼太宗決定立石敬瑭為晉帝,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 向遼太宗稱臣、稱子,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每年向遼納帛三十萬匹。


所謂燕雲十六州 是北宋以後的習稱,當時包括幽州(今北京)、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涿州( 今河北涿縣)、檀州( 今北京密雲)、順州(今北京順義)、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東南)、儒州(今北京延慶)、武州(今河北宣化)、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 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北)、朔州(今山西朔縣)、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




- -


  打開地圖,即可發現這十六州都連綿分佈在長城南側,其中莫、瀛兩州還深入到河北平原的腹地。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對於以步兵為主力的中原軍隊無疑具有絕對的優勢;而在軍事地理上,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南下則能起到防禦屏障的作用;而緊挨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是長城防線賴以存在的有力依託,與長城構成唇齒相依的關係。


如今這十六州劃歸了契丹,不僅使得今河北薊縣迤邐直到今山西朔縣的千余裡長城防線都成為遼朝境內的擺設,而且把長城南側可以在軍事上佈防的隘塞險要也一併拱手讓給了遼朝。


這樣,遼朝控制了長城,佔領了燕雲十六州,就像把守了中原王朝的北大門一樣,隨時可以長驅深入,直搗中原腹地。其後,不僅華北平原,而且整個中原王朝就完全敞露在北方鐵騎的攻擊力下,徹底處在屏障盡撤、無險可守的境地。


  石敬瑭割棄燕雲,自壞長城,直接導致了宋朝在宋遼對峙中始終處於劣勢地位,也直接導致了金朝能輕而易舉的滅亡北宋,從而再度形成宋金之間南北朝的局面。也可以說,兩宋三百餘年的外患局面都是石敬瑭此舉種下的惡果。石敬瑭個人之無恥自不待言,王夫之痛斥他:“德不可恃,恃其功;功不可恃,恃其權;權不可恃,恃其力;俱無可恃,所恃以偷立乎汴邑而自謂為天子者,唯契丹之虛聲以恐嚇臣民而已。”


石敬瑭 對歷史也是千古罪人,這點並不因為現在是多民族統一國家而可以一筆勾銷,問題還要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當時,中原國家與契丹分明是敵國,石敬瑭為了自己能做中原王朝的兒皇帝,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由於他的無恥舉動,中原社會經濟在數百年間蒙受巨大的損失,歷史發展因此增加了許多負面的變數,石敬塘對此是不能辭其咎的。


- - -


  燕雲十六州劃歸遼朝,對契丹來說,其軍事意義自不待言;作為與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橋樑 和視窗,其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最具意義的是對契丹立國的深遠影響。


可以說,倘若沒有燕雲十六州,契丹充其量只是北方邊境的一民族政權。而燕雲州縣的併入,使遼朝增加了一個具有封建傳統的新組成部分,採用原先的頭下州軍的辦法,顯然不能長久有效的統治這一地區。於是就有了一系列更為深刻的統治政策的調整,包括政治制度、經濟結構、法律規定和文化習俗諸方面。


  燕雲州縣的封建農業經濟在契丹社會經濟中始終是相對獨立的,並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它作為社會經濟的先進模式,刺激和引導著頭下州縣乃至契丹全境的封建化進程;一方面,它作為遼朝最先進的經濟區,是契丹得以在北方立國並與中原王朝以南北朝抗衡的不可或缺的經濟支柱。同是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對於中原與契丹的利弊得失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


  閏十一月,後唐趙德鈞與子延壽率領援軍逗留不進,暗地也效法石敬瑭,與遼太宗做起了交易,希望遼朝立他為帝。遼太宗見其兵力頗強,便腳踩兩隻船,也擬允諾。石敬瑭聽說,唯恐被唾棄,即派桑維翰面見遼太宗,訴說趙德鈞不忠於唐、不信於遼,而許諾自己若得天下,“將竭中國之財以奉大國”。遼太宗表示“兵家權謀不得不爾”,桑維翰跪在太宗帳前,自旦至暮,涕泣力爭,太宗這才指著帳前的石頭對趙氏使節說:“我已許石郎,石頭爛,才可變。”


  其後,遼軍不僅攻克了被圍八十余日的張敬達部隊,並將趙德鈞的援軍悉數殲滅。太宗對石敬瑭說:“我若南進,河南之民一定驚駭。你自引兵南下,我派五千騎護送你入洛。我且留在太原,等洛陽平定,我才北歸。”臨行,遼太宗與石敬瑭宴別,再次執手約為父子,並告誡道:“子子孫孫,各毋相忘。”聽到石敬瑭整軍南來,李從珂舉族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遼太宗這才班師,他這次南攻,可謂是志滿意得。對他來說,扶立石敬瑭 並非與其有特別的情義,他一度準備利用存有二心的趙德鈞,就是例證。作為遼朝皇帝,只要誰能出好價錢與遼朝死心塌地結盟,他就立誰。而石敬瑭貢獻燕雲十六州,稱臣稱子,所允諾的兩方面條件都已難加碼,他才選了石敬瑭。

- -


  石敬瑭在位七年,真像龜兒子一樣侍奉遼朝,每年除歲幣外,贈送珍玩,不絕於道,甚至對契丹的太后、太子、諸王、大臣都各有進奉。遼朝小不如意,就嚴詞譴責,但他仍小心謹慎,唯恐失閃。因而遼太宗對他還頗滿意,讓他上表不必稱臣,只須自稱“兒皇帝”就可以了。


  後晉向遼割讓了雁門關以北的州縣,原在這一地區的吐谷渾也歸遼朝管轄,但因不堪契丹統治的苛虐,頗有族帳再度奔歸後晉。遼朝屢責後晉納降,晉高祖石敬瑭卑詞解釋,憂恐得病,會同五年(942年),一命嗚呼,其子石重貴即位,是為後晉少帝。


  因擁立有功的景延廣建議,後晉告哀表章向契丹稱孫而不稱臣。遼太宗見表大怒,他當初卻也讓石敬瑭只稱兒不稱臣,但這是恩准的,你繼位者不經許可豈能如此?於是遣使責問,景延廣回答說:“高祖是大遼所冊,今主乃我國自立。為鄰稱孫則尚可,奉表稱臣則不可。”


遼太宗聞報,便有教訓後晉的打算。而投靠契丹的趙延壽稱帝中原夢還未破滅,一再鼓動南擊後晉,遼太宗被說得心動。


  會同七年正月,遼太宗命趙延壽率前鋒五萬騎,自率大軍南下攻晉。現在,遼騎越過長城真是易如反掌,未幾,遼太宗就在元城(  今河北大名)建牙帳,對前來求和的晉使說,後晉必須割讓河北諸州。見後晉沒有回應,便進軍至澶淵( 今河南濮陽),雙方激戰,互有勝負。時已三月,黃河開凍,遼騎不便久留,只得回師南京( 今北京),所過方圓千里,民物焚掠殆盡。這次南下,已把六十年後澶淵之役的景況預演了一番。


  契丹連年攻晉,中原飽受兵燹肆虐,契丹也人畜損失嚴重,雙方都深受戰爭之苦。述律太后問太宗:“ 你為什麼要作漢人之主?” 答曰:“石晉負恩,不可容忍。”太后又說:“你即便得到漢地,也不能居住。萬一有蹉跌,後悔不及!”


她對臣下說:“漢兒怎麼能睡安穩覺啊!漢兒果能回心轉意,我們也不惜與他們議和!”後晉再派使者上表稱臣,卑辭謝罪,但遼太宗卻不肯善罷甘休,提出議和條件:一是景延廣親自赴遼謝罪,而是割讓鎮、定兩道歸遼。後晉認為契丹缺乏和意,也就沒了下文。

- -


  會同九年( 946年)深秋,遼太宗大舉南下,與前來應戰的後晉杜重威軍在滹沱河中渡( 今河北石家莊北)夾河對峙。遼太宗分兵將晉軍包圍起來,斷其糧道和歸路。眼看內外隔絕,糧盡勢窮。杜重威派人到契丹牙帳談投降條件。遼太宗再次以 “帝中國 ”為誘餌,十二月,杜重威率二十萬大軍束手投降。掃除了南進障礙,遼太宗便揮師直取後晉都城東京( 今河南開封)。


  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元日,遼太宗在東京封邱門外接受晉少帝舉族出降,降封晉少帝為負義侯,將其與家人押送至黃龍府(今黑龍江農安)羈管,後晉滅亡。隨即入城,在禦元殿受朝賀。他問群臣:“我想選一人作中原之君,如何?”群臣都表示:天無二日,願意擁戴他君臨中國。


於是,二月初一,他改服中原皇帝衣冠,用中原王朝禮儀接受蕃漢群臣的朝賀,改國號為 大遼,改年號為 大同,有久據中原之意。


- -


  太宗對群臣說:“自今不用甲兵,不買戰馬,輕賦省役,天下太平!” 然而,他的所作所為卻與太平大同的許願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他下令在京城和諸州檢括士民錢帛,名義上說是賞賜給契丹士兵的,實際上卻藏之內庫,準備運回契丹。


當有人建議給契丹騎兵發糧餉時,他依然縱容騎兵四處剽掠,實行契丹 “打草穀 ” 的舊法,東京、洛陽數百里間財畜被搶劫一空。中原人民不堪契丹的暴行,發誓要把契丹兵趕回去,不斷群起襲擊遼兵,並攻克了宋州( 今河南商丘)、亳州( 今安徽亳縣)、密州(今山東諸城)。


  遼太宗不得不承認:“我不知中原之人如此難制!” 於是,他改變初衷,把一些節度使打發回原先的駐地,自己打算回遼國去。


三月,遼太宗率領大軍,捆載著圖書、儀仗等後晉庫藏浩浩蕩蕩北歸,隨同北上的還有後晉官員、方技、百工、宮女、宦官數千人。這一場景也幾乎是一百八十年後靖康之變的預演。


  四月,在回師的路上,遼太宗勤儉所過城邑多為廢墟,感慨地說:“導致中原如此,都是趙延壽的罪過啊!” 這當然是推脫責任之言,但他也終於說出之所以不能在中原立足的原因:“我有三失,難怪天下要背叛我。一失是諸州括錢;二失是令契丹人打草穀;三失是沒有及早派各節度使回鎮守之地。”


行至沙胡林,遼太宗病死。為防止屍體腐化,他被開膛剖腹,放鹽數鬥,漢人稱之為 “ 帝羓”(即皇帝肉乾)。


  契丹大軍被趕回了遼境,但只要燕雲十六州仍在遼朝手裡,類似後晉滅亡的陰影,隨時在中原王朝的頭頂上盤旋。其後的歷史確實一再重演了相似的片斷。


source:


燕雲十六州始末 [細說宋朝]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10.htm


http://blogs.yahoo.co.jp/winning80827032/6712875.html


宋名臣奏議巻一百二十九- (宋) 趙汝愚 編 -邊防門- 遼夏一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f0038/129#1a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六


 厯代名臣奏議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


  提要

    臣/等謹案厯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巻明永
    樂十四年楊士竒黄淮等奉勅編自商周迄
    金元分六十四門名目既繁區分徃徃失當

    又如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嬰鮑叔慶
    鄭宫之竒師曠麥邱邑人諸言皆一時答問


[000-1b]
    之語悉目之為奏議則尚書颺言何一不可
    採入亦殊踳駁失倫然自漢以後收羅大備
    凡歴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實可
    與通鑑三通互相考證當時書成刋印僅數

    百本頒諸學宫而藏版禁中世頗稀有天崇
    間太倉張溥號稱淹洽而自言生長三十年
    未嘗一見其書最後乃得太原藏本為刪節
    重刻巻目均依其舊所不同者此本有慎刑


[000-2a]
    一門張本無之張本有漕運此本無之葢溥
    意為改移至唐宋以後之文盡遭割裂幾於
    續鳬㫁鶴失其本來矣此本為永樂時頒行
    原書猶稱完善固亦古今奏議之淵海也乾
    隆四十四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歷代名臣奏議-明-楊士奇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0#1a


- -


欽定四庫全書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明 楊士竒等 撰
  君徳

周武王踐阼三日召師尚父而問焉曰黄帝顓帝之道
存乎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齋矣齋三日王端冕師尚
父亦端冕奉書而入王東面而立師尚父西面道書之

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

[001-1b]

凶凡事不強則枉弗敬則不正枉者滅廢敬者萬世王
聞書之言惕若恐懼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對曰
有之哀公曰何為其不博也孔子對曰為其有二乗哀
公曰有二乗則何為不博也孔子對曰為行惡道也哀
公懼焉有間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之甚也孔子對

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
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

source :



歴代名臣奏議巻一 : 明 楊士竒等 撰
http://www.kanripo.org/text/KR2f0039/001#1a


Kanseki Repository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remodern Chinese texts

Kyoto, Japan https://www.kanripo.org


http://blog.kanripo.org/




試述明代一條鞭法推行之背景及成效

試述明代一條鞭法推行之背景及成效。


一條鞭法為明代嘉靖、萬曆年間, 化繁為簡, 以救稅制混亂紛擾的一種新徵稅方法。 明自中葉後, 土地集中, 欺隱和戶口失額的情況非常嚴重。就田畝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田畝共八百五十萬七千百二十三頃, 弘治十五年, 天下田畝共四百二十二萬八千五十八頃。


就戶口而言, 洪武二十六年, 天下戶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 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十二; 弘治四年, 戶有九百十一萬三千四百四十六, 口五千三百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五十八。


由此可見, 從明初至孝宗弘治年間, 田畝和戶口數額大量減少, 這主要是由於皇莊和權貴莊園的建立。 親王、外戚及官僚, 豪強以「 上請」、 「受獻」 和掠奪等手段, 侵佔國家土地, 建立龐大莊園, 「佔據膏腴, 跨連郡邑」。王公貴族的莊園固享有優免賦稅的特權, 而豪強地主則運用種種舞弊和欺隱的辦法逃稅, 於是土地高度集中, 中央政府稅收相應減少, 廣大的農民亦因喪失土地而流亡遷徙, 戶丁嚴重遺失。


 誠如嘉靖年間霍韜所言:「 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 天下額田已減強半, 而湖廣、河南、廣東失額尤多。非撥給於王府, 則欺隱於猾民。 廣東無藩府, 非欺隱即委棄於寇賊矣…..。 」


土地兼併, 戶口流亡, 優免過濫、官吏舞弊以及大戶欺瞞等種種弊端, 使得賦役難以徵收。嘉靖年間, 黃冊已達到了完全濫記和失真的地步, 造成全國賦役制度的混亂和徵派的嚴重不均。 賦役不均除了引致人民流徙, 轉死溝壑, 逃亡山林轉為盜賊外, 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  -


嘉靖、隆慶時, 不但一歲之供不足一歲之用, 而且出現超倍虧空的情形。明廷曾設法彌補這種虧空, 實行變賣寺田, 收贖軍罪, 箕歛財賄題增派等解決方法, 然效用不大。 隆慶元年, 戶部尚書馬森嘆喟: 「今日催徵急矣, 搜刮窮矣, 事例開矣, 四方之民力竭矣, 各處之庫藏空矣, 時勢至此即神運鬼諭亦難為課。」


為了進一步解決財政危機, 穩定政權, 當政者需要對那些破壞稅源的官僚和豪紳地主進行打擊, 而一條鞭法便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出現。 就賦役制度本身而言, 一條鞭亦不是突然的。它是在明朝各種賦役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 早於嘉靖九年至隆慶年間, 在廣東、浙江及江南等地區已推行一條鞭法, 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江西地區, 嘉靖九年, 桂萼提出了編派徭役的新方法, 一州縣、一府, 其至一省內通融科派徭役負擔。


次年, 御使傅漢臣奏議行之, 稱為一條編, 但卻沒得到批准。嘉靖十六年, 歐陽鐸巡按應天府, 實行征一法, 「總征銀米之凡而計畝均輸之 。」


 嘉靖三十八年, 御使潘季馴巡按廣東, 整理粵地均平里甲法, 將部份里甲力役變為出錢代役, 廣人便之。 從嘉靖四十年至隆慶三年, 御史龐尚鵬巡按浙江, 先後推行十段錦法和一條鞭法。 其後, 海瑞巡撫應天, 又推廣龐尚鵬於浙江推行的成法。隆慶四年, 劉光濟巡撫江西, 博訪周詢, 所推行的一條鞭法訂制詳密, 對以後各地推行此法頗有影響。


誠然, 由於當時土地沒有清丈, 役法紊亂, 加上豪強的阻撓, 故一條鞭法只能在局部地區實行, 大抵而言, 於嘉靖、隆慶時期, 多在南方省份推行一條鞭法, 而且時行時止, 各地發展很不平均。萬曆年間, 張居正當國, 採用一條鞭法作為通行全國的制度。自此, 一條鞭法遂成為明代主要的賦役制度。


- -


所謂一條鞭法: < 明史 食貨志> :「一條鞭法者, 總括一州之賦役, 量地計丁, 丁糧畢輸於官, 一歲之役, 官為僉募, 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貨, 量為增減, 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 加以增枆。 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 以及土貢方物, 悉併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 故謂之一條鞭法。」


簡言之, 就是中央政府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均徵銀兩, 計田折納, 總為一條, 可見一條鞭法實簡化賦役徵收的一種制度。


一條鞭法雖推行全國, 但是各地編役, 極複雜及不一致, 或將役折銀, 部份攤入賦內; 或全部攤入賦內。此反映出南北各經濟發展的不平均的狀態和大地主阻撓一條鞭法徹底實行的情形。 無論如何, 攤丁入畝的趨勢則是一致的。 其共同點為攤力役入田賦, 田賦力役都折納銀兩, 賦役的催收解運由以往里甲助理改為地方政府辦理。


萬曆末年,由於神宗的荒怠和內閣大學士的平庸, 稅制逐漸產生流弊。同時, 由於滿州的侵擾及流寇的興起, 遂使明廷在一條鞭法外, 加上很多加派, 如遼餉、練餉及剿餉等。


一條鞭法的施行, 緩和了明葉的社會危機, 對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一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戶丁的基礎上實行的。由於清查地丁的結果, 擴大了賦稅的負擔面, 因之負擔較為平均。 此外, 一條鞭法是一切總歸於目按畝徵收 , 這使政府的財政負擔大部份的從農民身上轉移到大地主身上。


再者, 一條鞭法化 繁就簡, 使徵收的項目和數字易於知曉, 對於限制胥吏和糧里長對人民的任意敲剝和舞弊, 能起一定程度的抑壓。


 凡此, 或多或少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 因而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條鞭法實行後:「吏無巧法, 民鮮危役, 闔境帖然, 如就社席。」


一條鞭法實行後, 役歸於地, 商人和手工業家, 以無田而免差。 換言之, 出現了 「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的情形, 免除了差役。此,外, 一條鞭法明文規定 稅以銀徵收, 從此銀的流通便有了法律的根據, 促進了貨幣流通的發展。 綜觀而言, 一條鞭法的施行, 對明中葉商業發達及促進經濟上新生力量的發展, 起著積極的作用。


http://chist.yy2.edu.hk/al_paper2_econming.htm


- -

明代賦稅與經濟發展

    明初賦役制度的依據


    1. 黃冊: 明初政府調查全國戶口情況,編成冊籍。由於以黃紙作封面,所以稱為「黃冊」。黃冊詳載各戶人口及田產,凡人口增減,田地更易,官府都記錄在案,

    並每七年重編一次。


    2. 魚鱗圖冊: 政府派人丈量全國土地,編成田畝圖冊。由於田地圖形,狀似魚鱗,  故稱「魚鱗圖冊」。冊內記有全國田地的位置、數量和田主姓名。如有田地買賣,均有註明,並且每十年重編一次。

-  -

    明初賦役制度的內容

A. 田賦


   徵收稅額: 明代的農田分為官田及民田,稅分兩等,官田每畝課稅五升三合,民田每畝課稅三升二合。


   徵收次數: 分夏秋兩季徵收。夏稅無過八月,秋糧無過明年二月。


   徵收形式: 以繳納實物為主,夏稅所納是麥,秋糧所納是米,稱為「本色」。 如將應繳納的食糧折算為銀鈔,稱為「折色」。


B. 力役


1. 服役年齡: 明初規定,民年十六歲為成丁,即須服役,年六十免役。

2. 力役種類: 分里甲、均徭、雜役三種。里甲以戶為單位,負責管治本里的事務;均徭以丁為單位,為官府工作;雜役是臨時徵役。

3. 以銀代役: 明代容許出錢代役。凡親身服役的叫「力差」,納銀雇人代替服役的叫「銀差」。

- -


    明中葉改行一條鞭法的原因:


    1. 兩冊失修: 明初的賦役制度,以黃冊、魚鱗圖冊為根本。中葉以後,兩冊因年久失修,官吏和富戶乘機作弊,原有的賦役制度逐漸敗壞,影響國庫收入。


    2. 賦役混亂: 明中葉後,因國用不足,政府經常額外加收賦稅,項目繁多,人民不勝負苛,相率逃亡。為解民困,必須改革明初的賦役制度。

-  -


    一條鞭法之內容:


    萬曆九年,通令全國將田賦、徭役、土貢合併徵收。

    先行核算各州縣之田畝,統計該地人口多寡,估量所須負擔徭役之輕重,然後分減該處人民承擔。

    每年徵收一次,除固定之漕糧地區外,一般以色銀轉算計納。

 --


    明代一條鞭法的優點 :


    手續簡便: 一條鞭法田賦、力役及雜稅合併,簡化了賦役名目和徵收手續,使官民兩便。

    貧民受惠: 一條鞭法按照田畝和人丁攤分賦稅,將部分力役併入田畝計算,可減輕無地或少地貧苦農民的負擔。

    剌激工商: 由於一條鞭法不徵丁稅,而力役又可納銀代替,故人民有較大的遷徙自由,可往城市另覓生計,剌激了城市工商業的發展。


- --


    明一條鞭法與唐租庸調制之比較


1.  租庸調制:   賦與役分別徵收

一條鞭法   賦與役併合為一


2.  租庸調制:   按項目課取粟帛

一條鞭法   大多數以色銀折算


3. 租庸調制:   以人丁為本,故須按照戶籍徵收

一條鞭法   以「量地計丁」為原則,然後平均分擔


4.  租庸調制:    每丁承擔之賦役有居定數量

一條鞭法   承擔數量視乎該地人口及徭役多寡而定


http://chist.yy2.edu.hk/cert_B_econming.htm



梁方仲,〈一條鞭法〉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805362-%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3%80%89%E6%91%98%E8%A6%81



梁方仲,〈明代一條鞭法的論戰〉摘要
http://okplaymayday.pixnet.net/blog/post/30734884-%E6%A2%81%E6%96%B9%E4%BB%B2%EF%BC%8C%E3%80%88%E6%98%8E%E4%BB%A3%E4%B8%80%E6%A2%9D%E9%9E%AD%E6%B3%95%E7%9A%84%E8%AB%96%E6%88%B0%E3%80%89%E6%91%98%E8%A6%81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陳亮 : 中興五論序

陳亮 : 中興五論序


     臣聞治國有大體謀敵有大畧立大體而後綱紀正定大畧而後機變行此不易之道也仰惟陛下以睿聖神武之資充碩大光明之學留神政事勵志恢複罔敢自暇自逸而大欲未遂大業未濟意者大體之未立而大畧之未定歟臣嘗為陛下有憂於此矣嘗欲輸肝膽效情愫上書於北闕之下又念世俗道薄獻言之人動必有覬心雖不然跡或近似相師成風誰能不疑既已疑矣


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懼而卒以自沮也今年春隨試禮部僥幸一中庶幾俯伏殿陛畢寫區區之忠以徹天聽有司以為不肖竟從黜落不得進望清光以遂昔願索手東歸杜門求志因以為功名之在人猶在已也懷愚負計而不以禆上之萬一是忿世也有君如此而忠言之不進是匿情也已無他心而防人之疑是自信不篤也故書其中興論一千八百餘言大體大畧於斯見矣並論開誠執要勵臣正體之道合五篇上干天聽惟陛下寛其萬死不以為草茅之言而留神財幸是天下社稷之福也於臣何有

- -



 陳亮 :    中興論


     臣竊惟海內塗炭四十餘載矣赤子嗸嗸無告不可以不拯國家慿陵之恥不可以不雪陵寢不可以不還輿地不可以不複此三尺童子之所共知曩獨畏其強耳韓信有言能反其道其強易弱況今敵主庸懦政令日弛舍邊地鞍馬之長而從事中州浮靡之習君臣之間日趨怠惰自古外裔之強未有四五十年而無變者稽之天時揆之人事當不逺矣


不於此時早為之圖縱有他變何以乘之萬一敵人懲創更立令主不然豪傑並起業歸他姓則南北之患方始又況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於北



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髪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複失之河北諸鎮終唐之世以奉敵為忠義狃於其習而時被其恩力與上國為敵而不自知其為過過此以往而不能恢複則中原之民烏知我之為誰縱有倍力功未必半以俚俗諭之父祖質產於人子孫不能繼贖更數十年時事一變皆自陳於官認為故產吾安得言質而複取之則今日之事可得而更緩乎


陛下以神武之資憂勤側席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固己不惑於群議矣然猶患人心之不同天時之未順賢者私憂而奸者竊笑是何也不思所以反其道故也


誠反其道則政化行政化行則人心同人心同則天時順天不逺人人不自反耳今宜清中書之務以立大計重六卿之權以總大綱任賢使能以清官曹尊老慈幼以厚風俗減進士以列選能之科革任子以崇薦舉之實多置台諫以肅朝綱精擇監司以清郡邑簡法重令以澄其源崇禮立制以齊其習立綱目以節浮費示先務以斥虛文嚴政條以核名實懲吏奸以明賞罰時簡外郡之卒以充禁旅之數調度總司之贏以佐軍旅之儲擇守令以滋戶口戶口繁則財自阜揀將佐以立軍政軍政明而兵自強置大帥以總邊陲委之專而邊陲之利自興


任文武以分邊郡付之久而邊郡之守自固右武事以振國家之勢來敢言以作天下之氣精間諜以得敵人之情據形勢以動中原之心不出數月紀綱自定比及兩稔內外自實人心自同天時自順有所不往一往而民自歸何者耳同聽而心同服有所不動一動而敵自鬬何者形同趨而勢同利中興之功可蹻足而須也


夫攻守之道必有竒變形之而敵必從衝之而敵莫救禁之而敵不敢動乖之而敵不知所如往故我常專而敵常分敵有窮而我常無窮也夫竒變之道雖本乎人謀而常因乎地形一縱一橫或長或短緩急之相形盈虛之相傾此人謀之所措而竒變之所寓也


今東西彌亙綿數千里如長蛇之橫道地形適等無所參錯攻守之道無他可變今朝廷鑒守江之弊大城兩淮慮非不深也能保吾城之卒守乎


故不若為術以乖其所之至論進取之道必先東舉齊西舉秦則大江之南長淮以北固吾腹中物齊秦誠天下之兩臂也誇敵人以為天設之險而固守之乎故必有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竊嘗觀天下之大勢矣襄漢者敵人之所緩今日之所當有事也


控引京洛側睨淮蔡包括荊楚襟帶吳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今誠命一重臣德望素著謀謨明審者鎮撫荊襄輯和軍民開布大信不爭小利謹擇守宰省刑薄斂進城要險大建屯田荊楚竒才劍客自昔稱雄徐行召募以實軍籍民俗剽悍聽於農隙時講武藝襄陽既為重鎮而均隨信陽及先一切用藝祖委任邊將之法給以州兵而更使自募與以州賦而縱其自用使之養士足以得死力用間足以得敵情兵雖少而眾建其助官雖輕而重假其權列城相援比鄰相和養銳以伺觸機而發


一旦敵人玩故習常來犯江淮則荊襄之師率諸軍進討襲有唐鄧諸州見兵於潁蔡之間示必截其後因命諸州轉城進築如三受降城法依吳軍故城為蔡州使唐鄧相距各二百里並桐栢山以為固揚兵搗壘増陂深塹招集土豪千家一堡興雜耕之利為乆駐之基敵來則嬰城固守出竒制變敵去則列城相應首尾如一精間諜明斥堠諸軍進屯光黃安隨襄郢之間前為諸州之援後依屯田之利朝廷徙都建業築行宮於武昌大駕時一巡幸敵知吾意在京洛則京洛陳許汝鄭之備當日増而東西之勢分矣東西之勢分則齊秦之間可乘矣四川之師親率大軍以持鳯翔之敵別命驍將出祁山以截隴右偏將繇子午以窺長安金房開逹之師入武闗以鎮三輔則秦地可謀矣


命山東之歸正者往說豪傑陰為內應舟師繇海道以搗其脊彼方支吾奔走而大軍兩道並進以揕其胸則齊地可謀矣吾雖示形於唐鄧上蔡而不再謀進坐為東西形援勢如猨臂彼將愈疑吾之有意京洛特-加龍省持重以示不進則京洛之備愈專而吾必得志於齊秦矣撫定齊秦則京洛將安往哉此所謂批亢搗虛形格勢禁之道也就使吾未為東西之舉彼必不敢離京洛而輕犯江淮亦可謂乖其所之也又使其合力以壓唐蔡則淮西之師起而禁其東金房開逹之師起而禁其西變化形敵多方牽制而權始在我矣


然荊襄之師必得純意於國家而無貪功生事之心者而後付之平居無事則欲開布誠信以攻敵心


一旦進取則欲見便擇利而止以禁敵勢東西之師有功則欲制馭諸將持重不進以分敵形此非陸抗羊祜之徒孰能為之夫伐國大事也昔人以為譬拔小兒之齒必以漸搖撼之一拔得齒必且損兒


今欲竭東南之力成大舉之勢臣恐進取未必得志得地未必能守邂逅不如意則吾之根本撼矣


此豈謀國萬全之道臣故曰攻守之間必有竒變臣諛人也何足以明天下之大計姑疏愚慮之崖略曰中興論唯陛下財幸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趙雨樂 :南宋開國以來的軍事形勢

趙雨樂 :南宋開國以來的軍事形勢


南宋自偏安以來,士人文化高度聚集於江左,使此時期的理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政治上主和與主戰的論爭,也隨時牽引著理學傾於內在修為 或對向外關社的路向,最終構成朱熹 與陳亮、葉適 兩個截然不同的 思想陣營。

因此,在談及事功派由理學而軍事的進展過程以前,有必要探究 南宋開國至孝宗時期的 軍政策略。


宋欽宗 靖康二年(1127),金軍直趨汴京,徽、欽蒙塵,康王趙構獲宗澤、李綱以及河北殘餘兵馬擁護,即位南京應天府,是為高宗,開啟建炎時期。


惟初立的南宋政權十分脆弱,金軍相繼滅遼與北宋以後,加緊討長江以北的經略,宋軍且戰且退,沿途有勤王義士加入支援。嚴格而言,自康王帥八萬濟州兵,自固於東平,已沒有配合宗澤的兵馬作縱深的反擊行動;及踐帝位,已鮮言北伐 或還迎二帝,其注意力集中於如何保有新得的政權。


例如他重新整頓軍事,以王淵、韓世忠統河北兵,劉光世統陝西兵,張俊、苗傅統大元帥府兵,號為 五軍統領,實質已權移中央,由御營司使、副黃潛善和汪伯彥管轄。


礙於公議,高宗仍從宰相李綱的 強硬路線,一方面招撫太行山東、西面的八字軍 和 紅巾軍,同時薦宗澤留守東京,整頓汴京,以便編收潰散兵民。李綱被罷相,黃、汪得以輔政,又議定移蹕事宜,在在顯示高宗立意偏安,對激進政治人物有所保留。


金兵猛攻河南、山東、陝西諸要地,攻克北京大名府,高宗移蹕的理據愈強,最後宋廷由揚州遷杭州,賴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力守黃天蕩,金兵始自建康渡江當北返,局勢轉危為安。


除江南略為穩守外,宋軍較有利的形勢集結在西路。 建炎三年(1129),高宗任命張浚 為川陝宣撫處置使,總領川、陝、京西、湖南北路,節制永興軍、環慶、熙河、秦鳳、涇原等關陝五路軍馬,任吳玠、吳璘兄弟為都統,一度積極抗金。


紹興二年(1132),岳飛、韓世忠分路南征,前去平定湖廣和福建,至紹興五年(1135),岳飛平定楊么,收編其眾五、六萬人,成為長江中

游最龐大的軍團,初步確立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分防長江的格局。2


惟紹興元年(1131)富平之役,張浚 籌戰未嚴,所集陝西五路近四十萬兵、七萬馬匹,竟為金軍擊潰,兵員耗損嚴重,宋頓失陝西形勢,遂局限於倚江據守。3紹興八年(1138),高宗下詔定都臨安,確立了背海立國的半壁山河。


南宋開國即處於逆勢,但若據地有方,除可確保海上的退守生路外,進則可沿長江逆流而上,藉襄陽與淮河形成犄角,從而牽制北敵;又和陝西、四川互相呼應,作為掩護湖北、江西、湖南,甚至廣東、廣西的前哨區,仍不失其特殊的戰略格局。4


隨著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簽訂,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大將兵權逐步收回,朝廷求和 以換取治國安寧 已成為不言而喻的國策部分。

然而,南宋主戰言論並不就此沈寂下來,每當金兵南下,朝廷政局相對受壓,軍事部署的呼聲也與日俱增。例如 張浚失意於陝西用兵,又因協調部將工作不足,造成准西大將 劉光世部將率四萬兵降於偽齊,為秦檜言論攻擊,一度黯然下台。


- - -

但事隔二十年,孝宗 卻重新起用他應付金主完顏亮的入侵,當知主戰派因孝宗親政再度勃興。誠如史家所言,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禪位於孝宗,對外既怯於金軍壓境,對內又無力創造清明政事。


因此,效法父親徽宗為太上皇,選擇一個感恩而易於控制的繼承人,未嘗不是保障個人富貴安危的深遠之計。5高宗在位懸而未決的宋金問題,是孝宗日後能否穩坐皇位的隱憂,令主戰與主和路線的爭議復熾。


以完顏亮之戰事為例,高宗本欲另謀和議,卻因朝野議論洶洶,唯有勉強應戰,賴李寶「膠西之役」和虞允文「采石磯之戰」穩住局面。


各種跡象亦顯示,孝宗在太上皇高宗的政治陰影下不乏作為,他在政治上廣開言路、提倡守法、懲辦貪官、選用良吏、裁減冗官;在經濟方面又注重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厲行節儉。


金主破約興兵,毅然用張浚策動反擊,最能反映孝宗圖強雪恥的心志,終因宋兵潰於符離,被迫與金朝達成「 隆興和議」。


孝宗政治出現的小陽春,為主戰派及部分理學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認為這種興國之心乃充分彰顯天理,持之以恆,必能成就功業。


主戰最力的張浚,其子栻嘗對孝宗曰:「陛下上念宗社之讎恥,下閔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也。願益加損察,而稽古親賢以自輔,毋使其少息,則今日之功,可以立成。」6


在廣納賢士的改革風氣下,南宋政治與理學思想表裏結合,當中以陳、葉的議論至能契合主戰意向,促成事功派建構別樹一幟的軍政理論。


source :


陳亮 : 龍川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162952


葉適 : 水心先生文集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84757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 ─ 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
http://ir.lib.ntnu.edu.tw/retrieve/74406/ntnulib_ja_B0301_047_105.pdf



- - -

龍川集序


    同甫文字行於丗者酌古論陳子課藁上皇帝三書最著者也子沆聚他作為若干卷以授余𥘉天子得同甫所上書驚異累日以為絶出使執政召問當從何處下手將由布衣徑唯諾殿上以定大事何其盛也然而詆訕交起竟用空言羅織成罪再入大理獄㡬死又何酷也


使同甫晚不登進士第則丗終以為狼疾人矣嗚呼悲夫同甫其果有罪於丗乎天乎余知其無罪也同甫其果無罪於丗乎丗之好惡未有不以情者彼於同甫何獨異哉雖然同甫為德不為怨自厚而薄責人則疑若以為有罪焉可矣


同甫既修皇帝王覇之學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發其祕藏見聖賢之精㣲常流行於事物儒者失其指故不足以開物成務其說皆今人所未講朱公元晦意有不與而不能奪也


呂公伯恭退居金華同甫間往視之極論至夜分呂公歎曰未可以丗為不能用虎帥以聽誰敢犯子同甫亦頗慰意焉余最鄙且鈍同甫㣲言十不能觧一二猶以為可敎者病眊十年耗忘盡矣今其遺文大抵班班具焉覽者詳之而巳紀年備遺序


    孔子沒統紀之學廢漢以來經史文詞裂而為三它小道雜出不可勝數殫聦明於㣲淺自謂巧智不足以成德而人材壊矣王通二司馬緝遺緒綜丗變使君臣德合以起治道其麤細廣略不同而問學統紀之辨不可雜也平陽朱黼因通鑒稽古録章別論著始堯舜迄五代三千餘篇述呂武王莽曹丕朱溫皆削其紀年以從正統曰吾為書之志也


書法無大於此矣報讎明恥貴夏賤夷其次也凡民人家國之用制度等烕之異皆為說以處之衆言之淆亂則折而一之訛謬之相承則釐而正之南北華戎之離合争奪之碎人所猒簡亦備論之該括旣多而條目衆矣


所以存丗次觀興壞夲經訓原事實芟理蕪蔓●發精●扶樹正義蒐舉墜逸不以華為辨不以意為覺無偏駮之說無新特之論反而約之知其能費而隠也時而措之知其能曲而當也嗚呼此豈非學者之所當盡其心歟何後丗用力者之難而成功者之寡也


自董仲舒推明孔氏猶不能無譏况馬鄭王肅之倫哉故余於此書切有歎焉所謂復而不厭不知老之●至者幾是歟黼字文昭𥘉陳公君舉未壯講學文昭年差次最先進及後來取名官弁冕接踵而文昭蓬累耕南蕩上山水疊重聲迹落落人不知其能傳陳公之業也



一旦此書出義理所㑹寳藏充斥遂為成學而陳公卒乆矣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文昭豈徒以愽習自是而巳哉後有欲知陳公者於此書求之可也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香港歷史檔案館數以萬計藏品之中,「羅旭龢爵士檔案」堪稱研究香港史的上佳材料。羅旭龢乃上世紀港英年代和日佔時期的傳奇人物,在政壇上,他經歷了由天堂跌落地獄的不歸路;在個人名聲上,他從港英政府最信賴的盟友,變成英國政府眼中的「殖民地叛徒」。

因為他在香港淪陷期間充當了首席華人代表,積極和日本軍政府合作,成為頭號附敵者,英國政府於香港重光後把他打入地獄,一度要以「賣國」罪名起訴他,羅最終可能被問吊;羅旭龢在危急關頭亮出「免死金牌」,證明他是獲港英高層授意跟日本人合作,英國政府最後決定不起訴他,但要他絕迹官場,永不錄用。


本文是筆者根據英國政府開立的羅旭龢爵士檔案,重構英政府如何清算羅旭龢,而羅旭龢如何替自己辯護的經過。


羅旭龢(Sir Robert Hormus Kotewall, 1880-1949)雖然是歐亞混血兒,但以華人自居,在官府任職時因表現出色而獲英國殖民地部賞識,官至布政司署首席文案。羅旭龢離開官場後擔任多間公司董事,他因居中斡旋協助港英政府解決1925年省港大罷工,成為港英政府寵兒,以後很多涉及華人的重大事務,他都參與決策,很快便躍居首席華人代表。日軍侵港前,他曾一度與國民政府駐港代表商討聯手保衛香港的可能性。


香港淪陷後,以羅旭龢為首的百多位華人領袖很快便被日軍控制起來,指使他們組成華民代表會協助日本軍政府「以華制華」,自此,羅旭龢便經常以首席代表身分出席官方場合帶領會眾高呼「天皇萬歲」,且帶頭聯署通電催促重慶蔣介石政府盡快和日本議和,實際是叫蔣介石投降。羅旭龢在日佔期間的所作所為,當時的報章都有詳細記載,風頭一時無兩,然而,這亦埋伏了戰後英人對他的殺機。戰後英國重新接管香港,不少曾經「落水」的華人領袖紛紛返回港英政府身邊,當時正值用人之際,政府也就寬待他們,沒有作出大範圍的秋後算帳。不過,英國政府指身為首席華人的羅旭龢身懷「通敵賣國」重大嫌疑而要接受調查。

- -


遠東區殖民地叛徒?


英國殖民地部於香港重光之始便特別為羅旭龢開設了一個專檔(CO968/120/1),名為Colonial Renegades in the Far East Individual Cases : Hong Kong Sir Robert Kotewall(遠東區殖民地叛徒。個案:香港,羅旭龢爵士),這個機密檔案長達163頁,內容包括殖民地部與港英政府交換對戰後處置羅旭龢的進展、羅旭龢提交的自辯書等等。這個檔案給人的印象是,戰後殖民地部亟欲以「賣國」罪名將羅旭龢繩之於法,數次催促港英政府答覆如何處置羅旭龢。


其中,殖民地部於1945年11月21日向港英政府拍發電報:「殖民地部希望知道是否已對羅旭龢爵士採取了任何行動,及有何建議……」而在此之前的10月4 日,英國「欽差大臣」麥道高向殖民地部助理次官Gerald Gent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羅旭龢在淪陷期間的所作所為,確已激怒了很多人,建議殖民地部根據英國法律處理。


不過,在更早之前的9月15日,麥道高已去信Gerald Gent,表示暫時沒有證據可以對付羅旭龢,只能讓他慢慢消失,而麥已告知羅必須解除所有公職等候進一步調查。


麥道高(D.M. MacDougall)在戰後出任華民政務司,並曾署任輔政司,他在處理羅旭龢事件上扮演舉足輕重角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英國夏愨少將搶先回港接管政權,而早在1944年英國殖民地部已成立「香港計劃小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為收復香港後重建民政鋪路,麥道高被委任為小組主任負責安排和統籌光復香港後的補給和政務事宜。1945年10月,麥道高向Gerald Gent 提交了一份「香港整體狀况報告」(General Report on Hong Kong),就香港各方面情况作出報告和評估。


麥道高在報告中特別撰述「內奸與附敵者」(Quislings and Collaborators)一章,他在附件中開宗明義說:「表面證據顯示,幾乎所有社會領袖都和日本人有這樣那樣的同謀合作,只有一個人雙手是完完全全乾淨的,他就是周峻年,因為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逃離香港前往澳門。」麥道高在報告書中特別點名羅旭龢指他在淪陷時期的行為事後招來很多非議和指控。

- -

律政司與「叛徒」會面?


殖民地部把羅旭龢列為第一號打擊對象,因為他是整個淪陷期間和日本人最積極合作的一位。羅旭龢自知大禍臨頭,早於重光後一個月的9月12日向港英政府呈交了長達66頁的自白書,細述早於1920年代已協助政府化解省港大罷工困局,證明自己忠於英國、有功於英國,最重要的是他在自白書公開了他為何被迫和日本人合作的秘密,原來他和周壽臣、羅文錦、羅文惠等華人領袖在香港淪陷後很快便被日軍軟禁起來,


羅旭龢憶述,1942年 1月 1日,他們在華人行李忠甫的辦公室討論日方提出的合作建議時,有人走進來說 North先生(那魯麟,淪陷前港英華民政務司)想見羅旭龢,羅旭龢走出房間,見到North、Alabaster(魏伯達,港英律政司)、Fraser(傅瑞,港英防務主任)在一起,之後,大家進入一個擠滿人的房間。羅旭龢憶述,North低聲向他和周壽臣說:「為着香港市民的利益,我們必須照着日本當局的要求去做。」North並表示日方會邀請羅旭龢等人合作,這對社會有好處。


羅旭龢向 North 出示一份草擬稿,這份草稿的內容是根據日本人較早前提出的建議所寫成的。內容大致是:「過去5年我們親眼目睹同胞經歷戰爭的慘况,我們很痛心,我們渴求和平到來,因此,任何能促進日本與中國的和平友好的事,我們都誠意盡力協助。同時,我們願意盡力協助香港日本政府去維持治安,保護市民的生命和財產。」


在Alabaster 和Fraser面前,羅旭龢向North讀出這份草稿,North 同意內容「無害」,大家應該簽名作實。Fraser 插嘴道:「為了香港社會的利益,他們(日本人)叫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間中還可以跟日本人玩一玩詭計。」並揚言:「不用怕,我們幾個月就會回來。」

- -

「叛徒」與日本合作


羅旭龢等人的合作方案很快便被日本軍政府接納,沒有任何修改。1月2日,合作方案在羅旭龢等7位華人領袖下簽署生效,簽署儀式後,日本人表示從今以後大家合作做事,大家是朋友了。翌日羅旭龢與周壽臣再次談起和那魯麟等三位港英高官會面經過,羅、周都相信這三位最高級官員是代表英國政府說話的。

之後,這批社會領袖便按着這些指示去跟日本人合作了。但英國人並未能像想像般「幾個月就會回來」,羅旭龢坦言沒想到這樣一合作竟然持續了近4年。羅旭龢在自白書裏用了不少篇幅訴說他「寄人籬下」、不時受到日本人奚落的苦况,但仍竭力為華人請命。


他用了這段話作為自白書的結語:"And now, I have told my story - not in defence of my actions, but in hope that truth and justice may prevail."(現在,我講完我的故事,我不是要為自己過去所做的辯護,而是希望事實與公正得到彰顯)。

- -


死後再成為新聞人物


有份授意羅旭龢跟日本人合作的那魯麟於戰後離開集中營,復任華民政務司,他於1945年 10月離任,在返英前夕分別會見了中西傳媒,發表聲明正式替羅旭龢及周壽臣平反,《華僑日報》當時是這樣報道那魯麟的聲明:


「余(那魯麟)當時(遭日本人扣押時)曾希望日當局許以自由,俾可稍竭綿薄,負責折衝,冀為華人稍減其痛苦。無如事與願違,最後亦須被押於集中營。不得已於未押之先,與前防務主任傅瑞先生,前律政司魏伯達爵士,一同往晤羅旭龢和周壽臣兩爵士及其當日諸同事,代余肩其責任,羅周諸君子,因此而忍辱出任艱鉅,受盡日人無數壓迫與凌辱……不知者非徒不表同情,

反因是而發生誤會,諸多譭謗,加以不堪入耳之言,令余對於羅周兩爵士,暨其當日諸同事中心抱歉之深,實非褚墨所能形容,誠以此中誤會,是不應有也,今此中真相已水落石出,此種誤會當能煥然冰釋,茲當臨別贈言,謹籲請全港民眾努力合作,以克復當前困難,共謀本港之復興,『與中英之親善,進而保持世界之和平』。是則余深切之期望。」


那魯麟一錘定音,英國政府認為不應對羅旭龢再窮追猛打,決定不起訴他,條件是要他從此絕迹江湖,羅旭龢案就此了結。根據檔案披露,英國政府其實早已知道羅旭龢等人是獲港英高官授意和日本人合作,為何於重光不久仍要追殺羅旭龢?筆者認為這是英國政府「棄車保帥」策略,旨在迫使這位頭號附敵分子下馬,好讓其他附敵代表過關,對從日佔時期走過來的平民百姓也好交代。


1945年10月開始,日佔時期排名第二位的華人代表周壽臣便取代羅旭龢成為首席華人,羅旭龢從此退隱山林,直至1949年 5月23日 心臟病發死亡,才再度成為新聞人物,5月25日出殯當天,致祭的中外名流官紳及親友達二千餘人,港督葛量洪特派代表送殯,對羅旭龢作最後敬意,也算是對其生前為殖民地服務的肯定。


1945年英國政府為了清算羅旭龢,特別為他開立「殖民地叛徒」檔案,此照片為該檔案封面。



■後記:香港歷史檔案館所存的羅旭龢檔案 乃英國檔案局原件副本,英方一直列為機密文件,至1996年始解密。筆者獲嶺南大學劉智鵬博士的提示,得睹檔案的全文,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資深傳媒人。1977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先後任職電台及報館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退休後研究歷史,並攻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課程,2015年獲頒授碩士學位。


(明報二O一五年九月十八日)


source :


鄭明仁:香港淪陷時期史料解密 --羅旭龢「奉旨」通敵
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