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唐文治 : 尚書大義 ( 廣文書局 )

唐文治 : 尚書大義  ( 廣文書局 )

內篇包括論文凡 20 篇:

* 論三微五著 心法要典
* 論聖人革命 順天應人
* 論盤庚 能融新舊之界 不尚專制
* 論亡國者之殷鑑
* 論禹用九數畫州 立極以治民

* 論五行篇 天人相與之理
* 論五事篇 天人相與之理
* 論八政之原理 農工商兵宜相通而不相害
* 論周公戒成王不敢荒淫 以造周代八百年之基業
* 論聖人禪繼之公心 與不滅人國之大義

* 論明德新民 之要旨
* 論政治學 必本於性命學
* 論尚書學 通於孝經學
* 論聖人 自強不息之學
* 論周公 付託召公政事之重

* 論君狂民頑 所以亡國
* 論政治學本於九德 用人貴能灼見其心
* 論聖人精意 在破迷信 除肉刑 去贖刑
* 論軍紀之當整 軍法之當嚴
* 論周秦二代 國祚盛衰強弱與存亡 所以久暫之理

--

外篇則包括論文凡 12 篇 :

尚書釋名、
尚書今古文真偽及篇次目錄考、
今古文不僅篆隸之異宜會通解紛說、
偽泰誓考、
歐陽大小夏侯傳今文學考、

杜林 賈逵 馬融 鄭康成 傳古文學考、
尚書今古文傳授統系簡明表、
書序辨、
張霸偽尚書辨、
梅賾偽尚書辨 ( 上 ) / ( 下 ) ,
豐熙偽尚書辨。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唐文治 , 十三經讀本

唐文治 , 十三經讀本

民國十三年 施肇曾醒園刊刻唐文治輯撰《 十三經讀本 》,所依據版本如下:

    周易,朱子本義,寶應劉氏仿宋本。

    尚書,清孫星衍撰《 古文尚書馬鄭注 》,附清任啓運著《 尚書約注 》。

    詩經,毛傳鄭箋,武英殿翻宋相臺本。

    三禮,鄭注本。周禮據金陵局刊鄭注本,儀禮據金陵局刊張氏儀禮鄭注句讀本,禮記據崇文局重刊宋撫州本。

    春秋三傳:左傳,乾隆欽定本;公羊傳據金陵局刻漢何休注本; 縠梁傳,晉范甯注,據古逸叢書影宋紹熙本。

    論孟,朱子四書章句,王紫翔據淮南局仿宋刻本以常熟瞿氏所藏湻祐大字本校定。

    孝經,明黃道周《 孝經集傳 》。

    爾雅,乾隆四年 武英殿本。

另外,其中還包括《 十三經提綱 》,《 評點劄記 》等一些輔助材料及著述。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論近人說易 張惠言為顓門 焦循為通學 學者當先觀二家之書

論近人說易 張惠言為顓門 焦循為通學 學者當先觀二家之書

 from :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易經

論近人說易 張惠言為顓門 焦循為通學 學者當先觀二家之書

近儒說易,惟焦循張惠言最善,其成書稍後,四庫未收,故提要亦未及稱許,實皆學易者所宜急治。

焦氏說易,獨辟畦町,以虞氏之旁通,兼荀氏之升降,意在采漢儒之長而去其短。易通釋六通四辟皆有據,依易圖略複演之為圖,而於孟氏之卦氣,京氏之納甲,鄭氏之爻辰,皆駮正之,以示後學。

易章句簡明切當,亦與虞氏為近。學者先玩章句,再考之通釋圖略,則於易有從入之徑,無望洋之歎矣。

張氏著周易虞氏義,複有虞氏消息 虞氏易禮易事言易候,篤守家法,用功至深,漢學顓門,存此一線。

治顓門者,當治張氏之書,以窺漢易之旨。若欲先明義理,當觀王注而折衷於程傳,亦不失為易之正傳。

wikisource : 皮錫瑞 : 經學通論 -- 易經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B6%93%E5%AD%B8%E9%80%9A%E8%AB%96/%E6%98%93%E7%B6%93

see also :

張惠言 : 易緯略義
http://archive.org/details/02072589.cn

焦循 : 易章句 ( 一 )
http://archive.org/details/02072361.cn

焦循 : 易通釋 ( 一 )
http://archive.org/details/02072366.cn

焦循 : 易圖略 ( 一 )
http://archive.org/details/02072386.cn



陶傑 : 中國文學之悲

陶傑 : 中國文學之悲

陶傑 : 莫言欣賞

陶傑 : 撒旦經

陶傑 : 「 國民教育 」讀莫言

陶傑 : 瑞典人壞心眼

陶傑 : 中國文豪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劉桂標「 康德哲學 」論文系列

劉桂標「 康德哲學 」論文系列

王陽明 心即理說 與康德意志自律原則的比較( 原載於《人文月刊 》2000年 5月第77期 )

康德與 王陽明人性論的比較( 原載於《人文月刊》2000年4月 第76期 )

康德 意志自律原則 與王陽明心即理說的 基本觀念的比較( 原載於《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0年 3月號 )

論王陽明心即理說的倫理學涵義( 原載於《 世界弘明哲學季刊》1999年 9月號 )

論康德的根本惡說( 原載於《哲思》1998年 3月創刊號)

康德論意志( 原載於《人文月刊》1997年 5-11月第41-47期 )

論康德之定然律令底 三程式及其例證( 原載於《 人文月刊 》1994年 7-11月第7-11期 )

批判哲學中的第三層立法--論美學判斷的 超越推證( 原載於《 人文月刊 》1994年 1-2月第1-2期 )

http://s-h-c.org/forum/showthread.php?t=1144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遙遠的歲月 - 陶傑

遙遠的歲月 - 陶傑

一九四五年,美國用原子彈轟擊日本。日皇還來不及投降,中國人的蘇聯史太林爺爺,機不可失,即刻派紅軍侵略中國東北。

日皇很快投降了,按國際道理,史太林應該停手,但蘇聯紅軍繼續推進,劫走滿洲國的工業設備,價值二十億美元,金條三十億美元,另在東北發行「 紅軍票 」,共一百億美元,把中國平民骨髓吸乾。

東北城市的電車,一面叮叮的跑着,紅軍上車,看中哪個女乘客,當眾在車上姦淫,中國男人在眼邊瞪眼看,沒有一個挺身而出保護「 女同胞 」。後來,長春和瀋陽的婦女為了自救,自己剪髮束胸,改穿男裝,才敢走上街。

史太林的紅軍俘虜了二十多萬日軍戰俘,按國際公約,日本投降了,蘇聯應該跟日本談判 把戰俘運送回日本,但史太林把二十多萬人趕去西伯利亞做苦工,那一年冬天,戰俘就死了大半。

日本的關東軍,另有十萬人,不向蘇聯投降,遁入長白山。那一年冬天,長白山零下四十度,這十萬人凍死了許多,剩下的,由少數軍官組織下令集體自殺。

滿洲國日本僑民一百三十萬,因為自從溥儀又當回皇帝,日本即向東北開始移民。東北平民到處報復:學校的日本教師,遭到中國學生毆打,日本的兒童,被中國的孩子推進河裏淹死。日本的僑民太多,集中起來,衣服被扒光,婦女強姦,許多日本僑民即刻自殺。

因為日皇投降詔呼籲日本人,投降之後:「 不能忍者,忍之;不能受者,受之 」,日本僑民和戰俘都服從天皇,絕不反抗,中國平民報復,默默受辱,受不了的自殺尋死。

日本即使投降,無辜的僑民,承受了巨大的孽報。一九四六年初,瀋陽街頭,全是日本人把鋼琴、花瓶、字畫、傢俬,拿出來賤賣的地攤,

每個小檔,跪坐着一個日本女子,低頭求售,捍衛男人的尊嚴,賤賣家當的事,由日本女人來做,偶有本地流氓走過,伸手托起她們的臉,見略有姿色,淫言猥語,在冬日的陽光下,她們也只閉目不語,默默忍受着凌辱。

這一切,中國現代歷史教科書是沒有教的。什麼叫無政府狀態?中國東北那七個月,就是真正的無政府狀態,而不是特府官員亂吹的反國教絕食抗議。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錢明 : 陽明全書成書經過考 #209

錢明 : 陽明全書成書經過考 #209

 現存《 陽明全書 》( 又稱《 王文成公全書 》) 是由四部分內容組成的,即《 語錄 》、《 文錄 》、《 續編 》和《 附錄 》,而每個部分又都有各自的成書經過和版本源流。

一、《語 錄》

《語錄》又稱《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據《陽明年譜》記載,正德七年 ( 公元一五一二年 ) 十二月,陽明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時門人徐愛亦升南京工部員外郎,與陽明同舟歸省。途中陽明給徐愛講授《大學》宗旨,徐將所聞輯為《傳習錄》一卷。

正德十三年 ( 公元一五一八年 ) 八月,薛侃得徐愛所遺《 傳習錄 》一卷(存十四條)及序二篇(今存一篇),與陸澄各錄一卷   (其中薛錄三十五條,陸錄八十條 ),刻於江西贛州(簡稱薛本),並用徐愛所用「傳習錄」命名之。

「 傳習 」一詞出自《 論語學而 》篇:「 傳不習乎? 」朱熹《 論語集注 》曰:「 傳謂受之於師,習謂熟之於己。」徐愛使用此詞,當采朱子之意。但據陳榮捷先生言,徐愛所錄,決不止十四條。可有兩證。

一則徐愛短跋所舉陽明《 大學 》諸說如道問學與尊德性一題,不在該錄之內。二則《續刻傳習錄》徐愛序後有云:「 此徐子曰仁之自序其錄者。不幸曰仁亡矣,錄亦散失。今之錄,雖全非其筆,然其全不可得云。

」可知徐愛所錄,已經散失若干 (《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頁八 )。由薛侃所刻的《 傳習錄 》三卷即今《陽明全書傳習錄》之上卷。

嘉靖三年 ( 公元一五二四年 ) 十月,南大吉得陽明門人所錄陽明論學書之已刻本(一),遂將薛侃所刻《傳習錄》三卷作為上冊,己所得陽明論學書之另刻本續為下冊,命其弟逢吉「 校續而重刻之 」,成《續刻傳習錄》二冊(二)。

《陽明全書》卷二十一《答王門庵中丞》謂:「 謹以新刻小書二冊奉求教正 」,即指此也 ( 參見《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頁九 )。

然據錢德洪《 傳習錄 》中卷序及錢所編《 陽明年譜 》嘉靖三年載,南大吉實取陽明論學書八篇(現中卷實錄九篇,即《答徐成之》二篇、《 答人論學書 》(三)、《啟周道通書》、《答陸原靜書》二篇、《答歐陽崇一》、《答羅整庵少宰書》、《答聶文蔚》第一書。故錢序恐有誤 ),「復增五卷續刻於越(今浙江紹興)」。

後該「 五卷 」本又經錢德洪「增錄」(  即補入《答聶文蔚》第二書 )、「 去取 」(  即把《答徐成之》二書移置《外集》),並將《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 》附錄于後,又易論學書為問答語,輯成今全書本《 傳習錄 》之中卷  ( 參見錢德洪《傳習錄》中卷序 )。

錢《 續刻傳習錄序 》所謂:「 洪在吳時 ( 嘉靖十四年 ),為先師裒刻《 文錄 》。《 傳習錄 》所載下卷(即下冊),皆先師書也。既以次入《 文錄 》書類矣。乃摘錄中問答語,仍書南大吉所錄,以補下卷 」。

即指此事。

另日本陽明學大師 佐藤一齋亦曾藏有南本《 傳習錄 》二冊,系嘉靖二十三年 ( 公元一五四四年 )  德安府 ( 今湖北安陸 ) 重刊本。但此本上冊分為四卷,除薛本三卷外,又增補《答歐陽崇一》一篇、《答聶文蔚》二篇為卷四。

下冊亦分為四卷,增補了《答柴墟書》二篇,《答何子元書》、《答羅念庵書》、《示弟立志說》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佐藤氏認為:「 上冊所收討論之書仍系門弟子舊錄,下冊四卷則出於元善兄弟,所云續而刻之是也。

……則薛刻於虔者四卷,而南刻於越者亦四卷也。其(指《陽明年譜》)曰三卷、曰五卷者謬矣。《 年譜 》又以《 答顧東橋 書》系之嘉靖四年乙酉,《 答歐陽崇一 》書、《 答聶文蔚 》(第一)書系之五年丙戌,而元善續刻則嘉靖三年甲申矣。續刻之為甲申,正與南序合,乃知三書之在乙酉、丙戌亦並謬矣。」(《傳習錄欄外書》捲上  )

但佐藤氏所據之南本並非南大吉嘉靖三年之原刻本,而是經南本人或他人增補過的改編本。證據有二:

其一,刊于正德十三年的薛本不可能收錄《答歐陽崇一》書,因為《答歐陽崇一》書載有「大率非沉空守寂,則安排思索,德辛壬之歲,着前一病,近又着後一病」句,「 辛壬之歲 」即指正德十六年 至嘉靖元年間。

又載有與陽明《 啟周道通書 》內容一樣的一段話:「《系》言何忠何慮,是言所思所慮只是天理,更無別思別慮耳。非謂無思無慮也。心之本體即是天理。

source:
王陽明全集 - 1 / 462
http://inspier.com/detial.php?id=57397&catid=5&catname=%E5%8F%A4%E5%85%B8%E6%95%A3%E6%96%87

http://www.ct.taipei.gov.tw/zh-tw/C/Resources/Classic/1/19/385.htm